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会几种乐器?请附上乐器和视频,谢谢,遇到好的我会增加悬赏分!

邓丽君会几种乐器?请附上乐器和视频,谢谢,遇到好的我会增加悬赏分!,第1张

和现在很多歌手连谱子都不识相比,一代歌后邓丽君作为一个流行歌手在音乐上的造诣可谓相当之高。说到邓丽君会的乐器。有两种是一定会的,一个是在1976年演唱会上秀过的横笛,邓丽君也有吹横笛的照片,很漂亮。另一个是钢琴,在日本拍摄的,给国内歌迷的短片中,邓丽君就曾自弹自唱。这两个是可以肯定的。另外,在一些照片和文艺作品中,表现出的邓丽君弹吉他,邓丽君弹古筝,邓丽君吹口琴,这个就没有视频无从定论了。邓丽君天性聪颖,还十分好学,所以一直到去世之前她掌握了多少门乐器还是个迷,不过一代歌后邓丽君的确是中华歌者的楷模。在邓丽君三十多年的歌唱生涯中,共演唱了3000多首中文、闽南话、山东话、粤语、马来语、泰语、越语、日语、英语、法语等等,她一共会17~21种语言吧,因为这始终是个谜。同时也为世间留下了诸多不朽名作。

小窗相思、三年就是邓丽君自弹自唱的,还有这个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yMzYwNzU2html

在水一方,邓丽君的歌声依旧温柔动人,她的音乐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如今,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观看邓丽君演唱视频,再次感受她的温柔与力量。

操作步骤

1打开浏览器,输入邓丽君演唱视频的网址;

2在搜索框中输入“邓丽君演唱视频”,点击搜索按钮;

3在搜索结果中选择一款邓丽君演唱视频,点击进入;

4等待视频加载完成后,点击播放按钮,即可欣赏邓丽君的演唱。

邓丽君的温柔与力量

邓丽君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她的歌声温柔如水,却又充满了力量。她的音乐作品涵盖了多种风格,从流行歌曲到民谣,从中文歌曲到英文歌曲,每一首歌都充满了她的个性和情感。

在邓丽君演唱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她那温柔的笑容和动人的歌声。她的歌曲中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邓丽君的影响

邓丽君的音乐不仅在中国流行,也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她的音乐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众多的粉丝。

邓丽君的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她的音乐作品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和情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邓丽君目前能够找到相对完整视频资料的演唱会,大致有以下几场:

1976年香港丽舞台演唱会

1980年台北国父纪念馆演唱会

1982年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演唱会

1983年香港红磡体育馆十五周年巡回演唱会

1884年十亿个掌声演唱会

1985年日本东京NHK大会堂演唱会

1993年清泉岗演唱会

1994年“永远的黄埔”演唱会

这些视频在邓丽君主题网站“芗江居”都可以下载。

http://vppstv/play_3OY1NShtml 邓丽君费玉清隔空对唱

http://baiduaipaicom/watch/4236283457648276005htmlpage=videoMultiNeed周杰伦演唱会与虚拟邓丽君跨时空对唱

没有完整的,目前看到的最完整版本的十亿都有删减!

邓丽君的大多数原始视频早已损坏

日前,和一位君迷聊起邓丽君的日本NHK演唱会,意外得知原来我们目前看到的视频原来是拼凑的,邓丽君原版的演唱会视频早已损坏。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82伊丽莎白演唱会。

以下是文章的原话:

以前建议基金会发伊馆演唱会DVD时,基金会回答:因为香港方面保存不妥,在20年前就已经佚失下落不明,最后只买到仅存的部分,考虑至今才发行

其实影像这种东西,在华人圈的电视台很少做有系统的整理和保存,以至于遗失和毁损的太多,就算没有遗失,很多画质都已经被破坏掉,听说日本环球唱片一直没有出完整版NHK演唱会DVD,就是因为某些画面有毁损如果发行出来,很可能会遭非议,比较保险的作法,就是干脆不发行

邓丽君比较吃亏的地方是,大部分的影像年代都有十几年以上,当时保存的技术不像现在这么进步,该坏的,有噪声的,跳动的,种种情况都出现,这可能也是导致不敢被贸然发行的重要原因盗版商当然是不在乎的,而且,消费者对盗版影像质量不会太要求但正当的公司是会被消费者检视的

1影像:

日本环球唱片之所以一直没有出NHK演唱会的完整版DVD,就是因为有一些画面有噪声修复的成本,和回收不成比例,邓丽君毕竟现在不是主流市场,美国在修复一些怀旧经典**时,花费是以秒数来计算,一个小时可达美金百万元 以上所以日本干脆选择不出,只要消费者看不到,就没有争议这是最安全的作法,因此有一两首影像您可能永远看不到也不会再考虑发行

顺便告诉您一件事实:日本所发行的NHK演唱会DVD影像,泰半底下都没有观众,因为根本不是实际演出的画面,而是从排练版本拼凑出来,因为有一半的实际演出的影像已经太老旧,而不幸毁损只能找出画面还可以的剪接起来,有时候一首歌是从三个画面拼出版主之所以能这样说,因为看过NHK实际演出的母带,毁损的程度太严重,不适合发行但是越不发行,一年年过去,影像只会更差,不会更好港台有关邓丽君的旧影像,毁损的程度都差不多,不信去看香港环球出的"视听之王"DVD,第一首歌邓丽君的脸上就两条大红线,因为原始母带的影像就已经如此

2声音:

伊馆演唱会双CD的声音是唱片公司的专业录音,不过,并不清楚是哪一场,但绝非198218日所录;88极品CD也是一样然而,唱片公司有录音的场次,偏偏都没有录像

但是伊馆DVD影像是慈善演唱会首场,并没有专业录音,而是单纯的拍摄,所以,CD和DVD录制场次是完全错开的

3版权

伊馆的影像是20年的画面,版权不属于香港TVB,不属于环球,找不到任何源头,当时负责录像的公司已经不存在,而伊馆的母带,是当时唯一留下的正式母带,世界上并没有第二份,有可能1982年当时台视播放过,有备分带,但他们不可能发行由于是香港演唱会,当时的公播权只有一次,原拍摄公司又不存在,不要说他们无权,就算可以,台视也不会发行唯一有权利发行的,只有基金会,等于母带只剩下一份

作者:shymans

作为华语歌坛最伟大的歌者,邓丽君排名第一实至名归。

1 音色:这个无需赘述,甜美、清澈,同时不失张力,会根据不同作品调节音色;

2 气息:是人都是用鼻子呼吸,但当我们歌唱时,如果气息不够深稳,就总会不自主地借助于口腔进行喘气。她歌唱的呼吸方式不同于一般流行歌手依赖口腔吸气(换气声大),而是采用美声戏曲中讲究的鼻吸直入丹田,因此几乎没有换气声。

3 咬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邓丽君曾在舞台下对着镜子勤练咬字,在通俗歌曲的演唱中,她的歌唱最能体现传统歌唱艺术均所提倡的字正腔圆。中央音乐学院的副院长叶小纲教授曾指出:“邓丽君唱的是最纯正的国语,对中国音乐教学、音乐创作有很大影响。她的咬字时而靠前,时而居中,亲切自然,我在对美声专业的学生排练进行指导时,也会以她的艺术处理作为榜样,非常有效。”

4 共鸣:除了说话般的主体歌唱方式外,她的共鸣在流行歌曲是相当讲究的,因此她的大部分作品音量虽控制得很小,但音质非常得棒,后辈台湾歌手蔡幸娟曾在凤凰卫视邓丽君十周年纪念节目中说过:“她(邓丽君)的声音必然是经过了科学有素的训练,无论什么音符她都不会唱虚。”。

早期她的风格受京剧、黄梅调等地方戏曲的影响,以口腔共鸣为主,音色有严凤英式的沙甜,声线宽亮;20世纪60年中期,尚未正式出道的邓丽君参加台湾正声唱歌培训班,初步学习过美声唱法,期间香港爵士乐之父徐永兆(徐日勤的父亲)第一个发现她有哮喘病,经其点拨,她很快完成了从美声唱法向流行唱法的转型,最终以第一名的身份结业。

中期和后期在中低音区会适度运用鼻腔共鸣,高音区依据不同作品调节共鸣方式,比如《在水一方》的高音区“我愿逆流而上”运用了面罩共鸣,声音集中清澈富有穿透力;后期的作品头腔共鸣更多,比如《不了情》中“冷落的秋千”一句。

台湾旅欧声乐家马任重教授也曾经指出:“邓丽君声乐功底扎实,高音澄澈透明,口咽部控制得非常出色。”

5 高音:邓丽君最厉害的技术就在于“高音弱唱”,即能用与自然声区说话般的力度和音色去演唱C5至G5的高音,弱声一直以来都是声乐(无论哪种唱法)中最难掌握的技术。也正是因为邓丽君高音区的弱声技术已臻化境,她经常被听惯了强声轰炸的乐迷们误解为“没有高音”,这着实令人唏嘘。

6 音域:音域虽非邓丽君的强项,但也绝非其短板。邓丽君的声音可以唱到三个八度。80年代至今,大家对她的普遍印象是音域不广,一个八度多一点,没有高音。事态最严重的时候,任何一家歌手的粉丝先甭管了不了解邓丽君,都上来说一句“我家歌手音域比邓丽君宽”。

事实上,邓丽君是华语乐坛最早能在E5、F5的第二换声区用真混声连续咬字的女歌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听听她18岁时演绎的《背新娘》,全曲50%的旋律均集中在E5和F5密集咬字,直到10多年后,苏芮才在《搭错车》的插曲里大幅运用E5。邓丽君也是华语乐坛最早能在一首歌中唱满16度(即两个八度再加一个大二度,近两个半八)混声音域的女歌手。她的《I've never been to me》全曲密集的D5弱混,结尾自然圆润地过渡至G5仍然保持与中低音统一的音色和不俗的连贯性。《真夏的果实》亦是十足的16度。邓丽君是华语乐坛难得同时拥有LowC和HiC的女声。

1984年起跟随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苏格兰歌剧院的老师系统学习声乐时,邓丽君用mp3录下了老师的LowC至HiC的练声片段,从此每次登台演出前都会从低音C(LowC)至高音C(HiC)反复练习三个八度的音区。

邓丽君的嗓音天生就比较有特色,细腻甜美 。邓丽君早期的嗓音还是很稚嫩的,尤其在处理歌曲的结尾部分的时候,尾音总带着“儿化”音。后来她远赴日本进行深造,使自己的嗓音更富特色,更加圆润饱满。感受分明的就是70年代的《岛国情歌》系列和82年的《伊馆演唱会》。 结束了15周年的巡回演唱会后,她为了使自己的嗓音条件保持得长久一点,也去了伦敦进行专业的发声训练

邓丽君的一代歌后的成就既有与生俱来的嗓音优势,与她后期的勤勉努力也密不可分 她是值得我们崇拜尊敬的女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08851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17
下一篇2023-11-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