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居家健身训练计划女生直角肩

假期居家健身训练计划女生直角肩,第1张

女生居家健身美肩训练训练

女生居家健身训练计划瘦斜方[美肩训练

居家美肩训练

①练前拉伸上肢

伟大拉伸

一侧腿呈弓步前迈后侧腿伸直

·对侧手肘着地下压拉伸

·一侧保持30秒

+头顶胸部拉伸

·手指交叉双臂向上举起

·用力伸展躯干保持拉伸

·保持30秒

居家美肩训练

②练前激活肩部

L字伸展

·手肘夹紧身体小臂水平垂直

·拇指向外手臂向外旋转不要耸肩

·循环2组每组20次

+

徒手推举

·身体站直手掌握拳向内收

·将双手沿身体两侧举过头顶

·循环2组每组20次

居家美肩训练

③正式肩部训练

背部夹笔

·抬起双臂至于地面平行

·双手握拳用力收缩上背部后还原

·循环4组每组16次

+

俯身小哑铃划船

·俯身90°手肘微屈双臂垂直肚面

·夹肘上拉哑铃最高点停留

·循环4组每组16次

+

站姿小哑铃推举

·发力将哑铃推起在最高点控制

·缓慢下落还原至哑铃于耳朵同意高度

·循环4组每组16次

居家美肩训练

③正式肩部训练

小哑铃侧平举

·下沉肩部侧平举举起哑铃至肩平行

·以肩为轴心整条手臂与哑铃为一个整体运动

·循环4组每组16次

+

静态侧平举

·下沉肩部侧平举举起哑铃至肩平行

·以肩为轴心整条手臂与哑铃为整体静止不动

·循环4组每组12秒

+

支撑平移

·俯撑双脚并拢核心收紧

·同手头脚向一侧平移

·循环4组每组16次

居家美肩训练

④结束放松上肢

过头三头拉

·侧肩肘关节微屈

·大臂尽可能贴近耳朵

·保持30秒重复2组

+

胸背拉伸

·找一支撑物手臂支撑高于头顶

·呼气腰部反弓下压

·保持30秒重复2组

练到斜方肌了,初学者很常见,

1练习的时候重量不要过重,否则就会有举不动了用其他肌肉借力的情况,斜方肌的力量比三角肌大很多。

2练习过程中注意力不要放在哑铃上,要放在肌肉上,认真去感受每一次的肌肉发力,是哪块肌肉发力,通过感觉来调整动作,保证每次都是三角肌发力。

3侧平举整个过程不要耸肩,举到于肩平即可,再举高就要用到斜方肌了。

你认为身体的哪个部位训练比较难呢?我想大家可能更多的答案是肩部,因为肩部的肌肉比较小,但是又非常复杂。我们想要整个身材看起来更加协调完美,那就离不开饱满的肩部,想要练习饱满的肩部,就需要多做一些关于肩部的训练,同时让肩部的肌肉发展平衡,这样才会让肩部更加饱满。

 

哑铃侧平举对于自己三角肌中束而言是一个不错的动作,哑铃侧平举是一个独立动作,可以更好的让肌肉协调发展,尤其是当肌肉不平衡,是可以通过侧平举来使肌肉更加平衡。虽然复合动作对于肩膀的发展很重要,但是如果想要有效的刺激三角肌中束,那么复合动作的选择是比较局限的。

为了让哑铃侧平举动作更高效,我们可以握住架子来进行训练,一只手握住哑铃,另一只手握住架子,在进行训练的时候,肩袖肌群的激活程度是非常高的。但是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个是哑铃侧平举的重量不能太大,但是我们可以提高训练的次数,第二个是要注意肩部的下沉,让肩胛骨处于下沉后缩状态,不要向前倾斜。

 

刺激三角肌后束的有效动作是哑铃划船,这个属于复合动作,所以它比单关节动作来说可以选择更大的负重。传统性的哑铃划船动作可以练习到背阔肌,但是这主要取决于肌肉的功能。背阔肌可以让肩膀后伸,所以当肘关节靠近身体的时候,背阔肌的激活程度就会变得更高。由于三角肌后束可以让肩关节水平发展,可以把背阔肌上的力转移到到三角肌后束,让三角肌接受到更强烈的刺激。

在做动作的时候,要让肘关节远离身体,向身体的外侧移动,同时不要让肘关节保持内收状态,在离心过程中可以让肩胛骨稍微倾斜。选择重量的时候要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负重,做10到12次,中间休息一到两分钟,这样可以让训练效果更好,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挑战个人的极限,来产生爆发性的增长。

在训练中也可以用绳索来完成,绳索的好处就是能够提供持续的张力,同时能够让肩关节外旋幅度增大。三角肌后束可以水平外展,还可以肩关节外旋,而绳索就可以很好的练习到三角肌后束,同时可以有效地刺激肩袖肌群。

 

我们可以通过哑铃来做面拉,选择45的上斜角度来减少下背部的参与。在训练中选用较轻的哑铃,起始位置手臂应该朝下,当抬起手臂时将手臂向两侧换旋,同时手指也跟着外旋。在这里要注意旋转的幅度,要让整个身体在顶端呈W形状,如果外旋幅度不够,就会降低外旋肌群的参与。如果没有尝试过这个动作,可以先空手感受一下三角肌后束的发力,当真正掌握这个动作之后,再选用较轻的哑铃做高次数的练习。

侧平举的6个常见错误

你知道关于侧平举的6个常见错误有什么吗?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很多运动的人都不太了解,这样是运动的错误,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了关于侧平举的6个常见错误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侧平举的6个常见错误1

错误1:动作中手肘角度改变

侧平举时,正确姿势为:手肘角度固定,不随动作位置变化而改变。如果手肘角度发生改变,就会让你的肱三头肌用力,导致肩部的锻炼效果降低。

错误2:下降动作太快

为了锻炼你的肩部肌肉,在做下降部分动作时(离心动作),你应该有意识去控制放下重量的速度,让肌肉保持紧张。

另外,如果你手臂降到最低点,那么在上抬动作时,最初的受力将转移到肩袖上,而后才使三角肌受力(增加了肩袖受伤的风险),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是,不要让手臂降到贴身,留几厘米空隙作为动作的最低点。

错误3:手肘没有到位

新手在做侧平举时很容易犯下这个错误,既在将重量抬至最高时,手肘却没有完全抬起。这个错误会导致上臂没有完成整个动作,达到应有的动作幅度,结果降低肌肉的锻炼效果。

错误4:动作顶峰与肩膀平行

做侧平举时,很多人总结经验就是一个词:高度。侧平举动作虽然重量无法高于头部,但高于肩部是可以做到的。在重量超过肩膀水平线后继续上抬45度可以让你的三角肌中束得到更好的收缩。要注意的是,采用这个方法,你应当适当降低所用重量,而且在肩膀受伤时请不要这样锻炼。

错误5:手臂完全伸直锁死

有的时候,健身者会误以为,锁定关节就是让关节伸展到最大范围,这样关节就不会继续“移动”。实际上这样做会让你的关节受到很大的压力,无法缓冲,而且反而无法让肌肉受力。在侧平举时,你应该保持手肘适当弯曲并锁定。

错误6:手肘90度侧平举

有的人在做侧平举时,会选用很重的哑铃,但是却将手肘弯到90度。

号称这样既能提高动作强度,又能让上臂达到最大的动作幅度,一箭双雕。然而并不是这样……其实,根据杠杆原理,你的肌肉受力并不完全取决于重量,还取决于力臂。提高重量,降低动作的力臂,其结果只是让你事倍功半,同时由于重量更高,受伤的风险也会更大。

关于肩部的训练,有几个方面需要明确一下:

1、肩部训练小重量,很多肩部示范动作,都是健身模特/教练亲身示范,他们所拿的哑铃重量并不适合新手。

2、多角度练习,肩部是羽状肌,分前束,中束,后束三部分,需要多角度针对性练习,所以你的计划里,不应该只有一两个动作,多动作配合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

3、动作细节,肩部训练动作看似简单,但一些细节问题需要注意,很多人的站姿/坐姿本身就不正确,还有的耸肩,在这样的基本动作前提下去运动,整个运动轨迹都不对了。更别谈健身效果了。

4、对照镜子练习,做训练不是数数,练了多少下,还差多少下就完成了,而是没一个动作,都去对比镜子参照,看自己是否是高标准的完成,那些地方不足,发力是否正确,而不是简单的数数!

5、科学的训练计划,计划很重要,特别是健身作为一个长期的事情,有规划的完成,才能让你更轻松。

侧平举的6个常见错误2

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

出汗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有人属前者,而有人属后者――与遗传有关。因此不能用出汗来判断运动是否有效。

肌肉疼痛说明锻炼得好

肌肉疼痛只能说明你锻炼过度或训练不当。由于肌肉运动过快,有氧酵解不足,无氧酵解代之,使肌肉组织中的乳酸浓度增加,产生堆积,从而引起肌肉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而发生疼痛。当停止运动后,疼痛自然逐渐消失。

大运动量有助于迅速减肥

只有坚持长期训练,消耗大量的热量,对肌肉产生很强的作用,才能达到迅速减肥的目的。

每天20分钟锻炼绝对必要不一定。一般说来每周3次,每次15分钟就够了。请记住这句话:坚持、经常。

经过一段时间运动后肌肉就不会萎缩

运动停止后几个月,就会长出脂肪。所以,运动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两次运动间的间隔时间不宜过长。

健康运动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有益

运动医生认为,18岁前的年轻人进行健美运动要谨慎。应由健美运动教练员为他们设计一套有利于青少年关节生长的动作。

不管从事哪项运动,穿什么鞋都无关紧要

应根据不同标准挑选运动鞋。什么运动项目、如何进行运动,身体哪部分受力在挑选运动鞋时都要被考虑到。

运动员饮料能使肌肉发达

普通饮用水已经含有身体所需的营养。那些每天运动不少于90分钟的人可喝含有盐分和矿物质的水,但这种水并不能促进肌肉生长。

哑铃侧平举比较好。哑铃侧平举锻炼肌肉要多于推举,对于锻炼肩膀来说,能有效的协调各个肌肉群,而推举对三角肌受力较大,不容易锻炼肩部其他肌肉。

推举只着重与三角肌的前部以及后锻炼。而侧平举锻炼肌肉较多,可以更加协调各个肌肉群。有助于肌肉耐力增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30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