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民间舞蹈的动律,许多模拟劳动生产,鸟兽动作的舞蹈,往往带有佤族先民狩猎穴居,围火取乐的原始痕迹。佤族社会独特的生产方式以及古老遗风,使流传至今的侗族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原始色彩。
苗族的歌舞,最富有山野味,古朴、粗犷的风格,最能表达他们真挚、纯朴的思想情操,也最能使人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真、善、美。
我是借鉴了一下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特色,那么佤族舞蹈到底有什么风格特点呢?实际上,佤族舞蹈的特点是比较鲜明的。1、佤族民间舞蹈的表现形式有围圈、联袂、对称、且歌且舞,有一定程式特点。2、从动律上,有屈膝弹动、重拍向下、节奏感强(韵律感)、动作幅度大、有较大随意性等特点。3、集中体现了居住在山区的民族文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佤族生活的环境和生活的习性。以上就是关于佤族舞蹈风格特点的总结。
一提到的杨丽萍我们就会想到她那婀娜多姿美轮美奂的孔雀舞,杨丽萍老师把傣族的孔雀舞发挥到了极致,让人看后久久不能忘怀,那么傣族舞到底美在了哪里了呢?下面就来谈一谈。
傣族舞发源于云南。在众多老艺术家的努力下,民间大量丰富详尽的傣族舞样式被很好地保存、传承下来,并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傣族舞教材和舞蹈作品。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傣族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流行面也很广,并各有特点。在歌舞之乡云南,民间保留着大量娱乐性、表演性、祭祀性等等原汁原味的傣族舞样式。而上海地区的傣族舞,在江南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的双重滋养下,形成了温婉细腻、古典雅致又丰富多变的独特风格。
傣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当地常见动物的模拟,进而提高并艺术化。傣族民间流传着很多有关动植物的故事,大都以解释人与动物、植物的关系入手,以拟人化的手法,把人类社会生活映射在动植物身上,使动植物具有人的某种思想情感,表达人与动植物的和睦关系。除驰名中外的孔雀舞外,还有白象舞、马鹿舞、蚌舞、猴子舞、蝴蝶舞、蜻蜓舞等模仿动物的民间舞蹈。
其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 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民间舞蹈之一。在傣族聚居的坝区,几乎月月有“摆”(节日),年年有歌舞。在傣族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等民俗节日,只要是尽兴欢乐的场所,傣族人民都会聚集在一起,敲响大锣,打起象脚鼓,跳起姿态优美的孔雀舞,歌舞声中呈现出丰收的喜庆气氛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景象。
傣族舞蹈属于次生态舞蹈一般是指在保留原生态自然的基础上,通过对舞蹈的再创作,用于在一些旅游景点、民俗生态园、民族风情园表演的舞蹈。傣族人民勤劳勇敢,温柔善良,礼貌温和,智慧聪颖,性格像水一样,时似涓涓细流,温柔而细腻;时像大河洪流,迅涌而澎拜。次生态傣族舞蹈充分反映了这种丰富多彩的“水”民族性格。
次生态中的傣族舞蹈,每个动作组合所要表达的生命意义和生活追求,无不是以傣族舞的婀娜多姿、柔美舒展抓人眼球。强烈的人体动律情绪化,使观众受到了舞蹈艺术家的巨大感染,从而唤起了人们对真挚情感的赞美和向往。看着那婀娜多姿、柔美舒展的动作,舞者表现着人的情感、理想、愿望,描绘着人的精神世界;表现着爱情、劳动、生活,以舞蹈形象展示着人的内在生命力。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舞蹈化, 因而次生态中的傣族舞蹈,具有诱人的审美力量和感染力量, 更容易激发起作为欣赏者的观众的情感共鸣。
佤族舞蹈的起源与分类
佤族舞蹈的起源没有直接的证据和确切的考证,我们只能从佤族人民的历史与生活中寻找其踪迹。闻名世界的沧源岩画,位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东北62公里勐来乡的山东省岩上,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从画面上丰富的狩猎、杂耍、舞蹈等场面中,有充满威武杀气和各种道具的剽牛祭祀舞;有由几人组成,围于竖棺周围走舞,以此安葬死者,娱乐死者的丧葬舞;更有五人围成一个圈舞蹈的圆圈舞。著名考古学家王宁生教授在《云南沧源演化的发现和研究》“舞蹈”中,将其岩画舞蹈分为三类,即娱乐性舞蹈、模拟性舞蹈和祭祀性舞蹈。其次,在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口碑中有对木鼓、猎头、剽牛等起源的记述,以及对佤族语言的产生、人工火的发明、宗教信仰及图腾崇拜记载,而这些活动中,舞蹈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我们在将沧源岩画和佤族创世史诗《司岗里》口碑记述结合起来对比分析中发现,佤族民间舞蹈在三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并有祭祀、狩猎、丧葬、自娱等丰富的舞蹈类型。
(一)木鼓舞
木鼓舞,佤语叫做“克鲁克罗”,是佤族木鼓祭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木鼓被佤族看做是能够驱邪通神和振奋军心的工具,是佤族多神崇拜的产物。每一个佤族村寨都有一个或几个木鼓房,房中存放一对木鼓,即公鼓和母鼓,有严格规定必须两鼓同时敲击,后经发展,已不拘泥于地点及鼓数的限制了。木鼓舞共由四部分组成,即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舞蹈时,首先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佤族男子,将已选择好并砍下的巨大花桃树,以藤条捆绑,并由“魔巴”坐在树干上一路领唱,拉木人边踏歌为节,边迎合高呼,将树干拉回村寨,待木鼓到达寨门外后,停放两至三天,等待“魔巴”择好吉日,此时便会进行剽牛活动;其次,开始表现制作木鼓和放置木鼓的过程,在“魔巴”的带领下,几个彪悍的男子用工具将树干凿空,接着“魔巴”用半蹲行进的舞步,引导男子将制好的木鼓抬进木鼓房上架;随后,工匠们(打鼓者)开始敲响木鼓,全寨的人欢呼而至,这时的敲木鼓舞套路丰富,可一人击鼓,也可两人、四人合力敲击,男子舞蹈起来强劲有力,时而旋转、时而跃起,以此来欢愉神灵求得庇佑,这也是木鼓舞的高潮部分;最后,则是表现祭祀木鼓的环节,人们敲响木鼓,邀请“木依吉”并期待他的到来,以求保佑谷物丰收,村寨平安。 木鼓舞的基本动律主要在于腿部的屈伸和上身的大幅度俯仰,表演起来粗犷、朴实、庄严,具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氛围。现今西盟的木鼓舞主要由勐卡镇的国家级祭祀传承人岩桑传承该舞。其木鼓祭祀舞蹈大致可分为《跳木鼓房》、《敲木鼓舞》、《砍头刀舞》、《送头舞》、《迎头舞》。
(二)甩发舞
甩发舞,佤语叫“爱端尾嘿”,是佤族妇女自娱性舞蹈。除剽牛祭祀、丧嫁、盖新房忌跳之外,其他时节、场合都可跳此舞。1965年经西盟县岳宋乡小新寨佤族妇女娜焕创编后流传于西盟。最初,甩发舞动作较为单一,后来由专业文艺工作者在其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已丰富为多种多样的甩法,如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甩等。《甩发舞》和《木鼓舞》是佤族舞蹈中最激越、最豪放、最粗犷、最有民族特色的代表,是佤族民族力量的标志。
甩发舞源自于佤族先民的生产生活,佤族女子酷爱长发,以黑色披肩长发为美。每当姑娘们用水清洗头发,在竹槽下低头梳妆、甩发晾干,任乌黑的长发随风飘舞,如瀑布、似风舞,甩发舞便由此缘起。该舞蹈是佤族妇女彰显美丽,成熟长大的象征。甩发舞风格独特,动作刚劲有力,其舞蹈形式上,既可两人对舞,也可多人进行,但人数均为偶数。佤族妇女们手拉着手,载歌载舞,前后左右甩动秀发,如龙凤飞舞,突出表现了佤族女性的豪放、爽朗、热情和青春少女的甜美心情。
(三)跳摆
“跳摆”也叫“象脚鼓舞”。由于佤族同傣族、拉祜族、布朗族等族交错居住,其民族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相互影响,在舞蹈文化中呈现出既相互交融又各具特色的现象。在西盟、沧源、永德、镇康等地的佤族村寨,每逢剽牛祭祀、盖新房、接新水和喜庆节日,均盛行跳摆。人们亲自制作象脚鼓,其工艺代代相传,至今未绝。佤族跳摆与傣族跳摆的乐器均以象脚鼓(沧源佤族过去使用蜂桶鼓,后改用象脚鼓)、锥、镲伴奏起舞。而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傣族跳摆是属于男性集体舞;佤族跳摆则是属于男女性集体舞,舞蹈随意性和即兴性较大。西盟象脚鼓舞跳法丰富多样,被《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佤族舞蹈章节所收集到的有《哦咳朗》、《雪管朵》、《雪排吉》。
《哦咳朗》在西盟各佤族村寨中广泛盛传,男女老幼都可参加且不受人数限制,人们边高呼固定的口号,边围圈而舞,其动作主要由脚下的垫步配合双臂交叉向后摆动而成;《雪管朵》主要流传于西盟县翁戛科龙坎村一带,是佤族青年男女在“接新水”、“盖新房”时面对面,交叉围圈的社交舞蹈,由于舞伴之间常常扭动臀部,相互碰撞,故而风趣诙谐、活泼快乐;《雪排吉》源于西盟县班约、坡水一带,并流行于翁戛科各村寨,其舞蹈最独特的地方是执手绢而舞,可执一块,也可双手各执一块,男女均可参加,套路多样,舞姿优美、活泼,风格浓郁。
(四)舂碓舞
舂碓舞是佤族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劳作舞。佤族是个勤劳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佤族妇女们成群结对儿围着碓窝舂米是常有的事,该舞蹈正是从佤族姑娘用碓杵舂米的动作中提炼而成。原本跳舂碓舞有固定的场合,一般在盖新房、拉木鼓、剽牛祭祀、头人或村中有威望的人亡故时才跳此舞。建国后,随着社会发展,逐渐突破了场合的限制,在丰收的季节,姑娘们也会跳起舂碓舞相互取乐,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愉悦心情。
舂碓舞男女均可参加,舞蹈人数同甩发舞相同,必须是偶数,以四、六人为宜,也可二或八人表演。舂碓舞的特点在于,舞者手持臼棒,围着装有谷物的碓窝,举起臼棒时,身体屈膝后仰,捣米时身子前倾成弓形,舞动起来前俯后仰、对比强烈、舞姿优美。舞蹈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时而共同举杵捣米;时而你起我落;时而以碓杵敲击碓窝边沿,发出清脆的响声;时而挥杵舞蹈。那愉快、活泼的舞姿同臼棒相击发出的“嘭、嘭”声共同构成阿佤山独特的丰收乐章,充分表明了佤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质朴之情。
佤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且表现形式多样,其主要功能有两种,一是用于祭祀活动,二是自娱自乐。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佤族舞蹈章节中,对佤族舞蹈表现形式有着完整的记载:“以伴奏乐器和主要道具分,可分为‘木鼓舞’、‘象脚鼓舞’、‘锥锣舞’、‘蜂桶鼓舞’、‘芦笙舞’、‘口弦舞’、‘三弦舞’、‘毕颂舞’、‘竹竿舞’、‘臼棒舞’、‘棺材舞’、‘扫帚舞’、‘刀舞’、‘毯子舞’等等……如果以舞蹈角色来划分,可以分为‘青年舞’、‘集体舞’、‘女青年舞’、‘魔巴舞’、‘少儿舞’等等。如果用舞蹈功能来划分,又可分为‘祭祀舞’、‘丧葬舞’、‘自娱舞’以及‘表演性舞蹈’等等。”
综上所述,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是一个勤劳、善良、敢于创造的民族,这个被专家们誉为“头发会跳舞的民族”作为云南民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这些极为珍贵的佤族舞蹈将沧源岩画、司岗里传说中记载的先民生活足迹再现并记录、流传下来,向我们展现了佤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艰辛,勇敢创造出的民族精神,他们集中反映了佤族先民的自然观、审美观、宗教信仰及历史文化,是佤族文化艺术的“活化石”,亦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瑰宝。
;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
傣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苑中的一朵奇葩,它体现着傣族人民的灵魂、心声。下面我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傣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文化,欢迎参考阅读,希望你喜欢!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舞蹈作为一种表情达意、积淀古代文化,而又不受语言文字局限的特殊文化现象,传承着民族审美心理。不同的生存环境、生产方式,不同的社会群体、风尚习俗,都哺育、陶冶着不同的审美心理,同时又塑造着不同的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风格。本文拟从地域文化特色、水文化特征及亚热带风情、拟兽舞及图腾崇拜、艺人及艺术家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影响等四个方面来探寻傣族舞蹈风格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以求对其有一个文化层次的深层把握。
一、地域文化的特色
傣族人民居住在平均海拔500~1000m之间的平坝地区和江河之畔。那里风光绮丽、土地肥沃,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史书记载,大约两千多年前,傣族的先民们就已进入“盖房建寨、定居种瓜”的农耕时期,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傣族长期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安定环境之中,故而人们具有清新、雅致、平和、善良的民族心理。
一千多年前,小乘佛教传入,成为傣族的全民信仰,对傣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着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小乘佛教与大乘佛教的“普度众生”不同,只主张“自我解脱、自我拯救、积善行、修来世,最终达到涅槃”。因此,它的舞蹈风格不似大乘佛教那样雄阔、壮美,有救众人于水火的气势,而是比较柔婉、秀美,与秀丽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如“蜡条舞”,这是一种由女子表演的仪式性舞蹈,舞者两手各托一支燃烛,在鼓、钹等乐器的伴奏声中起舞。主要动作是两手向内或向外划圆旋绕,或半蹲,或跪下,形成各种“三道弯”的舞姿,十分柔美。有时做缓步流动,烛光随着舞姿的变化而摇曳,营造出端庄、典雅、安静、祥和、虔诚、神秘的气氛。烟烛在佛教中喻意光明,因此舞蹈带有祈福、祝愿的含义,希望通过这种舞蹈仪式求得佛祖保佑,使自身能够在光明中超脱、升华。又如广为流传的孔雀舞,也是按佛经中孔雀明王的故事改编的。舞者身穿白衣,头戴璎珞,手执莲花,乘金孔雀传经,这些白衣、莲花、金孔雀都是佛祖降福的吉祥之物,是民族审美心理的写照。再如狮舞、象舞等都源于佛经,且都形成了固定的表演程式。这种“佛在舞中”的现象也是傣族舞蹈风格的一大特征。
二、水文化特征及亚热带风情
(一)傣族民间舞蹈的亚热带风情的成因
傣族多居住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这里土地肥沃,山川秀丽,四季常青。如德宏和西双版纳等地的傣族村寨,多依河傍水,椰树高耸,蕉林处处。人们都住在干栏式竹楼上,翠竹掩映,溪流环绕,优美宁静,一派南国田园景象。在这种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哺育、陶冶下,傣族人民性情温和、善良,民间舞蹈洋溢着亚热带特有的风情。
1、安详、舒缓的动律
傣族民间舞蹈安详、舒缓的动律,来自他们劳动生活的环境,来自他们传统的审美情趣。傣族生活在天气炎热的亚热带地区,人们自然喜欢树阴和水,喜欢明月和繁星,劳动生活的节奏也不能过于激烈,劳动后归来清洗洁净,饭后大家和着轻缓的鼓声自由跳舞。素以洁净、爱美和擅长歌舞闻名的傣族,就是这样把水的清纯和水波流淌的轻柔,化为他们安详、舒缓的舞蹈动律。此外,人们生活在亚热带与动物相处,舞蹈中自然也融入了对这些珍禽异兽的艺术升华,使之成为动态的文化因素。
傣族群众不同程度地保存着原始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以及农耕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使他们对自然界充满亲切感,人们之间和谐、融洽。小乘佛教传入后,教度所宣扬的“唯我独善”、以佛祖为榜样的积德行善与原有的传统观念相结合,形成傣族人民平和、善良的性格和独特的审美心理,融为安详、舒缓的动律,贯穿于舞蹈动作和表演之中。
傣族民间舞蹈的动态形象上,舞者多保持半蹲的舞姿,重拍向下,在均匀的节奏中,以膝部的屈伸带动身体上下颠动和左右轻摆;舞步或踏或跺,看似着力而下,却是重起、轻落,全脚掌平稳着地。这种均匀的舞蹈动律中,有孔雀的轻盈、柔美的舞姿,有大象漫步森林和缓、稳健的步态,更在象脚鼓、钹等乐器和谐打击的伴奏乐声中,像河水、小溪汩汩流淌,赏心悦目,沁人心脾。鼓平稳的节奏、绵延的`乐音和舞蹈均匀的动律相呼应,增强了安详的气氛和热带的风情。
2、“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
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还体现在舞姿造型上。
傣族舞蹈中的“三道弯”和手臂关节的弯曲,其渊源是古代百越人的“蛇鸟图腾崇拜”和对水的深切感情。从古越人的鸟图腾到今日傣族的孔雀崇拜,是千百年来民族生活和民族心理的发展。孔雀的自然形态也有“三道弯”的特点,傣族人民通过对孔雀的仔细观察,进行孔雀舞的艺术创作并于后来融入宗教因素。傣族舞蹈中“一顺边”的美,则源于高原地区的劳动生活,手与脚同出一侧而形成“一顺边”的特点。傣族虽然居住在山谷间的平坝上,但山地的动态特征也反映在人们的劳动生活中,尤其是妇女,她们在担水、挑谷、扬场等劳动的步态和形体中就有“一顺边”的特点。作为舞姿造型的“一顺边”,又和审美情趣有关。“三道弯”与“一顺边”两者融合后形成的体态,才是傣族特色的舞蹈造型。
3、亚热带风情的舞蹈
傣族民间舞蹈都充满亚热带风情,比较典型的是“孔雀舞”“象脚鼓舞”“嘎光”“依拉贺”“嘎甸(蜡条舞)”等。
(二)水文化特征的成因
水是生命之源,滋润万物,勤于洗濯,有益健康。傣族人民喜爱水、勤于洗濯,是水文化的特征之一。人们劳动归来,先洗濯后才吃饭。村寨内的水井上,设有精致、美观、塔形井盖式的小建筑物,以保持水源清洁。这种风俗是古代祓禊习俗的延续。祓禊,源于祓禊与“三月三”有关的习俗,后来虽因地区与民族之不同,日期不一定在这一天,或者内容已与水无关,但水节是辞旧迎新的年节,其形式虽和“浴佛节”的宗教活动结合在一起,但沐浴更衣、以水互相泼洒、赛龙船等项目,依然是“洗濯祓除,去宿垢契”的古风,又是古越人“习水便舟”的发展,泼水节的三四天中,人们欢歌起舞,表演各种民间舞蹈。在带有祓禊古风的节日中,人们所表演的各种舞蹈也就带有水文化的特点。
三、拟兽舞及图腾崇拜
在亚热带丛林中,常有珍禽奇兽出没。比如孔雀、马鹿、猴子、大象、鱼、蝴蝶等动物,是原始游猎时期的傣族先民最常相处的善良伙伴。人们观察它们的种类、形态、习性,久而久之,这些动物就在他们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狩猎而归、喜庆捕获的时候,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所跳的动作自然是那些穿梭印在他们头脑里的动物形象及其动作姿态。无意识地再现这些动物的简单动作,逐渐成了他们表达满足、喜悦等情绪的方式。随着见识范围的扩大,他们就能模仿更多动物的更为复杂的动作姿态,于是也就产生了早期的孔雀舞、马鹿舞、猴子舞、鱼舞、蝴蝶舞等舞蹈。
以象舞为例,傣族地区气候炎热、森林茂密,古时即有“乘象国”之称,至今仍常有象群出没其间。人们对象怀有好感,以掌心手背相合,前后甩动来模仿大象鼻子的动作。傣族人民只要一跳舞就用象脚鼓为之伴奏,小象脚鼓舞动起来,舞步灵活跳跃,舞蹈以斗鼓、赛鼓为基本内容。斗和赛中以灵活机智的进攻、退让、躲闪,最后抓住对方包头或帽子为胜。只要有节会、庆丰收、大型仪式或舞蹈就要打象脚鼓,而傣族人民只要一听到鼓声就会从四面八方拥来合着鼓声尽情舞蹈。
另外,傣族人民对孔雀的喜爱和崇敬已经带有一定的民族图腾崇拜性质。这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傣族是个崇尚和平的民族,据说“傣”的含义就是和平,傣族就是和平的民族。他们把美丽、善良的孔雀视之为吉祥、幸福、纯洁、和平的象征,把自身的情感都寄托在孔雀身上,并把它看作自己民族的象征。傣族人民喜爱孔雀、崇尚孔雀,当他们赞颂孔雀的时候,也就是在赞颂自己的民族。孔雀舞代表了傣族舞蹈的最高水平,是傣族舞蹈风格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艺人及艺术家对傣族舞蹈风格的影响
谈论傣族舞蹈的风格,就不得不谈到杨丽萍这位著名的傣族舞蹈艺术家。她对推动、发展傣族舞蹈,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艺当随时代。今天创造的民族民意舞蹈作品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再创造而成的。白族舞蹈家杨丽萍的《雀之灵》甩脱了表层的描述,把创作的意向、内含的意蕴,与由此而生发的形式美,融合成一个趋于完美的统一体。使人们在耐人寻味的形式美中,仿佛看见一个纯洁、高尚、典雅的精灵,漂游在森林中,徜徉在小溪边,是那样坦荡自如、高尚妩媚。她在表演舞蹈《雀之灵》时,每片肌肤都好像在吟诗,都好像在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她的手乃至每根手指的关节,都能表演出极其细微的舞蹈诗情,有如五根琴弦一样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震颤和频闪。她用手和手臂的细腻动作描绘了孔雀走路、喝水、抖翅、觅食等情态,让人们通过她的手和手臂的动作,感受到一只活生生的、人性的孔雀。她把这种手影艺术提高到了一个审美的高层次。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傣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艺术苑中的一朵奇葩,它体现着傣族人民的灵魂、心声。今天的傣族民间舞蹈在艺术内容、表现形式、舞蹈风格上有着飞速的进展,在不失其古朴、稚拙的原始风貌的同时更真挚直率、浪漫自由。傣族舞蹈正走着一条由传统娱乐方式向舞台艺术升华的道路,其审美趣味也更具有时代感。人们在参与和观赏傣族舞蹈的同时,也在追求自我个性情感的呼应,并获得自娱和超脱的审美感受。
中国民间舞在不断孕育时代精神的过程中流传数千年不衰,在不断加入新的审美情趣、新的文化因素中,愈发生机勃勃。另一方面,只有在对本民族文化深切理解的基础上,以最富特色的形式美、情趣美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精粹,才能使舞蹈文化更具生命力。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傣族舞蹈更需在本民族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中博采众长、立足传统、锐意创新,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精品,在绚丽纷呈的舞坛中独树一帜,以崭新姿态迈向新世纪。
拓展阅读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为代表,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
傣族介绍
聚居地
傣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并散居于临沧、澜沧、新平、元江、金平、华坪、大姚、禄劝等30多个县。
地理风貌
傣族地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森林茂密,被称做“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河谷地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宜于农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栽培。长期以来,西双版纳享有“滇南谷仓”的美称;德宏地区“芒市谷子,遮放米”誉满全省;大部分傣族地区都是我省产粮基地和经济作物产区。
悠久历史
远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汉代称傣族为“哀牢”,隋唐称傣族为“哀牢”、“乌蛮”、“白蛮”;宋沿称傣族为“金齿”、“白衣”;元明时期,“金齿”继续沿用,“白衣”则写作“百夷”或“僰夷”。清以来则多称为“摆衣”。
语言文字
傣语属东亚语系,自己的文字,过去有过不同形体的傣文,皆由梵文字母演化而来。[1]
宗教信仰
由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傣族宗教信仰上也有不同。在傣族聚居区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在信仰南传上部座佛教的同时,也信仰原始宗教。散居各地的傣族多信仰原始宗教,也有信奉关帝、观音的。
傣族的民族节日,各地虽不尽相同,但都与宗教信仰有密切关系。在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聚居区,主要节日有傣历新年、关门节和开门节、跳摆。傣历新年俗称 “泼水节”,傣语为“桑勘比迈”、“梭贺桑勘”,时在傣历六月(公历四月),节期三至五天不等。活动内容有采花、堆沙、浴佛、泼水、划龙船、放高升等,歌舞活动更是傣历新年时的重要活动内容。关门节和开门节,傣语为“毫瓦萨”和“奥瓦萨”,系由佛教术语“萨沙那”演变而来,意为“斋戒”。在傣历九月至十二月(公历七至九月),这三个月正值雨季,人们要集中精力到佛寺拜佛听经,停止其他活动;男女青年不能恋爱和结婚,称为关门节。雨季结束,丰收即将到来的时候过开门节,届时,男女青年们穿上新衣,成群结伙,敲鼓敲锣,走村串寨,最后到佛寺举行赕佛。过去在夏历二月初八举行跳摆:村寨中的男人们备丰盛的食物到佛寺中献佛,然后在佛寺院中,由四人分别持小钹、大锣、象脚鼓跳舞,舞毕痛饮而散。这种跳摆活动现已不多见。过去在跳摆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也叫 “做大摆”,白天诵经,晚上有歌舞演出,如今也不进行了。
在多民族杂居区的傣族多信仰原始宗教,有的与其他民族共过春节、赶花街等活动;有的地方有祭龙树和祭祖活动,只有少数几个地方有祭把性舞蹈存在。
舞蹈特点
傣族的居地大多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接壤,傣族人民善于吸收来自四方的文化精华,并能融于本民族古老的文化中,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傣族舞蹈品种繁多、形式多样的特点。
傣族舞一位手:大拇指向回扣,放在大腿前侧。
旁一位手:双手手腕折回来,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在大腿2侧。
后一位手:双手放在臀部后面,不能在一起,稍稍分开,手不能离身体太远,手要有点弧度,大拇指向回扣,手臂微微弯曲。
侧一位手:双手放在身体的一册,和一位手差不多。
;分析傣族舞风格特点如下:
傣族舞蹈的动作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着内在的力量,其表演风格是刚柔相济、动静配合,傣族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以特有的屈伸动律而形成的手、脚、身体三道弯的造型,“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
:
傣族舞是傣族古老的民间舞,也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流行于整个傣族地区,以瑞丽县和耿马县孟定的孔雀舞为代表。
而且有不少以跳孔雀舞为生的职业艺人,他们模仿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
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他们的舞蹈有严格的程式和要求,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甚至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
傣族主要聚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并散居于临沧、澜沧、新平、元江、金平、华坪、大姚、禄劝等30多个县。
傣族地区山川秀丽,资源丰富,森林茂密,被称做“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河谷地区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宜于农作物种植和经济作物栽培。
长期以来,西双版纳享有“滇南谷仓”的美称;德宏地区“芒市谷子,遮放米”誉满全省;大部分傣族地区都是我省产粮基地和经济作物产区。
远在公元前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汉代称傣族为“哀牢”,隋唐称傣族为哀牢、乌蛮、白蛮。宋沿称傣族为金齿、白衣;元明时期,“金齿”继续沿用,“白衣”则写作百夷或僰夷。清以来则多称为“摆衣”。
在传统的祭祀活动中,遗存了很多舞蹈,对于佤族来说,木鼓舞就是从原始的宗教活动中流传下来的。佤族舞蹈保留了原始的风貌,其中木鼓舞将传统的佤族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是名副其实的民间歌舞的集大成者。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佤族木鼓舞都有哪些特点和文化内涵。
传说木鼓是佤族的通天神器,被视为民族繁衍之源头,是佤族的历史文化象征,《木鼓舞》成为他们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佤族人民以舞蹈形式来表现对自然神灵的崇拜。
佤族的木鼓舞主要包括拉木鼓舞、铓锣舞、剽牛舞、刀舞、甩发舞、跳木鼓房舞、迎头舞、供头舞、送头舞等。因为跳这些舞都要选木鼓作主要的伴奏乐器,故总称为“木鼓舞”。
这些舞蹈在表演中很多时候夹杂着其他伴奏乐器,如铓锣、铜鼓、葫芦笙等形成各类形式的舞蹈,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产生多种跳法、多种功能。本文主要介绍沧源佤族的传统木鼓舞。
沧源佤族木鼓舞由四部分组成:拉木鼓、进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
舞蹈首先展现了,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条捆绑已选择好的巨大树干后,在骑于树干“魔巴”的一路领唱下,拉木人边踏歌为节,边迎合高呼地拉木前进直达村寨的歌舞。这段古朴而粗犷的歌舞“拉木鼓”,气氛神圣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崇拜意味。
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现的“进木鼓房”,集中以模拟舞姿来表述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劳动过程。结束于新“木鼓”诞生后,“魔巴”手持树枝,在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木鼓”进入“木鼓房”的庄严过程。
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为热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全段以娴熟的击鼓技巧和粗犷舞姿,集中展现了表演者模拟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逻、报警、作舞等情景为内容的多种舞蹈套路表演。舞蹈开始由一至二人击鼓进行表演,鼓点的音色与节奏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当舞蹈进入高潮时,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绘鼓槌的剽悍男子进入场地,边击鼓,边围鼓旋转、跳跃,将“敲木鼓”的欢腾气氛推向极致。人们以此欢愉神灵,求得来年的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悦。
“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后对“木依吉”大神进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礼仪舞蹈,舞蹈语汇简单、质朴,富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气氛。
佤族木鼓舞的艺术特色
佤族的男女老少每逢年节庆典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围绕着木鼓房,携手起舞。他们以屈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不分男女老少一律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移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
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一步,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身躯前倾。如此循环反复,动作规范而平稳。
木鼓舞贯穿于木鼓祭祀活动的全过程,
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歌词多述说民族历史、祭祀和劳动生产及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跳木鼓舞以围圈、挽手、对称舞蹈为主要动律,双膝弹动,重拍向下,韵律感强。表演时木鼓震天响,秀发满天飞,风格粗犷奔放,炽热狂野,表现出佤族人民勤劳勇敢的性格特征。整个歌舞表现了佤族人民制作木鼓过程和木鼓落成时的喜悦心情。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伴着充满激情的舞蹈,强烈地表现了佤族人民纯朴的乡土情感和执着追求“求生存、图发展”的民族精神。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