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拉索更换施工注意事项

斜拉桥拉索更换施工注意事项,第1张

  1 换索前的施工准备

 11施工现场准备

 (1)搭设脚手架

 旧拉索的拆除,新拉索的安装、张拉施工均需要操作平台。为便于人员上下和运送材料,在每个塔柱四周布设钢管脚手架,支架材料采用Φ48㎜×35㎜的脚手架钢管,全部支撑在承台基础上,在支架内设置“之”字型爬梯。为保证钢管脚手架的稳定,每隔5 m设一道夹持塔柱的水平横联。

 (2)清理工作

 此项工作主要针对上锚杯、下锚箱、上下锚管的清理。首先,打开原上锚杯钢护筒,清除黄油、旧钢丝及锈迹。然后,对下锚箱外封钢板气割清除,利用空压机配以风镐凿除下锚箱内的残存混凝土。最后,在上下锚箱清理工作完成后,即着手对上、下锚管的清理。先拆除橡胶减振器,凿除混凝土索座,割除多余锚管,利用电钻、风钻及钢钎将锚管内清理干净,然后在底锚管和索管之间进行防护,在接点处采取注塑防护,严防雨水侵入。如果不进行清理工作,拉索上锚具卸不下来。因此,此项工作需换索前完成。

 (3)核对拉索参数

 当塔和梁上的支架完成以后,打开拉索锚箱,对拉索锚端的`外露尺寸进行测量,以便计算、复核拉索制作长度。

 12施工机械准备

 拉索更换工作需要的主要施工机械有卸索、挂索的连接器,张拉螺杆引出杆、张拉千斤顶及油泵、卷扬机、油表、反力架,垫板等。监测设备主要有索力仪和精密水准仪。

 13施工监控准备

 在换索工程中需要进行全方位监控,主要针对索力和标高的监控。在卸索和张拉新索的施工程序中,运用索力仪和精密水准仪等仪器对所换索及相邻各索进行索力监测、对对应位置处的桥面标高位移进行监测,此外,还可以进行梁底或塔根部的混凝土应力监测。

  2 换索施工工艺

 21卸除旧索

 211过程

 在桥面安装收(放)索辊道并设置索盘,并清除梁上锚头钢护筒内混凝土,同时在索塔根部安装卷扬机,塔顶安装定滑轮组,在梁上待换索位安装悬臂挂篮。用卷扬机将千斤顶吊至塔上,在塔上张拉端锚头上装好张拉设备,对拉索进行松张。松张需进行两次松张对照,当两次油表读数差别不大时可进行卸索。卸索应分级进行,卸索至大螺母与锚头连接剩下4—5个螺纹时,卸下张拉设备,安装软牵引装置,继续进行放松至索力小于5t。待拉索放松后,用卷扬机牵引滑轮组吊索,缓慢收紧至软索牵引装置完全松弛后,拆除软牵引装置,用卷扬机将索徐徐放下,放在辊轴上。进入梁身段锚固端的挂篮,拆除固定端螺母,用卷扬机牵引将拉索下锚头抽出。最后将端头固定在空盘上收盘,运出现场。

 212注意事项

 (1)卸索时,应特别注意记录锚具大螺母松开时对应的千斤顶油表读数,并进行两次放张,以便对照,差别不大时方可进行卸索;

 (2)卸索过程中,应全过程跟踪观测梁顶面标高变化,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如有异常,应立刻停止斜拉索卸索工作,待找出原因后方可进行;

 (3)卸索时,塔身两岸应对称进行,尽量保证主塔两侧受力平衡而不产生偏载。

 22新索安装

 221过程

 将新索吊至锚固段附近,放置长度与索长相近,用卷扬机将拉索展开,平放在滚轮上。固定梁身段锚头,确定拉索吊点安装夹具,将下锚杯放入下锚头钢护筒中,将下锚头固定螺母安装至指定位置。在距索端15m处安装夹具,将拉索与卷扬机连接缓慢提升拉索,至锚头钢护筒附近。安装软牵引装置,直至能与新索相连接。安装齿板和连接器,调整千斤顶与撑脚,将工具动锚卡紧。将转换套与软牵引连接器对正,然后将连接器旋进转换套,开始软牵引张拉。钢绞线慢慢收紧,拉紧后拆除滑轮组吊钩。千斤顶行程20cm后,锁定工具定锚,油泵回油,工具动锚回到原位。然后重复此程序,直至拉索锚头进入钢护筒并行进至另一端露出3个螺纹,将固定螺母旋紧。卸除软牵引装置,安装张拉设备。检查无误后开始张拉;两侧千斤顶同步逐级加载至旧索卸载吨位;测频法复核索力及梁、塔测量,调整索力至符合要求;拧上拉索螺母。

 222注意事项

 (1)挂新索前用精密水准仪对桥面高程进行测量,测出拉索挂索前的桥面高程。

 (2)新拉索展开时,用滚筒作为铺垫,目的是保护拉索防护层不被划伤或破坏。

 (3)张拉新索应缓慢、分级进行;当索力达到设计索力时,持荷10min,此时需检查更换的新索索力是否达到原有索力,桥面高程是否恢复到换索前的高程。当确认索力和高程恢复到原有的索力和高程时,即可进行下一根拉索的更换。

 23换索顺序

 拉索逐根更换,并采取双向对称进行方式,即每次于塔柱两侧对称各更换一束,更换完成以后,于另一塔柱两侧再对称各更换一束,交替进行。同一索号更换完成后再进行下一索号更换。在更换斜拉索时,每束均按设计给定的索力进行张拉锚定,待同一索号斜拉索全部束均更换完毕后,全部的束再同时张拉进行索力调整,使其达到给定的索力。

  3 换索后的索力调整

 拉索更换工程中主要监控指标是索力和桥面标高,若对索力的大小及分布控制出现偏差,将会引起斜拉桥主梁内力分布变化,有可能最终使结构偏离原设计的理想状态,因此,换索后需进行必要的索力调整。调索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影响矩阵法、逼近法、数学规划法等,应结合具体工程进行选择方案反复调整。

 调索的原则是应兼顾主梁混凝土应力、主梁线形以及塔位的变化。具体来讲,调索应使主梁的局部下挠有所缓解,尽可能接近竣工线形;同时应使主梁上、下缘混凝土应力适度增减,避免产生过大的拉应力,以保证主梁的安全。

斜拉索风雨激振问题涉及到气(风)、液(雨)和固(拉索)三态的耦合,影响因素众多,情况非常复杂,其振动机理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

但拉索风雨振的特点主要有:

1) 一般发生在PE包裹的长拉索,拉索直径一般为140~220mm;

2) 倾角在30°~45°之间的长索发生风雨激振的可能性较大,而倾角较大的短索发生这一振动的可能性较小;

3) 在大、中、小雨状况下皆可能发生拉索的风雨激振,发生大幅振动的风速一般为6-18m/s,具有“限速”特征;

4) 振动常以“拍”的形式出现,振幅很大,最大峰值可达1m;

5) 索振主要是面内振动,索振频率在06~3 Hz之间,一般为单阶模态频率振动;

6) 风雨振易受紊流的影响,一般在紊流度不太大的地方发生;

7) 索的表面能清楚看到水线在索表面做圆周振荡,振动频率与拉索振动频率基本相同,方向相反;

8) 结构阻尼增加后振幅即减小。

呵呵,总结够全面的了吧?对照着看看其发生的条件即可。

斜拉桥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桥的主要承重并非它上面的汽车或者火车,而是它本身,也即我们看的的路面。现在我们就分析这个:

我们以一个索塔来分析。索塔两侧是对称的斜拉索,通过斜拉索将索塔主梁连接在一起。现在假设索塔两侧只有两根斜拉索,左右对称各一条,

这两根斜拉索受到主梁的重力作用,对索塔产生两个对称的沿着斜拉索方向的拉力,根据受力分析,左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向左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同样的右边的力可以分解为水平向右的一个力和竖直向下的一个力;由于这两个力是对称的,所以水平向左和水平向右的两个力互相抵消了,

最终主梁的重力成为对索塔的竖直向下的两个力,这样,力又传给索塔下面的桥墩了。

斜拉索数量再多,道理也是一样的。之所以要很多条,那是为了分散主梁给斜拉索的力而已。

具体施工工艺可见:http://wwwshu1000com/thesis-96/791E6E59/

斜拉桥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缆索,塔柱,桥墩,桥台,主梁和辅助墩等

拉动吊桥时相当于一个杠杆,O点为支点,绳子的拉力是动力,吊桥的重力是阻力,画出水平和绳子与吊桥垂直时的杠杆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 1 L 1 =F 2 L 2 ,

由图动力臂L 1 变大,阻力臂L 2 变小,阻力G大小不变,所以拉力变小.

故答案为:变小.

  斜拉桥由成千上万根钢索拉住桥面,这些钢索的作用是把桥面向下的力q通过钢索拉力T传给索塔压力Cp,最终传给索塔的塔基。

  斜拉桥的受力如下图示:

  通过简图,力的分析如下:

  由此看出,钢索承受拉力,充分利用钢索能承受强大的拉应力作用,这样能加大桥的跨度l。

       斜拉桥的优越性与经济性突出:

桥墩上是支点,绳索对桥的拉力即动力,动力臂就是绳索到桥墩的垂直距离,F1L1=F2L2,动力臂越长,L2是不变的,对桥往上的作用力越大,故离斜拉桥桥墩越远的绳索越重要。

那个F1是指对绳索的拉力,F2=F1L1/L2,L2不变,L1如果都相等(每条绳索对桥的拉力应该相等),L1越大,F2就越大,F2可以想为桥的部分重力,F2越大,那条绳索支撑桥的力越大。

没图也说不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03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5
下一篇2023-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