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蒙古帝国与元朝,是容易被许多中国人混淆的、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元朝是中国的疆域,不包括蒙古帝国其它的四大汗国。 13世纪伊始,在南宋与金朝的战争之中,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蒙古人的力量借机壮大。公元1206年,铁木真陆续统一蒙古各部后,被推举为“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统领的政权实体就是一个军事奴隶制国家,它当时的疆域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起大沙漠,北抵贝加尔湖。蒙古汗国的建立,是蒙古人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扩张的开始,此后蒙古不断向外扩张。 1209年~1218年,蒙古人先后征服高昌回鹘与西辽,为其打开了挺进中亚与欧洲的门户;接着便是蒙古人的三次大规模的西征战争。三次西征奠定了这个世界性帝国的大部分版图,将现在的俄罗斯与欧洲大部、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波斯与印度西北皆收入势力范围。 这些帝国的版图上,成吉思汗的儿孙统治着四大汗国。早期的四大汗国虽然是附属于蒙古大汗的“诸侯”,然而后来它们其实只是军事征服下的联合体,各自独立发展成为几个不相统属的国家。 而元朝是蒙古人在征服中原及击败南宋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元朝的第一个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也是蒙古大汗的继承者,并且基本上与上述汗国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忽里台大会是蒙古帝国建立前及建国初期,推选大汗的大型集会。同时拥有决定或宣布重大军事行动、分派征战任务、宣布新定制度的权力。该制度起始于成吉思汗,大约于忽必烈时被废除。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忽里台大会成为蒙古国的最高国事会议,主要职能为推举大汗。由于铁木真是通过该会议被推举为大汗的,以后历朝大汗继位,都按照这个传统由忽里台大会推戴。 初期几任大汗皆由该会议推举产生或认可通过,直至忽必烈时期,蒙古黄金家族内部争位斗争空前紧张,成功夺得汗位的忽必烈继位后再也不曾召开忽里台大会。也正是对于忽必烈此举的反对以及对其过分偏向中原政策的反感,大蒙古帝国趋于分裂,使得四大汗国虽名义上为元朝属国,但已经基本与中原有分别主权。 从本质上来说,忽里台大会与不断加强的帝国皇帝专制中央集权有巨大冲突从而导致其正统性于后世遭受严重挑战。忽必烈以后,效仿中原的皇帝世袭逐渐成为正统,忽里台大会推举最高统治者也成为蒙古国早期的传统而逐渐淡出历史。
忽里台大会,是古代蒙古草原上的议事会,由此可以推举出部落的首领及可汗,同时也可在会上批准相应的军事行动。这样的议事会,在蒙元时期则发展成为蒙古和元朝的诸王大会,除了原来推举可汗、进行相关军事决策的功能之外,还在大会上对有功之臣进行加官进爵。
忽里台大会,是古代蒙古推举大汗最重要的方式。
当然它不是唯一的,如果你有实力,也可以自立为王。但是,这样得来的汗位是绝对坐不长久的,因为它缺乏正统性。古代蒙古人是最讲求正统性的,如果没有得到其他部落的支持,那么这个汗位就属于来路不正。同样,在部落内部也是一样,如果没有部族长老的支持,那么也同样不能当首领!
「说蒙」:推举蒙古可汗的“忽里台大会”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种继承制度,一种是“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贤)”,另外一种则是“立贤不立长”。但在古代蒙古,这两种继承制度都不存在。选举可汗,除了本身的实力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则是需要在忽里台大会上得到各个部落代表的支持。
例如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他虽然实力强大,同时也自己举行了忽里台大会获得了东部诸王的支持,但是蒙古三大汗国以及很多部落的首领是不承认的他的正统地位的。因为在蒙哥汗死后,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传统,汗位应该由他的幼弟“阿里不哥”继承。所以忽必烈最后是打败了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并且建立元朝成为皇帝以后,他的合法地位才在大会上被正式被承认。
这里要注意的是,忽里台大会是不进行正式投票的,因为游牧民族都是“用脚投票”。如果你拥护新可汗,那么你就来,如果你不拥护他,那么就不用来。但如果你来了,却表示反对的话,那么其结果就很悲惨了。
举个例子,公元1251年,蒙哥汗举行忽里台大会准备登基为蒙古新一任大汗,窝阔台和察合台系宗王本来就不支持蒙哥汗,却又故意迟到赶赴忽里台大会。随即不久,他们便受到了蒙哥汗的严厉镇压,一场战役打下来,先后处死窝阔台和察合台两系宗王达一百多人。而蒙哥汗的母亲还亲自下令处死贵由汗的皇后。所以,对于蒙古人所尊崇的忽里台大会,是不能够随意对待的,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
大蒙古国第四代大汗,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长子。“蒙哥”,蒙古语意为
“长生”。1235~1240年,奉窝阔台命,与拔都、贵由西征,屡立战功。贵由汗
去世后,诸宗王在汗位继承上发生争议。术赤子拔都以宗长身分首推蒙哥为大汗
继承人。窝阔台系诸宗王拒绝承认。于是拔都派弟别儿哥率军卫蒙哥东还,并定
于来年在斡难河(蒙古鄂嫩河)、怯绿连河(蒙古克鲁伦河)召开大会。窝阔台
系诸宗王拒不赴会。拔都不顾他们的抵制,于1251年夏,在阔帖兀阿阑(成吉思
汗大斡耳朵所在地,今蒙古温都尔汗西南克鲁伦河与臣赫尔河会流处西)举行大
会,拥蒙哥即大汗位。随即将反叛的窝阔台系诸王一一处死。蒙哥登大汗位,委
其弟忽必烈领漠南汉地军政事宜。颁发政令,革除前朝弊政。
一说起蒙哥,就想起蒙哥是怎么死的,这真是一个英雄般的死法,那就是战死的!而且在中国是唯一的一位战死沙场的皇帝,按理这在历史上是一个值得赞颂的事迹,但是由于他的风头都被他四弟元世祖忽必烈抢去了, 电视剧**里面频现的是他弟弟,所以很多人只知忽必烈,不知蒙哥。
蒙哥生于漠北草原,是成吉思汗之孙,拖雷的长子,拖雷正妻唆鲁禾帖尼所生的嫡长子(元世祖忽必烈是嫡次子,旭烈兀是嫡三子,阿里不哥是嫡四子)。"蒙哥"的意思是永久。蒙古帝国继承制不同于中原,窝阔台是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他即位之前,认了蒙哥为养子,让昂灰皇后抚育蒙哥,以此来制约他的兄弟。在窝阔台执政期间,蒙哥多次跟随窝阔台参加征伐,屡立奇功。蒙哥沉默寡言、不好侈靡,喜欢打猎,深受拔都也就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之嫡次子的喜爱。拔都与蒙歌曾经在第二次蒙古西征中一起共事过,而且拔都与贵由也就是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长子是相看两相厌,所以贵由一死,一直和平的局面被打破。
为了对抗窝阔台家族,拔都以长支宗王的身份遣使邀请宗王、大臣到他在中亚草原的驻地召开忽里台,商议推举新大汗。这个大会也是一波三折,刚开始窝阔台系和察合台系的宗王们都不去,贵由皇后斡兀立海迷失心不甘情不愿地派大臣八剌为代表到会,当然蒙哥的母亲唆鲁禾帖尼是积极响应的,命长子蒙哥率诸弟及家臣应召前往。
后来1250年,忽里台大会在中亚地区拔都的驻地召开,拔都在会上极力称赞蒙哥能力出众,又有西征大功,有资格当可汗,为了蒙古国的发展壮大,应当立即继位,并指出贵由之立违背了窝阔台遗命(窝阔台遗命失烈门即位),窝阔台后人没有继承汗位的资格。经过长时间的周旋,大会最终通过了拔都的提议,推举蒙哥为大汗,但由于很多宗王大臣都没有参加,所以推迟了即位时间。
1251年农历六月在蒙古草原斡难河畔举行忽里台大会。这份功劳得归功于蒙哥母亲,唆鲁禾帖尼的威望甚高,并且善于笼络宗王贵族,多数宗王大臣最终还是应召前来。于是蒙哥成功当上了可汗,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战死沙场的皇帝!
新年到来之际,欢迎点赞评论转发!
13世纪的蒙古高原,部落林立,征战不休,部落结构经常被打破,跨部落的军事联盟成为必然趋势。
成吉思汗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因其父被害,跟随母亲艰难度日。长大后依附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又与札木合结为兄弟,逐步发展势力。后又广结盟友,选贤任能,宽厚待人,吸引许多蒙古部落投靠。
1206年春,铁木真完成了历史十八年的统一战争,被各部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尊号-成吉思汗,创立蒙古帝国。
成吉思汗的王国版图在13世纪横跨蒙古到阿富汗,并延伸至俄罗斯和伊朗。牛津大学人类基因学教授赛克斯在他《亚当的诅咒》书中,声称成吉思汗可能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播种者”,这位统治者至少有1600万后裔,即便在英伦三岛也有可能发现他的子孙。
成吉思汗的功劳主要是:
一是将蒙古各部落紧密联合,实现蒙古帝国的统一。
二是数次征战使得疆域贯穿欧亚,促进了欧亚文明的交流。团结多种民族,建立稳定的社会制度
1206年在库里勒台大会(蒙古语中大聚会)上,蒙古各部落一致尊成吉思汗为“大汗”,也就是至高无上的“汗”的意思,突厥和蒙古人都合并于这个新的蒙古联邦国家中。此后,成吉思汗从律法,等级制度,宗教信仰等方面完成了国家的文化统一。
1,宽容的宗教政策
成吉思汗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宣扬万物有灵论。
作为蒙古帝国统治工具的萨满教,认为大汗就是神的体现,是腾格里的化身。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统治都是腾格里的统治,反对他们就是反对腾格里。成吉思汗在出征之前会到肯特山上朝圣,向长生天祈求保佑,他们相信登上圣山的顶峰就是接近腾格里。
蒙古人在信仰萨满的同时,还默认其他教派,比如聂斯托利派,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教士都可以在蒙古传教。普遍的迷信恐惧产生了普遍的容忍,他们容忍其他宗教的存在,也保证了他们的腾格里信仰。
2,颁布了一套贯彻执行的新律法
为了消除草原上互相劫掠报复,相互怨恨的现象,成吉思汗颁布了一套新的法令。
规定:禁止抢夺妇女;禁止诱拐和奴役任何蒙古人;任何谋杀、盗窃、通奸、收受赃物等都杀无赦。
成吉思汗通过这一套严格的纪律和法典约束人民和军队,这套法典既是民用法典也是行政法典,是实现社会管理的工具。在法典的约束下,蒙古人服从自己的统治者,民风淳朴,改善了以前的混乱状况,提高了蒙古社会的道德水平。
3,建立森严的等级制度
蒙古社会中有一套金字塔形状的等级制度,最下层的奴隶是普通的百姓,中间层是蒙古国的战士,上层是蒙古的贵族,位于金字塔的顶尖,就是成吉思汗的家族,也被称“黄金家族”。这套森严的等级制度,使得不同阶层的人以世袭纽带联系在一起。
4,将蒙古人的战术发挥到空前程度
蒙古的战术是在草原上大规模狩猎中积累发展而成,成吉思汗的战术中有一句经典名言:“白天以老狼般的警觉注视,夜间以乌鸦般的眼睛注视,战时像猎鹰般扑向敌人,他们从鹿群那里学到了派暗哨观察探听敌情的方法。”
一旦发现敌人,他们就立即发起攻击,每人向敌人射出三四只箭;敌人如果太强大就撤回到自己的阵地,诱敌深入,等着敌人进入埋伏圈;
如果敌人是一只大军无取胜把握,就策马离开,逗留在离敌人一天或两天路程的地方,等敌人经过此处时,突然发起进攻。
征服欧亚的大汗
统一蒙古之后,成吉思汗把他的征伐目标投向了中国北部和中亚。
1207~1209年,征服西夏
对西夏的征服,被视作成吉思汗针对更强大的女真人的战争前言,对西夏的袭击,也令熟悉草原环境的成吉思汗重新掌握了一种新的战争模式。
1211~1215年,征服女真
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控制着中国东北地区,内蒙古的大部以及华北地区。
1214年成吉思汗包围了女真中都,女真以联姻以及承认自己是蒙古附庸的方式换取和解。但蒙古人刚刚撤走,女真朝廷就背盟毁约,成吉思汗于是再次整编作战军队挥师而下,攻陷中都。洗劫这座城市之后,蒙古人带着成队的民众、牲畜和货物返回了蒙古高原。
1219年,战胜黑契丹,控制丝绸之路
居住在天山山脉的黑契丹是成吉思汗的老仇人屈出律所统治的,信仰基督教的屈出律迫害穆斯林,这些穆斯林转而向成吉思汗求助,希望他来推翻屈出律。
成吉思汗应当地穆斯林的请求,出兵保护穆斯林,处决了屈出律。战胜之后的成吉思汗完全控制了中原汉地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丝绸之路。
1219~1223年,征服花剌子模及中亚大部分地区
四年的征战中,成吉思汗横扫了中亚各个城市,从喜马拉雅山脉到高加索山脉,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了中亚各国。
1226年,再次征讨西夏
原本西夏已经成为蒙古人的属臣,但却不愿履行职责。为了维护至高无上的权威,成吉思汗决定马上出兵征讨西夏。
1227年8月,壮志未酬的他在平凉以西的地区去世,享年60岁。宁夏在此后不久就被蒙军攻破,按成吉思汗的最后命令,屠杀了全城百姓。
成吉思汗去世后,他的后代继续横扫欧洲。奠定了今天俄罗斯、印度、伊朗及伊拉克的版图。成吉思汗的征服活动让定居文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每征服一地就把城市夷为平地,破坏农田使之成为草原。
成吉思汗曾说:“男子最大之乐事,莫过于战胜敌人,将其根绝,尽夺取其所有,迫使其妻痛哭,纳其美貌之妻妾。”
蒙古人不仅在征战时对征服地极尽屠杀,在战后依然用一种极尽恐怖的体制管理着陌生的城市,文化上的欠缺使得蒙古人的征战最终变成了一次声势浩大的走马观花。
然而成吉思汗把铁的纪律强行贯彻在亚欧大陆上,在保证和平,促进东西方商业往来这方面,成吉思汗开通了通往文明的新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