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经穴位在什么地方

阳明经穴位在什么地方,第1张

分布在食指桡侧,上肢背面的桡侧及颈、面部。起于商阳,止于迎香。左右各20穴,分别为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手五里、臂臑、肩髃、巨骨、天鼎、扶突、口禾髎、迎香。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

凡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督脉的腧穴,亦即归属于十四经的穴位,总称“经穴”。经穴均有具体的穴名和固定的位置,分布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明确的针灸主治证。经络学说就是以这些腧穴为主要依据,就其主治规律、疾病症候等进行总结,使分散的腧穴系统化,并由早期的基本穴逐步发展到全部经穴。

诊断方面,腧穴有反映病症、协助诊断的作用。治疗方面,腧穴有接受刺激、防治疾病的作用。其中腧穴的治疗作用有三个特点:临近作用,远道作用和整体作用。

扩展资料

据《针灸甲乙经》及《医宗金鉴》等书载述,足阳明胃经所属穴计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共四十五穴。

-手阳明大肠经穴

-足阳明胃经穴

手臂经络不通的危害

 手臂经络不通的危害,很多人平时都会去放松的,而且背部经络疏通常见捏脊疗法,属于推拿疗法的一种,可用于辅助治疗多种慢性病。以下看看手臂经络不通的危害及相关资料。

手臂经络不通的危害1

 手臂上共有6条经络,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人体经络具有运行气血的作用,这6条经络淤堵容易造成手臂麻木、疼痛、肿胀、寒冷等症状。建议患者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治疗,如针灸、艾灸、刮痧等中医理疗方法。

 1、麻木:中医认为麻为气虚,木为血虚,手臂经络被淤堵,气血不通,因而手臂会有麻木的感觉;

 2、疼痛:中医中有不通则痛的说法,手臂经络出现不通后可能导致气滞血瘀,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3、肿胀:手臂经络淤堵之后,局部会逐渐形成瘀血而产生肿胀的情况,也有可能是经络不通造成气滞,引起的肿胀;

 4、寒冷:体温由气血输送决定,气血运行通畅,体温正常,而身体经络不通,体内可能气血运行不通畅,身体得不到气血滋润,可能容易感觉到寒冷,如手臂经络淤堵之后,手经常会感觉到寒冷。

 经络不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肢百骸、筋骨肉皮等,让人感觉酸麻胀痛、疲倦无力。 经络不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四肢百骸、筋骨肉皮等,让人感觉酸麻胀痛、疲倦无力。 经络不通若淤堵于血管、脏器即引起各种急慢性病,如炎症、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器官衰竭、心脑血管疾病等。

 经络畅通受阻,这时候应该多按摩按摩,预防疾病。

 胳膊经络不通的症状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感到疼痛,可用精油按摩,或用热毛巾在疼痛部位热敷,缓解疼痛,如果情况严重,可服用止痛药。二是会引起手脚冰凉,体温下降,可吃些温热食物,晚上睡觉前泡个热水澡,喝杯热牛奶,对祛湿散寒有一定作用。三是骨组织损伤引起的,可吃些布洛芬等消炎药。

手臂经络不通的危害2

 手臂6条经络不通可能会产生病理物质如气郁、血瘀、水肿、痰凝等,并由此引发相关疾病,危害人体健康。

 中医认为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故其会引起全身或局部疼痛、肿胀,如心绞痛、胃痛、四肢缓解的拘挛屈伸不利,或者气血运行不畅,机体四肢得不到温煦和濡养,便会出现麻木、冷痛等,女子还可表现为痛经或月经不调。

 如出现四肢麻木不仁可以对症服用补阳还五汤等,如有女子痛经或月经不调可以对症服用四物汤等药物。具体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遵医嘱辨证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胳膊经络不通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活动不利、麻木。

 1、疼痛,中医上讲不通则痛,经络出现不通之后会导致气滞血瘀,出现明显的疼痛感。

 2、肿胀,因为经络损伤之后,有出现离经之血,会逐渐的形成瘀血而产生肿胀的情况。另外由于局部炎症逐渐形成之后,形成的炎性水肿也会加重肿胀感。

 3、活动不利,出现经络不通之后,在进行活动的时候,会导致炎症的部位进一步受到刺激,会导致炎性水肿进一步加剧,疼痛感进一步增加,导致活动不灵活,在活动的时候疼痛感明显的加重。

 4、麻木,主要是由于经络不通之后,对神经产生刺激,导致神经鞘膜以及神经束膜出现受压,会出现麻木的情况。

 所谓的手臂经络不通是一种中医的说法。考虑是手臂处血液循环不良,或者存在肌腱无菌性炎症等引起的一系列正常表现。首先手臂处会出现疼痛的感觉,可能会出现手部的冰凉的感觉,还可能表现为手臂、手部的麻木感和无力感等。特别是手腕处的疼痛感,可能是无菌性炎症导致的,可以外用非淄体类消炎药或者活血化瘀的膏药治疗。

手臂经络不通的危害3

  经络不通的症状

  1、疼和痛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有些差异。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疼字是“疒”下面一个“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袭经络所致的不适,一般是刚发病的时候,经络受到外邪干扰,身体自动发出“疼”的信号,以便募集更多的气血救援,但“不通畅”、“堵塞”的局面还没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闪而过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如果没有堵塞,疼过以后也可能无迹可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加强防护,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复发。

 痛字是“疒”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通道—经络的疾病。实际上,痛就是经络集结了很多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出的信号。“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可以反复发作,面积比疼要大一些。

 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就是这个道理。其中,穴位是“点”,经是“线”,络则是“面”。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刮痧,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2、冷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

 所以如果某个部位出现以上问题,可以对照经络图查找所处的经络,进行按摩等调理,将它们疏通以后,说不定很多问题也就消除了。

  3、热

 其主要表现是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一般这也是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的缘故。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4、肿和胀

 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来调理。很多人刮出来、拔出来的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实就是经络里的瘀血。

 同时还可以配合穴位按摩,比如膝盖内侧的血海穴(简便取穴法:屈膝,以左掌心按于右膝髌骨上缘,2~5指向上伸直,拇指约呈45°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仿此)。血海的血指的是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

 其气血能量博大如海。血海穴位于脾经,脾主统血,具有控制血液不乱行、不淤积的功能,经常按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对消除淤肿有辅助治疗作用。如果按摩的时候有疼痛感,更要注意经常按摩。

 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胀通常是气在经络运行不畅时形成的“涡气”。身体某部位发胀,首先可以对该部位经络上循经按摩,找到疼痛点再进行按摩。其次还可以在三焦经查找有关痛点,《难经》言:

 “三焦主气”,凡是“气病”,都可以通过三焦经来治疗,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疗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疗胁痛。三焦气不顺主要集中在颈部与上臂之间。患者无事时可以把手当作耙子,从颈部、肩部往手臂后方细细地耙下来,直到无名指。然后哪里痛就重点挠片刻,这样就能理顺三焦之气了。

  5、麻和木

 经络不通引起的疼痛进一步发展就是麻或木。

 比如我们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麻和木的症状经常一起出现,但在中医里,它们的病因不同,“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重,说明气不足,木得重则说明血虚。

 肢体出现麻木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疏通经络,这样能降低中风的发生概率。

  6、酸

 酸说明经络气血供应减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

 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

这边把讲 关冲穴 的那篇文章的链接放在这,看完 中渚穴 后可以点击进去看下做过对比。回看心包经的主要穴位,开启三焦经的第一穴,关冲穴,治头面疾患

三焦经有个记穴位的歌诀。 “关冲液门与中渚,阳池外关并支沟”。 我们讲也是基本照这个顺序来。

中渚穴是手少阳三焦经的五输穴之输穴,主治的是外经病,也就是肌肉骨骼病变这一层面,所以常用于治疗 手部、手臂、颈椎的疼痛

具体位于 手的背面,无名指掌指关节的后方,小指和无名指掌骨间凹陷处。

可以用 直接刺激穴位,也可以用 艾灸 或者 掐揉

主要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热病,肘臂疼痛,小指屈伸不利等情况。

中渚穴是手少阳三焦经五输穴中的输穴,三焦经头面部的走向是从耳朵后面进入入耳朵里面,再从耳朵前面穿出来,一直到眉毛的外侧。眼睛、耳朵都不是内脏,属于外经的范畴,加上治外经病的特点,所以中渚治眼睛、耳朵疾患的效果还是挺不错的。治疗的时候可以配上耳朵、眼睛局部的穴位,比如听宫、听会、耳门、攒竹等

中渚配上 翳风、听会、侠溪 ,名“ 中渚聪耳方 ”,以治 耳鸣、耳聋

方中中渚诸穴,均属手足少阳经之腧穴,以其疏通少阳气机、解三焦郁火之功而俞疾。

如果 肝胆火盛 可以加上加肝胆经之 太冲、丘墟 以导泄其热。

如果 肾虚 可以加上 肾俞、太溪 ,益肾元以聪耳。

②少阳经是行走在人的侧面的,特别是在头部侧面反复循行,加上输穴善于治疗外经病,所以中渚 常用于治疗偏头痛 ,一般可以配上头部局部的穴位配合治疗,比如 率谷、太阳、风池 等。

③输主体重节痛。手背痛、屈伸不利,可以选择 中渚 来治疗。

这边讲到的穴位,有写过文章的我把链接放出来,可以点蓝字进去看各个穴位具体的位置、功效等。

听宫: 听宫穴,在耳朵的屏风前,耳聋,耳鸣,面瘫,牙痛和癫痫

肾俞: 肾俞穴,补肾要穴,可以治阳痿吗?可以治早泄吗?可以调经吗?

太溪: 太溪穴,调理肾之阴阳,可以补,也可以泻,作用广泛,常配昆仑

攒竹: 攒竹穴,两个主要的作用,一个治眼睛,一个治眉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393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8
下一篇2023-11-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