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相王旦有何政绩?

贤相王旦有何政绩?,第1张

王旦,字子明,太平兴国进士。公元1001年任参知政事,澶渊之役时留守京师。公元1006年升任宰相。他曾拒绝辽国、西夏求钱粟之请;对宋真宗搞封禅、“天书”等活动从不反对。王旦执政十八年,任宰相十二年,他注重遵守法则,不轻易变更;善于论奏,言简理顺;用人不据名誉,必求实际。对自己和子女要求严格。这段时间内,兵器不用,海内富裕,人称一代贤相。公元1014年七月二十四日,王旦从兖州到达京城,奏报:“河北转运使李士衡、张士逊等八人,处理事务干练成功,望颁赐诏书褒奖宣谕;莱州通判徐怀式等三人,毫无政绩声誉,望命令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检察。”宋真宗下诏准可。有人对王旦说:“公身为宰相,奉命出使,所荐举官吏仅仅得到褒奖诏令,不接着越级提升,恐怕显得权威太轻了吧?”王旦说:“举荐之后,又请求立即任用,那就变成圣上的恩典全都出于我了,这是做人臣的大忌啊。”公元1015年四月十三日,宋真宗任命枢密使、同平章事寇准为武胜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在这之前寇准憎恶三司使林特的奸佞,多次同他争执。林特正受到宠幸,真宗为之不高兴,对王旦等人说:“寇准年事已高,经历事情也多,朕以为他必定改掉了从前的毛病,如今所作所为似乎更甚于往昔。”王旦等人说:“寇准喜好别人对他感怀恩惠,又想人们畏惧他的权威,这都是作为大臣应当避免的,但寇准却以此作为己任,这是他的短处。不是最仁慈的君主,谁能保全他!”寇准没有担任枢密使时,王旦曾经得病,好久没有痊愈,真宗命令用滑竿将他抬入宫中,慰劳问候再三,因而说:“爱卿如今病重,谁可以替代你?”王旦辞谢说:“了解臣子没人比得上君主,望明主选择!”真宗举出张咏,又问马亮、王旦都不回答。真宗说:“试就爱卿本意说吧。”王旦勉强起身举着笏板说:“按臣下愚见,没人比得上寇准。”真宗惆怅了一会儿说:“寇准生性刚强偏激,再想其他人。”王旦说:“他人不是臣下所知道的。”及至寇准为枢密使,中书门下有事情送关文给枢密院,违反诏令规定,寇准立即奏报。真宗对王旦说:“中书门下如此行事,施及各处的话,还有什么能让人效法的呢!”王旦跪拜谢罪说:“这实在是臣等的过错。”中书门下官吏都受罚。不久枢密院有事送到中书门下,也违反诏令规定,官吏获得后,欣然呈给王旦,王旦命令送还枢密院。官吏将此事禀报寇准,寇准大感惭愧。王旦每次谒见真宗,必定称赞寇准有才,而寇准却屡次揭王旦短处。真宗对王旦说:“爱卿尽管谈寇准的优点,但他却专说爱卿的缺点。”王旦谢罪说:“臣下在相位日久,缺漏失误必定很多,寇准对陛下无所隐瞒,这就是臣下推重寇准的缘故。”真宗从此愈加认为王旦贤能。寇准自己知道了将被罢免枢密使,派人向王旦请求当使相,王旦大惊说:“使相怎么可以自己请求呢?”寇准因而怨恨王旦。不久真宗询问王旦:“寇准应当授什么官?”王旦说:“寇准年纪不到三十,已蒙先帝提拔安置中书门下、枢密院两府重地,并且很有才能名望,倘若给予使相,让他居处方面大镇,他的风采也足以为朝廷增辉。”及至制书发出,寇准入朝觐见,流泪哭泣说:“不是陛下知遇臣下,怎么能有今天!”真宗详述其中原委,寇准开始惭愧感叹,告诉人说:“王子明的度量见识,不是我所能揣测的啊!”左谏议大夫王曾、给事中张知白、刑部侍郎陈彭年等与王旦同在中书任职,曾趁便对王旦说:“我等被提拔到这里,全仗您的力量,很愿意能对您有所补益。”王旦说:“我很愿意听取。”王曾说:“常见奏章,其中有未经皇上过目的,您就批示发下,恐怕别人会议论。”王旦听了只是谦逊地表示感谢而已。有一天,王曾等把前面说过的话报告宋真宗,真宗问:“王旦批的内容公正不公正?”他们都说:“公正。”宋真宗说:“王旦侍奉朕,历时多年,朕深知他没有丝毫私心。自从东封以后,朕指示他小事可以自行决定,爱卿等应当恭敬侍奉他。”王曾等退下,向王旦道歉说:“皇上的委任,曾等人并不知道。”王旦说:“前次承蒙直告此事,我不能说自己已得皇上圣旨,今后更要仰仗诸位规劝帮助。”一点都不介意。当初,有个占卦者上书陈说宫禁秘事,被处死。查抄他家时,发现朝官和他来往占卜吉凶的书简,宋真宗发怒,要把这些朝官全部交给御史治罪。王旦陈请交他查办,第二天,报告真宗说:“这是人之常情,而且信中并未涉及朝廷,不值得追究治罪。”顺便取出自己过去占卜的书信呈上,说:“臣年轻微贱时,曾经干过这种事;一定要治罪,情愿将臣下一同投入监狱。”真宗说:“这事已经公开,怎么好免除!”王旦说:“臣下担任宰相,执行国法,怎能自己干过侥幸未被发现,而去治别人的罪!”真宗的怒意消解。王旦到中书,将所查获信件全部烧毁。事后有大臣想借此来排挤自己不满意的人,极力要求追究查办,真宗命令前往王旦那里取书信,王旦说:“臣下已经烧毁了。”由此而获免追究的人很多。公元1017年五月初三,太保、平章事王旦因病请求退休。王旦执政共十八年,任宰相十二年,平素体弱多病,又忧虑名位太重,不能自安,自出使东鲁回复诏命以来,接连上奏章请求解除职务,宋真宗以优抚诏书回答,继之以当面劝谕。十一日,颁制书授王旦为太尉兼侍中,准他五天入宫一次,顺便去中书省,遇有军国要事,不限时间日期,进宫参加决策。王旦听到诏命,越发害怕,待在家中不出来,写奏疏恳求解除职务,陈说:“臣家百口,患病将遍,打算用引退来消灾免祸;如今加授如此高位,则是越发增加臣的罪过。”推辞态度很坚决。又派他儿子到向敏中那里附奏,真宗于是下诏停止增加封邑,其他优待礼遇一切依照以前制度。王旦因病坚决请求解除宰相职务,七月十八日,召对滋福殿,左右搀扶而上殿。宋真宗见他瘦削憔悴,难过地说:“朕正准备将辅佐太子的大事委托给爱卿,而爱卿却病成这个样子,怎么办?”于是命皇子出来拜见,王旦惶恐逃避,皇子追着拜他。王旦说:“皇子有大德,必能继承陛下的事业。”因此推荐可担任大臣的十多人,后来其中未入枢密院、中书门下两府的,只有凌策、李及。王旦退下,再次上书请求解除职务,真宗才允许。二十一日,任命王旦为太尉,并领玉清昭应宫使,特给宰相俸禄的一半,令礼官起草仪制,赴尚书省。王旦任宰相,注重遵守法律制度,不轻易改变创新,善于论奏,言简理顺。他用人的标准是:不据名誉,必求实际。家里时常宾朋满座,遇有值得交谈和平素知名的人,常常单独谈话,询问四方利弊,有的让他写成奏疏而献上,秘密记录这些人的名字向皇上推荐,别人不曾知道。谏议大夫张师德,两次前往王旦家没能见面,猜想是受人诋毁,将情况告诉向敏中。向敏中乘机提起此事,王旦说:“我那里怎么会有诋毁人的人!”等到议论知制诰的人选,王旦说:“可惜呀张师德!”向敏中问他,王旦说:“张师德是名家之子,有士人的操行,不料竟两次到我家门!状元及第,荣显升迁早成定局,应当安静等待,若再奔走竞争,那些没有阶梯进入仕途的人,该怎么办呢?”王旦任相时期,兵器不用,海内富裕,天下称王旦为贤相。九月十四日,太尉、玉清昭应宫使王旦去世。几天前,宋真宗前往王旦宅第,亲自调药连同山药粥赐给王旦,又赐白银五千两。王旦命家人将所赐白银还献朝廷,奏章写成后,自添四句说:“本已恐惧多藏财富,况且没处可用,现在准备散发施舍,借以消灾免祸。”立即命令将赐金抬到宫内。真宗有诏不允许退还,诏书刚到门口,王旦已去世。王旦与杨亿素来交好,病危,请杨亿到卧室,请求代为撰写遗表,并且说:“忝为宰相,不可借临死的奏言为宗族亲属求官,只叙述生平遭遇,希望皇上每天亲理庶政,选用贤士,或可减少焦虑操劳。”同时告诫子弟不得厚葬。终年六十一岁。真宗马上亲临哭吊,停止上朝三天,下优抚诏书赠授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号为文正,录用他的儿子、兄弟、侄子、外孙、门人、故吏,授给十几个人官职。等诸子除去丧服,又诏命各升一级官阶。王旦生性清心寡欲,居住很简陋,真宗打算为他修理,王旦以先人旧居为由,恳切辞谢。每有赏赐,见家人摆设于堂下,便叹息说:“老百姓的膏血,怎能用这么多!”衣服简单朴素,家属服饰稍微讲究,便闭上眼睛不看。有卖玉带的,子弟以为好,献给王旦,王旦令他系在腰上,问:“还能看到它的好吗?”回答说:“系在腰上,怎能看见?”王旦说:“自己负担着重量却让旁观的人说好,这不也太累了吗!赶快送回。”他一生不购置田宅,说:“子孙应当知道自立,何必留给他们田宅,白白地让他们为争夺财产而陷于不义!”其兄之子王睦,很好学,曾献上书信请求举为进士,王旦说:“我常以官位太盛而恐惧,哪能再与寒门之士竞争进身!”到他亡故时,儿子王素还没有官职。咸平初年,王旦听说李沆之言,还不太信,等看到王钦若、丁谓等人所作所为,想谏止则业已同官,想铲除则皇上待他们很厚,便叹息道:“李文靖真是圣人啊!”祥符年间,每有大礼,就捧天书行礼,王旦为此而常常闷闷不乐。临终,对他儿子说:“我没有别的过错,只有不劝谏“天书”一事,这个过失无法赎清。我死以后,应剃去头发穿上僧衣入殓。”儿子们想遵守这个遗命,杨亿认为不可,才作罢。王旦是历史上少有的贤相。对相才的基本要求是善于辅佐君主。王旦借鉴历代为相者的经验教训,在许多方面他做得很好:第一是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宰相是辅助君王治理天下的人,因此要处处维护皇帝的权威。在举荐李士衡、张士逊等人的问题上,他处理的很得体;第二是能与同朝官员以诚相待。对待寇准,在看到他短处的同时在皇上面前多次讲他的长处并竭力举荐。对于求官者,他当面拒绝,而背后又极力推荐。他不以圣命压人,以至于皇上的委任,下属以后很长时间才知道。他善于爱护官员,由于他的智慧和努力,一大批参与占卦的大臣免于追究;第三是他留心察访人才,为国家推举了许多社稷大臣;第四是他深知“知止不殆”、“满则覆”的道理,主动请求退位,以保持名节,保全家族;第五是能从严律己。他生性清心寡欲,居处十分简陋。他要求子女严格,从不为子女求官,从不购置田产,认为子女应当自立,不想让他们为争夺财产而陷于不义!总之,一代贤相王旦有很多长处值得为官者借鉴!

2006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试 题

(课改实验区使用)

(考试形式:开卷 试题分书写、阅读、写作三部分 卷面分数:120分 考试时限: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卷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卷。

书 写(3分)

请将下边这句话抄写在格子里。

巫山云消雾散 西陵涛喧浪闹

阅 读(57分)

一、宜昌(古称夷陵)钟灵毓秀,人杰地灵。阅读下边两组古诗文,然后答题。(本题共9小题,计16分)

(一) 独游玉泉寺

(唐)白居易

云树玉泉寺,肩舁①半日程。

更无人作伴,只共酒同行。

新叶千万影,残莺三两声。

闲游竟未足,春尽有余情。

——————

①肩舁(yú): 即滑竿。

山 水 记(节选)

(清)王之栋

去城十五里为白洋,面俯江流,峰峦四列,有商英墓、传磬寺。掩映村落,可供吟赏。四十里,入沧茫溪,一带澄然如秋水。……从沧茫溪而进,别是一洞天。仲春时,桃花盛开。春暮,落花片片,点衣沾履。高岩远壑,苍松郁然;平畴广野,飞楼跨之。而尖山飘遥在望。折之而西虎牙荆门两峰相对何其雄也。……

1.阅读《独游玉泉寺》,写出与诗题中的“独游”相照应的诗句。(2分)

2.《戏赠丁判官》中“争劝行人把一杯”和一句脍炙人口的唐诗意思相近。写出这句唐诗。(2分)

3.解释《戏赠丁判官》中加点的“维”的意思。(1分)

4.请给《山水记》中划横线的句子加上3个标点,使句子读起来通顺。(2分)

5.用自己的话写出《山水记》中划波浪线的句子的大意。(2分)

(二) 诗 二 首

莫愁工人丑画身,莫嫌明主遣和亲。

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唐"王 睿)

宁赴常流终不悔,做成雄鬼亦堪奇。

亡秦三户因何故,日月江河一卷诗。(郭 沫 若)

刘一儒传

时有夷陵刘一儒者,字孟真,亦居正姻亲①也。嘉靖三十八年进士,屡官刑部侍郎。居正当国②,尝贻书规之。居正殁,亲党皆坐斥③,一儒独以高洁名。寻拜南京工部尚书。甫半岁,移疾④归。初,居正女归一儒子,珠翡纨绮盈箱箧(qiè),一儒悉扃⑤之别室。居正死,资产尽入官,一儒乃发向所缄物还之。南京御史李一阳请还一儒于朝,以厉恬让⑥。帝可其奏。一儒竟不赴召,卒于家。天启中,追谥庄介。

———————— (《明史"列传第一百O八》)

①姻亲:因婚姻而构成的亲戚。 ②居正当国:张居正(明代宰相)主持国政。 ③坐斥:获罪遭贬斥。

④移疾:上书称病辞官。 ⑤扃(jiōng):关闭。 ⑥恬让:淡泊谦让。

1.“工人”现在多指工业劳动者。请结合诗的内容,解释“莫愁工人丑画身”中“工人”的意思。(1分)

2.在“当时若不嫁胡虏,只是宫中一舞人”这句诗中,作者对王昭君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与此类似,唐代诗人杜牧也曾用一句诗对三国人物的命运大胆假想,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思考。请写出这句诗。(2分)

3.阅读《刘一儒传》,写出文中与加点的“皆”意思相近的一个词。(2分)

4.《诗二首》中划横线的诗句分别对王昭君、屈原作出了评价。阅读《刘一儒传》,请你试写一两句诗对刘一儒作出评价。(2分)

二、宜昌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宜昌人”是我们共同的名字。阅读《风格宜昌》,然后答题。(本题共7小题,计14分)

风格宜昌

○刘凯波

①上海是一种性格,脱俗得似乎少了点随和; 是一派骄傲,金融贸易发达却疏远了古风的清雅; 倒是被历史沉淀得极其厚重,需要的是现代化的进取。而宜昌则是一种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一种既儒又法、既古老又新奇的风格。她古朴得认真,她进取得豪气。

②你可以撑一把油纸伞,迎着迷朦的细雨,去屈原故里、昭君墓前,寻觅历史文明的拓片与遗址。一颗忠诚祖国的心在那片古地随风高飞、远逝、神游,或听村老细说先烈事迹,或在空灵中洗涤尘世的浮躁与艰辛,禅悟生命的真谛。清江是湖北境内最后一条未被污染的河流。乘渔家的木舟在清江的绿波中荡漾的销魂劲儿,绝不亚于徐志摩“撑一支长篙”“在康桥的柔波里”“寻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清江河畔的土家族人,不问今夕何夕,捕鱼、耕猎、做小买卖,朴素到骨子里,只是偶尔高歌,偶尔起舞,与山林为伴,以水潭为 ,和祖先 ,向自然诉谈。或许你会讲,清江寂寞了点,但何尝不是寂寞让清江一直保持着圣洁与魅力呢 立足覆舟山下、长坂坡前,遥想子龙神勇、翼德雄风,不觉意气风发。闲坐扬子江边、西陵峡口,半壁桃花随风招摇,与挚友神侃于此,把酒问天,指点江山,别有一番情趣。

③“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昔日的千里险滩,凭***人的英雄气魄,起一川平湖,神话已非神话了。有天时——党和国家的支持;有地利——让全球羡慕的水资源;有人和——多少人为宜昌感动,对三峡瞩目,又有多少人为了三峡工程,以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而移民他乡。只凭那厚重的历史风情就够世人缅怀的了,单凭一个葛洲坝就够世人惊叹的了,而如今的三峡大坝既是全国的焦点,也是全球的焦点。谁道宜昌只会沉醉在历史的殊荣中,谁说宜昌只会沿着古人的足迹溯古遁世?宜昌更懂进取,更懂改革与发展,宜昌是沿江开发区的一位领袖,ruì智而豁达,豪气且谨慎。

④漫步在宽宏富丽的夷陵广场,四周彻响着音乐,高压喷泉在彩灯倩影上骤腾骤落,一群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或踏歌漫舞,或游嬉其间,一时间你会顿觉花好,草好,灯好,人更好。宜昌人一派儒风,这是一种德性——山水人文所养育的德性。现代文明只有依附如此的底蕴,才让人更觉舒畅,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想与它亲近的感觉。

⑤当然,宜昌还有许多值得你去称道、咀嚼、回味的地方,比如东山隧道、九州大厦、西陵大桥……在她的怀抱中,你大可悠闲地睡一觉,因为她的山水永恒,情调永恒,文明永恒,民风永恒;而同时,你又不安心去睡着,因为一觉醒来,她的发展或许会让你目 口呆。

⑥这就是风格宜昌。

(本文有删改)

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⑴“ruì智而豁达”中方框内的字是 。

⑵“目 口呆”中方框内的字是 。

2.根据文章描述,将“西安”、“香港”两个城市名分别填到第①段中相应的横线上。(2分)

3.根据上下文,在第②段中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词语。(2分)

4.阅读第④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写出句中加点的“它”指代的具体内容。(2分)

5.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边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2分)

文章第②③④段依次写出了宜昌“旅游胜地”、“ ”(4字)、“人文城市”的特色。

6.读完本文,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宜昌的风格。(2分)

7.“把酒问天”由一首宋词中的词句“把酒问青天”化用而来。请写出这首宋词中广为传诵的另一个名句。(2分)

三、宜昌以三峡为地理背景和历史根基,山水文化独具魅力。阅读《读三峡》,然后答题。(本题共5小题,计12分)

读三峡

○王充闾

①“船窗低亚小栏干,竟日青山画里看”。我满怀着四十余年的渴慕,放舟江上,畅游三峡,饱览着山川胜景。

②三峡,这部上接苍冥、下临江底,近四百里长的硕大无朋的典籍,是异常古老的。早在语言文字出现之前,不,应该说早在混沌初开、乾坤始奠之际,它就已经摊开在这里了。它的每一叠岩页,都是历史老人留下的回音壁,里面镂刻着岁月的屐痕。

③我们不能设想在自己有限的一生中,读尽它的无限内涵,但总可以观嬗变于烟波浩淼之外,启哲思于残编断简之中。作为现实与有限的存在物,人们徜徉其间,一种对山川形胜的原始恋情与源远流长的历史激动会不期然而然地被呼唤出来。

④早在五千年前,这锦山秀水就曾闪烁着大溪文化的异彩。两千年前,扁舟一叶从那条唤作香溪的水流里,载出一位绝代佳姝。“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不独闾里之荣,也是邦家之光。两汉之交,公孙述枭踞白帝城,跃马称帝。过了三周甲子,这里又成了吴蜀争雄的战场,年轻的陆逊创了“火烧连营七百里”的赫赫战功。刘先主永安宫一病不起,将他的嗣子、未竟事业连同未来的千般险阻,一股脑儿托付给他的军师。诸葛公神机妙算,在鱼腹浦摆下了“八阵图”……

⑤今日舟行访古,不仅史迹久湮而且江山亦不可复识矣。以诗而言,巫山十二峰可以说是一部不是靠语言文字,而是由境界氛围酿成的朦胧诗卷。两岸诸峰时隐时现,忽近忽远,笼罩在云气氤氲、雨意迷离的万古空朦之中,透出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朦胧意态。比之以绘画,巫山十二峰无疑是整个三峡风景线上一条最为雄奇秀美的山水画廊。在这里,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疏密虚实等各种表现手法兼备毕具。那群峰竞秀、断崖千尺的高峡奇观,宛如刀锋峻劲、层次分明的版画。而云封雾障中的似有若无,令人神凝意远的万叠青峦,则与水墨画同其韵致。

⑥著名学者王国维有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的说法,还有人把绘画分为写实、传神、悟妙三个层次。我以为,读三峡可能也有三种灵境: 读之,止于心灵对自然美的直接感悟,目注神驰,怦然心动。 读之,会感到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景物交融互渗,物我溶为一体,亦即辛弃疾词中所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读之,则深入画境,浓酣忘我,“冲然而澹,悠然而远”,进入《易经》中那“天地因蕴,万物化醇”的灵境,此刻该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了。

(本文有删改)

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点的“摊开”一词为什么用得好。(2分)

2.请将“卒”、“始”、“再”三个词按正确顺序分别填写到第⑥段中的横线上。(2分)

3.第⑥段中引用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诗。请写出这句诗的作者。(1分)

4.你对三峡的风物(如山峰、溪水、森林、云霞……)有怎样的感悟?请任选一项,仿照第②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你对它的感悟。(4分)

它的 ,都是 ,里面 。

5.文章第④段回顾了宜昌的历史风云。你还知道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哪些历史故事?请简要讲述一个(不超过30字)。(3分)

四、宜昌正在崛起,宜昌正沿着大河的方向,走向世界。阅读《大河情结》,然后答题。(本题共5小题,计15分)

大河情结

○梦 云

①每一条河流都与文明、富饶和美丽紧紧相连。每一条河流都是生命的源泉、灵魂的家园。河水悠悠的情韵,不仅仅是春江花月的浪漫;河水的柔情,永远贴近心灵的呼唤,抚平岁月的坎坷。每一条穿越历史的长河,每一条汹涌在肥沃土地上的长河,都是涓涓不息的温暖血脉。

②我们应该铭记大河的情谊,从心灵的深处感激大河无私的奉献。人类文明的起源就是从江河开始的。在印度的恒河平原,在埃及的尼罗河三角洲,在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在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人类历史上最先绽放文明之花的摇篮,几乎全部诞生在举世闻名的大江大河的身边。河流淌过的地方,不但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就是那不舍昼夜轰天鸣响的波涛,也催促着人们不断地奋进追寻。

③当然,大河的意象是格外丰盈的。大河代表着生命的大气,高高的波涛推举着人生的帆船,沿着水流的方向把岁月之舟带入辉煌。大河给你的是勇气和信心,教会你如何迎接挑战,并与永恒无极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④读那些丛林探险的边地小说,看那些决战热带雨林的外国影片,有的主人公迷失了路径分不清南北东西,他们跋涉在莽莽苍苍的原始林海深处,看来已经到了濒临绝境的地步,可他们依然苦苦地挣扎苦苦地找寻着生命的出路。他们不停地激励自己:坚持啊!坚持住!只要找到那条河流就有了生存的希望,就能够走出大森林的围困。大河的方向是一马平川的辽阔,是浩瀚无边的海洋。一条大河串起的是古朴的村庄、繁华的都市和人间的天堂。

⑤是的,面对那流淌了千万年的长河,谁还会走失远方找不到回归家园的路呢白帆飘荡在波涛里,故园的山川历历在目,看那秀丽无比的田园风光,一派妩媚的春色永驻心田。渔歌阵阵百舸争流,彩云飘飘稻香起伏,我的故乡被澜沧江的兰津之水淘洗得亮丽非凡。

⑥那永远沸腾在我心里的蓝色长河——滇西峡谷中的澜沧江,源自青藏高原的清洌圣水,历经漫漫长旅,在我的故乡汇成的宽阔大河——是我真正的母亲河。在横断山地带奔腾咆哮的澜沧江,既有野性勃发的滚滚波涛,又兼具蓝色温情的美丽风光。大河之水是泱泱之水,大河之水是生命之水。故乡凭借着大河丰富的水源,以及大河两边肥美的土地,很早以前就成为了名扬天下的鱼米之乡。

⑦生在大河边长在大河边,这是上天的恩赐,而拥有一条真正的大河那才是值得骄傲的。(A)许多时候人们只知道向大河索取,而忽视珍惜和爱护,于是一条条大河被污染,一片片森林被砍伐。(B)从某种意义上看,一些大河早已徒有虚名,就像笼中的老虎缺少了虎的神韵。一些干涸的河流,河床只有白茫茫的流沙,涛声已经失落浪花已经凋谢,纷纷扬扬的是人们忏悔的眼泪……人类在品尝自酿的苦酒时,是否已经警觉,一条条大河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当务之急,我们应该以穿越梦美人的情怀与浪漫,体贴呵护与我们生死与共的每一条长河。

(本文有删改)

1.作者在这篇文章中抒发了对大河怎样的情感?(2分)

2.河流给予人类的不仅有物质上的滋养,还有精神上的启示。阅读第②③④段,摘录文章中的话语填空。(3分)

答:大河不舍昼夜轰天鸣响的波涛 “ ”;大河代表着“生命的大气” ;大河给你的是“ ”;大河的方向能引导人们走出大森林的围困,遭遇困境时,只要找到方向,就有了“ ”。

3.下边这句话是从第⑦段中抽出来的,应还原到原文A、B两处中的哪一处?(2分)

然而,人们总是对身边的一切缺乏必要的关注,就是对滔滔的大河也是熟视无睹。

4.作者在第①段中写道:“河水悠悠的情韵,不仅仅是春江花月的浪漫”。的确,大河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情态美。请根据提示,填写下边的表格。(3分)

大河的情态美 描绘大河的诗句

浪 漫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豪 迈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阅读本文后,某班准备开展题为 “长江——母亲河”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下边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学习卡片,请你帮他将还没有整理好的资料补充完整。(5分)

写 作(60分)

作文1 (40分)

这份试卷,向你展现了家乡的城市和乡村、山水和人物、历史和民风、文化和精神……这一切,一定会勾起你的回忆,拨动你的心弦,引发你的思考,你一定期盼着家乡更加美好。请任选一个角度,给你所在的市(县、区)长写一封信,讲述你的经历,表达你的情感,提出你的建议。字数在500个左右。

题目:给市(县、区)长的一封信

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乡镇名。

作文2 (20分)

三峡奇石是三峡宜昌一种自然奇特的观赏石,画面石是其中最常见的品种,石上的花纹常常现出人物、动物、山水、文字等多种图案,五颜六色、千姿百态。它们以独特的风采征服了世界。

第七届中国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即将举行,学校拟将三峡奇石作为礼物,赠送给远道而来的客人。请你从下边的奇石中选定一尊,仔细观察它的图案,适当发挥想象,写一篇300字左右的作文,描绘它的画面,抒写这件礼物所要传达的深情厚意。作文题目自拟。

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乡镇名。

天 鹅戏水 春 江水暖 苍 松 探 海

见面礼节:自唐迄宋,由于汉人改变了席地而的习俗,引起礼节上的变化。一般是行揖礼,连带有叉手和唱喏。《事林广记》卷4有《叉手法》和《祗揖法》,“凡揖人时,则稍阔其足,其立则稳。揖时须是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威仪方美观。揖时亦须直其膝,不得曲了,当低其头,使手至膝畔,又不得入膝内。喏毕,则手随时起,而叉於胸前。揖时须全出手,不得只出一指,谓之鲜礼。揖尊位,则手过膝下,喏毕,亦以手随时起,叉手于胸前也”。“叉手,以左手紧把右手〔大指〕,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右手皆直其四指,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不得着胸,须令稍离”。唱喏无非是致敬语,《夷坚支丁》卷5《李晋仁喏样》说李佑为县令,参拜磁州知州,“初上谒,鞠躬,厉声作揖。守惊顾,为之退却”,“明日再至,但俯首拱敬,而不启齿”,知州“大怒”,他最后向知州具状说:“高来不可,低来不可,伏乞降到喏样一个,以凭遵禀施行。”成为当时的一个笑话。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夜听琴》第三折,张珙见红娘,称“拜揖小娘子”,红娘唱“则见他叉手忙将礼数迎,我这里‘万福,先生!’”

但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蒙古人的见面礼又各不相同。《金史》卷35《礼志》说:“金之拜制,先袖手,微俯身,稍复却,跪左膝,左右摇肘,若舞蹈状。凡跪,摇袖,下拂膝,上则至左右肩者,凡四。如此者四跪,复以手按右膝,单跪左膝而成礼。”但有的记载是跪右膝,蹲左膝,左右膝位正好相反。蒙古人最初是左膝下跪,后改为双膝跪拜。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17记载自己被俘到元大都,丞相博罗召见,文天祥“长揖”,通事(翻译)命他“跪”,文天祥说:“南之揖,即北之跪,吾南人,行南礼毕,可赘跪乎?”

小说第二回王进见高俅,“参见太尉,拜了四拜,躬身唱个喏,起来立在一边”。第七回林冲在白虎堂见高俅,“执刀向前声喏”。第十一回林冲见王伦,也是“向前声喏”。第十六回杨志见梁中书,“叉手向前,禀道”。第二十四回武松见潘金莲,“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那妇人向前扶住”。潘金莲失手滑竿打了西门庆,“叉手深深地道个‘万福’”。第二十五回何九叔见武松,“叉手道”。第三十回“武松到厅下,拜了张都监,叉手立在侧边”。小说中的唱喏也有不同,如第二十四回西门庆初见潘金莲,王婆笑他“却才唱得好个大肥喏”,第二十六回“武松唱个大喏”,第三十八回宋江等四人“大家唱个无礼喏”。第四十九回解珍、解宝见毛太公,“声了喏”,乐和“看着顾大嫂唱个喏”。第五十五回汤隆“叉手向前,说出这般军器和那个人来”。第五十九回宋江向宿太尉“躬身唱喏”。第七十四回李逵到寿张县做假知县,“两个吏员出来厅上,拜了四拜,跪着道:‘头领到此,必有指使。’”“公吏人来,擎着牙杖、骨朵,打了三通擂鼓,向前声喏”。第八十一回,“燕青便起身,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为的是压住李师师的“一点邪心”。古代的拜,在席地而坐与改为垂足而坐时,并不相同,小说中的拜应是作揖。此类看来都是汉人礼节,而不是蒙古人的礼节。

作者: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5-06-14 16:54

民风民俗

一、宗族

宗族,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结成的社会单位。它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及社会基础。县人称宗族为“家族”。

旧时,同姓同宗的族人修建的宗祠遍布城乡,各宗族由族人推举德高望得、辈分高的成年男人为族长。族长负责修建宗祠,主持每年春秋祭祀,管理宗族公产,制定族规,编修族谱,调解族人之间的纠纷等。族长在族内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为维护封建礼教和个人利益,在祠堂可任意笞责和处罚违犯族规的族人,霸占族人中统房的财产,欺侮族中妇女,而不受法律的约束。

为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各宗族之间相互械斗时有发生。有的宗族还与毗邻县同姓同宗的人“合族”或“联宗”。如:1972年齐福乡水口店蔡氏宗族曾与武胜、南充县的同姓人“联宗”。民国时期,凡新县长上任,要登门等待访名门望族的族长,以求得他们的支持;有的族长将其族规呈报县府批准备案,冬至祭祀必宴请县、乡长,以获得官府庇护。各乡(镇)、保基层政权多操纵或掌握在当地有势力的宗族之手中。酉溪乡长罗升平是罗氏宗族的头面人物,太平乡罗氏宗族的地主豪绅占有全乡百人巡视七十的地土。还有石垭乡的庄氏、坪滩、顾县的杨氏、苟角的秦氏、兴隆的谢氏、罗渡的陈氏、赛龙乡的蔡氏、中和乡的段氏、临溪乡的江氏、高兴乡的吴氏、阳和乡的贺氏宗族等,在当地宗族中势力极大。因此,县人中曾流传有“太平、酉溪的‘罗’(指罗氏)—打不得”,“白庙‘田’(指田氏)—租不得”,“苟角的‘琴’(指秦氏)—弹不行”,“石垭的‘桩’(指庄氏)—搬不得”,“齐福、赛龙的‘菜’(指蔡氏)—撇不得”,“中和的‘理’(指李氏)—‘断’(指段氏)不得”,“高兴的‘屋’(指吴氏)—住不得”,“阳和的‘祸’(指贺氏)—惹不得”,“顾县、坪滩的‘羊’(指杨氏)—牵不得”,“罗渡的‘橙’(指陈氏)—摘不得”,“兴隆的‘谢’(指谢氏)—道不得”,“洗马滩的‘河’(指何氏)—过不得”等歇后语。

各宗族素有编修族谱的传统。族谱是记载一姓切系源流,祀典、族规、家法、族俗、职业、教育、艺文、历代西口系统和族中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有的宗族派人去祖籍寻根访祖,抄录族谱,或由祖籍长辈派人送来族谱,本籍族长续修新谱。各个宗族都有手书、木刻或石印版本的族谱发给族人,以敦睦族谊,铭记祖训,使子孙后代不忘祖先创业的艰苦。各种族谱皆载有四言、五言或七言律诗的宗族字辈次序,嘱子孙后代按辈分取名,以免乱宗。如:黄氏有“一日光代,万世履隆,崇文承大,积厚祚洪”16个字辈;蔡氏有“臣国士子一,二三开才奇,学仲惟忠教,荣显光祖基”20个字辈;顾县的杨氏有“再政通光早班胜秀,清源汝治泽涵流”等字辈。同姓不同宗者的字辈迥然不同。

解放后,在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民主土地私有制的民主革命运动中,宗祠公产按《土地法》规定征收,族长制彻底废除,封建宗族势力随之土崩瓦解。本县多数姓氏保存的族谱在各种政治运动中,被视为封建毒物而付之一炬,尚存族变量极少。仅老、中年人仍袭用宗族字辈取名,青少年随时代变化,或随父姓,或随母姓,取名建国、跃进、红卫、永红、卫东、革新等带有时代烙印的名字较多,很不按辈分取名,而取单名者比比皆是。1976年后,乡村中又出少数和姓氏联宗亲,摘抄续修族谱以及办“清明会”的现象。

(一)宗祠

明、清时期,外省移民迁徙岳池,一姓世系的族人多聚居于同一村院或一坝一沟,后来子孙繁衍,便散居各乡谋生。同一宗族的子孙为祭祀祖先,遂集资修建祠堂、家庙。祠堂设有神龛,供奉祖先牌位,于春、秋季隆重祀祖。人多的宗族除老祠外,还建有新祠,还建有新祠、支祠。人少的姓氏不建祠堂,只办“清明会”。

旧时,县境祠党甚多。县城有李氏宗祠(下南街),王氏宗祠(万兴街、北街),何氏宗祠(西街),黄氏宗祠(下南街、凤鸣街),郭氏宗祠(北街、万兴街),林氏宗祠(文星街),范氏宗祠(西街口),陈氏宗祠(会府街),曾氏宗祠(小北街),康氏宗祠(下南街),董氏宗祠(上南街、万兴街),戴氏宗祠(小东街)等十八家宗祠。乡村有西板龚氏宗祠、坪滩粟氏宗祠、酉溪罗氏宗祠、白庙唐氏宗祠、顾县杨氏宗祠、红星李氏宗祠、齐福蔡氏宗祠、临溪江氏宗祠、优龙乡氏宗祠等五十余家较大宗祠。此外,还有洗马慕家庙、东板郭家庙、高升唐家庙、观桥姜家庙、催龙向家庙、天台朱家庙等十余座家庙。

各宗祠拥有多少不一的会田和房屋作为宗祠公产,由族长掌握,或由族人推选经理执年管理。会田多租给贫困族人耕种,所收租谷用于祭祀祖先、救济鳏孤独的族人和资助、奖励族中穷苦子弟读书。每年清明、冬至节,备牲醴香果在祠堂或家庙举行祀典。清明节祭扫先祖坟墓,中元节请僧道做盂立盆会,冬至节祀祖后大办宴席,族中耆老和成年男人皆去祠堂赴宴。有的宗族清明、冬至不设宴,发给胙肉票至经理执年处换钱。本县《黄氏族谱》曾记载:“民国14年(公元1925年)建立黄氏宗 族自治会、制定会章,将祠堂改办不学,提倡宗族自治”。民国时期,裕民周氏宗祠、高兴张氏支祠、醋溪罗氏宗祠的族长曾捐祠产兴办小学,各乡祠堂相继改办私私塾或小学。从闽西汀州迁徙来的何氏族人,清乾隆年间在县城西街兴建何氏宗祠,内有上厅、下厅、厢房和天井,建筑雅观,雕梁画栋,是县城较大的宗祠之一。解放前有会田三百余亩,每年清明和冬至节有一千余人参加祭祀。

1950年后,宗祠按《土地法》征收再分给农民居住或作公房,宗祠不复存在。

(二)族规

岳池各宗族的谱牒中皆录入族规,并将它刻于木匾挂在祠堂,作为教训子孙,统治族人的金科玉律。族规、家训、家法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旨在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封建礼教速缚族人,其中教育子孙勤耕苦读,节俭持家,敬重尊长,和睦乡邻仍为县人承传。

《黄氏族谱》中录有“春秋须荐祖宗香,敦孝悌,明礼让,戒嫖赌,职业当劝士农工商”。“凡考上北京、省府高等学堂者,族上帮银钱助学,以鼓励人才”等族规条文。

《何氏宗谱》中“家训”写道:“忠孝为先,耕读为本,手足相亲,克己厚人,乐善好施,和睦乡邻,子孙后代,牢记祖训”。

《张氏族谱》中“家法”记载:“凡在外嫖赌者,杖六十,子孙纵容妻室辱骂父母及尊长者,杖三十,妻室加倍杖责;子孙恐被父母之病所传染而不肯竭力服侍者杖六十;欺侮族中孤寡者杖四十;族人有为匪盗、抢人财物者处死刑”等条文。但张氏宗族并未按照“家法”施行。

各宗族族谱中的族规、家训和家法大同小异。清代和民国初期,凡违犯族规、家法的族人。由族人在祠堂当众施以笞刑。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各宗族在祠堂处罚族人渐少,直至土地改革运动后,封建族长制知名度废除,族规也荡然无存。宗族观念逐渐淡化。

婚姻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之世象从古至今,没有变故。传统婚姻在岳池已有悠久的历史。解放以前,婚姻男女不能自主,凭媒妁之言,依父母作主。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1950年5月国家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后,婚姻男女才有了婚姻自主的权利。解放前后,由于时代的不同,婚姻习俗也有很大的殊异。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一、说媒

男女婚配,得有人说媒,俗言道“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说媒之事一般是已婚妇人所为,故将说媒的自然数“媒婆”。民间有专门从事说媒的,也有间或做媒的。岳池说媒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托人说媒,男女双方的任何一方相中了某男子或某女子,就托付最挨手的亲友运河探听对方有否诚意应亲,若有,就续谈下去,否则,就悄然作罢,以免张扬伤脸;另一是媒人见有男、女可相婚配的,便萌意从中说媒。说媒的过程大多是,媒人先去女方家或较富贵之家探定后,才去其对方搭说,若双方基本承许,媒人就竭力撮合,直至男女完婚。收养的童养媳和亲友间、邻里间订的童子婚姻,若事先未通过媒人撮合成的,到完婚时,要确定人做媒,俗叫“安媒人”。

二、访人户

岳池县境内素来有访人户的习俗。

当通过媒人说媒,男女双方基本意开亲后,女方(或上门的男方)家从稳妥起见,约集数量不等的同族长辈或精灵的亲友由媒人带路,到相亲的对方家探访其家境,伺机面视其男子(或女子),民间称之为“访人户”。

三、合八字

解放前,在男、女双方基本立意订亲后,首先得把男子和女子用天干地支表示出生年、月、日、时合起来的生辰八个字拿去求八字先生排成四柱,以生日为中心,以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推算出两人的个性、财运、富贵、寿合、婚姻相伴凶吉、子息的贤肖情形进行照应,俗称“合八字”。

四、开庚

解放前,男女婚配在经过媒人的不断撮合和已访上人户、合上八字后,就即开庚,今叫“订婚”

五、报期

民国年间,男女婚配当男方确定的迎亲时间及其迎亲事宜用红纸开列成期单以书纸的形式,交媒人送给女家,叫做“报期”,又叫“送期”。

六、哭嫁

解放前,女子出嫁过门前,通兴哭嫁。女子在出嫁前的半个月,至少也在前四天,就开始哭嫁,哭不来的,请人随教随哭。每天早、晚各哭一次,一次坐在床上哭两、三支歌。第一次开口哭嫁,俗称“开声”,哭的时间要早,鸡叫头遍就开始哭。传说因此时大地字根表哭起来四邻才听得到,出嫁后,娘家才吉利,尤其是大户人家、贵富人家更讲究这一点。

七、过礼

解放前,男女婚配,兴过礼。

八、婚宴

解放前,岳池县境内,举办婚姻喜事,兴吃喜酒。

九、拜香火

解放前,岳池县境内姑娘在出嫁的头一天晚上,要拜别家祖亲人,俗称为“拜香火”。

十、坐歌堂

解放前,岳池城乡,姑娘出嫁兴坐歌堂。

女家在新姑娘过门的头一天晚上拜香火后,在堂屋中间镶几张方桌,摆上糖食、盐菜、瓜子、花生和茶水款待前来参加坐歌堂的姑娘大姐和客人。坐歌堂时,新姑娘搭上盖头帕由女傧相搀扶从闺房走入堂屋坐入止方的中位,陪歌客人围桌就坐,桌上坐了不的便散坐于堂屋内的两侧。

十一、迎亲

解放前,岳池县境内把男方接新娘过门称为“迎亲”。

十二、闹房

解放前,县境内在迎亲的当天晚上,客人聚集在新房郎新忍受欢度花烛夜,俗称“闹洞房”。

俗传,洞房越闹得凶,新郎新娘终生越吉利,并且印亲三日不分大小和老少,所以,不管长老和小少都可以胡与闹房,但岳池一般长老、小少参与闹房的为数不多。

十三、回门

岳池县城乡男女婚配后,通兴回门。

迎亲的次日,娘家派新娘的舅子(亲房没有,远房也行)带上礼物,坐轿,或坐滑竿,或步行去姐夫家,接姐姐携姐夫回一次家,俗称“回门”。

十四、坐满月

解放前,岳池县城境内,姑娘出嫁后的半月至一月后,娘家去人接回做十天至一个月,民间称之为“坐满月”。

十五、拜新年

解放前,岳池县境内,男女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夫妻双双出门到亲戚朋友家拜年,俗称为“拜新年”。

十六、逢生

解放前,新生婴儿落地后的第一个到产妇家的外人或产妇听到的第个说话声、走动声的外人,皆俗称为“逢生人”或“踩生人”。民间俗说:生男孩,最好是女人逢生;生女孩,最好是男人逢生,有“男逢男,霉三年,女逢女,霉到底,异性相逢,阴阳才合,彼此才不相克”之说。尽管异性相逢较宜,但民间仍把逢生视为不吉利之事,因此逢生人与产家都要相互善待。产家要请逢生人进房看看婴儿,对婴儿说些“长命富贵”、“金玉满堂”之类的吉利话,或者为婴儿叫个“狗儿”、“凤尔”等乳名。产家对逢生人要尽好为之,除给逢生人煮醪糟蛋、红蛋吃等厚礼款待外,还要为其挂红(红布条、红线皆可)免灾。此外,还得尽力满足其来之要求:若是收帐诗债的,要如数偿还债务;若是借用东西的,要二话别说,尽量借与;若有求事宜的,要从善应求,成全完好。如若不然,逢生人为了避灾,会撕破裤脚、施其邪法,祈使婴儿和产家召祸进灾。

十七、报喜

解放前,岳池县境内,男女婚后生了第一胎,男人即去媒人家、岳家报告喜讯,俗称为“报喜”。

十八、打三朝

解放前,岳池县境内,男女婚后在生育第一个孩子的第三天,产妇(俗称“月母子”)娘家的父母、叔伯婶嫁、舅子舅母子等亲友,将送产妇坐月吃的鸡、蛋、肉、油、糖、醪糟、糯米等所有的滋补物品和小防所用的被盖、枕头、衣帽、鞋袜、围裙等衣物聚合一起,雇人用抬盒或挑担送往男家,送礼各户的主妇(男人不去,俗说“男不参加打三朝,女不围观做道场”)都得邀约结伴同行,押送礼物去男家看望小孩和月母子,民间称之为“打三朝”。

十九、坐月

岳池县城乡,女人生小孩及其调养身体的过程,俗称为“坐月”,坐月的人叫“月母子”。

二十、吃满月酒

解放前,岳池县境内,兴吃满月酒。

主家为了答谢在小孩出生及其母亲坐月期间,嘎公嘎婆、舅父舅母、姑父姑母、姨父姨母、叔伯婶娘等亲戚及父母的朋友来打三朝或送月礼贺喜的客人,在小孩出生满一个月的那天中午,小孩的父母及其长辈要办好酒好菜宴请客人,俗称为“吃满月酒”。

二十一、开荤

解放前,岳池县境内新生小孩在长到四至九个月,就要给他(她)尝荤食,俗称之为“开荤”。

开荤的时间通兴在小孩满四个月或六个月、九个月后的几天内进行。男孩满四个月或六个月、九个月均可开荤,而女孩只能在满六个月或九个月才能开荤,切忌满四个月开荤,民间传说:一是女孩开四月荤,长大后爱张起嘴巴四方(到处)吃饭,不秀雅,讨人厌烦;二是开四月荤,长大后命孬,有改嫁之运。”俗说:四个月开荤,男能吃四方酒饭,能进四方财宝;六个月开荤,男会六六高升,女会六六昌顺;九个月开荤,会九九长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030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