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先例 相杰之首——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管仲的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动乱,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著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起初,管仲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而桓公未听其言,于次年轻率攻鲁,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军击败。
战后,为使齐国尽快富强起来,达到民足、国富、兵强,管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方面,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与经济是否发展密切相关。他废除了齐国仍保留的公田制,实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轻重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发展渔业,由国家铸造钱币调节物价,推动商品流通;鼓励商民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的经济得到很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21个乡。其中工商乡6个,乡民专营本业,不服兵役,农乡15个,乡民平时种田,战时当兵。国都以外划分为邑、卒、乡、县,均设官员管理。10县为1属,全国共有5属,设5位大夫管理。每年初,5位大夫要向国君报告属内情况。这就形成了对全国的统治。
在军事方面,管仲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强调寓兵于农,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乡,5家为1轨,10轨为1里,4里为1连,10连为1乡,5乡为1军。每家出1人当兵,1军为l万人。全国有3军,国君自率1军,二位上卿各率1军。每年春秋通过狩猎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齐国由于管仲实行改革,很快强盛起来。管仲又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那时,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国互相争战。首先举起尊王的旗帜,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顺地得到盟主的地位。所谓“攘夷”,是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天子,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后,派人送祭肉给桓公以示嘉奖。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附近)召集各诸侯国会盟,举行受赐典礼,并依据管仲的建议,订立了盟约。至此,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管仲临死之前不推荐鲍叔牙为相是觉得他为人还不够圆滑,不够圆滑的人太过于正直,不适合在朝廷里的弯弯绕绕。
官中与鲍叔的深厚友谊已成为中国的一个通俗故事。在中国,人们经常用“官饱之交”来形容他们与好朋友之间的亲密信任关系。鲍叔牙是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又名“鲍叔”。管仲,家境不如鲍叔好。官仲在历史上被称为夷吾、字仲,谥号敬。它被称为“春秋第一期”。最终,这两个地位和地位迥异的人可以成为亲密的朋友。历史见证了他们的友谊。
管国家的人才管仲主张富国强军的改革。他说:“如果国家富裕了,人民就会留下来。如果国家富裕了,人民就会留下来。如果这个国家富裕,人们就会懂得礼仪。如果他们吃饱了,就会知道荣辱,“国家发达了,世界人民自然会依附于齐国。他的商业政策使齐国的工商业兴旺发达。国家垄断了商业和商业运作,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管仲死前,他对齐桓公说鲍叔牙确实是个绅士。他太严肃了,不可能是个圆滑的人。如果让这样的人当高官,肯定会得罪很多人,不利于朝廷的团结。因此,他没有被推荐。鲍叔牙能理解管仲的做法,并不在乎。管中智知道,包书亚不会在乎这个。他更清楚他不能管理国家。如果他在人际关系好的时候推荐他,那对他伤害不会更大。因此,管仲死后,并没有向君主推荐鲍叔牙。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下面是我分享的关于管仲的 故事 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管仲的故事介绍
管仲,字夷吾,是春秋战国晚期人物。管仲是一个拥有大才能的人,但是却因为家境贫寒,除了他的好友鲍叔牙对他赏识有加,不断帮助他之外,没有其他人对他认可,其才能也没有 办法 得以发挥。
在齐襄王统治期间,齐襄王十分的残暴,齐襄王的两个儿子,公子小白以及公子纠为了保命,纷纷外逃。鲍叔牙是公子小白的谋士,而管仲是公子纠的谋士。在逃亡期间,公子纠与管仲在鲁国避难,受到鲁国的尊敬。但是,不久后齐襄王被公孙无知杀死后,公子小白早先一步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并追杀一直与他争夺王位的公子纠。
鲁国得知消息后,派出军队将公子纠以及公子纠的护卫召忽给杀了,将管仲囚禁起来。鲍叔牙知道了管仲还没有被杀,只是被囚禁起来之后,赶紧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齐桓公要想成就霸业,就必须要以管仲为宰相。齐桓公听信了鲍叔牙的谏言,告知鲁国将管仲送回齐国。
在管仲回齐国的前几天,齐桓公斋戒沐浴三天,并且亲自到城门前迎接,与管仲共坐一辆马车,请教治国之道。管仲到齐国后,管仲被封为齐桓公的宰相,为齐国献治国之策,为齐国百姓安定富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保障了齐国国泰民安。并且也为齐桓公的霸业出谋划策,让其他的诸侯国屈服于齐国,使得齐桓公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名垂千古。
管仲的籍贯
在约公元前723年管仲生,去世于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是我国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国著名的 政治 家、 军事 家。史料记载管仲是颍上人,也就是现在的安徽颍上人。
对于管仲到底是哪里的人现在人还在研究,但是对于他是春秋时期颍上人这个说法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管仲出生在今天的安徽省颍上这点应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但是有疑问的是颍上在春秋时期是哪个国家。
一般的认识管仲是齐国人,因为管仲一直在齐国生活,并最终在齐国成就了自己的一生,也帮助了齐国成为春秋五霸的霸主。由于当时各诸侯国之间的人们对自己国家的认同,所以他应该是齐国人。
但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因为史记上说管仲是颍上人,颍上就是现在安徽颍上,如果按照这个说法的话,那齐国的疆界太靠南了,有点不符合当时各国的边界。按照当地的疆界划分,管仲应该是楚国人,只是在齐国出仕而已。
对于这两种说法,还是前一种说法比较得到人们的认同,因为根据当时的地域划分地图,地图也不是非常详尽的,所以后一种说法还是不被多数人认同的。
但是不管怎样管仲是在齐国成就自己的,他也帮助齐国富国强兵,成为第一位霸主,让齐国的国力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他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他的 历史 地位也是也是被后人铭记的。
春秋名相管仲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他出生于公元前719年,他是我国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法家的代表人物,所以他也被称为管子。管仲是商人出身,他后来在鲍叔牙的举荐下做了齐桓公的丞相因为他出众的才能使齐国逐渐变得富强,以至于最后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齐国的富强与观众的智谋和才干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管仲也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我们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比较混乱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才济济的时代,管仲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很多春秋历史的 爱好 者来说管仲是他们最感 兴趣 的春秋时期历史人物之一,对于管仲除了他的才学能干和成就之外我们感兴趣的还有他的长相,流传到现在的关于管仲的,绝大多数一些春秋时期的画像,从画像中可以看出管仲微胖身材略小。除了画像之外在百度上搜索管仲的,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影视作品中演员对管仲的演绎。
对于管仲的研究者来说管仲的形象不是画像和一些影视剧可以表现出来的,作为我国春秋时期最著名的一位丞相他的气质和相貌 自然 不是百度上的几张可以表现出来的。如果你也感兴趣管仲的的长相和样貌的话可以在网上搜索关于管仲的进行相关的了解。
对于历史人物来说我们已经不可能完全复原他的样貌和长相,现在能看到的,也只是现代人猜测的结果。但是他们为我们留下来的影响和成就还是存在的是可以直观看到的,所以我们并不因在历史人物的样貌上做研究,而是应该更多的了解他们的作品和成就。
管仲之器小哉解释
管仲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管仲之器小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管仲这个人器量很小,那孔子为什么会这样说管仲呢
管仲作为我国春秋时期的名相,他帮助齐桓公成为了春秋霸主,同时也帮助齐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强大的国家。对于齐国来说,管仲为他们国家出谋划策才使得他们国家变得富强了,既然如此,那么作为春秋时期诸子百家中最有名望的孔子为什么会觉得“管仲之器小哉”呢
《论语》记载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这段话充分翻译为:孔子说:“管仲这个人器量真是小啊”问:“管仲知道俭吗孔子回答:“管仲有三位妻子,怎么会知俭。”问:“管仲懂礼节吗”孔子就回答:“皇帝门前的门塞他家门前也有,君主用来设宴招待外国使节的酒杯,他家也有,如此说来管仲要是懂礼节的话世上就没有不懂礼的人了。”《论语》中的这一段话表达了孔子认为管仲之器小哉。
无论孔子说“管仲之器小哉”是不是正确,管仲的才学能力都是为后人所称道的,在他的帮助下齐国成为春秋霸主也是事实,《论语》中“管仲之器小哉”的评判也无法完全否认管仲。
政治家管仲与鲍叔牙的关系
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我国春秋时期的著名军事及政治家。管仲名夷吾,字仲,也被称作管敬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曾帮助公子纠与小白也就是齐桓公争夺皇位,后又任职于齐桓公旗下,帮助齐桓公推行很多利于国家发展的政策。
鲍叔牙和管仲一样同是春秋时期的有才之士,在春秋时期鲍叔牙是齐国大夫,正是因为他向齐桓公举荐管仲,管仲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管仲与鲍叔牙由于早年曾一起经商,后来又一起辅佐齐桓公,所以二人相交甚深。在齐襄公被杀后公子纠和小白一起争夺皇位,最初管仲是帮助公子纠的,但后来小白得胜,小白即位后立号为齐桓公。鲍叔牙由于与管仲相识,知道管仲是难得的贤才,所以向齐桓公举荐管仲来代替自己的职位。管仲得到齐桓公的赏识以后励精图治,用自己的才能帮助齐桓公治理齐国,从此以后使得齐国变得逐渐富强。在齐国逐渐富强的同时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的故事也广为流传,历史上称为管鲍之交。
在鲍叔牙向齐桓公举荐管仲之前两人曾一起经商,在分红时往往是管仲分的要比鲍叔牙多一些。鲍叔牙手下的人都觉得非常不公平,但鲍叔牙并不在意,并向别人解释说是由于管仲家境比较贫寒,所以他俩在分红时才会自觉地多分一点给管仲。
管鲍之交,是我国历史上流传已久的佳话,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春秋时期的一段美谈。
管仲非仁者与之说
《管仲非仁者与》文章中主要记录的是孔子与他的弟子对管仲的一些评价和议论。文章开头子贡向孔子提问,关于管仲能不能算得上是一位仁人的问题,子贡很困惑,齐襄公死后管仲本致力于帮助公子纠取得王位,但公子纠最终败给小白,小白最后成为了齐桓公而且杀了公子纠,而管仲不仅没有为公子纠殉死反谋,而做了齐桓公丞相。
对于子贡的困惑孔子解释说:“如果不是管仲利用自己的才能帮助齐国变得强盛,那么齐国的百姓就不会有这么好的生活,就连你和我也会穿着胸口敞开的衣服死在山间的沟壑中,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在这篇文章还记录了公孙丑和曾西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公孙丑问曾西,如果曾西在齐国任职的话有没有可能能够和管仲相提并论,曾西和管仲谁更贤能呢听到公孙丑的话曾西非常的愤怒,他告诉公孙丑:“管仲得到了君主的信任,行使着国家的政权,但他为国家所做的功业却太少了也太过卑微了,所以我不屑于和管仲比较。”
《管仲之交》,就是管鲍之交,是管仲和鲍叔牙的故事,具体故事如下:
管鲍之交,意思是指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出自《列子·力命》;
“管鲍”,是指公元前7世纪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俩是好朋友。管仲比较穷,鲍叔牙比较富有,但是他们之间彼此了解、相互信任;
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扩展资料:
鲍叔牙推举管仲:
管仲进了齐国的地界,鲍叔牙早就等在那里了。他一见管仲,如获至宝,马上让人将囚车打开,把管仲放了出来,一同回到临淄。鲍叔牙把管仲安排在自己家里住下,随后去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鲍叔牙说:“我比管仲差远了,我不过是个小心谨慎、奉公守法的臣子而已,管仲才是治国图霸的人才哪!”;
齐桓公选了一个好日子,亲自出城迎接管仲,并且请管仲坐在他的车上,一起进城;
管仲到了宫廷,急忙跪下向齐桓公谢罪。齐桓公亲自把管仲扶起来,虚心地向他请教富国强兵、建立霸业的方法。管仲讲得一清二楚。两人越谈越投机,一直谈三天三夜,真是相见恨晚。齐桓公接着就任命管仲为相。
-管鲍之交
╰つ℡勾勒回3级2009-08-07 春秋时期,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修明政治、全面改革,对外尊王攘夷,存亡续绝,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霸业的取得,固然与桓公的开明有很大关系,但与管仲的谋略也是密不可分的。司马迁就曾经在《史记》中对管仲的作用作了极高的评价:“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有一个强大的群体。管仲虽是经天纬地的盖世奇才,但同样概莫能外。正是有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紧密的团结在管仲周围,忠实的、创造性的执行桓公、管仲的决策,桓管的霸业才最后走向了成功。早在齐桓公不记一箭之仇,欲拜管仲为相时,管仲便向桓公推荐了“五杰”。管仲提出:“建成大厦,决不能单凭一根木材;汇成大海也决不能仅靠几条涓涓细流。君欲成就大业必须任用五杰——举动讲规范、进退合礼节、言辞刚柔相济,我不如隰朋,请任命他为大司行,负责外交;开荒建城、垦地蓄粮、增加人口,我不如宁戚,请任命他为大司田,掌管农业生产;在广阔的原野上使战车不乱、兵士不退,擂鼓指挥着将士视死如归,我不如王子城父,请任命他为大司马,统帅三军;能够断案合理公道,不杀无辜者,不诬无罪者,我不如宾胥无,请任命他为大司理,负责司法刑律;敢于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图富贵,我不如东郭牙,请任命他为大谏之臣,主管监察谏议。想要富国强兵有这五位就足够了,想要成就霸王之业,还要有我管仲在这里。”桓公听从管仲建议,令五人各掌其事,并拜管仲为相,组成了强有力的领导集团。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领导集团决策英明,务实能干,增强了齐国的综合国力,赢得了周王室、诸侯各国和本国人民的一致赞誉。史书中对王子城父和宾胥无的记载十分有限,因而他们的生平事迹不得而知。而隰朋与宁戚、东郭牙则于史有载,留下了彪炳史册的业绩。隰朋担任“大行”,即外交大臣后,能根据当时周室衰微,天下纷乱的局势和齐国欲称霸、尊王攘夷的总目标来开展工作,使齐国的对外政策、外交活动取得了很大成功,从而使自己也跻身于春秋时期著名外交家的行列。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葵丘之会后不久,晋国发生内乱,隰朋统帅诸侯联军平定晋国之乱,与秦穆公共立晋公子夷吾为君,是为晋惠公。他还代表齐国主持了晋国与戎狄之间的谈判,以抵御少数民族对中原各国的侵略和掠夺。他又会合诸侯筑城于缘陵,把倍受荆楚淮夷侵迫的杞国迁至那里安置。管仲后来评价隰朋眼光远大而能虚心下问;能以善陶冶人,谨言慎行;能公私分明,有大仁大德,并且还在临终时向桓公郑重的推荐隰朋做自己的继任者,认为隰朋是能根据变化与百姓共荣辱并能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相才。宁戚做了大司田后,全面负责齐国的农业生产。当时,在“地泻卤”的齐国,农业是一个薄弱环节,但又是一国经济的基础。在宁戚的管理下,齐国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很快使齐国的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丰产,六畜兴旺。他忠实的执行管仲“相地而衰征”的决策,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还提倡“科学种田”,总结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生产、管理经验。他自己就是一个农业科技专家,《养牛经》这部中国最早的畜牧业专著就是他的大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鲍叔牙的提醒下,他不居功自傲,而是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和廉明的作风,深受人民拥戴。关于东郭牙,历来存有争议。《吕氏春秋·重言》认为那个根据桓公、管仲说话的口型手势就能猜出齐国将要伐莒的东郭邮,就是东郭牙。我们认为《吕氏春秋》有误,东郭牙实际上就是鲍叔牙。鲍叔牙是一个文武兼备的人物,他在齐桓公夺得君位的政治斗争中立下了赫赫首功。但鲍叔牙却拥功不恃,当桓公欲拜他为相时,他固辞不受,而极力推荐管仲,言:“若必治国家,则非臣之所能也,其为管夷吾乎。”并从五个方面比较自己的才能不如管仲,劝桓公任管仲为相,以图大业。(《管子·小匡》)由此可见鲍叔牙的大公无私和有知人之明 。管仲曾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史记·管晏列传》)鲍叔牙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性情耿直,敢于犯言直谏。他能“识君臣之有善(与不善)者”,对桓公之治多所匡正。桓公在霸业有成后常露骄矜之色,觉得自己可比尧舜。一次,他对鲍叔牙说,想派人铸大钟,用以铭记自己的功德。鲍叔牙不赞同,他备言桓公之过,令桓公惭愧不以,说:“如果不是您及时批评,我迟早要犯大错误。”还有一次,桓公、管仲、鲍叔牙、宁戚四人同饮。致酒酣之时,桓公对鲍叔牙说:“为什么不起来为我祝酒呢?”鲍叔牙捧杯而起,道:“希望您不要忘记流亡在莒国的时候,希望管仲不要忘记被绑在鲁国的时候,希望宁戚不要忘记在车下喂牛的时候。”桓公离席再拜说:“我和两位大夫能不忘您的话,国家就一定没有危险。”两百多年后,孔子与学生讨论人臣之最贤者时说:“齐有鲍叔,郑有子皮。”并进一步评价道:“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可见孔子对鲍叔牙评价之高。五杰各司其职,充分施展抱负,努力发挥才华,终使齐国出现了君明臣贤、国强民富的兴盛局面,开创了功名赫赫的首霸伟业。究其原因,是与管仲不拘一格、选贤任能、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的用人思想分不开的。从五杰的史实中,我们可以管窥出管仲的用人思想,以期对我们今天的人才工作有所借鉴。出于公心荐才,从事业角度选才,是管仲用人思想的核心理念。管仲之所以向桓公推荐五杰,最重要的原因是霸业的需要。管仲认识到,要创立霸业,仅仅靠桓公的支持和自己的谋划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大批人才来群策群力;光有正确的决策,没有具体的行动是很难支撑的,还需要有一大批实干家来落实解决;霸业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一个方面的人才是不够的,还需要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法律等方方面面的能人。基于此,管仲才向桓公推荐了五杰。在五杰中,除鲍叔牙是自己的老朋友外,其他几人均与自己交往不深,如宁戚是一个外国人,就与管仲素昧平生。由此可知,管仲很好的继承了齐国自姜太公就建立起的“尊贤上功”的用人传统,完全摈弃了私利和个人感情因素,真正做到了社稷是主,大公无私,为国选贤。注重人才的群体效应,是管仲用人思想的一大特色。管仲之所以推荐五杰,潜意识里有这样的理念: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要完成宏图大业,就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就必须有一个充满智慧的群体来作为基础。管仲是有全方位才能的,但他没有刚愎自用,大包大揽,事必躬亲,而是胸怀宽广,海纳百川,乐于荐贤,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这一点不仅仅说明管仲的品德高尚,有容人之心,而且说明管仲在智慧上的过人之处。拿后世的晏婴、诸葛亮与管仲相比,更能看出这一点。晏婴虽然也为国举荐了田穰苴、御者等良才,但无论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与管仲相提并论,甚至二桃杀三士、谏景公不用孔子等事例所表现出的狭隘心胸也与管仲期间用易牙、开方的宽广胸怀更不可同日而语。诸葛亮虽自比管仲,但大事小事事必躬亲的举事风格所反映出的机心太重又与管仲大气纵横、愿意当甩手掌柜的潇洒飘逸大相径庭。一句话,一个领导能重用一两个人并不算本事,能重用一批人,注意发挥群体效应,才是真正的本事;一个英雄只让自己凸显出来未免小器,能带出一个英雄集体,带出一批顶尖高手,才算真正的豪杰。在重德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人才的能力,是管仲用人思想的关键。管仲在向桓公推荐五杰时,并没有罗里罗嗦的极言五个人的品德如何如何,而是单刀直入,干脆直接的说出五个人的才能。这并不是说,管仲不重德,而是管仲德能并举,更偏重于能。这充分反映了管仲宽厚务实的政风和唯才是举的用人理念。在管仲看来,个人品德中最重要的是公德,即为国为民干事创业;个人才能中最重要的是治国才能,即为国为民干事创业的才干和能力。一个人的个人品质再优秀,如果没有报效国家、发展事业的能力,就不能算有大德;同样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再强,如果没有公德,就不能算有大能。从某种意义上说,大能即大德,两者是辨证统一的。基于此,管仲在桓公面前才刻意忽略了言五人之德,重点谈了他们的能力。同样是重能,管仲又与战国时期号称尊贤重士的孟尝君大大不同。孟尝君也重能,但他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来重能的,无论是冯谖为他营建三窟也好,鸡鸣狗盗之徒为他脱离险境也罢,他仅仅重视的是人才为自己谋私利的私能;而管仲则完全不同,他推荐五杰,重视的是他们为国家谋公利的公能、大能。两相比较,优劣自现。注意用人所长,是管仲用人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用人所长,是管仲向桓公推荐五杰时最直接呈现出来的用人思想。在管仲看来,人才具有很大的差异性,王子城父是军事人才,你叫他干外交就是强人所难;鲍叔牙性情耿直,干监督可以,办外交就得和外国天天闹别扭,所以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使其人尽其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在管仲看来,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必然有优点又有缺点。一个领导者不仅要把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还要注意大力张扬、充分发挥他的优点、优势。管仲在向桓公推荐五杰的谈话中,没有既摆优点又摆缺点,做一副貌似公允的假象,而是真诚热情的赞美了五个人的长处,对五杰充满了信任和期待,这就为最高决策者桓公的最后任命作了积极的铺垫暗示。更难能可贵的是,为了让桓公相信自己的推荐,他竟然连用五个“我不如”来强化桓公对五杰的重视程度,一片赤诚,由此可见。从后来五杰在各自岗位的杰出表现来看,管仲作为领导者是充分发挥了他们的特长和优势的,这点不用详谈,因为事实足以证明一切。注意在对人才长期考察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做出对人才的客观评价,是管仲用人思想的精髓。俗话说,知人善任,知人是选人、用人的前提和保障。从管仲向桓公推荐五杰的谈话以及后来五杰的优秀表现来综合审视,我们说,管仲对五杰的性格、才能、品德是完全了解的,在知人方面,管仲确实独具慧眼。管仲在知人方面的细、深、准,我们认为是建立在对人才的长期观察和比较分析基础上的。我们不排除管仲在知人方面直觉敏锐,有天赋的成分,但管仲不是神,他之所以对五杰那么透彻的了解,主要是事前作了大量的调查、访问,汇集了大量的信息,在深入思考、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深思熟虑得出的正确判断。管仲虽然拜相前身在鲁国,对齐国当时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但管仲在去鲁之前对国内的情况是全面掌握的。为了成就霸业,管仲很早就注意搜罗各个方面人才的信息,在脑子里很早就建立了人才信息库。否则,一回国就知道国内的人才情况,并从中优中选优,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准确的定位自我和人才之间的关系,是管仲用人思想的先进部分。管仲向桓公推荐五杰的谈话结尾,很耐人寻味。按照一般人的做法,既然是推荐别人,说别人优点,最后就别捎带着夸奖自己了,可管仲不,他一方面高度肯定了五杰的才能,认为他们完全可以使齐国富国强兵;另一方面又高度肯定了自己的才能,认为只有自己才可以辅佐桓公成就霸业。是管仲狂妄自大,自吹自擂么?是管仲害怕桓公刚才听了自己在五个方面与五杰的差距从而怀疑自己的才能,最后施展的谈话艺术,来个层层铺垫,最后烘托出自己么?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在管仲看来,说别人好不等于说自己差,人才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不是对立的,而是兼容的。管仲既客观的分析别人的优点,认为他们在具体领域内的才干超过自己,又客观的分析自己的优点,认为自己在宏观调控、驾驭全局、统筹兼顾方面有五杰望尘莫及的地方。这样,就摆正了自我和人才之间的关系,分清了自我和人才的责任和义务,为下步霸业整体工程的展开,扫清了人际关系的障碍,从而为自己和五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创造了良好条件。用人不疑,是管仲用人思想最成功的部分。从五杰上任后政绩突出、表现优异、功勋卓著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管仲是用人不疑,善于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管仲似乎没有或很少权利欲和嫉妒心,对部下的具体工作较少干预。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参加诸侯会盟、调停国际争端这样的大事,作为齐国的首相,是应该当仁不让的率领代表团参加的,那样做既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又可以名正言顺的获取功业,可管仲没有那样做,而是委派了隰朋前往。在管仲看来,一个高明的领导,在关键时刻不抢功、不争功,不仅仅是个人品质高尚的问题,还是一个胸怀全局、促进事业发展的工作作风和领导智慧问题。管仲没有亲自去,除了可能国内有要务缠身的因素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基于事业角度考虑,认为隰朋是外交部长,他应该独当一面;隰朋的外交才能卓越,在自己之上,他能够在既定的外交政策框架内圆满完成任务。该管的一定要管,不该管的就放手让部下去干;自己能管、又属于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事就去做,别人比自己管得好、又属于人家职责范围之内的事就决不插手——这就是管仲的下属观,后来管仲对隰朋的评价很高,认为他该说的说,不该说的决不去说,对自己的职责十分明确,也可以从侧面看出管仲下属观的高明。在对待下属的问题上,与管仲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邹忌和诸葛亮。邹忌的嫉妒心十分厉害,他不能容忍田忌的军事才能在自己之上,不能容忍在具体的出兵救赵、救韩问题上田忌与自己意见相左,不是以大局为重,弥合自己和下属之间的矛盾,而是千方百计争功、抢功,图谋加害田忌,直到把田忌逼得走投无路,流落到楚国的江南为止。这与管仲襟怀坦白,雍容大度,不与隰朋争功、抢功,简直是天壤之别。诸葛亮比邹忌品德高尚,他为人谨慎,智慧超群,忠心耿耿,鞠躬尽瘁,但在用人问题上有较多失误。他倒是用人不疑了,果断的用关羽守荆州,用马谡守街亭,结果呢?荆州失守,街亭失守,关羽英名扫地,马谡当了替罪羊。不是说他用人不疑不对,而是说他对人的判断出现了偏差。放手让人才施展才华是对的,但基础应该是对人才的全面认识和对其能否成事的预见。管仲用隰朋不疑,是他对隰朋有全面认识,预见到了他的成功,结果隰朋成功了,印证了管仲用人的正确性;诸葛亮用关羽而没有估计到他的骄傲自大所带来的危害,用马谡而没有估计到他的刚愎自用、理论脱离实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结果关羽、马谡的失败印证了诸葛亮用人的失败。应该说,诸葛亮是一片公心的,但他的事必躬亲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上遏止了部下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他明明是一个军事理论家,在军事具体实践方面不行,但他非要身先士卒,六出祁山,结果兵败垂成,致使蜀汉的军事指挥人才匮乏,出现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尴尬局面;魏延明明提出了有一定可行性的出师子午谷的计划,诸葛亮不但不对部下的聪明才智大加褒扬,反而怀疑他图谋不轨。这与管仲放手让王子城父统领军事,虚心接受鲍叔牙的意见建议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认为,用人不疑,用人不疑的绩效良好,是一个领导者综合素质优秀的集中体现。在这方面,管仲可谓真正的楷模。学史可明智。从管仲推荐五杰以及五杰杰出表现的历史事实,我们充分感受到了管仲用人思想的高明和深邃,提升了对用人问题的认识。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我们在由衷的赞叹祖先的领导艺术的同时,也在努力反思我们在用人方面的问题。
春秋战国时管仲是鲍叔牙举荐的。
鲍叔牙举荐管仲的故事:
春秋时期,鲍叔牙和管仲二人是好朋友,彼此相知很深。
他们两人曾经合伙做过生意,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一些。别人都为鲍叔牙鸣不平,鲍叔牙却说:“管仲不是贪财,而是他家里穷呀。”管仲几次帮鲍叔牙办事都没办好,而且他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人都说管仲没有才干。
这时,鲍叔牙又出来替管仲说话:“这不是管仲没有才干,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而已。”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而且三次逃跑。人们讥笑地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家里有老母亲需要奉养啊!”
后来,鲍叔牙当了齐国公子小白的谋士,管仲却为齐国的公子纠效力。两位公子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带,小白弯腰装死,骗过管仲,日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
公子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牙为相,并欲杀管仲报一箭之仇。鲍叔牙坚决辞掉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己,劝说齐桓公不计前嫌,用管仲为相国。齐桓公于是重用管仲。果然,如鲍叔牙所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于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扩展资料鲍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早年辅助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管仲为相。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参与“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鲍叔牙的外交主张,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以诸侯长的身份,挟天子以伐不敬。
鲍叔牙处的时代正是列国并峙,互相征战不休。当时在黄河下游比较活跃的大国有齐、鲁、郑、宋、卫;小国有邢、遂、谭、纪、杞。大国又分两派,一派是郑、齐、鲁,一派是宋、卫。小国也附属在各个大国一边。两派的力量以郑、齐、鲁为强。
由于郑国发生内乱,渐渐中衰,齐国慢慢强大,逐渐成了各国的霸主。
此时,边境的各族也都发展起来。北方的狄人开始南下,成为中原各国的严重威胁。西方的戎人也开始东进,戎国经常侵犯鲁国和曹国,北戎又侵犯郑国,山戎又进攻燕国,伊洛之戎又进攻周王室。而南方的蛮人也跃跃欲试,想要北上。鲍叔牙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统一中原势力抵抗外来民族。
参考资料:
鲍叔牙,管仲因为错保公子纠而得罪于齐桓公,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力保管仲,并被任命为齐国宰相。
:鲍叔牙早年辅助 公子小白(即后来的 齐桓公), 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 管仲为相。 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参与“ 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 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
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1 文言文《管仲论》如何翻译啊
[原文] 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
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
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
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威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
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
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蝤,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故必复有贤者,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集》[译文] 管仲做丞相辅助,称霸诸侯,打击夷、狄等异族,到死时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
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功业的成就,不是成功于完成之日,必有一定的因素引起;祸乱的产生,不是发生于作乱之时,也必有根源预兆。因此,齐国的安定强盛,我不认为是由于管仲,而是由于鲍叔。
至于齐国的祸乱,我不认为是竖刁、易牙、开方,而是管仲。为什么呢?竖刁、易牙、开方三人本就是乱国者,但重用他们的是齐桓公。
有了舜才知道流放四凶,有了仲尼才知道杀掉少正卯,那桓公是什么人,回头看来,使桓公重用这三个人的是管仲啊!管仲病危时,桓公问及丞相人选。此时,我想管仲将推荐天下最贤能的人来作答,但他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三人,不讲人情,不能亲近”罢了。
唉,管仲以为桓公真的能不用这三个人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该知道他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音乐不停歇于耳,美色离不开眼的人。
如无此三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开始不重用他们,只是由于管仲在,一旦管仲没了,这三人就弹冠相庆了。
管仲以为自己的遗言就可束缚桓公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人,而是怕无管仲。有管仲在,那这三人就只是普通人罢了。
若不是这样,天下难道缺少跟这三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幸而听了管仲的话,杀了这三人,但其余的这类人,管仲能全部列出而除掉吗?唉!管仲是不懂得从根本上着眼的人啊!如果齐桓公问询时,推荐天下贤人来代替自己,那么管仲虽死,齐国却不能说没有管仲了。这三人又有什么可怕的,不说也可明白啊!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再强的了。
晋文公的才能不及齐桓公,他的大臣也都不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厚。
可晋文公死后,诸侯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的余威,还能在一百多年里充当盟主。为什么呢?因为它的君主虽不贤明,但还有老成练达的大臣存在。
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这不足为奇啊!他仅靠一个管仲,可管仲死了。天下并非无贤人,而是有好臣子却不被君主使用啊。
桓公在世时,竟说天下不再有管仲一样的人才。这种话,我不相信。
管仲的书《管子》里这样记载:管仲临死前,论及鲍叔牙、宾胥无的为人,并列出他们的短处。这是他心中认为这几个人都不能托以国家重任,而且预料自己将死。
《管子》一书实在荒诞,不值得相信。我看史蝤,因不能荐用蘧伯玉,去掉弥子瑕,所以在死后用尸首劝谏。
萧何临死,推荐曹参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应如此啊!国家往往因一个人兴盛,因一个人灭亡;贤人不悲自己的死亡,而忧国家衰败。
所以一定要在生前找到贤人接班才能死去。那管仲,凭什么可以死掉呢?。
2 文言文《孔子论管仲》的翻译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二、译文: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
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
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三、评析: 本章和上一章都是评价管仲。
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
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3 文言文《管仲论》如何翻译啊管仲相威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诸侯不敢叛。
(管仲给齐桓公当了丞相,齐国从此牛比了,跟诸侯面前拔份,驱逐了没有中原户口的外来势力,到他挂了的时候齐国还很牛,诸侯都老实着呢。) 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威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 简公,齐无宁岁。
(后来管仲挂了,竖刁、易牙、开方这三活宝被国家重用了,结果国家乱了,齐桓公挂了,五个儿子为了争夺家产互相PK,一直蔓延到了简公当家的时候,齐国都没消停过。)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 (成功了,并不是成功于成功的那一天,肯定之前就存在成功的原因;) 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
(点背了,不是说点背在点背的时候,肯定之前就存在隐患。) 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
(所以齐国的富强,不能光说是管仲的功劳,而要说是鲍叔的功劳。) 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到乱的时候,不能光怪那三个小子,而要怪管仲。) 何则?竖刁、易牙、开方三子,彼固乱人国者,顾其用之者,威公也。
(为啥这么说捏?那三块料,固然是祸乱国家的人,但是谁重用的他们?是你呀齐桓公不是?) 夫有舜而后知放四凶,有仲尼而后知去少正卯。 (咱说就说以前吧,有个舜,知道自己快不成了,先把他认为的四个祸害给流放了,还有孔子,知道快不成了,先把不成器的家伙给处理了。)
彼威公何人也?顾其使威公得用三子者,管仲也。 (你呀齐桓公算什么东西啊?让齐桓公用这三活宝的就是你Y管仲。)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
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 (管仲临死的时候,齐桓公问他后事。
看到这里,我以为管仲得推举点天下的人才来继承他。我TMD以为错了。
他不过说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家伙不能重用而已。) 呜呼!仲以为威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仲与威公处几年矣,亦知威公之为人矣乎? (我靠!管仲你就真觉得齐桓公不用他们三个?你呀和齐桓公待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Y齐桓公是什么东西你还不知道?) 威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
(齐桓公看见好听的就伸耳朵,看见小妞就走不动,要多没起子就多没起子,没这三小子,他不得憋死啊。) 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
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 (以前为什么不用他们你不知道啊?是因为有你管仲督着他呢。
你一挂了,那三小子可就撒了花折腾了。) 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威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
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徒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 (管仲你以为你临死一句话齐桓公能听你的?齐国的祸患不是那三个小子,而是没有你管仲。
你管仲活着,那三个小子在折腾,也就是三脚揣不出个P来。你以为,天下就他们三个SB啊?就是侥幸齐桓公听了你的话,把那三个孩子剁了,天下那么多SB呢,你还能有一个剁一个?) 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
因威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夫何患三子者?不言可也。
(我靠!管仲啊你真是本末倒置了。齐桓公问你的时候,你推举点人才代替你不就完了么?你死你的,国家也不会缺乏人才的啊。
还用怕三个SB么?这还用我说啊。) 五伯莫盛于威、文,文公之才,不过威公,其臣又皆不及仲; (春秋五霸里面论强盛那就数齐桓公、晋文公了,晋文公的才能还不如齐桓公,文公的大臣又都比不过管仲。)
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习文公之余威,犹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
何者? (晋灵公的暴虐,远不如齐孝公的宽厚。即使这样,晋文公挂了了之后诸侯都没有不服晋国的,晋文公时候的余威照样让各个诸侯忌惮了一百多年,我也纳闷了,同样是称霸多年的国主,做人的差距咋就这么大捏?) 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
威公之薨也,一乱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晋灵公虽然玩不转,但是国家尚且有许多能臣支撑啊。
齐桓公被折腾死了,乱的一塌糊涂,国家的稳定都得靠管仲一个人,而管仲早就挂了。)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
(还是千里马和伯乐那意思。) 威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
(要说齐桓公在的时候,天下不在有管仲这样的人才了,我反正不信。) 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
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管仲写的《管子》里记载了很多讨论鲍叔等人的文章,分析他们的功过。他那意思就是说以后的人都不能把国家托付给他们。
而他有知道自己没多少日子了,这书说了这么多废话,想蒙谁啊?) 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
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我看历史上,有很多大臣在自己要退休的时候都推荐了自己的继承人,萧何就推举了曹参代替他嘛。
大。
4 《管仲与鲍叔牙》的文言文翻译译文: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经常与鲍叔牙交游,鲍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生活贫困,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对他很好,没有怨言。后来鲍叔牙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后,管仲也被囚禁起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为齐国的相国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九次会集各国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全都仰赖管仲的计谋和策划。
扩展资料
原文: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也。
管鲍之交这个成语,起源于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友谊的故事,最初见于《列子·力命》,“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此世称管鲍善交也。”管仲和鲍叔牙之间深厚的友情,已成为中国代代流传的佳话。在中国,人们常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彼此信任的关系。
参考资料管鲍之交
5 文言文《管仲哭鲍叔》翻译没找到原文,第二篇为史记中的翻译
“管鲍”指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管仲和他的朋友鲍步牙两个人。管仲年轻时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赚了钱之后,鲍步牙知道管仲家里十分贫困,总是多分给管仲一些,绝不认为管仲贪心;管仲帮助鲍叔牙做事时,不一定件件做得很好,鲍叔牙不认为管仲愚蠢,而理解那是受客观条件所限;管仲做官,曾三次被逐,鲍叔牙深知并非管仲人品不好,或是干得不出色,而是时机和运气问题……管仲深情感叹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鲍叔牙后来推荐管仲做了齐国之卿,帮助齐君大力推行改革,使齐国成了春秋的第一霸主。现在,人们常以“管鲍之交”形容友谊笃厚。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的时候,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贤明、有才干。管仲家贫,经常占鲍叔的便宜,但鲍叔始终很好地对待他,不因为这些事而有什么怨言。不久,鲍叔侍奉齐国公子小白,管促待奉公子纠。等到小白即位,立为齐桓公以后,桓公让鲁国杀了公子纠,管仲被囚禁。于是鲍叔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桓公凭借着管仲而称霸,并以霸主的身份,多次会合诸候,使天下归正于一,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时,曾经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财利时自己总是多要一些,鲍叔并不认为我贪财,而是知道我家里贫穷。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反而使他更加困顿不堪,陷于窘境,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我曾经多次作官多次都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不成器,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机。我曾经多次打仗多次逃跑。鲍叔不认为我胆小,他知道我家里有老母需要赡养。公子纠失败,召忽为之殉难,我被囚禁遭受屈辱,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因小的过失而感到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感到耻辱。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了管仲以后,情愿把自身置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享有俸禄,得到封地的有十几代,多数是著名的大夫。因此,天下的人不称赞管仲的才干,反而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管仲出任齐相执政以后,凭借着小小的齐国在海滨的条件,流通货物,积聚财富,使得国富兵强,与百姓同好恶。所以,他在《管子》一书中称述说:“仓库储备充实了,百姓才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才能分辨荣辱;国君的作为合乎法度,“六亲”才会得以稳固”“不提倡礼义廉耻,国家就会灭亡。”“国家下达政令就像流水的源头,顺着百姓的心意流下。”所以政令符合下情就容易推行。百姓想要得到的,就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替他们废除。
管仲执政的时候,善于把祸患化为吉祥,使失败转化为成功。他重视分别事物的轻重缓急,慎重地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菁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候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管仲富贵得可以跟国君相比拟,拥有设置化丽的三归台和国君的宴饮设备,齐国人却不认为他奢侈僭越。管仲逝世后,齐国仍遵循他的政策,常常比其它诸候国强大。此后过了百余年,齐国又出了个晏婴。
6 管仲之齐文言文课文带翻译和加点子意思原文
齐襄公无道,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无知弑襄公,管夷吾、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鲁人以兵纳之。未克,而小白入,是为桓公。使鲁杀公子纠于鲁之生窦。召忽死之,桓公既立,使鲍叔牙为宰相。辞曰:“若必治国家者,则其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及管夷吾者五。”乃使人请于鲁庄公曰:“寡君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故请之。”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齐使受之而退。比至,三衅三浴之。桓公亲迎于郊,而与坐而问焉。遂以为相。注云:三衅者,以香涂身曰衅。孔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此答子贡问管仲不能死之辞也。大抵召忽之死,为守节;管仲不死,为树功。盖桓公兄也,合立当事之。子纠,弟也,不当辅以争国。故圣人不责其死而称其功。
翻译
齐襄公政治残暴,鲍叔牙护送公子小白逃到莒地(今山东莒南县)。公孙无知谋杀了齐襄公,管夷吾、召忽护送公子纠逃到鲁地(今山东西南部)。鲁国人派兵接纳了公子纠。(鲁国人护送公子纠回齐国即位)还没有到达,公子小白先回到了齐国即位,就是齐桓公。让鲁国在生窦(地名)杀掉公子纠。召忽为公子纠而死(公子纠也死了),桓公即位以后,任命鲍叔牙为宰相。鲍叔牙推辞说:“如果一定要治理好国家,一定要任用管夷吾做宰相。我有五个地方比不上管夷吾。”齐桓公于是派使者请求鲁庄公说:“我们国君有叛逆的大臣,现在在您的国家,我们国君打算处死他来告诫大臣们,特此请求(把管夷吾交还给齐国)。”鲁庄公派人把管夷吾捆起来,交给了齐国的使者。齐国使者接收了管夷吾回到齐国。快到齐国的时候,齐桓公斋戒三天沐浴三天。齐桓公亲自到郊外迎接管夷吾,和他坐在一个车上并询问他(治理国家的方法)。于是任命他为宰相。注释说:三衅,用香料涂抹全身叫做“衅”。孔子说:“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在诸侯国中称霸,一度匡定天下,百姓至今仍然享受他带来的好处。”
这是孔子回答子贡问管仲为什么没被处死的问题时说的。大盖召忽的死,是为了操守贞节;管仲不死,是为了建立功勋。齐桓公是兄长,应当立他为王。公子纠,是弟弟,应该辅佐哥哥不应该争夺王位。
所以圣人不谴责他为什么不殉死而称赞他的功劳。
7 管仲盖有以致此也哉 文言文翻译译文:管仲有什么达到这种地步啊! 出自苏辙《管仲》。
附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先君尝言: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桓公伯,孔子称其仁,而不能止五公子之乱,使桓公死不得葬,曰:“管仲盖有以致此也哉!” 管仲身有三归,桓公内嬖如夫人者六人,而不以为非,此固适庶争夺之祸所从起也。
然桓公之老也,管仲与桓公为身后之计,知诸子之必争,乃属世子于宋襄公。夫父子之间,至使他人与焉,智者盖至此乎。
于乎,三归、六嬖之害,溺于*欲而不能自克,无己则人乎!《诗》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四方且犹顺之,而况于家人乎? 《传》曰:“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
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
’公曰:‘开方何如?’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何如?'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
’管仲死,桓公不用其言,卒近三子,二年而祸作。”夫世未尝无小人也,有君子以闲之,则小人不能奋其智。
《语》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岂必人人而诛之!管仲知小人之不可用,而无以御之,何益于事? 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于乎殆哉昔先君之论云尔 (苏辙《管仲》)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而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
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
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鰌,以不能进蘧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
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
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
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此固适庶争夺之祸所从起也 适:恰逢 B乃属世子于宋襄公 属:托付 C有君子以闲之 闲:清闲 D且各疏其短 疏:说坏话 6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桓公内嬖如夫人者六人,而不以为非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B①舜有天下,选于众 ②敏于事而慎于言 C①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 ②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 D①知诸子之必争 ②人之所亲爱而辟焉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苏辙的文章伊始,即从正反两个方面入题,亮明文章的观点,指出管仲是一个功过参半的人,作为下文评述的依据。 B、苏辙的文章借管仲这一事例告诫北宋当权者,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显而易见,文章的寓意是相当深的。 C、苏辙在论证中,运用了丰富的史实多方类比,反复比衬,将道理剖析得十分精辟,独到。
D、苏洵的文章共分四层,运用了充足的史实,总结管仲临终不能荐贤自代的教训,垂戒后人。 8、下列文段,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于乎殆哉昔先君之论云尔 A、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于乎殆哉/昔先君之论云尔 B、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于乎/殆哉/昔先君之论云尔 C、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于乎殆哉/昔先君之论云尔 D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于乎/殆哉/昔先君之论/云尔。
9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管仲盖有以致此也哉!(3分) (2)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
(3分) (3)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 (4分) 参考答案: 5B(A适:嫡,封建宗法制度下称正妻为“适”。
C闲:让人清闲(空闲)。D疏:分条陈述。)
6A(A。都是转折连词,却。
B①从, ②对;C①表目的,来 ②用;D①取消句子独立性,②对于。) 7A 8C(参考答案: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
于乎殆哉!昔先君之论云尔。) 9参考答案:(1)管仲有什么达到这种地步啊!(2)管仲病重将要死了,桓公问他有谁能出任国相。
(3)而且预料自己将死。这部书实在是荒诞,不值得相信。
评分细则:10分,(1)3分,“有以”、“致”、“此”,每个1分。(2)3分,“且”、“使”、句式,各1分;(3)4分,“逆”、“诞谩”、“足”、“信”,各1分。
8 文言文《管仲破俗》翻译原文: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已矣。
译文:
齐国人崇尚豪华的葬礼,产的布匹都被用来做寿衣上,而木材也都耗在了做棺材上。齐桓公很担忧这样的风气,就把这个情况告诉了管仲,说:“布匹都用光了我们就没有衣服穿,木材都耗尽了就没有用来制作防御器材的材料,而豪华葬礼的风气不能停息,如何禁止这种风气?”管仲回答说:“但凡人们要做什么事,不是为了名声就是为了利益。”于是齐桓公下命令说:“今后如果棺材做得太高档,就把那人的尸体示众,并且把那些发丧的人治罪。” (被陈尸示众的人得不到名声,那些发丧的人得不到利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没过多久,厚葬的风气停止了。
注解:
好:喜爱。
布帛:泛指织物。
于:被。
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患:担心。
无以:没什么可以用的了。
对:回答。
为:做事。
戮:侮辱。
罪:治···的罪。
当:主管。
休:停止。
已:停止。
矣:了。
尽:全部,用尽。
椁:外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