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部位如果选择在上臂三角肌,应多少角度进针,注意事项具体有哪些?

肌肉注射部位如果选择在上臂三角肌,应多少角度进针,注意事项具体有哪些?,第1张

肌肉注射部位如果选择在上臂三角肌,进针时的操作为:一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另一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肌内2.5~3cm(针梗的2/3,消瘦者及小儿酌减)。抽动活塞,无回血,缓慢注入药物。

注意事项如下:

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不能在有炎症、硬节、瘢痕等部位注射。

2、需要2种以上药液同时注射时,须注意配伍禁忌。

3、同时注射多种药液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液,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4、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进针、拔针快,推药慢)。

5、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6、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臀大肌注射,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7、长期注射的病人,轮流交替注射部位。

扩展资料: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取上臂外侧,肩峰下 2~3 横指。此部位注射方便,但只能用于小量药液注射。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取大腿中段外侧,成人位于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约7.5cm宽处为注射部位。此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兰州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P95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上臂三角肌下缘是固定的注射位置,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至于打在左侧是打预防针的一个习惯,比如卡介苗的注射,皮下注射打进去了1毫升空气,位置在三角肌下缘,回抽以后空气进针筒的。

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上臂三角肌中点肌肉内,是乙肝疫苗肌内注射的常用部位。注射前时必须准备好抗过敏休克的副肾素和氢考、注射前必须摇振安瓿儿2分钟后才可打开

接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接种剂量:见表1,初免针次间隔7~10日。

表1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次数和剂量

年龄组初 免加 强 针

第1针 第2针 (初免后1年、4年、6年)

6个月~7周岁05ml05ml 05ml

>7周岁 10ml10ml1ml

3免疫效果

地鼠肾组织培养灭活疫苗经2针基础免疫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在60%~85%。次年加强注射后中和抗体滴度上升明显,阳转率可达到90%以上,且可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流行病学效果经大量人群调查,其保护率一般在80%左右。

4接种反应及禁忌症

⑴接种反应 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⑵禁忌症

①发热及急性疾病。

②严重慢性病。

③脑及神经系统疾病。

④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5注意事项

⑴疫苗混浊、变色〈变黄〉、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

⑵为减少注射时疼痛,在疫苗中加入适量亚硫酸氢钠,疫苗由橘红色变为**,即可注射。

⑶疫苗注射后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反应发生。

⑷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以供偶发休克时急救用。

⑸我国大部分地区为乙脑流行区,人群隐性感染率很高。10岁以上人群已普遍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故无必要再接种疫苗。

6贮存方法

流行性乙脑灭活疫苗于2℃~8℃贮运,自效力检定合格之日起有效期2年。

三、减毒活疫苗

系将乙脑病毒经人工减毒使之失去致病性仍保留免疫原性的SA14-14-2株,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育繁殖后收获病毒,加入保护剂冻干制成。

1接种对象

乙脑流行区1周岁以上健康儿童。

2使用方法

⑴每安瓿内加入疫苗中附带的稀释液(灭菌磷酸盐缓冲生理盐水)25ml时,待完全溶解后使用。

⑵初免儿童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肤用75%乙醇消毒,待干后皮下注射05ml。

⑶2岁、7岁加强免疫时各注射1针05ml,以后可不再免疫。

3免疫效果

本疫苗经1针注射后中和抗体阳转率达80%以上,次年加强1针,阳转率可达90%以上。

4接种反应及禁忌症

⑴接种反应 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⑵禁忌症

①发热。

②急性传染病。

③中耳炎。

④心、肾及肝脏等疾病。

⑤活动性结核病。

⑥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

⑦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5注意事项

⑴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⑵本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

⑶疫苗溶解前变色(红),不可使用。

⑷疫苗溶解后应在1小时内用完,用不完者应废弃。

⑸1岁以内儿童慎用。

6贮运条件和有效期

乙脑活疫苗于8℃以下贮运,有效期在8℃以下保存为1年半;在-20℃保存为2年

上臂三角肌下缘是肩外侧用力时发达肌肉的的下缘,是上臂三角肌的一部分,注射治疗的常用部位。

扩展资料:

1、上臂三角肌上部的起点:是前部肌束起自锁骨外侧半,中部肌束起自肩峰,后部肌束起自肩冈。下缘的止点:是肱骨三角肌粗隆。

2、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3、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4、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接种的疫苗有:麻腮风疫苗和乙脑疫苗等。

5、前缘借三角胸肌间沟与胸大肌锁骨部相隔。后缘游离,自前而后,遮盖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外侧头和长头的上部小圆肌和冈下肌的外侧部。

6、恰对斜方肌止点而起自锁骨外侧1/3的前缘、肩峰外侧缘、肩胛冈下唇和冈下筋膜。肌纤维向外下方逐渐集中,止于肱骨体外侧面的三角肌粗隆。该肌生理横断面为1960平方厘米。

参考资料:

-三角肌

疫 苗接种部位接种途径接种剂量/剂次乙肝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肌内注射酵母苗16岁以下5μg/05ml,CHO苗10μg/1ml、20μg/1ml卡介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中部附着处皮内注射01ml脊灰疫苗 口服1粒百白破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或臀部肌内注射05ml白破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肌内注射05ml麻疹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乙脑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A群流脑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30μg/05mlA+C流脑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100μg/05ml风疹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1524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23
下一篇2023-11-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