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第1张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屈肘的时候,手臂的小臂会向内侧运动,此时位于上臂内侧的肱二头肌会收缩,用来实现拉紧小臂的动作。

此时处在上臂外侧的肌肉群肱三头肌会舒张,放松对于小臂的束缚,这样两个肌肉群的配合就实现了小臂向内运动,也就是屈肘运动。

扩展资料

肱三头肌的结构:

1、长头:肩胛骨盂下结节。

2、外侧头:肱骨背面的近端。

3、内侧头:肱骨背面的远端。

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内下方。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鹰嘴。

其生理横断面为2260平方厘米。近固定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长头还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是使肘关节伸直的主要肌肉。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与前臂保持直伸(如手倒立推起动作)。

近远端骨的肌腱位置上,用叩诊锤快速叩诊引出反射

(1)肱二头肌腱反射

临床表现 检查者用拇指按拄肘关节稍上方的肱二头肌肌腱,叩击检查者之拇指,出现前臂屈曲。

意义如反射亢进、减低或消失均为病理性改变。

(2)肱三头肌腱反射

临床表现 仰卧位是此反射检查的最佳办法:肘关节稍呈直角屈角,前臂在肋弓外与体轴呈直角,上臂靠近胸廓的上外缘,检查者握住上臂,叩击肱三头肌稍上方(鹰嘴上方15~2厘米处),反应为前臂伸直。另一种方法是患者处展上臂,并曲肘关节,用叩诊锤叩击三头肌肌腱,检查者以左手握住检查者的手,被检查者放松,引起前臂伸直。

意义此反射属于生理反射,如亢进或减低、消失为异常。

(3)桡骨膜反射

临床表现 检查时肌肉放松,患者的肘关节应屈成直角或略呈钝角,手的位置应介于旋前及旋后之间,检查者的左手托住被检查者的右手,叩诊锤叩击桡骨茎突,其反应为肽关节弯曲、旋前和手指屈曲。

意义肱桡肌、三头肌、旋前肌、二头肌损伤出现此反射减弱或消失。

(4)霍夫曼氏征

临床表现 检查者以右手的食指、中指夹持患者的中指末节使其腕关节背屈,其余各指处于自然放松屈曲状态。检查者以拇指迅速弹刮患者中指指甲,此时由于中指深屈肌突然受牵拉,而引起各指之掌屈曲反射是为阳。

意义如果一侧阳性,表示该侧腱反射亢进,提示锥体束损害,如两侧阳性,且无神经系统体征则无定位意义。

在诊断学教材中,霍夫曼正被归类为病理征,但事实上,霍夫曼征和巴彬斯基征不同,只是屈肌反射增强的一种表现,因此霍夫曼征阳性并不代表一定为病理状况。

(5)膝反射异常

临床表现 患者仰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或前臂托住患者部,髋关节与膝关节呈钝角屈曲,足跟不要离开床面 ,以免影响反射性运动而不易得出正确的结果。检查者用右手持叩诊锤叩击股四头肌肌腱,出现小腿伸直。坐位时小腿完全检弛下垂与大腿成直角,叩击膝盖下部四头肌肌腱,反应为小腿伸展。

意义反射增强多见于锥体束损害,膝反射高度亢进常可伴有膑阵挛。

(6)踝反射异常

临床表现 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并外展,检查者把持患者足尖并使稍背屈,叩击跟腱。另一种方法是患者跪于椅子上,两足悬空,检查者用左手把持使足轻度背屈而叩击跟腱,或坐位两足悬垂,使患者足轻度背屈而叩击跟腱,这些方法优点是肌肉容易检弛,有利于反射 的引出。

(7)髌阵挛、踝阵挛

临床表现 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拇食两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下方推动,并维持不放松,附着在髌骨上缘的股四头肌腱被拉长,当膝反射增高时引起该肌收缩,肌腱继续拉长,髌骨即出现连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

踝阵挛检查用左手托窝,右手握足前部,骤部轻巧地向上屈曲,并抵住之不使向跖侧屈曲,则该足呈交替性上下伸屈的颤动。

(1)图中能接受环境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1感受器,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

(2)能够形成缩手反射活动,不仅需要一定的神经结构,还需要有关骨骼肌的参与,缩手反射主要是通过肱二头肌收缩和肱三头肌舒张实现的.

(3)图中脊髓的A灰质是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汇集构成的,B白质的主要功能是传导作用.

(4)缩手反射和吃梅止渴的神经中枢在脊髓灰质内,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该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而谈梅止渴是由语言中枢参与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故答案为:(1)1;1→2→3→4→5;(2)肱二头肌;肱三头肌;(3)细胞体;传导;(4)吃梅止渴;谈梅止渴.

(1) 1   1→2→3→4→5  (2)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3) 细胞体 传导  (4) 吃梅止渴 谈梅止渴

试题分析:(1)反射弧是由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组成,即1感受器、2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4传出神经、5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其中1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2传入神经能将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4神经中枢,神经中枢能接受神经冲动,并产生新的冲动传给5传出神经,传出神经能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给6效应器,效应器能接受神经冲动并做出反应。所以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缩手反射中的缩手动作,主要是完成了一个屈肘运动。肘部的运动主要由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牵拉完成。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3)图中A结构是脊髓的灰质,主要由神经元的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而形成。B结构是脊髓的白质,主要由神经纤维汇集而成,而神经纤维的主要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

(4)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缩手反射”与“吃梅止渴”都是人生来就有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即可完成的一种简单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望梅止渴”有视觉中枢的参与,“谈梅止渴”有语言中枢的参与,因此都属于复杂反射,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所特有的,因“谈梅止渴” 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

肱一头肌即肱肌肱,位于二头肌下半部分深层。

肱肌为上臂的屈肌,起自肱骨体下半的内外两面及内外侧肌间隔,止于尺骨粗隆的粗糙面,有屈肘、旋后功能。具有肌皮神经、桡神经双重神经支配。桡神经的肱肌支是桡神经在肘上向尺侧发出的肌支,该肌支行于肱肌与肱桡肌的肌间隙中,无血管伴行与纤维组织横跨。

肱三头肌生理学位置

位于上臂后面皮下,有三个头。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外上方,内侧头起于肱骨体后面桡神经沟内下方。三个头合成一个肌腹,以其腱止于尺骨鹰嘴。

其生理横断面为2260平方厘米。近固定时,使前臂在肘关节处伸,长头还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是使肘关节伸直的主要肌肉。远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与前臂保持直伸(如手倒立推起动作)。

-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0386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1
下一篇2023-11-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