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到底怎么回事?

特发性震颤到底怎么回事?,第1张

特发性震颤有可能是遗传性的因素,有可能是炎症或者是感染导致的,和个人的身体免疫力低下有一定的关系,特发性震颤一般会出现手抖,头部也会出现震颤,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检查治疗,一般会出现语言的障碍或者是固态的异常,平时适当的进行一些功能的训练,能够帮助身体恢复。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在多个特发性震颤家族未发现跨代现象,性别分布平衡,一般认为这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65~70岁前完全外显,也有报道不完全外显和散发病例,散发者和有遗传者临床特征完全一致,通常认为是同一疾病,但目前尚未确定相关基因异常。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的双峰特征提示可能存在两个不同的异常基因。家族性震颤发病年龄比散发病例早,提示早发的特发性震颤更强烈地受遗传易感性的影响,遗传易感性能明显影响临床亚型特征。

多发群体

1家族史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研究者对家族史的报道各不相同,从174%~100%,造成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是特发性震颤的诊断标准不同。特发性震颤家族史的正确评价有赖于震颤症状的征询以及临床检查。

2发病率 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可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发现,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于4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增至55%,大于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02%。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也有报道在瑞典和芬兰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比率为05:071,特发性震颤可能在左利手的人中更常见。

3发病年龄 特发性震颤可在任何年龄起病,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4病程 震颤发病年龄与病情发展无关。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始终缓慢进展,从无缓解。由于震颤造成劳动力丧失开始于发病10至20年之后,发生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疾病症状

特发性震颤​唯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病人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也可以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病人往往在起初数月感到身体内的振动,以后再兴奋或疲劳时出现短暂的活动时震颤,再后震颤持续存在。可以短时间内自我控制,对活动的影响不明显。在这阶段姿位性震颤是反射性的,迅速出现,仅持续数秒。随着震颤幅度的增加,常难以控制,甚至影响工作。即使严重的震颤也常有波动,有时再维持姿位时可以暂时消失。震颤幅度、频率在不同动作、维持不同姿势时常会变动。这时仍可自我抑制震颤,只是更加困难,时间更短。

一般认为特发性震颤是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计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计,表现为病人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惊喜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六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病人在60~70岁,中成长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饮食、穿衣、言语和操作。增长幅度越大,影响活动能力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潜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特发性震颤​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时特征性的。许多病人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就可减少震颤。42%~75%病人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日震颤反而加重。很少有报道乙醇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乙醇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

 肌肉僵直:

  特发性震颤患者的肢体和躯体通常变得都是很僵硬的,病变的早期大部分是由一侧肢体开始的。初期则会感到某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有僵硬的感觉,并且特发性震颤的病情会逐渐的加重,就会出现运动迟缓、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动作都是相当困难的。

  静止性震颤:

  此症状一般是特发性震颤发病早期的一些症状表现,通常是从某一侧上肢远端开始,以拇指、食指及中指为主,其表现为手指象在搓丸子或者是数钞票一样的运动,然后逐渐的扩展到同侧下肢和对侧肢体,特发性震颤的晚期还有可能会波及患者的下颌、舌和头部等。

  运动迟缓:

  在特发性震颤的早期,由于上臂肌肉和手指肌的强直,患者的上肢往往是不能作精细的一些动作,如解系鞋带、扣纽扣等动作变得会比以前慢许多,特发性震颤病情严重的还会出现不能顺利完成的情况,在写字时也会逐渐的变得非常困难。

  特殊姿势:

  特发性震颤发病的表现有哪些尽管特发性震颤患者全身肌肉都会受到伤害,肌张力会增高,但停止的时候屈肌张力较伸肌高,所以患者会出现一些特殊姿势,比如上臂内收、躯干略屈、指掌关节弯曲而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髋及膝关节轻度弯曲。

  患者在患上特发性震颤后的初数月中会感觉到身体内的振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兴奋或疲劳的时候会出现短暂的震颤,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就会出现持续性的震颤。短时间内还是可以对发生震颤的部位进行控制的,这个时候对患者的影响还不是特别大。这个时候如果任由病情持续发展不加以治疗的话,就会出现震颤幅度增加,难以控制的情况,这些特发性震颤的症状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1家族史 特发性震颤​又称为家族性震颤,约60%病人有家族史,呈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研究者对家族史的报道各不相同,从174%~100%,造成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是特发性震颤的诊断标准不同。特发性震颤家族史的正确评价有赖于震颤症状的征询以及临床检查。

2发病率 典型的特发性震颤可在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中发现,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大于40岁的人群中发病率增至55%,大于65岁的人群中发病率为102%。男女之间的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也有报道在瑞典和芬兰女性与男性的发病率比率为05:071,特发性震颤可能在左利手的人中更常见。

3发病年龄 特发性震颤可在任何年龄起病,对起病的高峰年龄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病年龄的分布为双峰特征,即在20~30岁和50~60岁这两个年龄段,另一种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很少在少年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人数增加,平均起病年龄37~47岁。

4病程 震颤发病年龄与病情发展无关。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始终缓慢进展,从无缓解。由于震颤造成劳动力丧失开始于发病10至20年之后,发生率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疾病症状

特发性震颤​唯一的症状就是震颤,偶有报道伴有语调和轻微步态异常。病人通常首先由上肢开始,主要影响上肢,也可以影响头、腿、躯干、发声和面部肌肉。表现为姿位性震颤,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或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起病时频率为8~12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病人往往在起初数月感到身体内的振动,以后再兴奋或疲劳时出现短暂的活动时震颤,再后震颤持续存在。可以短时间内自我控制,对活动的影响不明显。在这阶段姿位性震颤是反射性的,迅速出现,仅持续数秒。随着震颤幅度的增加,常难以控制,甚至影响工作。即使严重的震颤也常有波动,有时再维持姿位时可以暂时消失。震颤幅度、频率在不同动作、维持不同姿势时常会变动。这时仍可自我抑制震颤,只是更加困难,时间更短。

一般认为特发性震颤是双侧上肢对称起病,也可单侧上肢起病。一旦上肢影响后常向上发展至头。面。舌、下颌部。累计躯干和双侧下肢者少见,仅在病程的晚期出现,而且程度比上肢轻。

典型症状是手的节律性外展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类似于帕金森病)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过小。另一个常影响的部位是颅颈肌肉群,头部、舌或发声肌均可累计,表现为病人手部严重的姿位性震颤和头部震颤,包括垂直的“点头”运动和水平的“摇头”运动。软腭、舌的震颤会导致发声困难。

震颤在发病10~20年后会影响活动,随年龄增长严重程度增加,以致完成惊喜活动的能力受到损害,至发病后第六个10年达到高峰。86%的病人在60~70岁,中成长可影响社会活动和生活能力,包括书写、饮水、饮食、穿衣、言语和操作。增长幅度越大,影响活动能力也越大。震颤对性别的影响无差异。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震颤。饥饿、疲劳、情绪激动和温度(高热、热水浴)等会加重震颤。与大多数不自主运动一样,特发性震颤在睡眠时缓解,也有个别报道,震颤在潜睡中仍然持续存在。

特发性震颤​对乙醇(酒精)的反应时特征性的。许多病人即使只摄取少量乙醇就可减少震颤。42%~75%病人饮酒后震颤减轻,但只是暂时的,一般维持2~4h,第二日震颤反而加重。很少有报道乙醇对其他类型的震颤有类似作用,乙醇是通过中枢起作用的。

据报道,特发性震颤可以伴有其他运动障碍疾病。在特发性震颤病人中,帕金森病的发病率比正常对照人群高得多,即使在大于60岁的特发性震颤病人中,帕金森病的危险度是同年龄组的随机人群的24倍。姿位性震颤在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许多运动障碍疾病中很常见,甚至是早期唯一的症状。如果缺乏严格的诊断标准会导致误诊为特发性震颤。

66%~47%特发性震颤病人存在肌张力障碍。姿位性震颤在肌张力障碍中也很普遍,特别是书写痉挛,在肌张力障碍中有7%~23%伴发特发性震颤。痉挛性斜颈常伴有头部和躯干震颤表现。

特发性震颤​可出现不典型的震颤表现,有手部的运动障碍、复合的静止性和姿位性震颤、原发性书写震颤、局限的发声震颤、下颌震颤、局限的舌震颤和直立性震颤。

在病程中一直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震颤不能看作为特发性震颤。如舌震颤、下颌震颤、发声震颤、原发性直立性震颤以及职业性震颤的任务特异性震颤,在病程中出现典型的特征性震颤时,上述这些局限性震颤才可视为特发性震颤的变异型。

姿势性震颤

可同时含有运动性、意向性和静止性震颤成分。震颤可能在指向目的的运动中加重。震颤的频率为4~8Hz,随着病程和年龄的增加,频率逐渐降低,幅度逐渐增加。

手部严重姿势性震颤

表现为手的节律性外展,呈内收样震颤和屈伸样震颤,旋前、旋后样震颤十分少见。书写的字可能变形,但不会表现为写字太小。

藏族舞蹈屈伸动律要领如下:

1、原地屈伸。

曲膝准备,屈伸时重心在全脚,重拍向上,长伸短屈,连绵不断,注意始终保持体态。

2、平步屈伸。

移动重心时,重心一侧的肋部要顺势松懈,形成坐懈胯。注意上身的稳定,不摇动。

3、屈伸靠步。

强调主力腿与动力腿的配合,抬腿时要由膝部带动,有提起重物的感觉。

弦子屈伸组合动态动律:

准备(8拍):1方向,自然位;从第五拍起,双手经旁划上弧线自肩前落下成叉腰手:最后一拍屈双膝。

1、-8原地屈伸两次;最后半拍重心移至左脚。

2、-8右脚向旁打开至八字位,原地移动重心屈伸四次;最后半拍右脚收回自然位。

3、-4原地移动童心屈伸四次;5-8右脚起屈伸后退四次。

4、A、-2右脚旁移转对8方向丁字位屈伸一次,双手经体前交叉打开至斜下手位。

B、3-4做④-2拍的反面动作。

C、5-6右脚往4方向上步,右手对4方向斜上撩袖,随之左转体对8方向,丁字位屈伸一次,同时左手对8方向单臂袖,右手斜后平开。

D、7-8:④做5-6的反面动作。

5、-8:右脚起屈伸行进八次,双手经体前交叉分子至叉腰手。

6、-8:右脚起屈伸后退八次。

7、-8:重复⑥-8动作,两人一组左肩相靠平步后退绕一圈,同时盖左手、掏右手成左叉腰、右单臂袖。

8、A、-5:右脚起,对1方向屈伸行进五次,双手经体前交叉分开至斜下子位。

B、6-:屈右腿,右手平开手位,左手经右下划至体前。

C、7-:上左脚,左转体对5方向,左手经前向旁打开。

D、8-:右脚至后踏步位,左手对4方向斜下子位,右手单臂袖,目视4方向斜下。

 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的,集体操、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那么,健美操运动的基本动作有哪些呢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健美操的基本动作,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健美操运动的基本动作

 第一节 健美操的基本动作

 1、头颈动作

 (1)屈::两脚并立,两手放在体侧,头部沿着垂直方向,主要是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屈伸。

 动作要领:前后屈时,动作充分,匀速缓慢,不可过急过猛。

 (2)转:两脚并立,两手放在体侧,头沿着垂直轴向左(右)转90度。

 动作要领:左右转时,下颌与肩平行,目视前方。

 2、肩部动作

 (1)提肩和沉肩:肩关节沿垂直轴做上下运动。

 动作要领:上提肩时两大臂内收,沉肩时加力下行。

 (2)扣肩和展肩:单肩或双肩向内收,含胸,然后再外展挺胸。

 动作要领:向前收肩含胸,向后收肩挺胸。

 (3)绕和绕环:肩关节在矢状面内向前或向后做圆周运动。

 动作要领:绕不超过360度,绕环需大于360度。

 3、胸部动作

 (1)含胸和挺胸:掌心向下,低头含胸;掌心向上,后振抬头挺胸。

 动作要领:低头含胸,抬头挺胸。

 (2)振胸和移胸:肩胸部位做前后抖动。

 动作要领:抬头挺胸,抖动时节奏清晰,动作幅度大。

 4、髋部动作

 (1)顶髋、摆髋、提髋:髋关节沿垂直轴做上下运动。

 动作要领:左右顶髋时支撑腿伸直,髋关节动作幅度大而有弹性,上体舒展挺胸。

 (2)绕和绕环:髋关节在矢状面内向前或向后做圆周运动。

 动作要领:绕不超过360度,绕环需大于360度。

 5、手臂动作

 (1)屈、伸和举:肌肉收缩使关节产生屈和伸的活动过程。包括手臂的屈伸、手腕的屈伸和肘关节的屈伸。

 动作要领:前后屈时,动作充分,匀速缓慢,不可过急过猛。

 (2)举臂、摆臂:以肩关节为轴,大臂小臂做上下、前后摆动。

 动作要领:臂的活动范围不超过180度。

 (3)环绕:以肩关节为轴,双臂或单臂向内、外、前、后做180度以上绕环。

 动作要领:大臂、小臂用力伸展做大幅度转动,重心要稳。

 第二节 健美操的基本步伐

 1、无冲击步伐

 (1)弹动:膝关节有弹性地屈伸,两脚始终接触地面。

 动作要领:膝关节由弯曲到还原,应始终处于微屈状态。

 (2)半蹲:两腿有控制地屈伸,两腿可开立也可并拢。

 动作要领:分腿略大于肩,膝关节不能超出脚尖。

 (3)弓步:腿向前迈步屈膝,另一腿伸直。

 动作要领:迈步屈膝时步幅要大,动作充分,后腿伸直。

 2、低冲击步伐

 (1)踏步、走步和一字步:两脚依次抬起落地,左右或前后移动,由前脚掌过渡到全脚掌落地。

 动作要领:大腿高抬,落地柔软,有弹性。收腹挺胸,手臂自然摆动。

 (2)曼步::一脚向前迈一步,屈膝,重心随之前移,另一脚稍抬起后原地落下,或向后迈一步,重心后移,另一脚同样稍抬起然后落回原处。

 动作要领:左右脚在移动中重心要跟上,上体前倾。

 (3)V字步:左脚向斜前方迈一步,右脚向右斜前方迈一步,接着左脚收回,右脚还原。

 动作要领:上步脚尖和腿是一致的,上体面向前方。

 (4)点地:一腿屈膝,另一腿前伸脚跟点地。

 动作要领:一脚脚尖或脚跟触地,另一腿稍屈膝。

 (5)并步:一脚向侧迈一步,另一脚并拢屈膝点地。

 动作要领:身体重心高抬,膝关节有节奏的屈伸。

 (6)交叉步:一脚向侧迈一步;另一脚在其后交叉,随之再向侧迈一步,另一腿并拢或屈膝点地。

 动作要领:身体重心高抬,膝关节有节奏地屈伸。

 (7)吸腿:一腿支撑,另一腿膝关节弯曲上抬。

 动作要领:支撑腿保持直立,身体重心高抬、平稳。

 (8)弹踢:一腿支撑,另一腿抬起。

 动作要领:支撑腿伸直脚跟不离地,抬起的腿要有控制,上体保持直立。

 3、高冲击步伐

 (1)小马跳:一脚向侧迈一步同时跳起,另一脚迅速并拢成屈膝,同时脚点地跳。

 动作要领:支撑腿伸直,身体直立,点地脚并拢再跳一次。

 (2)开合跳:两脚同时跳起并分开左右。

 动作要领:身体重心高抬,起跳高,幅度大。

 健美操运动体育教育论文

 一、引言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融体操、音乐、舞蹈和审美等因素为一体的新型运动,由于其音乐热烈奔放,节奏性与韵律性强烈,动作自然大方优美而变化多样,倍受学生的青睐。不止如此,还由于健美操运动能够增强学生体质,塑造个人体形,陶冶个人性情,培养良好情操,锻炼优良意志品质以及使学生保证健康愉快的心理状态,这项新兴项目也得到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广泛认可,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就目前武汉市普通高校的情况来看,几乎绝多大数的学校都已经将健美操运动引入体育教学内容中,得到学生的广泛喜欢,学样也通过合理的健美操教学,可以达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然而由于健美操毕竟在高校发展时间尚短,做为一门新兴的教学课程,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与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的比例安排、教学模式与方法上都还不够完善,尚处于探索、改革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与不足之处。本文希望能够以武汉的普通高校为例,在分析目前健美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索改进的思路与发展的对策,希望能够将这门课程更为完善,以便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这门课程未来能够在学生中更广泛、持久而热烈地开展下去。

 二、高校健美操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学生健美操运动认识不清晰

 以武汉市的普通高校为例,几乎大多数的学生都缺乏对健美操运动十分清晰而完整的认识,不少学生在高中阶段根本没有接触过健美操运动,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也没有时间来专门系统的讲解健美操的相关知识,导致学生对此认识模糊,学习过程中自然不会重视或者出现抵触情绪。一般女生比男生的认识要清晰一些,容易接受一些,她们普遍觉得健美操有美化体型,消脂减肥的作用,很有兴趣学习,但又认为这项运动可能会节奏较强,运动巨烈,动作幅度大,比较辛苦也难学,普通有畏强情绪。而男生则普遍认为健美操课就如“艺术体操”一样应该是女生的“专利”,普通有抵触情绪,不喜欢学习,因为他们认为相对柔美的动作不太适合有阳刚气的男生学习,其实这些都是对于健美操运动认识不够正确而清晰造成的。

 (二)理论教学课时不足

 目前,武汉绝大多数的高校在体育课程的理论教学课时上安排都不多,有些学样甚至是下雨是由于场地限制才让安排理论课,在健美操上理论课安排也较少甚至没有理论课,武汉市高校健美操没有统一的教材,还有部分高校没有健美操教材。这样,教师在健美操的教学上都是着重技巧的传授,思想活跃前卫的大学生已经越来越不满足只学习技巧套路,需要系统的了解健美操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还由于教师在专业技术、知识结构体系、教学组织方法上的良莠不齐,教学内容无统一的、科学的、有条理的指导,大多数还是单凭兴趣随意选择套路作为教材,这样学生对健美操认识模糊又缺乏系统的动作技巧学习,学习中两极分化严重,“吃不了”与“吃不饱”的现象明显,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不够实用与吸引力

 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学生的需求,根据全国大学生健美操套路进行教学,也不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强。随着当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思想活跃而前卫的大学生通过网络能够接触到最新、最快的健美操发展信息,也十分渴望极有兴趣学习最新颖、最具个性与实用性的健美操套路,而学校里相对固定的健美操套路,为考试过关而反复练习某一两套中的动作,容易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产生厌倦感。

 (四)主管部门对健美操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健美操属于新兴的体育教学项目,上级主管部门对健美操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教学环境、器材设备都不够完善,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普遍反映健美操器材设备不足,无专业的健身房、地毯与镜子,健美操弹跳动作多,这样学生只能长时间在水泥地上蹦跳,膝、踝关节容易损伤,由于条件限制,没有镜子,学生不能正视自己做动作的好坏,这样也不利于学生较好地提高健美操水平。

 三、高校健美操教学改进思路及对策探索

 (一)课程设置上重视理论教学

 武汉市的各大高校最好能够统一教材,教材由各高校联合起来根据武汉学生的特点与武汉高校的实际情况合编一本教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选择,并且每年应该进行修订,将最新的动态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来。选编应本着由简入难、理论系统丰富、条理清晰、讲解生动仔细、科学合理与实用性强的原则,选用适合大学生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且容易学习与训练的小组合与短套路。课程设置上安排专门的理论课时,用于给学生系统讲解健美操相关知识与成套基本动作名称技巧的讲解,教师在课堂讲解时也可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者板书或挂图形式,将成套动作各节的名称及要领让学生有清晰的了解与认识,建立起完整的概念,这样为实践中快速而准确的掌握运作技巧与学会成套的健美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上重视学生兴趣与实用性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如今校外的商业健身运动培训机构如星火燎原之势,之所以得到许多学生的青睐,就是其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颖、实用的健美操信息与训练套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武汉市高校的学生为例,我们完全应该注重教学模式的新颖,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针对学生十分喜欢的拉丁健美操、轻器械操、瑜伽和街舞等新兴的运动项目,学校完全可以将其吸纳到教学内容中来,而减少对健美操套路和竞技健美操的教学课时,同时,为了激发更多男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适当将搏击、健身舞、街舞、轻器械操以及男生引以为豪的'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内容增加到教学中去,这样能更好地提高男生对健美操的兴趣,让更多学生喜欢学习健美操。

 (三)加强主管领导对健美操教学的重视

 各级主管领导应逐步加强对健美操教学的重视程度,投入新颖的教学设备,改进教学设施,这样也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来说,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习的需要,学校配备镜子、把杆、领操台以及音响设备等主要设施,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逐步考虑应配备地毯与专门的健美操房,以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

 (四)探索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传统的健美操教学采用“灌输式”和“封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为主领操教操,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提高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如今,武汉市各高校都在逐步探索并开始实行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主动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想法如自己接触到的比较新颖的健美操,指出教师教学中的不足如讲解不清楚的地方,还可以引进学生带操练习制度,即在班级由每位学生轮流带操,这样既弥补了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能全盘兼顾的局面,让学生之间互相观察,找出自己动作上的不足,也可以督促学生态度认真地学好操,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焕发激情,激发兴趣,增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四、结论

 不断改进教学思路与方法,调整与拓宽教学内容,提高武汉市高校健美操教学效果,这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健美操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原则,以增进学生对健美操知识系统的了解掌握作为目的,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培养优秀的师资队伍,选择较好地场地与器材,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切切实实地学会想学、有兴趣、实用性强的健美操,就一定能够促进高校健美操运动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这项更健康持久而高水平的方向发展下去。

武警部队单双杠16个练习名称如下:

单杠:

1、练习引体向上。

2、练习腾身反转上杠。

3、练习双手撑杠单脚跨杠 。

4、练习跨杠翻转旋转360度 。

5、练习摆体上杠旋转360度下杠 。

6、练习跨杠反转旋转360度下杠 。

7、练习踩杠旋转360下杠 。

8、练习360度大回环 。

双杠:

1、练习撑杠 。

2、练习摆臂撑杠。

3、练习屈伸分腿坐杠。

4、练习夹臂上杠,杠上水平坐杠 。

5、练习夹臂上杠,倒立,后下杠 。

6、练习夹臂上杠,倒立,前下杠 。

7、练习直臂摆体上杠,后下杠。

8、练习360度大回环。

扩展资料:

单杠整套动作都是由摆动动作组成,以各种握法不间断地完成动作,它包括大回环、近杠动作、围绕身体纵轴的转体及飞行动作。允许有两次过杠下垂面的单臂摆动动作。单杠要求有一定难度的腾空动作等特殊要求。

单杠项目经常被安排在体操比赛的最后进行,因为双杠是最具观赏性的项目,通常也是观众最喜欢的。同时单杠也是最危险的,因为一套单杠动作几乎全部是不停顿的回环动作,并且至少要有一次双手离杠的动作,至少一次背部朝向单杠的动作,至少一次转体动作。

单杠的握杠方式很重要,共三种:正握(掌心朝前)、反握(掌心朝后)、交叉握(一只手正握,一只手反握)。采用什么握法由不同的动作方向而定。

不管采用哪种握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大拇指必须指向你移动的方向。否则回环时很容易因抓不牢单杠而落地。例如,前回环时应正握,拇指指向前;后回环时应反握,拇指指向后。

双杠可能不是观众最喜欢的体操项目,但它的确是运动员最喜欢的。在所有的项目中,双杠提供给运动员最大的做动作的空间,自由体操、吊环、鞍马的许多动作都可以在双杠中运用。双杠让运动员表现他们的力量和平衡。

多数双杠动作要求运动员双手或单手脱杠,这使运动员的平衡及时间感显得特别重要。双杠动作允许最多三次一秒钟以上的停顿。动作要求有回环、腾空、以及力量支撑,(通常回环与腾空应多于支撑动作)。在所有的双杠动作中,运动员的肩臂肌肉应保持紧张。

运动员上杠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包括助跑后通过跳板上杠。下杠可以包括前、后空翻及转体等。

一套双杠动作结束落地前,运动员不能触到地面,身体(手臂除外)也不能接触双杠。握杠可以正握或反握。

参考资料:

-单杠

-双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 藏族弦子舞弦子-藏语称之为“谐”,富有歌唱性,因由男舞者边领舞边以弦乐二胡或牛角琴伴奏而得名,弦子舞蹈风格优美流畅,膝部上下运动频率低,形成有节律连续屈伸的动律,其音乐舒缓,多变的下身动作与基本稳定的上身动作相随,形成悠然自如,含蓄典雅、柔美舒适的舞蹈风格。叁壹贰目 录小结藏族弦子舞主要步伐藏族弦子舞基本形态与动律藏族弦子舞基本舞姿与动律壹基本舞姿扶胯式 扶胯单臂袖 平开单臂袖基本舞姿双臂礼踏步单臂袖藏族弦子舞基本动律1、屈伸动律:双脚自然位站立,屈伸动作重心在全脚,重拍向上,长伸短屈,连绵不断 2、坐懈胯动律:屈伸动作在移动重心时,重心一侧的肋部要顺势松懈,也称坐懈胯藏族弦子舞基本舞步贰 平步:自然位准备,走平步时全脚踏地,抬脚幅度不宜过高,抬腿落脚时,应有艰难、沉重的感觉,膝关节的屈伸要有内在的柔韧性,坐懈胯要有走一步歇一步的感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37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