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的由来传说是什么?

黑龙江的由来传说是什么?,第1张

由来如下:

古时黑龙江称为“黑水”、“弱水”、“完水”,在唐称“望建河”,而《辽史》中始载有黑龙江之称。

据考证,辽初太祖多以黑龙二字命名,如祖洲有太祖庙曰“黑龙”,太祖陵有门曰“黑龙”。曾有记载:“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龙江”。至此“黑龙江”之名方显于世。

简介:

黑龙江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呈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

地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属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区域腹地,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

根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要求,省民政厅地名档案馆已全面启动地名普查,预计将于2018年6月完成。自上次人口普查以来,已经过去了30多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每年都有大量新的地名出现。与此同时,古老的地名正在消亡。开展地名普查,建立地名数据库,有利于地名命名标准化,更好地保护地名文化遗产。

黑龙江来自哪里?

黑龙江日报,2月11日,黑龙江,这个名字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中国的北极叫漠河?嘉荫为何得名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省已全面启动地名普查,并已取得初步普查结果,并追踪到该省的部分地名名册。我省地名的含义是什么?今天,记者也带你去看看。

你知道黑龙江这个名字的由来吗?

在古代,黑水,也被称为韩石河,是以满族的名字命名的

作为黑龙江人,你知道我们的家乡名字是怎么来的吗?在这次普查中,专家们通过调查和考证,收集到了黑龙江地名最准确、最流行的来源和传说。黑龙江的名字是何时何地产生的?在采访中,专家告诉记者,黑龙江在古代被称为黑水、弱水和成品水,在唐代被称为望河,但黑龙江的名字开始出现在辽史上。据考证,在辽代初期,毛是以黑龙一词命名的。例如,祖州有一座名为黑龙的祠堂,太祖陵墓有一扇名为黑龙的门。据记载:太康三年春的第一个月是丑陋的,像一条混乱的河流。夏天的四月,我去黑龙江划船。此时,黑龙江的名字是显而易见的。

此外,记者了解到,黑龙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名称。黑龙江在晋代被称为韩石河,在元始被称为萨赫尔陆吾,在清初被称为萨哈拉乌拉。在满语中,萨哈里安的意思是黑,而乌拉的意思是河。

你听说过黑龙江的传说吗?

爱情故事中的英雄叫做黑龙

在这次普查中,除了地名的起源,黑龙江地名的传说也包括在内。专家告诉记者,这个关于黑龙江的传说已经得到证实,并被大家普遍接受。

很久以前,在中国东海有一条小白龙,它经常引起麻烦。有一次,他激怒了龙王,被贬到新疆北部。小白龙来到这里寻衅滋事,使长江沿岸的人民受苦受难,富饶美丽的渔米之乡变成了年年歉收的不毛之地。河边住着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孩,崔璀。崔璀美丽、勤劳、善良。她经常幻想有一个勇敢的少年去投降小白龙。

一天,小白龙又来兴风作浪了。突然,当天空空时,乌云翻滚,闪电雷鸣,一条光秃秃的尾巴黑龙从天而降,与小白龙搏斗,最后黑龙打败了白龙。秃尾黑龙变成了一个英俊的男孩,和当地人一起耕作、捕鱼和打猎,人们沿着长江过着幸福的生活。后来,崔璀女孩爱上了这个少年。婚礼那天,河边的村民来了。他们庆祝他们珍藏多年的老酒。当这个少年高兴的时候,他忘记了自己是一条龙。喝了三轮酒后,这个少年露出了本来面目。善良的黑龙害怕吓到村民和崔璀女孩,所以他直接去了河边。当村民和崔璀女孩到达河边时,黑龙已经躺在河边了。为了纪念这种黑龙,从现在开始它被称为黑龙江。

哈尔滨名字的由来是努尔哈赤定的,哈尔滨的历史可追溯到22000年前,最早时,努尔哈赤还在女真部落当一个伙夫,后来逐渐得到重用,在万历二十六年时,被当时的女真部首领升为进京大使,带着一帮手下去北京进贡。

在路过今天的太阳岛的时候,努尔哈赤看这个地方环境非常优美,于是便问周围的人,此地叫什么名字。手下回答说:此地名叫晒网场。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位随行的文官站了出来,说:我看此地就叫哈耳滨吧,哈是依照将军的姓,耳是天上的太阳,像极了我们部落中姑娘带的耳环,滨寓意着水上村。

哈尔滨的历史沿革

哈尔滨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座从来没有过城墙的城市。早在两万两千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活动。大约5000年前,哈尔滨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尔滨进入青铜时代,属于黑龙江地区最早的古代文明国家白金宝文化的分布区域。

哈尔滨是金、清两代王朝的发祥地。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尔滨阿城区)建都。

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为陪都。

元、明时,哈尔滨又成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领地和奴尔干都司的辖地。

明末清初时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遗存的建筑材料在原地修筑阿勒楚喀要塞。

黑龙江的来历,据说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秃尾巴老李的故事。大概的意思就是原来黑龙江没名字,住着两条龙,一条是黑龙,小时候尾巴断了,人称秃尾巴老李,为人很照顾当地的百姓,处处为百姓着想;另外的一条是白龙,本性很恶,对待百姓很不好,净干些坏事,大家都很厌恶他。2条龙后来为了取得居住权,打了起来,老李打不过白龙,渐渐地败下阵来,当地百姓不断的向江里黑色的东西,把大江变成了黑色的海洋,而把白龙暴露出来,老李终于打败了白龙。为了纪念这个伟大的胜利和老李,人们把这条江命名为黑龙江。大概是这个意思,也不知道准确不的,权当参考吧。

小时候读过一个故事,不太记得鸟,以下是copy过来的。

据老人讲,黑龙江以前不叫黑龙江,叫额尔古那江,是后来一次二龙大战之后改叫黑龙江的

传说很久以前在山东文登县海边,住着一对姓李的夫妇,四十几岁了才生一个大黑胖小子,这个孩子非常怪异,生下来就会叫爸爸,妈妈每次哭起来声音宏亮,震天动地,常把母亲下个半死,这个孩子长得很快,满周岁就像别家孩子五,六岁那么大,邻居常说这孩子长大了肯定不一般

一次母亲喂黑小子吃奶,不知不觉俩人就睡着了,黑小子显出了原型,就在这个时候李老汉砍柴从外面回来了,一开门看到一个怪物躺在妻子的怀里,吓了一跳,李老汉抡起斧子就砍,结果砍在了怪物的尾巴上,怪物惊醒,腾空尔起,冲破屋顶,飞向空中,回头道;"爹爹你好狠那,我是你的小黑啊!"李老汉和妻子被倒下的房屋砸死了小黑看到爹娘死了很难过,在空中对爹娘三拜,一步三回头挥泪尔去,小黑慢无目的飞着,飞着飞着看到前面一片弯弯曲曲一片银光闪烁,不是很宽却很长的一条江,两边树木葱绿,是个居住的好地方,小黑落下云头,一头转进了江里

这条江就是额尔古那江,里面住着一条小白龙,小白龙正在水府里养神呢,他听到响声,就走出水府,看到一条没了尾巴的小黑龙站在那,大怒;"那来的黑小子,敢跑到我管辖的地方来,活的不耐烦了"说着就去抓小黑龙,小黑龙说;"你是谁,竟然这么不讲理"小白龙;"我就是这赫赫有名的小白龙,你没听说过吗"小黑龙一听他就是小白龙,火气就上来了为什么啊谁都知道小白龙在这危害百姓,每年要吃童男童女,不给就发大水,百姓无奈,打不过他啊,只好每年都送童男童女给小白龙,人们恨透了他,小黑早就听说小白龙干了很多的坏事,今天让他碰到了,心里别提有多火了"你就是那个害人精小白龙啊"两个人就打到一起了

他们打得是江水翻腾,泥沙泛滥,百姓们听到看到了就纷纷前来,她们拿来自家的好吃的,看见小黑龙就仍馒头和肉,看见白龙就捡起身边的石头砸向他,就这样她们大战了三天三夜,小黑龙越战越勇,小白龙就惨了,最后战败逃跑

小黑龙住在额尔古那江以后,处处为老百姓着想,连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小黑龙经常变化成人来串门,人们知道他的来历所以对他一点都不怕,都亲切的叫他秃尾巴老李,日子久了,人们慢慢的就把额尔古那江改叫黑龙江了

黑龙江,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

古称“黑水”、“弱水”、“完水”,唐称“望建河”,《辽史》称“黑龙江”(辽金称松花江入黑龙江后至海为“混同江”)。清初,称“萨哈连乌拉”。满语,“萨哈连”意为“黑”,“乌拉”意为“江”。清代又称“乌江”、“乌龙江”。俄称“阿穆尔河”。

黑龙江的名称来源,有学者考证,辽初,太祖多以“黑龙”二字命名,如祖州有太祖庙曰“黑龙”,太祖陵有门曰“黑龙”。至此,“黑龙江”之名方显于世。

扩展资料:

黑龙江流域水量丰富。流域年径流量3465亿立方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每年4~10月暖季降水量占全年的90%~93%,其中6~8月就占60%~70%。11月份进入冬半年枯水期,冬半年降水均以雪的形式降落。地表积雪厚度一般在20~50厘米,待春季气温回升,积雪才能融化补给河流,河水上涨形成春汛。

1、黑龙江,因河水含腐殖质多,水色发黑得名。古称“黑水”、“弱水”、“完水”,唐称“望建河”,《辽史》称“黑龙江”(辽金称松花江入黑龙江后至海为“混同江”)。

2、清初,称“萨哈连乌拉”。满语,“萨哈连”意为“黑”,“乌拉”意为“江”。清代又称“乌江”、“乌龙江”。俄称“阿穆尔河”。

3、黑龙江的名称来源,有学者考证,辽初,太祖多以“黑龙”二字命名,如祖州有太祖庙曰“黑龙”,太祖陵有门曰“黑龙”。至此,“黑龙江”之名方显于世。又有地方志记载:“黑龙江水黑,蜿如蛟龙,故名为黑龙江”。

  很早以前,东海有一条小白龙,经常惹是生非,被龙王发配到北方。小白龙来到这里兴妖作怪,让沿江百姓遭了殃,百姓们苦不堪言。之后一条黑龙从天而降,同小白龙展开廝杀,最后黑龙战胜白龙,百姓们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为了纪念这条善良的黑龙,从此这里叫“黑龙江”。

  在古时黑龙江称为“黑水”、“弱水”、“完水”,在唐称“望建河”,而《辽史》中始载有黑龙江之称。据考证,辽初太祖多以黑龙二字命名,如祖洲有太祖庙曰“黑龙”,太祖陵有门曰“黑龙”。曾有记载:“太康三年春正月癸丑,如混同江。夏四月乙酉泛舟黑龙江”,至此“黑龙江”之名方显于世。

  黑龙江省物产丰富,烹调原料门类齐全。人们称它“北有粮仓,南有渔场,西有畜群,东有果园,一年四季食不愁。”习惯上多食杂粮,副食品种多,喜食鱼虾和野味,口味以咸鲜为主。

  黑龙江省有10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2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901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