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呢?,第1张

先秦以前的政治是贵族政治和精英政治,国家的权力部门由贵族和精英控制。所谓贵族就是指王室子弟、将相子弟;所谓精英则是各学派的精英人物。贵族子弟占据了大部分权力部门,精英则是自荐或者他荐,得到国君赏识后,委以职务。汉朝建立后,贵族政治渐渐瓦解,治国理政的人才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权力部门。当然被举孝或者举廉的人,大部分还是贵族子弟,寒门子弟很难被“举孝廉”!

孝是指孝顺父母,对长辈恭顺;廉是指办事廉正。儒家认为对父母孝顺的人自然对国君忠诚,办事廉正的人必然秉公理政,孝与廉都是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品德的人为官,上可为皇帝分忧,下可为百姓办事。当然除了品德外,还需要有才能,举孝廉的人只是获得了考试的资格,通过考试后,根据才能任官任职。如果通不过考试,那么也当不成官,成不了吏。

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被举孝廉的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

并不是所有孝子跟廉人都有资格被举荐,每个郡举荐的名额是有限的。人口满二十万的郡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举孝廉是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各郡都会把握这个机会,推荐的人才那怕是贵族子弟,但是能力还是有的。

被举孝廉后且通过考试的孝子廉人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举孝廉前期还有作用,后期就成为世家门阀的特权。东汉末年,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执政后,就一改举孝廉制度,采用自荐或他荐的精英人物为官吏。

汉代礼仪包括立容,坐容,行礼,迎宾,宴请。汉代礼仪常见的有汉代的宴饮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穿着之类的;朝会时该注意哪些礼仪,比如上殿的注意事项(卸剑去履之类的)。

我们常见夫子行叉手礼的像——但这个动作应当是配合磬折来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当然,处于艺术上的考虑,画家还是画成了直身。

据史料记载,下跪礼仪是从汉朝刘邦时期兴起的,并且制定这下跪礼仪是有一段历史渊源的,下面我们就说一说它的由来吧。

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汉朝,为了巩固皇权的统治,在他上位后尊自己为皇帝并规范制度礼仪来加强自身的权威。

因此他下令废除秦朝的所有礼法,然而,追随刘邦打天下的一帮功臣大多都是军事将领。对于这写些军事将领来说,让他们制定礼法甚至比战场立功还难。所以,他们缺少制定礼法制度的能力,刘邦便四处寻人建立汉朝的新礼法。

不久之后,刘邦的一些臣子便找到了孙书通。另一边,孙书通也非常自相地自荐为汉朝制定新的礼仪。这个人原先是秦朝的是一名官员,学问非常高,很会说话,曾经在秦二世中当官时,主要是主管礼仪方面,极富盛名。

刘邦命他做主管礼仪方面的官员,并强调秦朝的礼仪非常的简易不规范,而且君臣礼节不言,不便于维护自身的统治权威。听了刘邦命令的他采用了一些古礼,并参照一些秦朝的礼服规范。制作礼仪的具体过程非常的繁杂与严谨,需要他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到工作场所制定,工作场地的两边还有手拿武器的侍卫戒备。

历经数月,他制定了各种礼法,来规范一些朝中的大臣和后宫嫔妃们的言行举止。对于皇帝来说,给他特别制定了宗庙礼节。其中,最让汉朝开国皇帝刘邦喜欢的礼法就是跪拜礼仪。因为跪拜礼仪让皇帝处于万人之上的位置,极大的加强了皇帝的威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6667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1
下一篇2023-11-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