痿病简介

痿病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痿的症状 5 痿的病因病机 6 痿的辨证分型 61 痿病·肺热津伤证 62 痿病·湿热浸*证 63 痿病·脾胃气虚证 64 痿病·肝肾两虚证 65 痿病·瘀血阻络证 7 痿的治疗 8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痿病的穴位 2 治疗痿病的方剂 3 治疗痿病的中成药 4 痿病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痿病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痿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 痿 已经自动替换为 痿病 ,可 点此恢复原貌 ,或 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 拼音

wěi bìng

2 英文参考

flaccidity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flaccidity diseas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痿病(flaccidity disease[1][2])为病名[3]。是指以四肢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渐至肌肉萎缩,不能随意运动为主要表现的疾病[1][2]。出《黄帝内经素问·痿病论》。痿病亦称痿病躄[3]。

本病可见于中枢或周围神经、肌肉、内分泌及其他系统的多种器质性或功能性疾患[3]。

4 痿病的症状

四肢痿病软无力[3]。尤以下肢痿病废,甚至肌肉萎缩[3]。

《证治准绳·杂病》:“痿病者手足痿病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

《儒门事亲》卷一:“躄者,足不能伸而行也。”

《医学原理·痿病症门》:“痿病者,痿病弱无力,不能收持之谓也。”

5 痿病的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痿病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病躄。”

《黄帝内经灵枢·根结》:“阳明为阖,阖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病疾起矣。”

其发病原因,《内经·痿病论》谓因五脏之热,以皮、肉、脉、筋、骨五种分属五脏,并有肺热叶焦,发为痿病躄之说[3]。又阳明经脉虚,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与劳累过度,居处潮湿,也可导致本病[3]。

仲景在《伤寒论》中认为伤寒病汗、吐、下后可以成痿病;在《金匮要略方论》谓酸伤筋,咸伤骨亦足以致痿病[3]。

朱丹溪倡肾水不能胜心火,火上烁肺与湿热、湿痰、瘀血,可以致痿病[3]。

后世又有暑痿病、夏痿病、食积痿病、血虚痿病、气虚痿病、肾肝下虚痿病、痢后痿病等名[3]。

6 痿病的辨证分型 61 痿·肺热津伤证

痿·肺热津伤证(flaccidit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fluid consumption due to lung heat[1])是指肺热内盛,耗伤津液,以始发热,或热退后突然肢体软弱无力,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咽干咳呛少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痿证候[4]。

62 痿·湿热浸*证

痿·湿热浸*证(flaccidit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inundated dampheat[1])是指湿热邪气浸*,以四肢痿病软,身体困重,或微肿麻木,尤多见于下肢,或足胫热蒸,或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舌红体大,苔黄厚腻,脉细数濡等为常见症的痿证候[4]。

63 痿·脾胃气虚证

痿·脾胃气虚证(flaccidit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stomach[1])是指脾胃虚弱,肢体失养,以起病缓慢,渐见下肢痿病软无力,时好时差,甚则肌肉萎缩,神倦,气短自汗,食少便溏,面色少华,舌淡,苔白,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痿证候[4]。

64 痿·肝肾两虚证

痿·肝肾两虚证(flaccidit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liver and kidney[1])是指肝肾亏虚,肢体失养,以病久肢体痿病软不用,肌肉萎缩,形瘦骨立,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或二便失禁,舌红绛,少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痿证候[4]。

65 痿·瘀血阻络证

痿·瘀血阻络证(flaccidity disease with syndrome of static blood blocking collaterals[1])是指瘀血阻滞络脉,以四肢痿病软,麻木不仁,肌肤甲错,时有拘挛疼痛感,舌紫暗,苔薄白,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痿证候[4]。

7 痿病的治疗

治疗法则,《内经》谓“独取阳明”,朱丹溪主“泻南补北”[3]。汪石山《医学原理》谓:“宜用东垣健步丸加燥湿清热之剂,如苍术、黄芩、黄柏、牛膝之类为主,详其挟痰、挟热、挟湿、挟气虚加减施治。……”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3]。

《张氏医通》卷六:“痿病证……大都起于阳明湿热,内蕴不清则肺受热乘而日槁,脾受湿*而日溢,遂成上枯下湿之候。举世糜不以肾虚为事,阳明湿热从无齿及之者。……”

8

痿症是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得随意运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或肢体瘫痪为特征的疾病。导致痿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久病等均可致病。基本病机是肺胃肝肾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如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湿热浸*,气血不运;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辨证主要分清虚实,明确病位。治疗虚者宜健脾益气,滋补肝肾,实者清热化湿,祛痰活血。要重视"治痿者独取阳明",调治脾胃。临床区分肺热津伤、湿热浸*、脾胃亏虚、肝肾亏损证辨治。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迟缓 [1]  ,手足痿软无力,日久因不能随意运动而致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以下肢不能随意运动及行走者较为多见。中医对“痿证”早在2000年前即有较深刻的认识。《黄帝内经》设《痿证》专篇,对痿证的病因病机作为较为系统详细的描述,提出了“肺热叶焦”为主要病机的观点和“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大法,并根据病因影响脏腑的不同,分为脉痿、肉痿、骨痿、筋痿、皮臂等五痿,并认为痿证主要与肺胃肝肾四脏有关。这些基本原则直到今天仍然对临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历

痿症

代医家做了更为详尽的发挥和完善,使痿证在诊断与治疗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值得指出的是,祖国医学在理论不断完善的同时,总结出了一大批有效方药和单验方,为后世研究和施治积累了丰厚的实践资料和有效的经验。

中医所论述的痿症,在临床上相当于现代西医所论述的肌肉疾病,包括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症、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周期性麻痹、多发性神经炎、脊髓空洞症、代谢性疾病、甲亢性疾病、强直性疾病等等。1672年,英国学者Thomas Williks 首先描述了骨骼肌极易疲劳和休息后症状减轻的重症肌无力典型病例;1868年,杜兴氏首次描述了临床特征为骨骼肌的无力和萎缩,多由肢体近端开始,呈两侧对称性进行性的肌肉无力和萎缩的肌营养不良症的典型病例。1865年,Charot详细描述了运动神经元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所见等。其它肌肉疾病以后也陆续为一些学者所报道。

现代医学对本证的认识相对较晚。随着人类对自身免疫系统及神经肌肉的营养作用被认识之后,现代医学对于痿证相类似的疾病才有较完整的论述。而治疗上的进一步深索与实践,一般地说还不能尽如人意,对某些病证几乎是束手无策。但是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很快,现代医学的发展也较快,尤其是病因病理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对本病的发病情况更具体,更明朗,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肌肉性疾病,由于西医尚无特效药物,而中医在千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从《内经》以后,历代医家都有关于痿证的论述,在痿证的病因病机、辩证治疗方面有所发展。所以目前一般提倡使用中医中药来预防和治疗。

病理学假说

1、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出现异常增多,导致其相应受体活性的下降,神经传导阈值增高,敏感度降低,相应肌群出现运动传导障碍。

2、受累机群的相应支配神经接头处,其神经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数量减少,且由于乙酰胆碱抗体的复合作用,降低了该部位的敏感程度,或由于其他异常复合物的聚集,影响了该受体的兴奋。

3、胸腺瘤或其他胸腺疾病,影响了胸腺对合成乙酰胆碱的促进作用,同时由于胸腺素与胸腺肽分泌量的下降,降低了骨髓淋巴细胞转化成为T淋巴细胞的能力,导致

诊断依据

免疫机能的下降。

4、X染色体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遗传等障碍,可导致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进而发展成为全身性重症肌无力。

5、某些病原体侵害导致的脊髓前脚损伤、脑桥与延髓部分运动神经核损伤,锥体束变性等,可导致上下运动神经元的损害,累及相应机群出现肌无力症状。

6、因脊髓肿瘤手术导致下肢痿软不能行走,也属痿症。如无需化疗、放疗的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早期即手术后也无需化疗、放疗病人,可以在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针灸(可加火罐)结合汤药治疗。

痿症临床表现

痿证的辨证分型

肺热津伤

症见始发热,或热退后突然肢体软弱无力,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咽干咳呛少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细数。

湿热浸*

初期表现为四肢感觉异常,继而手足无力,大多见于下肢,肢体困重麻木,胸脘痞闷,大便粘浊,小便赤涩,舌黄厚腻,脉滑数而濡。

脾胃气虚

临床主要症状有四肢软弱无力,渐致缓纵不收,肌肉枯萎,瘦削伴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面目虚浮无华,舌淡胖,脉沉细或沉弱。

肝肾亏损

症见一侧或双侧下肢感觉障碍,或感觉消失,渐致下肢痿废不用,腰脊痠软,头晕耳鸣,遗精滑泄,或月经不调,舌谈红少苔,脉沉细数。

淤血阻滞

症见四肢软弱无力,或麻木不仁,筋脉抽掣,甚者萎枯不用,舌紫唇青,或舌见瘀斑,四肢脉络青涩,脉涩滞。

痿症患者注意事项

生活上注意注意节慎房事,避免损耗肾精 ,保持精神乐观,避免七情过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起居有常,首先要按排好一日生活秩序,按时睡眠,按时起床,不要熬夜,要劳逸给合。

2、避风寒、防感冒,肌无力患者抵抗力较差,伤风感冒不仅会促使疾病复发或加重,还会进一步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3、饮食要有节,痿证的病机与脾气亏虚关系密切,故调节饮食更为严重,不能过饥或过饱,在有规律,有节度,同时各种营养要调配恰当,不能偏食。

4、注意适量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但不能运动过量,特别是重症肌无力病人运动过量会加重症状,所以病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有助于恢复健康的运动。病情较重的病人或长期卧床不起病史的病人,应给予适当的按摩防止褥疮的产生。

5、在治疗上病人应有良好的心态与康复的信心。鼓励病人和病人本身应该有积极乐观的治疗信心,减少病人的心理负担,避免精神剌激和过度脑力(体力)劳累。

6、注意各种感染,生活保持有规律,饮食方面应多食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鸡、鸭、鱼、瘦肉、蛋类、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营养搭配对病人来讲非常重要。同时应该注意食物的易消化性。

7、忌食:生、冷、辛、辣性食物以及烟酒等刺激。服药其间禁食绿豆。

痿证的病因病机 西医学认为由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营养障碍、废用、内分泌异常而引起的肌肉变性、肌肉结构异常,遗传、中毒、代谢异常、感染、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均可引起肌无力、肌肉萎缩等。

中医认为痿证发生的原因颇多,如阴血虚则濡养不足;阳气虚则温煦不充;湿痰着滞、瘀血停留阻遏气机,妨碍血运,皆能导致筋骨、肌肉、皮肤失养 ,发为痿证。临床以肺胃津伤,肝肾亏损,湿热浸*三个类型最为常见。

1.肺热津伤,津液不布 感受温热毒邪,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皆令"肺热叶焦",不能布送津液以润泽五脏,遂致四肢筋脉失养,瘦弱不用。此即《素问·痿论》"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留"之谓也。以上病机重点在于肺热叶焦,导致五脏失濡,筋脉失养。若不及时调治,可能重伤五脏精气,使痿病更加严重。

2.湿热浸*,气血不运 久处湿地,或冒雨露,浸*经脉,使营卫运行受阻,郁遏生热,久则气血运行不利,筋脉肌肉失却濡养而弛纵不收,成为痿病。即《素问·痿论》:"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也有因饮食不节,如过食肥甘,或嗜酒,或多食辛辣,损伤脾胃,内生湿热,阻碍运化,导致脾不输运,筋脉肌肉失养,而发生濡病。同时阳明湿热不清,易灼肺金,加重痿病。以上病机重点在脾胃,湿热困脾,久则伤及中气,转为脾虚湿热,虚实互见,或流注于下,伤及肾阴。

3.脾胃亏虚,精微不输 脾胃为后天之本,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成虚,中气受损,则受纳、运化、输布的功能失常,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不足,无以儒养五脏,运行血气,以致筋骨失养,关节不利,肌肉瘦削,肢体痿弱不用。如果原有痿病,经久不愈,导致脾胃虚弱则痿病更加严重。《医宗必读·痿》云:"阳明者胃也,主纳水谷,化精微以资养表里,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下润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阳明虚则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故弛纵;宗筋纵则带脉不能收引,故足痿不用"。即是造成痿病进展的原因。以上病机重点在脾胃二经,多属虚证。但脾胃虚弱,往往夹杂湿热内滞,或痰湿不化。

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 素来肾虚,或因房色太过,乘醉入房,精损难复,或因劳役太过,罢极本伤,明精亏损,导致肾中水亏火旺,筋脉失其营养,而成痿病。或因五志失调,火起于内,肾水虚不能制,以致火烁肺金,肺失治节,不能通调津液以溉五脏,脏气伤则肢体失养,发生痿壁。因此正如《儒门事亲·指风痹痿厥近世差玄说》:"痿之为状,……由肾水不能胜心火,……肾主两足,故骨髓衰竭,由使内太过而致然。"

“八法”是指“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方法,广泛运用于方药施治,笔者认为,此“八法”同样适用于针灸的临床运用,且能提高疗效。

1 汗法

1 发散风寒取大椎、风池、合谷,用平补平泻手法,后溪用烧山火手法,使其产生热感发汗。主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脉浮紧的表寒证,使其发散解表,汗出热退。

2 清透表热取肺俞、大椎用平补平泻,大椎针刺后用一次性七星针刺络拔罐或少商点刺出血,合谷用透天凉手法,取其清宣表热。主治风热外感或肺热内壅,症见,发热重、恶寒轻,咳嗽咳痍,痰稠难咯,舌红苔黄,脉浮数或数。

在大吐、大泻、或失血之后不可用汗法,若必用汗法时,可先针太溪、阴谷以滋阴,足三里、气海以扶正,再行汗法,以达到驱邪而不伤正。

2 吐法

涌吐风痰:以左手食指紧按天突穴,候其患者作呕时,速刺天突穴,以激起内部反射使之上涌作吐,或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按廉泉穴左右,候患者作呕时,速刺廉泉穴左侧以诱导使其呕吐,用上两法若不能吐时,可用鸡羽轻搅咽部,使其助吐。吐法,易损伤正气,同时病人心理上也难以接受,故运用吐法之前,要做好说服工作,取得患者信任。年老体弱、妊娠期、失血、气虚者慎用。

3 下法

1 清肠导滞取天枢、足三里、中脘、小肠俞用泻法,以导滞通便。主治湿热阻滞,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粘液的湿热中阻证。

2 健脾消导取上脘、中脘、脾俞用平补平泻法。主治胃脘胀痛,暖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昧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的食积停滞证。起到健脾助运,消积化滞。取其通因通用。

3 泻热通便取天枢、大肠俞、足三里、太冲用泻法。针感向下传导。主治胃肠积热,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等症。

4 温下寒实取小肠俞、大肠俞、天枢、关元。先灸后针或采用温针灸方法,用泻法,适用于寒实秘结之证,使其寒实温通而下。

5 补虚通便取中脘、天枢、气海(灸)、关元(灸)、大肠俞、小肠俞,行针2次,先用补法,后用泻法,气海、关元交替使用,适用于老人津枯肠燥便秘,以补虚通便。下法,如遇大出血、妊娠、表邪未解者慎用。

4 和法

1 疏肝理气取期门、肝俞、膈俞、太冲、膻中用平补平泻手法。内关、阳陵泉留针20min,可治疗肝气郁结、胸胁胀痛;调和肝脾取肝俞、脾俞、行间、中脘用平补平泻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土虚木侮之证。

2 和解少阳取内关、_阳池、大椎、丘墟用平补平泻法、可治外感病,邪传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如是疟疾,可在发作前2h取间使、大椎、陶道,起到截疟作用。

3 调经和血取血海、气海、关元、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手法,以调和气血。主治妇女月经不调。

表邪未解,或邪热传里,不可用和法。

5 温法

1 温通经络上肢取大椎、肩髑、曲池、外关;下肢取环跳、阳陵泉、绝骨、昆仑,由上而下针刺,用温针补法,留针20min左右,使其产生热感。适用于瘫痪、痿证、风寒湿痹等证。

2 温中散寒取上脘、中脘、脾俞、胃俞、足三里。用温针灸法,留针30min,使其产生热感。可用于寒邪直中,胃痛、消化不良等中焦虚寒证。

3 温肾壮阳取命门、肾俞、上髂、关元用补法,针后加灸,使腰部产生热感。可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软冷痛,脉沉细两尺无力的下元虚寒证。

6 清法

1

清诸经之热①清肺经之热,取肺俞、少商(点刺出血)、鱼际、少冲(点刺出血)用泻法。②清脾经之热,取脾俞、隐白(点刺出血)、太白、用泻法。③清心经之热,取心俞、少冲(点刺出血)、少府、大敦(点刺出血),用泻法。④清肾经之热,取肾俞、涌泉、然谷、大敦、少冲(点刺出血)用泻法。⑤清肝经之热,取肝俞、大敦、行间、太冲、少冲(点刺出血),用泻法。

2 清热解毒取大椎、合谷、十宣(间隔点刺出血),用泻法,留针20~30min,可用于各种疮痈肿毒,根据痈肿发于何经部位,加上清本经荥穴,多采用透天凉手法。

3 清热养阴取行间、鱼际、少府、然谷、大都用泻法。加上阴谷、尺泽、阴陵泉、少海、曲泉用补法,可治疗各类由于内热久郁,而致阴液不足之证。

4 清热开窍取人中、百会、十宣(点刺出血),可用中风窍闭、中暑昏迷、热极神昏、小儿惊厥、癫痫等证。

7 消法

1活血祛瘀如急性腰扭伤,可取委中(点刺出血),痛点阿是穴,行挑刺法。如视网膜出血、青光眼、麦粒肿等,可取角孙、风池、攒竹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min左右。

2 消肿止痛如跌打损伤、局部肿痛,上肢可取曲池、合谷、用泻法,下肢可取环跳、足三里、三阴交,局部红肿严重者,可在局部用围刺法,使其轻微出血,以助活血消肿。

3 消食化积取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用平补平泻法,多用于食积不化,饮食停滞。

4 消坚散结①瘰疬痰核,可将针在酒精灯烧红,直刺痰核中心与四周。②腱鞘囊肿,取患部用三棱针点刺,挤出粘液。③瘿瘤,用毫针直刺中心行苍龙摆尾法,刺四周用提插法,加刺合谷、气海、血海。注:消坚散结法,消毒必须严格。

8 补法

1 补气①如因中气下陷所致的久泻、或脱肛,取中脘、关元、天枢、长强、足三里,用补法。②子宫脱垂,取关元、维宫、维胞、百会,用补法。③脾肾阳虚、腹痛喜暖、五更泄泻,取中脘、关元、命门、脾俞,用补法。以上三者针后均需加灸。

2 补血取血海、肝俞、脾俞、膈俞、关元、心俞。以补体内血液亏虚。

3 培元固本①真元亏损、肾气不足,取关元、肾俞、足三里、气海、膻中用补法,针后可灸关元、气海、肾俞。②阳痿、遗精属肾阴虚,可用肾俞、阴谷、三阴交用补法;肾阳虚者去阴谷加关元、气海、命门针后加灸。

痿症是指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行动,或伴有麻木,疼痛,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

少食寒凉,避免食用芥菜、萝卜、绿豆、海带、紫菜、西洋菜、黄花菜、剑花、西瓜、苦瓜之寒凉品。少吃冷饮以免损伤脾胃,苦品也应少吃,苦能泻热、容易伤胃。

2、多食温补:患者脾胃虚损,宜多食甘温补益之品,能起到补益、和中、缓急的作用,常用补益:

①肉类:牛肉、猪肉、狗肉、兔肉、鸡肉等;

②鱼类、鸡蛋、牛奶、都是重症肌无力患者日常膳食中重要的;

③蔬菜:菜心、韭菜、生姜、莲藕、番茄、土豆、栗子、核桃仁、花生等

④患者适合食用以下:苹果、橙子、柚子、葡萄、杨梅、石榴、桃子、枇杷果、桂圆等。

楼主 我帮你查了 痿症最好的方法是中医中药

针灸和药物治疗 针灸的穴位你可以找中医查询

这有几味

药方

清燥救肺汤

主要组成:人参、麦冬、甘草、生石膏、霜桑叶、杏仁、枇杷叶、阿胶、胡麻仁

注意:①勿滥用苦寒燥湿之品,以防耗伤津液;②清热润肺的同时,注意益胃养阴而清阳明之热;③若日久不愈,伤及五脏,出现肝肾阴亏之象,当兼养肝肾。

加味二妙散

主要组成:黄柏、苍术、萆薢、防己、当归、牛膝,龟版。

临证加减:若湿盛,伴胸脘痞闷,肢重且肿者,可加厚朴、薏苡仁、茯苓、泽泻;长夏雨季,可加藿香、佩兰;若形体消瘦,足胫发热,心烦,舌红苔剥脱者,为热甚伤阴,上方去苍术加生地、麦冬;肢体麻木,关节运动不利,加赤芍、丹参、桃仁、红花。

注意:①本证因湿热浸*所致,不可急于填补,以免助湿。②祛湿要慎用辛温苦燥之品,以免伤阴。

针刺补泻的原则 | 施行补泻的依据 |《官针》篇论刺法 | 针刺的得气与补泻

《内经》包括《灵枢》和《素问》两部书,各八十一篇。主要从阴阳、脏腑、经络、病机、诊法、治则、针灸、按摩、方药、疾病、摄生等各方面,对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以及诊断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论述,奠定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

《内经》中关于针法的论述涉及到针刺的器具、持针的法则、刺法的种类、补泻手法的区分、针刺剂量的掌握、针刺的宜忌、针灸医师的应备条件以及某些疾病的针刺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刺法和补泻法。

针刺补泻的原则

《灵枢·官能》:“用针之服,必有法则。”针灸临床必须根据病症的属虚属实而施行补法或泻法。《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灵枢·九针十二原》:“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这些都是关于补虚泻实方面的论述。针刺补虚、泻实就是要从临床具体情况出发,针对不同病人和不同病情、不同时间,选用恰当的经络穴位,运用适当的补泻方法,对正气虚弱的病证,起到扶正(补)的作用;对病邪偏盛的病症,起到祛邪(泻)的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刺虚者须其实(补),刺实者须其虚(泻)。”因此说掌握好针刺补泻手法也是针刺作用产生的关键之一。《灵枢·刺节真邪》:“用针之类,在于调气。”调气可以说是在得气的基础上适当调节其感应,以起到调整人体功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等作用。《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气调而止。”就是指针刺治疗以达到气调为目的。

施行补泻的依据

1、明辨经络 施行针灸首先要熟悉经络理论。《灵枢·本输》说:“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指出针刺补泻法的运用即以经络理论为指导。针灸的作用主要是调理气血以达到扶正祛邪。临床上辨证施治,都离不开经络。

《灵枢·卫气失常》说:“夫病变化,浮沉深浅,不可胜穷,各在其处,病间(轻)者浅(刺)之,甚(重)者深之,间者小之,甚者众之,随变而调气”。意指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和病情的轻重等情况,分别采用适当的刺法以达到调气。

2、审察形神 《灵枢·终始》:“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灵枢·寿夭刚柔》:“……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针灸治疗前必须诊察患者体质、形态的强弱与神气的盛衰。

3、辨别虚实 《灵枢·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虚与实概括了邪与正的关系。由于针灸的作用在于调整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使其恢复平衡,所以《内经》总结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补虚泻实。针灸施治之前,必须明辨虚实,即通过四诊合参对病症作出正确诊断。对针灸治疗来说,更须审察其经络的虚实情况,以及针刺穴位时指下感觉以分虚辨实。

《官针》篇论刺法

《灵枢·官针》篇记载的各种刺法,主要是讨论如何使用九针来治疗不同病症。其中有以九针应九变的“九刺”。另根据病变部位的深浅、大小等不同,提出了刺浅、刺深和发针多少以及运用不同的针刺角度,以适应十二经的各种病症的“十二刺”。“五刺”是针对五脏有关病变而提出的。“三刺”是指毫针刺入皮肤后,分浅中深等三种不同深度的分层刺法,后世发展为烧山火、透天凉等综合补泻法。

九刺

《灵枢·官针》:“凡刺有九,以应九变。”所谓变者,是指不同性质的病变。故九刺的主要内容就是讨论九类不同性质的病变,应运用九种不同的刺法。

(1)、输刺 ——“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腧也。”这是一种五脏有病时的针治方法。如脏腑疾病,可取有关经脉的肘膝以下的荥穴和输穴,以及背部相关的五藏俞(如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

(2)、远道刺 ——“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这是上病下取,循经远道取穴的一种刺法。府输原指六腑在足三阳经上的下合穴,一般适宜于治疗六腑的疾病。

(3)、经刺 ——“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是刺经脉所过部位中气血瘀滞不通有结聚现象的地方(如郁血、硬结、压痛等)。这种刺法主要治疗经脉本身的病,并单独取用病经的输穴治疗,故称为经刺。

(4)、络刺 ——“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是浅刺体表郁血的细小络脉使其出血的一种方法。由于这种刺法以刺血络为主,故称络刺,又称刺络。多用于实证、热证。

(5)、分刺 ——“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是指针刺直达肌肉部的一种刺法。分肉指附着于骨骼部的肌肉。治疗肌肉的痹证、痿证或陈伤等,均可选用此法,以调其经气。

(6)、大写刺 ——“大写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这是切开引流,排脓放血、泻水的刺法。“写”通“泻”,排队泄出的意思,故称大写刺。

(7)毛刺 ——“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于”字据《甲乙》补)因浅刺在皮毛,故称毛刺。

(8)、巨刺 ——“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这是一种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

(9)、焠刺 ——“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是将针烧红后刺入体表的一种方法,用来治疗寒痹、瘰疬、阻疽等病症。

十二刺

《灵枢·官针》:“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节,是节要的意思。由于刺法中有十二节要,所以能应合于十二经的病症,又称“十二节刺”。

(1)、偶刺 ——“偶刺者,以手直心苦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此法以一手按前心,相当胸部募穴等处,一手按其后背,相当于相应的背俞处,当前后有压痛处进针。这种一前一后,阴阳对偶的针法,称为偶刺,又称“阴阳刺”。临床对脏腑病痛以胸腹部募穴和背俞穴相配同刺,即属本法。

(2)、报刺 ——“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此法是治游走性病痛的针刺方法,根据病人所报之处下针。施行手法后,询问病人针处是否痛止,另再在其他痛处下针。报,亦作“复”解,即出针后复刺的意思。

(3)、恢刺 ——“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痹也。”这种刺法,是专对筋肉拘急痹痛的部位四周针刺。先从傍刺入,得气后,令病人作关节功能活动,不断更换针刺方向,以疏通经气、舒缓筋急。恢,有恢复其原来的活动功能的意思。

(4)、齐刺 ——“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这种针法是正中先刺一针,并于两旁各刺一针,三针齐用,故名齐刺。这种刺法与恢刺相反,恢刺为一穴多刺,或称多向刺;齐刺为三针集合,故又称三刺。治疗病变范围较小而部位较深的痹痛等症。

(5)、扬刺 ——“扬刺者,正内一,傍内(纳)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是在穴位正中先刺一针,然后在上下左右各浅刺一针,刺的部位较为分散,故称为扬刺。本法适宜治疗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证。近代梅花针叩刺法,即为扬刺法的演变。

(6)、直针刺 ——“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也。”先挟持捏起穴位处的皮肤,然后将针沿皮下刺之。直是直对病所的意思。近代多称作沿皮刺或横刺。这种刺法,进针较浅,治疗浅表络脉等部位的病症。

(7)、输刺 ——“输刺者,直入直出,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而热者也。”这种刺法,是垂直刺入较深处候气,得气后慢慢将针退出,乃从阴引阳,输泻热邪的一种手法,以治气盛而热的病症。输指输通,直入直出,以泻病邪,故称输刺。

(8)、短刺 ——“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其法是慢慢进针稍摇动其针而深入,在近骨之处将针上下轻轻捻转。短是接近的意思,故称短刺。治骨痹等深部病痛。

(9)、浮刺 ——“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此是斜针浅刺的一种方法,故名浮刺。浅刺勿深以治肌肉寒急。近代应用皮内针法,就是本法的演变。浮刺和毛刺、杨刺同属浅刺法,但是毛刺为少针而浅刺,扬刺是多针而浅刺,与本法均有所不同。

(10)、阴刺 ——“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阴刺是左右两侧穴位同用的刺法。

(11)、傍针刺 ——“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这种刺法,多应用在压痛比较明显,而且固定不移,久久不愈的痹证。是先直刺一针,再在近旁斜向加刺一针。由于正傍配合而刺,所以称“傍针刺”。

(12)、赞刺 ——“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直入直出,刺入浅而出针块,是边续分散浅刺出血的刺法,用治痈肿、丹毒等症。赞是赞助其消散的意思,故称赞刺

第1讲 针灸学概说/1

一、历史沿革/1

二、经络系统/3

三、腧穴/10

第2讲 刺灸技术/17

一、毫针刺法/17

二、灸法/27

三、拔罐法/33

四、刺灸应用/34

第3讲 头痛/38

第4讲 颈椎病/50

第5讲 肩周炎、落枕,/55

一、肩周炎/55

二、落枕/59

第6讲 痹证(关节炎)/63

第7讲 坐骨神经痛/69

第8讲 三叉神经痛/75

第9讲 中风//79

第10讲 面神经麻痹、痿证/90

一、面神经麻痹/90

二、痿证/93

第11讲 失眠/97

第12讲 眩晕、耳聋耳鸣/102

一、眩晕/102

二、耳鸣、耳聋/105

第13讲 感冒、咳嗽/109

一、感冒/109

二、咳嗽/113

第14讲 哮喘/117

第15讲 胃痛/122

第16讲 呕吐、呃逆/13l

一、呕吐/131

二、呃逆/135

第17讲 腹痛、腹泻/139

一、腹痛/139

二、泄泻/142

第18讲 便秘/145

第19讲 癫狂/149

第20讲 痫证/153

第21讲 郁证/157

第22讲 牙痛、鼻炎/16l

一、牙痛/16l

二、鼻炎(鼻窦炎)/163

第23讲 癃闭/166

第24讲 小儿惊风/171

第25讲 带状疱疹、风疹/176

一、带状疱疹/176

二、风疹/178

第26讲 痛经、闭经/182

一、痛经/182

二、闭经/187

第27讲 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191

一、月经不调/19l

二、更年期综合征/195

第28讲 乳腺增生、产后缺乳/198

一、乳腺增生/198

二、产后缺乳/201

第29讲 胎位不正、妊娠呕吐/205

一、胎位不正/205

二、妊娠呕吐/206

第30讲 戒断综合征、减肥/209

一、戒烟综合征/209

二、戒毒综合征/209

三、针灸减肥/210

附录1 常用穴位详解/212

一、十二经脉,212

二、奇经八脉/231

三、常用奇穴/233

附录2 所用穴名笔画索引/236

参考文献/24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647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6
下一篇2023-11-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