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西周这个朝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影响?

谈一谈西周这个朝代的人才选拔制度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影响?,第1张

西周是世袭制,任人唯亲

国王的嫡长子是国王,其他儿子有封国,当大臣。

政治上巩固了奴隶制国家,拓展了疆土。文化上对周边进行了渗透,科技上促进了技术传播,经济上保证了国家的扩张。

是适合当时生产力水平的

考试一直是从古至今非常受人瞩目的事情,因为不管是古代的考试,还是如今的高考,都被人们认为成是提升身份的途径。古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有很多,如最早的世袭制、春秋时期荐举制和军功制、秦汉时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唐朝的乡试省试殿试等等,一直到了今天的高考制度。

今天的高考仍有一些让人觉得不公平的地方,很多人提出异议,又何况是那时候不敢出大气的人们呢?所以当时的考试制度是有着很大的漏洞的,其实这也使得很多人才流失,让很多本来有才华的人被刷了下来。

古时的世袭制,都是一代一代传下职位,这样的制度缺陷很大,致使阶级固化,让寒门子弟难以跨越自己的阶级,只能一辈子当一个穷苦之人。而那些出生较好的皇室子弟,即使不是那么的努力,也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生活。察举制,是由高层推荐低层,但这种制度往往存在片面性。而且那些有钱人,买通贵族子弟,举荐自己,就很可能获得一份好的职位,所以这有很大的不公平性。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普及的。要先选出很多个中正官,继而由这些人对各种士人进行考核,然后选出品级上报朝廷,这也具有十分大的中央集权的测才,但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合理性,但仍然让寒门子弟难以出头。

科举被认为是实行时间最长最好的制度,它能够防止考生作弊,使寒门子弟有了出头的希望。但这种制度仍然具有十分大的主观性,因为文章每个人都不一定有一样的理解,光凭考官一人的看法,实在很片面。

虽然高考仍然有人有争议,但我认为已经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考试制度了,解决了古代寒门子弟无法出头的问题。但高考也一定还会有所改善的,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改革的空间也是仍然很大的。

随着高考的到来,古代科举制度也成了热门话题之一。 在文风炽盛的宋代,科举制度改革往往都打着复古的"乡举里选"旗号, 于是在朝野大臣们面红耳赤的论争中,“ 乡举里选”这一古代“高考”制度也就变成了士人集团与皇权争夺权利的场所。 一起跟白羽来了解一下吧。

"乡举里选" 起源于西周时期的选举制度, 指的是在基层乡村工作和生活的人们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这项听上去很美的选举范围包括了所有的国人、庶人和野人。 而这种儒家理想中的选官办法,是完全符合周朝贵族子弟任官的实际情况。

汉代沿用了这一选官制度,并规定地方官员有责任定期向朝廷荐举人才的义务。 这些人才如果是“贤良方正”和“孝廉秀才”在经过皇帝策问后即可择优录用、有时候不问就立即任用 如果是“博士子弟”要进入太学继续深造。 其实只要被"举荐"过,基本上就是"保送官员",即使无法立刻当官,经过深造和"集中培训"后,也能当官。

这项制度从一开始还相对比较合理和公正。 但到东汉以后,地方上豪强势力发展迅速,官员们的节操也是一掉再掉,人才的“品评臧否”直接由土著豪强垄断和把持。 到了东汉末年,随着政治的全面腐败,这一制度完全成了府、胥、吏、徒等基层当权者敛财和谋取私利的手段。 曹操在东汉末年就曾被举为孝廉,也不知道老曹为了儿子有没有走过门路。

魏晋时期,地方豪强的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张,人才选拔受到了既得利益者的控制。 皇帝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也不得不向豪强世族让步,承认了士族对人才选拔的垄断, 于是 "九品中正制"应运而生。 巧的是,实行这个制度的正是曹操的儿子,曹丕。这项制度与曹操的"唯才是举"截然相反, 九品中正制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服务世家大族,而这种埋没人才的“黑暗制度”到了隋朝终于被废除。 于是隋唐开始了科举取士的"高考时代"。

宋代人在儒学大兴的人文思潮下,当朝的官员们遇到点事情都喜欢"引经据典",越是老的就越是好的,特别喜欢拿上了年纪的东西说事。 于是,古老的"乡举里选"这根老黄瓜被刷上绿漆,重新摆在了当政者面前。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 作为最重视科举政策的宋朝最高统治者要是不把科举整出点新花样来,那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皇帝。 为了彰显自己对文教领域的重视,宋仁宗下令对科举政策进行革新。 为了让大臣们能够充分"体察圣意",不要把"经"给念歪了。仁宗在开宝五年专门下旨:

这段话的意思非常明显, 圣旨里提到的"乡举里选"只是借用了这个噱头而已, 其真正目的在于纠正广大举人集中在开封进行科举考试的弊病。 这就跟现代高考前,许多家长不惜花重金为孩子买一个"北京户口"是一个道理。 皇帝打着"乡举里选"的旗号,不过是为了让举人们还返回各自的省份考试而已,谈不上科举制度的改革。

既然皇帝都能拿"乡举里选"作为唬人的借口,粘上毛比猴还精的大臣哪还有学不会的道理。

庆历三年,赵祯要求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提出政治改革方案。范仲淹等人马上就呈上了一份《答手诏条陈十事》的答卷。 关于科举制度改革的部分指出, "乡举里选"的本意在于先考察士人的履历,再考察艺业,但宋代的科举制度将考察履历这一环节取消并采用封弥等手段, 录取对象的姓名都无从知晓,更不论考察士人的品行了, 完全不符合"乡举里选"的本意。

因此他们提出"乡举里选"的重点应该放在大力兴办学校教育上。 其实在科举考试中先考策论然后再考诗词歌赋、取消封弥等科举改革方案。 他们的改革侧重点放在优选人才,集中保送到高级学府去当"大学生", 目的是为国储才,而不是直接当官 。这样的设计,具有相当高的智慧水平和政治眼光。

范仲淹、欧阳修这些杰出的政治家敏锐的察觉到,"乡举里选"是以贵族政治为前提条件的, 宋代实行的是"异地为官"制度,根本无法在本地做到举贤任能,与科举制度根本无法并存。 因此"乡举里选"这种老旧的选拔制度在宋代已不可恢复, 最多也就是“借壳上市”而已

到庆历四年二月, 崇政殿说书赵师民认为,范仲淹等人的方案"先策论后诗赋"仍是通过文章取士,并不符合"乡举里选"的原则, 不能革除科举弊端,要求"还乡举里选,复序升默,以教育而察纠之也"。

同年三月,赵祯要求进一步讨论科举改革方案。于是翰林学士宋祁等人上奏,认为"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饰矣", 于是提出了"立学舍,保明举送之法"的科举方案,也就是说要把学校教育与取士制度结合起来, 主要内容包括: 兴学校;实行入学保荐制度,以考察入学者的行止;学校教育与解额关联制度。

就在激烈讨论的当天,一向拖沓的大宋朝廷居然难得的达成了上下一致。 大家根据会议讨论内容下了一份关于改革贡举制度的诏书,要求"本学校以教之,然后可求其行实"。 也就是说,这是一套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内容的所谓"乡举里选"方案。 只有到了省级大学里面学习,才有资格参与"国家公务员考试"。 自此"乡举里选”这项由先秦直接“保送官员”的制度,彻底变成"保送大学生"。 而这项教育制度随着庆历新政的失败,也不了了之。

到了锐意进取的宋神宗年代,科举改革也成了熙宁新法的重头戏,这时期的科举改革也披着"乡举里选"外衣,却产生了新的含义。 王安石等人实行“太学三舍法”的学校取土制度,裁定的"三经新义"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 其改革的目标集中在统一思想、培养"治国"人才上面。

针对神宗的科举改革意图, 王安石于熙宁四年二月呈《乞改科条制札子》,明确要求兴学校以统一士人的思想: "伏以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故道德一于上,而习俗成于下,其人材皆足以有为于世。"宋廷随之实行太学三舍法以实践这种所谓的"古法"。

就这样, 庆历年间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乡举里选",到熙宁年间已经发展为"学校取士"。 王安石变法失败后, 大观元年(1107)年宋廷又根据蔡京的建议,实行所谓的"八行科"取士 ,即按照孝、梯、睦、姻、任、恤、忠、和等八种美德推举人才,保荐入太学,再通过三舍法取士,以此进一步恢复理想中的"乡举里选"。 于是,"乡举里选"再次成了"道德选举"的重要手段。

只要考试涉及到了道德层面,那么作为朝廷官员这种满口仁义道德的政治动物,就别想用道德去作为衡量标准了。 《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了层出不穷的"请托"和"舞弊"现象,这项"王安石变法"中的真经, 被蔡京这歪嘴和尚直接念成了别的曲调,高考的"福利"变成了"腐利", 直接让这项制度趋于崩坏的边缘。

宋朝前期和中期的大臣智商集体在线,后期的大臣们基本就不在线。 南宋的朱熹从故纸堆里扒拉出程颐当年的取士方案,如获至宝。朱熹上奏疏说:

这个建议能不能革除流弊咱不知道,但是皇帝绝对看出来这厮是在吹牛弊。 因为谁都知道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官僚机构。

程颐这一派的主张是按照古老的"乡举里选"的原则改革科举, 代表人物是司马光、吕大临、程颐、程璟, 改革的核心内容正是限制皇权。 这个方案的拥趸们认为,赋予官员自由保举士人的权力,其实是从皇帝手中分得了一部分取士的权力。 陆九渊甚至提出了完全舍弃科举,采用乡举里选法的方案, 从根子上说其实是要摆脱皇权的束缚。

而削弱专制权,是任何一个当权者都无法容忍的事情, 不过这个方案本身就不完善,连咣咣砸缸的司马光也承认"然举荐之法即行,则干求属请诚所不能无也"。 所以这个取士方案从来没有受到皇帝的喜爱。

皇帝真正喜欢的还是苏轼这一派,苏轼敏锐地洞察到宋代科举的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为国家选拔人才是为了更好的为皇权服务,其他的都是细枝末节。 认识到了这一点, 苏轼就认为恢复“乡举里选”不过是脱离实际的复古之论。 "统一思想,扩张皇权"完全符合皇帝的利益,这也是宋神宗最欣赏的苏轼奏议的地方, 说明科举改革的目的只能是加强皇帝的选士权力。

白羽点评: 儒家理想中的"乡举里选"是以选官权力落实到地方 社会 为前提的,与科举加强集权是背道而驰的。 宋代的科举改革虽然打着"乡举里选"的旗号, 但是只有智者才没把这种老掉牙的东西当回事。 所以论争的结果要么是庆历新政中对"乡举里选"的肆意曲解,要么是王安石变法中因自相矛盾而注定失败的科举政策。 究其原因不过是加强皇权与限制皇权两种对立因素的对撞罢了,也是国家与 社会 力量之间的博弈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01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