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如何准确把握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第1张

课程目标是上位的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通常不能直接套用,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准确把握这种关系?这也是老师们经常提出的问题。

   1如何准确把握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

  如《我和小伙伴》(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师,应该了解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不同功能。课程目标是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综合实现的,尤其是一些情感态度目标和能力目标,它是要经过长期的培养才能达成,因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和课时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应突出每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其实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比如说每节课,都要把四个目标写到,其实是没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教学目标应该比较简捷、清晰、 具体,注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和需求来进行设计,尤其要避免大而空的这种情况,比如像课程目标里面的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这就是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而诚实、勇敢这样的目标,也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践行逐步达成的,不宜作为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具体活动,呈现它的具体内容。

   2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设计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应该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计呢?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方向和灵魂,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更是实施品德与生活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准确地定位教学目标。道德存在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中,学生的真实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脱离了生活的道德教育,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

  

  第二,教学目标的设计还要注意的就是要整体解读教材,把握不同年段的目标要求。品德与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按螺旋上升的思路设计的,新教材就体现了这样的一种设计思路。比如同样的内容,在不同年段会重复出现,但是要求不断提高,并且螺旋上升。不同年段出现的相同内容,各自教到什么程度,层次如何把握呢?教师要整体解读教材,了解目标在全套教材当中的一个价值定位,准确找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只有这样,教学才既不会原地踏步,炒冷饭,也不会盲目地拔高要求,让学生望而生畏。

  

  第三,要注意从单元的角度来把握教学目标。因为新教材大多是采用了主题同整、单元编排的这种方式,教师要以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为基本依据,从整体与部分的角度深度地理解这一课与单元的对应关系和这一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以及这一课的目标与前后课目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准确地确定各课的教学目标。

  比如以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为例,我们来作一个说明。本单元一共有四课,第一课是《我的一家人》,主要是让学生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第二课是《家庭的爱》,主要让学生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第三课是《我为家人添欢乐》,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激。第四课是《我和小伙伴》,主要要引导学生喜欢和邻里小伙伴交往,懂得与伙伴交往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每一课与单元目标是相对应的,而且第一、第二、 第三课的逻辑关系是很清晰的,逐层递进,避免了与其他课简单无效的重复,教师备课的时候就要把握好。

  第四,设计教学目标,还要注意合理划分课时,制定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以往思想品德课的一篇课文,绝大多数是一课时上完,因此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现在的品德与生活新课程则不同,大多数课文需要进行两到三个课时甚至多个课时的教学,在教师教学用书上,编者制定的教学目标,往往是按课文主题来撰写的,有的教材甚至是按单元主题来编制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老师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解,制定具体明确的课时目标,这样才能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

  

   3教学目标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当前教学目标设计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呢?

  老师们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确实有一些常见的问题,大致有以下这么几种:

  第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表述。比如:《庆元旦》(一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体会元旦的欢乐气氛,积极参加庆祝元旦的活动。

  (2)帮助学生学会安全使用剪刀等简单工具,尝试做简易贺卡。

  (3)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意、设计与制作能力。

  这个里面就使用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 “培养学生”这样一些词语,显然表明行为的发出者是教师,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如果换一种表述,用“了解什么什么 ”、“学会什么什么”来表述就更好一些。

  第二种,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混淆。比如:《秋天到了》(二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感受秋天的特征,将自己融入大自然中。

  (2)在欣赏和感受秋天的活动中,使学生加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通过观察、比较、品尝等方法,让学生了解秋天成熟的果实,感受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

  第一条目标“引导学生”,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在第二条目标里,“欣赏和感受秋天的活动”是学生主体,但是“使学生加深什么什么”呢,又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所以就混淆不清了。“引导学生”、“ 使学生”、“ 让学生”,这些行为的发出者是教师,而像“欣赏和感受秋天的活动”,“通过观察、 比较、 品尝等方法”,又是针对学生而写的。两者互相交错,混为一谈。

  第三种,运用行为动词比较随便。比如:《清凉一夏》(二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掌握夏季自我保护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行为动词“掌握”这一结果性目标所要求的层次和程度,超出了二年级学生的实际能力,应为“初步知道”。

  第四种,机械地对应、照搬课程标准上的“思维目标”。

  关于目标的表述,还有一个问题是需要老师们特别关注的,就是在撰写的时候,是不是一定要按照课程标准的四个维度这样的格式来写呢?

  课程标准按照“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维度来陈述课程的分目标。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目标,所以老师不能机械地一一对应、照搬上述目标的格式,每堂课都按四个维度来陈述。而应该把它当做思考教学目标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处理好“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关系,根据具体的内容、具体情境来确定教学目标的重点。

  第五种,教学目标偏离教材编写的意图。比如:《瞧我多精神》(一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

  (2)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上述目标的制定,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轻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这个课不仅仅是要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立、走的姿势,还应该知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表现了一个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是讲文明、做一名合格公民的表现。所以要从观念上启迪学生的认识,激发起学生内心的这种冲动,进一步认识到坐、立、走姿势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确的姿势,做好思想上和情绪上的铺垫。本课对这一目标显然是关注得不够的。上述的教学目标如果作一些修订、调整的话,它的正确的表述应该为:

  (1) 初步懂得人体姿势与身体健康精神面貌的关系。

  (2)表现对坐、立、走姿势正确者的欣赏。

  (3) 知道正确的坐、 立、 走姿势,学会正确的坐、 立、走姿势。

  要根据《课程标准》,通过教材文本的引领,教学内容的补充,确定准确、具体可行的多维教学目标。

  第六种,目标没有体现深浅适度。比如:《吃的学问多》(一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营养学基础知识,认识到营养全面的重要性。

  一年级的学生应该了解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去掉了“浅显”两个字,就拔高了教学目标,结果是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某种食物含某种营养那里去了,丢掉了所体现的浅显的营养学的知识。比如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是不同的,都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用餐时要不挑食不偏食,荤素要搭配,主食不能少,吃点儿杂粮更好。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知水平来制定目标,不要任意地拔高目标的要求。再比如:《生病真难受》(一年级)一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之一是:

  通过“看病历”、“学看体温计”等活动,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看病历和学看体温计这个活动,就超出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可以看出目标要求是明显偏高了。一年级的孩子从医生龙飞凤舞的诊断说明和各项连成人都不一定看得懂的体检项目和数据当中,能够生发出自我保健的情怀、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吗?这恐怕只能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而已。再比如说学看体温计的活动,体温计的刻度是需要调整角度去看的,是有一定技巧的,对成年人来说,可以先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摄氏度以下,再插入相关的部位,然后取出看刻度。但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及接受能力,这个活动操作起来困难很大,这个目标要求,它的深浅就不适宜。本课中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生病量体温时存在的问题,比如说插的位置不对、时间不充足、夹得不紧摔碎体温计等方面来加以引导,那这样学生才会知道生病时,我们量体温应该怎么做,目标制定就比较合适了。上述的目标就可以调整为:通过正确使用体温计等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第七种,教学目标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离孩子太远。比如:《让我试一试》(二年级)一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我拉拉力器”的活动,能够有勇气尝试富于挑战性的活动,面对挑战不胆怯,树立能够想办法做好的勇气与信心。

  这个目标存在的问题是,本课挑战的应该是二年级学生应该做但是因为胆怯而没有做到的事。拉拉力器不是他生活中遇到的必须解决的问题,目标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误读活动化诉求,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活动化诉求,在一节课内设计了许多的活动,活动容量不可谓不大,活动形式不可谓不新颖,然而由于缺少了对活动目的性的审视,有不少活动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出现了活动表面化、形式化的这样一些现象,这势必影响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的实现,进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紧扣课程目标而设计活动,避免为活动而活动的倾向,是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第八种,目标与实际教学活动发生偏差。比如:《认识国旗、国微》(一年级)一课,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了解国旗、国徽的基本特征,能在实际生活中指认我国的国旗、国徽。知道国旗、国徽是祖国的象征,热爱、尊敬国旗和国徽。

  但是在活动实施的时候,老师却把主要的时间都是用来让学生观看有关国旗、国徽的各种资料,比如说像国旗、国徽使用场合的介绍,还有天安门国旗班升旗的录像,有关国旗、国徽意义的文字说明材料,听和国旗、国徽有关的故事等。这个活动内容就变成了国旗、国徽知识的教育,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没有完全达成,能力目标缺失,知识目标却被大大地放大了,实际教学活动与教育目标发生了较大的偏差。

健身房使用器材用法及锻炼部位。

三角肌

1、拉力器前平举 :也是针对三角肌前束的,只能举起中小重量,多用来刻画前束的肌肉线条。

2、拉力器侧平举(站姿/坐姿) :采用适中的重量,保证整个动作要做得非常正确,来达到雕刻三角肌中部线条的目的。

3、反式蝶机展肩 :是锻炼后束三角肌的最佳动作,相比哑铃俯身展肩,可排除不必要的压力至背部,减少受伤的机会。

4、拉力器俯身侧平举 :在绳索机上模仿哑铃俯立侧平举,也是三角肌后束训练较好的方法。

肱三头肌

1、窄握双杠臂屈伸:注意与锻炼下胸的双杠臂屈伸的区别。

2、拉力器屈臂下压:刻画肱三头肌肉线条经典动作。

肱二头肌

1、反握引体向上:引体向上类型多样,主要用来锻炼背阔肌,但若用窄距的反握引体向上可较好的锻炼肱二头肌。

2、拉力器弯举:与杠铃和哑铃的弯举比较起来,拉力器弯举还是有它独特的锻炼的价值,可较好的锻炼肱二头肌、肱肌、肱挠肌。

背部肌群

1、引体向上 :宽握引体向上主要锻炼背阔肌上侧和外侧,是增加背部宽度的好方法。

2、坐姿颈后下拉 :宽握下拉主要锻炼背阔肌上侧和外侧,是增加背部宽度的好方法。

3、站姿直臂下拉 :主要锻炼下背阔肌。

4、坐姿划船 :能锻炼整个背部肌群,而且能辅助练习手臂和肩部肌肉。

5、山羊挺身:初学者练习腰部力量的最佳选择,这一动作动作负荷比较小,腰部不容易受伤。

胸部肌肉

1、坐姿卧推 :适合初级健身者初步锻炼胸部力量

2、史密斯卧推 :适合初学者锻炼,上斜、平板、下斜三种分别主要锻炼胸的上部、中部、下部。

3、蝶机夹胸 :也称蝶机飞鸟,是飞鸟的一种,主要锻炼胸的中缝。

4、拉力器夹胸 :拉力器飞鸟,也是飞鸟的一种,主要锻炼胸的外侧。

5、胸肌臂屈伸 :主要锻炼胸的下部,双杠臂屈伸的一种,宽握。

6、窄握后仰引体向上 :胸大肌的上部。

腹部肌肉

1、罗马椅抬腿:是比较稳定的一种悬垂抬腿。对于手臂肩力量不够的人来说,是更有效锻炼下腹的方法。

2、仰卧提臀抬腿 :最简单的提臀抬腿,对于上肢力量薄弱的人是个不错的选择。

3、悬垂提臀抬腿 :动作幅度要大锻炼整个腹直肌。

4、支撑提臀抬腿 :与悬垂提臀抬腿比较类似。一般主要支撑在罗马椅上、双杠上来做。

臀部肌肉

1、俯卧直腿上摆:类似于反式山羊挺身是向上挺起双腿来锻炼臀部肌群。

2、站姿直腿上摆:拉力器做腿后拉引,来锻炼臀部肌群。

3、坐姿髋外展:和坐姿夹腿是相对应的动作,锻炼髋外展肌群。

4、站姿髋外展:一般用绳索拉力器外侧拉引来实现。

腿部肌群

1、坐姿水平蹬腿 :大强度深蹲前热身练习,安全可靠。

2、斜卧负重腿举 :是股四头肌集中训练的经典动作,深蹲由于下蹲时腰部压力大,而斜卧负重腿举则可避免这一不足,因此可用来冲击大重量。

3、史密斯深蹲 :史密斯机深蹲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垂直面的运动轨迹是由史密斯机固定,比较安全。

4、哈克深蹲 :是腿部力量训练的最佳动作之一,和史密斯机深蹲一样都属于固定器械的深蹲。

5、坐姿腿屈伸 :是比较理想的用于雕塑股四头肌的形状和线条动作,通过此动作会让大腿前侧的肌肉线条更加清晰。

6、俯卧腿弯举 :是锻炼股二头肌最好的孤立动作。

7、坐姿腿弯举 :是锻炼股二头肌的孤立动作,专业运动员赛前采用此练习可拉出“钢丝绳”般的股二头肌。

8、站姿腿弯举 :只能单脚完成的腿弯举,是锻炼股二头肌的孤立动作,需要特定的器械才能完成

运动建议:根据自己的需求去结合自身锻炼,循序渐进,不要贪图过多、过快得到训练的结果。加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168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2
下一篇2023-11-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