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枪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筋膜枪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第1张

筋膜枪的基本原理是物理振动,通过高频振动来释放筋膜的粘连,按摩深层肌肉,起到放松作用。

使用方法:

1、枪的开关很简单,有的有主开关,有的有一键开关,还有调整齿轮的按钮。

2、市场上的筋膜枪配有多个按摩头:头呈圆形,缓冲效果稍好,适合按摩放松,使用肌肉群;头部扁平,质地坚硬,适用于胸、大腿等大肌肉群。

3、它有一个锥头,是尖锐的,一般不建议个人使用。它可以在教练的指导下使用。有一个u形头部,用于脊柱或跟腱的两侧。

筋膜枪简介

筋膜枪,也称深层肌筋膜冲击仪,筋膜枪可以理解为民用版的DMS,在使用时振动频率会有所变化,基本作用与DMS差不多。筋膜枪的使用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同时首次使用筋膜枪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最好循序渐进。幅度大约10-16mm之间,频率大约在30-50Hz之间。

揉捏正常的肌肉时,它是柔软并且无酸胀、疼痛的。但过度负累时,肌肉就会出现酸胀、僵硬或者是疼痛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身体超负荷时发出的警戒讯号,提示我们应该注意这些问题。很多人知道在锻炼前“预热”,但往往忽视了锻炼后的“冷却”。大多数人会选择静静地躺下,好好休息几天。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激烈运动需要摄取大量的氧,如果不做整理活动,不仅影响氧的补充,而且影响静脉血液的回流和对心脏的输送量,造成一时性的脑贫血、血压降低等不良现象。

因此,锻炼后莫忘“冷却”,整理和放松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筋膜放松球为什么这么重要。

在高压环境下,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太多的错误站姿坐姿、运动方式或是糟糕的生活习性,这些不良习惯会让我们的身体超出它的承受能力,导致出现肌肉紧绷、疼痛的结果。

筋膜球主要是模拟人的手肘,接触面积变小,单点的压力也较大,适合使用在较小的肌肉群,适合拿来放松骨头两侧的肌肉,避免直接加压在骨头上,又可以放松骨头旁边的肌肉。 利用身体加压和来回滚动达到按摩、放松紧绷肌肉的效果,就像去给人按摩一样,会通体舒畅。

在运动前使用筋膜放松球,会让紧绷的肌肉松开,身体动起来变轻松,在运动后用筋膜放松球按压放松,可以减缓运动过后的肌肉酸痛,除此之外还可以放松日常生活中紧绷的身体。

那为什么筋膜放松球会有这么神奇的效果呢? 这就是伽人需要知道的关于瑜伽和筋膜的知识。

正如Tom Myers在《解剖列车》的书里说,很激烈的锻炼就像在海边走进海里,水会离开;你脚回到岸上水才会回到脚的这个位置;身体锻炼也是这个道理,筋膜的水份很大程度都是在运动休息的时候回到体内的。这是因为筋膜组织主要由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结合水分子构成,在筋膜受压(负载状态)时,水从压力较大的组织中被挤出而逐渐失去弹性,放松之后缺水的筋膜组织又会从周边组织中吸水,就像海绵一样。这也暗合瑜伽中为什么那么重视最后大休息摊尸式的道理。

筋膜在人体中无处不在,整个人体就是筋膜包裹在一起才能成为一个人体的,否则单独的骨头,肌肉……等等都会撒一地,人连趴行都难。而且,筋膜不仅仅是皮肤下面这一层,你的每一根肌肉纤维都有筋膜的包裹。如果你身体是个小宇宙,筋膜就是互联网,它有自己的智慧。

当我们运动的时候,肌肉收缩用力,肌肉纤维会受到拉扯,可能会产生轻微的发炎现象,这个发炎现象会让我们隔天产生肌肉酸痛的感觉,特别是很久没运动,或者做不熟悉的动作。我们的肌肉组织之间有着许多的缝隙(如下图箭头处),像是海绵蛋糕一样。

这些缝隙提供空间,让体液能够带给肌肉养分,同时把代谢的废物带走,当这些缝隙变小的时候,肌肉的恢复会变慢,这时候肌肉就不容易从发炎的状态恢复,酸痛感就会持续比较久。当筋膜放松球按压在肌肉上的时候,就像我们在压海绵蛋糕一样,压紧再放松后,肌肉的缝隙会变大。

让我们有更多的空间能够带来恢复的养份,同时把运动产生的发炎和代谢产物带走,帮助我们更快的恢复。

所以,筋膜放松球可以帮助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紧绷的身体和帮助运动前后的放松与恢复。

筋膜球 ,用来做按摩非常舒服,平躺在床上或者靠在墙上,用你的肩部或者颈椎去蹭它,这酸爽!不敢相信!还可以踩在脚底下滚动按摩。

注意:

1用筋膜球的目的是为了放松肌肉,而不是疼痛忍耐,疼痛过度时要注意减少压力或从其它位置开始;

2每个区域使用时间不宜过久,肌肉放松后即可停止。

女生怎么用筋膜枪自愈方法如下;

如果作用于肩背部或者臀部、大腿部位,可以选择大的圆头进行操作。如果作用于手臂或者小腿等部位,可以选择小的圆头进行操作。对于上下肢凸起的地方、锁骨周围、颈部周围、腋下、腘窝等血管和神经比较丰富的地方,则禁止使用筋膜枪。

确定位置之后,打开筋膜枪的开关,用枪头顶住肌肉的位置,借助共振作用以增强渗透与按摩的功效。此时不需要额外施加向下压的力度,在同一个部位进行操作时最多不能超过五分钟。

1、体位。在使用筋膜枪时,身体姿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比如说,在坐在凳子上时,放松大腿不要让大腿悬空,可以让大腿搭在一个比较稳定的地方,从而提高放松效果。

2、力度。对于力度的掌控方面,尽量不要只是仅仅贴着皮肤就做筋膜枪的放松,让这个力度稍微深透进去一点点达到肌肉层,然后再停留住一会直到产生与肌肉共振情况(对于某个地方点,力度先轻后重),重复十次以上震动,之后再顺着这条肌肉的起止点来回的进行放松。

运动放松:

运动过后肌肉紧张、乳酸堆积、缺氧,尤其是过度运动后,肌肉很僵硬,很难靠自己恢复。人体肌肉外层会有一层筋膜包裹,使肌肉纤维能在有序的方向上产生收缩,达到较好的功能状态。过度运动后,肌肉筋膜就会被膨胀或挤压,产生酸痛不适。

筋膜枪是通过外在的物理方式解决肌肉紧张等问题,类似以前专业运动员结束训练后韧带拉伸、肌肉牵拉、辅助手法按摩的作用。用与不用还是有区别的,在筋膜枪的帮助下,运动后恢复的时间和效率都会有所提高。合理、正确使用筋膜枪,的确能帮助缓解运动后的肌肉酸痛。

自我筋膜放松是一种特别的自我按摩方法,用来放松紧绷的肌肉或扳机点(Trigger Points身体受压力或其他刺激时出现特殊感觉的点)。

自我抑制(autogenic inhibition)原理是自我筋膜放松技术主要利用的生理学原理,利用泡沫轴及练习者自身体重在肌肉上产生一定压力,使肌肉张力增加从而激活肌肉存在的感受肌张力变化的感受器——高尔基腱器官(GTO ,Golgi Tendon Organs),高尔基腱器官活跃后进一步抑制肌肉中的另一感受肌肉长度变化的感受器——肌梭(Muscle Spindles),最终减小肌肉的收缩程度,使肌肉获得放松。

可以用泡沫轴、曲棍球、按摩棒或者你自己的双手来进行自我筋膜放松。

通过向身体上的某一点施加压力来帮助肌肉恢复至正常的功能。“正常功能”在这里指的是你的肌肉是有弹性的、健康的、并且能随时对各种情况做出迅速的反应。

泡沫轴(FoamRoller)作为一种训练工具。使练习者过于紧张的肌肉及筋膜产生放松的伸展训练方式称为自我筋膜放松。

自我筋膜放松训练的意义

A、纠正肌肉不平衡

B、改善关节活动幅度

C、增强神经肌肉有效性

D、维持良好的肌肉长度

E、减轻关节压力

泡沫轴滚压肩胛

仰卧于泡沫轴上,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屈90°,臀部与垫面相接触,双手放于头部后侧,泡沫轴位于中背部。

缓缓的伸展上背部,注意下背部不应伸展,仅为上背部。

缓缓的上下滚动泡沫轴,并在泡沫轴滚动到不同位置的时候伸展上背部,以使脊柱在不同位置进行伸展,整个动作过程中下背部不应呈现出伸展状态(反弓形)。

每次练习持续20~30秒。(这个练习可以大大增加肩胛的灵活性)

泡沫轴滚压腋窝

由于我们每天要花数小时在办公桌前或在驾驶座上开车,这样会导致胸部的肌肉缩短并变得僵硬,同时腰背部肌肉被拉伸并变得脆弱。 (我们可以通过此练习,增加肌肉的灵活性。)

如图所示侧卧在泡沫轴上,手臂向前伸展,泡沫轴位于腋窝下方。

让腋窝来回在泡沫轴上滚压10次,注意要缓慢地滚过疼痛部位,不要太用力,要让泡沫轴自行滚动 。

再换另一侧重复练习。

泡沫轴滚压脊柱

1、泡沫轴与躯干垂直放置,将下背部压在上面。双脚平放在地面,双手抱胸,并随时准备帮助支撑身体。

2、从脊柱底部开始,用泡沫轴来回滚压脊柱,遇到酸痛部位则放慢速度。

滚压到后背顶部时,暂停动作,使泡沫轴附近的脊柱向后弯曲,这样做有助于伸展胸部,可以更好的增强上背部肌肉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结合以上使用泡沫轴的使用方法,还可以放松的部位

自我筋膜放松禁忌症:

恶性肿瘤、骨质疏松症、血凝块、手术缝线、骨折康复、开放性创伤、血肿。(等)

小贴士

泡沫轴放松按摩是软组织放松的常见方法,在刚开始使用泡沫轴的前几周酸痛可能会比较强烈,过一段时间适应后疼痛感会降低。

� END

一位喜欢写作,坚持分享的少年。如果你觉得本文不错,点下“桃心”(喜欢)。

筋膜刀的使用方法:首先45度走刀皮下波。受体时一种对剪切力有特异性反应的本体感受器。 使用润滑剂要从少往多加。用重力发力。先松解激活代谢表层筋膜,再逐层深入身体每一层之间都可以相对另一层独立滑动。

 

筋膜指筋附着于骨而聚于关节,是联结关节、肌肉的一种组织。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组织有约束和保护作用。

筋膜刀针对小臂手指,颈部,关节,足踝等小部位有很好的养护松解效果。

对于大面积的肌肉的处理能很好地提高机体对于体表肌肉的神经感知,增加肌肉训练效率。

筋膜刀可广泛运用于运动受限、运动中疼痛、运动控制、肌肉募集以及内上髁、外上髁炎、 腕管综合征、颈肩腰腿痛、足底筋膜炎、足跟痛、滑囊炎、肌腱炎等等众多常见病症,并擅长通过平衡筋膜网络的张力来矫正全身体态。

筋膜弹性并不非凭空得来,不同的训练方式会使每个人的筋膜有不一样的性质与走向。有变化性的训练,相较于单调重复的训练动作,更能够让筋膜变得强壮,这个变化性可以是动作角度的变化、节奏的转换,甚至是负荷的改变。简而言之,避免让训练模式「一成不变」,这样才能够 活化到身上不同的筋膜。

训练筋膜的四大原则与注意事项

此外,单独训练某条肌肉,或者是单关节的训练,对筋膜的 也比较少,例如:健身器械(肩推或者膝伸直等固定式器材)对筋膜的 就比自由重量(哑铃或者壶玲)少很多。原因是健身器械的设计是针对单一肌肉,训练时会将其他关节固定在稳定的状态之下,只单独活动某一个关节,让某一个特定的肌肉收缩。 虽然这样可以增加特定肌肉的力量,或者让特定肌肉肥大,但是,器械训练的缺点就是周围其他的肌群或者筋膜,完全被固定住了。所以,在器械训练时,周围的肌肉筋膜都不需要收缩和做功,因此,周围的肌肉筋膜当然也就不会有成长茁壮的机会。为此,筋膜的训练尽量还是选择用自由重量,避免使用固定式健身器材,这样才能够多角度、多样强度变化,达到 筋膜的目的。

改变仰卧起坐的起身角度,就能锻炼到更多筋膜

举例说明这个原理:仰卧起坐只能 到躯干中央某部份筋膜(部分的浅前线和深前线),但如果能够增加动作的角度变化,例如,仰卧起坐加上旋转身体,那么就可以多训练到躯干的螺旋线;又如果仰卧起坐加转体,再加上对侧的脚往前延伸,意即身体往右转就伸出左脚,那么就会多 到下肢部分的筋膜,例如浅前线、深前线与螺旋线;而上述的动作如果再加上双手握小哑铃,在转体伸脚的同时将双手延伸出去,那么这个复杂的动作,就同时还会训练到手臂线的筋膜。 其实,仰卧起坐已经比坐在健身器械上做卷腹,更能 到更多身体稳定肌群了,但是如果可以将动作一层一层叠加上去,增加动作的角度变化、负重、难度与复杂度,每增加一种挑战度,就可以 到更多的筋膜,不仅能扩大筋膜线被训练的范围,也能够提高筋膜被 的强度。换言之,训练的强度越高,使用到的范围越广,筋膜训练的效果就会越好。 相同的道理,如果你只是一直骑脚踏车,一直重复这个单调且相同的动作,即使你骑得再远再快,除了心肺系统之外,其实大部分只训练到大腿的肌肉,增加了大腿肌群的力量,但却没有办法有效训练到筋膜,筋膜的弹性也就无法增加;其原因就是骑车这个动作所用到的筋膜范围太小且太局限。事实上,骑脚踏的动作非常单调且重复,几乎不需要用到筋膜的弹性或者力量,除非是骑车上坡,或者站起来骑车等较复杂有变化的动作,否则筋膜是完全无法被强化的。

<span style="font-

1 全身性的动作比局部性的动作好

在设计筋膜训练动作时,全身性的动作比局部性的动作好,也就是尽量是以「活动到越多的身体部位越好」,为什么呢?举例来说,跳跃比深蹲的动作涵盖更多的范围,因为跳跃除了需要先蹲下之外,还要用力跳起,那么用力跳起的这个阶段就会用到小腿后侧肌肉,这个部位是单纯深蹲动作不会去用到的位置。此外,大腿前侧与臀部肌肉的力量,在跳跃动作中也比深蹲动作中用到更多。 此外,深蹲并没有落地缓冲这个部分,跳跃才有,而落地缓冲这个部分,会挑战到更多下肢肌肉离心收缩的力量以及筋膜延展的弹性,所以,跳跃对于筋膜的 大于深蹲,训练效果也会比较显著。因此,原地垂直跳、左右跳或跳箱等这类型的动作,对筋膜的训练效果,就会比深蹲、分腿蹲或侧蹲还要好。 同理,如果将动作涉及的范围再扩大来看,波比跳的训练效果又比单纯地跳跃更好,因为波比跳是垂直跳与伏地挺身的结合,比跳跃多了躯干稳定度与上肢力量的挑战,能够 到更多的深前线,并且多了手臂线的参与。 由上述介绍可知,设计筋膜训练动作的时候,全身性的训练比局部训练的效果好,除了训练的范围会比较广泛之外,训练的强度也会因此提升,更能够改善全身筋膜的协调性,所以,应该要尽可能的利用全身性的动作来做筋膜训练。

2 长筋膜线的动作比短筋膜线的动作好

同样是训练某条特定的筋膜线,如果可以一次训练到「整条」筋膜线,会比分段训练或者只训练某一段的效果好。举例来说,做弯曲手肘举起哑铃的训练,这个动作只练到前手臂线里的二头肌与附近的筋膜,但如果是拿球拍做挥拍动作,那么整条前手臂线的肌肉与筋膜都会被训练到;如果挥拍前再加上拉拍动作,那么对筋膜 的强度就更大了;再者,如果挥拍可以顺带旋转身体,那么除了整条前手臂线外,还能多训练到螺旋线。 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拿弹力带绑住脚踝,做膝盖反复弯曲、伸直的训练,那么就只能够训练到股四头肌与附近的筋膜,但如果将动作改成踢球的动作,那么整只脚必须先往后摆动,再向前伸直踢出,这个动作就能够 到几乎整条浅前线筋膜。 又或者说,健身房中的躯干旋转器械训练,必须双脚固定跪在机器上,然后转动上半身,但是这个动作只训练到上半身的螺旋线;但如果将动作改成转身抛接药球,那么不只是上半身的螺旋线,甚至从骨盆到下半身部分的螺旋线筋膜也都会被训练到。 因此,如果训练的目标是筋膜,那么就应该将动作做一些修改,尽量以筋膜的走向去设计,且尽量涵盖同一条筋膜线越大的范围越好。

3 发力次序要从中心到四肢

预备动作是远端肢体做反方向的延伸,也就是前面讲的「预先的反向动作」,但是,这个预先的动作并非静态的往反方向伸展就可以了,而是动态的往反方向预先延伸,整个过程都是持续在动,没有静止或停下来的时间。此外,动作的起始必须从身体的近端开始发力,也就是先从身体的核心肌肉群启动,再依序由内而外,从中心到外围,从躯干到四肢有顺序地启动肌肉。 听起来似乎有些复杂,但其实很简单。在皮拉提斯的训练中,常常会使用到类似的概念:一切的动作都从稳定核心开始,核心肌群先收缩稳定住躯干之后,再收缩躯干旁边的肌群,接着才会收缩四肢的肌肉。举例来说,要完成一个网球右手单手反拍的动作时,必须先将右手臂往身体左侧摆动,让手臂做一个反方向的动态延伸;接着,当要向右、向后挥出且打开手臂之前,胸椎旁的肌肉应该收缩好,然后肩胛骨周围的肌肉再收缩,将肩胛骨稳定住之后,棘下肌、小圆肌和后三角肌接着再收缩,此时手臂才会出现向后挥开击球的单手反拍动作。如果在打到球之前,肌肉收缩的次序可以照着这个规则,那么在击球的瞬间,筋膜的力量就更能够发挥出来。 发力次序正确,除了能将筋膜的力量完整发挥出来之外,也能降低受伤的发生机率,为什么呢?以单手壶铃摆荡的动作来说明,当我们要挥动壶铃的时候,如果倒过来从远端到近端依序发力,也就是手臂肌肉比肩膀周围肌肉先启动,那么壶铃开始摆动时,肩关节还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所以肱骨头就很容易被往前推挤出来,造成肩部的伤害。由此可见,由近而远的发力顺序除了能增加动作的稳定度之外,也能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因此进行筋膜训练时,不论是基于优化力量的发挥或稳定关节、减少伤害,都应该要遵循这个由近而远,由内而外依序收缩的的规则。

4 动作逐渐复杂,避免单调重复

训练筋膜比训练肌肉要花更长的时间,一般来说,筋膜彻头彻尾的汰旧换新需要六个月至两年的时间,这个时间远比肌肉成长的时间长多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筋膜汰换的时间长短呢?如果知道这个速率的决定因素,或许就能提高筋膜训练的成效了? 原则上,筋膜训练成效的速率决定因素就是训练的「复杂度」与「难度」,因为,如果每次筋膜训练的动作都很简单重复,那么,筋膜被 的程度就会很小,训练的效果自然也就不会好,筋膜汰换的速度就会很慢;反之,若训练的复杂度与难度能够逐渐提高,训练的效果就会比较好,那么筋膜汰换的速度也就会比较快;因此,训练的复杂度与难度大小影响了筋膜的汰换速度,到底是只需要六个月或是漫长的两年之久? 换句话说,筋膜对训练方式也会有适应性的问题。一旦筋膜适应当前的训练动作,那么训练的效益就会大幅度地降低,因此,训练应该要逐渐地去「增加动作的复杂性」和「减少动作的重复性」,这样对筋膜的训练效果会比较好。举个例子来说明,越野跑对筋膜的 ,就会比在操场上绕圈慢跑要高出很多,因为越野跑的场地不规则,有上下斜坡,有树木土堆等障碍,还有需要跨过的溪水等,全身的筋膜必须要因应这些地形,迅速地做出反应,所以越野跑的动作复杂度就比在操场跑步要高出许多;此外,武术套路也会比单纯的蹲还要复杂,因为武术套路需要将许多蹲、跳、回旋踢等动作连贯起来,一气呵成流畅的演出,因此,就会比单纯的蹲,例如弓箭步蹲或者深蹲等,对于筋膜训练的效果高出很多;又或者拳击动作中,除了练习出拳外,若再加入闪躲对方攻击的动作,也会提高动作的复杂性,并且增加筋膜训练的效果。 由上述可知,决定筋膜训练的效果,训练的复杂度与难度非常重要。话虽如此,仍然有其他影响筋膜汰换速度的因素,例如睡眠或营养状态等,所以想要得到最快速的筋膜训练成果,必须要面面俱到才行。

<span style="font- 1 避免动作太过僵硬干涩

训练时,动作应该要轻柔有弹性,不可以太过干涩与僵硬。以跳绳为例,如果用脚跟落地,这样的动作看起来就十分的僵硬,而且对脚跟会产生很大的震荡与冲击,如此并没有办法训练出筋膜的弹性,只是徒增伤害而已。但是,如果可以用前脚掌轻柔的落地,像猫咪从高处跳下一样没有制造出任何声响,那就能够练出筋膜的弹性。

2 避免突然转换方向

无预警且唐突地变换动作方向,对于筋膜弹性的训练是没有帮助的,甚至会增加受伤的风险。尤其是不流畅或者太僵硬的动作,例如,向前冲刺突然急停,转换成向右冲刺,又或者现前的直拳,突然转弯变成勾拳等。因此,筋膜训练应该避免突然的转换方向,应该要追求动作的顺畅跟圆滑,让动作是一气呵成地做完。如果非要变换动作的方向,也必须要非常流畅才可以。

3 避免依赖大肌肉收缩

训练筋膜的时候,应该要尽可能地利用筋膜回弹的特性完成动作,而不是依赖大肌肉群的收缩去产生力量。也就是说,要尽可能的减少使用大肌肉群的力量,并且要尽量去控制动作的品质,让动作轻松且流畅地完成:轻松就是不依赖大肌肉收缩,流畅就是增加筋膜的贡献度。如果能够减少对大肌肉群的依赖,才能让筋膜在动作训练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书籍资讯 ◎图文摘自采实文化出版,凃俐雯 著作《筋膜线身体地图》一书。长庚大学中医系毕业,中医、西医双主修,并取得复健专科医师执照,专长是运动医学、复健医学和针灸。热爱各种运动,在大学时期因为运动伤害导致肩关节脱臼之后,下定决心走向运动医学的领域。致力于推广各种运动治疗和运动恢复的概念,深信运动伤害最终须以运动训练来治疗和预防。希望越来越多人能够了解,很多运动伤害其实能够不药而愈,而正确的运动训练才是关键。 ■ 人体全身8条筋膜线,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1)浅背线 负责维持人体「直立姿势」,将身体像「帆船的桅」一样垂直地拉起来。 (2)浅前线位于身体前侧,与浅背线互相平衡,一起提供人体直立姿态的支撑力。 (3)侧线 位于人体的左、右两侧,负责维持身体左右平衡,避免倾斜。 (4)螺旋线 以「双重螺旋」的方式缠绕身体,让人体做出「躯干旋转」的动作。 (5)前手臂线 将手臂前侧与躯干连接起来,负责手指、手肘、肩膀所有「弯曲」与「内收」动作。 (6)背手臂线 将手臂背侧与躯干连接起来,负责手指、手肘、肩膀所有「伸直」与「外展」动作。 (7)功能线多是浅层肌肉,与静态的的直立姿态维持无关,与动态的动作平衡关系较密切。 (8)深前线 支撑身体的中轴骨架,与深层核心肌群的稳定度关系密切。 一般健康的人,8条筋膜线各司其职,身体运作顺畅。然而,大多数人因为生活习惯不良、姿势不佳、意外或运动伤害,或者老化等各种原因,都有可能使得某些筋膜线出现紧绷沾黏等各种损伤。一旦发生这种情形,不仅身体运作的顺畅度、灵活度必定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出 现各种令人苦恼的「痛症」。 •更多采实文化出版《筋膜线身体地图》资讯 请点此

责任编辑/滢滢

筋膜枪使用教程:

首先,筋膜枪的基本原理是物理振动,通过高频振动来松解粘连的筋膜、按摩深层肌肉,起到放松效果。筋膜枪的开关都很简单,有的有个总开关,有的是一键式开启,有按钮调节档位。

市面上的筋膜枪都配有多款按摩头:有圆形头,缓冲效果稍好,适合按摩放松、全身肌肉群使用;有扁形头,质地较硬,适合大肌肉群,比如胸肌、大腿等使用;有锥型头,较为尖锐,一般不建议个人使用,可以在教练指导下使用;有U型头,这个主要为脊柱两侧或者跟腱两侧使用。

筋膜枪的使用禁忌:筋膜枪也不是随便怎么用的,有些部位比如头、颈喉部、腋下、小腹、膝窝这些敏感、神经较多的位置不建议使用;同一部位筋膜枪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筋膜枪在使用时也不需要用力按压。

肩颈部:依着肩部的横向位置,缓慢移动游走击打,肩颈相连的根部位置(肩胛提肌,这块肌肉较厚)也可以击打。注意,枪身呈一定夹角;可延展至肩部后侧;避免击打骨头。

腰背部:腰背部的按摩可以趴着让别人帮忙击打,或者单人站立反握筋膜枪也能击打到。从脊柱位置向两侧移动,缓慢反复,呈一定夹角,避免垂直击打。

臀部:臀部主要放松臀中肌即可(在臀部侧面靠上侧位置,按下容易凹陷的地方),固定击打臀中肌及附近,轻微按压。

腿部:大小腿则顺着肌肉纹理,上下移动击打,大腿可以侧面正面后面都能击打到,小腿则主要放松后面和外侧面。缓慢移动,反复游走。

  筋膜枪会配备不同的按摩头,要根据不同的位置选择合适的按摩头,用筋膜枪头顶住肌肉位置,通过共振增强渗透与按摩效果,注意无需过于施加外力按压,也不要在同一位置击打太久,要顺着肌肉的纹理与走向进行击打。

 筋膜枪,也称深层肌筋膜冲击仪,是一种软组织康复工具,通过高频率冲击放松身体的软组织。

 筋膜枪可以理解为民用版的DMS(电动深层肌肉刺激仪),在使用时振动频率会有所变化,基本作用与DMS差不多。

 筋膜枪大的圆头一般用于肩背部、臀部、大腿,小的圆头用于手臂、小腿等大面积肌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57342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04
下一篇2023-09-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