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肌 受什么神经支配?

三角肌 受什么神经支配?,第1张

三角肌支配神经:发自脊神经臂丛的腋神经。

前缘借三角胸肌间沟与胸大肌锁骨部相隔。后缘游离,自前而后,遮盖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外侧头和长头的上部小圆肌和冈下肌的外侧部。

近固定前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和旋内。中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和旋外。整体收缩,可使上臂外展。

此外,该肌对加固和稳定肩关节有一定作用。当手臂处于小于60°角位置时,此肌外展效率相当低,而在90°~180°度之间角度时表现出最大的收缩效果。

扩展资料:

三角肌前束的方法:

1、直臂前平举:是锻炼锻炼三角肌前束的基本动作,一般采用站姿容易发力和保持平衡,当然也有斜躺靠椅的前平举,器材可以选用杠铃和哑铃。

2、哑铃交替前举:哑铃交替前平举是锻炼三角肌前束基本而经典动作,它可以冲击大重量。

3、拉力器前平举:也是针对三角肌前束的,只能举起中小重量,多用来刻画前束的肌肉线条。

4、杠铃立正划船:类型多样,偏向练大肌肉,对三角肌的前部、中部和斜方肌均有效。

-三角肌

下肢是由骨、肌肉、血管神经及浅、深筋膜和皮肤形成的多层次鞘状局部。可分为浅、深二层结构。浅层结构由皮肤和浅筋膜构成,在浅筋膜内有丰富的浅静脉、淋巴管和皮神经。深层结构由深筋膜、肌肉、血管、神经和骨构成,并以血管神经及其行径形成了若干重要局部结构及局部核心结构。

肌腔隙和血管腔隙

主要局部结构:肌腔隙、血管腔隙、

进入股前区的血管神经,通过二个腔隙即肌腔隙和血管腔隙进入;然后集中于股前区的股三角区内;最后经隐静脉裂孔进入股前区和腹前外侧壁浅层;经收肌管进入膝后区。

1、肌腔隙lacuna m usculorum: 由腹股沟韧带、髂耻弓和髂骨围成,内有髂腰肌及其浅面内侧的股神经和其浅面外侧的股外侧皮神经。

2、血管腔隙 lacuna vasorum: 由腹股沟韧带、髂耻弓、腔隙韧带和耻骨梳韧带围成,内有股动脉及其内侧的股静脉和股管。股管的开口为股环,其外为股静脉,后为耻骨,仅前、内为韧带,是扩大股管的部位。 股三角 femoral triangle: 由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和长收肌围成。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鞘和股管。

(1)股动脉 femoral artery: 是股三角内的中心结构,有四大分支。向前发出三条动脉即: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和阴部外动脉。向后发出股深动脉,该动脉又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和穿动脉,股动脉与股深动脉几乎处于同一垂线上。

(2)股静脉 femoral vein: 位于动脉内侧,有四条属支,与动脉的分支同名但归属有异。其前方为一支,即大隐静脉。后方为三支,即股深静脉、旋股内、外侧静脉。

(3)股神经 femoral nerve: 位于动脉的外侧,立即分成多条肌支和皮支,其中有两条神经一直伴动脉下行,即隐神经及其外侧的股内侧肌支。

(4)股鞘 femoral sheath: 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绕于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约3-4CM。股鞘内有两条纵行的纤维隔,将鞘腔分为三部分: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分窝纳股静脉,内侧部称股管(图1-8)。

(5)股管 femoral canal: 其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及筛筋膜;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及耻骨肌筋膜;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及股鞘内侧壁;外侧界为股静脉内侧的纤维隔。

神经、动脉和静脉三者间的动态变化为:由原位的外、中、内关系,发展到前、中、后关系。即外侧的神经向前,内侧的静脉向后,在三角的尖部,神经和血管呈前后一排,由前向后分别为: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深动脉、股深静脉。因此,在三角尖部由前向后刺入,可同时损伤四条血管。股动脉浅面无任何神经肌支跨过,沿股动脉切开,除切断浅层的股前皮神经和隐神经外,无任何神经肌支受损。动脉的内侧肌群由闭孔神经支配,其外侧肌群由股神经支配,耻骨肌位于动脉内侧,也由股神经支配,但该神经由动脉之深面通过。 局部核心结构:短收肌

股内侧区有五块肌肉,短收肌与该区的血管神经及肌肉关系密切。

短收肌前方为三块肌肉,即耻骨肌、长收肌和股薄肌;

后方为一块肌肉,即大收肌。

由闭孔进入股内侧区的血管神经分别经短收肌浅、深面下行,即骑跨于该肌之上。 局部核心结构: 股二头肌。

股后区是坐骨神经的通道,有三块肌肉即股二头肌、半膜肌和半腱肌。其中股二头肌与坐骨神经相关密切。

坐骨神经 sciatic nerve: 行于股二肌长头的深面,在股二头肌上缘与臀大肌下缘之间,坐骨神经无肌肉覆盖,为第一危险区;

在股二头肌下缘坐骨神经仍无肌肉覆盖,为第二危险区。

在坐骨神经行程中,自内侧发出肌支至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及大收肌的坐骨部,而股二头肌短头则由腓总神经支配。坐骨神经的内侧部则为第三危险区。

坐骨神经外侧部无分支,故为安全区。 主要局部结构:腘窝。

膝部分为前后两区,后区是下肢血管神经汇集的局部,该区肌肉形成菱形窝即腘窝。

腘窝 popliteal fossa: 是膝后区由诸肌肉形成的菱形局部。窝的上内侧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上外侧界为:股二头肌;下内、外侧界为腓肠肌内、外侧头。

在腘窝内有大量血管神经,由浅入深分别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腘静脉、腘动脉。腘动脉因发出胫前动脉和腓动脉,故于胫神经的深面先跨其外侧,然后再重返其内侧下行,沿途发出大量分支形成膝关节网。胫神经由窝上角至下角,在上角处与腓总神经紧密相贴,在下角处有分支进入小腿三头肌。腓总神经紧贴窝上外侧界全程。

[cp]肌肉型胖“萝卜”腿瞬变迷人的修长腿------除肌肉瘦小腿术式的必经之路

小腿粗短,不匀称是许多东方人比较常见的形态特征。俗称“萝卜腿”。临床表现为脚脖子很细、小腿肚却很大,不成比例的腿形。尤其是小腿上1/3处明显向内、外、后侧突起,形似萝卜状,故为“萝卜腿”,甚者呈现“藕节”。尤其为天性爱美的女性所苦恼。这种形态现象除了可能的先天遗传因素外,常见于不恰当的体育锻炼和不良的生活习惯。而病理性的“萝卜腿”多因为过度肥胖、身体疾病而引起的水肿或肿瘤增生等因素所导致。

通常小腿粗壮,小腿浮肿,小腿长赘肉是最常见的小腿粗大的表现。形成原因皆不相同,瘦腿的方也不一样,须区别对待方能奏效。

1 肌肉型: 小腿肚很硬,几乎捏不出任何赘肉,大多发生在从事运动员职业者或是运动爱好者。腓肠肌很发达,皮下脂肪组织很少。走路时肌肉结实有力,萝卜腿很明显,呈现结实球形。科学的锻炼方式是预防的关键。临床治疗常用的方法是局部肉毒毒素注射、选择性神经阻断和选择性小腿三头肌部分肌肉切除。1)肉毒毒素主要是作用在支配肌肉的神经末梢,使之注射部位的肌肉暂时性麻痹而造成该部位肌肉废用性萎缩。然而,其缺点也很明显,其一,该技术作用是一过性的,效用一般3-6个月,之后反跳是必然的。其二,针对如此强大的肌肉量,临床安全用药量显然不足。如果加大剂量,会导致全身毒性作用,甚至危及个人的生命。2)支配肌肉神经阻断术是通过腘窝微切口将支配该肌肉的主干神经结扎离断。然而,该肌肉还有其它来源神经支配。临床效果也是有限的。3)小腿三头肌部分肌肉切除术是通过腘窝微切口将小腿三头肌的肌肉大块切除(图1)。其临床效果最彻底,但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期(图2)。

2脂肪型: 大多出现于体型较肥胖者,属肥胖造成的身体脂肪过多堆积。特点是整个小腿看起来和大腿一样匀称地增粗。较松软,如同赘肉一般。除节食和运动减肥外,局部吸脂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3 水肿型: 水肿型萝卜腿主要是因身体罹患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所造成的水肿状况。大多与职业、怀孕、腿部活动量、心肾罹患,及药物服用有关。其特征往往从足部开始,早轻晚重。按之深空。治疗需应针对病因而实施。

参考文献:

1、Fan, Jincai Gastrocnemius resection for calf reduction by using a popliteal mini-incisional approach Transactions of 10th Annu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Master Course on Aging Skin

Jan 9-12, 2008 Paris, France

2、张卓男,范金财小腿缩容塑形术进展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3)226-228。[/cp][cp]肌肉型胖“萝卜”腿瞬变迷人的修长腿------除肌肉瘦小腿术式的必经之路

小腿粗短,不匀称是许多东方人比较常见的形态特征。俗称“萝卜腿”。临床表现为脚脖子很细、小腿肚却很大,不成比例的腿形。尤其是小腿上1/3处明显向内、外、后侧突起,形似萝卜状,故为“萝卜腿”,甚者呈现“藕节”。尤其为天性爱美的女性所苦恼。这种形态现象除了可能的先天遗传因素外,常见于不恰当的体育锻炼和不良的生活习惯。而病理性的“萝卜腿”多因为过度肥胖、身体疾病而引起的水肿或肿瘤增生等因素所导致。

通常小腿粗壮,小腿浮肿,小腿长赘肉是最常见的小腿粗大的表现。形成原因皆不相同,瘦腿的方也不一样,须区别对待方能奏效。

1 肌肉型: 小腿肚很硬,几乎捏不出任何赘肉,大多发生在从事运动员职业者或是运动爱好者。腓肠肌很发达,皮下脂肪组织很少。走路时肌肉结实有力,萝卜腿很明显,呈现结实球形。科学的锻炼方式是预防的关键。临床治疗常用的方法是局部肉毒毒素注射、选择性神经阻断和选择性小腿三头肌部分肌肉切除。1)肉毒毒素主要是作用在支配肌肉的神经末梢,使之注射部位的肌肉暂时性麻痹而造成该部位肌肉废用性萎缩。然而,其缺点也很明显,其一,该技术作用是一过性的,效用一般3-6个月,之后反跳是必然的。其二,针对如此强大的肌肉量,临床安全用药量显然不足。如果加大剂量,会导致全身毒性作用,甚至危及个人的生命。2)支配肌肉神经阻断术是通过腘窝微切口将支配该肌肉的主干神经结扎离断。然而,该肌肉还有其它来源神经支配。临床效果也是有限的。3)小腿三头肌部分肌肉切除术是通过腘窝微切口将小腿三头肌的肌肉大块切除(图1)。其临床效果最彻底,但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期(图2)。

2脂肪型: 大多出现于体型较肥胖者,属肥胖造成的身体脂肪过多堆积。特点是整个小腿看起来和大腿一样匀称地增粗。较松软,如同赘肉一般。除节食和运动减肥外,局部吸脂术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3 水肿型: 水肿型萝卜腿主要是因身体罹患导致下肢血液循环不良所造成的水肿状况。大多与职业、怀孕、腿部活动量、心肾罹患,及药物服用有关。其特征往往从足部开始,早轻晚重。按之深空。治疗需应针对病因而实施。

参考文献:

1、Fan, Jincai Gastrocnemius resection for calf reduction by using a popliteal mini-incisional approach Transactions of 10th Annu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Master Course on Aging Skin

Jan 9-12, 2008 Paris, France

2、张卓男,范金财小腿缩容塑形术进展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6,22(3)226-228。[/cp]

3S神经阻滞术需要在特殊肌电图仪以及专用B超的引导下,采用仅有041mm粗细绝缘阻滞针在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肌肉中的神经肌肉接头部位进行神经与肌肉的剥离,同时采用特定频率的电流刺激神经接头从而阻止部分收缩肌肉的神经递质的释放,最终达到解除肌肉痉挛的作用。

大部分脑瘫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痉挛,痉挛阻碍了儿童的运动发育,造成不能爬行、跪立、行走,即使经过康复训练能够行走,往往步态也是异常的。3S神经阻滞术可以解除局部痉挛,促进运动发育,改善步态。

3S神经阻滞术技术成熟,在美国已经成为缓解脑瘫痉挛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纠正如下异常姿势。

1、 尖足

尖足是由于小腿三头肌痉挛引起的。尖足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有可能会造成踝关节挛缩、下肢不等长、骨盆倾斜、脊柱侧弯等继发问题。

3S神经阻滞术可以缓解小腿三头肌的痉挛,纠正尖足、足内翻,提高步速,改善步态。还可以纠正因小腿三头肌痉挛引起的膝关节反张。

2、 足内翻

足内翻是由于胫骨后肌痉挛引起的,会引起踝关节畸形。足内翻的儿童行走姿势非常难看,力线错误,不能行走长距离。

3S神经阻滞术缓解胫骨后肌痉挛后,能够明显改善脑瘫儿童的步态,使行走能力大幅度提高。

3、 屈膝

屈膝的异常步态一般是由于腘绳肌痉挛造成的。

3S神经阻滞术后,脑瘫儿童的屈膝姿势得到纠正,行走时的身高可以在几天之内提高10%左右。

4、 屈髋

屈髋的异常步态是由于髂腰肌、股直肌痉挛造成的。髂腰肌由髂肌和腰大肌两块肌肉组成,股直肌是股四头肌的一部分。

3S神经阻滞术缓解上述肌肉后,可以使脑瘫儿童厥屁股的不雅姿势得到纠正,尤其对上学的孩子来说,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是心理健康发展。

5、 双下肢内收

双下肢内收是由于内收肌痉挛引起的。

内收肌包括长收肌、耻骨肌、大收肌、股薄肌、耻骨肌,但由于短收肌的位置较深,并且内收的力量不大,所以临床上一般只做前四块肌肉的3S神经阻滞术。术后可以纠正双下肢内旋、剪刀步态。对于重度脑瘫的儿童来说,更多的是为了便于护理,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或者延迟髋关节脱位、半脱位的发生。

6、 屈肘

肘关节屈曲是由于肱桡肌、肱二头肌、肱肌痉挛引起。屈肘造成儿童取物困难、爬行困难,术后不仅可以让孩子的上肢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还可以提高床上的移动能力。

7、前臂旋前

前臂旋前是比较常见异常姿势,是由于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痉挛引起的。前臂旋前造成儿童许多动作不便,例如用勺子进食困难,不能将食物送入口中。3S神经阻滞术可以使孩子上肢的功能得到明显改善,许多术前不能完成的动作都成为可能。

8、腕关节屈曲和指关节屈曲

腕关节屈曲和指关节屈曲常合并存在,主要是由于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指浅屈肌痉挛造成的,3S神经阻滞术可以缓解此三块肌肉的痉挛,让孩子的手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9、拇指内收

拇指内收是由于大鱼际中的拇内收肌痉挛造成的,如果合并拇长屈肌、拇短屈肌的痉挛,则可能产生拇指置于掌心的异常姿势,它是常见的脑瘫儿童异常姿势,严重影响了儿童的抓握能力。3S神经阻滞术可以让孩子的抓握能力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

1、臀大肌

这块肌肉很发达,直接位于骨盆后外侧面,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近固定时,使大腿后伸和旋外,如后摆腿和后踢腿动作。

该肌上半部使大腿外展,下半部使大腿内收;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骨盆向对侧转动,如转体动作,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 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2、股四头肌

这是人体最有力的肌肉之一,位于大腿前表面皮下,有四个头,即股直肌、股中肌、股外肌、股内肌。

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小腿伸;远固定时,使大腿在膝关节处伸即牵拉股骨向前(如由下蹲到站立的动作);保持股骨垂直,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3、缝匠肌

这是大腿前细长的肌肉,贯穿大腿至小腿,常涉及交叉或合并的肌肉,对大腿前群肌起加固作用和用于腿的整体动作。 近固定时,使大腿屈、旋外,小腿屈、旋内。

4、股二头肌

位于大腿后面外侧皮下,有长短二头。近固定时,使小腿屈和旋外;小腿伸直时可使大腿伸,如后踢腿跑和后蹬跑动作。远固定时,使骨盆后倾。 

5、胫骨前肌

位于胫骨的外侧。 近固定时,使足伸(背屈)、内收和外展,如勾脚动作。远固定时,拉小腿向前,以维持足弓。 采用负重勾脚等练习可发展该肌的力量。

6、小腿三头肌

位于小腿后面浅层,特别发达,使小腿后部隆起,它由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组成。比目鱼肌位于腓肠肌的深层。近固定时,能使小腿和足屈。

扩展资料:

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组成小腿三头肌,是维持人体直立的主要肌肉之一。腓肠肌对人体站、走、跑、跳都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如果出现了腓肠肌的紧张,无疑对站、走、跑、跳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站立:腓肠肌要适度等长收缩以维持脚踝的稳定,尤其是人在不平坦的地面站立时,小腿各部肌肉在神经本体感觉支配下保持脚踝不会向一方过度屈,以免发生崴脚或摔倒。

走路:是指两腿交替踏地,向前的往复运动,膝关节无明显屈伸的小步行走,小腿腓肠肌和比目鱼肌是主要动力肌肉。

跑步:跑步与走的区别在于走路时使单腿腾空,即一条摆动腿和一条支撑腿交替进行;而跑步会出现两脚同时腾空的瞬间。

跳:跳分直腿跳和屈腿跳。无论直腿跳还是屈腿跳,小腿后侧腓肠肌和比目鱼肌都要充分收缩完成快速提踵动作。

-下肢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119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