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拉后屁股疼怎么办 为什么硬拉后屁股疼

硬拉后屁股疼怎么办 为什么硬拉后屁股疼,第1张

9 保证休息

休息是帮助身体恢复最好的方式。因此,硬拉后一定要保证足够的休息,不能疲劳过度。硬拉后至少需要休息72小时,并且要保证睡眠质量,让身体更好的进行调节,尽快恢复,使臀部酸痛更好的缓解。

10 为什么硬拉后屁股疼

硬拉后屁股疼,主要原因是乳酸堆积+肌肉纤维破损发炎。

1臀部是硬拉锻炼的部位之一,硬拉中无氧运动会乳酸,堆积在肌肉处,从而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

2硬拉对臀部肌肉的反复伸展收缩训练,导致臀部肌肉纤维轻微撕裂破损,充血发炎,从而导致酸痛。

提示:硬拉后屁股疼是正常的,因为乳酸是无氧代谢的必然产物,并且增肌就是要求肌肉纤维破损,然后再通过恢复才能增大增强。

动作模式是有问题的,你对动作怎么做,理性上是有点认知的,但是身体认知是远远不够,看得出来你拉的过程中是特意的保持让髋来动而不是腰,但你驱动动作的却还是腰, 简单说,核心肌力量太弱,你开始不能先练大重量的复合动作,你需要练核心肌的应激反应是稳定 ,而不是做功,你至少 要练三周以上的 侧滚,前滚翻,后滚翻,和爬行训练,然后再练练抖菲力士棒之类的东西。如果你对你要做的重量或者组感到胆怯而不是期待,我觉得你可能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计划了,身体是否过训,如果身体状态没问题,看看强度是否设计的过大了,训练是为了获得力量,而不是一味挑战自己的极限。合适的训练强度可以培养自己对重量的信心,个人认为过多的挑战极限不利于力量的长期发展。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激活目标肌肉,这样运动表现会更好。要选择合适的重量和次数,保持动作标准+安全稳定是第一位的。即使用小重量多次慢慢练目标肌肉,也好过用掌控不好的重量来冲刺。你说发力感掌控不好,可能是你现在各部位的肌群不足以支撑你用这一重量完成动作。不知你的动作是否标准,建议找个练的好的人给你现场指导。若你动作一直都不标准,那感觉不对头很正常。其实看你深蹲硬拉一起遇到瓶颈,可以猜测你的大腿后侧和臀部肌群可能存在发展不协调的现象。传统硬拉大重量启动比较难,后链的力量很关键,其实深蹲也是,后链要足够发达。加强后链的训练试试看,一段时间多做硬拉。

以下内容,适合自然健身者,可能会有驳常识,但是就是这么回事。我真希望我刚开始健身的时候就懂这个,在此,我分享给大家,目录「理论」渐进超负荷( Progressive Overload)渐进超负荷概念简介超负荷因素1:训练重量超负荷因素2:训练容量超负荷因素3:组间休息超负荷因素4:训练频率超负荷因素5:其他3 训练重量4 训练容量5 增肌有哪些迷信的教条?6 增加训练重量时机7 一个简单的冲重量方法8 总结正文本文是增肌理论中最最重要的一个理论,然而在我朝训练者中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知道,在国外稍微好这么一点点,虽然知道的也不多。造成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非常多,其中一个原因是一个人不需要学习这些理论,执着于表面的计划,只要通过所谓的意志力,拼命练个一两年,他也能够长出些肌肉。但是很快就会碰到增肌瓶颈。诚然,上面的说法可能还比较拗口难懂,接下来让我们一步步的揭开增肌训练之谜。渐进超负荷概念简介渐进超负荷,英文名 Progressive Overload,意思就是逐渐提升你的训练负荷。Progressive一词翻译为进步的,不断前进的。描述的则是逐渐的,有策略性的。OverLoad一词翻译为超负荷。描述的则是超越你身体的负荷。超负荷因素1:训练重量简单的说就是你举铁时能举多重。这一因素在增肌之中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大重量训练带来大肌肉量,大肌肉量带来更好看的线条。超负荷因素2:训练容量训练容量 = 所选动作次数 所选动作重量所选动作组数训练容量的概念基本没人懂,很多人的训练原则基本在表面。「8-12下是增肌的黄金重量」,「15下是练肩膀的黄金重量」诸如此类的言论,基本都是跳过训练容量的本质,扯淡。超负荷因素3:组间休息相比训练重量和训练容量两个角色来说,休息时间是一个相对弱的角色。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缩短时间来提升自己的负荷,但是效果没有提升重量和容量来得明显和直接。超负荷因素4:训练频率训练频率可以这么认为,你每周练腿练2次,那么你每周训练腿的频率就是2。训练频率的增多同样是会给予人超负荷。超负荷因素5:其他不属于上述4类,诸如,训练动作角度,不同器械、肌肉收缩之类的我们都可以成为其他,因为这些玩意,相比前面几个来说,不是很重要。很多人将各种动作角度和不同器械的来回切换当成是训练所必须的,其实关系真不大。超负荷因素的影响增肌是要讲究科学方法的。纵观很多健身视频、教练甚至有些健身达人都会提到一个概念叫做“我们练的是肌肉而不是力量,专注于肌肉的收缩才会得到完美的肌肉”。这一句话大部分人会理解成“噢,那我想要完美的肌肉,就是不冲大重量,小重量雕刻线条。”但是实际上,线条的雕刻几乎代表着“体脂”和“肌肉量”。降低体脂大部分靠的是饮食,增加肌肉量靠的是:肌肉超负荷和训练容量。训练重量顾名思义,就是你能举多重。然而在选择我们的训练重量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最大负重数(one max out)65%的最大负重数为了更好解释最大负重数,我们以卧推为例:一个人能且只能够推100kg的杠铃一下,那么我们就可以称目前,这个人的卧推最大负重数是100kg。当我们获得最大负重数以后,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负重指标:增肌指标,65%的最大负重数。权威研究和试验都已经证明了,当一个人采用大于65%的最大负重数肌肉才可以增长,无论你是哪个阶段的训练者。假如你最大卧推是100kg,如果你想增肌,那么你的训练最小重量不能低于65kg。训练重量是超负荷因素里的王者,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一个因素。大重量带来大肌肉,可能这句话说得太绝对了,但是绝对是大重量“基本等于”大肌肉。当你进行到一定程度以后,无论你对动作,次数,休息时间掌握得多么多么精准,只要你的重量没变,就算你练冒烟了,你的肌肉也一定不会增长。(跟我扯线条的同志,请看本段最上面的内容)训练容量训练容量 = 所选动作次数 所选动作重量 所选动作组数举一个深蹲的例子,你扛起50kg的杠铃,做5组,每组训练只能5下,那么你的训练容量就是:50x5x5 = 1250。那么我们就可以称:你刚刚训练深蹲这个动作的容量是,1250(单位是什么不重要)。训练容量是为了解决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而存在的:我们有时候力量不够时,如何进行超负荷来增肌?此时提升你的训练容量就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训练负荷的方法,我们通过降低一些重量,提高每组次数或者组数,就可以将训练容量提升上去,达到增肌效果。我们现在换成40kg重量,可以做10下,同样是训练5组我们的训练容量就变成了:40x10x5 = 2000。「大重量就少次数,小重量就多次数」这一句话是对训练容量的一个表层概括,如果你不懂得训练容量的概念,只是浮于表面,那你最后的训练一定是乱七八糟的。组间休息其实组间休息没有我们想象的重要。唯一值得提醒的是,组间休息的时间选择原则是:休息的时间是,让你能够很好的完成下一组动作就可以了。一般来说,45-90秒,低于这个时间就太快,高于这个时间就太久。训练频率之前已经引用文献,写过一篇文章了,在这里只讲结论:每次训练之后,不用药的我们肌肉蛋白合成时间是48小时,最后完全消失。说明白一点,当你训练一个部位之后的两天里,会开始长肌肉。第三天开始就已经完全恢复了,可以继续训练,让肌肉继续生长。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是新手,那么你的肌肉延迟性疼痛会比较严重(就是练完以后非常酸),此时可以选择每周练3天。经典选文:增肌|一周一个部位只需练一次吗?超负荷因素的影响,无非就这几个,因为除了这几个之外的因素实在是不值得一提,甚至可以说很多教条都是迷信。有哪些迷信的教条?大重量增肌,小重量雕刻线条:再次重申,线条的雕刻几乎代表着“体脂”和“肌肉量”。降低体脂大部分靠的是饮食,增加肌肉量靠的是:增加训练重量和训练容量x次数是增肌的黄金次数:脱离训练重量和训练容量,讨论动作次数根本无意义。组组力竭:这个是本文没有提到的,以后会发文章讲,这里先给结论。组组力竭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在卧推,深蹲,硬拉这种负荷动作中使用力竭,是非常危险的举动,不建议练到力竭,效果没你想象中的大。完美角度,动作优美:在保证动作规范的基础上,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角度即可,太过于专注动作的完美和优美,增肌意义不大,甚至可以认为:没意义。在家训练能练出好看的肌肉:不好意思,幻觉。尤其是那些跟着keep等软件在家训练的哥哥姐姐们,祝你好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开心就好。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但是这几个比较严重,我敢肯定很多人还在信奉着那套“泵感”爽快(韦德、阿诺训练法)或者顶峰收缩又或者小重量雕刻肌肉的理论。很多情况下,这些是扯淡。增加训练重量时机当我们进入健身房,认真训练几个月,我们的神经募集能力得到了绝无仅有的提升。虽然,我们的肌肉没长大,但是力量大了很多(这也说明力量的来源很多情况下来自于技巧以及神经募集能力)。但是随后我们的力量增长变得极其缓慢,这时候我们要多多尝试,保持着一个随时要冲重量的意识。我认为,固定一个时间来挑战自己,这是最好,也是最稳妥的办法。(后文有具体操作)意识是最重要的。我们训练状态和心情随时都有可能不一样,能不能冲成功重量都会有关系,但是如果你没有「我要提升训练重量」的意识,你很可能永远的停留在原地,甚至因人体激素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而减小,你的肌肉很可能会倒退!冲重量的时机基本是可以定为「1-15个月一次」,成不成功其实无所谓,但是一定要去尝试。冲重量的时候,最好有人能保护,一旦当你冲重量成功以后,马上就可以更新你的65%重量。一个简单的冲重量方法以卧推举例,我曾经一直卡在卧推80kg很久,不能得到提升。之后我采用了这样的训练方式,1个半月(6周)我获得了巨大的提升。80kg我能做一个,那么这个就是我的最大重量。用它的75%的重量,60kg,我当时可以做7-8个。用它的95%的重量75kg,我能做2-3个。之后的计划我怎么安排,一周推两次,分别在周一和周四:周一推75kg,2-3个,5组周四推60-65kg,6-10个,5组坚持了6周以后(因为我制定就是6周一个循环),我尝试推90kg,我能推了25个。在我的训练历程里,10kg的增长在6周里已经是很变态了。训练新手刚进入健身房的萌新们最重要的,不是盲目的增加重量。因为你的平衡性,神经募集能力,关节适应性都非常非常非常的差。进入健身房的半年以下的萌新选手,都应该注重、学习力量训练动作的规范,而不是盲目的去冲击大重量。平衡性、神经募集能力、关节适应性这些东西都是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去调整,因此6个月以下的萌新应该多学习健身理论,健身动作规范。总结自然健身、健美者一定要重视渐进超负荷对于我们增肌的意义。然而,非自然健美者(诸如健身模特,专业健美选手)即使举小重量都能增肌,没别的,药物而已。

硬拉的标准动作:

一、身体的稳定:整个背部挺直,展胸收腹,核心绷紧。头部自然放松,肩胛骨往后收回。双脚蹬住地面,臀部翘起。

二、动作的路线:从下往上,把杠铃从地面拉起来。

三、动作的幅度:向上至躯干直立,头,肩,髋,膝,踝与地面垂直,特别要注意不要出现骨盆前倾,腰椎超伸。向下至杠铃片接触地面。

四、动作的角度:在动作开始的时候,身体是往前倾的,接近与地面平行,髋关节屈曲,形成髋角,膝关节同时弯曲,但不要弯曲太多。双腿分开与髋同宽或略宽一些。脚尖向外打开。

五、动作的节奏:以X-1-4的节奏来完成动作。X代表在动作标准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把杠铃从地面拉起,1代表停留1秒,4代表下放的过程要慢,数4秒刚好接触地面。

六、呼吸的配合:向上拉呼气,向下放吸气。

硬拉的注意事项

背部姿势:

避免下背部过度伸展(反弓),因为下背部过度伸展的状态与下背部弯曲的状态一样糟糕,甚至可能更差。负重条件下腰椎的过度伸展不仅会损伤腰椎间盘,还会造成椎间关节和周围神经根的损伤。

一个照镜子的自检方法:

肩胛骨、杠铃杆,脚中心点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握法:

握力对硬拉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相比其他主要的训练项目,硬拉能更好地锻炼我们的握力。这对很多双手较小、手指较短,或者在训练时过分依赖助力带的训练者来说是个限制因素。

对握会导致肩膀受力不均衡,对某些人来说会导致或者加剧反握手的肱二头肌的肌腱问题。除此之外,肱二头肌的拉力很可能使举重者在反握的一侧出现杠铃杆向前推离脚中心点的趋势。

是否在大重量正式组中使用助力带,取决于举重者个人的喜好、其身体的柔韧性和其训练目标。如果你不用助力带做热身组,并能够以这种方式完成尽可能大的重量组的话,你的握力会从这项训练中大大受益,同时也消除了正反手握法可能带来的反握侧肩膀的问题。

当然可以,硬拉这是个高危动作 受伤的人不计其数 我也是其中一个 腰伤了 现在半残 真心告诫大家 硬拉这个动作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如果不想练可以放弃,看你健体是出于什么出发点?下面我给你分析一下看到你这个问题,我有一点想回答的冲动

首先我们把硬拉细分为以下三种(很重要)

1、力量举传统硬拉:偏向功能性,力量举三大项之一

2、健美式直腿硬拉:重点发达腘绳肌群(股二头肌)

3、健美式屈腿硬拉:重点发达背部肌群(背阔肌)

训练目的不同选择不同:

A——如果你是力量举运动员,传统硬拉非练不可,直腿硬拉和屈腿硬拉可练可不练;

B——如果是健美训练发达肌肉,传统硬拉可以不练,但直腿硬拉和屈腿硬拉必需练;

C——如果是健身,传统硬拉不必练,直腿和屈腿硬拉时练时不练。

三种动作都是各有特点和规范:

a----传统硬拉是力量举的竞技比赛项目,也是某些 体育 项目的力量训练科目,动作也有多种变化,采用适合自己的动作从地面拉起杠铃再触地。能提高抗压力、爆发力和激素水平,对核心力量、多肌群协同发力都会得到提高,但是在练习中往往会冲击极限重量,这就导致受伤几率增大,很多人都是长期不断的冲击极限中或拉伤或劳损,而缩短了自己的运动寿命,作为健美运动员可将这作为训练周期内的调节训练内容,偶尔可以尝试冲极限重量。一般健身者可以不用练,如果想尝试,就用轻重量开始掌握正确动作,直到能熟练完成自重重量即可。

b----直腿硬拉是健美训练中发达腘绳肌群(重点股二头肌)的动作

c----屈腿硬拉是健美训练中发达背部肌群(重点背阔肌)的动作

b和c都是针对目标肌群,偏向孤立性的动作,对动作细节要求和神经控制都非常讲究,对次数和重量的要求不像传统硬拉少而重(1-5RM)并且每次杠铃都要落地,而健美运动要求多次数中等重量(8-12RM)中间杠铃不落地,对于健美训练者来说这两个动作是必须要练的,一般健身者掌握好动作降低训练强度即可,同样也可以增强核心力量。

如果你只是健身,那延长你的运动寿命是你训练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基于这个前提我上文的内容也应该可以给你答案了!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以下分别是a b c,三个动作

我健身20年,几乎没练过硬拉。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先明确你练健体的目的!

第一、如果以 健康 为主要目的,则完全不必要练,因为硬拉对于腰椎有一定的风险,为了 健康 不值得冒这样的风险。

再说,硬拉主要是训练臀部肌肉,有很多替代动作同样可以训练,有夹腿倒蹬等固定器械的动作,也许效果稍差,但还是能练到。

第二、如果刻意追求肌肉的形状,那你就练吧,争取能参赛拿奖,祝福你。

这是我的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以前也练过,但不系统,乱练,也就基本上一年练上几个月就不练了,这一年里从外面回来了,又开练了,这回是做了计划,每周四练,1胸+肱三头肌 2背+肱二头肌 3肩三角肌4腿部腹部,因为也五十岁了,就多学多着,尤其是硬拉,听看一个光是空杆练了十万次的牟丛后,就学习硬拉了,以前腰疼的,现在基本上可以拉起80kg(体重65Kg)腰也好了,能练还是要练的,综合来说,都练练吧。

我不知道评论区为什么会有很多人说外行话,都说健体了,肯定是要比赛啊。

传统式硬拉对于竖脊肌背阔肌,臀大肌腘绳肌都有很大帮助(对于圣诞树的塑造也有帮助),不过一个人不练大重量复合动作,他的肌质肥大肯定是有限的(区别于肌浆肥大,这里不细说)。

所以说,得练,深蹲硬拉都要练。

下边是我去年体重72kg时期硬拉195kg的弱鸡背,如果我不练硬拉,我的下背不会这么饱满。

为什么要放弃呢?健体和硬拉这个动作又不冲突!

要知道的是对于三大项动作之一的硬拉, 既能增力,也能增肌,对于你整体肌肉的募集来说非常好,真正能有代替这个动作的貌似还真没有。

硬拉针对的是你后侧链肌肉:背,臀,腘绳肌,虽然健体穿沙滩裤对于臀腿肌肉的展示可能弱一些,但是硬拉对你背部肌肉发展很好,尤其是腰腹核心, 细腰肩宽 这些也是健体的评判标准。

看到评论区说硬拉的风险很高,其实只要你执行动作到位,不作死,不强求过于大的重量一般是没有问题的,风险的高低在于你掌握的熟练程度。

还是建议你练硬拉,既是不上很大的重量,练习硬拉给你带来的好处也很多,对于 不同肌群的协调力,爆发力,增肌减脂 都是有帮助的。

对你神经支配肌肉的能动能力也有训练,还可以调高你后侧链肌肉的柔韧性!

健体与硬拉并不冲突,不建议放弃,以上就是针对你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小方爱举铁!每天分享健身知识,助你练就好身材!欢迎关注!

我个人觉得硬拉还是要练强度控制就好,毕竟硬拉是三大项训练。

综合发展不好吗?动作模式学到位,重量合适就好,又不是力量举,每次要破纪录吗?

当然可以,硬拉只是练背的一个多关节复合动作可以用其他多个动作代替,我伤过腰,现在就不深蹲硬拉,三大项只做卧推

建议硬拉要量力而行,不然真的会伤到腰,不能轻视啊

个人觉得,硬拉是黄金动作,建议不要放弃。

第一,是训练时的频率以及强度,对于我们身体上的肌肉来说,一周训练两次是最合适的,如果次数太多了,肌肉就很难得到放松,就会非常的容易疲劳。如果次数太少的话,健身的进度就太慢了。我们如果在健身计划中安排了多个健身动作,每一个训练动作的健身目的有所不同的话,我们就可以在每天做不同的健身动作。做多少次还是要根据我们自身的身体状况来决定,如果能保证在每次做完之后精疲力竭就是最好的。重量的话,我们在一开始就要选择合适,重量不能太重了,不然就会让我们的动作变形,也不能太轻了,不然就没有什么效果。

第二,我们在健身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休息,把玩手机上网的时间空出来,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这样会让你在健身房时的精力更加充沛,睡不好是现代年轻人的一大通病,也是我们健身时的一大障碍,长期睡眠不足,就会导致身体比较虚。

第三,动作的选择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先集中注意力把一种健身动作做好,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深蹲硬拉这一健身动作,因为深蹲硬拉这一健身动作可以同时锻炼到多个肌肉,而且可以使用较大的重量,无论如何都要将动作标准作为第一要素,对于健身小白来说,在一开始就掌握标准的动作,基本是不可能的,有很多人做硬拉做了很久了,但还是要不断地改进动作,我们可以找一些专业的讲解视频,多和有经验的健身人士交流,理解明白这个动作为什么要这样做。

第四,在饮食方面也要特别注意一下,我们可以吃蛋白粉,但是不会有多么明显的效果,吃蛋白粉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见效。补充蛋白质从始至终只能是健身时的辅助手段。如果是想要增肌的话,碳水化合物是不能少的,如果没有碳水化合物,吃再多的蛋白质都没有用。还可以采用少吃多餐的方法,每餐都不要吃的太饱了,以粗粮为主。

神经募集能力最初是由美国神经学家Ramon y Cajal提出的。他是20世纪初期神经学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被誉为现代神经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研究过程中,他发现神经系统中各种不同的元素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连接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复杂的神经回路和功能网络。为了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中这些网络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他提出了神经募集能力的概念,指神经元在发育过程中提供支持和稳定性的一种能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59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