前交叉韧带里几乎并没有血管,它的营养物质是由关节囊内的滑液和附着在韧带表面的毛细血管网来供应的。所以前交叉韧带断裂之后自己是不能愈合的。简单的缝合在一起,也是没法长在一起,即使是靠瘢痕连接上,也不会结实,承受不了正常的应力。
而且前交叉韧带断裂之后6周就属于陈旧性损伤,这个时候韧带通常已经在关节液里溶解吸收了。所以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之后通常是需要进行韧带重建手术来治疗才能恢复功能的。
在十几年以前(关节镜技术还没有普及之前),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是需要切开关节做的,要在膝关节的前面绕髌骨的内侧切一个“S”形切口,把髌骨翻开暴露出整个膝关节内部才能做手术。光是想像一下就知道手术的创伤很大,患者的痛苦也非常大,手术之后的功能康复也非常艰难,花费的时间很多。一个处理不好就会遗留很多后遗症,造成新的功能障碍。现在由于某些无法克服的原因,还有可能采用切开的方式来手术,但是随着手术技术和专门器械的成熟和发展,切口和创伤还是小了很多。
现在医疗科技更加进步,国际上已经基本普及使用膝关节镜来进行镜下的微创手术了。使用自体的或者异体的肌腱作为材料进行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来恢复韧带的物理结构和膝关节的正常功能。
手术的具体方式和内容由于非常专业,需要相关知识才可以理解,在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但是为了便于理解后面的康复功能练习,可以通过一些图解来了解手术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刚才说了目前是使用“自体或者异体的肌腱作为材料” 重建前交叉韧带,所以有不同的“肌腱”可以取,手术方式也就有所不同。曾经比较“流行”的是取自己的髌腱(髌骨下面连结的那条很粗很结实的肌腱)的中间1/3来作材料。但是术后经常会遗留髌前的疼痛,同时伸膝的力量也会有一定损失,所以现在不是由于特别的需要,这样做的越来越少了。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用自己腘绳肌的肌腱。所谓腘绳肌就是大腿后面负责弯曲膝关节的一个大肌群,在主动用力弯腿的时候可以摸到大腿后侧的腘绳肌群收缩变硬。重建新的前交叉韧带的时候,就会取腘绳肌内侧的两条肌腱,对折和编织之后做韧带。所以有些患者在手术后主动弯腿的时候会觉得膝关节后侧有疼痛,原因就是那里的肌腱愈合需要一定时间。在没有愈合结实之前主动发力就会感到疼痛。
当然,还有使用其他人的异体肌腱,和其它部位的肌腱来做韧带的。而且也有使用人工材料来做成新的前交叉韧带的,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取好肌腱之后,要使用专门的定位器选择正确的上下止点,之后就是打骨道(简单的说就是在骨头上钻孔),然后用内固定的螺钉等等把新韧带固定好,就重建了新的前交叉韧带。
下面是手术的示意图:
用不同方式固定韧带的示意图和手术后的X光片:
看着只用几句话就说完了,好象很简单。实际上手术的记录都比这个要长很多。因为要容易理解,所以把涉及到专业技术的部分全部忽略了,根本没有提到怎么操作,只是描述了一下大概的意思,于是就让很有难度很复杂的手术看起来很容易了。这大概有点儿象说评书,这边说一句“寒来暑往,转眼十年已过”,实际上多少艰辛复杂就都一笔带过了。就拿韧带止点的选点来说,可谓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位置偏前或者偏后一点点,韧带就可能太松或者太紧影响功能!
韧带重建完成之后,就是术后康复的用武之地了。
前交叉韧带关节镜下重建手术之后的康复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一、初期:也就是炎症反应期。大概是手术后的前三天,最长到第一周结束。这个阶段手术刚刚做完,组织的创伤还没有愈合,还有出血的倾向。同时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也有,因为炎症而疼痛明显,又因为疼痛而不能活动,肌肉也会很快萎缩。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很多。
所以早期的康复目的就是:减轻关节的疼痛和下肢的肿胀;早期等长肌力练习,避免腿部肌肉过分萎缩;早期关节活动度的被动练习,避免关节粘连(具体机制写在《为什么膝关节会粘连?》里面了);还有早期负重尽快恢复本体感觉和关节的控制能力(在这一点上还有争议,一些理论认为负重要在几周之后)同时避免关节软骨不承受力量而退化。
二、早期:是新建的韧带和周围骨组织初步愈合,生长在一起的阶段。大概是手术之后的第二周到第四周。在这段时间里,新建韧带的上下止点会和骨道有一个初步的纤维性的愈合,同时要适应在膝关节内的环境。这和人是一样的,到了新地方,就要适应新环境站稳脚跟。
这个阶段康复的任务是:加强膝关节活动度练习,逐渐恢复膝关节的屈伸功能;加强腿部肌肉力量的练习,为下地行走等等日常生活的功能打好基础;同时要提高膝关节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能够负重的还要逐渐改善步态(就是走路的姿势)。
三、中期:是指手术后的第五周直到术后三个月。这个阶段新建的前交叉韧带要更好的“扎根”,就是上下止点达到骨形的愈合。同时要在关节内的环境中生长和化生改建,好能胜任新的任务,从别处的肌腱转变成前交叉韧带那样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当然是尽量接近,不可能完全转变)。
这个阶段康复的重点是:强化膝关节的活动度,达到能和自己健康腿一样的屈伸角度(角度练习太快会把韧带牵拉太多太快造成松弛,练习太慢周围的组织会粘连和挛缩,新韧带受力不够也不能改建得很好);强化腿部肌肉的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和在运动中的控制能力;逐步恢复日常生活中各种活动的能力,比如走路,上下楼梯,蹲起,小步慢速的跑动等等。
四、后期:就是手术后3-6个月。也可以叫做运动功能恢复期。因为这个阶段主要就是恢复膝关节的正常运动功能,让新建的前交叉韧带能承受各种活动产生的应力。
所以这个阶段康复的内容是:全面地恢复各种日常生活的活动;进一步强化腿部的肌力和关节稳定性;同时逐渐恢复运动功能。
要注意的是:这个期间重建的新韧带还不够坚固,腿部肌肉的力量通常也还没有达到正常腿的水平,所以所有的练习和运动都必须循序渐进,绝对不能勉强尝试动作或者贸然恢复运动。重点应该是继续强化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肌力,来保证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和安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佩戴护膝来保护自己。只有在通过专业的检查和评定(比如韧带松紧程度和膝关节屈伸肌力的检查等等)之后,才能真正放心地恢复运动。
上面简单介绍了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重建手术,和手术之后功能康复不同阶段的不同重点。后面的文章就会具体说说“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功能练习计划”。
要注意的是,不同医院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每个人损伤的具体情况也都不同,所以手术之后康复功能练习的时机和方式也就会相应不同。而且,上面的介绍为了能够通俗易懂,没有使用什么专业术语,也没有具体阐述机制和原理,只是简单的说说,在划分阶段的时候,也是根据功能练习的不同来区分,没有具体提到组织的愈合和生物力学等等因素。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前交叉韧带重建之后的组织结构恢复和功能的康复就是几个阶段几句话这么简单!
我们通常所说的3种常见的不良坐姿分别是跷二郎腿、身体前倾、后腰悬空,这三种坐姿会给我们的腰椎和体态带来很大危害。
Part 1▂ 三种常见不良坐姿的危害有哪些?NO1 跷二郎腿
我们很多人都喜欢跷二郎腿,是因为坐姿很舒服,殊不知跷二郎腿是公认的最伤身体的坐姿之一,它的危害有很多。
▲危害一: 导致脊椎变形,引起下背疼
长期的跷二郎腿,会让脊椎从“S”型变为“C”型,造成胸椎和腰椎之间的压力分布不均匀,压迫到脊神经,引起下背疼。
▲危害二: 引发腿部的静脉曲张或血栓塞
我们跷二郎腿时,有一条腿的膝盖是被另一条腿压着的,如果长时间不换腿一直翘着,就有可能会影响到被压的那条腿的下肢血液循环,容易麻木。
长此以往,还会引起静脉曲张或血栓塞,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的人来说还会导致病情加重。
▲危害三:影响男性生殖健康
大家跷二郎腿时,两腿会夹得很紧,大腿内侧以及生殖器官周围的温度会升高,对于男生来说,这种温度极有可能会影响到精子的质量和活性,如果长期跷二郎腿,还会影响到生育。
▲危害四:引起骨骼病变或肌肉劳损
跷二郎腿除了让脊椎变形,还会使骨盆和髋关节受到压力,容易产生酸痛,像腰酸背痛之类的感觉,时间长了还会引起骨骼病变或肌肉劳损。
NO2 身体前倾
身体前倾也是一种感觉很舒服的姿势,不过这种坐姿给腰部带来的压力比端坐着还要大,时间长了,也会产生各种危害。
▲危害:引起腰肌劳损
身体前倾时,腹肌是不需要用力的,这个时候腰背部的肌肉就会用力拉紧这个躯干,如果一直保持这个坐姿,那腰背部的肌肉就一直处于收缩的紧张状态,会使腰背不堪重负,造成疼痛、痉挛甚至损伤。
NO3 后腰悬空
一个人只做半个座位或者座椅靠背设计不合理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对脊椎的危害还是很大的。
▲危害:腰肌劳损或腰椎间盘突出
腰部悬空时,腰椎处于后凸状态,还没有支撑点,腰部正常的生理曲线不能正常维持,就容易出现脊椎变形,腰肌过劳,腰椎生理性前凸消失,诱发腰椎间盘过早的退变,变成腰椎间盘突出。
Part 2▂ 正确的坐姿是什么样的?✔ 工作时的坐姿
身体向后倾倒靠在椅背上,颈部靠在颈托上,手臂自然下垂,能放在扶手上,手应该与键盘是平行的,膝盖应该略高于座椅,可以在椅子下面放一个踏板做到这一点,电脑屏幕应低于人眼的平行视。
✔ 驾驶时的坐姿
开车时身体后倾,自然靠在椅背上,颈部也靠在车座的头枕上,身体要正对方向盘,s视线平时前方,双腿自然分开。
✔ 学习时的坐姿
学习时腰背自然挺直,双肩放平,胸腹部离课桌一个拳头的距离,写字时,眼睛与纸面要保持30厘米左右的距离。
Part 3▂ 长期久坐该如何保护腰椎?❤ 座椅的选择要正确
尽量买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座椅,座椅的高度不要低于39厘米,整个座椅不宜太窄或太宽,选择正好能坐下的就可以,靠背的高度最好能支撑到头部,整张座椅不要太软,否则很容易造成全身肌肉和骨骼受力不均匀,引起腰酸背痛的感受。
❤ 要时常走动
工作或学习的时间久了,就应该站起来来回走动一下,伸伸腰、抬动一下肩膀,休息20分钟左右,帮助自己缓解肌肉紧张的状态,恢复工作学习的动力。
❤ 锻炼下身肌肉群
锻炼下身肌肉群可以有效的去分担腰背的压力负担,缓解和阻止腰疼的形成,锻炼腿部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游泳,游泳还能维持脊椎的弹性,提高其抵抗外来冲击的能力。
❤ 倒退行走
倒退走时是两条腿交叉向后迈步,可以增强大腿和腰背肌肉群的力量,让腰部韧带的弹性增大,加强腰椎的稳定性,这么做可以让腰椎的疼痛减轻甚至消失,可以说非常有效果。倒退行走最好每分钟走60~100步,每次进行10分钟。
大家看了这些内容是不是都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如果不想让自己年纪轻轻的就得了脊椎病,那就先从矫正不良坐姿开始吧。
哪些不良行为会导致韧带损伤?韧带损伤会造成什么后果?
1剧烈运动会导致韧带损伤,韧带损伤容易发生在一些剧烈的活动中,如大学生运动会比赛、跳舞、杂技等。当一些意外发生时,也会造成韧带损伤。这些事故包括车祸、高空坠落等。
2单肩被包会导致韧带损伤,长时间背单肩包会让肩膀酸痛,甚至高低杠。为了防止包滑落,总是用一个肩膀撑起向内推。长期下来,脊柱可能会出现脊柱侧凸,女性甚至会出现乳房不对称。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的学生更容易受到影响。
3外部因素会导致韧带损伤,限制关节在某个方向的运动是韧带的功能之一。当某些方向有一些非生理运动时,韧带就会起到这个作用。膝关节在屈曲、外旋、外展时,如果受到外力作用,可能导致内侧关节囊韧带和内侧副韧带的损伤。严重时可能损伤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半月板。当膝关节处于外展、内收、内旋位时,如果受到来自前侧的暴力,会导致其过伸,从而损伤外侧结构和后交叉韧带,甚至可能导致腓总神经损伤,有时合并胫骨髁骨折。当膝关节处于屈膝状态时,如果向后或向前剧烈运动,会导致后交叉韧带或前交叉韧带和内侧副韧带断裂。
4韧带损伤会造成关节的损伤在急性期会引起疼痛,活动可能受限。更重要的是,关节可能会变得不稳定。活动关节时,感觉关节不发力。患者可能关节不稳,容易扭伤脚踝,或者走动或上下楼梯时无法用力。韧带损伤的治疗其实是根据损伤程度来进行的,相对来说比较轻微。只要采用相对简单的保守治疗,如制动、休息、支具保护,以及一些药物,可能需要四到六周的保守康复,就可以达到较好的修复。如果程度严重,保守治疗没有效果。这种情况要看医生的专业评价,可能会手术治疗。
5肌腱损伤最常见的症状是局部疼痛,当用力牵拉肌腱时,往往伴有活动和疼痛。有时除了疼痛之外,还会因为周围严重的炎症而出现肿胀和疼痛。如果是关节周围受伤,也可能刺激关节滑膜,滑膜分泌大量滑液。同时会造成周围软组织肿胀,甚至关节腔积液,这些都是由于相关邻近组织的损伤造成的。
我是练散打的。
韧带的话即便是在对韧带要求不是很高的散打当中也是必备的,因为散打的腿法当中如果韧带不够好的话腿的力量甚至还没有拳的力量大。
散打的话主要就是髋部的韧带(需要劈叉),还有脚踝的韧带。
拉韧带的方法主要是劈叉(包括横叉和竖叉)以及坐位体前屈。
劈叉的方法的话:
首先需要热身,让身体出汗,这样才不能让身体太紧张;一般来说跑步十分钟到十五分钟比较有效但如果你在家里的话可以做些准备活动认真做或者高抬腿一类运动
重点是要出汗!
然后双腿分开慢慢的劈下来(最好是在光滑的地板上那样一个人的效果比较好),当自己觉得已经到极限的时候,(最好有个人帮你不过自己也可以做到但是效果会打折扣)将你的一只脚向外挪,同时另一只脚不要动!等你实在受不了将另一只脚挪动时就停下来,这样子坚持10秒;
最后,按照这个方法做五组;
如果真的对自己狠得话,一个月不到就能完全叉开来了!问题是能不能坚持下来。
一般我们训练的时候是早上晚上各一个小时的。
你做到以上的就能劈下来。
后交叉韧带损伤不一定是断裂,也可能是膝关节受到外力以后,引起的拉伤或者挫伤,具体的损伤是否发生了断裂,需要根据相关的症状以及结合磁共振检查的结果,进行综合的判断和评估。
如果只是单纯的韧带损伤,主要是采取保守治疗,避免膝关节的活动,卧床休息可以给予支具等固定,以促进韧带的修复,减轻肿胀和疼痛,另外,可以给予局部的针灸和理疗。
如果肿痛得比较明显,也可以口服一些活血和止痛的药物,在损伤修复以后,就可以逐步地进行膝关节的主动和被动的屈伸锻炼。如果韧带出现了断裂,膝关节的功能往往受到影响,严重的还可能引起创伤性关节炎,应该及时地采取手术进行韧带的重建,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