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上的关羽有多厉害?他有哪些称号?

正史上的关羽有多厉害?他有哪些称号?,第1张

正史上的关羽总是被人低估,正史上的吕布则不断被人高估,那么正史上的关羽和吕布,谁更厉害?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关羽更厉害,不要被三国演义、游戏和电视剧蒙蔽了,吕布是被神话得最厉害的人,实际上吕布在正史上完全不能跟关羽比。

一、个人勇武

比个人勇武,吕布骑射功夫熟练,臂力过人,正史上的单挑吕布击败了郭汜,刺中对方一矛,而所谓的辕门射戟只是射箭技术熟练而已,缺少实战。

关羽勇冠三军,白马之战,关羽单枪匹马直冲袁军主将颜良,直接斩杀对方主将颜良于帐下,天下闻名,注意了,这是正史上明确记载的,不是偷袭,也不是电视剧,而是真实的斩杀,关羽杀了颜良之后,还下马割了颜良首级,袁军将士没有人敢阻挡关羽。

你对比一下两人的个人勇武,一个在战场斩敌军主将,一个在私下单挑,哪个难度更大?你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名将,有几人斩杀过敌军主将的?战神项羽和韩信都没有,白起也没有,卫青、霍去病也没有,战场斩敌军主将是极难的,千军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一般都出现在电视剧中,实际历史上极其少见。

二、战绩

吕布在史书中记载唯一的胜绩就是和手下成廉、魏越等人打败了黑山军张燕,除此之外,吕布一直在打败仗,哪怕占尽了优势的情况下,也是打败仗,关东联军讨伐董卓时,吕布被孙坚两次打败,李傕、郭汜攻打长安城时,吕布再一次被打败,兖州之战,陈宫联合吕布偷袭了曹操的老巢,结果再一次被曹操打败,最终曹操攻杀了吕布。

关羽在史书上有着影响深远的战绩,前面讲过了白马之战斩颜良,除此之外,关羽还有北伐襄樊的战役,擒于禁(左将军)、斩庞德(立义将军)、败曹仁(征南将军)、满宠(汝南太守)、吕常(襄阳太守),直接俘虏曹操的七军三万人,为了对付关羽,曹操派出徐晃(平寇将军)对付关羽,同时派出殷署、朱盖十二营军队增援徐晃,还从合肥调派张辽(荡寇将军)支持徐晃。

《三国志 关羽传》: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于禁+庞德+曹仁+满宠+吕常+徐晃+张辽+殷署+朱盖+(不断持续的援军)用来对付关羽一个人,而且这还没完,曹操还私下里联合孙权偷袭关羽的后方,孙权派出吕蒙、陆逊及一大批将领参加攻打荆州,曹操+孙权联合起来对付关羽,你再看看整个三国有谁享受了这个待遇?有谁会让如此多的名将来对付?

只要你能举出一个例子像关羽这样的,算我输。整个三国有谁像关羽这样要消耗一个国家一半以上的力量来对付?而且曹操控制区许都以南的郡县大多开始响应关羽,梁、郏、陆浑这些地方都是许都附近的地区,都是曹操的核心地区,全部开始跳出来响应关羽,这就叫威震华夏。

你在三国历史上能再找一个威震华夏的将领来?只要你能找到,算我输。只有关羽北伐襄樊的战绩有这个形容与评价,这可是战绩的最高评价之一了。

三、同时代人的评价

程昱评价吕布是这样说的:

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

程昱评价关羽是这样说的:

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 权必资之以御我。

郭嘉评价吕布是这样说的:

布之威力不及项籍,而困败过之,若乘胜攻之,此成禽也。

郭嘉评价关羽是这样说的:

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

同样的人评吕布与关羽是不一样的,感受一下有什么区别,吕布不是被称为匹夫就是有勇无谋的武夫,而关羽呢?直接就是万人敌,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万人敌是项羽,第二个万人敌就是关羽,第三个是张飞,这就是关羽和吕布之间的差距。

关羽在历史上有两个武将的最高称号:一是万人敌,二是武圣。吕布有什么称号呢?什么也没有。

万人敌是指关羽的军事水平,如同项羽那样,项羽是秦末军事水平最高的将领,排第二的是韩信,第三是刘邦,这就是关羽在三国的水平。

如果不好理解,就比较一下,蜀汉第一大将是关羽,东吴第一大将是周瑜,周瑜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在南郡之战打败了曹仁,赤壁之战的影响力也是比较深远,但有没有人说周瑜是万人敌?没有。有没有人说周瑜勇冠三军?没有。

周瑜的赤壁之战其实是一场防守反击战,关羽的襄樊之战是一场主动进攻战,性质是不一样的,进攻比防守要艰难得多,你看整个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南方势力北伐取得如此战绩的人有没有?比如诸葛亮北伐,很艰难,因为道路难走,司马懿不出战只消耗就挫败了诸葛亮北伐;再比如孙权北伐,损兵折将,没有进展,只有关羽北伐取得的成绩是最大的,是最接近成功的。

再说曹魏的第一大将,曹仁、夏侯惇、夏侯渊,哪个能跟关羽比?就算是五子良将中最勇猛善战的张辽,那也是比不过关羽的,白马之战张辽与关羽同为前锋,关羽直接就斩了颜良,张辽反而没有功劳,这是差距。

关羽确实有合肥之战800勇士战孙权十万大军的壮举,那是孙权无能,才让张辽之名响彻江东,但是,张辽有万人敌的称号?没有。

再说关羽的武圣称号。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有过无数的武将,但被称为武圣的人只有2个,分别是:姜子牙与关羽,没有岳飞,岳飞从来没有被封为武圣

姜子牙不用说了,从唐朝开始武庙的主祭一直就是姜子臣,为中国的第一任武圣人,张良是副祭,分列左右两则陪祭的是: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哪一个不是大名鼎鼎的著名将领、战神或者军事家?

到了明朝,武庙祭祀被取消,就把岳飞和关羽并列在庙中一起祭祀,关羽被封为关圣帝君,岳飞被封为岳圣帝君,但是明朝并没有明确两人是武圣,到了清朝,关羽才正式被雍正封为武圣,而岳飞与关羽同为武圣则是民国时期袁世凯封的,这个不算数了。

为什么关羽是武圣?而历史上这么多的将领都没有被称为武圣呢?

武圣主要是两方面的标准,一是道德,二是武功,道德就是儒家思想,关羽喜欢看春秋,又忠心刘备,仁、义、礼、智、信关羽都占了,所以关羽道德好。

但是光有道德,也不能被称为武圣,还得有武功,关羽当然有,白马之战斩颜良、襄樊之战威震华夏,不拿关羽和别的朝代武将来对比,就说三国时期,有谁在武功的影响力超过了关羽?根本没有。所以因为道德与武功双全标准之下,关羽就被选用武圣,这个准入门槛有多高自己可以想想,中国几千年社会有多少武将?数都数不清,只有关羽被称为武圣,这难道还不厉害?

此外,关羽的战绩还有历史上武将的最高评价之一:威震华夏。如果说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和窦宪的“燕然勒石”是华夏民族对外族作战的最高荣耀,那关羽的“威震华夏”就是对内作战的最高荣耀之一。

威震华夏四个字可不仅仅是字面意思,关羽的北伐襄樊之战确实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导致了许都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投靠了关羽,导致了整个华夏中原地区人心惶惶,这只仅仅是关羽凭借荆州三郡实力造成的,如果给关羽蜀汉全部的力量,那曹魏能挡住关羽吗?要不是后来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还不知道会对曹魏造成多大的伤害,这就是其他人比不起的,这就是关羽的厉害。

我国自古就有民间封神的传说,说起封神我们首先就能想到《封神演义》这样的小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封神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姜太公也并不是唯一一个,要想被百姓认可就要有突出的贡献。在我国民间神话中大概有这么几类人能被封神,一般指对百姓天下有突出贡献的帝王,忠诚勇猛的武将。刚正不阿的文臣、医术高超的名义或者是行业的鼻祖。三国时期的关羽是以忠诚勇猛著称并且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因此在他死后逐渐被封神明朝时期还被封为三节伏魔大帝。

关羽是三国时期与刘备、张飞桃园三结义的兄弟,关羽一生征战无数立下赫赫战功他死后还被百姓封为武圣,在民间只有那些被百姓们任何的人才会被祭祀封为神仙,这种神仙也被叫做俗神。被百姓们封为俗神后在经过道教或是佛教等宗教组织认证以后就成为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各种神仙,三国时期的关羽就是一个著名的代表人物。

关羽在民间的声望与地位非常高,被称作“武圣”能够与孔子的“文圣”相匹敌,关羽不仅是在民间颇具盛名在道教中也被赋予极高的地位,关羽被道教称为关圣帝君又因武艺高超也被称为伏魔大帝,被尊为道教的四大护法元帅之一,他还简直武财神、在佛教中还被封为护法珈蓝神。

关羽是一位集中了中国传统文化美德为一身的楷模,忠、义、仁、勇都代表着中华民族人民的理想人格,而关羽都具备这种精神因此也被百姓们寄托这崇高的期望。关羽去世后又被历代君主加封,由一员武将而升为“侯”到升为“王”,升为“帝”到最后升为“大帝”至清代君主甚至加封圣号长达二十六字:“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加上道教对他的加封使他成为四大护法之一。

演义和历史总是有一定差别的,在演义传说中,张飞是一个又黑又壮又丑的彪形大汉,但在现实历史中,他却是一个长相英俊、气质儒雅的将领。

还有清朝的大贪官和珅,他在很多演义中呈现出来的形象就是一个滑稽猥琐的矮子,但现实历史中的他,却也是一个高大英俊、有能力的人物。

而关羽和他们不同,虽然现实历史中的关羽和演义中的关羽也有着一定区别,但区别却并不是特别大,在很多方面,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和现实历史中的关羽还是比较贴切的。

关羽的武器不是青龙偃月刀,在我们所熟悉的演义中,有一点是违背了历史现实的,那就是关羽使用的武器青龙偃月刀。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拿着一柄青龙偃月刀纵横于天下群雄之间,很少能遇得到抵抗他的对手。

但是根据历史学家的考据,三国时期根本就没有青龙偃月刀,青龙偃月刀最早出现还是在宋朝的时候,是不可能穿越到三国时期供关羽使用的。

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确切表明出关羽使用的到底是哪种武器,不过人们根据关羽在战场中的一些表现,推测出关羽使用的应该是一些长柄型的武器,诸如长矛或者类似于长柄陌刀之类的长刀。

关羽阵斩敌军主将的辉煌

一般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三国演义中双方将领通过单打独斗决定战争走向的事情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三国时期,战争的进行与其他时期没有什么不同,主将们的职责也与其他时期没有什么不同,但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关羽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关羽被曹操给俘虏了之后,曹操因为欣赏关羽的武猛,就给他封赏了一个偏将军的职务,对他非常优待,想把他留在自己的手下。

面对着曹操的优待,关羽显得非常的感动,但是他对他大哥刘备的忠义却使得他压下了心中这份感动、打消了留下来的念头。

不过关羽还是非常懂得知恩图报的,于是在曹操派遣他出战袁绍的军队时,他就使出了自己浑身解数为曹操打了一仗。

在那场战斗中,关羽率领着大军杀向了袁绍军队,与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关羽并没有留在阵后操控军队,而是跟着军队冲到了前面,直接就凭借着自己武勇无匹的气势把袁绍军队的主将颜良给斩落马下,取走了他的头颅。

在事情发生后,关羽的战绩和武勇很快就震惊住了众人,曹操对于关羽的欣赏之情就更加浓烈了起来,并因此而给关羽封了一个汉寿亭侯的爵位。

从当时人们的震惊与曹操的欣赏加重来看,我们可以得知关羽阵斩敌将这样的战绩在当时确实是独一无二的。

甚至我怀疑罗贯中之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描写那么将领互斗的战斗场面,就是受到关羽这份战绩的影响。

关羽差点逼迫曹操迁都

在刘备定鼎了江山之后,关羽被刘备安排在了“得荆州者得天下”的荆州镇守。

与现如今的荆州不同,当时的荆州面积非常庞大,几乎跟现如今的省份一般无二。

因为三方势力激烈争夺的原因,关羽当时是没能全部占领荆州的。

不过从当时荆州七个郡中有五个半的郡受到关羽统辖的状况,我们就可以知道关羽在当时的天下大势中扮演了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以及占据了多么巨大的话语权。

关羽人生最辉煌的时候是在他水淹了曹操的七军之后,在水淹七军的战绩发生后,三国势力中实力最强悍的曹操当即被关羽给震慑住了,因为生怕关羽下一步会威慑到自己的核心,他当时甚至产生出了要把都城迁走的想法,可见关羽在历史中的地位并不单纯是演义传说追捧上来的,而是有真材实料的。

关羽的性格缺陷

而我们要知道,历史中的关羽虽然忠义无双,但却也是一个性格非常刚愎的人。

刚愎是他生命中的最大一个性格缺陷,他最终之所以会兵败身死,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他这个性格缺陷导致的。

关于他的性格,看不起黄忠的事情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从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初步看出他的性格缺陷。

而说完了关羽生前的厉害程度,接下来,我们就继续了解一下关羽死后的厉害程度。

关羽在历史中的成帝过程

在最开始的时候,关羽是没有现如今那么崇高地位的。

他地位的提高,还要从唐朝时期开始说起。

在唐朝中期,唐朝廷增设了对武之一道的供奉。

在唐朝的供奉中,武之一道的地位最高者是姜太公姜子牙,排在了金字塔的顶端,是为武圣。

排在金字塔第二阶梯的则是历史中的十大名将,分别是白起、诸葛亮、韩信、吴起、李靖、孙武、张良等人。

而关羽当时排在了第三阶梯,和霍去病、张飞、廉颇、周瑜、卫青、孙膑等人并列。

这是关羽被奉上庙堂的第一步,不过那时的地位并不是多么崇高。

在历史中,关羽的地位大幅度提高是从北宋时期开始的,在北宋时期经过人们的神话之后,关羽被宋朝皇帝先后封予了公爵和王爵。

关公的称号就首次来源于那个时期。

后来历史发展又到了明朝时期,在明朝开国的时候,朱元璋废除了前朝皇帝封给关羽的爵位。

不过明朝中后期随着关羽的影响力越发庞大,关羽的爵位慢慢得到了恢复,最后在万历年间,关羽被万历皇帝封为了“协天护国忠义大帝”。

这是关羽首次在历史中获得帝级身份的封赏,而这就是后来人们把关羽称之为关帝的来源。

在明朝出征朝鲜的时候,甚至还发生了明朝将领胁迫朝鲜国王向关羽下跪祭拜的事情,可见关羽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

在明朝结束之后,清朝因为自努尔哈赤时期开始就崇拜关羽的原因,所以也延续了这种对关羽的崇拜,在他们的热捧下,关羽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武圣,受尽了世人的景仰。

一直到光绪时期为止,清朝历代皇帝一共给关羽封赏了许多名目繁复的大帝称号。

在最后,甚至连关羽的父亲、祖父都被清朝皇帝封予了王爵。

从这里面的种种,我们就可以知道关羽在历史的末期,地位崇高到了一种什么样的程度。

所以说这就是正史中关羽的厉害程度,在关羽生前,他厉害到能阵前取敌将首级、厉害到了差点令曹操迁都,在他死后多年,他厉害到了被封为大帝、厉害到了能连带着父祖被授予王爵。

作者:sichen zhang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042146/answer/31908490

关羽身后的发迹,起源于隋朝。

隋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也就是关公身死三百多年以后,佛教天台宗的开山之祖,智者大师来到荆州北部的玉泉山。为了使当时的人们更容易接受佛教这种外来宗教,他将关公点化,皈依佛门。智者奏于晋王杨广,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把关公列入佛法守护神行列,与韦驮菩萨同是佛教大护法,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蓝菩萨关公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宋徽宗崇宁二年,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用符召请关公杀死了解州盐池里的蛟怪,保护了盐池,于是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由于盐池是宋朝的经济命脉之一,所以关公无形中便成了大宋的经济保护神和财神。此后,关公庙大肆兴起,它的灵验程度也更加广泛传播。甚至传说关公能在各种水旱灾前显灵,旱时降雨,霪雨时祈出太阳。因为这些与老百姓的民生相关,也与朝廷的国运相关,所以到了宋徽宗大观年间,又追封其为武安王,庙号义勇。

宋朝末年,宋徽宗以自己的年号作为封号,以道教的真君作为神职,敕封关公为崇宁真君。然而来自北方的金国军队已兵临城下。北宋朝廷急需一位忠勇的军人榜样作为军神以激励将士勇猛作战。在首都汴梁失守之前,宋徽宗连续三次追封关公。最后一次的封号是义勇武安王,这个王的职位超越了他过去所有的封号。

到了明代,中国人对关公的崇拜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个时侯《三国演义》已经成书并流传于民间。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关公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威望愈发日益攀升,明朝政府也开始了新一轮加封高潮。万历年间的三次加封,使关公晋升帝位。《三国演义》已将关公塑造成仁义礼智信美好品德的完美化身,他因此成为宣扬儒家伦理观念的最佳人选。朝廷加封关公,并不仅仅是顺应民意,也不是关公真的具有什么超凡神力,而是他确实能作为教化百姓的榜样。明朝末年,关公成为武圣,同文圣孔子受世人膜拜。

明清时山西商人富甲天下。晋商们纵横天下,总是把家乡的英雄关公,作为出门在外的保护神。遍布全国的山陕会馆或山西会馆,是他们在外经商的办事处,里面必不可少的建筑就是关庙。因为游走天下闯荡江湖也需要彼此照应,共同面对困难,因此,晋商们就经常仿照‘桃园结义’结成异姓兄弟联盟,这也使关公忠诚和义气的美德广为流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由于晋商富甲天下,其他生意人也纷纷仿效,关公也就成了公认的财神了。”

关公除了能够满足保佑平安的愿望外,更具有精神上的凝聚力——商人们游走天下闯荡江湖,需要彼此相互照应,共同面对困难,因此,他们喜欢仿照桃园结义结成异姓兄弟,而关公的忠诚和义气,更成为他们倡导的美德。

商人供奉关公,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倡导诚信守义的职业道德,曾有乾隆时代商人们共同制定的行规保存在石碑上,其中对于欺骗顾客的行为处罚最为严厉,而处罚方式却又十分有趣,那就是罚戏。被判定有欺诈行为的商人,要出钱请戏班来演出,关庙对面就是戏台。

这种处罚,也成为商人们讨好顾客的高招,演出吸引来人群顾客,会馆也就成了一个大集市。晋商的足迹遍布中国,所到之处至少都有一所会馆、一座关庙、一个戏台,将这种义中取利的从商理念传播开来。他们在商业上的成功,更使各地商人相信,关羽,是一位能够保佑财源广进的财富之神。所以后来,市井百业争相供奉关公为本行的开山祖师和保护神。

关公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深受爱戴,不但在佛教和道教里,身居高位,而且更是传播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最佳榜样。

明末清初,《三国演义》成为了满洲人的政治和军事教科书,关公的作用,在清朝发挥到了极至,甚至被奉为财神,乃至最终至神至圣,万世人极。

清代之前,与关公同为武圣的岳飞地位也很高,岳王庙遍布全国,深受老百姓尊崇与爱戴。众所周知,岳飞抗击的是女真人的侵略,而女真人又是满族人的祖先。因此,在清朝建立以后,统治者对岳飞很不感冒,有关岳飞的《说岳全传》等小说被全面禁毁。满清统治者为了打压岳飞在民间的影响,全力拔高关公形象,以消除人民的反清意识。

从清朝中期开始,历任皇帝都对关公推崇倍至。乾隆三十三年,关公被赐封号“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十个字。 此后,一百多年间,历代皇帝屡次加封,光绪五年最后一次加封时,他的封号繁杂而冗长,有二十六个字之多:“忠义神武灵佑仁勇显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栩赞宣德关圣大帝”。

在清初《三国志演义》的评语中,关公已被崇誉为集儒雅、英灵、神威、义重于一身,“作事如青天白日,待人如霁月光风”的“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了。

关公 :敬称

关帝,又称关圣帝君。在广大信众的心目中,关圣帝君也是一位武财神。

历史上,关圣帝君实有其人。据《三国志》记载,关羽,字云长,生于山西运城常平村,于灵帝光和元年娶胡氏。关羽仪表威武,武艺超群。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投奔刘备,与刘备、张飞结拜为三兄弟,起兵争雄。刘备建立蜀国,关羽守襄阳、定益州、督江陵,被封为前将军,攻败曹仁,威震一时。建安二十四年冬,孙权用吕蒙计袭击荆州,关羽镇守荆州,一时因骄傲轻失,兵败走麦城,被孙权部下所俘,蒙难于章乡(即湖北当阳县北)。孙权将关羽父子首级献给曹操,因关羽曾经被曹操拜为偏将,深受礼遇,关羽杀袁绍将领颜良以报曹操恩德,所以曹操刻沉香木为躯,厚葬予洛阳,孙权只好以侯礼将其身躯葬于当阳。后主景耀三年,追封庄缪侯。《三国演义》将关羽的这段故事敷衍得淋漓尽致,乃至家喻户晓。千百年来,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勇猛、讲义气、忠贞不二的形象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了,这是因为他早已具备了被神化的条件。

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光大年间(公元五六七年)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这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关公褒扬喝彩的产物,更是百姓精神生活的需要。统治阶级从封建道德的角度大肆宣扬关公的忠孝节义,使关公信仰在不太长的历史时间里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庙宇增多,达数十万座;关公的封号不断加多。

隋朝时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关公的神仙故事,到了唐朝,关公庙增加,文人墨客诗文或碑帖中常提及关公,并开始出现在家中悬挂关公神像。宋代封为“显灵王”、“忠惠公”、“祟宁真君”、“胎烈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壮穆义勇王”、“英济王”。元朝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万历十八年“协天护国忠义帝”、四十二年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到了清代,清统治阶级认为自己能入主中原是得到了关公的神佑,所以,顺治皇帝特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城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民国时期有的地方将关羽与岳飞合祀于武庙。

关帝信仰涉及到各行各业。有的学者说,南北朝至唐朝是关帝信仰的形成期;宋元是发展期;明朝是盛行期;清朝是鼎盛期。其影响可与尊孔相比,毫不逊色。明朝大文豪徐渭在《蜀汉关后祠祀记》之中说:“蜀汉前将军关侯之神,与吾孔子之道并行于天下。然祠孔子者郡县而已,而侯则居九州之广,上自都城,下至墟落,虽烟火数家,亦靡不醵金构祠,肖像以临球马弓刀,穷其力之所办。而其醵也,虽妇女儿童,有欢忻踊跃,惟恐或后。以比于此事孔子者殆若过之。噫,亦盛矣!”

全国关帝庙多如牛毛,何止万千,清乾隆时期仅北京就有二百多座。在民间,关公是位武财神,是保护商贾之神。又说关帝庙里抽的签最谁、最灵验,不少文人吟诗推波助澜。现在关帝信仰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外出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崇拜关财神的人越来越多。供神的场所除了道教宫观,还有佛教场所,商业场所乃至家中都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关公神像。据说台湾省有一百六十余座关帝庙。新竹后山普天宫的关羽神像连同台座高达四五十米。海外有华侨的地方大多供有关帝,他是义气的象征,更是保护神和财神。

盐湖区北相镇西古村,是运城市关公故里关圣后裔中最为古老和庞大的嫡系集聚地。该村现有1500多人,80%为关姓。据《关圣帝君图志谱系》记载:汉灵帝光和二年(公元179年),关公因杀死豪霸吕熊等七姓族人出逃后,豪霸之徒勾结官府,欲将关姓之族赶尽杀绝。常平村的关姓族人们,被迫无奈,隐姓埋名,一路向北,举族迁居到安邑古村。

人物简介关公(约160-219),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名关羽,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著名将领,自刘备于乡里聚众起兵开始追随刘备,是刘备最为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关羽去世后,其形象逐渐被后人神化,历来是民间祭祀的对象,被尊称为“关公”;又经历代朝廷褒封,清代时被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也对关羽的事迹多有描写,在《演九龙关公 九龙关公

义》中关羽被描写为“五虎大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另外,古代有地名关羽。

生平介绍

身世之谜

关羽的身世在清朝以前一直不详。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解州守王朱旦在浚修古井时发掘出关羽的墓砖,砖上刻有关羽祖、父两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还提到关羽的家庭状况。他因而写了《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该铭现立于山西省运城市常平村的关帝家庙中。依铭所记,关羽生于“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 据墓砖上文字记载,关氏家其实是个文人世家。关羽祖父叫关审,字问之。汉和帝永元二年庚寅生,居住在解州(今山西解州镇)常平村宝池里。记载说他“冲穆好道”,常以《易》、《春秋》训其子,于桓帝永寿二年丁酉卒,年六十八。羽父关毅,字道远。性至孝,父审卒后,在墓上结庐守丧三年,除丧,于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庚子六月二十四日生关羽。关羽长成后娶胡氏为妇,灵帝光和元年戊午(178年)五月十三日生子关平。

明崇祯二年(1629年)立于石磐沟关羽祖茔的《祀田碑记》和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编修的《关帝志》,都认为关羽生于汉桓帝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此外,民间对关羽生辰还流传有好几种说法。比较、考证几种资料,较为可信且成公论是关羽生于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然则关羽将较刘备年长一岁,与民间普遍流传的排序不符。

这些资料一直受到争议,现今仍未有确切可信的资料。《三国志》及其他同期史料都未有记录关羽出生,另外如《关帝志》内容多出自《三国演义》,非严谨的史料;《祀田碑记》和《前将军关壮穆侯祖墓碑铭》未经严格考究。

桃园结义

关羽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中平元年(184年),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担任刘备的贴身卫士。后世传说,刘、关、张三人曾在桃园结义。《三国演义》则“演义”出他们的誓词:“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这虽是小说家言,但由于符合了动乱频仍的时代中下层百姓的心态,所以影响巨大。后世好多农民起义,都效法结义的形式,来巩固队伍,加强团结。三人组织了一支武装力量,参与了进攻农民起义军的行列。关羽也就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从中平元年(184年)一直到死,关羽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国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后刘备领徐州,在建安元年(196年)被袁术、吕布夹攻,关羽便跟随刘备一起投奔曹操。198年,刘备与曹操一同在下邳围攻吕布;据《蜀记》及《华阳国志

千里走单骑

》记载,下邳城前,关羽曾向曹操求夺秦宜禄前妻杜氏(《献帝传》记载当时吕布命秦宜禄使诣袁术,袁术以汉宗室女嫁给他,其前妻杜氏留于下邳),曹操答应。到城将破时,关羽又数次向曹操索要杜氏,曹操便想看她是否真的十分美丽。到城破后便先去看看她,见她有美色,便自己留下来,关羽心里不舒服。后来曹操任车胄为徐州刺史,关羽与刘备便跟随曹操班师。后袁术北上投奔袁绍,刘备奉曹操命拦截袁术于徐州,刘备趁机袭杀车胄,命关羽守下邳、领徐州,刘备返回小沛。

曹操赏识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进攻刘备,关羽战败被生擒,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曹操赞赏关羽为人,拜其为偏将军,礼遇甚厚。不久却觉察关羽心神不定,无久留之意 ,便对与关羽关系甚好的张辽说:“卿试以情问之”。张辽去问关羽,关羽叹息道:“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张辽将关羽的这番话转告曹操,曹操闻后,不但没有怨恨关羽,反而认为他有仁有义,更加器重他。后袁绍派大将颜良与淳于琼、郭图等攻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刺杀颜良于万军之中,并斩其首,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虽然《三国志》对于“斩颜良”的记载只有十九字,却是正史中极少数载述古代武将单挑的文字中最明确的记录之一。

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知其必去,遂重加赏赐。关羽把曹操屡次给他的赏赐都封存妥当,给曹操写了封告辞信,保护着刘备的家小,离开曹营,到袁绍军中寻找刘备。曹操将士闻后,要去追赶,曹操劝阻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三国志·蜀书六·关羽传》)。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

从关羽被擒到他立功报曹、重新投奔刘备,这段经历始终口耳相传,流行播衍。到《三国演义》,则形成了一个花团锦簇、精彩纷呈的故事单元,包括关公屯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礼待二嫂;一旦得知刘备下落,便当辞去);曹操厚待关羽,小宴三日,大宴五日;曹操赠袍,关羽穿于衣底,上用刘备所赐旧袍罩之,不敢以新忘旧;曹操赠赤兔马,关羽拜谢,以为乘此马,可一日而见刘备;关公斩颜良;关公挂印封金;古城兄弟相会等。在华夏大地,这段故事几尽妇孺皆知。

义放曹操

曹操占领江陵后,气势更盛,大有吞没“无立锥之地”的刘备和消灭江东孙权之势。这就发生了孙权、刘备联军大败曹操的著名的赤壁之战。十一月,孙刘联军在赤壁(今赤壁市赤壁镇风景区)大破曹操。关羽所率的一万精锐水军是刘备的主力,在这场战役中起了重要作用。后人为突出关羽“全交重义”的特点,演出了他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细节,至今脍炙人口。

镇守荆州

荆州包括南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七个郡,是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必争的战略要地。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下,刘备南逃,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会合,但刘备于途中被曹操军追至,幸而关羽驶至汉津,一同乘船至夏口。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于是刘备又与孙权大将周瑜夹攻曹仁,命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路。待刘备取得荆南,关羽被推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这其间襄阳实为曹操势力范围,由乐进驻守,所以关羽驻于江北。刘备平定蜀地后,以关羽董督荆州事,授权掌管荆州地区刘备控制的部分,包括荆州南部四郡和从东吴借来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

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希望取回荆州。刘备却说:“当得到凉州时,便会把荆州交还。”孙权对此十分怨恨,便派鲁肃索要荆州。孙刘两方的将领在阵前“单刀会”,据理相争但最终不欢而散。孙权命吕蒙准备进攻荆州南部,鲁肃将万余人马于益阳牵制关羽,刘备从益州带兵回援。时关羽号称有三万人马,自选五千精锐准备从上游渡河,吴将甘宁率领一千人前往驻守,关羽得知后就没有过河,在河对岸扎营,这个地方后来称为“关羽濑”。此时,曹操进取汉中的张鲁,刘备便迅速和孙权修和,协议平分荆州,但双方关系已趋恶化。孙权方仇视刘备、关羽君臣。

单刀赴会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率军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长沙、桂阳蜀将当即投降。刘备得知后,亲自从成都赶到公安(今湖北公安),派大将关羽争夺三郡。孙权也随即进驻陆口,派鲁肃屯兵益阳,抵挡关羽。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孙刘联盟因此能继续维持。 这次“单刀会”,经戏剧家、小说家敷衍,关羽成了英雄,鲁肃反成了鼠目寸光、骨软胆怯的侏儒。这是艺术家们的创作,并非历史真相。鲁肃一手促成了孙刘联盟,并为之“守之终身而不易”(王夫之语)。所以,刘备、孙权都逐渐强大,建立了与曹魏抗衡的蜀、吴二国,中国历史上才出现了三国时期。

威震华夏

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关羽进攻荆州北部樊城,曹操派大将于禁援救,时大雨令汉水暴涨,于禁所率领的七军都被大水淹没,将士纷纷往高处避水,而关羽则乘势坐大船进行攻击,史称“水淹七军”。于禁因为穷迫,于是向关羽投降,庞德则被关羽所获,因不向关羽投降而被关羽处斩,关羽还进一步围困曹军大将曹仁于樊城,并另派遣军队包围襄阳。曹操指派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3]当时曹操治郡下许多义军早已受关羽遥控,更有许多叛乱都想引关羽为援,关羽威震华夏。

败走麦城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月,曹操欲自许迁都避关羽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用答应将江南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同时曹操动员徐晃、张辽等将,及衮州刺史裴潜、豫州刺史吕贡等率军救援樊城,更准备亲自征讨关羽。而孙权命吕蒙为主帅偷袭荆州,并亲自率军为后援。荆州重镇江陵守将麋芳、公安守将博士仁因与关羽有嫌隙而不战而降,吕蒙、陆逊等遂次第攻陷荆州各地。

救援樊城的徐晃开始认为很难与关羽抗衡,不过之后曹操先后派遣徐商、吕建等将领以及殷署、朱盖等十二营兵马增援徐晃,最终徐晃出战击败了围困樊城的关羽军队。此时关羽知悉后方生变,乃南撤,但水军仍然控制汉水。关羽军队的家属多在江陵,得知江陵失陷于孙权,士卒渐渐溃散,退至麦城。

是年十一月,吕蒙率军隐蔽前出,进至浔阳(今江西九江东北),把精锐士卒埋伏在伪装的商船中,令将士身穿白衣,化装成商人,募百姓摇橹划桨,昼夜兼程,溯江急驶,直向江陵进袭,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隐蔽和诡密。

吕蒙知关羽兵少,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麦城北边的通西川的小道,就事先派兵埋伏。十二月,孙权派使者到麦城劝关羽投降。关羽提出叫吴军退兵十里,然后在南门相见。吕蒙果然退兵十里,等候关羽投降。关羽及其长子关平趁机带着十几个骑兵,偷偷地出北门向西逃去,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被缚见孙权,孙权招降关羽,关羽宁死不屈,与其子关平在临沮一起为潘璋所杀,死时年五十八岁,

身后故事

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通常认为即关林,不过现代有观点认为关庄村关羽墓才是埋葬关羽头颅之处,关林只是万历年间建的祀祠场所。[4]同时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当阳,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蜀汉政权则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关羽墓,以招魂祭祀。而关羽故乡山西运城解州后来则建立了关帝庙,是为解州关帝庙,被认为是关羽魂魄归返之处。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或称‘魂归山西’)”。

孙权背盟偷袭和关羽被杀也象征孙刘联盟的彻底破裂。章武元年(221年),蜀汉先主刘备以为关羽报仇之名东征东吴,曾专程到大王冢祭拜关羽,并在玉泉山建关羽祠。之后蜀汉军队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陆逊率领的孙权军,蜀汉从此彻底失去对于荆州的控制权。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蜀汉后主刘禅在追谥几位重要大臣时,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3深远影响

后世

千百年来,集忠孝节义于一身的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勇猛、讲义气、忠贞不二的形象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了,这是因为他早已具备了被神化的条件。

对关公的信仰始于南北朝。光大年间(公元五六七年)当阳县玉泉山首建关公庙。这不仅是封建统治阶级对关公褒扬喝彩的产物,更是百姓精神生活的需要。统治阶级从封建道德的角度大肆宣扬关公的忠孝节义,使关公信仰在不太长的历史时间里蓬勃发展,主要表现在庙宇增多,达数十万座;关公的封号不断加多。

隋朝时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关公的神仙故事,到了唐朝,关公庙增加,文人墨客诗文或碑帖中常提及关公,并开始出现在家中悬挂关公神像。宋代封为“显灵王”、“忠惠公”、“祟宁真君”、“胎烈武安王”、“义勇武安王”、“壮穆义勇王”、“英济王”。元朝封为“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明万历十八年“协天护国忠义帝”、四十二年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到了清代,清统治阶级认为自己能入主中原是得到了关公的神佑,所以,顺治皇帝特封关羽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城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民国时期有的地方将关羽与岳飞合祀于武庙。

关帝信仰涉及到各行各业。有的学者说,南北朝至唐朝是关帝信仰的形成期;宋元是发展期;明朝是盛行期;清朝是鼎盛期。其影响可与尊孔相比,毫不逊色。明朝大文豪徐渭在《蜀汉关后祠祀记》之中说:“蜀汉前将军关侯之神,与吾孔子之道并行于天下。然祠孔子者郡县而已,而侯则居九州之广,上自都城,下至墟落,虽烟火数家,亦靡不醵金构祠,肖像以临球马弓刀,穷其力之所办。而其醵也,虽妇女儿童,有欢忻踊跃,惟恐或后。以比于此事孔子者殆若过之。噫,亦盛矣!”

全国关帝庙多如牛毛,何止万千,清乾隆时期仅北京就有二百多座。在民间,关公是位武财神,是保护商贾之神。又说关帝庙里抽的签最准、最灵验,不少文人吟诗推波助澜。

2013年关帝信仰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外出于市场经济的需要,崇拜关财神的人越来越多。供神的场所除了道教宫观,还有佛教场所,商业场所乃至家中都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关公神像。据说台湾省有一百六十余座关帝庙。新竹后山普天宫的关羽神像连同台座高达四五十米。海外有华侨的地方大多供有关帝,他是义气的象征,更是保护神和财神。

精神

中国有两位光照千秋的圣人,即文圣孔子、武圣关公。孔子以其言论传世,关公以其行为立身。关公忠义精神光照华夏,文化丰土厚,受众层面广。关公实乃“三跨”伟人。

(1)关公文化精神是跨越时空(跨越世纪)的崇尚。

关公辞世迄今已有1780多年,以忠义精神为核心的关公文化精神,历经风雨,跨越千年,久传不衰。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永不衰竭的生命力,莫过于文武双圣了。特别是在当前种种带有模糊乃至

关公

颓废色彩的消极情绪,启动关公文化系统工程,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正在步入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虽然这个时代往往表现在高新科技的竞争与发展上,但不可忽略,任何高新科技背后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只有真正以人为本的高新科技才是真正可以持续发展的经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以高新科技带动发展的同时,必须由文化来完成对其负面效应的弥补。同时,一个地区的特色文化发展的程度是该地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组织部分。关公文化所特有的“凛然正气、忠义仁勇、赤诚报国”的崇高精神正好是新世纪人们精神世界的强心剂。可以说作为中国文化精髓之一的关公文化精神是跨越历史、跨越时空、跨越世纪的崇尚。

(2)关公文化精神是跨越阶层的崇尚。

中国有一位伟人说:“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关公是一个跨越阶层的偶像,在古老华夏的文明史上,不论是官家和百姓,不论是富豪和贫民,也不论是敌人和朋友,都拥戴崇拜关公。关公麦城遇难辞世不久,农家百姓便把关公神像挂在自家中堂(见《三国演义》八十三回),直至今日,在民间,特别是东南沿海,民家、商家都把关公神像当作财神、保佑神供奉在中堂。民间如此,皇家亦如此。据统计,历朝有16位皇帝23次为其御旨加封,使其由侯而王、而帝、而圣、而神。在这一点,历朝皇帝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历朝皇帝也正是借文武双圣的崇高威德达到“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的目的。回顾中国历史,凡是经济繁荣、国泰民安时期,就是文圣武圣得到尊崇时期;凡是经济崩溃、社会动乱时期,就是文圣武圣遭到不幸时期。关公文化精神已成为安邦治国的重要精神武器。所以说,对关公文化的“闲置”是一种最大的文化资源浪费。在世纪之交启动关公文化系统工程,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3)关公文化精神是跨越国度的崇尚。

关公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中国大陆,在一切有华人居住的地方,崇拜关公的香火都十分兴旺。据不完全统计,仅台湾省就有关帝宫庙千余座,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泰国、越南、缅甸、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4万多座关帝庙宇。关公文化精神财富不仅属中国独有,它是属于世界的,属于全人类的。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焦大卫博士说:“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

,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这就是说,关公文化精神不仅具有国家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的意义。

综上所述,说明关公文化精神具有历史的、现代的、中国的、世界的认同性。这种认同性,表现为永恒的人心所向。此乃关公文化系统工程缘起和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佳项目选择。

人物评价

关羽是以忠贞、守义、

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在中国古代层出不穷的名人之中,被后世戴上炫目光环并尊之为“圣人”者,却仅有二人,他们就是被民间尊称为“文圣”的孔子和“武圣”的关公。

关公本名关羽,字云长,出生于公元160年,卒于公元220年。关公在其近六十年的一生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佐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出一曲令人感慨万端的人生壮歌。作为三国名将的关公,可以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毫无建树。可是,关羽那充满英雄传奇的一生,却被后人推举为“忠”、“信”、“义”、“勇”集于一身的道德楷模,并成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农工商广泛顶礼膜拜的神圣偶像。

4与佛教

在中国的佛教中,关公为伽蓝菩萨。伽蓝是护卫寺院的护法神,民间称之伽蓝尊王、伽蓝千岁,伽篮菩萨与韦驮菩萨是佛教大护法,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 ,伽蓝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中国运城市关帝庙崇宁殿关帝圣像(4张)

关公与歇后语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关羽崇拜最初来自于人们对其忠义武勇的推崇,最终成型是中国文化中忠义精神的人格化,神格化。我们崇拜的是各自心中的“关公”,已经不只是历史和戏曲中的关羽。

 

 

关羽的出现是朝廷、民族、社会,时代的需要,可以是刘公、张公、也可以是岳公。但正如题主所问,为什么不是刘备、张飞或诸葛亮呢,我认为是以下原因:

1、忠于汉室:关羽一生始终坚持着“匡扶汉室”的理念而且表现的非常明显,对于后世任何时代的统治者来说都是最需要的,尤其是乱世之中,宣传关羽的这份忠贞更能凝聚民心。

2、武力第一:在忠诚的前提下,个人能力也非常的重要,这样才能让骄傲的武将信服。小说中虽然描述吕布的武力是最厉害的,但是在实际历史上,按照已有的记载,关羽的武力是最高的。关羽阵斩大将的记录,也是整个三国有记载的唯一一次万军中单枪匹马阵斩敌方大将,斩首后安然而归的记录。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有非常非常少的,更不是后世演义中描述的仗着马快偷袭。以关羽这个战绩,别说是三国时期,乃至于中国之后所有武将都是信服崇拜的。每次看南北朝历史,只要记载一个将领武力高,最高的荣誉就是比做关羽,其本人也会非常的自豪

 3、儒将形象:供在庙堂上的神像自然不能过于猥琐粗鄙,关羽的形象无疑又为他加分不少。中国人古代讲究“异人异像”,关羽红脸长髯的形象,自然更容易被百姓往神异上靠而更加崇拜。关羽在威震华夏的最巅峰,却被东吴偷袭荆州,最后拒不投降而英勇就义,充满了一种英雄的悲剧感。更容易引起百姓的同情,和士人的歌颂。整个三国中“败走麦城”和“秋风五丈原”应该是大家最扼腕叹息的两段了,所以也造就了武将第一的关羽,和文臣第一的诸葛亮。

4、民间人望:关羽的崇拜并非是单纯政治宣传的需要,都是基于上述原因,在民间有一定人望基础之后,被统治者顺势宣传的。不然的话,秦桧在清朝怎么没有被宣传成民族英雄。老百姓有时候并没有那么好骗。

 

关羽先是在民间和武将中有一定名望之后,从民间崇拜逐步拔高为官方祭祀。最早从北宋开始的忠惠公再到武安王,之后明朝达到顶峰的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清朝早期对于关羽太多的尊崇,直到道光光绪年间,国家危难之际,统治者又想起这这位忠义无双的关老爷,逐渐加封为26字的大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82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