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灵时童谣原文及赏析

桓灵时童谣原文及赏析,第1张

  桓灵时童谣

 佚名〔两汉〕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如鸡一作:如黾)

  译文

 被推举作秀才的人竟然不识字。被荐举作孝廉的人竟然不赡养父母。被选拔为寒素、清白的人竟然像污泥一样肮脏,被称为是干吏良将的竟然象鸡一样胆小。

  注释

 秀才:汉代为举士的'科目,要文才出众的人才能当选。察:选拔。孝廉:本来是汉代选举宫吏的两种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洁之士,后来合称“孝廉”。寒素:汉晋时举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清贫。清白:也是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为官清廉。高第:汉代选拔士人的科目名。一说指出身豪门。

  赏析

 “举秀才,不知书。”凡举作秀才科的人,本应文才深秀、学富五车,但实际上却连字都不识,于是便产生了名与实强烈的对比,夸张又并不让人觉得虚诞。

 “察孝廉,父别居。”孝、廉本来两科,后来合而为一,应是事亲孝顺、处事廉洁之人当选。这里复词偏义,重在讲“孝”。孝之最为基本的,就是奉养双亲。但这位被荐之人,竟是与父亲分居而住,就中国古代家庭观念来看,无疑是不孝之举了。

 “寒素清白浊如泥”,寒素与清白,可能是性质相近的两个科目。汉代察举科目,只随皇帝高兴与需要而定,所以并不固定。《晋书·李重传》中讲到举寒素要符合“门寒身索,无世祚之资”的条件,选举制度汉晋相延,变化不应很大。范哗在《后汉书·扬雄传论》中说:“中兴以后,复增淳朴、……清白、敦厚之属。”可见二者都是选举科目。一般科目之名称与它所要求的品质应是相当的。故清白、寒素科出来的,应是出身清贫、为官清正之人,而实际上,劳动人民的评价则是“浊如泥”,可见他们是当不起那四个字的。

 “高第良将怯如鸡。”汉代不仅文官由重臣推荐,武将也如此。《汉书·昭帝纪》:“始元五年,诏举郡国文学、高第各一人。”《后汉书·安帝纪》:“永初五年七月,诏三公、特进、九卿、校尉,举列将子孙明晓战阵任将帅者。”大概武将之举,均要求“列将子孙”,正因此,此科目才取名“高第”吧。高第与文学对举,在此又与良将并举,可知与上面“寒素清白”一样,是两个相近科目。被荐之人,应“刚毅武猛,有谋谟(《顺帝纪》)”,然而实际上却胆小如鸡,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这首民谣,用一两个典型的细节,通过形象的比喻与夸张,将一个个名不符实的推举现象并列起来,将封建时代选拔人材的虚伪、腐朽与可笑揭示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战斗与讽刺艺术。

1 《杨子之邻人亡羊》阅读答案

原文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岐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请曰:“羊,贱畜,又非夫子之有,而损言笑者,何哉?”杨子不答,门人不获所命。 ——《列子·说符》

注释:

1、杨子:杨朱,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

2、率其党:带领他的亲属。党,亲族。

3、竖:仆人。

4、移时:多时。

译文

杨子的邻居跑掉了一只羊。那位邻居率领家人去追赶,又来请杨子的僮仆去帮着追寻。 杨子说:“嘻!跑了一只羊,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寻?”邻居说:“这一带岔路太多。” 邻人回来后,杨子问:“羊找到了吗?”邻人回答说:“找不到了。”杨子问:“怎么跑掉的?”邻人说:“岔路之中又分岔路,我们不知道羊跑到哪里去了,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这话神色骤然变了,半天不说话,一天不见笑容。他的学生觉得奇怪,请教(杨子)道:“羊,不过是 的畜生,而且还不是老师您的,却使您不苟言笑,这是为什么?”杨子没有回答, (他的)学生最终没有得到他的答案。

启示

求学的人经常改变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就会丧失本性,迷失方向,甚至丧失生命,只有抓住根本的东西、统一的本质的东西不放,才不会误入歧途。

从这篇寓言,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领会到,不仅学习上要紧紧抓住根本的东西,一致的本质的东西,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都应该这样。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专一,不能三心二意,见异思迁。如果毫无主见,见到岔路就想另走,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甚至会有丧失本性甚至丧失生命的危险的。

由这篇寓言凝炼而成的成语“歧路亡羊”、“多歧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误入歧途,一无所成,后果严重。

2 杨子之邻人亡羊阅读答案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①追之。杨子日:“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日:“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日:“亡之矣。”日:“奚亡之?”日:“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垃乙丘丛甚也。” (列子·说符》)

注释:①竖:童仆。

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2分)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结构助词,的)

②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代词,羊)

2、补出句子中的省略成分。(2分)

既反,(杨子 )问:“获羊乎?”(邻人 )曰:“亡之矣。”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岔道之中又有岔道,我不知(羊)逃到哪条路上去了,所以就回来了。

4、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答案:事物(事理)是复杂多变的,只有明确方向,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才不至于误入歧途)。或:做事不专一,就会一无所获答。

译文:

杨子的邻人走失了一只羊。那人央请了许多亲戚朋友一道去寻找,又请杨子的家僮也一同去追捕。杨子说:「唉!走失了一只羊,何必要这麽多人去寻找呢?」邻人说:「因为岔路太多了!」杨子的家僮回来后,杨子问:「找到羊了吗?」家僮说:「丢掉了!」杨子问:「怎麽会让羊走失呢?」家僮说:「每条岔路之中又有岔路,我不知道要往哪条路走,所以只好回来了。」 (娆雪+语文网)

杨子听了,脸色变得很忧伤,过了些时还不说话,整天闷闷不乐。他的学生觉得很奇怪,便请问杨子说:「羊不过是只贱畜,而且又不是老师的,为什麽为了这事整天都不笑呢?」杨子没有回答他们……心都子就说:「大路因岔路多了而走失了羊,读书人则因不能专心一志而葬送了一生。」

3 挚虞,字仲洽,少事皇甫谧,才学通博,著述不倦,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翻译:挚虞,宇仲洽,挚虞年少时侍奉皇甫谧,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学习而不知疲倦。

原文:挚虞,字仲洽,京兆长安人也。父模,魏太仆卿。

虞少事皇甫谧,才学通博,著述不倦。郡檄主簿。

虞尝以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天之所祐者义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履信思顺,所以延福,违此而行,所以速祸。故借之以身,假之以事,引之以正,反之以义,推神明之应于视听之,崇否泰之运于智力之外,以明天命之不可违,故作《思游赋》。

举贤良,与夏侯湛等十七人策为下第,拜中郎。因诏诸贤良方正直言,虞对曰:“臣闻古之圣明,原始以要终,体本以正末。

故忧法度之不当,而不忧人物之失所;忧人物之失所,而不忧灾害之流行。诚以法得于此,则物理于彼;人和于下,则灾消于上。”

时太庙初建,诏普增位一等。后以主者承诏失旨,改除之。

虞上表曰:“臣闻昔之圣明,不爱千乘之国而惜桐叶之信,所以重至尊之命而达于万国之诚也。前《乙巳赦书》,远称先帝遗惠余泽,普增位一等,以酬四海欣戴之心。

驿书班下,被于远近,莫不鸟腾鱼跃,喜蒙德泽。今一旦更以主者思文不审,收既往之之诏,夺已澍之施,臣之愚心窃以为不可。”

诏从之。元皇后崩,杜预奏“谅暗之制乃自上古是以高宗无服丧之文而唯文称不言汉文限三十六日魏氏以降既虞为节皇太子与国为体理宜释服卒哭便除”虞含预书曰:“丧服者,以服表丧。

今帝著一日万机,太子监抚之重,以宜夺礼,葬讫除服,变制通理,垂典将来,何必附之于古,使老儒致争哉!”从之。 后历秘书监、卫尉卿,从惠帝幸长安。

及东军来迎,百官奔散,逐流离鄠、杜之间,转入南山中,粮绝饥甚,拾橡实而食之。后得还洛,历光禄勋、太常卿。

时怀帝亲郊外。自元康以来,不亲郊祀,礼仪弛废。

虞考正旧典,法物粲然。及洛京荒乱,盗窃纵横,人饥相食。

虞素清贫,遂以馁卒。(节选自《晋书·挚虞传》) 译文: 挚虞,宇仲洽,京兆长安人。

父亲挚模,是魏国的太仆卿。挚虞年少时侍奉皇甫谧,才学广博,著述不倦。

郡中选他做主簿。挚虞曾经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天所保佑的是道义,人所帮助的是诚信。讲诚并旦信顺天命,会使人福寿延长违背这些,就会招致灾礽。

所以凭借自身,假托人事,用正道引导他们,使他们返回到礼义之途,在枧听之外推举神明的应验,在智力之外崇尚否泰的命运,借以说明天命不可违。所以作《思游赋》。

推荐为贤良;和夏侯湛等十七人策选为下等,拜为中郎。于是(皇帝)下诏让各位贤良进献直言,挚虞回答说:“我听说古代圣明的君主,考究原始以求善终,体察根本以正其末。

所以忧虑法度不当,而不忧虑人物失所;忧虑人物失所而不忧虑灾害流行。如果能以法求取,那么在其他事情上就能以法治理,在民间人们相处和睦在朝廷灾祸就自会消除。”

当时祖庙刚刚建成,(皇上)下诏一律加官晋爵一级。后来由于负责拟旨的人草拟的诏书不太符合皇上的旨意,于是诏书废止。

挚虞上表说:“我听说古代的圣王明君,不吝惜千乘之国而爱惜桐叶封弟的信誉,就是为了尊重至尊的诏命而通达万国的诚信。前些时的《乙巳赦书》,发扬先帝留下的恩泽,普遍增加爵位一等,以酬答天下欢欣爱戴的忠心。

驿站传布诏书,宣示于远近,没有谁不欢腾雀跃,欣喜蒙受思泽。如今一旦因为主管的人考虑文辞不周密,收回以往的诏令,夺走已普施的思德,我私下认为不应该。”

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并下诏。元皇后死了,杜预上奏:“天子居丧之制,起自上古时代,商高宗武丁没有服丧的文宇记载,只能说明仪式符合服丧的礼制而没有记载。

汉文帝规定服丧三十六天。曹魏以后,既葬而祭以为节度。

皇太子与国家为一体,理应脱下丧服,哭完就除服。”挚虞答复杜预的信中说:“丧服就是用服表现丧。

现在皇帝日理万机,太子监护安抚天下的责任重大,以时宜改变丧礼,葬罢就除服,改变礼制通达事理,典制流传到未来,何必依附于古代,使老儒纷争呢?”(皇帝)下诏依从了他的意见。 (挚虞)后来历任秘书监、卫尉卿,眼着惠帝到长安。

等到关东军队来攻打天子时,百官奔散,于是挚虞流离到鄠、杜之间,转入南山之中,粮食断绝饿得厉害,便拾橡子充饥。后来得以回到洛阳,历任光禄勋、太常卿。

当时怀帝司马炽亲自举行郊祀。自元康(291)以来,天子不亲自郊祀,礼仅废弃。

挚虞考证旧典,仪式用品果然有序。等到洛京荒乱之时,盗贼横行,人们饿得互相为食。

挚虞一向清贫,于是饿死。

扩展资料:

挚虞(250年―300年),字仲洽,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三国时期魏国太仆卿挚模之子 [1] ,西晋著名谱学家。

泰始年间举贤良,担任中郎,后任太子舍人、闻喜县令、尚书郎。元康年间,迁任吴王之友,后历任秘书监、卫尉卿、光禄勋、太常卿。

后因遭乱饿死。著有《族姓昭穆》十卷,《文章志》四卷,注解《三辅决录》等。

4 «后汉书·虞延传»的译文谁知道啊

虞延年轻时做亭长,此时王莽的贵人(女官名)魏氏的门客放纵,虞延带领官吏冲入他的家逮捕了他,虞延因此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

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常常披铠甲戴头盔,护卫亲族,抵御掠夺的强盗,依赖他保全生命财产的人很多。东汉建武初年,他被任命为细阳县令。

后离职回乡,太守富宗听到虞延的名声,征召安排他任功曹(官名)。富宗性情奢靡,车子及其装饰器物,很多不符合法度。

虞延劝谏说:“过去晏婴辅佐齐国,穿粗陋的皮衣还不完整;季文子辅佐鲁国,妾 丝绸衣服。因为节俭而失误的人很少啊。”

富宗不高兴,虞延就辞官离开了。过了不久,富宗果然因为奢侈放纵被杀,临处死刑时,他擦着眼泪叹息说:“我遗憾没有听功曹虞延的劝谏!”(虞延)升迁为洛阳县令,此时阴家(阴皇后家族)有个叫马成的门客,常常抢动偷盗,虞延收捕审问他。

阴家屡次请求免他的罪,虞延得到一封说情的信就增打二百板子。信阳侯阴就(阴皇后之弟)于是告诉了皇帝,诬陷虞延冤枉过很多人。

皇帝于是到皇帝巡行道路的馆舍,亲自检查囚犯罪状。虞延让那些案情有可论辩的囚犯站在东边,无理可讲的站在西边。

马成于是回身想到东面,虞延上前捉住他,对他说:“你是人中的大蠹虫,长久地依托城社(城社喻权势),不怕熏烧。现在审查核实没完,应当完全依法制裁!”马成大喊说自己冤屈,皇帝的近卫军官用戟刺着虞延,喝叱虞延放开马成。

皇帝知道虞延公正无私,对马成说,“你犯了王法,是你自己造成的灾祸!”啊斥让他快走回去。几天后马成被处死刑。

从此外戚收敛行为,没有人敢犯法。虞延后升任南阳太守。

永平初年,有个新野功曹邓衍,凭外戚小侯(承袭侯爵的子弟)的身份每次参加朝会。而容貌姿态行走的样子超出一般人。

显宗皇帝看见他,回头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仪表相貌怎么像这个人!”特地赐给他车马衣服。虞延认为邓衍虽有容貌仪表,可是没有实际品行,不曾对他有高于一般的礼节。

皇帝已经认为邓衍与众不同,于是下令让他自称南阳功曹到皇宫。他到了以后,被任命为郎中,升为玄武门司马。

邓衍在官职上不为父亲服丧,皇帝听到此事,于是叹息道:“‘了解人就是明智,只有皇帝难做到。’这话确实啊!”邓衍很惭愧,辞去了官职。

因此(时人)认为虞延有知人之明。

5 文言文翻译:谭延美,大名朝城人

谭延美 他是大名朝城人 大名朝城是地名

长得非常健壮雄伟 年少时遇到一群盗贼谋划惊醒抢劫 他就立即敢去 等到被抓 按照法律 都得判死刑 他以前与盗贼不认识 免去一死

躯干壮伟。少不逞,遇群盗聚谋将行剽劫,延美即趋就之。及就捕,法皆抵死,延美以与盗素不相识,获免。自后往来澶、魏间,为盗于乡里,乡里患之。周世宗镇澶渊,募置帐下。即位,补殿前散都头。

从征淮南,以劳迁控鹤军副指挥使。又从克三关。时太祖领禁兵,留督牙队。建隆元年,补控鹤指挥使,稍迁都虞候、马步副都军头。征湖南,与解晖分领行营战棹都指挥使。时汪端寇攻朗州甚急,招讨慕容延钊遣延美率兵赴之,大败贼众,擒端以还。擢铁骑副指挥使,领睦州刺史,四迁至内殿直都知。

太平兴国初,为蕲州刺史,连徙庐、寿、濠、光州军巡检使,剧贼之为害者悉就捕。六年,徙知威虏军。雍熙三年,举兵北伐,命延美为幽州西面行营都监,与田重进出飞狐北。俄遇敌,延美曰:“彼恃众易我,宜出其不意先攻之。”即麾骑军直进,敌兵将溃,大军继至,遂败之,斩首五百,获其将大鹏翼以献,以功擢本州防御使。逾年,改亳州,出为镇州钤辖。

端拱元年,徙知宁远军。一旦,契丹兵抵城下,延美开门以示之,不敢入。围城数日,开门如故,民出取刍粮者无异平日,契丹卒疑之,遂引去。二年,进邕州观察使、判亳州,兼知代州。是时任边郡者,皆令兼领内地一州,处其家属。徙知潞、陕、泾州。咸平四年,以左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六年,卒,年八十三,赠建武军节度。子继伦,至崇仪副使;雍,虞部员外郎。

6 韩丕字太简文言文答案

供参考:

韩丕,字太简,郑人(今陕西华县)人。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进士。为大理评事,通判衡州。入直史馆,知制诰。端拱初拜右谏议大夫,历知河阳、濠州。淳化三年(九九二)为翰林学士(《学士年表》;《宋史》本传作淳化二年)。不久出知均州,徙金州。召还,充史馆修撰,又出知滁州。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卒。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韩丕,字太简,华州郑人。父果,晋开运中,为曲阳主簿,契丹攻城,陷没焉。母改适他氏。丕幼孤贫,有志操,读书于骊山、嵩阳,通《周易》《礼记》,为人讲说。常有山林之志,家虽甚贫,处之晏如。年长,始学文。开宝中,郑牧知文州,与之偕行,遂薄游两川。及牧知成都,刘熙古延置门下,掌书奏,以孙女妻之。

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声名籍甚,公卿多荐之者。尝著《孟母碑》《返鲁颂》,人多讽诵之。解褐大理评事、通判衡州。石熙载荐其文行,代还,以文学试中书,擢著作佐郎、直史馆,赐绯鱼。未几,改左拾遗。八年,迁职方员外郎、知制诰。雍熙初,加虞部郎中。二年,与贾黄中、徐铉同知贡举。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责或申以谐谑丕不能平。又舍人王祐以前辈负气,每陵轹面折之。丕乃表求外郡,出知虢州,就改职方郎中。端拱初,拜右谏议大夫,赐金紫,知河阳、濠州。

丕起寒素,以冲澹自处,不奔竞于名宦,太宗甚嘉重之。淳化二年,召入为翰林学士,终以迟钝不敏于用,俄罢职,充集贤殿修撰、知均州。就迁给事中、工部侍郎,徙金州。召还,充史馆修撰,又出知滁州,就加礼部。大中祥符二年,卒。

丕纯厚畏慎,似不能言者。历典州郡,虽不优于吏事,能以清介自持,时称其长者云。

(节选自《宋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处之晏如晏如:安然自若。

B人多讽诵之讽诵:吟咏诵读。

C解褐大理评事解褐:解除官职。

D每陵轹面折之面折:当面指责。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责/或申以谐谑/丕不能平

B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责或申/以谐谑丕不能平

C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责/或申以谐谑/丕不能平

D丕属思艰涩及典书命/伤于稽缓/宰相宋琪性褊急常加督责/或申以谐谑丕/不能平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丕年幼时即遭不幸,品学兼优。他很早就失去父亲,母亲改嫁他人,但他从小就有高尚的节操,通晓《周易》《礼记》并向别人讲解。

B韩丕中进士后有很高的声誉。很多大臣都曾推荐他,他写的文章被很多人诵读,他后来回到朝廷还曾受到过皇帝的赏赐。

C韩丕性情耿直,受人排挤。在朝廷任职时与宰相宋琪和舍人王祐政见不合,常受到二人的指责羞辱,于是他请求调到其他地方任职。

D韩丕性情淳厚,做事小心谨慎。他虽然为官才能并不突出,但能在品行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因此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牧知成都,刘熙古延置门下,掌书奏,以孙女妻之。(5分)

(2)丕起寒素,以冲澹自处,不奔竞于名宦,太宗甚嘉重之。(5分)

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答案:1C;2C;3D;解析:(1) C项中第一个“其”指代那些案情有可论辩的囚犯,第二个“其”指代虞延。

A项两个“以”都是介词,因为。B项两个“乃”都是副词,于是,就。

D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 (2) A项的第②句是皇帝对马成的看法;B项的第①句写富宗被杀,第②句写虞延对马成的揭露;D项的第②句写皇帝的感慨。

(3) 皇帝最后幡然醒悟,并非是向虞延了解了邓衍的为人的缘故,而是因为邓衍“在职不服父丧”。 (4) (1)虞延因为这件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

(注意“以”和“见”的用法,从句意关系看,“以”译为“因为”,“见”表被动。) (2)季文子辅佐鲁国,妾 丝绸衣服。

因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得很啊。(注意“衣”作动词,“约”是节俭的意思,“鲜”是“少”的意思。)

(3)皇帝已经认为邓衍与众不同,于是下令让他自称南阳功曹到皇宫来。(注意“异”为意动用法。)

参考译文: 虞延年轻时做亭长,当时王莽的贵人(女官名)魏氏的门客放纵,虞延带领官吏冲入魏氏家逮捕了那门客,虞延因为这件事被怨恨,所以官位不能升迁。王莽末年,天下大乱,虞延常常披甲戴盔,护卫亲族,抵御掠夺的强盗,依赖他保全生命财产的人很多。

东汉建武初年,他被任命为细阳县令。后来离职回乡,太守富宗听到虞延的名声,征召他任功曹。

富宗性情奢侈放纵,车子及其装饰器物,很多不符合法度。虞延劝谏说:“过去晏婴辅佐齐国,穿粗陋的皮衣还不完整;季文子辅佐鲁国,妾 丝绸衣服。

因为节俭而犯错的人少得很啊。”富宗不高兴,虞廷就辞官离开了。

过了不久,富宗果然因为奢侈放纵被杀,临处死刑时,他擦着眼泪叹息说:“我痛恨自己没有听取功曹虞延的劝谏!”虞延升迁为洛阳县令。此时阴家(阴皇后家族)有个叫马成的门客,常常干抢劫偷盗的事,虞延收捕审问他。

阴家屡次请求免他的罪,虞延得到一封说情的信就增打二百板子。信阳侯阴就(阴皇后之弟)于是告诉了皇帝,诬陷虞延冤枉过很多人。

皇帝于是到巡行道路的馆舍,亲自检查囚犯罪状。虞延让那些案情有可论辩的囚犯站在东边,无理可讲的站在西边。

马成于是回身想到东边,虞延上前捉住他,对他说:“你是人中的大蠹虫,长久地依托权势,不怕熏烧。现在审查核实没完,应当完全依法制裁!”马成大喊说自己冤屈,皇帝的近卫军官用戟刺着虞延,呵斥虞延放开马成。

皇帝知道虞延公正无私,对马成说:“你犯了王法,是你自己造成的灾祸!”呵斥让他快走回去。几天后马成被处死刑。

从此外戚收敛行为,没有人敢犯法。虞延后升任南阳太守。

永平初年,有个新野功曹邓衍,凭外戚侯爵子弟的身份常常参加朝会,而他的客貌姿态举止比一般人出色。显宗皇帝看见他,回头对身边的人说:“我的仪表相貌怎么像这个人!”特地赐给他车马衣服。

虞延认为邓衍虽有容貌仪表,可是没有实际品行,不曾对他有高于一般人的礼节。皇帝已经认为邓衍与众不同,于是下令让他自称南阳功曹到皇宫来。

他到了以后,被任命为郎中,升为玄武门司马。邓衍在做官期间不为父亲服丧,皇帝听到此事,就叹息道:“‘了解人就是明智,只有皇帝难做到’,这话确实对啊!”邓衍很惭愧,辞去了官职。

因此(当时人)认为虞延有知人之明。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以针砭时弊、鞭笞丑恶、警世醒人为特色的讽刺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历代的讽刺诗是十分丰富的,若按其内容分,主要的可以分为七类。

  一是讽刺统治阶级重赋巨敛、残酷剥削的。如曾任唐朝宰相的李绅在其《悯农二首》第一首中写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二是讽刺执政者好大喜功、劳民伤财的。如在秦代流传的一首民歌中写到:"生男慎勿举,生女哺用脯。不见长城下,尸骨相支拄。"

  三是讽刺权贵们荒*无度、醉生梦死的。如唐朝中书舍人杜牧在其《泊秦淮》一诗中写到:"烟笼寒江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四是讽刺掌权者卖官鬻爵、用人失察的。如汉朝末年的一首乐府民歌中写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黾。"

  五是讽刺官场之中溜须拍马、曲意奉承的。如明朝工部侍郎董应举在其《杂作》一诗中写到:"小官事大官,曲意逢其喜。事亲能若此,岂不成孝子。"

  六是讽刺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残害异己的。如北宋诗人唐庚在其《白鹭》一诗中写到:"说与门前白鹭群,也须从此断知闻。诸公有意除钩党,甲乙推求恐到君。"

  七是讽刺统治者兄弟争权夺利、兄弟相残的。如三国时期曹植在其《七步诗》中写到:"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生根,相煎何太急。"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些察举制的弊端。

1、秀才不知书:这一说法指的是一些人在考试中表现出色,但实际上他们只关注如何通过考试而不是真正的学问。他们可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应对考试,而忽视了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2、父别居寒:这一说法指的是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对一个人的发展和表现产生的影响。在察举制度中,有些人由于背景贫寒,他们可能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导致在考试中的表现不如那些有优越条件的人。

3、素清白浊如泥:这一说法指的是察举制度中容易受到不正当手段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导致评价不公正。在察举制度中,有些人可能通过行贿、交际手段等途径来提升自己的考试成绩,而不是真正依靠自己的才能和能力。

4、高第良将怯如鸡:这一说法指的是有些人在考试中表现出色,但实际上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实际能力和勇气。在察举制度中,一些人可能通过应试技巧和记忆力等方面的优势获得好成绩,但他们可能对真正的实际工作情况缺乏了解和应对能力。

察举制的含义:

1、察举制是中国古代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它是基于考试成绩的选拔方式,通过考试来评定官员的才能和素质,从而决定他们的任命和晋升。在察举制度中,候选人通常需要参加一系列的考试,包括文学、政治、经济、军事等科目。

2、察举制度的目的是通过公平的考试选拔制度来推动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以确保政府官员的能力和素质。这个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并且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实施方式和要求。

谈到一个王朝的灭亡,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农民战争问题,因为农民战争会动摇一个王朝的根基。不过,农民战争只是一个王朝灭亡的表面原因。在农民战争的背后,是一个王朝盘根错节的社会矛盾,例如政治腐败、外族入侵、土地兼并等。具体到东汉,我将这些种种的原因归结为阶级的固化,东汉时期的阶级固化,主要是世家大族的形成,他们垄断了社会权力和机遇,而东汉的衰亡也和世家大族的形成息息相关。

一,土地问题:豪强地主的形成的背后是社会分化

土地问题一直以来就是农耕社会最大的社会问题。从土地私有制确立以来,贵族、官僚、商人会将自己的资本转化为土地资本,不断加剧土地的兼并。战国到秦朝阶段,这种兼并还不算明显。到了西汉时期,土地集中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失去土地的农民沦为了依附民和奴婢,另一方面则是豪强地主的形成。西汉末期的王莽改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限制兼并。

经过了几十年的农民战争,东汉建立了。刘秀清醒地认识到土地兼并对给社会造成的问题,于是他下令释放奴婢和“度田”。释放奴婢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使得许多依附民恢复了自由民身份,也提高了未释放奴婢的地位。但是“度田”却因为遭到南阳宗族的抵制而失败。所谓“度田”就是对全国土地进行重新的丈量,以确定新的赋税标准。这个措施挑战了豪强地主的利益,而东汉的统治又是在豪强地主的支持下建立的,这就决定了该政策无法推行。

庄园建筑模型

从刘秀“度田”失败开始,之后的东汉也就不再干预土地的兼并。于是乎,东汉成为了中国庄园经济的黄金时代,整个社会基本上分裂为了两大阶层。位于上层的是豪强地主,他们拥有大片的良田以及成千上万的依附民,所谓:“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其他的就是独立生产的农民,他们的土地不断丧失,逐渐沦为的依附民。

庄园内的生产生活

于是乎在东汉后期,形成了经济上的鲜明对比。庄园内部,经济生活井井有条,一派生机盎然。庄园之外,饥殍遍野,流民四起,民变不断。根据统计,从安帝到灵帝的几十年间(106年—189年),东汉有史可查的农民起义有41次,起义的规模从几千人发展到了几万人、十几万人。184年爆发的黄巾起义最终摧毁了这个摇摇欲坠的帝国。整个黄巾起义,也就是农民和豪强地主的战争。

二,机会问题:世家大族垄断了地方仕途

土地问题之所以无法解决,是因为获得土地的豪强地主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和资产分出,也就是不愿意和农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另外一方面,豪强地主也不愿意向寒门子弟分享社会权利,这里我们就要谈到汉代的察举制。

察举制是科举制出现之前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它萌芽于战国时代的养士制度,在秦朝已经初步形成,在汉武帝时期最终确立。察举制的大体内容就是地方的官员向中央推举地方的人才,考察的标准主要是德和才,道德方面的称为“孝廉”,有文才的称为“秀才”。汉武帝确立察举制的目的,是让官僚系统得到人才补充,同时也给广大的社会人士提供了一条跻身上层的阶梯。

汉代经学教育

察举制的制定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推行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问题。由于察举制缺乏统一的考核标准,也就使得选择的主观性很强,难以做到公平。到了东汉时期,地方和豪强地主和地方的官员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密切的关系网。郡县官员在推举人才的时候往往都会推举高门子弟,这样就让豪强地主垄断了仕途,普通百姓失去了晋升上流社会的机会。东汉时期的太学生就写下了这样一句诗来讽刺豪门垄断仕途的现象:“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策良将怯如鸡。”

除了人才选拔制度之外,东汉的教育也逐渐被豪强垄断。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经学由此兴盛起来。学习经学,成为了士人入世的一个重要的通道。传授经学的博士授业范围很广,上到太学,下到地方州郡,门生遍布天下。通过这种门生,也就形成了经学世家。在东汉中后期,出现了大量的累世公卿,他们即是地方的大地主,也是士大夫的领袖,人们将之称为门阀大族。

从春秋战国到秦朝,传统氏族血缘体制瓦解,过去的宗法贵族走向了衰落,这是中国社会阶层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变动。西汉初期的“布衣将相之局”也就是这次变动的结果。但是,西汉到东汉之间,新兴的地主阶级又逐渐形成了新贵族,后来人们将之称为士族。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的600年间,可以说都是中国的士族时代。从“布衣将相之局”到“累世公卿”,证明了汉代的阶级已经从流动转为固化。

三,清流和浊流的斗争:世家大族演变为了地方分裂势力

东汉中后期的局势,宦官和外戚操控着中央的大权,世家大族垄断地方的仕途。世家大族想进入中央,宦官和外戚的势力也会涉及地方,双方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在安帝时期,东汉的朝廷就分化为了“清流”派和“浊流”派。清流派主要是士大夫和太学生,他们多是世家大族、累世公卿。“浊流”派也就是宦官和外戚集团。

“清流”和“浊流”的斗争一直贯穿了整个东汉后期。最终的结果是,出现了两次“党锢之祸”,“清流”遭到了镇压。党锢之祸的发生,标志着地方势力争夺中央权力的失败,导致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加剧。虽然世家大族他们垄断性不利益社会流动,但是他们自身具有一定很高的文化素质,涌现了许多的治国之才。党锢之祸后,东汉政府内部已经难以获得士人的支持,朝廷出现了无人可用的情况。

184年,黄巾之乱爆发,东汉政府被迫解除了党锢。但是此举并未挽救东汉王朝,相反,地方的豪强势力纷纷逐渐自己的武装,割据以自保。于是,黄巾之乱过后,东汉全国上下已经出现大大小小的数十个武装军阀,他们相互混战,一直到三国的形成。三国两晋,也就是门阀士族掌权的时代,例如东吴主要是在朱、张、顾、陆四大家族的支持下建立的政权,蜀汉主要是巴蜀士族和刘备集团共同建立的政权,东晋主要是在王、谢、桓、庾等家族支持下建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197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0
下一篇2023-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