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
一个人的性格体现在多种方面,有可见的——交谈中的肢体语言、社交喜好、语言表达等,也有不可见的——隐秘在内心深处的行为动机。心理学向来重视对人类性格特征的研究,并且产生出了众多对性格进行判断的科学理论与工具。近来特别流行的MBTI测试就是分析性格的重要工具之一。然而,无论怎样的工具,都不能有效的适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一来,我们没办法强迫要求结交对象去做某个测试;二来,文字测试是死的,而人心是灵活多变的,静态狭隘的指标难以衡量深邃变动的人性,因此往往会出现测试结果与本人实际不相符的情况。更何况,人在填写测试的时候,有一种选择理想人格特质而不是自身现实人格特质的倾向,换句话说就是下意识的自我美化。因此,为了了解一个人,最佳途径还是通过长时间的考察言行。在大学的中哲课上,我学到了孔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总结出一套“观人术”,就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视其所以”,就是观察一个人所行之事。一个人的性格特征,不在其昏迷、夜寐中,而在于日常的行为处事里。行动是人类心灵的直接体现。待人接物时是否讲礼貌,是否行善或者作恶……我们从行为中获得对一个人的外在印象,并且对此人的性格作出初步判断。
“观其所由”就是在观察一个人的行为之后,还要考察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行事的方法。正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外在的行为表现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中存在着伪装出来的良善,也存在客观环境逼迫出来的恶行。只有审慎思考一个人行为的动机,寻找驱使他的因素,才有可能对他的性格与品行做出中肯的判断。同时,一个人的行事方法也鲜明昭示着性格特征。面对同一件任务,有的人兢兢业业,有的人偷奸耍滑;有的人坚持独立自决,有的人热衷集体力量。在敬老院服务的志愿者在工作中却粗暴的指摘老人,强行要求老人听从自己的安排完成任务,就算他志愿时长再久也很难说他是富有爱心的人。
“察其所安”,就是观察一个人安于做什么事,了解他的习惯、喜好。一个人的偏好、习惯活动最能反映出他的习性、旨趣,也反映着他的价值观。做起来让他开心的事,在他心目里往往具有高价值定位。通过观察令一个人安心、喜悦的事情,我们能对其性格作出较深的把握。在社交活动中喜悦、富有激情的家伙开朗、外向,社交需求较高,而热衷于独处的人审慎、内敛,富于思考,也可能缺乏自信、过分纠结于内在世界。而以小偷小摸、不检点的行为为乐的人我们自然知道其不宜深交。
这三方面的考察综合内外,对一个人的性格具有较深刻的揭示。然而,它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必须要有长时间的观察相处作为基础,因此不适宜短时迅速对人的性格,可以通过一些心理学定理作为补充。当我们经过长时间的积淀,运用这三种方法深刻考察一个人之后,就像孔子所说,“人焉瘦哉”,他又怎么能掩饰自己呢?
人焉廋哉:从三个方面看透一个人
①视其所以:这个人平时是怎么办事的?他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否得当?②观其所由:他做事情的动机是什么?有没有什么理想或者使命感在激励着他?③察其所安:他的乐趣在哪儿?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他是最舒适的?孔子认为,这三个角度可能是看透一个人的最好方式了!
孔子说:“分析其动机,观察其行动,了解其态度;人能藏哪里去?人能藏哪里去?”
人焉廋哉的廋:隐藏,隐瞒的意思。
人焉廋哉是汉语词汇,出自《论语·为政》中“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意思是一个人如果经过上述三个方面的考察,也就没有什么能被隐藏和掩饰的了,那么就可以给此人下一个比较客观的评判了。
翻译: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做事的原由,看仔细他的个人爱好。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人焉廋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