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是谁

伤仲永是谁,第1张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二、题目意义

伤,是“怜惜”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不过从历史宏观的观点来看,只能说方仲永他爸太蠢,莫扎特的父亲也带他儿子从小巡回演出,可你瞧瞧人家。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三、原文及注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贯、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这是虚岁,他其实四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为意,传一乡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观之。自是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只有两年(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 “先人”。),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省略句。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终于成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经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

四、译文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耕田为业。仲永出生五年,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王安石)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五、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 北宋大臣。唐宋八大家之一。原籍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生于临江军(治今江西清江)。字介甫,号半山。父王益,进士出身,长期在今江西、广东诸州县任职,卒于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通判任上,全家举迁后久居不去,江宁成为第二故乡。幼随其父遍历各地,见多识广,深谙民情。庆历二年(1042)举进士,出任潍南东路(治今江苏扬州)判官。庆历七年(1047),调任鄞县(今浙江宁波东南)知县,遍访东西14乡,部署水利兴修,创导贷谷与民(为“青苗法”之发端),政绩有声,且对理财必须“资之天地”(即靠发展生产)有独特的见解。皇佑三年(1051)再调任舒州(今安徽怀宁)通判。时在京名人范仲淹、富弼等闻其文辞政事有声,交表推荐,均以“家贫口众”不愿就翰林馆职,其间仅一年任太常寺群牧判官,坚请离京出任东南地方官吏,“得尽其才”。嘉佑二年(1057)即改任常州知州。次年移任提点江南东路(治饶州,今江西波阳)刑狱,不久入为三司度支判官。向仁宗上《言事书》,力言当从培养、使用人才的各个环节着手改革吏治,兼及理财、军事等各方面的改革,实为后来变法的早期纲领或理论雏形。仁宗赞其文才,拔为知制诰,然对改革不加采纳。再上《时政疏》(又名《本朝百年无事札》;一说呈于熙宁元年,神宗时,强烈呼吁及时改革,“有为之日,莫急于今日;过今日臣恐有无所及之忧”。嘉佑八年(1063)仁宗死,不久母丧回江宁守制,离职去。英宗在位四年,居家不出。

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次年改元熙宁。由江宁知府改任翰林学士,应神宗之召,力主变法。熙宁二年(1069)二月,出任参知政事,入主制置三司条例司,准备变法。吕惠卿亦于同时被任为条例司检详文字,成为王安石变法行政副手。是年颁行均输法、青苗法与农田水利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任宰相。神宗罢制置三司条例,权归中书。颁行保甲法与募役法(先在开封府试行)。此后三年内渐次颁行贡举法、市易法、保马法、方田均税法与置将法;免役法在开封府试行次年即推行至全国。熙宁七年(1074),因外有文彦博、司马光,内有三后(仁宗后、英宗后与神宗皇后)激烈反对新法,郑侠献《流民图》危言耸听,又加新法要员吕惠卿与曾布互争失和,神宗权罢新法,愤而辞职凡六次,出知江宁府,离相位而去。次年二月,复相,终因与神宗不合,变法进展困难,一年不到,再次辞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封爵荆国公。晚年好佛,闲赋以著述《字说》为娱,仍不忘变法。元丰八年(1085)神宗死,次年,哲宗改元 “元佑”,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先后罢免役、青苗法。是年四月病逝。谥“文”,故史称“王文公”。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及《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辑本等传世,余佚。

六、重点词句解释

一、词解

1隶:属于;

2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3未尝:不曾;

4求:要求

5异:感到奇怪;

6借旁近:就近借来;

7与:给;

8书:写;

9为:写;

10以……为意:把……作为诗的内容;

11观:看;

12自是:从此;

13是:这、此;

14就:完成;

15或:有人;

16宾客:用宾客之礼款待,名词动用(请客);

17邑人:同县的人;

18乞:求取;

19利其然:贪图这样(一次有利可图);

20扳:通“攀”,牵,引;

21环谒:到处拜访;

22使:让;

23从:跟从;

24称:符合;

25泯然:消失的样子。

二、句解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感到十分奇怪,就近借来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自己在事后写上了名字,他的诗把奉养父母、和谐的相处作为诗的内容。

3自是指物为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别人指着东西就能写诗,马上完成,它的文辞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乡人感到奇怪,逐渐用宾客之礼款待他父亲;有人还用钱来乞讨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父亲贪图这样,硬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以前所听说的相符合。

7泯然众人矣!

译:仲永的特异之处消失净尽,以成为普通人。

七、人教版教参

一、整体把握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章分两部分:叙事部分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议论部分则表明作者的看法,指出方仲永才能衰退是由于“受于人者不至”,强调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文章通过方仲永这一实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

本文的语言十分精当。叙事部分仅以一百五十多字就完整地叙述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议论部分也不过七十余字,文中的每一词、句都有其确切的表达作用,而不是可有可无。例如第一段,首句交代籍贯、身份、姓名、家世,这不仅是必不可少的一般介绍,而且“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既衬托了方仲永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方仲永索求书具的儿童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仅一句话就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图小利而自得的可悲可叹的愚昧无知之态;“不使学”三字,看似平淡,却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第二段叙事极为简要,仅以一“见”一“闻”一“问”就交代了方仲永后来的变化和结局。结尾的议论部分,言简意深,说理严谨。对本文语言精当的特点,可以逐词逐句体察、品味。

本文语言平实而又不乏感情色彩。文章以“伤仲永”为题,写的是可“伤”之事,说的是何以可“伤”的道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一个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的惋惜之情,对“受之天”而“受于人者不至”者的哀伤之情,并以鲜明的态度表明作者的观点。

二、问题研究

1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是符合作者意图的。

王安石写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伤”仲永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但这不是仲永自身造成的,不能怪仲永,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他贪财短视的父亲造成的。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才能为谋利手段。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必多说。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不必多说了。

2“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本文叙事中有什么作用

本文叙事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第一段是“闻”,第二段是先“见”后“闻”,依次写方仲永五岁时才能初露时的情形、十二三岁时才能衰退时的状况和又过七年后“泯然众人”的结局,表明方仲永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叙事一气贯通而又层次分明,详略有致而又结构紧凑,内容集中而又意旨鲜明。这种见闻录的方式还使方仲永与“我”发生了联系,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真切之感。文章叙事部分按时间顺序把“闻”“见”“闻”三个片断结为一个整体,其中的过渡句就是“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3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结尾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练习说明

一 仔细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观点。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来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卒之为众人”,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3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见“课文研讨”。

二 熟读全文,参照以下示例,注意句中的停顿。

这是一道诵读训练题,重在培养学生掌握句中停顿的诵读能力,但也可以培养理解句意的能力。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余闻之也/久。

三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其中加线的词的意思。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法特殊的(“奇”“宾客”“利”),一种是文言常用虚词(“于”)。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奇:对……感到惊奇。宾客:以宾客之礼相待,把……当作宾客。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利:认为……有利可图,把……看做有利可图。

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于:比。 于:被。

四 △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

本题意在训练学生确立观察角度、从材料中提炼观点的能力,以及阐述观点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发言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简练。限定时间,是要求迅速思考、快速组织语言。要启发学生从方仲永的事例中提炼观点,不拘一格。

教学建议

一、让学生自己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独立完成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略加点拨,适当答疑。

二、虽然本课没有要求背诵,但仍要重视诵读。课文一定要熟读,最好能背下来。

三、要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四、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有关资料

补充注释

1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 “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孝”的表现,“收族”,是“仁”的表现。五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

2传一乡秀才观之:“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

3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

4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 (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

魏其侯窦婴,是汉文帝窦皇后堂兄的儿子。他的父辈以上世世代代是观津人。他喜欢宾客。汉文帝时,窦婴任吴国国相,因病免职。汉景帝刚刚即位时,他任詹事。

梁孝王是汉景帝的弟弟,他的母亲窦太后很疼爱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汉景帝以兄弟的身份与他一起宴饮,这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酒兴正浓时,汉景帝随便地说:“我死之后把帝位传给梁王。”窦太后听了非常高兴。这时窦婴端起一杯酒献给皇上,说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应当父子相传,这是汉朝立下的制度规定,皇上凭什么要擅自传给梁王!”

窦太后因此憎恨窦婴。窦婴也嫌詹事的官职太小,就借口生病辞职。窦太后于是开除了窦婴进出宫门的名籍,每逢节日也不准许他进宫朝见。

汉景帝三年(前154),吴、楚等七国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员和窦姓诸人没有谁像窦婴那样贤能的了,于是就召见窦婴。窦婴入宫拜见,坚决推辞,借口有病,不能胜任。窦太后至此也感到惭愧。于是皇上就说:“天下正有急难,你怎么可以推辞呢?”于是便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赏赐给他黄金千斤。这时袁盎、栾布诸名将贤士都退职闲居在家,窦婴就向皇上推荐起用他们。

皇上所赏赐给的黄金,都摆列在走廊穿堂里,属下的小军官经过时,就让他们酌量取用,皇帝赏赐的黄金一点儿也没有拿回家。窦婴驻守荥阳时,监督齐国和赵国两路兵马,等到七国的叛乱全部被平定之后,皇上就赐封窦婴为魏其侯。这时那些游士宾客都争相归附魏其侯。汉景帝时每次朝廷讨论军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与条侯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平起平坐。

汉景帝四年(前153),立栗太子,派魏其侯担任太子的太傅。汉景帝七年(前150),栗太子被废,魏其侯多次为栗太子争辩都没有效果。魏其侯就推说有病,隐居在蓝田县南山下好几个月,许多宾客、辩士都来劝说他,但没有人能说服他回到京城来。

梁地人高遂于是来劝解魏其侯说:“能使您富贵的是皇上,能使您成为朝廷亲信的是太后。现在您担任太子的师傅,太子被废黜而不能力争,力争又不能成功,又不能去殉职。自己托病引退,拥抱着歌姬美女,退隐闲居而不参加朝会。把这些情况互相比照起来看,这是您自己表明要张扬皇帝的过失。假如皇上和太后都要加害于您,那您的妻子儿女都会一个不剩地被杀害。”魏其侯认为他说得很对,于是就出山回朝,朝见皇帝像过去一样。

在桃侯刘舍被免去丞相职务时,窦太后多次推荐魏其侯当丞相。汉景帝说:“太后难道认为我有所吝啬而不让魏其侯当丞相吗?魏其侯这个人骄傲自满,容易自我欣赏,做事草率轻浮,难以出任丞相,担当重任。”终于没有任用他,任用了建陵侯卫绾作丞相。

武安侯田蚡(fén),是汉景帝皇后的同母弟弟,出生在长陵。魏其侯已经当了大将军之后,正当显赫的时候,田蚡还是个郎官,没有显贵,来往于魏其侯家中,陪侍宴饮,跪拜起立像魏其侯的子孙辈一样。等到汉景帝的晚年,田蚡也显贵起来,受到宠信,做了太中大夫。田蚡能言善辩,口才很好,学习过《盘盂》之类的黄老道家书籍,王太后认为他有才能。

汉景帝去世,当天太子登位继立,王太后摄政,她在全国的镇压、安抚行动,大都采用田蚡门下宾客的策略。田蚡和他的弟弟田胜,都因为是王太后的弟弟,在汉景帝去世的同一年(前141),被分别封为武安侯和周阳侯。

武安侯刚掌权想当丞相,所以对他的宾客非常谦卑,推荐闲居在家的名士出来做官,让他们显贵,想以此来压倒窦婴等将相的势力。建元元年(年140),丞相卫绾因病免职,皇上酝酿安排丞相和太尉。籍福劝说武安侯道:“魏其侯显贵已经很久了,天下有才能的人一向归附他。现在您刚刚发迹,不能和魏其侯相比,就是皇上任命您做丞相,也一定要让给魏其侯。魏其侯当丞相,您一定会当太尉。太尉和丞相的尊贵地位是相等的,您还有让相位给贤者的好名声”。武安侯于是就委婉地告诉太后暗示皇上,于是便任命魏其侯当丞相,武安侯当太尉。

籍福去向魏其侯道贺,就便提醒他说:“您的天性是喜欢好人憎恨坏人,当今好人称赞您,所以您当了丞相,然而您也憎恨坏人,坏人相当多,他们也会毁谤您的。如果您能并容好人和坏人,那么您丞相的职位就可以保持长久;如果不能够这样的话,马上就会受到毁谤而离职。”魏其侯不听从他的话。

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都爱好儒家学说,推荐赵绾当了御史大夫,王臧担任郎中令。把鲁国人申培迎到京师来,准备设立明堂,命令列侯们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废除关禁,按照礼法来规定吉凶的服饰和制度,以此来表明太平的气象。同时检举谴责窦氏家族和皇族成员中品德不好的人,开除他们的族籍。这时诸侯外戚中的列侯,大多娶公主为妻,都不想回到各自的封地中去,因为这个缘故,毁谤魏其侯等人的言语每天都传到窦太后的耳中。

窦太后喜欢黄老学说,而魏其侯、武安侯、赵绾、王臧等人则努力推崇儒家学说,贬低道家的学说,因此窦太后更加不喜欢魏其侯等人。到了建元二年(前139),御史大夫赵绾请皇上不要把政事禀奏给太后。窦太后大怒,便罢免并驱逐了赵绾、王臧等人,还解除了丞相和太尉的职务,任命柏至侯许昌当了丞相,武强侯庄青翟当了御史大夫。魏其侯、武安侯从此以列侯的身份闲居家中。

武安侯虽然不担任官职,但因为王太后的缘故,仍然受到皇上的宠信,多次议论政事,建议大多见效,天下趋炎附势的官吏和士人,都离开了魏其侯而归附了武安侯。武安侯一天天更加骄横。建元六年(前135),窦太后逝世,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因为丧事办得不周到,都被免官。于是任用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任用大司农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天下的士人有郡守和诸侯王,就更加依附武安侯了。

武安侯身材矮小,其貌不扬,可是刚一出生就很尊贵。他又认为当时的诸侯王都年纪大了,皇上刚刚即位,年纪很轻,自己以皇帝的至亲心腹担任朝廷的丞相,如果不狠狠地整顿一番,用礼法来使他们屈服,天下人就不会服服贴贴的。在那时候,丞相入朝廷奏事,往往一坐就是大半天,他所说的话皇帝都听,他所推荐的人有的从闲居一下子提拨到二千石级,把皇帝的权力转移到自己手上。皇上于是说:“你要任命的官吏已经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想任命几个官呢。”

他曾经要求把考工官署的地盘划给自己扩建住宅,皇上生气地说:“你何不把武器库也取走!”

从这以后才收敛一些。有一次,他请客人宴饮,让他的兄长盖侯南向坐,自己却东向坐,认为汉朝的丞相尊贵,不可以因为是兄长就私下委曲自己。武安侯从此更加骄纵,他修建住宅,其规模、豪华超过了所有的贵族的府第。田地庄园都极其肥沃,他派到各郡县去购买器物的人,在大道上络绎不绝。前堂摆投着钟鼓,竖立着曲柄长幡,在后房的美女数以百计。诸侯奉送给他的珍宝金玉、狗马和玩好器物,数也数不清。

魏其侯自从失去了窦太后,被皇上更加疏远不受重用,没有权势,诸宾客渐渐自动离去,甚至对他懈怠傲慢,只有灌将军一人没有改变原来的态度。魏其侯天天闷闷不乐,唯独对灌将军格外厚待。

灌将军夫是颍阴人。灌夫的父亲是张孟,曾经做过颍阴侯灌婴的家臣,受到灌婴的宠信,便推荐他,官至二千石级,所以冒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吴楚叛乱时,颍阴侯灌何担任将军,是太尉周亚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荐灌孟担任校尉。灌夫带领一千人与父亲一起从军。灌孟年纪已经老了,颍阴侯极力推荐他,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战时,常常攻击敌人的坚强阵地,因而战死在吴军中。

按照当时军法的规定,父子一起从军参战,有一个为国战死,未死者可以护送灵柩回来。但灌夫不肯随同父亲的灵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斩取吴王或者吴国将军的头,以替父亲报仇。”于是灌夫披上铠甲,手拿戈戟,召集了军中与他素来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几十个人。等到走出军门,没有人敢再前进。只有两人和灌夫属下的奴隶共十多个骑兵飞奔冲入吴军中,一直到达吴军的将旗之下,杀死杀伤敌军几十人。

不能再继续前进了,又飞马返回汉军营地,所带去的奴隶全都战死了,只有他一人回来。灌夫身上受重创十多处,恰好有名贵的良药,所以才得不死。灌夫的创伤稍稍好转,又向将军请求说:“我现在更加了解吴军营垒中路径曲折,请您让我再回去。”将军认为他勇敢而有义气,恐怕灌夫战死,便向太尉周亚夫报告,太尉便坚决地阻止了他。等到吴军被攻破,灌夫也因此名闻天下。

颍阴侯把灌夫的情况向皇上汇报了,皇上就任命灌夫担任中郎将。过了几个月,因为犯法而丢了官。后来到长安安了家,长安城中的许多显贵没有不称赞他的。汉景帝时,灌夫官至代国国相。景帝去世,当今皇上武帝刚即位,认为淮阳是天下的交通枢纽,必须驻扎强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调任灌夫担任淮阳太守。

建元元年(前140),又把灌夫内调为太仆。二年(前139),灌夫与长乐卫尉窦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窦甫。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皇上恐怕窦太后杀灌夫,调派他担任了燕(yān)国国相。几年以后,又因犯法丢官,闲居在长安家中。

灌夫为人刚强直爽,好发酒疯,不喜欢当面奉承人。对皇亲国戚及有势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想对他们表示尊敬,反而要想办法去凌辱他们;对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许多士人,越是贫贱的,就更加恭敬,跟他们平等相待。在大庭广众之中,推荐夸奖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们也因此而推重他。

灌夫不喜欢文章经学,爱打抱不平,已经答应了别人的事,一定办到。凡和他交往的那些人,无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他家中职累的资产有几千万,每天的食客少则几十,多则近百。为了在田园中修筑堤塘,灌溉农田,他的宗族和宾客扩张权势,垄断利益,在颍川一带横行霸道。颍川的儿童于是作歌唱道:“颍水清清,灌氏安宁;颍水浑浊,灌氏灭族。”

灌夫闲居在家虽然富有,但失去了权势,达官贵人及一般宾客逐渐减少。等到魏其侯失去权势,也想依靠灌夫去报复那些平日仰慕自己,失势后又抛弃了自己的人。灌夫也想依靠魏其侯去结交列侯和皇族以抬高自己的名声。两人互相援引借重,他们的交往就如同父子之间那样密切。彼此情投意合,没有嫌忌,只恨相知太晚了。

灌夫在服丧期内去拜访丞相,丞相随便地说:”我想和你一起去拜访魏其侯,恰值你现在服丧不便前往。”灌夫说:“您竟肯屈驾光临魏其侯,我灌夫怎敢因为服丧而推辞呢!请允许我告诉魏其侯设置帷帐,备办酒席,您明天早点光临。”武安侯答应了。灌夫详细地告诉了魏其侯,就像他对武安侯所说的那样。魏其侯和他的夫人特地多买了肉和酒,连夜打扫房子,布置帷帐,准备酒宴,一直忙到天亮。天刚亮,就让府中管事的人在宅前伺侯。

等到中午,不见丞相到来。魏其侯对灌夫说:“丞相难道忘记了这件事?”灌夫很不高兴,说:“我灌夫不嫌丧服在身而应他之约,他应该来。”于是便驾车,亲自前往迎接丞相。丞相前一天只不过开玩笑似地答应了灌夫,实在没有打算来赴宴的意思。等到灌夫来到门前,丞相还在睡觉。于是灌夫进门去见他,说:“将军昨天幸蒙答应拜访魏其侯,魏其侯夫妇备办了酒食,从早晨到现在,没敢吃一点东西。”

武安侯装作惊讶地道歉说:“我昨天喝醉了,忘记了跟您说的话。”便驾车前往,但又走得很慢,灌夫更加生气。等到喝酒喝醉了,灌夫舞蹈了一番,舞毕邀请丞相,丞相竟不起身,灌夫在酒宴上用话讽刺他。魏其侯便扶灌夫离去,向丞相表示了歉意。丞相一直喝到天黑,尽欢才离去。

丞相曾经派籍福去索取魏其侯在城南的田地。魏其侯大为怨恨地说:“我虽然被废弃不用,将军虽然显贵,怎么可以仗势硬夺我的田地呢!”不答应。灌夫听说后,也生气,大骂籍福。籍福不愿两人有隔阂,就自己编造了好话向丞相道歉说:“魏其侯年事已高,就快死了,还不能忍耐吗,姑且等待着吧!”

不久,武安侯听说魏其侯和灌夫实际是愤怒而不肯让给田地,也很生气地说:“魏其侯的儿子曾经杀人,我救了他的命。我服侍魏其侯没有不听从他的,为什么他竟舍不得这几顷田地?再说灌夫为什么要干预呢?我不敢再要这块田地了!”武安侯从此十分怨恨灌夫、魏其侯。

元光四年(前131)的春天,丞相向皇上说灌夫家住颍川,十分横行,百姓都受其苦。请求皇上查办。皇上说:“这是丞相的职责,何必请示。”灌夫也抓住了丞相的秘事,用非法手段谋取利益,接受了淮南王的金钱并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宾客们从中调解。双方才停止互相攻击,彼此和解。

那年夏天,丞相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太后下了诏令,叫列侯和皇族都去祝贺。魏其侯拜访灌夫,打算同他一起去。灌夫推辞说:“我多次因为酒醉失礼而得罪了丞相,丞相近来又和我有嫌隙。”魏其侯说:“事情已经和解了。”硬拉他一道去。酒喝到差不多时,武安侯起身敬酒祝寿,在坐的宾客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表示不敢当。

过了一会儿,魏其侯起身为大家敬酒祝寿,只有那些魏其侯的老朋友离开了席位,其余半数的人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灌夫不高兴。他起身依次敬酒,敬到武安侯时,武安侯照常坐在那里,只稍欠了一下上身说:“不能喝满杯。”灌夫火了,便苦笑着说:“您是个贵人,这杯就托付给你了!”当时武安侯不肯答应。敬酒敬到临汝侯,临汝侯正在跟程不识附耳说悄悄话,又不离开席位。灌夫没有地方发泄怒气,便骂临汝侯说:“平时诋毁程不识不值一钱,今天长辈给你敬酒祝寿,你却学女孩子一样在那儿同程不识咬耳说话!”

武安侯对灌夫说:“程将军和李将军都是东西两官的卫尉,现在当众侮辱程将军,仲孺难道不给你所尊敬的李将军留有余地吗?”灌夫说:“今天杀我的头,穿我的胸,我都不在乎,还顾什么程将军、李将军!”座客们便起身上厕所,渐渐离去。魏其侯也离去,挥手示意让灌夫出去。武安侯于是发火道:“这是我宠惯灌夫的过错。”便命令骑士扣留灌夫。灌夫想出去又出不去。籍福起身替灌夫道了歉,并按着灌夫的脖子让他道歉。灌夫越发火了,不肯道歉。

武安侯便指挥骑士们捆绑灌夫放在客房中,叫来长史说:“今天请宗室宾客来参加宴会,是有太后诏令的。”弹劾(he,河)灌夫,说他在宴席上辱骂宾客,侮辱诏令,犯了“不敬”罪,把他囚禁在特别监狱里。于是追查他以前的事情,派遣差吏分头追捕所有灌氏的分支亲属,都判决为杀头示众的罪名。魏其侯感到非常惭愧。出钱让宾客向田蚡求情,也不能使灌夫获释。武安侯的属吏都是他的耳目,所有灌氏的人都逃跑、躲藏起来了,灌夫被拘禁,于是无法告发武安侯的秘事。

魏其侯挺身而出营救灌夫。他的夫人劝他说:“灌将军得罪了丞相,和太后家的人作对,怎么能营救得了呢?”魏其侯说:“侯爵是我挣来的,现在由我把它丢掉,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再说我总不能让灌仲孺自己去死,而我独自活着。”于是就瞒着家人,私自出来上书给皇帝。皇帝马上把他召进宫去,魏其侯就把灌夫因为喝醉了而失言的情况详细地说了一遍,认为不足以判处死刑。皇上认为他说得对,赏赐魏其侯一同进餐,说道:“到东宫去公开辩论这件事”。

魏其侯到东宫,极力夸赞灌夫的长处,说他酗酒获罪,而丞相却拿别的罪来诬陷灌夫。武安侯接着又竭力诋毁灌夫骄横放纵,犯了大逆不道的罪。魏其侯思忖没有别的办法对付,便攻击丞相的短处。武安侯说:“天下幸而太平无事,我才得以做皇上的心腹,爱好音乐、狗马和田宅。“

”我所喜欢的不过是歌伎艺人、巧匠这一些人,不像魏其侯和灌夫那样,招集天下的豪杰壮士,不分白天黑夜地商量讨论,腹诽心谤深怀对朝廷的不满,不是抬头观天象,就是低头在地上画,窥测于东、西两宫之间,希望天下发生变故,好让他们立功成事。我倒不明白魏其侯他们到底要做些什么?”于是皇上向在朝的大臣问道:“他们两人的话谁的对呢?”

御史大夫韩安国说:“魏其侯说灌夫的父亲为国而死,灌夫手持戈戟冲入到强大的吴军中,身受创伤几十处,名声在全军数第一,这是天下的勇士,如果不是有特别大的罪恶,只是因为喝了酒而引起口舌之争,是不值得援引其他的罪状来判处死刑的。魏其侯的话是对的。“

”丞相又说灌夫同大奸巨猾结交,欺压平民百姓,积累家产数万万,横行颍川,凌辱侵犯皇族,这是所谓‘树枝比树干大,小腿比大腿粗’,其后果不是折断,就是分裂。丞相的话也不错。希望英明的主上自己裁决这件事吧。”主爵都尉汲黯认为魏其侯对。内史郑当时也认为魏其侯对,但后来又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去回答皇上。

其余的人都不敢回答。皇上怒斥内史道:“你平日多次说到魏其侯、武安侯的长处和短处,今天当廷辩论,畏首畏尾地像驾在车辕下的马驹,我将一并杀掉你们这些人。”马上起身罢朝,进入宫内侍俸太后进餐。太后也已经派人在朝廷上探听消息,他们把廷辩的情况详细地报告了太后。

太后发火了,不吃饭,说:“现在我还活着,别人竟敢都作践我的弟弟,假若我死了以后,都会像宰割鱼肉那样宰割他了。再说皇帝怎么能像石头人一样自己不做主张呢!现在幸亏皇帝还在,这班大臣就随声附和,假设皇帝死了以后,这些人还有可以信赖吗?”皇上道歉说:“都是皇室的外家,所以在朝廷上辩论他们的事。不然的话,只要一个狱吏就可以解决了。”这时郎中令石建向皇上分别陈述了魏其侯、武安侯两个人的事情。

武安侯既已退朝,出了停车门,招呼韩御史大夫同乘一辆车。生气地说:“我和你共同对付一个老秃翁,你为什么还模棱两可,犹豫不定?”

韩御史大夫过了好一会儿才对丞相说:“您怎么这样不自爱自重?他魏其侯毁谤您,您应当摘下官帽,解下印绶(shou,受),归还给皇上,说:‘我以皇帝的心腹,侥幸得此相位,本来是不称职的,魏其侯的话都是对的’。像这样,皇上必定会称赞您有谦让的美德,不会罢免您。魏其侯一定内心惭愧,闭门咬舌自杀。现在别人诋毁您,您也诋毁人家,这样彼此互骂,好像商人、女人吵嘴一般,多么不识大体呢!”武安侯认错说:“争辩时太性急了,没有想到应该这样做”。

于是皇上派御史按照文簿记载的灌夫的罪行进行追查,与魏其侯所说的有很多不相符的地方,犯了欺骗皇上的罪行。被弹劾,拘禁在名叫都司空的特别监狱里。汉景帝时,魏其侯曾接收过他临死时的诏书,那上面写道:“假如遇到对你有什么不方便的事情,你可以随机应变,把你的意见呈报给皇帝。”等到自己被拘禁,灌夫定罪要灭族,情况一天比一天紧急,大臣们谁也不敢再向皇帝说明这件事。

魏其侯便让侄子上书向皇帝报告接受遗诏的事,希望再次得到皇上的召见。奏书呈送皇上,可是查对尚书保管的档案,却没有景帝临终的这份遗诏。这道诏书只封藏在魏其侯家中,是由魏其侯的家臣盖印加封的。于是便弹劾魏其侯伪造先帝的诏书,应该判处斩首示众的罪。元光五年(前130)十月间,灌夫和他的家属全部被处决了。

魏其侯过了许久才听到这个消息,听到后愤慨万分,患了中风病,饭也不吃了,打算死。有人听说皇上没有杀魏其侯的意思,魏其侯又开始吃饭了,开始医治疾病,讨论决定不处死刑了。意然有流言蜚语,制造了许多诽谤魏其侯的话让皇上听到,因此就在当年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将魏其侯在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这年的春天,武安侯病了,嘴里老是叫喊,讲的都是服罪谢过的话。让能看见鬼的巫师来诊视他的病,巫师看见魏其侯和灌夫两个人的鬼魂共同监守着武安侯,要杀死他。终于死了。儿子田恬继承了爵位。元朔三年(前126),武安侯田恬因穿短衣进入宫中,犯了“不敬”之罪,封爵被废除。

淮南王刘安谋反的事被发觉了,皇上让追查此事。淮南王前次来朝,武安侯但任太尉,当时到霸上来迎接淮南王说:“皇上没有太子,大王最贤明,又是高祖的孙子,一旦皇上去世,不是大王继承皇位,还应该是谁呢!”淮南王十分欢喜,送给武安侯许多金银财物。皇上自从魏其侯的事件发生时就不认为武安侯是对的,只是碍着王太后的缘故罢了。等听到淮南王向武安侯送金银财物时,皇上说:“假使武安侯还活着的话,该灭族了。”

太史公说:魏其侯和武安侯都凭外戚的关系身居显要职位,灌夫因为一次下定决心冒险立功而显名于当时。魏其侯的被重用,是由于平定吴、楚七国叛乱;武安侯的显贵,则是由于利用了皇帝刚刚即位,王太后掌权的机会。然而魏其侯实在是太不懂时势的变化,灌夫不学无术又不谦逊,两人互相庇护,酿成了这场祸乱。

武安侯依仗显贵的地位而且喜欢玩弄权术;由于一杯酒的怨愤,陷害了两位贤人。可悲啊!田蚡迁怒于别人,以致自己的性命也不长久。田蚡受不到百姓的拥戴,终究落了坏名声。可悲啊!田蚡他的灾祸(指其最后惊惧而死)就是这么来的。

扩展资料

一、作品简介

出自 汉 司马迁 《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收录于《史记》中。本传是窦婴、田蚡和灌夫三人的合传。窦婴和田蚡都是汉初权重一时的外戚,灌夫因军功封为将军,他们之间的倾轧斗争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典型事例。

这篇文章通过对他们三人生平和相互斗争的描述,展现了汉初宫廷中的一系列矛盾和当时那种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畸形关系,暴露了统治阶级奸诈残暴的丑恶本质。司马迁曾亲身经历和体验过官场的残酷,所以写得入木三分。他能把旧戚和新贵之间的矛盾斗争写得如此惊心动魄,淋漓尽致,也充分表现了他对现实政治的强烈批判精神。

二、人物介绍

1、田蚡(?—公元前130年5月7日),西汉时期长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西汉外戚大臣,武帝时期的太尉和丞相。孝景王皇后的胞弟。

田蚡相貌丑陋,巧于文辞。魏其侯窦婴掌权时,田蚡还是个郎官,往来于窦婴家,陪窦婴饮酒,时跪时起,对窦婴的恭敬就好像是窦婴家的晚辈一样。建元元年(前140年),刘彻登基,为汉武帝。同年田蚡被封为武安侯,拜太尉,后迁丞相,受到赵绾、王臧的牵连被免职。

建元六年(前135年),太皇太后窦氏去世,田蚡再次登上宰相之位,好儒术,立五经博士,独断专横,“由此滋骄,治宅甲诸第”。

田蚡得志后,与窦婴有许多纠纷,包括相约迟到,与索求土地不遂等;田蚡娶燕王女为夫人,在婚宴上灌夫使酒骂座,田蚡向武帝“劾灌夫骂座不敬”,将灌夫处死。窦婴怒而揭露田蚡与淮南王来往,田蚡心生怨恨。

2、窦婴(?—公元前131年),西汉大臣,字王孙,清河观津(今河北衡水东)人,是汉文帝皇后窦氏侄,吴、楚七国之乱时,被景帝任为大将军,守荥阳,监齐、赵兵。七国破,封魏其侯wèi jī hóu。武帝初,任丞相。

3、灌夫(?-前131年),字仲孺,颍川郡颍阴人。西汉时期官员,本姓张,因父亲张孟曾为颍阴侯灌婴家臣,赐姓灌。

position[pE5ziFEn]n位置, 职位, 立场, 形势, 阵地vt安置, 决定的位置position[pE5ziFEn]n(适当的)位置, 方位, 地方, 地点, 台, 座席姿势, 姿态; 被安放的方法, 显示境地[况]; 状态; 形势(社会)地位; 职位, 职务; 身分; 阶级意见, 见解, 主张; 立场, 态度(拉提琴时手在提琴指板上的)把位军阵地, 阵势(音节中的)元音位置经济头寸(矢量)作用线, 负载线校正时钟show the position of the river on the map指出这条河在地图上的位置sit in a comfortable position舒适地坐着people of position有身分的人们one's position on a problem对一个问题所持的态度in a difficult position处于困难境况go [get] into position进入阵地He has got a position in a bank他在一家银行找到一份工作。position[pE5ziFEn]vt安放, 安置; 决定的位置军屯(兵); 驻扎(部队)You must position yourself where you can see the blackboard你必须坐在能看见黑板的地方。position-invariancesn移位不变position-isomericn位置异构物position-sensorn位置传感器position-settingn定位positionlessadjbargaining position讨价还价的地位; 谈判地位be in a position to能够; 有做的机会fall into the position of陷于某种地位false position数试位法违背个人原则的处境, 违心的处境引起误解的处境in position在适当的位置, 适得其所jockey for position(赛马时)挤其他骑师以占有有利位置; [喻]运用(欺诈)手段谋图利益out of position在不适当的位置, 不得其所place in an awkward position使处于尴尬[可笑]的境地place in a ridiculous position使处于尴尬[可笑]的境地put in an awkward position使处于尴尬[可笑]的境地put in a ridiculous position使处于尴尬[可笑]的境地pole position跑道内圈有利地位presume on one's position倚仗地位put oneself in sb's position设身处地put sb in a false position使某人处于违反原则行事的地位; 使某人处于被误解的地位place sb in a false position使某人处于违反原则行事的地位; 使某人处于被误解的地位take up a position占据(易于攻守的)适当位置; [喻]采取某种立场[态度]take up the position that主张, 认为absolute position绝对位置, 游离位置adjacent position相邻位置; 邻位adjoining position邻接(的)位置adjourned position封棋局面adjusted position测平差后位置advance position前沿阵地forword position前沿阵地advantage position优势位置air position航空空中位置, 无风位置alpha position有化α 位置ancillary position辅助座席angular position(目标的)角位, 角坐标antenna position天线位置antipodal position对映位置apparent position天视位置application position制动位置approach position接近显示; 接近位置assumed position航空假定位置astrometric position天天体测量位置astronomical position天文位置attack position进攻姿势automatic rich position自动富化位置azimuth position方位角位置back floating position仰卧姿势basic position基本[原始]局面bear position预料跌价[涨价]而投机的商人的态度bull position预料跌价[涨价]而投机的商人的态度bearing position支承位置beat position拍节位置bit position自数位位置body position身体姿势bridge position电桥位置, 跨接点budgetary position预算实况burning position燃烧位置calibrated position校准位置call display position简式交换机, 有应答塞孔的交换机; 号码指示位置camera position摄影位置[姿势]capital position资本情况carrier position载波位置cash position(现金)头寸caution position警告[注意]位置; 警告[注意]显示central monitoring position集中监视[监听]位置centre position中间位置, (液压泵的)正常位置centre-of-gravity position重心位置centre-of-pressure position压力中心位置change position交换位置character position符号[字母]位置charging position装料位置check position检验点chosen position航空选择位置classic position高手姿势clear position开放位置[显示]clip position夹持位置closed position停止位置; 空位; 关闭位置; 封闭状态code position穿孔[电码]位置commencing position预备姿势competitive position竞争能力concentration position夜班台; 集中台consecutive position邻位; 相邻位置core position磁心位置correspondence position对应[符合]位置coupled positions(有)复式(塞孔盘的)交换机course position导航区; 航向位置court position站位cover position轧平头寸covering position补位creditor position债权头寸credit-tranche position(从国际货币基金获得)贷款权critical position临界位(置)cross riding position外侧坐crossed arm position交臂姿crossover position中间位置, 零位, 过渡位置crouched position蹲踞姿势currency position贷币地位current position本期[流动]财务状况danger position危险位置[显示]day position植白昼位置dead hang position直臂站立, 硬拉姿势dead lift position硬举姿势dead reckoning position推算位置dead-ahead position原位置dead-center position零点位置deenergized position失能[不励磁]位置defensive position防守姿势definitive position结束姿势derailing position脱轨[遮断]位置diagonal position对角digit position数位[符号]位置digital angular position数字角位置direct junction position半自动甲台directory position查号台disengaged positions脱离[切断]状态disengaging zero position未占用的零位distant position长远观点(交易所用语)double-heading position重联位driving position运转位(制动)duty engine position本务位earning position收益状况easy position头寸宽裕echelon starting positions梯形起跑点economic position经济状况electric holding position电力保持位(停车时容许再充气但保持制动)electrical zero position基准电气零位emergency position紧急制动位emergency application position紧急制动[操纵]位置empty wagon position空车位置emptying position倾卸位置enable position启动位置energized position励磁[通电]位置equatorial position平伏位置equilibrium position平衡位置equilibrium lattice position晶格平衡位置[状态]equivalent position等 效位置estimated position航空估计位置exchange position外汇头寸; 现有外汇额; 外汇持有额; 外汇动态exterme position极限[终端]位置extreme lower position最低位置financial position财务地位[状况]finger position指法firing position军发射阵地fist position拳法fitting position装配位置fix position定位fixed light position植固定光位flexed foot position虚步floor positions球员在场上的位置, 布局foot position腿法foreign trade position对外贸易收支forward series position前进串联位置frame position帧[画]面位置free position任意状态; 空档front position前端位置front crawl position俯卧姿势front lying position俯卧姿势full charging position全充气位full cock position全压位置, 待放位置full release position全松位置full-application position全闭合位置full-rich position全富位置fully-lift position完全升起位置fund position资金头寸情况fundamental position基本姿势, 防守姿势future position预测点ga(u)ge position计量位置geocentric position天地心位置gold tranche position黄金份额情况; (给国际货币基金)交纳黄金graduated charging position减速充气位graduated release lap position阶段缓解中立位graduating release position阶段缓解位grasping position吊手, 钩手, 抓拳grinding position磨削位置ground position航空地面位置guard position预备姿势, 实战姿势, 保护位, 备用位guarding position防守位置guide position引导[制导]位置handle position手柄位置hanging position立位(通常多指手表, 表把向下或怀表表把向上位置)head-on position迎面跪撑姿势head-to-head position迎面跪撑姿势high order position高位; 数字的最左位highest significant position最高有效位holding position(继电器 的)吸持位置; 自保位置; 保持(开或关的)位置holding down position放平位置(例如电车接电杆)home position原位置, 静止位置, 中心位置; 本价; 国内状况; 总公司的资金状况homing position瞄准位置horizontal position水平位置hyperboloidic position双曲面位置idle position停止位置, 空转位置inclined position倾斜位置increase position加码information position查询台initial position初始位置inquiry position查询台instantaneous position瞬时位置intermediate position中间位置interstitial position(晶格中)节点间隙inverted position倒转层位inward position乙台, 来话台irregular position不规则局面key sending position电键发送器座席kneeling position跪撑姿势kneeling-facing position迎面跪撑姿势lap position重叠位置, 遮断位置; 搭接位置; 中立位(制动)latched position锁定位置lattice position点阵位置, 晶格位置[状态]layback position后仰姿势layout position直体姿势learner's position实习台least significant positions最低有效位, 低数位legal guarding position合法的防守位置lengthwise position纵向位置level position水平位置[状态]level-off position航空改平位置lifting position上升位置light engine position单机位limit position极限位置liquid position流动资产头寸listening position监听台器, 话务员班长台low order position(最)低位lying position水平位置(通常多指表面向上位置)make position闭合位置manual position手动[手操作]位置mark position标记[传号, 响应]位置market position市场地位mating position杀棋局面medial position中间位置middle position中间位置microphone position传声器位置minimum reduction position最小制动位money position现金[准备金]头寸reserve position现金[准备金]头寸monitor position信监视席位most significant position最高位; 数字的最左位motionless position静止姿势multi-unit position重联位navy stack-up ride position内抱腿侧面骑net position网前位置neutral position中性[中立, 中和]位置, 空档neutral currency position中立的货币地位night position夜班台no-flow position中间位置(调节系统中滑阀的位置)no-load position无负荷(情况), 不带负载nominal orbital position标称轨道位置normal position正常位置, 静止位置normalposition of telescope正镜normal indicationposition定位表示位置normal switch position道岔定位no-side-draft position非偏[均衡]牵引状态null position电气零位off-side position越位位置(指足球赛)on position开关的工作位置, 插入位置"on guard" position实战姿势open position打开位置, 传位operating position工作位置[状态]operator's position话务员座席orbital position轨道位置original position原始位置out-of-correspondence position不对应[不相符]位置over reduction position过量减压位overflow position溢出位overhead position冶仰焊位置paw position吊手, 钩手, 抓拳payments position国际收支状况perspective position透视位置phase position相位primary retarder position主制动位置, 主减速器位置, 头部制动位置printing position打印部位prone position卧姿pull-up position(继电器衔铁的)吸持位置pulse position脉冲位置punch position穿孔位置quick application position急制动位radial position辐向[径向]位置random skip position随机跳位real position实际位置rearmost position最后位置, 后部极限位置recording position记录台reference position原始位置regular position正则位置relative position航空, 航海相对位置release position(闸的)放松[缓解]位置remote control position遥控位置rest position静止位置, 平衡位置restrictive position限制显示[位置]revenue position收入额; 收益率, 利润率reverse position反转[后退, 反常]位置; (望远镜的)反位, 倒镜reverse position of points道岔反位reverse indication position反位表示位置reverse switch position道岔反位reversed position反位reversed position of telescope倒镜rheostatic position变阻位置riding position安放位置rigging position装配位置ringing position呼叫[振铃]位置running position运行位置; 开动位置; 运转位(制动)safe starting position安全起动位置same position相同位置scale position换算位置(用定点数据表示小数点位置)scaling position小数点位置scoring position能命中的投篮位置scram position关断位置, 紧急刹车[故障停车]位置seated position马步self arrest position防滑落姿势service application position常用制动位serving position发球位置set position预备姿势setting position装置[调整]位置shaft position轴角, 轴位置shooting position射击姿势shunt position分流[并联]位置sign position符号位置sitting position坐姿special equivalent positions特殊等效位置speed measuring position测速位置spillover position信溢出位置spool position阀芯位置square position差额轧平standard position标准位置standard reference position标准参考位置standing position立姿starting position起动[起始]位置static position静止姿势T-step position丁字步stepping position步法stop position停止状态, 停止[光阑]位置switch position联接位置switchboard position交换机(话务员)席switching position切换位置switch-on position接通电路位置symmetrical position对称位置system control position系统控制台tandem position串联式配置, 直线排列, 一前一后排列; 转接台target position靶位target present position目标瞬时位置technical position有价证券市场状况; 技术状况test position测量台; 测试位置testing position测(量)员座席; 测验位置theoretical position理论位置through position转接台, 直通通话位置ticket distributing position调度台, 分发台, 配达台tight position头寸紧缺, 头寸短缺tilting position倾斜角(转炉), 倾斜位置time-setting position对时位置toll position长途话务员座席toll enquiry position长途查询台toll outward position长途去话席toll test board position长途测量台tongue position舌位tool position刀具位置, 刀位top-center piston position上死点活塞位置track position磁迹位置tracking control detent position循迹控制止动位置trailing position背向位置transition position转变位置treading position踩水姿势trunk position信长途台two position高低液位two-stable position双稳定状态unit position个位数位置unloading position卸载位置[状态]unlocking position开锁状态upright position垂直位置[状态]upper most position最高位置vacant position空位vacant lattice position晶格中空位, 点阵空位valve position阀位置vertical position竖直[Y轴]位置vicinal position连位viewing position观察位置voltmeter position伏特计位置waiting position待料位置Waltz position华尔兹舞姿势warning position警告[预告]位置; 警告[预告]显示welding position焊接部位well-defined working position规定工作位置window position窗口[脉冲, 波门]位置winning position取胜局面working position工作位置[状态]wrong position错误位置zenith position天顶位置zero position零位, 起始位置zero-speed position零速位置position of accident出事地点; 遇难位置position of a hit弹着点position of a shot弹着点position of fault故障地点position of related features位置公差, 关连形体间的位置position of vessel船期

一、全文浏览

伤仲永 (王安石)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编辑本段二、读法参考

伤仲永 北宋朝(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编辑本段三、题目意义

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伤仲永,即怜惜方仲永这个幼时天资聪颖的神童由于没有学习,以致成年后竟成为默默无闻的庸人。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编辑本段四、原文及注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作者交代了方仲永的籍贯、姓名、身份、家世。)仲永生五年(这是虚岁,他其实四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仪礼·丧服》郑玄注:“收族者,谓别亲疏,序昭穆。”《礼记·大传》孔颖达正义:“‘收族故宗庙严’者,若族人散乱,骨肉乖离,则宗庙祭享不严肃也;若收之,则亲族不散,昭穆有伦,则宗庙所以尊严也。”因此,“收族”的意思是:以上下尊卑、亲疏远近之序团结族人,使不离散。方仲永的试笔之作“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养父母”,是“赡养”的表现,“收族”,是“团结”的表现。五岁的孩子有这样的志向,这在封建时代是很了不起的。因此,难怪人们在赞扬之余,还特地把这首诗送给本乡的读书人去看,让他们来评定。)为意,传一乡秀才(在唐宋时是对一般读书人的称呼,跟明清两朝经过县试及格的生员不同。“一乡”,全乡。这句话应理解为传给全乡的读书人看.不是只给某个秀才看。)观之。自是指物作诗(即作“咏物诗”。过去训练儿童作诗,常常指定一件物品为题,要求在诗中既能说出该物品的特点,又能借此表达某种思想感情,是作诗的起步训练。)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使”的宾语,应为“不使之学”,“之”在此指代方仲永。)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明道”,宋仁宗年号,只有两年(1032-1033)。“先人”。这是对已故父亲的称呼。按:王安石父亲名益,字损之,天圣八年(1030)曾以殿中丞知韶州(现在广东省韶关市),三年后以丁忧离职还家,王安石(当时13岁)随行。据此,这次还家当在明道二年(1033)。宝元二年(1039),王益卒于江宁(现在属江苏省)通判任上。王安石此文写于庆历三年(1043)故称“先人”。),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省略句。省略了“令”的宾语,应为“令其作诗”,“其”指代方仲永。)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指王安石)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终于成为普通人,是他受到的后天的教育不到位的原因。)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人的天资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经过后天的不断的学习。)

编辑本段五、译文

金溪县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从没见到过读书写字的工具,(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就近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写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他父亲把诗)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仲永感到奇怪,渐渐以宾客的礼节来款待他的父亲,有人用钱财和礼物讨取仲永的诗。他的父亲贪图这样,每天强要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王安石)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从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仲永的特殊之处已经消失净尽了,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编辑本段六、作者简介

王安石尽其才”。嘉佑二年(1057)即改任常州知州。提点江南东路(治饶州,今江西鄱阳)刑狱,不久入为三司度支判官。向仁宗上《言事书》,力言当从培养、使用人才的各个环节着手改革吏治,兼及理财、军事等各方面的改革,实为后来变法的早期纲领或理论雏形。仁宗赞其文才,拔为知制诰,然对改革不加采纳。再上《时政疏》(又名《本朝百年无事札》;一说呈于熙宁元年,神宗时,强烈呼吁及时改革,“有为之日,莫急于今日;过今日臣恐有无所及之忧”。嘉佑八年(1063)仁宗死,不久母丧回江宁守制,离职去。英宗在位四年,居家不出。 (1021~1086) 北宋大臣。唐宋八大家之一。原籍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生于临江军(治今江西清江)。字介甫,号半山。父王益,进士出身,长期在今江西、广东诸州县任职,卒于江宁府(治今江苏南京)通判任上,全家举迁后久贫口众”不愿就翰林馆职,其间仅一年任太常寺群牧判官,坚请离京出任东南地方官吏,“得

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吕惠卿与曾布互争失和,神宗权罢新法,愤而辞职凡六次,出知江宁府,离相位而去。次年二月,复相,终因与神宗不合,变法进展困难,一年不到,再次辞相,出判江宁府,退居江宁半山园。封爵荆国公。晚年好佛,闲赋以著述《字说》为娱,仍不忘变法。元丰八年(1085)神宗死,次年,哲宗改元“元佑”,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先后罢免役、青苗法。次年四月病逝。谥“文”,故史称“王文公”。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及《周官新义》、《诗义钩沉》辑本等传世,余佚。

编辑本段七、重点词句解释

一、词解

1隶:属于;

2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3未尝:不曾;

4求:要求

5异:对……感到诧异

6借旁近:就近借来;

7与:给;

8书:写;

9为:题写;

10以……为意:把……作为诗的主旨;

11观:看;

12自是:从此;

13是:这、此;

14就:完成;

15者:的地方;

16稍稍:渐渐;

17或:有人;

18宾客:用宾客之礼款待,名词动用(请客);

19邑人:同县的人;

20乞:求取,这里指花钱求仲永提诗;

21利其然:贪图这样(以此有利可图);

22扳:通“攀”,牵,引;

23环谒:四处拜访;

24使:让;

25从:跟从;

26称:相当;

27闻:名声

28泯然:完全消失。指原有的特点完全消失了。

29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30王子:王安石的自称。

31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32固:本来。

33文理:文采和道理。

34利:认为……有利可图。意动用法

35可:值得。

36秀才:这里指一般学识优秀的士人。

37谒:谒见,拜访

二、句解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译:父亲感到十分奇怪,向邻居借给仲永。

2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并且自己在诗上题写上了名字,他以诗把赡养父母、与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作为诗的内容。

3自是指物为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只要别人指定东西就能写诗,马上完成,它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乡人感到奇怪,逐渐用宾客之礼款待他父亲;有人还用钱来求取仲永的诗。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父亲认为这有利可图,硬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

6不能称前时之闻。

译:不能与以前所听说的相符合。

7泯然众人矣!

译:仲永的特异之处消失净尽,以成为普通人。

  1、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

  2、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3、邑有王生,行七,故家子。少慕道,闻劳山多仙人,负笈往游。登一顶,有观宇甚幽。一道士坐蒲团上,素发垂领,而神光爽迈。叩而与语,理甚玄妙。请师之,道士曰:“恐娇情不能作苦。”答言:“能之。”其门人甚众,薄暮毕集,王俱与稽首,遂留观中。

  凌晨,道士呼王去,授一斧,使随众采樵。王谨受教。过月余,手足重茧,不堪其苦,阴有归志。一夕归,见二人与师共酌,日已暮,尚无灯烛。师乃剪纸如镜粘壁间,俄顷月明辉室,光鉴毫芒。诸门人环听奔走。一客曰:“良宵胜乐,不可不同。”乃于案上取酒壶分赉诸徒,且嘱尽醉。王自思:七八人,壶酒何能遍给?遂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而往复挹注,竟不少减。心奇之。俄一客曰:“蒙赐月明之照,乃尔寂饮,何不呼嫦娥来?”乃以箸掷月中。见一美人自光中出,初不盈尺,至地遂与人等。纤腰秀项,翩翩作“霓裳舞”。已而歌曰:“仙仙乎!而还乎!而幽我于广寒乎!”其声清越,烈如箫管。歌毕,盘旋而起,跃登几上,惊顾之间,已复为箸。三人大笑。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三人移席,渐入月中。众视三人,坐月中饮,须眉毕见,如影之在镜中。移时月渐暗,门人燃烛来,则道士独坐,而客杳矣。几上肴核尚存;壁上月,纸圆如镜而已。道士问众:“饮足乎?”曰:“足矣。”“足,宜早寝,勿误樵苏。”众诺而退。王窃欣慕,归念遂息。

  又一月,苦不可忍,而道士并不传教一本。心不能待,辞曰:“弟子数百里受业仙师,纵不能得长生术,或小有传习,亦可慰求教之心。今阅两三月,不过早樵而暮归。弟子在家,未谙此苦。”道士笑曰:“吾固谓不能作苦,今果然。明早当遣汝行。”王曰:“弟子操作多日,师略授小技,此来为不负也。”道士问:“何术之求?”王曰:“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道士笑而允之。乃传一诀,令自咒毕,呼曰:“入之!”王面墙不敢入。又曰:“试入之。”王果从容入,及墙而阻。道士曰:“俯首辄入,勿逡巡!”王果去墙数步奔而入,及墙,虚若无物,回视,果在墙外矣。大喜,入谢。道士曰:“归宜洁持,否则不验。”遂助资斧遣归。抵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妻不信。王效其作为,去墙数尺,奔而入;头触硬壁,蓦然而踣。妻扶视之,额上坟起如巨卵焉。妻揶揄之。

上海别克高速加油不畅故障排除故障现象:一辆上海别克轿车,行驶里程8万km,发动机装备的是V6、3.0 LMFI VIN M发动机纵置前驱动。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突然出现有时加油金犯座、怠速不稳的现象,原地空负荷急加油,有时能听到排气管放炮,可有时又能听到空滤处回火。

故障分析及故障排除:此车在来修理厂前曾做过许多项目的修理与检查,但用户反映问题总是时好时坏,故障不能排除。于是我们又对故障现象进行了重新认证,发现除了所述的故障现象外,还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如果起动非常顺利的话,则加油,怠速工况均非常正常;如果起动非常困难的话,则加速、怠速等工况也均不好。

依据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原因有可能在点火线路上,但为预防是油路故障,先针对油压系统进行了快速检查。方法是:模拟出故障状态,挂上前进挡,踩住制动,此时,另一脚轻踩油门,类似于做失速试验,因为这样做就加大了发动机负荷,所以犯座现象就很容易表现出来。从油压测试口接上油压表,在发动机出现犯座的时候测量油压是290-320KPA,完全符合技术要求。通过此试验,基本上可以排除汽油泵和油压调节器的原因。其检修重点应针对点火系统。

据用户反映,此车为二手车,曾发生过交通事故,钣金整形时发动机曾拆下过,但购车时没有此故障,行驶1万KM以后才开始出现怠速不稳、加油犯座的现象。曾换过火花塞、高压线,总是还是没有解决。试想,火花塞和高压线只是点火线路的招待元件,它们并不是点火系统的全部,于是,又利用示波器对点火次极电压和波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哪一个缸,在出现故障时均有断火现象。但没故障时,则每一个缸的点火波形都非常正常。按常规分析,不可能出现6个火花塞或高压线同时不能击穿发火的现象,故障应出现在一个总的元件上。此车是利用3个点火线圈并联的方式直接点火,因此,点火线圈故障的可能性也不大。

此时笔者本人考虑是不是24x曲轴位置传感器(如图1所示)和3x曲轴位置传感器(如图2所示)及凸轮轴位置传感器有时丢失信号而使电控电脑ECM无法驱动点火线圈负极呢?而且曲轴位置传感器装在发动机的前部,是不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发动机也检修过呢(该发动机拆过曲轴皮带轮,换过正时齿罩)那么,曲轴位置传感器与感应齿环间隙是否合适了呢?因为传感器与齿环之间只有05 mm的间隙,如果过小或过大都极易造成转速信号丢失。于是对曲轴位置传感器进行了重新装配,并更换了3x曲轴位置传感器和O型环,清除了传感器磁头上的铁屑。装车后,故障依旧。于是又对曲轴位置传感器和凸轮轴传感器进行了更换,可仍不能解决问题。

图1 3X曲轴位置传感器 图2 3X曲轴位置传感器 由于上海别克轿车为国内新车型,发病率不算太高,顺便介绍一下3x和24x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3x曲轴位置传感器靠近曲轴,是一种霍尔效应开关,在曲轴平衡轴后面安装了一个同心环(环上有个开口),环上有7个槽孔,其中的前6个槽孔每个相隔60度,第7个槽孔与第6个槽孔相隔10度。同心环随着曲轴转动时,磁场便以一定的间隙通过环上的槽孔到达3x“霍尔效应”开关。点火电脑向3x信号电路的搭铁,使信号电路通电,当磁场被同心环挡住时,“霍尔效应”开关便断开3x信号电路的搭铁,使信号电路断电。点火电脑通过3x的“通、断”脉冲信号来判断曲轴位置,作为ECM计算点火正时的依据。

24x曲轴位置传感器信号用来精确地计算发动机转速。该传感器与3X调曲轴位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相同。不同的是中断环上有24个均匀分布的槽孔。曲轴每转1周, 24x曲轴位置传感器(“霍尔效应”开关)产生24个“通、断”脉冲信号。

到现在为止,似乎故障原因仅剩下配线和发动机电脑了。会不会是电脑ECM出现错误而不能正确指令而导致点火错乱呢?因为以前修理过的同类车型中曾发现过这种情况,于是利用示波器进行检测(如果没有示波器也可以利用一个小试灯替代,方法是试灯一端接蓄电池火线,另一端刺入要测试的点火线圈的负极线,在起动发动机或发动机运转后,试灯应有一个频率闪动)。如果出现波形有较大的脉宽或试灯闪烁时间不同,则说明此线路或电脑指令有故障。

通过检测,发现点火线圈负极三条线均有不规律的间隔频闪,而且不正常时会伴随病态故障发生。大概是ECM出现了故障吧。于是找一块同样的ECM装上替代,故障依旧,仍没有排除的可能性。

故障会出现在哪里呢?为了确定自己所检修过的工作,笔者又使用万用表对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的所有线路进行了测量,而且模拟了许多情况,线路被肯定确实正常。

在维修无进展的情况下,再次对曲轴和凸轮轴位置传感器进行了更换,但这一次却发现了极有价值的线索: 24x曲轴位置传感器的磁头上吸了一块铁屑!另外在做故障听诊时还有一个怪现象,那就是发动机前部有异响,类似金属敲击声,而且出现敲击声时,发动机工作不稳,加速无力,铁屑与敲击声均出现在发动机的前部,是不是曲轴皮带轮上的中断环损坏呢?

如果真是曲轴皮带轮总成损坏,那必定导致喷油不良,也因此导致喷油控制信号不准,用示波器检查,果然如此。于是拆下蓄电池负极,从皮带轮上拆下蛇形皮带,拧下平衡轴和曲轴的连接螺栓,使用专用工具,拆下曲轴皮带轮(如图3所示)。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出现了, 24槽孔的中断环与曲轴皮带轮固定铆钉松动,且连接的中心眼孔扩大约为1mm左右,所以两个同心圆无法固定在一起,只是靠外面的挡板及螺栓才使两圆在一个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但这二者因受力不同,导致两个同心圆存在相对运动,从而造成曲轴位置传感器不能正确感应曲轴真正位置,引起点火和喷油错乱,更换一曲轴皮带轮总成后,故障排除,究其原因是该发动机换正时盖罩时,由于没有使用专用工具,而对曲轮皮带轮硬拉硬撬所致。因此,修理工蛮干极易造成意想不到的故障,此问题值得维修人员借鉴。

广州本田雅阁7230轿车加速无力,怠速不稳,有时熄火

  故障现象:一辆广州本田雅阁7230轿车,行驶里程3000km。冷车起动后行驶30—35km后发动机故障灯亮,加速无力,怠速不稳,有时熄火。热车起动后,开暖气行驶15—20km后发动机故障灯亮。热车起动后开空调(A/C),若把出风口调向下方出风,行驶35—40km后发动机故障灯亮。  修理记录:  发动机故障灯第一次亮后,进厂进行检修,维修技师用发动机检测仪测得故障为:“分电器内信号转子信号不良”,根据维修手册对故障的分析要求,技师进行了线路检查,结果良好;对接地线及分电器输出信号进行检查,也没问题。后来怀疑分电器受热后性能不稳定,技师更换了分电器总成,清除故障码后进行试车,当车辆行驶40km后故障现象再现。此时,技师开始怀疑发动机电脑ECM有故障。理由是开空调向下吹风时冷却了发动机电脑(电脑位于中间位置地板处),便更换了一台电脑,并进行行车试验,但行车至30km后故障又一次出现。这时技师开始怀疑自己的技术能力,请求技术人员帮忙。

  在技术人员汇同技师一起对此车进行研究后,一致认为故障原因有三个:一是分电器不良,二是电脑不良,三是线路不良。前两项技术已完成,第三项应换发动机线束。技术人员指导技师拆下发动机线束后,逐段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破损,各接头良好无腐蚀、松动。各插接件插接到位且连接良好。为准确地确定是否为线束问题,还是更换了一新线束进行试车,可故障依旧。

  无奈,技术人员将故障上报。本田专业技术人员,行程几千里对车辆进行进一步检测与核实,最终认为是发动机机械部分发生故障,造成分电器信号不良。经检查,机械配合及正时齿带正确后,做出更换新发动机的结论。

  故障排除:  笔者经过严密的检查后,更换了一台发电机后,故障消除。

  误区分析:

   ①分电器信号不良故障原因的分析不能仅凭故障码而定,应采用波形分析,找出真正的信号波形(最好取自电脑输入端子处)及故障发生时的波形变化。

   ②常常认为信号不良单指传感器好坏,而往往忽略一些与信号同步关系的干扰信号,如高压点火故障及发电机故障。

   ③将电脑故障误判为随温度变化(经冷气直吹后降温,此车故障发生里程加长)。

   ④正时齿带故障能造成信号不同步,但不会随电脑温度而变化故障再现时间。

  故障原因分析:

  此车发生故障后技师检查过充电电压,怠速时电压为128—132V,转速在1500r/min时,电压为132—138V,在标准范围内。但没有做发电机全负荷试验。即打开车上的所有用电器,如大灯、小灯、除霜器、空调及鼓风机最高转速挡等。由于此发电机整流二极管有一组损坏,发电机输出的波形发生了歧变(图2),造成峰值电压及电流产生严重脉动,使蓄电池两端电压产生脉动干扰,电脑接地(蓄电池负极)电位也随之产生脉动干扰。当这个干扰脉冲幅值大于±07V时,电脑误认为分电器信号丢失,点亮故障灯,记忆故障码,进入备用程序工作,从而造成发动机加速不良,怠速不稳的故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42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