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元朝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第1张

元朝实行的政治制度:

  元朝政治制度与金朝一样承袭宋朝制度,采取文武分权的制度,以中书省总理政务,枢密院掌管兵权。然而元朝的中书省已成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元朝不设置门下省,尚书省时设时不设,仅元世祖时期与元武宗时期有设置,所以门下省与尚书省的权力皆交给中书省。

  中书省统领六部,主持全国政务,形成明清内阁制的先驱。其组织架构继承南宋体制,宰相的称呼共有中书令、司统率百官与总理政务等,常以皇太子兼任。下分左右丞相,中书令缺则总领中书事务。平章政事又居次,凡军国重事,无不参决。副相方面有左右丞、参政等。六部共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与工部,内有尚书、侍郎。尚书省主要负责财政事务,不过时置时废。

  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负责督察,与宋朝制度大致相同,然而在地方设有行中书省、行枢密院与行御史台。此外又有掌管学校的集贤院、掌管御膳的宣徽院、掌管驿传的通政院,其他还有太常礼仪院、太史院、太医院与将作院,略前代的九寺诸监。最后新成立的是宣政院(初名总制院),负责佛教及吐蕃(今西藏)地区军政事务,这是前代所没有的。

  在人才选用方面,元朝前期极少举办科举,因此高级官僚的录用端看与元廷关系远近而决定,主要采取世袭、恩荫与推举制的方式。此外尚有循胥吏(小公务员)升进为官僚的方式,这与宋朝制度大异。宋朝官与吏的界限分明,胥吏大多以胥吏为终,然而元朝因为缺乏科举取才,就以推举或考试胥吏的方式晋升为官,这打破官吏屏障,使官吏成为上下的关系。科举选材方面,窝阔台汗听从耶律楚材建议,召集名儒讲经于东宫,率大臣子弟听讲。又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倡导学习汉族古代文化,又在1234年设“经书国子学”,以冯志常为总教习,命侍臣子弟 18人入学,学习汉文化。并且于1238年以术忽德和刘中举办戊戌选试,此次科举取士录取4030人,并且建立儒户以保护士大夫。但最后仍废除科举,改采推举制度,往后于1252年与1276年两次共入选3890儒户。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后,正式设立了国子学,以河南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亲择蒙古子弟使教之,遍学儒家经典文史,培养统治人才。1289年元世祖下诏等级江南人口户籍,次年正式施行推举制度,此次等级成为后来户计的依据。直到1313年,提倡汉化运动的元仁宗下诏恢复科举,1314年八月在全国的17处考场,举行乡试,1315年二月和三月相继在大都举行会试和殿试(廷试),因为是在延祐年间举行的,史称“延祐复科”,本次科举以程朱理学为考试的内容。元朝前后共举行过16次,选举蒙古、色目、汉人、南人进士约 1100余人。然而为了保障蒙古人与色目人,汉族的考试偏难,并且只能获得一半的名额,这也让蒙古与色目子弟失去了学习汉族文化的积极性和进取精神。虽然这是聊胜于无的科举,但在形式上已经恢复,汉族士大夫莫不对元廷忠心耿耿。在元朝灭亡之际,舍身殉国的就有很多是科举出身者,可见科举复办对怀柔汉族士大夫有一定效果。

为什么征讨高丽会失败?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指挥不当,隋炀帝亲征。其本身不算一个合格的统帅!对于大军团作战,指挥能力有限!

第二,粮草不继!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隋炀帝远征高丽,每次动辄百万大军!粮草肯定是一个大问题!

第三,麻痹大意,轻视对手!

第四,隋朝内部不稳!我们都知道,隋炀帝继位之后,因为其暴虐的统治!百姓不堪重负!在其继续以后,各种起义接连发生!

后方不稳!对远征自然是不利的!几种因素叠加,失败也就成了必然!

隋炀帝杨广,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非常有名了!不过他的有名却不是贤能。而是因为其暴虐!

细细看来,实际上隋炀帝所做的一些事情。对历史还是有很多推进作用的!

其一,开凿大运河。连通了南北交通。当然,当初隋炀帝下令开通大运河,不过是为了满足其下江南游玩的个人私欲!

但是,大运河所发挥的作用,却影响千年!一直到现在,都还是重要的交通线!

其二,科举制度,增加了选拔人才的途径!改变以前的推举制!对历史是有积极作用的!

其三,征高丽。为什么隋唐两朝都如此执着的征讨高丽!其原因,是高丽在隋朝时势力达到巅峰!

对隋已经形成威胁!并且多次出兵骚扰东北边境!对于这个危险。已经到了必须除掉的地步!

高丽不过是一个地方性政权!征讨高丽,对全国的统一有积极作用!

杨广一共对高句丽发动了三次战争,人数多达上百万,但是却败给了兵力不足十万的高句丽,这的确让人遗憾。

据《汉书》纪录,高句丽早在公元前1世纪就存在,早先边境局限在吉林一带,后来渐渐扩展。两晋南北朝期间,华夏烽火连接两百余年,无暇顾及周边,高句丽乘隙开展起来,也越来越跋扈,逐步变成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卧榻之侧,岂容别人甜睡?

从察举制变为了科举制,隋唐时期在官吏选拔上的最大贡献是创建了科举制。科举制与察举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察举制是由他人推荐,考试为辅;而科举制为自我推荐,以考试定取舍。科举制度在唐代起了重要作用。他改变了前代选官制度中权力下移之弊,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朝廷。还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打破了官僚世家倚仗门荫资历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形成了由下层社会到上流社会的政治通道。特别是科举制度将教育制度与选官制度结合为一个整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文化层次上,保证了社会思想与政治思想的高度融合,在维持社会稳定方面有明显作用。所以,科举制度不但得到了唐代统治者,而且得到了以后各个王朝的高度重视,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制度建树之一。

孝廉是汉代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也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它的具体执行方式是由地方官来负责,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频率由下向上、向朝廷推荐人才去做官。而人才的判断标准,就是“举孝举廉”,其中孝指的是孝顺父母,廉指的是清廉方正。

一、以德取士

作为汉代察举制的重要组成科目之一,举孝廉最初由汉武帝下诏设置的。他命令各个郡国举荐符合“孝廉”标准的人才各一名,让他们到中央去接受官职。

这一选拔渠道的开辟,表达了朝廷对人才品德的认可和重视。支撑这一制度的是一种“由小见大”的思维逻辑:一个人如果在生活能够孝顺父母,对待工作能够做到清廉正直,那么他就是值得委任官职的人才。

二、引入考试

由于在“举孝廉”的过程中,地方官拥有很高的话语权,也就逐渐出现了看重名气和安插人脉的做法,这对于选拔能做实事的官员显然是很不利的。因此到了汉顺帝时期,皇帝又根据尚书令左雄的建议,规定被推举为孝廉的人年龄必须超过四十岁,并且需要接受相应的考核,合格之后才能授予官职。

这就说明,原本纯推举制的“举孝廉”逐渐加入了考试环节,用来衡量被推举上来的人到底有没有工作能力。

由于举孝廉考察的是人的品德水准,一旦通过这一渠道上来的人,名声往往都会非常好听,是很受社会重视的清流正途。西汉和东汉时期都有大量重臣从孝廉选拔出身,对政治局势形成了巨大的影响。

三、逐渐废弛

在通过察举制“举孝廉”的前期,尽管出现了一些虚名大于实干之类的问题,但是总体来说,它为人才提供了向上的渠道,并在社会上提倡一种在家当孝子、出仕做廉吏的风气,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随着东汉王朝进入末期,吏治败坏、社会风气不正,察举制的有效运转也必然受到影响。东汉后期桓灵二帝在位时期,民间曾经流行过一首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这首童谣讽刺了察举制名存实亡之下,社会上出现的种种讽刺画面。其中“举孝廉,父别居 ”这一句的意思就是说,某人明明根本不和他的父亲住在一起,也就是说并没有尽到照顾孝敬老人的基本义务,但他却仍然以“孝廉”的名义被推举上去做官了。

这首童谣反映了东汉末年整个社会的逐渐溃烂,随着汉王朝日渐走向末路,察举制也很快被九品中正制取代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01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