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筋膜炎要怎么治疗啊

髋筋膜炎要怎么治疗啊,第1张

筋膜炎多见于成年人和老年人,以下腰背部为好发部位,多发于竖脊肌,也称为脊旁肌筋膜综合征。发病前多有受伤、劳累、风寒湿或动作不协调史。

临床表现:以下腰背疼痛为主,常为隐痛、酸痛或胀痛,急性者发病迅速,痛重者伴肌痉挛,活动受限,咳嗽时可伴随局部胀痛,疼痛可只限于局部,也可向臀部及大腿后部放射,但不过膝,痛的范围与激痛点的敏感度有关,敏感度越高,痛剧且范围广。痛可持续数周或数月自愈或转为慢性,慢性者起病隐渐,疼痛时轻时重,或晨起痛重,活动后痛轻,但劳累后重,久坐久立或改换体位时疼痛加重。体检时,急性或疼痛严重者,病人可处于强迫体位,腰背僵直,行动拘谨,甚至不敢活动,可找到局限性的痛敏点和触出痉挛肌肉,慢性期能摸出较硬的筋膜结或条索状筋膜束,患者自觉有麻木等异常感觉,但检查时无感觉障碍,健反射正常,化验检查和x线检查均无特殊变化。

治疗方法:

1、注意腰背部防潮、防寒;定时做腰背部体操锻炼,如广播操、太极拳等;患者应学习做自我按摩活动,以舒筋活血,调整局部代谢;

2、床铺应经常日晒,防止潮湿;

3、口服一些抗风湿及消炎止痛类中西药物;

4、严重者可行神经阻滞治疗。

老年腰腿痛患者与枕头

市场上销售的枕头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枕头内质软硬不同。但对于老年腰腿痛患者来说,应该选用荞麦皮、蒲绒、木棉、绿豆壳等较硬一些的东西作为枕头的填充物。可使枕头硬度适宜,高度以头颈部压下后与自己的拳头高度相等或略低为宜,形状为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最佳。因为,枕头是维持人体卧位时,脊柱特别是颈椎和腰椎正常位置的重要工具,也就是维持人体本身的自然曲线。假若枕头过高,可在引起颈椎前屈的同时,还使腰背部肌肉处于高张力状态,从而使腰椎的生理前凸变直或消失,使腰背部软组织出现劳损,椎间关节内压力增高,还会导致髓核后凸,或凸出加重。若枕头过低或不用枕头,则颈椎前凸屈度过大,脊柱无法保持正常状态,使脊柱椎体增加不合理的负担。看来高枕并非无忧,所以,枕头使用选择不当,也可产生或加重腰背疼痛。

四季变化与老年腰腿痛

春季:春季为多风的季节,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且善行而数变",意为风邪是外感致痛因素,且致病有游走窜行的特点,疼痛不仅仅局限于腰腿部,还同时伴有全身的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症状。

夏季:夏季暑热时,气候潮湿,气压偏低,湿邪重浊且黏滞,湿邪致病后多见身重、四肢无力、关节酸痛等症状,又称为"湿痹"。我们平时所说的神经痛或软组织劳损,实际上是神经、肌肉、健鞘、韧带等的无菌性炎症,肿胀,刺激神经末梢所致。一到阴雨天气,身体内的某些体液因素发生改变,导致这种炎性肿胀和渗出加重,因而疼痛加剧,所以老年人容易在阴雨天发生腰背酸痛。

秋季:秋风来临,寒气越来越近,不注意及时增添衣被,导致肢体屈伸不利,气血阻滞不通,不通则痛,使肌肉组织经脉气血凝闭阻滞,导致局部营养及循环障碍,尤其是晚秋,环境对腰腿痛患者更为不利,常常导致腰痛的急性发作。

冬季:冬天的气候寒冷,可以使血管收缩。微循环的改变,使肌肉、韧带、筋膜组织缺血,腰肾部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肌肉功能因局部血管收缩,处于激惹状态,稍有不慎就会加重腰背疼痛。

所以,掌握四季变化情况,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寒及潮湿,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既可预防腰肌劳损,又可缓解老年人的腰背疼痛。

臀中肌综合征与腰腿痛

臀中肌综合征为发生于臀中肌的肌筋膜炎,臀中肌位于髂骨翼外侧,其前2/3肌束呈三角形,后1/3肌束为羽翼状,在下端集中成短健止于大转子外面及其后上角,为主要的髋关节外展肌,并参与外旋及伸髋关节。站立时可稳定骨盆,从而稳定躯干,特别在步行中单是着地期尤为重要。日常生活中的躯干活动如弯腰、直立、行走、下蹲等,臀中肌都起很重要的作用,因而易产生劳损,尤其是突然改变体位时,更易损伤。临床表现为腰臀部酸痛,深夜、晨起、活动时皆痛,劳累、阴凉时加重,有一半的患者感到大腿扩散痛,少数可感小腿不适,有的患者感到肢体麻、冷和蚁走感,症状为慢性发作。体检时,可发现臀中肌有压痛点,可有痛性筋束,压痛点可为一个或多个,可出现在臀中肌前、中、后部。按压激痛点时可出现局部及扩散区痛,直腿抬高时患侧可出现臀部及大腿痛,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本症诊断依据:

1、病人主诉腰腿痛的部位在臀部。

2、在臀中肌可找到激痛点。

3无神经根受刺激征。

治疗方法:

首选在压痛点注射05%的利多卡因5一10m1,加强的松龙10-15mg作局部病灶注射,5-7天一次,3-5次为一疗程,多数可愈。对5次以上仍不愈者,特别是有痛性筋膜束者,亦可切除或作局限性臀中肌剥离松解。按摩、理疗也有一定效果。

臂上皮神经炎与腰腿病

臀上皮神经炎是因为损伤而造成严重的腰臀部疼痛,亦可以称为臀上皮神经损伤,臀部可触摸到条索状物,认为系臀上皮神经离位所致,故此也称为“筋出槽”。

临床表现:患侧腰臀部疼痛,呈刺痛,如撕裂样,大腿后侧膝以上部位可有放射痛,急性期疼痛较剧烈,弯腰受限,起坐困难,由坐位改站位时需攀扶他人或物体,病人常诉疼痛部位较深,区域模糊,没有明显的分布界限,检查时可在髂嵴中点直下3-4cm处触及"条索样"硬物,压痛明显,有麻胀感,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不出现神经根性症状。

病理:臀上皮神经为第1-3腰神经后支之外侧支,在股骨大转子与第3腰椎连线交于髂嵴处平行穿出深筋膜,分布于臀部皮肤,一般不易摸到,当背部肌肉长期紧张,走行于髂嵴上方的部分神经或纤维束,容易受到磨损,产生水肿充血,神经变粗大,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充血肿胀,因而造成疼痛。

治疗方法:一般采取保守疗法,急性期可采用痛点注射或局部手法治疗,以05%利多卡因4-5ml、强的松龙5-10mg局部注射,每周1一2次,3一4次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勿做腰部剧烈旋转活动。

第3腰推横突综合征与腰背痛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是常见的腰背痛疾病之一。第3腰椎横突居全腰椎中心,是调节平衡的枢纽,腰椎横突是腰背筋膜前层的附着处,各横突间有横突间肌肉及横突间韧带。横突是腰方肌和横突棘肌的起止点,腹内斜肌和腹横肌通过腱膜也起于此,对腰背部运动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第3腰椎的横突位于腰椎的中心,横突最长,因此受力也最大,较其他横突更容易产生劳损。第3腰椎横突上附着的肌肉筋膜容易产生牵拉伤,引起局部组织的炎性渗出、充血、肿胀,继而发生滑膜、纤维组织、纤维软骨的增生。

临床表现:患者常常感到腰痛或腰臀部的弥漫性疼痛,并向大腿后侧放射到膝关节以上,腰部活动时如弯腰、旋转腰部时疼痛加剧,咳嗽、打喷嚏等增加腹压时无影响,检查第3腰椎横突有明显的压痛,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早期患者腰臀部稍丰满,晚期则可有轻度肌萎缩,X线检查:可见第3腰椎横突肥大。

治疗方法:采取推拿,可缓解疼痛,解除痉挛,理疗亦可舒筋活血,解除痉挛而止痛。也可在横突尖及周围组织注射消炎镇痛药液,每周1次,连续2一3次,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多能缓解和治愈,仅有少数较顽固性痛者需手术剥离,或切除横突。

  足底筋膜炎属于一种慢性劳损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当我们走路、跑跳姿势不正确,或是穿了不合适的鞋子,最终脚底的软组织负荷了过多压力使足底筋膜出现发炎、部分撕裂的症状,造成疼痛,然而很多人对于足底筋膜炎具体症状不是很了解,导致无法及时发现治疗,下面我们来看看怎么判断是否患了足底筋膜炎。

  1、足底筋膜炎疼痛的特点是走路时感觉足底疼痛,休息时不痛或者有轻微的疼痛,走路过多或运动过量时疼痛加重;也可以表现为久卧、久坐以后下床或下地时足跟部疼痛加重,稍微活动以后,疼痛有所减轻。

  2用手触摸、按压足跟及其前方足底正中部有明显的压痛,有时会持续存在,局部筋膜紧张变硬;从外观上看,足底部可以有轻度的肿胀,但皮肤不红、不热,有些足底筋膜炎患者的疼痛在夜间也会出现。

  3足底筋膜炎患者疼痛的部位一般是在脚后跟靠近内侧的部位,这是足底筋膜的起点,不过也有一部分患者的疼痛部位是在脚底的中部。

  4、患上足底筋膜炎的人在经过充分的活动之后脚后跟的疼痛会减轻,但是在长距离跑步或者长时间走路之后,这种疼痛会再次出现,而且还比较严重。

  5如果根据症状无法办判断自己是否有足底筋膜炎,可以试试以下的方法:首先坐在凳子上,然后用手指握住大脚趾向脚背方向拉伸,如果脚底出现疼痛就有可能是患上了足底筋膜炎。

  1、首先需要制动休息,是消除炎症的一个最基础的治疗,避免再次劳损,减少过度的用脚给予足部的摩擦和压力,同时制动休息可以给予软组织足够修复和恢复时间。

  2、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内服一些非甾体抗炎药物来抑制炎症反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同时搭配足利芙跟通膏进行外部外涂,纯中药绿色萃取的足利芙本身含有川芎,伸筋草,威灵仙,桂枝,元胡索等中药成分,能够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拔出湿寒,抗炎止痛等效果,建议泡完脚后使用为佳,有利于渗透修复,每日使用2-3次,对疼痛消除有很大效果。

  3,足底筋膜炎期间,多休息但不等于静养,适当的拉伸运动对足跟痛的恢复和预防都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平时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弓步推墙、斜坡站立法,弹力带辅助蹬踏,足底抓毛巾等动作(每组15个,重复三组),给予筋膜适当的压力,增强肌肉、韧带的抗疲劳能力,使筋膜更加弹性能缓解足部疼痛,并且降低筋膜炎复发。

  1.日常活动时尽量穿着鞋底稍软且舒适性佳的鞋,减少平底鞋,高跟鞋的使用频率,鞋跟不宜超过3cm。

  2.控制体重,避免过胖,减少足部所承受的负荷。

  3.更换运动方式可将跑步等换成游泳或骑单车等非负重运动。

  4.每日养成泡脚的习惯,坚持用热水浸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脚筋。

  5.坐下用脚轻踩球状物,用脚底轻轻滚动,按摩刺激足底筋膜。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07-000-01  摘 要 腰背肌筋膜炎在腰部损伤中发病率居首位。本文主要是对祖国传统推拿(按摩)手法在皮划艇运动腰背肌筋膜炎中的治疗作用进行探究。结果发现:采用祖国传统医学推拿手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皮划艇 腰背肌筋膜炎 损伤原因 推拿治疗

皮划艇运动是由一个或几个桨手面向小艇的前进方向,使用无固定支点的桨,运用肌肉力量向后划桨的一种体育运动项目。皮划艇属于体能类项群运动项目,又属于典型的单一动作结构的周期性项群。在皮划艇运动训练中,腰部损伤的患病率占运动员损伤的首位,约占2/3,其中以腰背肌筋膜炎最为常见。腰背肌筋膜炎,又称“慢性腰肌劳损或功能性腰痛等,主要是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此损伤与腰部本身的解剖弱点和皮划艇的运动特点有关。无论是皮艇的坐姿还是划艇的跪姿,其腰关节是全身运动的关键部位,损伤后常引起明显的功能障碍,给运动员带来很大的痛苦,影响其正常的训练和比赛。因此,对伤病进行及时的治疗,显得十分必要。

一、对象与方法

(一)资料对象

河南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训练基地的7名腰背肌筋膜炎患病运动员,其中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214±321岁,病史5个月~4年。

(二)治疗方法

1.病因病理

腰背肌筋膜炎是一种积累性损伤,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病因:(1)急性腰肌扭伤后没有得到及时、彻底的治疗或反复受伤,致使损伤处软组织不能得到充分修复,局部出血和渗出液不能及时被吸收,导致产生纤维性改变和瘢痕组织,压迫或刺激神经而引起症状;(2)运动负荷过大,使腰部肌肉疲劳过度,如皮划艇训练或比赛中长时间持续、重复的弯腰动作,或动作姿势不良,或由于长时间处于某一固定体位,致使运动员腰背肌肉、筋膜、韧带持续牵拉,使肌肉内的压力增加,血供受阻,肌纤维收缩时消耗的能源得不到补充,产生大量乳酸,加之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时清除,积聚过多,而引起炎症、粘连。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组织变性,增厚及挛缩,并刺激相应的神经而引起肌肉筋膜炎的发生。

2.征象与诊断

正确地诊断腰背筋膜是否损伤及损伤的程度,对下一步采取正确、合理的推拿治疗措施来说非常重要。

(1)腰背部酸或胀痛,休息后减轻,运动疲劳后则加重,适当活动或改变运动体位症状减轻;(2)腰背外形多无变化,功能活动范围正常;(3)伤者一侧或两例骶棘肌可触及硬结、压痛。压痛点常在骶髂后部或骶骨后部肌的抵止处或腰椎横突部;(4)受天气影响。阴雨天气、潮湿环境、感受风寒等其伤痛加重;(5)急性发作时,各种症状明显加重,并有肌痉挛,甚至脊柱侧弯,下肢牵掣痛等症。

3.推拿手法治疗

患者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推拿者站于伤侧。

(1)拿揉骶棘肌:推拿伤者腰背部骶棘肌,拿住两例的肾俞穴,交替拿揉,从上而下至双侧上髎穴。反复10—20遍;

(2)点拨脊柱肌:点按脊柱一侧的肌肉和筋膜,由上而下做横向拨动。每侧点拨10—20遍;

(3)推摩腰部:用双手拇指指腹,置双侧关元俞穴,向上推摩,经大肠俞、气海俞、肾俞、三焦俞至胃俞止。反复10-20遍。直至局部有温热感。此法反复4遍;

(4)拿提腰背肌:用双手横向拿住两侧背肌(肩胛骨处),并用力提起。然后由背部向腰部反复做拿提、放松手法,反复3-5遍;

(5)压、迫、提腰椎部:双掌重叠按在患者的腰椎关节处,由上而下做压、迫、提的手法;

(6)搓八髎穴:用一手的掌根部反复搓揉八髎穴,以透热感为度;

(7)拿捏下肢肌肉:双手由下而上捏下肢部肌肉,反复做5-10遍;

(8)点捏下肢穴位:用手拇指指端点揉下肢的环跳、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承山、悬钟等穴,每穴点揉半分钟;

(9)然后患者侧卧位,施腰椎斜扳法,左右各一次;

(10)用掌擦法直擦腰背两侧膀胱经,横擦腰骶部,直至透热;并用桑枝棒拍击腰骶部2分钟,结束治疗。

上述治疗1次/d,15天为一疗程。

二、结果

(一)疗效评定标准

(1)痊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在正常训练或气候变化的情况下无不良反应;(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消失,腰部功能活动基本正常;(3)好转:症状、体征、腰部活动功能有所改善;(4)无效:症状、体征几乎无变化。

(二)治疗效果

本组7名伤者经一段时间的推拿按摩治疗后,治愈2例,占286%;好转4例,占571%;好转1例,占143%;无效0例,占0%。总有效率占100%(见下表1)。

三、讨论

传统推拿手法能够起到舒筋活血、温经通络、解痉止痛,能够改善受伤部位的微循环、促进炎症水肿的吸收,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松解软组织粘连、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阀,从而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另外,要根据伤情轻重,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基础上,配合一些积极的治疗和恢复手段(如针灸、理疗或功能锻炼等),可使伤者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尽快地恢复健康。因此,在皮划艇项目的教学和训练中,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腰部损伤的发作,降低损伤机率,对完成教学和训练任务,提高教学训练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局皮划艇[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

[2] 杨至刚赛艇和皮划艇运动员腰部损伤发生原因、分型及治疗情况[J]中国临床康复200648

[3] 张路萍,陈国耀运动创伤学——推拿与按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2

[4] 孙平国中医按摩学[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9

项背肌筋膜炎又称项背纤维织炎或肌肉风湿症,一般是指筋膜、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引起项背部疼痛、僵硬、运动受限及软弱无力等症状。常累及斜方肌、菱形肌和提肩胛肌等。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十分明了,临床观察认为本病与轻微外伤、劳累及受寒等有关。

项背部急性损伤后,使肌筋膜组织产生炎症、水肿,粘连、变性,以后逐渐纤维化,形成瘢痕,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发为本病。长期的慢性劳损,如伏案低头作业,使肌肉长时间过度紧张、痉挛,虽损伤轻微,病变部位小,但在肌肉筋膜组织中产生变性、肥厚,形成纤维小结而引起较广泛的疼痛。

久卧湿地,贪凉或劳累后复感寒邪,寒凝血滞,使肌筋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痹阻不通,可导致项背肌筋膜炎发生,故项背肌筋膜炎患者对天气变化较敏感。

[诊断]

(一)临床症状

项背部酸痛不适,肌肉僵硬板滞,或有重压感,向一侧或两侧背部与肩胛之间放射。晨起或天气变化及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后则疼痛减轻,常反复发作。急性发作时,局部肌肉紧张、痉挛,项背部活动受限。

(二)检查

1、项背部及肩胛内缘有广泛压痛,皮下可触及变性的肌筋膜及纤维小结,并可触及筋膜摩擦音。

2、项背部活动受限,尤以屈伸颈项为主。

3、一般无神经根性放射痛,故各种神经挤压试验均正常。

4、X线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偶可见项韧带钙化或项背肌筋膜增厚,颈椎生理弧度轻度变直等。

[治疗]

推拿治疗本病有显著疗效。手法的目的是减轻疼痛,缓解肌肉痉挛,舒筋活血,防止肌筋膜粘连形成。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解痉止痛。

部位及取穴:项背及风池、风府、肩井、风门、肺俞、心俞、膈俞等。

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拿揉、滚法、点压、弹拨、叩击等。

操作方法:

1、松解手法: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背后,先用一指禅推法推颈项督脉及膀胱经,从上至下3~5遍,然后再拿揉项部肌筋2~3分钟,并配合颈项屈伸及旋转运动。

2、解痉止痛法:接上式,先用拇指点压、按揉风府、风池、肩井、风门、肺俞、心俞等穴及痛点,以酸胀感为度,可解痉止痛。然后施拇指弹拨手法于肌痉挛处或痛点,每处弹拨3~5次,力达病所,可松解粘连,缓解肌痉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3、理筋整复法:先活动颈椎,施颈椎屈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运动,使关节滑利。然后采用颈胸椎微调手法,如斜扳、侧扳及胸椎对抗扳法和旋转扳法,力度要求轻巧灵活,无任何不适感,从而达到理筋整复的目的。

4、整理手法:滚揉项背部,重点在斜方肌和菱形肌,反复3~5遍,然后拿揉斜方肌,提拿肩井2~3分钟,最后用小鱼际或空拳拳眼轻叩击项背部,直擦督脉和膀胱经,结束治疗。

[预后]

推拿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尤其是早期见效更显著,配合功能锻炼可增强疗效。

[附注]

1、加强项背部功能锻炼,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如体操、打太极拳等,增强项背部的肌力和身体素质。

2、避免过度疲劳,适当劳逸结合,注意局部保暖,防止受凉、感冒。

[相关研究]

本病多由体质虚弱,过度疲劳,复感风寒而致病。长期低头位工作的人极易发病。本病一般3~5次可治愈,严重者可延至数周、甚至数月不愈。治疗时必须重视,许多病人往往治疗不彻底而转变成经常发作的慢性项背痛,使项背处于板紧状,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你这还可能是肩周炎,应去医院检查确诊后对症治疗

大板筋通常是腰背筋膜。上起于斜方肌,背阔肌和下后锯肌的深面,向下止于髂脊和骶外侧脊处。向内附着于胸椎,腰椎的棘突,棘上韧带等处,向外附着于肋骨肋角和肋间筋膜等处。腰背筋膜较厚,呈腱膜状,具有光泽,有保护腰背部深层肌肉的作用。由于腰部活动较大,在剧烈运动后,寒冷刺激,着凉,风湿,外伤等因素作用下可以引起筋膜劳损撕裂,引起腰背筋膜炎

左右肩膀疼可能跟如下的原因相关:1、可能存在双侧肩周炎。这种情况在年轻的女性比较常见,发病原因往往是由于双侧肩关节衣着不足,进而导致此处受凉,产生无菌性的炎症,诱发疼痛。2、可能存在双侧肩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这种情况往往见于患者患有颈椎病,导致肩颈综合征一类的病变。也就是由于颈椎的病变,继发肩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此时就可能会表现为双侧肩膀疼。3、可能存在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一类疾病。该类关节炎一旦发作,往往会累及全身多处的关节,并且对称发作,也就是双侧都有可能累及。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也可以表现为肩关节的疼痛。4、这种情况还有可能是由于过度疲劳而导致。比如患者做涉及到双侧上肢、肩关节的过度的锻炼,或者有过度劳累,都可能会在之后表现为双侧肩膀疼。

导读:中医认为,人体有四大三角区是最重要的区域。之所以说是重要区域,是因为三角区的部位与腹内脏器、血管神经等是息息相关的。一旦碰触到这些三角区域,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生命危险。下面就来详细了解这些三角区域。

1 面部三角区

面部三角区这个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是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这个区域很多青少年都恨之入骨,因为总是长痘痘,但是,这并不是它在医学上被称为重要三角区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它被称为重要三角区呢这主要是一些解剖学上的原因。面部的表浅静脉和颅内的静脉丛有很多的交叉,通常情况下,两者交叉的通路是不会有血流从表浅静脉回流至颅内的。但是面部的表浅静脉,有些没有静脉瓣,或者瓣膜比较薄弱、发育不良,在受到外力时会出现血液逆流的情况。

所以,当此三角区长痘痘或者出现其他一些感染时,如果挤压,则皮肤表面和感染处的细菌可能会通过面部静脉回流至颅内,从而引起严重的颅内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切记:如果面部三角区出现感染,一定不能挤压,即使只是一个小小的疖肿,也有可能因为细菌逆流入颅内,引发脑膜炎或者是脑脓肿,甚至丧失生命。

2 颈部金三角

颈部金三角区是指颈后枕骨以下包括第一颈椎和第二颈椎。之所以被称之为黄金三角区,是因为这个区域两侧有很多的血管神经通过,正中是颈椎。颈椎由椎体构成,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以向各个方向运动,颈椎呈向前弯曲的状态,所以能增加弹性,走路时对于脑部的震动会减少。但是如果长期坐姿不良或者睡觉喜欢枕比较硬、比较高的枕头,会使颈部肌肉酸痛甚至使颈椎的生理弯曲消失,颈椎变直,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从而导致一些颈椎病的轻微症状,比如头痛、头晕、恶心等。

建议睡觉不要使用过高的枕头、不要半躺在牀上玩手机、看电视,平时玩电脑、看书时,都要使用正确的坐姿。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这个区域喜热不喜寒,平时不要受凉,运动后擦干此处的汗水。如果出现酸痛,不要随便捏、按,最好的方法是热敷或热水浴,平时经常活动颈部。

3 肩部金三角

肩部金三角区是指肩部、背部和肩胛骨构成的左右两个三角形的部位,被两侧的三角肌包围,此处的活动范围比较大,但是关节周围的韧带却不是很结实,所以过度运动或者提重物用力不当时,很容易拉伤和关节脱位。如果是长期负重则会导致肌肉劳损,时间久了之后可能会引起肩周炎。但是如果长期不运动也会导致肩周炎。

所以平时工作时,最好是每隔一个小时起来活动一下,向各个方向运动一下关节,向各个方向伸一下懒腰。背包最好是双肩背,肩关节的活动可以是摆臂运动,或者是双肩大环绕,这样可以减少以后出现炎症的可能性。如果肩关节或肩部肌肉已经受损,则最好是不要提重物。

4 足底金三角

足底金三角区主要是前脚掌区域,这个区域不仅在走路时承受全身的重量,而且还与全身的多个脏器形成反射。这也是很多中医 的原理所在,通过 这些地方,可以间接调理身体,影响内分泌。

所以穿高跟鞋、硬底鞋,或者是鞋头太挤、不宽松的鞋子,会对前脚掌造成一定的压迫,走路的姿势不正确也会导致该区域的疼痛。对于前脚掌的压迫,轻者可能会引起足底筋膜炎,重者可能对全身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014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