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起义后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后来又为什么推举孙中山为大总统

武昌起义后推举黎元洪为都督,后来又为什么推举孙中山为大总统,第1张

本来这个辛亥革命就是以孙文为首发动的,本来他是要做大总统的,后来由于袁世凯施压,最后成了临时大总统,后来被袁世凯骗去失去了这身份,袁世凯反而成了大总统!后来黎元洪有做过北洋政府的大总统。

黎元洪这个人真的很传奇,他不是革命党,也不是袁世凯的北洋系,却三任民国副总统,甚至两度坐上民国大总统的,其一生履历之丰富,实乃民国第一人。

黎元洪的一生充满着奇遇,在那个乱世之中,他是那种少有的被动走上历史前台的人物。黎元洪出身一般,父亲是农民,家里也没有几亩地,不仅谈不上富裕,连温饱都困难。所以黎元洪小时候上不起私塾,读不了学堂,早早的便投了军,不仅能吃饱饭,还有饷银拿。

原本像黎元洪这种人,穷苦出身,没钱没势,也就是当大头兵的命。但他生在了一个“好时代”,晚清积弱,求变强国,是故建军事学堂,不拘一格,培养人才。黎元洪这人偏偏有些头脑,生得聪明,再加上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刻苦努力,善于抓住机会。

光绪九年,年近二十的黎元洪考入了北洋水师学堂,她的命运也就从这里发生了转折。这个北洋水师学堂可来头不小,其乃是李鸿章奉旨创办的海军学校,其目的就是为清朝培养一批西方式的近代海军人才,为北洋水师提供人才。这里走出来的人,日后都将是清朝海军或者说北洋水师的骨干,是国之栋梁。

也就是说,此时的黎元洪不再是那个家贫的穷小子,而是大清的未来之星。

五年后,黎元洪以优异的成绩从北洋水师学堂毕业,正式进入到北洋水师编制。不得不说,军校生的起点就是高,黎元洪出来就是六品官儿。而在北洋水师这样的国家重点培养部队里面,官职升迁也要来得更容易。上舰三年便升任千总,领五品衔,而且他还是广甲舰的二管轮,属于船上的技术大牛。年纪轻轻便当了五品官,黎元洪绝对算得上是北洋水师的一颗新星,前途一片大好。

然而,命运弄人,黎元洪生得晚了一些,在事业的上升期,刚好碰上了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黎元洪都差点殉国,最终跳海得以逃生。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北洋水师时代的落幕,也意味着黎元洪的海军生涯的结束。

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离开北洋水师之后,黎元洪幸运的遇到了张之洞,这可是一位不输地位实力不输李鸿章的大佬。张之洞十分赏识黎元洪这位前海军人才,将其带回了湖北,帮助组建湖北新军。就这样,黎元洪这位从北洋水师学堂出来的李鸿章门生,阴差阳错之下走到了李鸿章的对头帐下,并且一步步成为了湖北新军的一代大佬。

黎元洪这个人脾气不错,能力突出,加上长久编练湖北新军所积攒的资历威望。假以时日,黎元洪必将像袁世凯一样,成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巨擎,甚至于封疆大吏。

但是,黎元洪很倒霉,他的湖北新军被革命党盯上了,不仅没能像北洋新军那样成为袁世凯日后夺权的主力,反倒是将其架空,最后架着他成为了反清的第一人。武昌起义爆发后,黎元洪因为其在湖北军政界超然的地位,被革命党人推举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彻底走向了清朝的对立面。

黎元洪心里苦呀,我就只是一个当兵吃皇粮的,一没背景,二没实权,我招谁惹谁了?你们拉我出来作甚?但是,当时革命党人看重的就是黎元洪的这种傀儡性质,要是他像袁世凯那样手握重兵,估计黎元洪早就被革命党人给除掉了。

当然,傀儡归傀儡,但是黎元洪在武昌起义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当时湖北新军虽然被革命党渗透,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在观望态度,这些人何去何从,将直接决定武昌起事的成功与否。而黎元洪在新军中的声望很高,底下人都服他,正是因为他站了出来,确认了立场,稳定了军心,武昌才能大定,湖北才能竖起大旗而不倒。

事实上,黎元洪不仅稳定了军心,也稳定了民心。黎元洪在湖北声望很高,他当大都督,政商各界的人多少都会买账。如果是革命党人来,估计局势会变得很紧张。而且正是因为黎元洪快速稳定了湖北局面,做出了表率,南方各省才会迅速的响应,形成燎原之势。否则,就算武昌起义成功,以湖北一省之力,如何抵挡清朝的反扑?

正是因为这些贡献,使得黎元洪在民国的声望颇高,以至于在后来的民国选举中,他以全票当选副总统。此后,黎元洪一直都是都游走在中国地位之巅峰,袁世凯主政时期,他一直都是民国副总统;袁世凯死后,他更是就任大总统,为民国元首,直到张勋复辟,他引咎辞职。后来虽然再度出山,却也不过是曹锟为了当总统走的一次过场罢了。

当然了,虽然位居高层,但黎元洪没有实权,一直挺闹心的。

在湖北和南京,他得听革命党的,而去了北洋政府,他又要听袁世凯的。甚至于在袁世凯死后,他已经坐上了大总统的位置,还得听段祺瑞这个总理的。张勋这个辫子将军能把他逼到外国使馆避难,曹锟以贿赂国会将其赶下台,黎元洪的一生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憋屈不已。

“我虽然三度因缘时会,有两戴总统桂冠的风光,但更多的是交瘁的身心和梦魇般的回忆”

这种没有实权,被人操纵的处境也让黎元洪得了一个泥菩萨的称号。民国人戏称为“黎菩萨”,实际上也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意思。

黎元洪的“活菩萨“也可以说是无用,没有杀伐决断的本事,没有统兵带队的能力,自然也只有一味地卖弄所谓的怀柔,慈悲,所以得一个“活菩萨“的名声而已,实际上就是无能的表现,再者一说,能在清末民初的时代,黎元洪能够两度出任副总统和总统,自然不会是无能之辈,这样的人如果仅仅依靠一个活菩萨就能混到中华民国总统。未免也小看天下豪杰了,黎元洪可是和孙中山,袁世凯,徐世昌并驾齐驱的人物。

黎元洪是清末民初不可不提的一个人物。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原名秉经,字宋卿,有黎黄陂之说。武昌起义的时候在武昌担任协统。在武昌起义爆发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总统孙中山)1913年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上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总统,副总统。

袁世凯复辟帝制,黎元洪反对,1916年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但实权在段祺瑞手里,“府院之争”的时候被迫下台,1922年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请黎元洪复职。黎元洪复任总统后,无实权。 1923年黎元洪再度辞职,退出政坛。1928年元洪因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65岁。

参加过甲午海战的黎元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军事主官出生,但他受过系统的西方文化教育和军事训练,可以说无论是眼界和能力还是有的,但纵其一生都是被人推着走,被人强行推是上了政治中心舞台,但本人又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和魄力也只有随波逐流。比如他原本不愿意去张之洞的武昌任职,被人连哄带骗来到武昌,执掌湖广舰队。可这个守土有责的舰队司令却成为革命的的最高首脑(无实权。)应该说,出任革命党首任都督是他一生的最大转折点。

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政治资本。就依靠这一点,袁世凯也不得不让他当副总统。应该说黎元洪是被迫进京,进入北京就成为袁世凯的傀儡了,他的地盘武昌为他人夺走,仅有的一点嫡系部队就此丧失。黎元洪也缺少威望和领袖资历,就此一蹶不振,民国人戏称为“黎菩萨”,实际上也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的意思。

黎元洪虽然一生没有污点,但也没有亮点,原因就在于他一生从来就没有涨实权的时候,虽然是武将出身,但没有一支听命于自己的部队,在武昌数年掌兵,居然没有自己铁杆部队。真是有点无能,这样的人既然无法体现出自己狠的一面,也只有不断地以伪善的面目视人,从而给人一种刘备的感觉,但当刘备首先得是枭雄之辈,得让曹操这样的人高看。

可惜 在他的时代,无论是袁世凯,还是曹锟,段祺瑞,冯国璋都没有把他放在眼里,但由于武昌首义又不得不把他供起来,这也许也是他黎元洪的本事吧。 黎元洪和汉献帝差不多,虽无实权,却有最高的法统地位。由此即不难理解,在一个亟欲摆脱武人政治,进入宪政体制的时代,黎元洪的声望就是民国宪政的代表。

可以说,是时代的历史洪流把黎元洪推向了一个本来不属于他的历史地位,这既是他的尴尬,也是民国的悲哀。但正式依靠他的“活菩萨“性格和名声,以及世故圆滑的能力,他才得以身处社会激烈变革之时,他才能够一次次逢凶化吉,平安退出政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6665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