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跟腱断裂的治疗有保守和手术两种不同方法。前者采用膝上管形石膏把足固定于极度跖屈位或采用屈膝、足跖屈位夹板固定法治疗。保守疗法常因跟腱断裂间瘢痕组织较多而失去坚韧性,而跟腱相对延长而使跖屈力减弱,效果较差;故多数学者赞成通过手术治疗恢复跟腱的完整性和坚韧性,尽快恢复小腿三头肌的肌力。儿童跟腱断裂,由于腓肠肌张力不大,组织修复和再生力强,因而手术采用粗丝线“8”字缝合,同时用肌腱成形术或筋膜修补术。在运动员都应修补 。
术后踝关节跖屈,屈膝30°长腿石膏固定;
3周后改为高跟短腿石膏,并常规进行股四头肌锻炼;
6-8周后拆除石膏行踝关节功能锻炼; 保护和愈合期(第1~6周)
术后第一阶段的康复对于保护修复的跟腱控制渗出和疼痛,减少瘢痕形成以及提高关节活动度都是至关重要的。术后负重程度和支具的类型都由医生决定。负重程度是左佩戴支具的下由不负重过度到部分负重,一直到患者能承受的最大限度。在手术后的2~8周之内需要在保护下负重。随着外科和康复技术的发展,当前常用的方法是让患者穿一种带轮盘的固定靴,并且在拐杖保护下观察部分负重情况。
早期关节活动和保护下负重是术后第一阶段最重要的内容。因为负重和关节活动可以促进跟腱愈合和强度的增加,并且可以预防制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如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退行性关节炎、粘连形成和深静脉血栓)
患者在指导下每天要做多次主动的关节活动,包括踝的背屈、跖屈、内翻和外翻。膝关节屈曲90°时主动踝背屈应限制在0°(中立位)。应当避免被动关节活动和牵伸,保护愈合中的跟腱免于被过度拉长或断裂。
当患者开始部分至完全负重时,这时便可以引入固定自行车练习。在蹬自行车时应告诉患者用足后面(或足跟)负重而不要用前足。按摩瘢痕和轻微的关节活动可以促进愈合,并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直。
冷疗和抬高患肢可以控制疼痛和水肿。应该告诉患者全天内都要尽量抬高患者,避免长时间持重体位。也可以建议患者用冰袋冰敷几次,每次20分钟。
近端髋膝关节的练习应采用渐进性抗阻训练方案。限制负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开链练习和等张练习。
注意事项
跟腱修复术后愈合不良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在术后的第一阶段康复医师和患者经常检查切口至关重要。一旦发现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应该立即通知医生。
患者的渗出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要告诫患者合理负重,抬高患肢(限制持重体位时间),主动关节活动,以及每天数次冰敷。 早期关节活动(第6~12周)
进入第二阶段,在负重程度、增加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增强上都有明显的变化。患者首先要在拐杖保护下佩戴支具完成患肢的完全负重,然后摆脱拐杖穿鞋完全负重。从足部支具到鞋的转换过程中,可以在鞋中放一个足跟垫(通常会使踝跖屈20°~30°)。随着关节活动度的增加,足跟垫的高度应随之递减。当患者的步态恢复正常时,就可以不用足跟垫了。正常的步态时脱拐行走的先决条件。
如果手术切口愈合良好的话。就可以在水下踏车系统上练习步态了,这样可以降低患肢负重程度。当水面在胸部水平行走时可以减重60%~75%,而当水面到腰部水平行走时,则可以减重40%~50%。
无限制地练习主动活动度,但要避免关节被动活动。正常行走可以促进恢复功能性的关节活动度。虽然在本阶段内关节活动度最好恢复到正常,但是牵伸是不可取的。
本阶段可以开始轻度的内外翻等长肌力练习,在后期可以借助皮筋来练习。患者可以通过在一个多轴装置上用自己的踝关节画出字母的形状来增加肌肉力量。当已获得足够的关节活动度时,就可以开始练习小腿跖屈的两块主要肌肉略(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在术后6周时可以开始练习膝屈曲90°位的跖屈抗阻练习。到第8周可以开始膝伸直位的跖屈抗阻练习。
在本阶段还可以利用膝伸直位蹬踏装置和屈腿器械来练习跖屈。此时的固定自行车练习要用前足负重,并逐渐加量。
在踏车进行倒走可以强化离心性的跖屈控制能力。这些患者通常会发现倒走更舒服,因为他降低略启动的需求。也可以引入向前上台阶练习,台阶的高度可以逐渐增加(250px、375px、500px)
早期的神经肌肉和关节活动度练习最好在一种具有生物力学的踝关节平板系统(BAPS)上进行,开始时坐位练习,逐渐过渡到站立位练习。另外,在平衡控制系统或等力平板系统上进行双侧下肢负重练习,也可以促进本体感觉、神经肌肉和平衡的恢复。随着力量和平衡的恢复,练习模式也由双下肢过渡到单侧下肢。需要时应继续进行瘢痕按摩、理疗和轻微的关节松动术。
注意事项
跟腱炎(或)疼痛时第二阶段很常见的并发症。患者脱拐或不再穿带轮盘的固定靴后通常会增加活动量,但此时正在愈合中的跟腱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承受增加的活动量,因此跟腱自然会疼痛和发生炎症。所以必须告知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的限度,纠正其错误的行为,使其在无痛的范围内活动。同样,如果康复计划的设计使得关节活动度和力量练习进展过快的话,也会引起跟腱疼痛和发炎。康复医师在改进康复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患者的主诉和客观的测量结果,并且要强调对家庭训练计划的依从性。 早期肌力练习(第12~20周)
当患者第二阶段康复达标后,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康复了,目标是恢复踝关节全范围的主动活动度,跖屈肌力恢复正常,并提高平衡以及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
正常的跖屈肌力是指患者具有单脚提踵10次的能力。当然,患者首先要无恐惧的完成平面上双脚提踵,然后按下表中的流程逐步恢复正常。
当以上这些动作都能无恐惧地很好地完成以后,就可以开始通过一些器械(比如训练阶梯、Versa攀梯)来完成更高强度的力量和耐力训练。
向前下台阶练习时台阶高度要逐渐增加(250px、375px、500px)。平衡训练的难度也是逐步递增的,包括单腿负重、多向支持平面(弹簧垫、震荡板、泡沫滚筒等)和干扰训练。
等速练习可以进一步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等速练习是在固定速度的基础上施加适当的阻力。因此可以预先设定一定的速度,使得踝关节在全范围活动的情况下抵抗最大的动力性阻力。
一旦患者达到正常的步态、全范围的被动关节活动度和正常的肌力,便可以在没过胸部的水中进行跑步练习。利用水下踏车系统具有的浮力特性可以减轻跟腱的负重程度。
患者在家中的治疗性练习项目是要根据再评估的结果进行不断的调整。
应用NeuroCom或Biodex平衡系统对平衡进行评估,并与健侧对比。到本阶段末最好能达到与健侧同样的平衡水平
注意事项
由于关节活动度和(或)肌力仍未达到正常,所以要经常鼓励患者坚持修正自己的动作。此阶段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于患者私自加大活动量造成的肌肉酸痛和跟腱炎。在没有足够的下肢力量情况下患者可能会自行增加活动量,康复医师必须继续向患者强调活动限度问题。如果患者到健身房进行康复训练的话,则必须遵循治疗计划,不能私自加量。 晚期肌力练习(第20~28周)
随着小腿肌力的正常化和运动水平的提高,患者的康复到略一个恢复更高层次动态运动的阶段。治疗策略主要是为了安全恢复患者/运动员个性化的运动水平做准备。
在术后20周时应该对踝关节的跖屈肌、背屈肌、内翻肌和外翻肌进行一次等速肌力评定。相对于等长的徒手肌力测定,等速评定对动态肌力有更为精确的结果。等速评定可以提供医生客观的指标和可重复的数据,并能监控患者的状态。通过得到的客观数据可以明确小腿肌肉力量和耐力是否已恢复正常。如果患侧下肢的数据达到健侧的75%,且患肢完成单脚提踵10次的话,就可以启动踏车上的跑步训练了。踏车上的前向跑步练习应强调从短距离、低到中等速度以及患者主观无痛的水平开始。
此阶段应继续加强踝背屈、跖屈、内翻和外翻肌力和耐力的等速练习。
渐进抗阻练习和柔韧性练习继续在可耐受范围内进行,基于个体化运动水平而定的灵敏性练习也应加入到康复计划中。跑步和体育锻炼开始应该在直平板上进行,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和要求,比如交叉步、编织步、八字步、加速及减速训练等。也可以通过一条运动带施加阻力来进一步增加难度。
像在第三阶段提到的那样,平衡训练仍然很重要。但是,此时的干扰训练要和挑战踝关节的肌肉力量和控制能力结合起来。可以在弹簧垫、振荡板、泡沫滚筒等上面加入干扰练习。
本阶段可以开始轻度的功能性往复练习,此种练习通过周期性地伸缩跟腱来增加肌力。运动中要求患者全范围的关节活动度、良好的柔韧性和正常的肌力。更重要的是无痛、无恐惧地完成动作。增强式弹跳功能往复运动可以由双侧练起。比如双脚定位跳、双脚跳上箱子可以减少冲击力。随着康复的进行,难度较大的练习方式可以逐渐被运用,比如两边跳和象限跳。
患者的家庭治疗性训练计划,要根据再评定结果和功能水平及时调整。
注意事项
由于患者仍有功能的缺陷,所以还需要不断的鼓励,使其坚持合理的活动量。康复医师在引入踏车跑步练习和灵活性练习时一定要强调无痛原则。很多患者/运动员在恢复跑步训练阶段时会出现很高的积极性,以至于已经出现不适还会坚持练习。康复师必须密切观察患者虚弱和疲劳的迹象,并对跑步练习做出合适的调整。正确的跑步练习是由低速短距离开始,逐渐过渡到正常速度中/长距离。而且应该建议患者坚持练习自己的跖屈肌力,使其充分恢复,同时也会降低过度使用带来的风险。跑步练习的量控制在最小,利用交叉练习的方法(游泳、骑自行车)来避免跟腱的再损伤和炎症。 全面恢复也体育技能(第28周~1年)
根据患者对运动水平的要求和身体状况的不同,最后阶段的康复可以从术后28周起持续到术后1年。在此阶段,任何肌力和柔韧性方面的缺陷都应该得以弥补。为了满足体育运动中对功能的需求,此阶段应充分利用体育专项练习,以及更高级的功能往复运动和灵活性练习来达到这一目的。
为了达到体育运动所需的正常肌肉耐力水平,应该继续进行等速训练。功能往复运动在此阶段升级为单脚练习,比如单脚跳、单腿两侧跳和象限跳。当患者准备恢复全面的体育运动时,功能性的评定,比如垂直跳跃评定,可以用来明确患者处于动态运动中的功能状态。垂直跳跃评定是一种有效的测量肌肉力量的方法,还可以测定下肢功能性运动的限度。它要求患肢的功能达到健侧的85%,并且得到医生的允许才能恢复体育运动。
注意事项
在患者参加高水平的运动之前,如功能往复运动和体育专项训练,必须关注其是否已经具备略足够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患者在过渡到更高难度的运动直至最后恢复体育运动之前,应该能够无恐惧地完成低水平的运动。用来进行功能性评定的方法应该可以再现竞技体育的专项要求,从而保证患者能够安全地恢复全面的运动。选定的功能测试项目应能再现运动员的专项运动要求,以确保其安全重返全项活动。
您好。跟腱断裂五十天最好还不锻炼。因为跟腱没有那么快长好,即使长好了也还不成熟。经常有人不在意过早活动导致跟腱又再次断裂。但是可以在家里轻轻活动下踝关节是没有问题的。要少走路,更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快走。这些都对跟腱的修复不好。
我做为一名跟腱断裂的主治医生,在做了跟腱修复手术后,又经过了石膏外固定,又经过了康复锻炼并做了一些物理治疗手段。现在病人恢复的很不错,在自行锻炼恢复的伤友里面算是恢复的比较好的,恢复速度也是比较快的,在群空间里有很多朋友问了我很多的关于恢复方面的问题,我想朋友们是出于对我信任,另一方面我恢复的情况也比较理想,朋友们也有着急于快速恢复的心情,所以才会和我交流恢复的经验。我想在这里把我的心得写出来,与朋友们共享,也希望给朋友们一个参考,让朋友们对这种伤病的恢复有更多的认识。
但是这伤的恢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所以先树立一个好的心态是必须的,要了解这种伤是运动损伤里恢复最慢的之一,但只要是科学的恢复重返球场不是梦,有很多的优秀运动员也是受了这种伤,经过康复不是又重新活跃在赛场上了吗。
术后的恢复是分阶段性的,最开始要面对就是肌肉的萎缩,手术后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外固定,基本的运动都不能做,腿部肌肉的萎缩是一定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减慢萎缩的速度呢,要知道肌力的保存是后期恢复的基础。很多朋友开始都以为都固定了还能进行什么锻炼呀,医生不是也说要静养嘛。其实固定也有固定的锻炼方法,很简单的哦。康复训练应从术后首日即可开始,足趾运动是必须的,这不仅可以防止足内肌的萎缩,还有一定的消肿功效。带石膏期间应强化静力收缩锻炼,另外如果打的是短石膏可以做高抬腿,加强股四头肌的练习,锻炼时要注意不要滑倒,要避免伤脚的前脚掌着地。一般外固定的时间是4-6周,有很多朋友开始是跖屈位长石膏固定,3-4周后改短石膏接近功能位固定。跟腱的上端连接小腿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下端连接跟骨,是一种致密的结缔组织,结缔组织是有着很强的再生能力的。大部分伤友都是呈马尾状撕裂,如果手术中缝合强度足够,也就是说修复后的跟腱强度足够稳固的话,3周结缔组织即可愈合,为了保险起见,要多固定一段时间。还有就是二次断裂或陈旧性断裂的伤者会相对的延长固定的时间。
第二阶段的恢复就是拆除外固定后要做的事情了,经过了长时间的外固定,终于可以让受伤的脚重见天日了,是不是拆除了外固定就可以走路了呢。这时还不能急于走路,这时的伤脚的背伸角度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力量的严重缺失,灵活性和平衡感的下降,都不足以达到正常走路的功能要求。而且没有了外固定的保护,此时还是一个二次断裂的危险时间窗。(说到二次断裂的时间窗,这也是分阶段的,一般来说,6-8周时是二次断裂的第一个危险时间窗,此时刚拆除外固定,如有意外的前脚掌突然的负重,引起快速的跖屈反应,是比较容易发生二次断裂的,10-12周是第二个危险时间窗,此时跟腱在生理上正在开始健康的肌腱组织移行替代原有的纤维瘢痕,因此仍不应进行剧烈的运动,尤其避免快速的前足着地负重。不过缓慢行走从时间来看,应问题不大。第三个时间窗就是早期练习跳跃的时候,跳跃练习也应从模拟跳跃,小跳,大跳,这样的循序渐进。总的来说,避免前脚掌的突然发力,是防止二次受伤的关键。)刚刚拆除外固定时大部分朋友会发现自己的伤脚很肿,跟腱处粗且硬,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不要紧张,这时的跟腱愈合了,但还不是正常的组织结构,是纤维化的瘢痕组织,弹性比较差,所以粗、硬,跟腱粗硬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内是正常的, 随着组织的重建的完成,跟腱粗大应逐渐变软、变细。为了解决肿胀的问题,有很多朋友都知道使用中药或温水泡脚,但是又有些朋友认为冰敷的效果比较好,这一热一冷不是冲突矛盾的吗,为什么又会被同时采用呢?上面说过了,跟腱是愈合了但还没形成正常的组织结构,再加上手术本身带来的创伤,很多的毛细血管都被破坏了,形成一个良好的血液循环尚需时日。用中药和温水泡脚,可以活血化淤,可以软化组织,在做延展性练习前是很好的辅助方法。我们在进行了锻炼后会有些肿胀和酸痛感,这里如果采用冰敷,会使毛细血管收缩,对消肿和止痛是有效的。也就是说,可以采用热敷-延展练习-肌力练习-灵活性练习-整理运动-冰敷,这样一个过程。需要注意的是热敷即泡脚的水温不要过高,温水就行,有很多朋友使用的水温过高,反而加重了肿胀。更多恢复方案可以到我百度空间学习,点匆匆过客1901可以进入。
跟腱是人体小腿部位最强大粗壮的肌腱,上端连着小腿部位的肌肉,下端止于跟骨节间,是传输小腿肌肉到脚步的关键,对人的跳跃、行走、跑步等腿部活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跟腱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脚筋。跟腱断裂可谓是运动员最大的天敌,在生活中一般不会发生跟腱断裂,除非一些高剧烈的体育运动,比如篮球、羽毛球、排球等,一般是突然用力过猛导致跟腱张力过大而断裂,也有可能是外力或者利器割伤导致。跟腱断裂一般分为完全断裂和部分断裂,两者采取的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前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后者可以选择手术或者保守治疗。
为什么要写这篇经验,小编曾经也是一个跟腱断裂患者,而且病情复杂发生了二次断裂,回想当初的噩梦,现在想想都心有余悸,小编是2013年初打篮球跟腱断裂,诊断为部分断裂,采取的保守治疗未手术,于康复期一个月时不慎用力踩地,导致跟腱二次断裂,继续采取保守治疗,经过半年的康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2013年9月进行手术,术后彻底仔细的研究了跟腱断裂手术后的康复训练方法。总结了很多有用的经验,目前小编依然活跃在篮球场,跟腱已经没有明显的不舒服,所以小编的康复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于是今天分享出来小编的康复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经受比劫难的病友。
1手术后0-1天:
这段时间是手术后的最痛苦时间,手术后要首先用药,然后用长石膏从脚部固定到大腿膝盖处,此时要膝盖处要屈膝60°~70°,踝关节成中度跖屈位,脚尖要向下压,因为手术后跟腱是比正常状态短,所以这样的腿部脚部姿势能够保证不牵扯缝合的跟腱,但是踝关节不能跖屈过度,即为脚尖不能下压过多,不然会导致皮肤及肌腱缝合处纹理压力增大,不利于皮肤和跟腱愈合。
这段时间主要是躺在床上休息,减少下地活动,确实要下地活动需要拄拐下地,患肢不着地,站立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手术后1-2天:
手术后1-2天我们仍然要多躺在床上,此时脚部怎么放是我们比较头疼的问题,你会发现无论脚部用什么姿势摆放都会特别的难受,这段时间我们仍然要少下地。
每天定时的用冰袋冷敷手术部位,给伤口消炎去肿,康复训练主要以侧抬腿、直抬腿和后抬腿为主,配合进行脚趾的活动,这样做主要是防止大腿肌肉萎缩,以及保持足趾的灵活性,脚趾的活动是不牵扯跟腱的,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做。
抬腿训练可以每次坚持10秒钟,每组20下,每天进行3次。
足趾训练可以每次活动20下,以活动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5-10组。
3手术后第3-4天:
这段时间我们一般要进行一次换药,因为这时候的伤口愈合了一点,为了防止带血的纱布感染导致不愈合,我们要换药一次。
这段时间的康复训练主要是坚持前面的训练,另外可以进行大腿的肌肉肌力训练,方法是用意念来绷紧、放松大腿肌肉,保持大腿位置不变,这种方法需要大家自己去感受,就是静态肌力训练,大家可以多感受,不用担心拉扯到跟腱,这段石膏期只要不受外力影响,我们的训练都不会伤害到跟腱。
静态肌力训练可以每次绷紧肌肉5秒钟,每组10下,每天进行5次左右。
4手术后第1周:
这段时间我们要坚持以上训练,在一周时间时进行第二次换药,确保手术缝合部位不被感染、保持干燥,换药结束后仍然进行长腿石膏固定,确保脚部不受外力牵扯。
5手术后第2周:
到了第二周,在坚持以上训练的基础上,要进行伤口拆线,这时候一般都是在家里,需要到附近的医院挂号拆线,拆线很简单,只要相对靠谱的医院都可以进行,拆线后要用纱布包好缝合处,然后仍然用长腿石膏固定腿部。
6手术后第3周:
到了第三周,我们要把长腿石膏换成短腿石膏,短腿石膏保持脚踝处角度和姿势不变,把膝盖以上的石膏部位去掉,我们可以到医院换成短石膏,也可以自己在家把长腿石膏锯成短腿石膏,只保留膝盖以下的石膏即可。
此时的康复训练在坚持以上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膝关节的训练,首先要每日用热毛巾热敷膝盖部位,长时间的固定导致膝盖的活动能力下降,热敷后我们可以进行膝关节活动训练。
训练可以坐在床上,把患肢以膝盖为支点弯曲,不断地练习抬起小腿,直到腿部与地面平行为止,然后再次弯曲,主要是恢复膝盖的功能,每次以抬腿20次为1组,每天进行10组。
7手术后第4周:
在进行以上训练的基础上,我们每天把石膏取下来,用热水或者中药进行泡脚,最好是用桶泡,能够泡到跟腱部位,这样能够活血化瘀消肿,然后泡完后对跟腱部位进行按摩,并适当的活动下脚踝,但是角度要控制好,脚背和脚尖适当的向上抬一抬,甚至要用手向上扳一扳,这时跟腱基本已经长好,可以慢慢的进行恢复。
8手术后第5周:
继续进行前面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增加滚筒训练、滚瓶子、踩沙袋、夹毛巾等训练,也就是找一个圆形筒状或者瓶子放在脚下,用脚适当用力踩住瓶子来回滚动,这个训练方法对增加脚踝跖屈角度和适当拉开跟腱有很大的作用。
方法是:每天脱下石膏,筒或者瓶子最好在20厘米长度以上,直径为10厘米到15厘米,每次活动在20-30分钟左右,每天进行3次。
9手术后第6周:
这个阶段我们就可以脱掉石膏了,然后穿跟腱靴,跟腱靴网上或者医院有得卖,或者我们可以自制跟腱垫,用硬质纸盒裁剪成脚后跟垫,约20个纸片高度约为4厘米,然后就可以拄拐行走,慢慢的找到平衡后可以去掉拐杖,慢慢的走路,每天撤去一片脚后跟垫,直到20天左右把所有的垫子撤掉,这样会给脚踝一个适应的过程,慢慢的恢复脚踝的背伸、跖屈角度。
10手术后第7-8周:
这个阶段我们通过每天的滚瓶子滚筒训练,以及跟腱靴跟腱垫走路训练,角度已经慢慢的有所恢复,跟腱也慢慢的被拉开拉长,此时可以配合进行推墙训练。
推墙训练就是双手推墙,脚成弓步,伤脚弓起向墙靠,健脚向后拉,或者反过来健脚向前弓,伤脚向后拉直,这样能够帮助矫正、练习角度,恢复踝关节的背伸、跖屈角度,每次来回变换推墙5分钟,每天10次。
11手术后第9-12周:
这个阶段就要全脚掌着地行走了,要完全恢复踝关节的活动能力,重点练习小腿肌肉力量,加固跟腱的强度,可以进行双脚提踵训练,伤脚蹬床训练,双脚提踵单脚落地训练,这个阶段主要是小腿肌肉的恢复,所以我们在进行以上训练时要感受到小腿肌肉发力,这样才能够起到训练效果。
双脚提踵就是两只脚一起抬脚后跟,伤脚蹬床就是用伤脚的前脚掌蹬床,而小腿肌肉绷紧用力,双脚提踵单脚落地就是要两只脚一起抬脚后跟然后伤脚单独支撑落地,以上动作每天训练3-5次,每次20分钟左右。
12手术后第13-24周:
这个阶段我们走路基本已经正常或者趋于正常,此时要重点练习加强小腿力量,可以练习单腿提踵,并适当的进行慢跑、快走等运动,这样可以帮助小腿找回肌力,恢复小腿肌肉。这段时间基本就可以正常工作了,运动员可以小运动量的进行恢复运动。
13手术后第25周以后:
这个阶段我们基本上已经恢复了腿部的肌肉力量,而且跟腱已经加固,在前期恢复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运动强度和持续度,运动员可以恢复训练,如果恢复的好,基本上可以继续从事体育运动,小编目前已经回归篮球场,跟之前状态差不多,所以大家也要加油进行康复训练喔。
注意事项
以上的康复疗程适用于大部分的跟腱断裂术后,但是对于陈旧性跟腱断裂、断裂术后伤口不愈合的患者,时间要相对滞后,具体要听从医生指导;
陈旧性跟腱断裂整体的康复疗程向后延长一周,基本上是4周长石膏,4周短石膏,具体按照医生安排进行;
在恢复期间,要避免一切可能导致脚部突然着地受力或者腿部的其他意外发力情况,倍加小心;
康复过程大家可以进行参考,但是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感觉走,康复训练以带一点酸痛而无明显疼痛为宜,康复后,运动之前要做好热身,防止跟腱突然发力;
前面6个步骤的是小编伤腿的照片,由小编亲自拍摄,希望小编的情况能帮到你,如有不适请多多包涵;
本经验由一支向上吧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希望能够帮到您,欢迎投票评论,请多多关注我的经验,谢谢支持!
导致不协调性超负荷。
跟腱断裂,可能是这两种机制综合作用引起。在血管稀少区,反复的微小创伤导致肌腱的炎性修复过程不能及时完成,当再次承受较大的机械应力时就会断裂。
①形态上:跟腱自上而下逐渐变窄增厚,跟骨结节上方2~6cm最窄,此处最薄弱
②血供上:跟腱营养动脉造影显示,下段区域血供相对较少
③跟腱中的血管数随 年龄 的增大而逐渐减少
④长期慢性牵拉 劳损: 产生跟腱炎、腱周炎,跟腱组织变脆,影响跟腱血供
⑤药物:喹诺酮类抗生素、皮质醇类激素局部使用
①Thompson挤压试验:俯卧位是,在小腿最大圆周的远端挤压腓肠肌,观察踝关节有无跖屈。若无运动,或者运动很弱,可以诊断。
②Matles检查:俯卧位主动屈膝90°,造成腓肠肌短缩。如果足在中立位或者轻微背伸,则可能有跟腱断裂。可以参考,但不能决定。
③Brein针刺检查:在跟腱近端经皮刺入针头,被动活动足踝,若针头随之运动,则说明跟腱是连续的。否则认为是断裂的。
④超声和MR都是明确诊断,非常好的检查方式。
总体上分为:开放式、有限切开、经皮微创缝合。急性跟腱断裂和慢性跟腱断裂的修复方式有所差异,分开阐述。
①所有急性跟腱断裂的患者, 保守治疗 都是一种选择;是所有。
②急性跟腱断裂,可以采用筋膜翻转,跖肌、腓骨短肌腱,进行增强修复;但是证据表明,其治疗结果并不优于简单的“端--端”缝合;
③相对禁忌症:
不可控制的内科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皮肤、软组织条件不好;周围血管疾病;老年(大于65岁)及肥胖患者。
是跟腱修复的“金标准”:再断率低、重返运动率高、并发症率低,尤其适合运动员。
美观、创伤小;并发症:再发断裂(8%)、腓肠神经损伤(19%)。
主要是 Ma-Grififfth术式:可采用局麻。
步骤如下:
1局麻或腰麻或全麻后;在跟腱断端凹陷处,近端25cm,两侧各做一个小切口;使用止血钳分离皮肤、皮下、及腱鞘膜;
2使用直针穿0号不可吸收线,从外侧水平穿过肌腱至内侧切口;
3使用直针交叉穿过跟腱后,从断端远侧穿出皮肤;使用刀片扩大穿出点。
4换上弯针,弯针由上述穿出点进入,并从远端跟腱的一半位置处穿出;
此时,应该拉紧近端缝线
5扩大穿出点后,分离皮下及腱鞘;回穿入穿出点;
6扩大穿出点后使用弯针穿至近端;
7在踝关节马蹄位打结;
马蹄位是:马蹄图示看,应该是跖屈位。
第一个4周:术后即可,跖屈20度固定;不能负重;
第二个4周:更换为低跟的马蹄位短腿管型石膏;可耐受负重
第三个4周:去除石膏,做足尖--足跟站立位练习,逐渐恢复中立位;
第四个4周:继续做4周的跟腱牵伸练习。
特点:
1跟腱断裂超过一周以后,断端之间有许多纤维组织增生,如不治疗,则会造成跟腱延长,后期跳高无力;
2损伤在3月之内,清创之后缺损小于3cm,则可以直接修复;此种情况少见;
3超过3月,且缺损大于3cm的,则需要其他技术重建。如:局部肌腱转位(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腓骨长短肌、跖肌)可以桥接缺损、组织加强(V-Y成形、腓肠肌肌膜翻转技术)、合成材料或者同种异体材料。
术后4—12周一般于4周时将石膏托去短至膝关节以下。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1)踝关节被动活动度练习被动地屈伸和内外翻踝关节,缓慢、用力、最大限度。但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因早期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2)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15-20分/次,1-2次/日。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3)开始膝关节伸展练习15-20分/次,1-2次/日。因长时间固定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所下降,故练习初期可能有疼痛,坚持练习即可改善。(3)开始腿部肌力练习以恢复石膏固定期萎缩的大腿肌肉。练习腿部绝对力量,选用中等负荷(完成20次动作即感疲劳的负荷量),20次/组,2-4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60秒,至疲劳为止。术后5周:(1)开始被动踝关节屈伸练习,逐渐加力并增大活动度,10-15分/次,2次/日。活动度练习应循序渐进,在2-3月内使踝关节的活动度(即活动范围)达到与健侧相同。(2)踝关节内外翻活动度练习缓慢、用力、最大限度内外翻踝关节。必须在无或微痛范围内,并逐渐增加角度和活动力度!因组织愈合尚不够坚固,过度牵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10-15分/次,2次/日。可在练习前热水泡脚20-30分,以提高组织温度改善延展性,加强练习效果。术后6周:去除石膏,开始穿垫高后跟的鞋逐渐负重和恢复行走。(1)以硬纸板剪成鞋后跟大小,垫在鞋后跟内约3厘米左右,开始扶拐行走,大约2-3天撤掉一层纸板,2-3周内撤完,过渡至穿平底鞋行走。(2)开始前后、侧向跨步练习:前向跨步练习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后向跨步练习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侧向跨步练习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跨步幅度不能过大!跟腱处不能有过分的牵拉感! 术后7周:(1)开始静蹲练习加强腿部力量,以强化下肢功能和整个下肢的控制能力。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2)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勾脚(脚尖向上勾的动作)”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3)抗阻“绷脚”抗橡皮筋阻力完成“绷脚(脚尖向下踩的动作)”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术后8周:(1)求达到正常步态行走。(2)继续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坐位垂腿“勾脚”练习抗沙袋等重物的重量为阻力完成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抗阻内外翻练习;抗橡皮筋阻力完成动作,30次/组,组间休息30秒,4-6组连续,2-3次练习/日。(3)强化下肢肌力,开始患侧单膝蹲起练习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必要时可双手提重物以增加练习难度。3-5分钟/次,2-3次/组,2-3组/日。3术后3个月(1)有条件可以使用固定自行车练习,无负荷至轻负荷,跟腱处不得有明显牵拉感。30分/次,1-2次/日。(2)可开始游泳。但绝对避免滑倒!(3)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但此期间缝合的肌腱尚不足够坚固,故练习及训练应循序渐进,不可勉强或盲目冒进。且应强化肌力以保证踝关节在运动中的稳定,并应注意安全,绝对避免再次摔倒!(4)可以开始由慢走过渡至快走练习。(5)开始提踵练习(即用脚尖站立,2分/次,休息5秒,10次/组,2-3组/日。),逐渐由双脚提踵过渡到单脚提踵。(6)可以开始尝试:保护下全蹲(双腿平均分配体重,尽可能使臀部接触足跟。3-5分/次,1-2次/日。台阶前向下练习(力量增强后可双手可提重物为负荷或在踝关节处加沙袋为负荷。要求动作缓慢、有控制、上体不晃动。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7)术后6月开始恢复运动
跟腱就是武侠片里面说的脚筋,既然手术完毕你已经可以脱离拐杖缓慢行走,说明手术很成功,这点你可以放心了。左脚外侧发麻可能是因为跟腱断裂时某些细微的神经纤维损伤了,脚后跟肿胀是因为内部组织正在修复。
锻炼脚部的方法:首先你必须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乐观。锻炼的方法最开始从脚部的运动开始,让脚随着踝关节旋转。慢慢进行,配合走路,注意营养,可以吃点牛筋之类的东西(这个是土方法,以前我一个病人家属告诉的),可能会留下一些轻微的后遗症(比如运动幅度没有原先大等等)。
祝你早日康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