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舞它的特点在于膝盖的松弛,“肘”跟着膝盖颤动。动作豪迈大方,表现藏族人的热情,好客及开放。 堆谐:又叫“踢踏舞”它的特点是:粗犷豪迈 卓(果卓)演变成“锅庄”又称“热巴”特点是细腻,松弛。 谐:(玄子)特点是柔和,开朗。审美特点是一边顺 颤”、“开”、“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这五大元素的形成,是同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成的审美标准。藏族舞蹈中除上述共有的主要特点外,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再加上手势的运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12种基本步伐。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藏舞中的技巧主要有:辗转、刨腿转、踢腿转、果谐转、跨腿转、跳跨转、推磨转、蹲转、跪转、掖转、正反转、扭腰正反转、拧身反跨转、点步翻身、踏步翻身、点转、平转、小蹦子、死人蹦子、躺身大蹦子、平转虎跳以及跨腿跳、吸腿跳、盖腿跳、撩腿跳、蹭步跨腿跳、兔子跳、猫跳等等。 基本舞步 1、踢踏舞:身体动律重拍向下,双膝始终要保持松驰状态,随步法每拍自然颤动二次。
(1)第一基本步(2)退踏步(3)抬踢步 (4)嘀嗒步(5)连三步(6)七下退踏步 2、弦子舞基本舞:身体动律是重拍向上,膝关节的屈伸应有韧性。
(1)平步(2)靠步(3)单撩步(4)拖步 臂基本动作 撩袖2、摆袖3、掏甩袖 组合训练 踢踏组合2、弦子组合
在琳琅满目、繁花似锦的`不同类型和不同风格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它们都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这种精髓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概念。
北京舞蹈学院藏族舞蹈基础训练教材 (女班)
主讲教师:韩萍
第一节:颤踏动律训练
第二节:屈伸动律训练
第三节:颤动律训练
第四节:悠、摆、滑、踢步法训练
第五节:顿颤动律训练
第六节:颤跨、端步法训练
第七节:转翻动作训练
传统组合一:踢踏舞部分
传统组合二:弦子舞部分
传统组合三:锅庄舞部分
藏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
我国的少数民族有很多,这就形成了风格各异的舞蹈了,那么大家对藏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了解多少呢,一起去看看我整理的藏族舞蹈的特征与风格吧!
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天性豪放,生活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藏族历史悠久,早在7世纪初,以松赞干布为代表的奴隶主阶级统一了西藏高原,建立吐蕃王朝,并和中原建立了亲密关系。藏族以畜牧和农业为主,具有悠远的文化传统。藏语属汗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有本民族文字――藏文,其历史久远,并有丰富的历史文学、藏医等著述。尤其他们的民间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与风格。青海藏族的舞蹈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各类舞蹈分别有着不同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与风格。它既能使人们在尽情歌舞的欢乐中抒发情感,又通过它与神灵沟通企求得到神灵之佑护。藏族民间舞蹈深深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沃土中,因此,只要这个民族仍然保留着适于民间舞蹈生存的民俗活动空间,那么民间舞蹈将会传延下去,并焕发生机。
(一)藏族民舞的分类及其特征
青海藏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从歌舞的形式进行划分,基本上可分为“民间歌舞”与“宗教舞蹈”两大类。也可细分为“谐”、“卓” “热巴”和“羌姆”等类。凡以歌舞为主的集体自娱性圆圈舞蹈,一般被泛称为“谐”;而在圆圈歌舞中,具有较强表演性的集体舞,则被人们一般泛称为“卓”。此外,在具有表演性的“卓”中,经常可以看到以各种“鼓”作为舞具进行的舞蹈。
《谐》是为人们熟悉的藏族舞蹈《弦子》。这种民间自娱性舞蹈,舞姿最富魅力和潇洒,还要数巴塘地区的《弦子》。因此,现在人们只要一提《弦子》,便加入了地名为“巴塘”。《巴塘弦子》的舞姿圆润、狂放而流畅。在音量不大,但清晰、婉转的琴声下,舞队忽而聚拢忽而散开,忽而跟随着领舞绕行,好似游龙摆尾,忽而又成圆圈扬袖旋转,如同白莲初绽。此外,由拖步、晃袖、点步转身及模拟孔雀等姿态动作的穿插、组合下,使整个舞蹈语汇丰富、姿态潇洒。
《卓》被藏族一般泛指为“表演性的圆圈歌舞”。而其中不少“卓”中,都有不同“鼓舞”的表演。藏族自古认为,“鼓”能给人带来吉祥与欢乐,是求得神灵祝福所不可或缺的器具,而在一些祭祀和节日舞蹈中,必须要进行击鼓作舞的表演。《热巴卓》和《热巴》都属于“卓”中的表演性民间舞蹈。除藏族之外,不少人难以分辨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热巴》是指过去流浪艺人卖艺为生,所表演的杂艺歌舞节目。“热巴”一词,意为“流浪艺人”、也是人们对其表演形式的称谓。过去,一些生活困难的舞蹈能手,常以本家族为主、或自由结合组成演出班子,并由一名老艺人作领班,到各地流动演出。由于他们要以此为生,表演带有卖艺的性质,所以经过不断地演出,每个艺人都有较高的表演水平和专长。其中包含“民间歌舞”、“铃鼓舞”和有一定情节的“杂曲表演”三部分,其舞种也同样流传在青海广大的藏区。
《羌姆》是藏族寺院的舞蹈,每逢重大宗教节日,喇嘛寺都要举行“跳神”活动。在唢呐、蟒筒、长号、鼓钹齐鸣之中,表演者头戴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装扮成众神列队绕场一周,揭开序幕。然后陆续表演《凶神舞》、《骷髅舞》、《牛神舞》、《鹿神舞》、《喜乐神舞》和《护法神舞》等,每段舞蹈都有一定的宗教内容。
青海藏族舞蹈作为舞台表演的民间艺术,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和顽强的生命力。在青海广大藏区,人们每当听到他们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产生兴奋情绪,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藏族民间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如在表演过程中那犹如雄鹰展翅,更像神鸟飞翔的舞姿使人心旷神怡;那松胯、弓腰、曲背等常见的基本动作,以及在高潮时高呼“哦呀―”(好啊),随即互相扶腰,齐跳《骑令皆模》的舞蹈,两脚交换作,低跨腿快踢出”的动作,以抒发欢快的心情和美好的愿望。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它与高原生存环境中的劳动生活,虔诚的宗教心理、宗教礼仪及习俗有密切关系。从舞蹈角度来看,藏族舞蹈的手势,可归纳成“拉”“悠、甩、绕、推、升、扬”七种变化。“颤、顺、左、绕”是各种类不同藏舞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它具有劳动生活形成的身体各部分协调的美,带有艺术性的创造。如锅庄舞者腰部多合着节奏,规律地起伏颤动,膝部松弛和腰、胯动作的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动律,给人安详和谐的美感。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气候差异、语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这些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却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
(二)藏族民舞的表演风格
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甲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极富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的上身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不是表现背东西的舞蹈,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等关系密切。
此外,气息的运用也是藏族舞蹈中的一大特点,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藏族民间舞蹈的动律与风韵,内在美与舞姿美的融合,都是通过特有的呼吸方法协调一致,最终达到艺术之升华。藏族民间舞蹈表现感情之奔放、含蓄、热情、沉着,以及节奏之明快、缓慢,都是通过气息的运用带膝部的屈伸和步法,并贯注全身,构成舞姿造型的流动和延续性。
藏传佛教在祭祀礼仪中,采用头戴各种神祗面具,吸收大量藏族民间舞蹈成份而编排的程式性舞段,成为宗教本身和藏民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和表演佛经故事等的宗教舞蹈。这种祭祀舞蹈,被后来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所采用,称其为《羌姆》。《羌姆》中的舞蹈,包括民间“鸟冠虎带击鼓”的'大型“巫舞”。舞蹈多由“拟兽舞”和“法器舞”混杂而成。表演时,没有歌唱,气氛庄严、肃穆,具有很大的威慑力,青海地区又称作“跳欠”。每逢释迦牟尼的诞辰、藏历新年以及藏传佛教的重要宗教节日,青海各大藏传佛教寺院,如塔尔寺、隆务寺等,都要举行盛大的《羌姆》活动。
随着唢呐、法号、螺号、鼓钹等奏出的洪亮而庄严的乐曲。担任《羌姆》表演的老少喇嘛们,头戴各种神、兽面具,手持法器或兵器,按照神位的高低顺序出场。在震撼人心的祭祀乐曲伴奏下,这些“鸟冠虎带”的诸神一边接受着信徒们的伏地磕拜,一边列队环绕寺院表演场地,扬手、提足地旋转前进,以此作为整个《羌姆》活动的序幕。紧接着一组组具有专题宗教内容的神舞蹈,如突出显示神灵无上威力的“法神舞”、“凶神舞”、“金刚神舞”,表现地狱中小精灵们相互玩耍、嬉戏的“骷髅舞”,为人间带来福禄的“鹿神舞”,以及表演佛经中“舍身饲虎”、“因果报应”等佛经故事的舞段,令人目不暇接。在这诸多的神兽舞蹈中,要数“骷髅舞”和“鹿神舞”最为活泼可爱、舞蹈性最强,也最受观众的喜爱。虽然这两个舞蹈也是宗教舞蹈,但却丝毫没有宗教桎梏下的肃穆、阴森感。为了活跃气氛,在连续的节目间隙,时而还插入由僧侣们进行摔跤、角斗等表演兼比赛的活动来娱乐民众。
有不少人认为目前的藏族民间舞太守旧,没有突破人旧模式了,许多已经加以改进的具有所谓“现代意识”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我们的确看不到新意,有的只是一些形式上、表达上的创新,脱离了现代的审美要求。因此,若要在原有的舞蹈上有所突破,就要加强其时代感,保持其新鲜活力。那我们可以试想如果过分强调“原生态”会不会太过于保守,反而阻碍了它的发展呢而又有一部分的人会说了:但你能说《酥油飘香》它不“原生态”吗是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原生态”并非将最原始的东西放到舞台上面,民间的原生态舞蹈,一直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可挖掘性,而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民族文化。
总之,藏族传统民舞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文化结晶。因而,藏族传统民舞犹如雪山深处一朵鲜为人知的圣洁高雅的雪莲花。民间舞蹈具有奔放、热情、粗犷、刚健的性格特征,内容极其丰富。因此,我们要不断继承和创新藏族传统民舞,使之发扬广大。
;中国幼儿舞蹈考级是面向广大幼儿、儿童、少年及青年的一种舞蹈类型,是将中国舞蹈的知识性、训练性和娱乐性结合起来推行国民素质教育的舞蹈课程。\x0d\普及型少儿舞蹈考级具体内容:\x0d\一级(4-5岁)\x0d\1身体方位:上、下、左、右。\x0d\2人体部位名称:头、胸、臂、腿各部位。\x0d\3手形:掌、指。\x0d\4手脚基本位置。\x0d\5音乐节奏训练:2/4节奏,中速、慢速。\x0d\基本功训练:\x0d\地面:\x0d\1坐姿2头的动作3肩的动作4勾绷脚5吸抱腿6前压腿7掰膀子8压腿9弯腰\x0d\中间:\x0d\1站姿2叉腰3手臂基本位置4半蹲5提压脚6行进步7平踏步8蹦跳步9小跑步组合\x0d\剧目表演范例:1走步组合2手指组合3手位组合4提压肩组合5平踏步组合6蹦跳步组合7表情歌8健康歌\x0d\二级(5-6岁)\x0d\1认识舞台的八个方位。\x0d\2能区分半拍、一拍的节奏,做到半拍一动。\x0d\基本功训练\x0d\地面:\x0d\1勾绷脚2压胯3吸腿4前抬腿5扳小燕6跪下腰\x0d\中间:\x0d\1大八字步2大八字步半蹲3手臂大小波浪4移动重心练习5碎步6侧踵步7半脚尖走步\x0d\组合、剧目表演范例\x0d\1走步组合2手位组合3手臂大小波浪组合4春来了5拍皮球6洋娃娃和小熊跳舞7半脚尖走步8猜猜我是谁(踵步组合)\x0d\三级(6-7岁)\x0d\1中国古典舞手形:兰花手(女)、掌(男)。\x0d\2藏族舞:藏族是我国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它舞蹈的运动形式以上下动律为主。由于节奏、速度、力度的变化而形成不同舞蹈个性。藏族主要分两大类:踢踏(堆谐)---舞蹈膝部松弛,脚下灵活。弦子(谐)---舞蹈动律松弛柔韵,音乐优美。\x0d\基本功训练:\x0d\地面:\x0d\1勾绷脚2抬腿(前、侧身旁抬腿45度)3压腿(前、旁、后单腿压腿)4大踢腿(前、旁)5背肌6掰膀子7腰(躺地顶腰)\x0d\把杆(双把):\x0d\1正步蹲2正步绷脚3半脚尖(正步位)4正步吸腿90度\x0d\中间:\x0d\1手位:单按掌、单托掌、单山膀2脚位:丁字步3正步小跳4吸跳步(2拍舞步)5横追步6、跳踢步(后)\x0d\组合、剧目表演范例:\x0d\1\x0d\健康歌2洋娃娃和小熊跳舞3猜猜我是谁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4可爱的小鸡(后跳踢步为主要动作)\x0d\5吸跳步组合(喂鸡曲)6小板凳(节奏训练)7藏族舞退踏步组合8古典舞手位组合(小和尚曲)9横追步组合\x0d\10跑跳步组合(藏族第一基本步)\x0d\四级(7-8岁)\x0d\1芭蕾舞:源于欧洲,已有几百年历史。从训练到舞姿及手脚位置都有固定程式,如:芭蕾1---7位手位、1----5位脚位。\x0d\2节奏:3/4拍。\x0d\3东北秧歌:是汉族东北地区民间秧歌表演形式。通过走相、稳相和鼓相及各种手巾花的表演变化体现其表演艺术风格。他源于人民的劳动生活,具有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和民俗特色,舞蹈体现艮劲、美劲、泼辣劲。\x0d\基本功训练:\x0d\地面:\x0d\1勾绷脚(环动)2吸伸腿(前、旁90度)3横、坚叉4搬腿(前、旁)5大踢腿(前、旁、后)6掰膀子7腰(站下腰)\x0d\把杆(双把)\x0d\1一位绷脚2半蹲(一、二位)3一位擦地(旁)4腰(胸腰、旁腰)5小跳(一位)\x0d\中间:\x0d\1手位:顺风旗、双山膀、双托掌。2双晃手3一位小跳4三拍舞步5错步\x0d\组合、剧目表演范例\x0d\1古典舞手位组合\x0d\2东北秧歌组合(十字步、单双片花、蝴蝶花)\x0d\3三拍舞步组合\x0d\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x0d\4铃儿响叮铛(小马步)5小小波尔卡(吸跳步)6拾稻穗的小姑娘7蒙族舞硬腕组合8铃鼓舞(节奏训练2/4拍)9快乐的小鸭子10东北秧歌\x0d\五级(8-10岁)\x0d\1中国古典舞基训:是建立在中国戏曲、武术基础上,为中国古典舞所需要而服务的基本功训练。表现在素质、能力、技术技巧、身体表现力、舞蹈语言等方面。它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要成为一个好的民族舞演员,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提高各种技术能力,才能做到表演游刃有余。\x0d\2蒙族舞:蒙古族是一个游牧民族,也称马背民族。男子舞蹈强悍骁勇,女子舞蹈端庄典雅。舞蹈以肩、腕、步及各种舞姿形成其特殊风格。\x0d\基本功训练\x0d\地面:\x0d\1勾绷脚(单、双、环动)2吸伸腿90度3大环动(单腿90度)4压叉(前、旁、后、横拧腰)5搬腿(前、旁、后)6在踢腿(前、旁、后)7背肌(两头起)8、掰膀子9、腰(站下腰)\x0d\把杆(双把):\x0d\1蹲a、一位、二位b、五位c、踏步蹲2擦地(前、旁、后、一位)3五位擦地(旁)4吸腿(一位45度、90度)5下腰(胸、旁腰加手)6压腿(把杆前、旁、后)7踢腿(前---单把,旁、后---双把)\x0d\中间:\x0d\1手臂呼吸(大小波浪加屈伸)2手位:托按掌、山膀按掌3摊摊手(跪、站两种准备)4小五花5原地转(平踏步、留甩头、半脚尖360度)6小跳:一位、二位7错步(斜线)8三拍舞步中手\x0d\组合、剧目表演范例\x0d\1三拍舞步(抒情)2古典舞手位(刚武风格)3古典舞手位(抒情风格)4小马舞(勒马式、扬鞭式)5小小挤奶员(肩的组合)\x0d\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x0d\6错步组合7花笠舞(日本舞)8小看戏(东北秧歌)9现代韵律舞(节奏练习)10儿童舞\x0d\六级(9-11岁)\x0d\1中国古典舞身韵:是古典舞特定艺术风格的表现手段,这种训练身法与神韵的方法统称为“身韵”。它分为元素、平圆、立圆、八字圆运动路线及典型性、风格性强的训练动作,最终解决民族舞演员内在神韵的表现力。\x0d\2云南花灯:云南花灯是云南汉族地区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配合音乐在平衡摆动中产生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其主要动律和动作-----崴。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风格重点展开教学。\x0d\基本功训练\x0d\地面:\x0d\1提、沉、含、仰、移(盘坐、双跪准备)2开胯练习(吸、双腿开胯)3双腿大环动4压腿(前、旁、后)5搬腿(前、旁、后)6大踢腿(前、旁、后)7掰膀子8腰(站下腰强化练习,提高难度)\x0d\把杆\x0d\1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2擦地(单把前、旁、后)3五位擦地(双把前、旁、后)4小踢腿(双把前、旁、后)5单腿蹲(双把分解)6立身射雁(双把踏步蹲起)7涮腰(单把)8压腿(前、旁、后)9搬腿10大踢腿(单把前、旁、双把后腿)\x0d\中间\x0d\1舞姿练习(前、后点地加各种手位)2立身射雁3点步转:1/4圈、1/2圈4小跳a、一、二位换位跳b、五位小跳5一位中跳6错步跳(大跳起法)\x0d\组合、剧目表演范例\x0d\1古典舞组合一(舞姿、韵律)2古典舞组合二3藏族舞组合二(弦子、单、长靠)4藏族舞组合一(抬踏步)5云南花灯(徒手、跳巅步)6云南花灯(扇子、小崴、吸跳步)\x0d\以上是规定组合任选一、二个。\x0d\7伞扇舞(日本舞)8拉丁舞恰、恰、恰9少儿舞10踢踏舞\x0d\七级(10-12岁)\x0d\1中国古典舞技巧:是中国古典舞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演员基本功训练的最高阶段和综合能力的展现。分为:跳、转、翻三大类。跳---腿部爆发用力腾空展现舞姿;转---身体保持平衡,在垂直和平衡重心上快速旋转;翻---以腰为轴,身体在倾斜中翻转。它们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独特风格韵律的技巧形式。\x0d\2维族舞:是新疆各民族舞蹈中的一种形式。舞蹈具有挺而不僵的基本体态和颤而不窜的动律。节奏为切分、多符点。常见动作有:托帽式、移颈、垫步、三步一抬等。\x0d\基本功训练:\x0d\把杆(单把)\x0d\1一位擦地(双把活动)2蹲(单把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3五位擦地4小踢腿(前、旁、后,一位)5单腿蹲(双把)6腰:前后下腰、大涮腰7舞姿:拧身吸腿8压、搬、控腿9踢后腿\x0d\中间:\x0d\1行进大踢腿(前、旁8拍、4拍一次)2舞姿:点地托按掌、拧身吸腿加手位3摇臂4原地转:1/2圈、360度圈、3个一停、点、碾转。5踏步翻身:1/4圈、1/2圈、一个6小跳:a一、二位换位跳b五位小跳c小射雁跳(双起单落)7中跳:a、一位三个一停b、原地分腿跳(45度)8大跳:大步跳(迈步跳)9绞柱:(蹁腿、盖腿)10圆场11花梆步\x0d\组合、剧目表演范例\x0d\1维族舞组合一(进退步)2维族舞组合二(手位一、三、七、托帽位)3傣族舞(平踏踢步、点步)\x0d\以上为规定组合任选一、二。\x0d\4拉丁舞(恰、恰、恰)5古典舞6外国代表性舞7少儿舞8东方舞9踢踏舞10现代舞\x0d\八级(11-13岁)\x0d\1傣族舞:是我国云南地区歌舞民族舞蹈表演形式之一。其舞姿雕塑性、动作韵律性、语言性强,舞蹈始终强调三道弯的造型美。动律节奏,以上下均匀颤动和节拍向下为特点。\x0d\2踢踏舞:它源于爱尔兰民间,后传入美国,近几年在我国得到广泛发展。“踢踏”即拍打扣击的意思,它融爵士舞、芭蕾舞、西班牙舞、迪斯科等于一体。要求动作松弛,上身保持挺拔,下身下沉,节奏热烈分明,轻重缓急清晰,专家称踢踏舞是用身体创造节奏的舞蹈。\x0d\基本功训练:\x0d\把杆(单把)\x0d\1活动:(双把,腰和脚组合)2蹲:(一位、二位、五位半蹲、全蹲)3五位擦地(前、旁、后)4小踢腿(前、旁、后,五位准备)5单腿蹲(45度前、旁、后)6腰:a前、后腰b大涮腰7舞姿:a斜探海b大掖步8压、搬、控腿9踢紫金冠\x0d\中间:\x0d\1行进大踢腿(前、旁4拍一次)2原地踢后腿(8拍一次)3搬腿(原地前、后)4舞姿(斜探海、大掖步)5穿手6踏步翻身:拍一次、2拍一次7、平转:1/2圈8小跳:a一、二、五位b小射雁(单起单落)9中跳:a一位3个一停b劈腿跳(原地、行进)10大跳:(凌空越错步起法)11绞柱(圈)12圆场\x0d\组合、剧目表演范例\x0d\1傣族舞(手位、丁字步、孔雀飞步)2维族舞(手位、摇身点颤)(垫步、三步一抬)3中国舞\x0d\以上为规定组合任选一、二。\x0d\4现代舞5拉丁舞6踢踏舞7东方舞8草裙舞9外国代表性舞\x0d\九级(12-14岁)\x0d\1苗族舞:苗族分布在我国许多省市,舞蹈以芦笙各类鼓舞为特色。男子动作矫健潇洒,女子动作轻快柔美。上身为前后动律,配合摆手动作,节奏欢快、鲜明。\x0d\2拉丁舞:拉丁舞起源于拉丁美洲,分伦巴、桑巴、恰恰恰、牛仔等,统归为国际标准舞。舞蹈节奏性强,动律主要为胯部的扭动。\x0d\基本功训练\x0d\把杆:\x0d\延续前一级别动作。\x0d\1活动:腰、腿2压、搬、控腿3踢紫金冠4舞姿:a大射雁b姿态斜腰c探险海\x0d\中间\x0d\1行进大踢腿(2拍一次)2原地紫金冠3搬、控腿(前、旁、后)4舞姿:a大射雁c探海5踏步翻身:三个以上6平转:连续7小跳:a五位换位跳b吸腿小跳(正吸腿)8中跳:a一位3个一停b射雁跳(双起单落)9大跳:a凌空越b吸撩腿大跳c紫金冠10圆场11花梆步12技巧:绞柱(圈)、平转、踏步翻身、紫金冠、快速点转等,任选一种有速度的完成。\x0d\组合、剧目表演范例\x0d\1苗族舞(基本动律)2中国舞\x0d\以上为规定舞蹈任选一、二。\x0d\3踢踏舞4拉丁舞5独、双、三人舞均可6现代舞7外国代表性舞8各届比赛优秀剧目及自编剧目\x0d\十级(13-15岁)\x0d\1朝鲜舞: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舞女性柔韧优雅而深沉,男性稳重潇洒而幽默。通常我们所见为长鼓、扇子、铃铛舞等。舞蹈以动静结合为特点,特殊的节奏、呼吸赋予朝鲜舞之动律风格。\x0d\2现代舞:是在反对芭蕾的前提下产生的。他强调身体解放,揭示内心活动。注重以动作去感知和交流,有其自己的训练体系。\x0d\基本功训练\x0d\把杆:在九级的基础上强化训练。\x0d\中间:在九级的基础上强化训练。\x0d\组合、剧目表演范例\x0d\1朝鲜族舞(安旦、跟步、吸跳步等)2朝鲜族舞(拍手、背手)3扇子舞(各种民族民间扇舞)4中国舞\x0d\以上为规定组合任选一、二。\x0d\5近年各种比赛的优秀剧目及自编剧目,舞种不限。\x0d\表演级表演三级:\x0d\1表演作品:近期舞蹈比赛优秀剧目及自编自创成品剧目均可。\x0d\2规定动作组合:\x0d\控制组合:探海、斜探海。\x0d\技巧组合:大跳、紫金冠、翻身、单一转。\x0d\表演二级:\x0d\1表演作品:近期舞蹈比赛优秀剧目及自编自创成品剧目均可。\x0d\2规定动作组合:\x0d\控制组合:紫金冠、搬腿等。\x0d\技巧组合:跳、斜线转、翻均为连续性技巧。\x0d\表演一级:\x0d\1表演作品:近期舞蹈比赛优秀剧目及自编自创成品剧目均可\x0d\2规定动作组合:\x0d\控制组合:综合以上二级动作,运用各种韵律连续动作,做表演性组合展示。\x0d\技巧组合:跳、圆圈转、翻综合能力展示。\x0d\半专业型级别:\x0d\第十一级(初级课)适用于14-16岁青年\x0d\第十二级(中级课)适用于15-17岁青年\x0d\第十三级(高级课)适用于16-18岁青年\x0d\中国舞考级内容包括:中国古典舞基训和身韵和身韵、中国民族、民间舞(汉、藏、蒙古、维吾尔、朝鲜、傣、苗、彝族)以及音乐节奏训练。垫上技术\x0d\(滚翻\x0d\)以及舞蹈节奏感训练四部分。教材还配有伴奏乐曲及歌曲。这套教材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训练体系的一部分。课程第十级的水准接近舞蹈学院附中二年级;十一至十三级课程是舞院附中课程的通俗化和简化。每级教材均设有教学法课,从理论和教学实例阐述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和中国舞蹈特色,以及如何面队不同年龄的学员施教时采用与其年龄及舞蹈水准相应的教学方法,训练步骤等,这是教师证书的必修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