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有哪些著名的谋士?

曹操手下有哪些著名的谋士?,第1张

曹操手下主要有六大谋士,为郭嘉、荀彧、司马懿、贾诩、荀攸、程昱。

第一郭嘉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 郭嘉实际上是曹操的第一谋士,也是三国中的第一谋士。

第二荀彧,生于公元一六三年,死于公元二一二年。字文若,荀攸的侄子。先为袁绍谋士,后投效曹操,参与军国决策,贡献颇大。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被曹操忌恨,自杀身亡。

第三司马懿,三国时魏国大将。熟悉兵法,多智谋,善于玩弄权术。曾多次出师与诸葛亮斗兵法。曹芳任皇帝时,他和曹爽同受曹睿遗诏辅政,后乘曹爽出城游猎时,发动政变,杀了曹爽,代为丞相,封晋王,执掌国政。死后被孙子司马炎追尊为晋宜帝。

第四贾诩原为董卓部下。董卓灭亡后,贾诩为求自保,建议李傕、郭汜等人袭击长安,造成大乱,又先后依附段煨、张绣,屡献妙计。后劝张绣投降于曹操,成为曹操手下重要谋士,在战官渡、平马超以及立嗣等问题上多有建议,为曹操所器重。曹丕即位后,贾诩升任太尉,数年后病逝。

第五荀攸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要谋士,杰出战术家,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曹操评价荀攸说道:“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第六程昱勇略过人,刚戾傲慢,由于性子太直,虽然曹操能容忍他,但他私下的人缘很差,甚至有人曾诬告他谋反,但曹操反而待他愈厚。

1:荀彧,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

2:郭嘉,郭嘉(170-207),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谋士,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

3:贾诩,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人,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

4:荀攸,荀攸,荀彧的侄子,但比荀彧大六岁。因为计划暗杀董卓被投入监狱。通过荀彧的推举,在曹操配下仕官。

5:程昱,程昱(141年-220年),字仲德,兖州东郡东阿人,三国魏国名臣。本名程立,因梦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

谋士(Counsellor),是指那些为国家立法、行政以及相关决策活动,提供个人智力成果并发挥重要作用的人。一般来说,他们具有“仕”的背景,没有“官”的身份。古时的谋士相当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常以“门客”、“军师”、“幕僚”等身份。

谋士,指设谋献计的人。古时的谋士:相当一部分“学而优”却不能“仕”的读书人,常以“门客”、“军师”、“幕僚”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时甚至以死相报。

参考:“谋士”

1 《三国志 荀彧传》译文

荀彧字文若,颖川郡颖阴县人。荀彧年少时,南阳人何颙非常看重他,说:“是一个辅佐帝王的人才!”永汉元年,被荐举为孝廉,任守宫守。董卓之乱时,被任命为亢父县父,竟弃官回家。他对父老们说:“颖川是四面受敌的争战之地,天下一有变故,就会经常成为军事要冲,应当赶紧离开此地,不要长久停留。”乡人之中很多都留恋本土,犹豫不决,没有追随的,荀彧只将自己的宗族迁到冀州。

自从太祖迎接天子到许都之后,袁绍内心不服。袁绍兼并北方之后,天下人都畏惧他的强盛。太祖正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张绣在宛县打败太祖军。这一来,袁绍更加骄傲,给太祖写信,言辞无理而傲慢。太祖大怒,出入的举动不同于平常,众人都说是因为失利于张绣的缘故。钟繇为这事问荀彧,荀彧说:“曹公是个聪明人,必不追咎往事,恐怕有其他忧虑。”于是见到太祖询问,太祖便将袁绍的信给荀彧看,说:“我现在想要讨伐不义,而力量敌不过他,怎么办?”荀彧说:“古来在胜败场中较量的人,真有才能的,纵使起初弱小,也必将强盛,如果不是那号人,纵使起初强大,也容易弱小。从汉高祖与项羽的存亡,就足以看出这一点,现今同您争天下的人,只有袁绍罢了。袁绍这人貌似宽容而内心忌刻,使用人之才而又疑人之心,而您明白豁达,不拘小节,用人唯才,这说明您在度量方面胜过袁绍。袁绍处事迟缓,优柔寡断。往往错过时机,造成失败,而您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不守成规,这说明您在谋略方面胜过袁绍,袁绍治军不严,法令不行,士卒虽多,其实难用,而您法令严明,信赏必罚,士卒虽少,都争先效死,这说明您在用兵方面胜过袁绍,袁绍凭借世代门第,装模作样地玩弄小聪明,以博取名誉,因此很多缺乏才能而喜好虚名的士人都归附于他,而您以仁爱之心待人,推诚相见,不求虚名,自己的行动谨慎节俭,而赏赐有功的人无所吝惜,因此天下忠诚正直、讲求实际的人士都愿意为您所用,这说明您在品德方面胜过袁绍。用以上四个方面的优点辅佐天子,扶持正义,讨伐不义之臣,谁敢不从?袁绍虽强,又有什么用呢?”太祖很高兴。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认为太祖应该晋升爵位为国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勋,将此事秘密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认为太祖发起义兵本来是为了匡正朝廷、安定国家,怀抱忠贞的诚心,保持退让的行动,君子根据高尚的道德而爱人,不应该这样作。太祖从此对荀彧心中不满。正好遇上征伐孙权,太祖上表请派荀彧到樵地劳军,荀彧因病留在寿春,由于心中忧郁而死,当年五十岁。第二年,太祖就升为魏公了。

评论说:荀彧才能出众,通达儒雅,有辅佐帝王的风范,然而预先看出了曹氏篡位的苗头,因而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

2 文言文翻译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全百举,而功名可立也然策轻而

这样吧,我给你找,你自己找其中的句子。

可是我只找到了,我已经尽力了 《三国志·魏书·郭嘉传》 原文: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

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

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

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

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

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

语在《荀攸传》。 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宫渡,将渡江北袭许。

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

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

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

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

太祖曰:“善。”乃南征。

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

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又从攻谭于南皮,冀州平。

封嘉洧阳亭侯。 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

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

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惧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

大祖遂行。至易,嘉言曰:“兵贵神速。

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

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

尚及兄熙走辽东。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

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

及薨,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

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

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

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户,并前千户。”

谥曰贞侯。子奕嗣。

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遇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

太祖愈益重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奕为太子文学,早薨。

子深嗣。深薨,子猎嗣。

翻译:郭嘉字奉孝,颍川郡阳翟县人。起初,郭嘉到北方去拜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对考察核选自己为之效命的君主一事,十分审慎,所以一百次行动就能一百次成功,因而功名可以成就。

袁公只想效法当年周公礼贤下士之举,但却不知晓用人的奥秘。做事头绪太多,把握不住要领,喜好谋划,却没有决断,要想和这样的人共同拯济天下大难,成就王霸大业,太难了!”郭嘉在这时随即离开了袁绍。

先前,颍川郡的戏志才,是一个善于出谋划策的人,魏太祖曹操对他很是器重。可惜他过早去世了。

曹操写信给荀彧说:“自从志才死后,没有可以同我商议大事的人。汝南、颍川奇士确实很多,有谁可以来代替他这个位置呢?”荀彧便推荐郭嘉。

曹操召见郭嘉,纵论天下大事。曹操说:“使我成就天下大业的,必定是这个人了。”

郭嘉从曹操那里退出后,也高兴地说:“他真的是我能为之效命的主上啊!”曹操表荐郭嘉为司空军祭酒。 曹操将要去征讨袁尚及辽西、上谷、右北平三郡的乌丸。

部属中许多人担心,刘表会派刘备乘机袭击许县,以讨伐曹操为名相号召。郭嘉说:“操公虽然威震天下,但那乌丸依仗其地处僻远,必定没作防备。

可趁其没有防备,我军突然袭击,定可取胜。况且袁绍对汉人和乌丸人都有恩德,而袁尚兄弟还在那里。

现在魏对青、冀、幽、并四州的百姓,只是用威势使他们归附,还没有加施恩德。舍弃这四州而南征刘表,那袁尚必然凭借乌丸的资助,招纳为其主拼死效命的人;乌丸一动起来,汉胡百姓都将回应。

这会使蹋顿产生入侵的野心,成就他非分贪图的计谋,只恐青、冀二州就不是我们所有的了。刘表这人,不过是个清淡虚夸的空谈家罢了。

他自知其才力不足以驾驭刘备,若是重用刘备,又担心不能控制;轻任刘备,那么刘备不会为他效力。因此,即便我们倾全力远征乌丸,曹公您也用不着担忧什么了。”

曹操于是率军出发。来到易县时,郭嘉说道:“兵贵神速。

现在我军行军。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5B6D7C8C 5B(“差”应解释为“痊愈”)6D(“其”,那,指示代词 / 他,人称代词;A项的“若”,如果;B项的“以”,用,拿; C项的“因”,于是,就。)

7C8C(华佗并没有退还财物,而是故意丢下郡守这个病人,自己跑开来激怒他。)9(9分)(1)(3分)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2)(6分)①(华佗)扎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②荀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

文言文参考译文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外出到徐州求学,同时通晓几种儒家经典沛国相陈琏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他,他都不去就任。

华佗懂得养生的方法,当时的人认为他年龄将近一百岁,可外表还像壮年的容貌。他又精通处方医药,他给人治病,配置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剂的分量,不用再称重量,药煮熟就让病人饮服,告诉病人服药的注意事项,病人离开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病痛就应手消除。

如暴需要针疗,也不过扎一哂个穴位,下针时对病人说:“针感应当延伸到某处,如果到了,告诉我。”当病人说“已经到了”,应声便起针,病痛很快就痊愈了如果病患桑结郴积在体内,应须剖开身体割除的,就饮服他的“麻沸散”,一会几病人便像醉死一样,没有什么知觉,于是开刀后取出结积物。

病患如果在肠中,就切断肠子进行清洗,再缝合腹部刀口,抹上膏药,喵五天后,病好了,不再疼痛,一个月之内,就痊愈复原了有一位郡守生病,华铊认为这人发一下大怒病就会好。于是多次接受他酊财物却不给他医治,没有多久丢下他走了,、还留下书信辱骂他郡守果然太怒,派人追赶捕杀华铊郡守的儿子知道内情,嘱咐人不要追赶。

郡守非常生气怨恨之后,呕吐几井黑色的血,病就好了曹操听说了,就召唤华佗采。曹操苦于头痛病,每当发作,就心情烦乱,眼睛眩晕华佗只要针刺鬲这个部位(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

华佗的卓绝医技,大都像这些。不过华佗本采是读书人,用行医作为自己的职业,心里常常感到后悔(封建社会医生被视为“贱业“)。

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根沉重,让华铊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

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对曹操说:“刚收到家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到家后,用妻子有病做托词,多次请假不回来-谚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上路。

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要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采。

于是罔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核实证据,本人服罪。荀藏(向曹操)请求说:“华佗的医术确实离明(精巧),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恕他。”

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毕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匾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

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采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

这小于有意留着我的病,不加根治,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摔这病根的。”

等到后来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的字)病危,曹操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4 求《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原文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人也。

祖父淑,字季和,朗陵令。当汉顺、桓之间,知名当世。

有子八人,号曰八龙。彧父绲,济南相。

叔父爽,司空。续汉书曰:淑有高才,王畅、李膺皆以为师,为朗陵侯相,号称神君。

张璠汉纪曰:淑博学有高行,与李固、李膺同志友善,拔李昭於小吏,友黄叔度于幼童,以贤良方正徵,对策讥切梁氏,出补朗陵侯相,卒官。八子:俭、绲、靖、焘、诜、爽、肃、旉。

音敷。爽字慈明,幼好学,年十二,通春秋、论语,耽思经典,不应徵命,积十数年。

董卓秉政,复徵爽,爽欲遁去,吏持之急。诏下郡,即拜平原相。

行至苑陵,又追拜光禄勋。视事三日,策拜司空。

爽起自布衣,九十五日而至三公。淑旧居西豪里,县令苑康曰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署其里为高阳里。

靖字叔慈,亦有至德,名几亚爽,隐居终身。皇甫谧逸士传:或问许子将,靖与爽孰贤?子将曰:“二人皆玉也,慈明外朗,叔慈内润。”

知 典彧年少时,南阳何颙异之,曰:“王佐才也。”典略曰:中常侍唐衡欲以女妻汝南傅公明,公明不娶,转以与彧。

父绲慕衡势,为彧娶之。彧为论者所讥。

臣松之案:汉纪云唐衡以桓帝延熹七年死,计彧于时年始二岁,则彧婚之日,衡之没久矣。慕势之言为不然也。

臣松之又以为绲八龙之一,必非苟得者也,将有逼而然,何云慕势哉?昔郑忽以违齐致讥,隽生以拒霍见美,致讥在於失援,见美嘉其虑远,并无交至之害,故得各全其志耳。至於阉竖用事,四海屏气;左悺、唐衡,杀生在口。

故于时谚云“左回天,唐独坐”,言威权莫二也。顺之则六亲以安,忤违则大祸立至;斯诚以存易亡,蒙耻期全之日。

昔蒋诩姻于王氏,无损清高之操,绲之此婚,庸何伤乎!永汉元年,举孝廉,拜守宫令。董卓之乱,求出补吏。

除亢父令,遂弃官归,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也,天下有变,常为兵冲,宜亟去之,无久留。”乡人多怀土犹豫,会冀州牧同郡韩馥遣骑迎立,莫有随者,彧独将宗族至冀州。

而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弟谌及同郡辛评、郭图,皆为绍所任。

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时太祖为奋武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彧去绍从太祖。太祖大悦曰:“吾之子房也。”

以为司马,时年二十九。是时,董卓威陵天下,太祖以问彧,彧曰:“卓暴虐已甚,必以乱终,无能为也。”

卓遣李傕等出关东,所过虏略,至颍川、陈留而还。乡人留者多见杀略。

明年,太祖领兖州牧,后为镇东将军,彧常以司马从。兴平元年,太祖征陶谦,任彧留事。

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潜迎吕布。布既至,邈乃使刘翊告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其军食。”

众疑惑。彧知邈为乱,即勒兵设备,驰召东郡太守夏侯惇,而兖州诸城皆应布矣。

时太祖悉军攻谦,留守兵少,而督将大吏多与邈、宫通谋。惇至,其夜诛谋叛者数十人,众乃定。

豫州刺史郭贡帅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贡求见彧,彧将往。

惇等曰:“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彧曰:“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

贡见彧无惧意,谓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又与程昱计,使说范、东阿,卒全三城,以待太祖。

太祖自徐州还击布濮阳,布东走。二年夏,太祖军乘氏,大饥,人相食。

主 据河陶谦死,太祖欲遂取徐州,还乃定布。彧曰:“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有困败而终济大业。

将军本以兖州首事,平山东之难,百姓无不归心悦服。且河、济,天下之要地也,今虽残坏,犹易以自保,是亦将军之关中、河内也,不可以不先定。

今以破李封、薛兰,若分兵东击陈宫,宫必不敢西顾,以其间勒兵收熟麦,约食畜谷,一举而布可破也。破布,然后南结扬州,共讨袁术,以临淮、泗。

若舍布而东,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 皆保城,不得樵采。布乘虚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范、卫可全,其馀非己之有,是无兖州也。

若徐州不定,将军当安所归乎?且陶谦虽死,徐州未易亡也。彼惩往年之败,将惧而结亲,相为表里。

今东方皆以收麦,必坚壁清野以待将军,将军攻之不拔,略之无获,不出十日,则十万之众未战而自困耳。臣松之以为于时徐州未平,兖州又叛,而云十万之众,虽是抑抗之言,要非寡弱之称。

益知官渡之役,不得云兵不满万也。前讨徐州,威罚实行,曹瞒传云:自京师遭董卓之乱,人民流移东出,多依彭城间。

遇太祖至,坑杀男女数万口於泗水,水为不流。陶谦帅其众军武原,太祖不得进。

引军从泗南攻取虑、睢陵、夏丘诸县,皆屠之;鸡犬亦尽,墟邑无复行人。其子弟念父兄之耻,必人自为守,无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

夫事固有弃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权一时之势,不患本之不固可也。今三者莫利,原将军熟虑之。”

太祖乃止。大收麦,复与布战,分兵平诸县。

布败走,兖州遂平。古 ?嬉建安元年,太祖击破黄巾。

汉献帝自河东还洛阳。太祖议奉迎都许,或以山东未平,韩暹、杨奉新将天子到洛阳,北连张杨,未可卒制。

彧劝太祖曰:“昔〔晋文纳周襄王而诸侯。

5 求 全文及翻译

/table_7357446是全文翻译: 荀彧字文若,颖川郡颖阴县人。

荀彧年少时,南阳人何颙非常看重他,说:“是一个辅佐帝王的人才!”永汉元年,被荐举为孝廉,任守宫守。董卓之乱时,被任命为亢父县父,竟弃官回家。

他对父老们说:“颖川是四面受敌的争战之地,天下一有变故,就会经常成为军事要冲,应当赶紧离开此地,不要长久停留。”乡人之中很多都留恋本土,犹豫不决,没有追随的,荀彧只将自己的宗族迁到冀州。

自从太祖迎接天子到许都之后,袁绍内心不服。袁绍兼并北方之后,天下人都畏惧他的强盛。

太祖正东忧吕布,南拒张绣,而张绣在宛县打败太祖军。这一来,袁绍更加骄傲,给太祖写信,言辞无理而傲慢。

太祖大怒,出入的举动不同于平常,众人都说是因为失利于张绣的缘故。钟繇为这事问荀彧,荀彧说:“曹公是个聪明人,必不追咎往事,恐怕有其他忧虑。”

于是见到太祖询问,太祖便将袁绍的信给荀彧看,说:“我现在想要讨伐不义,而力量敌不过他,怎么办?”荀彧说:“古来在胜败场中较量的人,真有才能的,纵使起初弱小,也必将强盛,如果不是那号人,纵使起初强大,也容易弱小。从汉高祖与项羽的存亡,就足以看出这一点,现今同您争天下的人,只有袁绍罢了。

袁绍这人貌似宽容而内心忌刻,使用人之才而又疑人之心,而您明白豁达,不拘小节,用人唯才,这说明您在度量方面胜过袁绍。袁绍处事迟缓,优柔寡断。

往往错过时机,造成失败,而您能决断大事,随机应变,不守成规,这说明您在谋略方面胜过袁绍,袁绍治军不严,法令不行,士卒虽多,其实难用,而您法令严明,信赏必罚,士卒虽少,都争先效死,这说明您在用兵方面胜过袁绍,袁绍凭借世代门第,装模作样地玩弄小聪明,以博取名誉,因此很多缺乏才能而喜好虚名的士人都归附于他,而您以仁爱之心待人,推诚相见,不求虚名,自己的行动谨慎节俭,而赏赐有功的人无所吝惜,因此天下忠诚正直、讲求实际的人士都愿意为您所用,这说明您在品德方面胜过袁绍。用以上四个方面的优点辅佐天子,扶持正义,讨伐不义之臣,谁敢不从?袁绍虽强,又有什么用呢?”太祖很高兴。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认为太祖应该晋升爵位为国公,以表彰他的特殊功勋,将此事秘密征询荀彧的意见。荀彧认为太祖发起义兵本来是为了匡正朝廷、安定国家,怀抱忠贞的诚心,保持退让的行动,君子根据高尚的道德而爱人,不应该这样作。

太祖从此对荀彧心中不满。正好遇上征伐孙权,太祖上表请派荀彧到樵地劳军,荀彧因病留在寿春,由于心中忧郁而死,当年五十岁。

第二年,太祖就升为魏公了。 评论说:荀彧才能出众,通达儒雅,有辅佐帝王的风范,然而预先看出了曹氏篡位的苗头,因而没有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智。

6 三国志·荀彧攸贾诩传 翻译

荀彧字文若,是颍川郡颍阴县人,年少时,南阳人何黝看到他时认为他是异才,说:“这孩子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永汉元年,荀彧被举为孝廉,拜为守宫令。董卓作乱时,他要求外出做官吏,被任命为亢父县的县令。

不久他就弃官回乡了。他对家乡父老们说:“颖川,是四面受敌的险地,一旦形势发生变化,这里常是兵家必争之地。

应该赶快离开这里,不可久留。”故乡的人大多怀念故土,犹豫不决,恰好与荀彧同郡的冀州牧韩馥派车马来迎接他,邻里中无人愿随苟彧去冀州,荀彧就独自把他家的宗族领往冀州。

然而到达冀州时,袁绍已经夺了韩馥的官位。袁绍以上宾之礼对待苟彧。

荀彧估计袁绍最终成不了大事,而当时魏太祖为奋威将军,在东郡。初平二年,荀彧离开了袁绍投奔曹操。

曹操非常高兴,说:“他就是我的子房啊。” 于是任荀彧为司马,当时苟彧才二十九岁。

那时,董卓的 陵迫天下,太祖就此询问苟彧,荀彧说:“董卓的暴虐太过分了,一定会因作乱而灭亡,不会有什么作为。” 兴平元年,太祖征讨陶谦,任命荀彧留守,恰逢张邈、陈宫用兖州为据点反叛曹操,暗中迎来了吕布。

吕布到了兖州后,张邈才派刘翊告诉荀彧说:“吕将军特来帮助曹使君攻击陶谦,你应赶紧供给他的部队军粮。”众人听了都很疑惑,只有荀彧知道这是张邈作乱,立即统领军队作好防备,派人急驰去召东郡太守夏候敦。

而这时兖州所属的诸城已经背叛曹操响应吕布了。当时太祖已经把军队全都调去攻打陶谦了,留下的兵很少,而督兵的将领官吏都与张邈、陈宫等勾结合谋。

夏侯悖到达鄄城后,连夜诛杀数十名图谋反叛的人,众人才平定下来。豫州刺史郭贡带兵数万来到鄄城下,有人说郭贡与吕布合谋,城中人听了都很骇怕。

郭贡求见荀彧,荀彧将前往,夏侯悖等人说:“你是一州的统领,前去一定有危险,不能去。”荀彧说:“郭贡与张邈等人,估计不是一向有勾结,如今来得这么快,主意一定还没有确定。

趁他还没有确定时去劝说他,即使不能为我所用,也可以让他保持中立。如果我们先怀疑他,他将由恼怒而最终与张邈等合谋。”

郭贡见荀彧毫不惧怕,认为鄄城不容易攻破,就带兵离开了。荀彧又与程昱定计,派程昱去劝说范县和东阿县的守将,最终保全了这三座城池,等待太祖归'来。

陶谦死后,太祖想要攻取徐州,回过头来再平定吕布。荀彧说:“从前汉高祖保有关中,汉光武占据河内,都是先深根固本以此为基础控制天下。

这样,进攻足以战胜敌人,后退足以坚守。所以虽然屡有困难失败而终能成就大业。

将军以兖州为根本首倡义事,平定山东祸乱,百姓没有不心悦诚服的。况且,黄河、济水之间是天下的战略要地,如今虽然有些残破,但仍可以凭此自保,这也是你的关中、河内啊。

如果放弃吕布而攻打徐州,多留兵驻守,前方的兵力不够,少留兵驻守,后方的民众都会被征来守城,没有人手打柴。这时吕布如乘虚侵犯,民心就将更加危险,只有鄄城、范县、卫邑三城能保全,其余就不属于我们自己所有了,这样兖州也就丢了。

假如徐州没有平定,那么将军你将回到哪里去呢?”太祖于是放弃了攻打徐州的计划。 《三国志》今注今译下载地址 只有翻译陈志,没有裴注。

在 历史 题材类影视剧《新三国》中,我们会发现姓荀的厉害谋士很多,比如:荀彧、荀谌、荀攸、荀顗,他们共处于同一时代,但我们又分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不了解他们的具体事迹。下面我们就一起穿越来到三国时期魏国的颍川郡,向当地的耆老打听一下荀彧、荀谌、荀攸、荀顗的情况。当地耆老告诉我们:荀彧和荀谌是兄弟,荀彧的几个兄弟都非常有才华,尤其以荀彧和荀谌的名声最为响亮,而荀攸是荀彧的本家侄子,荀顗是荀彧的亲儿子,他们四个人算是当时颍川荀氏中比较厉害的人物,名声响当当,有关他们的事迹实在太多了。

荀彧,字文若,颍川颍阴(如今的河南许昌)人。荀彧是战国时期名人荀子的后人,其家族便是 历史 上有名的颍川荀氏,他的父亲曾担任过济南相,他的叔父曾担任司空,是个典型的官二代。荀彧年少时期就很有才华,被南阳名士何颙赞誉为具备“王佐之才”的人。公元189年,年仅26岁的荀彧被本地官员推举为孝廉,前往洛阳担任守宫令,也就是专门掌管皇帝笔墨纸砚的官员。此时荀彧的侄子荀攸也因才华出众在,在朝廷担任黄门侍郎的官职。公元189年是东汉朝廷的一个多事之年,当年东汉朝廷发生“灵帝去世,少帝继位”、“何进被宦官杀于宫门”、“袁绍等人诛杀宦官”、“董卓带兵入京”、“董卓鸩杀何太后”、“董卓废少帝立献帝”等事件。

袁绍因董卓擅自废立皇帝而与董卓交恶,之后又害怕被董卓所害,于是悄悄逃出洛阳,前往渤海郡。荀彧也因董卓擅行废立而对朝廷已失去信心,于是辞官回到颍川老家。荀攸就没那么幸运了,他也因董卓专权而与人密谋准备刺杀董卓,结果消息泄漏被捕入狱,直到董卓被吕布斩杀后,方才得以出狱,随后因对朝廷不抱希望,于是也辞官回了颍川老家。袁绍到达渤海后,便发布檄文,号召天下诸侯共讨董卓,并被推举为诸侯联军的首领。我们都知道,诸侯联军虽然以诛杀董卓匡扶汉室为名起兵,但实际上都在考虑自己心里的小九九,随后便不欢而散。而此时的荀谌因仰慕四世三公家庭出生的袁绍,于是投入袁绍麾下,成为袁绍的主要谋士之一。

公元191年,在荀谌的游说下,冀州牧韩馥主动将冀州让给了袁绍,使得袁绍成为一名真正的诸侯。此时的荀彧为躲避战乱,也举家迁往战乱较少的冀州。在荀彧到达冀州后,袁绍立马将荀彧邀为上宾,荀彧和弟弟荀谌一起成为袁绍的首席谋士。在与袁绍的交往中,荀彧渐渐发现袁绍并非成事之主,于是劝说弟弟荀谌和自己一起离开袁绍。但荀谌却不认同荀彧的观点,认为袁绍出自四世三公世家,威望和人品都很出众,是一位值得辅佐的主公。兄弟俩谈不拢,于是只能分道扬镳,最后荀彧带着自己的家眷离开袁绍,转而逃奔了仰慕已久的曹操,当时荀彧29岁。

当曹操看到大名鼎鼎的荀彧前来投靠自己,大喜过望,立即任命荀彧为司马。此后曹操但凡有军国大事,都首先要和荀彧商量,并将荀彧比作是自己的张良。在荀彧的辅佐下,曹操成功击败了自己队伍中的反叛分子,稳定了兖州,成功扩大了实力。公元196年,在荀彧的建议下,曹操亲率大军前往洛阳,将汉献帝刘协接到许县,从此曹操具备了奉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优势。之后荀彧向曹操推荐了很多人才,包括他的侄子荀攸以及大名鼎鼎的钟繇、戏志才、郭嘉、陈群、杜畿、司马懿等人,自此开始荀彧与其侄子荀攸成为曹操最信赖的谋士之一。

在曹操将汉献帝刘协接到许县以后,荀彧便很少随军出征,一般都是坐镇后方,使曹操外出征战无后顾之忧,但曹操所有的战略方针,都是荀彧参与制定的。而他的侄子荀攸却与荀彧恰恰相反,因为荀攸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所以每逢曹操出征总要带着荀攸作为军师。当时的情况是:荀彧协助曹操主内,而荀攸则协助曹操主外,叔侄俩成为曹操最为倚仗的人之一,在曹操阵营之中,颍川荀氏一门的地位格外显贵。此后,曹操按照荀彧等人的建议,依次收服张绣、击败吕布、平定徐州,逐步由弱小变为强大,成为实际据有兖州、徐州、豫州等州的较大诸侯割据势力。

此时荀彧的弟弟荀谌依然忠心耿耿地跟着袁绍,在袁绍麾下担任长水校尉的官职,此时袁绍已经击败公孙瓒,成为据有幽州、冀州、青州、并州的割据势力,实力远远胜于曹操。公元200年,也就是汉献帝建安五年,曹操集团和袁绍集团的争霸战役——官渡之战正式开始。曹操在荀彧、荀攸、许攸等人的辅佐下大败袁绍,此后袁绍逐渐退出 历史 舞台,而在袁绍麾下担任长水校尉的荀彧在官渡之战后也不知所踪,消失于茫茫的 历史 浪潮之中。

荀彧此后一直在曹魏阵营辅佐曹操,被曹操册封为万岁亭侯。公元212年,功成名就的曹操打算让汉献帝加封自己为魏国公,并赐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而荀彧却认为曹操不该如此,因此与曹操产生间隙,同年荀彧忧虑而亡,时年仅五十岁。荀攸此后也一直在曹魏阵营辅佐曹操,被曹操册封为陵树亭侯。荀攸做事低调而周密,给曹操提出的计谋灵活多变,因此深受曹操信赖。公元214年,荀攸在跟随曹操攻打东吴的途中去世,曹操为此非常伤心,荀攸后来被供奉于曹操宗庙之中。

荀顗,字景倩,是荀彧的第六个儿子,也是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荀顗自小就很听话,名声也很好,长大后博学多才,做事周密低调,在当时很有名气。荀顗因为父亲荀彧的功绩而被朝廷任命为中郎。公元239年,司马懿和曹爽被魏明帝曹叡托孤,成为曹芳的辅政大臣。因为司马懿曾经与荀彧交情很好,并且司马懿还是因为荀彧的推荐而仕官,所以在司马懿在成为辅政大臣后,便大力提拔荀顗,先是提升为散骑侍郎,之后又升为侍中专门为曹芳讲学。此后荀顗又被提升为骑都尉,并册封关内侯。荀顗与司马家关系很好,在司马懿与曹爽争权时,荀顗自始至终是司马家的支持者。

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以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为首的司马家族代替曹爽家族成为魏国的实际掌权者,随后荀顗被加封为万岁亭侯。此后荀顗不断加官进爵,到魏元帝曹奂时期,荀顗又被提升为司空,并册封为乡侯。在司马炎接受曹奂禅让称帝后,荀顗被任命为司徒、太尉、侍中、太子太傅。司马炎执政期间,荀顗与贾充一起力推司马炎次子司马衷为太子,并称赞贾充之女贾南风“姿德淑茂”,上书建议让贾南风做司马衷的太子妃,此事成为当时的一大笑话。公元274年,荀顗去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394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