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的宝宝,动作发育需要经历哪些过程?

0~1岁的宝宝,动作发育需要经历哪些过程?,第1张

0~1月

1 追视 ,能追随距眼睛20cm左右的玩具,头也能随之转动,开始人生的第一次 探索

2 与陌生声音相比,宝宝 听 到妈妈的声音会更为兴奋,毕竟有十月怀胎的朝夕相伴哦

3 香甜的味道、动听的音乐都可能让宝宝露出蒙娜丽莎般的微笑(只有表情)

1~3月

1 俯卧抬头 ,俯卧时可以抬起头欣赏面前的风景了。每天可进行适当的训练,开始锻炼身体啦

2 一不留神,小手放到嘴里吃得High

3 时而兴高采烈,不断发出“ge-ge” 笑声 ;时而佛系高冷,需要宝爸宝妈卖力逗笑 3~6月

1 翻身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从仰卧翻到了俯卧。Yes!新技能Get!左翻翻、右翻翻、左边翻完右边翻! PS:此处高能预警,谨防坠床!谨防坠沙发!谨防坠各种桌椅板凳!!!

2 靠坐或独坐 ,5个多月的宝宝可以进行“坐”的尝试了。嗯,有事就坐下来慢慢谈。

3 看见心仪的玩具,可以 主动抓握 啦,拿到之后还要放到小嘴里舔一舔、咬一咬,尝尝它的味道

4 爸爸妈妈侃侃而谈,宝宝也会:“a-a”、“a-o”、“a-u”……

5 生人勿近,开始 认生 ,有明显的害怕、焦虑、哭闹等反应

7~9月

1 坐的四平八稳

2 ,从艰难的匍匐前进到得心应手的手膝爬行,宝宝的进步不容小觑

3 玩具对敲;捏溶豆、捏头发、捏米粒,再细小宝宝也能捏起来。 PS:此处再次高能预警,花生、豆子等应远离宝宝,谨防误食引起窒息!!!

4 宝宝嘴里最动听的声音——“ba-ba-ba”、“ma-ma-ma”

5 吃饱喝足 游戏 时间到,拍手手、躲猫猫~宝爸宝妈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陪宝宝玩耍

10~12月

1 扶走 ,宝宝变成了小螃蟹,扶着围栏“横行无忌”

2 搭积木1~2层,万丈高楼平地起

3 能理解简单的指令。来了“欢迎”,走了“再见”,小手可不能闲着;没事儿也可以考考宝宝,“爸爸在哪儿?”、“沙发在哪儿?”

4 “我扔你捡”,乐此不疲,所有的玩具都是要扔一遍的

5 拇指、食指分离,可伸出食指表示“1”。本宝宝终于1岁啦!!!

0-1岁宝宝的动作发育如下:

“三抬”顾名思义也就是说新生宝宝在1-2个月可趴着练习抬头,在三个月时宝宝的颈部就有足够的力量可以自己抬头了。

“四翻”在会抬头时就可以用玩具引导宝宝练习翻身,在天气暖和宝宝穿的比较少的情况下基本到了第四个月宝宝自己就会翻身了。

“六坐”在四个半月时就可让宝宝试着靠坐,当然此时肯定是会东倒西歪的,俨然扮演一个不倒翁,勤加锻炼,基本第六个月宝宝便自己能坐稳了。

“七滚”宝宝在四个月会翻身时其实就已经具备了滚来滚去的基础了,第七个月的宝宝思想更自主,此时把他放在床上只要宝宝愿意他可以随意滚动。

“八爬”八个月的宝宝臂膀已经相当有力量了,也许你会发现你没训练宝宝爬,但宝宝自己就已经会从一边爬到另外一边了哦。

“九扶”宝宝如果不缺钙的情况下一般在五个月左右双腿就慢慢有意识想要站了,九个月的宝宝腿部肌肉组织已经发育比较完善,此时你让他扶着一个东西小站一会他会给你惊喜哦。

“立周会走”指宝宝一般到了十个月十一个月以后家长就可引导宝宝学习走路了哦,基本满了12个月很多宝宝都学会走路啦!

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段,每个宝宝都是不同的个体,动作发育的早晚也不尽相同,家长们切勿太较真哦!

谢谢悟空邀请

0-1岁的宝宝,动作发育需要经历三个大的过程!

三翻六坐九爬。

三翻,说的就是宝宝差不多三个月会翻身,一般情况下宝宝多点练习都会翻身的了,不过肯定有些宝宝要晚点才会,因为天冷穿多衣服都不好翻!现在我家小宝就是三个多月了还不会翻身!因为穿太多衣服不好教他翻身!所以晚点会也是正常的!

六坐,说的就是差不多六个月就会坐了,不过这时候肯定是会坐,肯定坐得不是很稳的,都需要过程的,慢慢坐的时间会久一点!到七个多月应该就能坐得比较稳了!

九爬,说的就是宝宝到九个月就会尝试学着爬了,肯定有些宝宝是不会经历爬这个过程的,直接就能站着行走了,我侄子就是不会爬,然后到一岁就会走了!所以不是每个宝宝都一样的!只是一般都是经历这三个大动作的改变过程!

宝宝一岁的阶段是宝宝身体和技能迅猛发展的阶段。关于小儿生长发育的说法是,2抬、 4翻、 6会坐, 7滚、 8爬、 周会走 。一、宝宝的发育水平1、一般的宝宝2个月左右练习抬头,4个月左右翻身,6个月左右可以坐起,7个月可以趴着移动,8个月开始学习爬行,1周岁前后学习走路。这里指的是宝宝发育平均水平,在平均水平的前后两个月的范围都属于正常时间范围。 二、尊重孩子的生长规律每个宝宝的成长过程都会有自己的节奏,只有宝宝没有异常现象如情绪波动大、精神萎靡、发育严重迟缓等情况,爸爸妈妈就无需过分担心。 三、让孩子多练习趴1、趴是宝宝所有动作的开始和基础。宝宝多趴,有助于宝宝力量的锻炼,促进颈背、腰部肌肉的发育,以及全身的平衡能力。2、宝宝6周左右就可以尝试让宝宝趴在床上练习抬头,每天1-3次。每次练习时长可以由少到多,即从1分钟就可以休息一下开始到5分钟,到15分钟,到宝宝觉得不适就不再趴着。3、宝宝趴着的时候注意旁边不要有枕头、过多被子等柔软物品以免这些物品捂住宝宝口鼻引起窒息的情况。 只要宝宝饮食正常,生长发育各方面均衡发展,按时打预防针和体检,爸爸妈妈就无需太过担心宝宝。宝宝的坐、爬、站走等阶段都无须家长过多训练自己就会慢慢掌握这些技能的。

宝宝一岁时发生的运动里程碑可能看起来彼此无关,但实际上它们是按顺序发生的。发展通常是从头到脚,涉及到头和胳膊的技能比涉及到腿和脚的技能发展得早。运动控制也从身体中心向外发展,这意味着你的宝宝将能够控制她的躯干之前,她可以操纵她的手指和脚趾。

一岁宝宝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发育里程碑和训练方法,家长收藏。

头控制

新父母被教导的第一件事就是支撑婴儿的头部,因为婴儿要到3个月大才能自己做。

一旦他的颈部肌肉加强,他将能够做“迷你俯卧撑”,将头部和胸部都抬离地面。

在大约7个月大的时候,你的宝宝就可以完全控制他的头部,并能长时间保持头部稳定,同时坐在你的腿上或直立着。

如何帮助宝宝发展头部控制:

1、把你的宝宝趴在床上或者地板上,每天这样做几次,几分钟即可,让他练习。

2、引诱宝宝抬起头来。在他面前放一面不会碎的镜子或一幅大照片,或者面对面地坐在地板上。

手的精细动作

大多数婴儿在3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挥动或拍打物体,这种冲动很快就会变得更加微妙。

在5到6个月的时候,你的孩子应该掌握视觉引导的触摸,这意味着她能够看到一个物体,并伸手去抓它。

8到9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用拇指和食指拿起东西了。当你的宝宝学会用拇指和食指抓东西的时候,她会捡起小得出奇的东西——例如,食物碎屑,甚至是地板上的一根。你得密切注意婴儿,因为她会被引导去吃她拿起的任何东西。

尝试以下4个建议,鼓励宝宝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1、安装一个婴儿床健身房。这样他就可以在头顶的物体上击球了。

2、当你的宝宝仰卧在地板上时,在他上方悬挂一些吸引眼球的物品。在他头上7-20厘米的地方摇晃它们,让他有机会碰到他们。

3、为了帮助你4个月大的宝宝练习抓东西,给她买摇铃或者嚼上去有很好质感的东西,可能会鼓励她坚持抓东西。

4、把几件玩具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让她趴在地板上或者床上抓东西。

翻身

虽然控制他们笨拙的头部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翻身是一个里程碑。

在4或5个月,你的宝宝将能够只在一个方向上滚动。

她可能要到6到7个月才能改变自己的方向。

你可以这样鼓励宝宝翻身:

1、为宝宝提供足够的练习空间和机会。经常把他们放在爬行垫子上或者床上。

2、表扬孩子。当她练习滚动时,和她交谈并鼓励她。

3、在她身边拿一个有趣的东西,比如摇铃或婴儿镜子。这可以引起她的注意,并诱使她翻滚她的身体看到它。

坐起来

在大约4个月大的时候,婴儿能够在支撑下坐着。

一旦婴儿可以翻身,坐起来就不会太迟了。当婴儿学会坐起来时,他们对世界有了全新的看法。所以这对他们和他们的父母一样令人兴奋!

6个月大的时候,你的宝宝可能会成功地坐在高椅子上,1岁之前的某个时候,她会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完善坐着的艺术。

如何帮助宝宝练习坐姿:

1、当你盘腿坐在地板上时,把他放在你的腿上,面朝外。你的胃和腿会为他的背部提供必要的支撑。

2、把宝宝放在标准枕头或u型枕头上。让他体验坐在你的监督下的感觉。

3、把宝宝放在标准枕头或u型枕头上。让他体验坐在你的监督下的感觉。

爬行

在开始会走之前,婴儿可能会用手和膝盖爬起来。

在8到13个月之间,你的孩子将获得某种形式的运动。父母经常把爬行和走路看作是孩子身体上最重要的里程碑。虽然这非常令人兴奋,但你应该记住,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独特的节奏发展的。如果你担心宝宝的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咨询医生。但大多数婴儿会遵循一种可识别的学习运动模式:

许多婴儿先学会向后爬行,但不久他们就学会向正确的方向爬行。

并非所有的婴儿都以同样的方式爬行。事实上,有些人根本不爬,而是坚持在一个成年人牵着他们的手走路。另一些则是用脚底弹跳,用腹部快速移动,或者“熊走”,四肢伸展爬行。

无论宝宝选择哪种运动方式,这个阶段都会给她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和 探索 的机会。

试着用这些简单的 游戏 来鼓励你的宝宝学习运动技能:

1、爬玩。这对于正在学习移动的婴儿来说是非常有趣的。在宝宝身后爬,说:“我要抓住你!”然后爬开,鼓励她跟着。试着躲在一件家具后面,让她“发现”你。

2、创建一个障碍球场。用你的宝宝可以练习爬行的东西填满房间。让他从被子上爬过去!

走路

首先,他可能会站起来。

接下来,他会来回摇摆,努力向前。

他会发展出不同的走动方式,比如摇晃、旋转、翻滚和腹部扭动。

大约一个月后,你会看到他开始朝着真正的爬行前进。

安全提示

既然你的宝宝在四处走动,你就有必要给他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玩耍。这意味着保护你的孩子免受潜在危险,同时也保护你的贵重物品。

父母最大的乐趣之一就是看到孩子在成长的各个阶段中所经历的惊奇、挫折和快乐。每一个阶段都是独特而精彩的。享受和珍惜这些时刻,发现和感受宝宝的没一点变化!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一岁内属于婴儿阶段,是宝宝第一个发育高峰,那么,在快速发展的这一年里,宝宝都要经历哪些过程?

一岁内婴儿宝宝动作的发展规律如下:

平衡与大运动

◆抬头:新生儿俯卧时能抬头1~2秒;3个月时抬头较稳;4个月时抬头很稳。

◆坐:6个月时能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个月时能坐稳。

◆翻身:7个月时能有意识地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然后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

◆爬:应从3~4个月时开始训练,8~9个月可用双上肢向前爬。

◆站走、跳:11个月时可独自站立片刻;15个月可独自走稳;24个月时可双足并跳;30个月时 会独足跳。

精细动作

◆3~4个月握持反射消失之后手指可以活动;

◆6~7个月时出现换手与捏、敲等 探索 性 动作;

◆9~10个月时可用拇、示指拾物,喜撕纸;

◆12-15个月时学会用匙,乱涂画;

◆18个月时能叠2~3 块方积木;

◆2岁时可叠6~7块方积木,会翻书。

语言的发育

语言的发育与大脑、咽喉部肌肉的正常发育及听觉的完善有关。要经过发音、理解和表达3个阶段。

◆新生儿已会哭叫;

◆3~4个月咿呀发音;

◆6~7月龄时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12月龄时能说简单的单 词,如“再见”“没了”。

◆18月龄时能用15~20个字,指认并说出家庭主要成员的称谓;

◆24月龄时能指 出简单的人、物名和,而到3岁时能指认许多物品名,并说由2-3个字组成的短句;

◆4岁时能讲述 简单的故事情节。

生长发育的内容包括体重、身长、神经系统、运动、语言、听力、感统力及精神心理行为能力的发育。其中,0~1岁宝宝的动作发育还包括大运动及精细运动的发育。

一、0~1岁大运动发育有哪些规律?

婴儿大运动是指孩子的大肌肉群共同参与的运动,主要是指头颈部、躯干、四肢幅度较大的动作。具体指宝宝的趴、抬头、抬胸、翻身、坐、爬、站、走等。

宝宝大运动的发育,是遵循自上而下的自然过程,不可能颠倒顺序。

抬头:

一般新生儿宝宝俯卧位时能抬头1-2秒;

3个月大的宝宝可抬头约45度角,

5-6个月的宝宝就能俯卧抬头90度。就完成了抬头运动。

坐立:

4~5个月龄时,在爸爸妈妈的扶持下可短时间扶坐或靠坐;

6个月时,身体会向前倾,双手向前撑住独坐;

7个月时,能独立地坐稳。

翻身:

1-2月龄宝宝通过脊背、脊柱慢慢伸展,自然的从侧卧到仰卧位的过程。

4-5月龄时,会自己跟自己玩,从侧位自然翻到仰卧位。

5-6月龄时,从仰卧位可以翻到侧卧位,或从俯卧位翻至仰卧位;

6-8月龄阶段的宝宝,先让自己通过伸展上肢(也许是下肢),然后翻动躯干、下肢(也许是上肢),进行身体的分段翻动。随之宝宝就连续从仰卧翻到俯卧位,再翻至仰卧位的翻身运动。

爬行:

宝宝今后的行走、平衡,都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爬行来实现的,包括宝宝的智力发育、精细运动,也离不开爬行的帮助。因为脊椎要发育,那必须是在爬行中完成。因此,爬行对于宝宝大运动的发育,是基础中的基础,非常重要。假如让宝宝爬行500~1000小时,那宝宝的运动发育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爬行好的宝宝,手脚协调性也会很好

在新生儿俯卧位时,宝宝已有了反射性的匍匐动作,只是爸爸妈妈不容易发现而已。

慢慢到2月龄时,宝宝就可以有交替性踢腿动作,这是匍匐的开始。

3-4个月时,宝宝可以用双手支撑数分钟。

5~6个月时,可以有预向前爬行的意识。

7个月时,俯卧位时,可后退式原地转,或叫倒退爬行。

8个月龄的宝宝可以匍匐运动;实现真正的匍匐前行。

9个月龄,宝宝已经可以跪爬,并能伸长一只手向前取东西。

到了10个月时,宝宝已经可以熟练爬行、倒退、翻滚,身体越来越灵活。

站、走、跳:

宝宝9个月可以扶着桌子站立,在10~11个月可以独立站立;

12~13个月可以扶走,15个月能独立走稳;

24个月可双脚跳;能扶着上楼梯,30个月独脚跳。

二、婴儿精细动作的发育时间是怎样的?

3~4个月婴儿握持反射消失;开始出现手指的活动。

6~7个月出现拿物换手动作,并且出现手的捏与敲打等 探索 性的动作出现。

9~10个月可以用拇指和示 指拿物品或拾物;并且开始喜欢撕纸。

12~15个月时可以用手拿匙吃饭,开始乱涂乱画;

18个月时能垒2~3块积木;

2岁可垒6~7块积木,已经会翻书。

总而言之,宝宝的运动发育是有一定的规律,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些规律,就会掉进一些 育儿 不当的坑里,而影响宝宝发育,反而会阻碍宝宝正常发育进程。

父母堂为您科普:

宝宝大动作发育指的是身体和四肢的运动。宝宝出生后的1年,是他们大动作能力发展最快的时间段。

每一项大动作发展都与支配该项动作的神经和肌肉的成熟度息息相关,随着宝宝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增强,宝宝在出生后的前几个也内就可以实现对头部的控制——抬头。之后随着身体协调能力的越来越强,逐渐开始学习翻滚(约4个月左右)-坐(约7个月左右)-爬(约8个月左右)-站立(约10个月左右)-走路(约12个月左右)。

每个孩子都有发育的个体差异,大多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偏离这个时间点,家长无须过分紧张,比如只早了几周,晚了几周,都是没关系的。但是如果宝宝每达到一个发育阶段都明显落后于其他同龄宝宝,那么家长就要有所警惕了,看看是不是宝宝发育迟缓,这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做判断了。

家长在此阶段要注意:

1当宝宝会抬头了,会翻身了,会坐了,会爬了,会站立了,会走了,不论什么时候,他都需要家长的鼓励。

2冬天的时候,衣服衣服穿多了,宝宝的大动作发育可能会略微晚一些,不要担心。

3如果宝宝到了这个“时间点”还无法完成这些动作,家长不要逼迫宝宝,可能会有发育时间上的差异,实在迟缓了,再干预。

4要排除家里一切危险地带,让宝宝顺利度过“大动作发育期”。

从宝宝出生本能的吸吮反应、捕捉安全感的紧握小拳头开始,发育很快,所以都说小宝宝一天一个样。

吸吮

裹手最常见了,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什么都吃,其实这也是他在 探索 外在事物的方式,4个月可以尝尝不同的味道,告诉他,这是甜的,酸的。

抓握

游戏 的同时也在感知。给他不同材质的小球,告诉他,这是硬的,软的。

视觉追踪

从0-3个月的黑白卡,距离宝宝十几公分,停留几秒,逐渐地平移、扩大距离,但4个月的彩色卡,再后来用带声响的玩具来训练,是否经过训练的孩子反应七八个月就能看出差异的。

翻身

宝宝是有个体差异的,有的3-5个月翻身都属正常,不要心存侥幸我家宝宝不会翻身就会爬了真聪明。每个阶段都要帮助孩子经历,帮助他练习翻身,增加成就感。两面都要翻哦!

5-6个月宝宝就开始坐了,从靠着垫子坐到独立坐。 这时候准备个手敲鼓玩具是最好的了。

基本8个月的时候宝宝就可以爬了,有的晚点没有关系的。可以放个带声音的玩具在宝宝前面吸引他,同时用手掌推动宝宝的脚底,帮助他向前爬行。

大手抓放

7-8个月的宝宝,可以抓块状积木或者片状拼插的积木。

摇晃

宝宝有了一定的腕力去抓握,就基本可以练习摇动了。沙锤、拨浪鼓都可以。

站立

也是从靠站到独立站个几秒,宝宝的成就感越来越大, 探索 的快乐也越来越多啦。

一岁开始站立行走,不算晚了。切记保护好宝宝,不要走得太早,以免伤害骨发育。

多年来帮助更多个体提高职场与家庭成长的幸福力,期待您的互动!

有一本童书恰好能回答您这个问题,明天叫《新手妈妈 育儿 绘本》,看名字这是一个教大人的 育儿 书,但其实这是一本童书,亲子阅读再合适不过了。书中讲了一个婴儿从出生到3岁的整个过程,用500多幅插画惟妙惟肖地表达了孩子生长的各个阶段。作者是日本红鸟插画奖和讲谈社出版文化奖得主、超级暖爸铃木守,绝对大家之作!

这本书是铃木爸爸根据自己家孩子的生长情况创作出来的,可以说是婴儿成长记录了。

婴儿从出生开始要经历多个重要的阶段:睁眼,抬头,翻身,流口水,长牙,吃辅食,坐,爬,站立,行走。这些过程不一定每个婴儿都经历,有的跳过去一两个。比如有的孩子不会翻身,有的孩子不会爬,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响他们长大后的身体发育。

网上有甚多婴儿发育表格,基本就是三翻六坐那些。我不想发那样的表格,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定严格遵照表格里的时间来进行发育,看了那些表格容易让新手爸妈焦虑。

只要孩子是 健康 的,早一点晚一点其实都真的没关系,千万不要照着婴儿发育表格来养孩子!如果您只是好奇婴儿各个阶段的表现,强烈推荐开头的那本绘本!

有些本能反应的确是宝宝与生俱来,比如当你把手指放在宝宝的嘴里,宝宝会不假思索地吮吸;当面对强烈的光线时会本能地闭眼。而有些有趣的先天反应,直到随着月龄的增加已经消失,不少宝妈却还是没有发现~

生根反射

生根反射是指起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婴儿天生就具有这种反应能力,以帮助他们进食,这种反射首先会出现在子宫内,可以持续到宝宝出生后一年。

这种生根反射主要表现为,在触摸宝宝的脸颊或嘴巴时,宝宝会根据感觉扭头,并且张开嘴巴,本能地寻找妈妈的乳房或者奶瓶。

这种反射通常非常强烈且持久,如果婴儿未能表现出生根反射或其他原始反射,则表明可能存在某些问题。

但随着宝宝成长发育的推移,这种原始反射会慢慢受到抑制直至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则宝宝可能存在 发育迟缓 的情况,就需要引起宝妈们的注意了。

帕尔玛反射

也许这个反射的名字会让你感到陌生,但对于每个新爸妈来说,这个时刻都让人感到无比激动,甚至不少人都会在宝宝出生时记录下这个瞬间。

帕尔马反射也叫手掌抓握反射,是对新生儿中机械刺激后的一种原始的,有意识的,非自愿的反应。 也就是说, 当你把手指伸向宝宝时,宝宝原始的反应就是会牢牢地把它握住。

对宝宝手掌抓握反应的测试一方面可以初步判断宝宝的发育情况,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宝宝并不具备抓握的能力,而这种手掌抓握反射测试,在一定程度有助于宝宝建立基本的运动模式,为以后的精细运动发展做好准备。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种和新生宝宝的互动,也是一个培养和增进亲子关系的好机会。

从临床的角度来看, 如果孩子六个月之内,对于这种抓握测试反应过度或反应不明显,都可能属于反射异常。如果在宝宝六个月之后,这种反射持续存在,则可能是神经异常所表现出的反应。

比如,如果存在痉挛性脑瘫、四肢瘫痪情况时,通常会出现超过六个月的反射持续性。

1

自己在家给宝宝进行抓握反应测试时,应该让宝宝在清醒的状态下,以正面仰卧躺下,让宝宝保持一个自然舒适的姿势。然后用食指轻轻抚摸婴儿的手掌。

宝宝对于这种刺激的反射会分为两个部分。一个表现为 四个手指弯曲闭合(大拇指不受此反射的影响) ,另一个表现为 用力抓紧

宝宝的手掌在受到手指抚摸的刺激后,除大拇指以外的其余四根手指会弯曲下来,包裹住大人的手指。另外,施加在宝宝手掌上的压力会在手指的肌腱上产生牵引力,从而导致婴儿抓紧的动作。

宝妈们可以根据上述的方法和反应,自行对照下自家的娃哦。另外,根据研究人员对儿童的观察性研究发现,如果宝宝肚子饿了,这种抓握反应会更加强烈。虽然宝宝还不会说话,但也在用这种原始的反应方式提醒宝妈该喂奶啦。

芽芽妈还需要唠叨的一点是,虽然抓握反应会给日后宝宝抓握这种精细运动奠定一定基础,但是如果没有把抓握反应好好地过渡到精细的运动发展,还是会对宝宝的发育产生残留的影响。比如,无法正确握住笔,握笔太用力等等。

所以,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精细运动技能的引导,还是很有必要的,这个芽芽妈留到以后再慢慢讲。

莫罗反射

莫罗反射则相对比较激烈,有时候这种反射还会吓到不少新手爸妈。如果宝宝的头部忽然移动或者向后倾斜,或者被巨大的声音、突发的事情吓了一跳时,就会产生莫罗反射。

宝宝会表现为,忽然张开手臂,伸展脖子,然后四肢收紧,还可能会放声大哭。没经验的爸妈遇到这个阵仗,基本已经是不知所措了,还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但其实,这是婴儿非常正常的一种反射而已。

如果宝宝因为莫洛反射而无法正常入睡,宝妈们可以这样做:

1、莫罗反射通常出现在宝宝2个月以内,所以在放下婴儿时,动作尽可能地轻缓,不要着急,等到宝宝的背部接触到床垫之后再慢慢地把宝宝放下。这样做可以避免宝宝身体察觉到“跌落感”而出发惊吓反射,持续地哭闹。

2、无论是莫罗反射还是持续性地哭闹,把宝宝团抱在怀里,这样的姿势能够模仿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样子,这样能让宝宝感到安全,自然就会乖乖睡觉不会哭闹了。

日常中,可以通过拍打婴儿头部两侧的枕头或者支撑婴儿头部的双手突然倾斜来激发宝宝的莫罗反射。

如果新生儿的这种反射受损或缺失,就需要对宝宝的发育进行评估,尤其是脑部的损伤。6个月以上,宝宝的莫罗反射还没有消失或者反射一直很夸张,也需要引起宝妈们的注意。

踏步反射

我们都知道,宝宝学步一般都要等到1岁左右,才能逐渐掌握好这项技能。但实际上,虽然宝宝刚出生时,连翻身都不会,就已经拥有“走路”这项隐藏的技能了。

宝宝在直立状态下,脚底接触到地面时,会自然地抬起一只脚,再抬起另一只脚。看起来就像是学会了走路一样,这种反射可以帮助婴儿发展控制走路的技巧,但是在宝宝2个月左右时就会消失,直到一岁左右开始学步。

由于宝宝太小,在做踏步测试时,由于宝宝并不能支撑自己站立,所以需要大人双手放在宝宝的手臂下支撑,并小心支撑宝宝的头部,在安全的条件下再进行踏步反射的测试。

正常情况下,这些与生俱来的原始反射,都会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宝妈们可以参考美国儿科协会给出的建议,来评估新生儿反射出现和消失的时间。

如果6月龄之后,这些原始反应仍旧没有消失,宝妈们就需要警惕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了,需要及时就医明确。

同样作为宝妈的你,有没有发现自家宝宝这些“限时”的条件反射呢?

参考资料

[1]wwwnetinbagcom/cn/health/what-is-the-rooting-reflexhtml

[2]ilslearningcornercom/2016-03-palmar-reflex-where-the-problem-begins-with-poor-handwriting-pencil-grip-and-fine-motor-development/

[3]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Pages/Newborn-Reflexesaspx

[4]ilslearningcornercom/2016-02-moro-reflex-the-answer-behind-your-childs-hypersensitivity-to-light-and-sound/

宝宝天生是“O型腿”

仰面朝天,小小的手弯曲着举在耳边,盘开双腿甜甜地睡着的小宝宝简直就是小小的天使,为什么宝宝出生后是“O型腿”的呆萌模样呢?这是因为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胎宝宝一天天长大,子宫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

为适应宫内发育的需要,胎儿在子宫内四肢蜷缩,两只胳膊弯曲着,大拇指握在拳头里,大腿屈曲外展,头部常常向一边倾斜。这种姿势虽然最大限度地缩小了下肢在子宫内的占位空间,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双下肢为适应这种姿势,尽可能地双脚向内弯曲,由此带动小腿从膝关节起向内弯曲,膝关节会轻微变形。胎儿的骨质富于软骨,在外力作用下也使小腿发生变形。

打成“蜡烛包”影响宝宝正常发育

有的地方的老一辈人,认为刚出生的孩子,把小腿儿绑起来能防止孩子“罗圈腿”,其实新生宝宝四肢呈屈曲状,是胎内姿势的延续,不用去强行矫正:如果非要把小胳膊、小腿拉直了,再用襁褓裹紧,打成“蜡烛包”,不但不能把宝宝的腿绑直还可能影响宝宝腿部的正常发育。

用布条等物品捆绑新生儿手脚可能导致宝宝四肢淤青,如果宝宝四肢长期血液循环不畅,甚至存在面临截肢的风险。此外,四肢被捆还容易造成孩子手脚活动不灵活,影响孩子生长发育。孩子四肢被捆不能自如活动,对大脑发育也是极其不利。

所以,对于天生的“青蛙腿”,新手爸妈要做的就是,让小宝宝穿上舒适的连衣衫裤或睡袋式的衣服,自由地挥拳、踢腿吧,这样既健身又益智,宝宝也更开心。

了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相对于宝宝的腿像只小青蛙一样伸展在床上,新手妈妈要担心的倒是宝宝的腿不能这样伸展的问题。如果宝宝双膝外侧能同时接触床面,像只小青蛙一样,说明宝宝的髋关节没问题;如果哪条腿的膝外侧不能平放在床面上,就有可能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而在妈妈肚子里10个月蜷成一团的姿势,出生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欣喜的父母会有些遗憾地看到,自己的宝宝有着两条不太直的腿:膝关节还不能完全伸直,而且两个膝盖不能完全并拢,小腿向内翻着,一副天生“罗圈腿”的可怜样。

虽然宝宝刚出生的时候的腿看上去有点弯,不过这种生理性弯曲会随着宝宝的发育慢慢消失。所以父母们不要急着给宝宝强行纠正,否则还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男女孩比例为1比4,在宝宝出生时就已形成。主要原因是母亲在怀孕2~3个月时,因孕妈妈的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导致胎儿生长停顿了一段时间。

宝宝的腿一直缩着是怎么回事?

这个情况一般是孩子的个人习惯的或者是缺钙导致孩子伸直腿机会有时抽搐的,所以孩子喜欢蜷缩着的,不要担心啦。

如果我们仔细地去观察就能看出来所有的新生儿出生之后腿都是蜷缩起来的,孩子的腿之所以会蜷缩起来这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自我保护。怀胎十月,母亲的子宫会从一个鸡蛋大小变大到一个西瓜,宝宝也从一颗受精卵长大到6斤左右,尽管妈妈的肚子看着比西瓜还大,但是子宫的空间依然是有限的,对于宝宝来说,必须蜷缩起来自己的身子,才能呆在子宫里,所以刚出生的宝宝都是双手紧握成拳头,两腿检查蜷缩在肚子上。

除此以外,宝宝蜷缩着腿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因为新生儿的大腿根部的股骨头是嵌套在髋关节的髋臼窝里,当宝宝的腿蜷曲并且膝盖外翻的时候,膝盖给了股骨头一个支撑力,让股骨头不会从髋臼中掉出来。

小宝宝出生以后,小腿都是蜷缩着的。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子宫里面的时候,由于宝宝一天天长大,而子宫的空间就会越来越小,这时候胎宝宝就只能将四肢全都蜷缩起来,空间才会够用。而时间久了,这个姿势在出生后就会持续一顿时间。那么,宝宝蜷缩腿多久消失呢?

宝宝的蜷缩腿在一岁左右,会逐渐的消失。不过这时候宝宝的膝盖处,还会有比较大的缝隙。婴儿出现蜷缩腿的现象很正常,家长们不必担心。刚出生的宝宝都是像小青蛙一样,小腿都喜欢蜷缩着。两只小胳膊会放在头的两侧,做投降状。因为在子宫里就是这个姿势,所以在出生后也会持续一段时间。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的腿型好看,就会给宝宝进行绑腿,有时候还会把孩子裹成蜡烛包,这些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在宝宝出生后的几个月,是髋关节发育的时期,这时候是绝对不能限制宝宝双腿活动的。要是把孩子的双腿绷直或者是裹得太紧的话,这不仅会让孩子非常难受,还会影响到腿部的发育,在严重的时候还会使孩子的髋关节脱位。

很多新手宝妈在新生儿出生之后发现他们的腿总是蜷着特别担心,甚至会以为是不是纸尿裤穿着过多导致腿伸不直,害怕以后孩子长大之后会出现罗圈腿。但事实上,宝宝的腿出现弯曲现象属于正常,这是因为子宫内的空间较小,宝宝在发育的过程中一天天长大,为了适应宫内需要,所以四肢一直都卷缩着。等到出生之后成长到一定时间,他们就像小青蛙一样,自然向外扩。

此时千万不要用外力去介入,小编此前还看过不少新手宝妈为了防止宝宝的腿部蜷着,会用手去拉直或者在网络上购买所谓的直腿神器将宝宝的手脚给固定住,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等到孩子学走路之时就会恢复正常的腿型。

而想要判断宝宝是否有罗圈腿的可能,其实也非常便捷。让宝宝处于仰卧的状态,身体挺直轻轻的拉直双腿靠拢,只要关节之间并没有间隙,就不用担心。相反则需要引起重视,尽早去做骨骼检查,如果发现下肢发育存在问题,及时介入治疗也不会对长大后造成影响。

但如果宝宝发育正常,父母一味的介入,矫正过度的情况下,本来没有罗圈腿的宝宝反而会在两三岁时会出现外翻腿型。尤其是在日常玩耍的过程中,关节负极的加重、活动量增加,会导致弯曲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综上所述,尽管小编能够理解新手爸妈们对于宝宝的关注,但是你要相信新生儿们,它们就像是小蝌蚪一样,随着成长会变得越来越有平衡性。而想要预防罗圈腿的出现,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宝宝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之外,也可以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较为常见的奶酪、紫菜、虾皮、大豆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5523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09
下一篇2023-11-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