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跑步的朋友相信会有很多,不论你跑步最终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但是当你在跑步结束之后很多人会出现肌肉僵硬、或者膝盖、小腿等部位酸痛感,而如果你想在跑步之后避免这样的现象,可以试试加入瑜珈元素,这样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的。
瑜伽的起源
现今社会上谈到瑜伽,印象中都是弯来弯去表现人体力与美的极限动作,很多人听到瑜伽,都会说「我筋太硬了,做不起来。」但,这些被大家所接受的只是瑜伽中的一小部份罢了!然而,古瑜伽可以追朔到5000年前,它是一种生命的行为模式,以古圣先贤的《瑜伽经》面世,是「大乘佛教」派别之一。在《瑜伽经》中,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谈的是心理学知识有关内容;第二、三部分,为苦修、学习经典、以及八部瑜伽为主,也就是我们目前常看到的体位法的练习;第四部份,目的在发展灵性的意识而获得解脱。瑜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在传统流派中形成了五大主流,分别为知识瑜伽、活动瑜伽、奉爱瑜伽、王瑜伽、哈达瑜伽。如此发展至今大家运用瑜伽体位法的实修,并根据生活实际与健康所创造出来的瑜伽,与《瑜伽经》中传统修行并不完全一致,但还是以唤醒身体与心灵同往灵魂的大门为目的。
瑜伽是什么
瑜伽不是一种拉筋运动,而是一种身体与心灵结合达到身心灵平衡的过程,它结合呼吸、肌力、伸展、平衡及核心训练,并藉由体位法在人体上同时达到这些效果。所以当你开始瑜伽体位法的训练时,你会发现,这不是单一肌群的训练,你需要全身达到一个完整完美的机能平衡,你才会是一个好的瑜伽者。
在瑜伽的训练当中,不止会让你身体上得到进步,呼吸与心灵上的进步也是瑜伽的重点。呼吸是瑜伽的起点,瑜伽讲求的是腹式呼吸法,它着重在空气吸入肺部,让肺部扩张的过程,让瑜伽练习者控制自己呼吸的速度和呼吸的深沈。瑜伽的训练能让我们的呼吸更协调、更平衡,让我们在不同姿势不同运动模式时,拥有更灵活的反应能力。
在瑜伽的哲学中深信透过身体和呼吸的调整,对心智与情绪的控制,就能获得真正的健康。瑜伽讲求心灵的平静与放松,瑜伽者能用平顺的意志来引导心念之流,这不止可以控制自己的身体,让各种功能得到调和,也能调和周围的人、事、物,心如果不能平静,就无法控制自己的呼吸,身体就无法进入静止状态,而能掌握静止状态的人,就知道怎麽掌握身体所有的动作,就能控制心念,控制自己的气、身体的能量、体内的器官。
在做瑜伽过程中,不止是大家所熟知的冥想的部分,在各种体位法的训练中,也都同时在训练我们的心智,让我们得到心灵上的专注、平静,按照权威瑜伽经的解释,练瑜伽的真正目的是藉由瑜伽净化自我、认识自我及绝对真理,最终使真我与绝对真理相连,达到永恒快乐和充满知识的境界。
跑者为何要练习瑜伽
许多跑者在练习跑步的选项当中,每天一直跑、一直跑是唯一的选择。从短距离、中长距离、长距离、时间缩短、跑跑步机,无论如何,都是跑步练习为主。但,这是唯一正确的途径吗?其实不然。在跑步的过程中,包含了肌肉和结缔组织的串连与缩放动作,训练与强化核心肌群,将是初学跑者跑步训练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我们在走路、跑步或跳跃时,身体的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和腰方肌负责稳定骨盆,腹部、髋部和脊柱深层肌肉是我们在跑步运动时的支撑基础,因此强化核心肌群,我们就能够在跑步时固定上半身与活动下半身,藉由核心肌群的共同作用带来跑步时的稳定性。
透过肌力训练逐渐强化核心肌群的强度与协调性之后,跑步时双腿跨出更有力、落脚不会过重、背可以挺得更直、双臂摆动更顺畅、跑步时肩膀也更平稳轻松,除了跑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你跑步运动伤害的机会。然而,据研究指出,在跑步的训练中,会使得下肢的关节与结缔组织更为紧绷,有利于肌肉将地面冲击的能量转换为推进的力量。
因此,跑步会造成柔软度的降低,但是当髋部与踝关节柔软度不佳时,却也会影响运动表现。所以,综合以上对于跑步的分析来说,瑜伽何尝不是跑步训练中,一项不错的选择呢!
7个瑜伽姿势减肌肉酸痛 勇士
施力肌群:
上半身-束脊肌、三角肌、胸大肌、斜方肌、腹直肌。
前脚-臀中肌、臀小肌、股四头肌。
后脚-臀中肌、臀小肌、膕旁肌向心收缩、股四头肌、缝匠肌。
伸展肌群:
上半身-阔背肌、菱形肌、腹直肌、腹外斜肌。
前脚-膕旁肌。
后脚-腓长肌、股直肌。
功用:训练大腿前侧肌肉增加跑步时大腿肌群的耐力使跑步更持久更轻松。
幻椅式
施力肌群:
上半身:束脊肌、斜方肌、三角肌、腹肌。
下半身:股四头肌、臀中肌、臀小肌、胫前肌、比目鱼肌。
伸展肌群:
阔背肌、菱形肌、臀大肌、比目鱼肌。
功用:大腿与臀大肌的训练,让你跑步时增加稳定度。
加强侧身展式
施力肌群:股四头肌、臀中肌、臀小肌(用于平衡)。
伸展肌群:臀大肌、比目鱼肌、腓肠肌、腿后腱肌群、束脊肌。
功用:跑步结束,伸展小腿、大腿、背肌。
下犬式
施力肌群:前锯肌、棘下肌、小圆肌、后三角肌。
伸展肌群:阔背肌、肱三头肌、横膈膜、臀大肌、比目鱼肌、腓肠肌、腿后腱肌群、束脊肌。
功用:跑步后全身后半部肌肉的伸展,让你快速紧缩肌肉达到放松的效果。
船式
施力肌群:
上半身:束脊肌、腹肌、前锯肌、菱形肌、三角肌、肱三头肌。
下半身:髂腰肌、股直肌。
伸展肌群:腿后腱肌群。
功用:强力训练核心肌群,让跑步时达到迅速稳定的功用。
锄式
施力肌群:
颈部-头后大直肌与小直肌。
腿部-内收大肌、耻骨肌、胫前肌。
手臂-肱三头肌、大圆肌、后三角肌。
伸展肌群:
脊椎-束脊肌。
腿部-臀大肌、腓肠肌、比目鱼肌。
肩膀-前锯肌、胸大肌、胸小肌。
功用:大范围伸展背部肌群,增加背部肌群的柔软度,让跑步过后的背部达到纾解的效果。
桥式
施力肌群:
上半身:束脊肌。
下半身:腿后腱肌群、臀大肌。
伸展肌群:腹直肌、股四头肌。
功用:训练大腿后侧肌群使跑步时轻松增加跑步的速度。
腰方肌与臀肌的力偶
全身有多个力偶,通常,力偶包括:
1)稳定骨骼的肌肉,以使另一只肌肉可以靠在稳定的表面上(例如:腹横肌可以稳定臀部肌肉的骨盆)
要么
2)一只肌肉在另一只肌肉接管之前开始运动(例如:冈上肌在前15-30度外展肩部以使肱骨定位,以使三角肌起作用)。
治疗腰部-盆腔-髋部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失衡之一是腰方肌和臀中肌。腰方肌经设计可收缩以稳定骨盆,从而使臀中肌近端稳定,从而控制股骨及其远端附着。 (注意:与教科书相反,臀肌的作用不是同心的髋关节外展,而是偏心的髋关节内收和髋关节稳定。)
多个问题可能会破坏这种局部力偶:
1)骶髂关节功能障碍(上滑/上移)–这种功能障碍会导致长期的腰方肌紧张,从而导致其变得高渗,并可能导致他们在走动过程中出现髋关节抬高
2)髋关节紧囊/屈肌无力–身体试图保持运动的稳态。如果髋部无法弯曲,则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适应性。为了补偿,臀部(髂骨)会抬高以补偿屈曲不足。
3)臀中肌无力–髋关节外侧不稳会导致下肢活动时过度内收。为了限制内收量,臀部会抬高以减少对外侧脚的脚部踩踏。这导致腰方肌肥大过度使用。
要纠正这些功能障碍,需要进行彻底的评估,以识别哪些结构导致了功能障碍。关节松动术适合于紧绷的关节囊,而徒手治疗技术和拉伸则适合于紧绷的肌肉。对于肌肉无力,神经肌肉再教育和治疗性运动将是首选的干预措施。
可以通过应用运动学胶带(Rocktape)来增强这些治疗效果:从下肋骨到髂脊(从止点到起点)使用胶带(4“ I型切割较大骨盆的个体,2” I型切割较小的骨架))会抑制腰方肌。然后,同一条胶带可以延伸从髂脊到大转子处,以促进臀中肌(起点到止点)。这可以立即改变两条肌肉的音调并稳定外侧筋膜线(Myers,T。Anatomy Trains)
枕骨
斜方肌(上项线内侧1/3、枕骨隆突)、胸锁乳突肌(上项线外侧1/2)、头夹肌(上项线外侧)、头后大直肌(下项线外侧)、头后小直肌(下项线内侧)、头上斜肌(上下项线之间)、棘肌(上下项线之间)
颞骨乳突:
胸锁乳突肌(外侧)、头夹肌、最长肌
棘突
斜方肌(C7-T12)、小菱形肌(C7-T1)、大菱形肌(T2-T5)、
背阔肌(T5-L5)、头夹肌(C7-T3)、颈夹肌(T3-T6)、半棘肌(C2-T4)、头后大直肌(C2)、头后小直肌(C1后弓结节)、头下斜肌(C2)、棘肌(C2-C4、C7-C8、T11-L2)、上后锯肌(C7-T3)、下后锯肌(T11-L3)、多裂肌(C2-L5)、回旋肌(C1-L5)、棘间肌(C2-T3、T12-L5)
横突
肩胛提肌(C1-C4)、斜角肌(C3-C6横突前结节、C2-C7横突后结节、C5-C7横突后结节)、颈夹肌(C2-C3)、半棘肌(C2-T4)、头上斜肌(C1)、头下斜肌(C1横突下结节)、头侧直肌(C1)、髂肋肌(C4-C7)、最长肌(C2-C6、T1-L5)、腰方肌(L1-L4)、多裂肌(C4-L5)、回旋肌(C1-L5)、横突间肌(C1-L5)、腰肌(T12-L5)
肱骨外上髁
肱桡肌(嵴近端2/3)、桡侧腕长伸肌(嵴近端1/3)、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旋后肌、肘肌(髁后面)
锁骨
三角肌(外侧)、斜方肌(外侧)、胸大肌(内侧)、胸锁乳突肌(内侧)
肋骨(背部):髂肋肌(1-12)、最长肌(3-12)、腰方肌(12肋下缘)、上后锯肌(2-5)、下后锯肌(9-12)
颈椎关节突:半棘肌(C4-C6)、最长肌(C4-C7)
项韧带:斜方肌、头夹肌、棘肌、上后锯肌
肩峰:三角肌、斜方肌
肩胛冈:三角肌、斜方肌、冈上肌(上窝)、冈下肌(下窝)
肩胛上角:肩胛提肌
肩胛内缘:大菱形肌、小菱形肌
肩胛外缘:大圆肌(下缘)、小圆肌(上缘)
肱骨大结节:胸大肌(嵴)、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
肱骨小结节:背阔肌(嵴)、大圆肌(嵴)、肩胛下肌
喙突:喙肱肌、胸小肌
肱骨粗隆:三角肌
骶骨(后面):髂肋肌、多裂肌、臀大肌
髂嵴:背阔肌、髂肋肌、腰方肌、多裂肌、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
大转子: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闭孔内肌、上孖肌、下孖肌
小转子:腰肌、髂肌
胸腰筋膜:最长肌、背阔肌
附着点炎,又称肌腱端炎,是指韧带、肌腱、筋膜、关节囊附着于骨质的部位的炎症。病变初期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伴少数多核细胞,此时病变以关节囊、肌腱、韧带水肿为主要病理表现。随着病程进展,引起附着点的侵蚀,附近骨髓炎症、水肿,进而肉芽组织形成,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在此基础上,又有新发生的附着点炎和修复,如此反复多次直至韧带骨化。
斜角肌
斜角肌,位于颈椎侧面,止于第1、2肋骨,关联痛误为心绞痛
1、引起广泛疼痛、麻木、上背部(菱形肌处,误为菱形肌引起),肩膀、臂部(该两处的关联痛,误认为神经根的压迫)和手部异常疼痛,有时会发生于后颈部。
2、触发点常常成为胸部、上背部、肩膀和手部疼痛的根本原因。
3、触发点引起的前臂和手部无力可能与神经损伤有关。无法解释的“幻觉痛”实际上是斜角肌的触发点所引起的一种表现。
4、颈部和肩膀的不安是斜角肌触发点引起的经典症状。
5、急性颈扭伤同时损伤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
6、车祸后持续存在的又难以解释的上背肩部、手臂和手部的一些神经症状可推断病源为斜角肌。
7、上半部身体任何一处的肌筋膜可能均与斜角肌有关。
8、重包袱对斜角肌及斜方肌、胸小肌和胸锁乳突肌尤其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9、管乐器演奏者的斜角肌常会出现问
上背部肌肉
一、菱形肌:颈6、胸4棘突——肩胛骨内侧缘
1、引起沿着肩胛骨内侧缘向的疼痛。
2、引起内侧缘关联痛——菱形肌、上后踞肌、肩胛提肌、中斜方肌、斜角肌、冈下肌、前锯肌、背阔肌、。
注意:斜角肌是引起沿肩胛内侧走向的疼痛的最常见的原因,即原发因素。
3、引起菱形肌问题的一个原因是胸肌紧缩,触发点使得胸肌缩短,肩胛向前,在抵抗胸肌的牵拉时,菱形肌延伸到最大长度。菱形肌同胸肌是拮抗关系。
4、紧缩胸肌的牵拉使肩胛突出于背部,形成削肩,扁平胸的姿势。
二、上后踞肌:附着于脊柱,止于第2-5肋骨角的外侧面
1、引起肩胛下的深部痛,肩背部、肘部、手腕部的桡侧也感到疼痛。
2、引起小指的疼痛。
3、手部的关联痛会感到麻木、超过上臂和前臂的背部,达到胸部。
4、按摩时,将手越过肩部而伸向对侧肩部时能使肩胛移开。
肩部肌肉
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不会引起疼痛,邻近肌肉的触发点才是疼痛的真正原因。四块肩袖肌群的触发点是引起肩痛、肩关节活动受限以及关节内出现咔嗒音的最常见原因,最有有效发法就是按摩这些肌肉的触发点。
一、冈上肌:起自冈上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
1、引起肩部外侧的深度疼痛,可传导上臂和前臂外侧,达到手腕深部。常误诊断为滑囊炎。
2、引起肘外侧的疼痛(关联痛——网球肘),常被疏忽。
3、触发点位于肌腹和V字形骨性结构内。
二、冈下肌:位于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方
1、引起前肩疼痛,深感疼痛位于关节深处,传送到肱二头肌。
2、传送到肩部外侧,转送到后颈部肩胛内侧缘,沿整个上臂和前臂向下传送,可达整个手的尺侧。
3、引发肩膀和手臂的无力和僵硬,变得很容易疲劳,无法向后伸手够到后背。
4、冈下肌引起其他肩袖肌群的代偿性收缩,按摩肩袖肌群的触发点就能够成功治愈“冻结肩”,右冈下肌较左冈下肌更易损伤。冈上肌肩胛下肌是拮抗关系。
三、小圆肌
触发点和关联痛区域
1、引起其与肱骨头附着处的背侧非常局限的疼痛。
2、引起无名指和小指麻木或针刺感,肩背部疼痛(注意:胸小肌触发点也能引起类似的表现),只有无名指和小指的麻木而不感到疼痛,提示疼痛可能来自于背阔肌的触发点。
四、肩胛下肌:位于肩胛下方,止于肱骨头,具有手臂内旋的功能。
1、引发后肩部深处严重疼痛,手腕背侧的疼痛。
2、肩关节想活动自如,四块肌肉的牵拉须保持平衡。触发点使肩胛下肌肌力减弱,使冈上肌失去对手,向上提拉肱骨头,与肩峰对抗,当你活动肩部时听到有咔嗒音或爆破声时,说明肩胛下肌或冈上肌内或两者同时存在触发点,它们是主动肌与拮抗肌关系,影响肌肉的伸长而减少肩关节的活动范围。
3、引起的疼痛和僵硬所带来的功能障碍常误诊为滑囊炎、关节炎、肱二头肌腱炎、肩袖损伤和粘连性囊炎。
4、肩胛下肌是引起肩痛的最关键的问题。
五、三角肌群(起自锁骨肩胛冈、肩峰,止于三角肌粗隆)
触发点和关联痛区域
1、活动手臂时疼痛,反之不痛。
2、触发点不会单独存在,常与斜角肌、胸大肌或肩袖旋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的次级触发点,这些肌肉的触发点引起三角肌不同部位的疼痛——肩部的前、后和侧方。
3、臂部有损伤可推测三角肌内会有触发点形成
上臂肌群
一、大圆肌和背阔肌
大圆肌:
1、引起后三角肌的锐痛。
2、引起以肩胛下角为中心的中部后背的疼痛。
背阔肌
1、引起腹部两侧的疼痛,疼痛延伸至手臂内侧并向下至手的尺侧或桡侧和无名指和小指。
2、背阔肌边缘前方的肋骨处触痛的区域,是前锯肌的一个触发点,引起身体侧面产生可怕的疼痛。
二、喙肱肌:位于上臂内侧、肱二、三头肌之间,内收上臂
1、引起三角肌前部、肱三头肌、前臂背侧,手背这些区域的疼痛。
2、引起疼痛转移到达中指末端。
3、引起喙肱肌缩短,挤压养营手臂的神经,进而引起肱三头肌前臂和手的麻木。
三、肱二头肌(肩胛骨喙突——盂上粗隆)
1、触发点位于肩膀前方(误诊为腱鞘炎或活囊炎)和肘关节的皱翼处。
2、两个头的中间区域均可找到触发点。
3、按摩前肩部时,注意肱二头肌也会引起这个区域的关联痛。
四、肱三头肌
1、1号触发点:引起后肩部和外肘部疼痛。
2、2号触发点:引起肘部外侧的疼痛,使“网球肘”的原因之一。
3、3号触发点:引起上臂背侧的局部疼痛,使外侧头紧缩继而压迫桡神经,引起前臂和桡侧的麻木。
4、4号触发点:引起肘部内侧的关联极端的触痛。
5、5号触发点:引起肘部内侧和关联痛,还会累及前臂内侧称作“高尔夫肘”。
6、引起无名指和小指的疼痛(胸小肌也可能引起)
腓深神经:小腿前群肌,足背肌和第1,2趾相对缘的皮肤
哑铃是很常见的健身工具,用它锻炼时无法判断具体在练哪块肌肉?肌肉锻炼图告诉你!
1
坐式反握腕弯举
动作
让杠铃从手掌滚落于手指上,然后向上屈腕,使杠铃的重量回落于手掌上,还原。重复上述动作。
身体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保持脊柱居中。
缓慢地进行可控制运动,避免强力运动。
部位
腕关节: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
全部躯干稳定肌群。
2
屈腿上提
通过伸膝关节和髋关节,联合背部、髋部和大腿的力量,上提杠铃,还原。重复上述动作。
得到正确指导后方可进行此项训练。
在增加重量之前,要掌握正确的姿势。
在上提过程中,保持头部和肩部在上,髋部在下。
当杠铃上提至膝部时,前推髋部。
在训练过程中,始终让杠铃紧贴身体。
保持挺胸。
始终保持身体平衡。
上提时吸气以增加腹内压,保持挺胸,防止脊柱弯曲。放下杠铃时呼气。
膝关节:股四头肌。
髋关节:臀大肌、腘绳肌。
脊柱:竖脊肌。
竖脊肌和腰方肌是保持伸脊柱的主要稳定肌。其他稳定肌包括:
肩胛骨:斜方肌中部和下部、肩胛提肌、菱形肌、前锯肌。
臂:肌腱袖、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前臂肌。
躯干:腹肌。
髋关节:臀中肌和臀小肌、髋关节主要旋外肌和内收肌群。
小腿下部:踝关节稳定肌群、胫骨前肌、腓肠肌。
3
直立弯举
通过屈肘关节上举杠铃,至前臂贴紧上臂,下降杠铃至臂完全伸展,还原。重复上述动作。
保持脊柱居中。
缓慢地进行可控制运动,避免强力运动(最曲型的是以下背部为轴心作摇摆运动)。
进行全方位运动,前臂不要停止在与地面平行的位置。
上抬哑铃时吸气,下降哑铃时呼气。
避免含胸和耸肩。
上臂的位置始终固定。当肘关节完全弯曲时,肘关节应该稍微前伸,使前臂不处于垂直位置。
通过肱二头肌的力量上举,而不是通过手的牵拉,或是摇摆下背部。
肘关节: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
躯干:腹肌、竖脊肌和腰方肌。
肩关节:三角肌、肌腱袖和胸大肌。
肩胛骨:前锯肌、菱形肌、斜方肌中部和下部。
4
上斜握杠铃推举
从器械架上抓取杠铃,屈肘,使杠铃下降至上胸部,向下推举杠铃至手臂伸直,还原。重复上述动作。
在增加重量之前保持正确的体位。
避免强力运动,缓慢地进行可控制运动。
避免耸肩。挺胸,双肩下沉。
当向上推举杠铃时呼气。
两脚分开以便更好地保持平衡。
肘关节:肱三头肌、肘肌。
肩关节:主要是胸大肌的锁骨部和胸骨部、喙肱肌、三角肌前部。
肩胛骨:前锯肌。
肩胛骨:前锯肌、胸小肌、菱形肌、斜方肌下部。
肩关节:肌腱袖、肱二头肌。
固定躯干中部:腹肌和臀肌、背阔肌。
俯立侧平举
肘关节固定,保持屈曲±10°~20°,向侧上方平举手臂至与肩同高。肘关节高于腕关节。哑铃下降,重复上述动作。
避免强力运动,尤其避免上抬躯干,缓慢地进行可控制的全方位运动。
挺胸。前锯肌收缩,拉肩胛骨向前。
在训练中增加重量后,试图通过屈肘来侧举哑铃是无益的。因为屈肘时,杠杆的有效长度缩短,增加的哑铃重量补偿了缩短的杠杆长度,实际上做功不变。
肩关节:三角肌后部。
肩胛骨:菱形肌、斜方肌。
6
哑铃前平举
肘关节固定,保持屈曲±10°,向前上抬手臂至与肩同宽,使腕、肘和肩位于一条直线上。哑铃上降,重复上述动作。
避免强力运动,尤其避免下背部拱起,缓慢地进行可控制运动。
挺胸,避免含胸弓背。前锯肌收缩,拉肩胛骨向前。
肩关节:三角肌(主要是前部)、胸大肌(主要是锁骨部)。
肩胛骨:斜方肌、前锯肌。
躯干:腹肌、竖脊肌。
耸肩提哑铃
通过上提肩胛骨和锁骨上提哑铃,哑铃下降。重复上述动作。
避免强力运动,尤其是避免下背部拱起,缓慢地进行可控制运动。
耸肩时保持脊柱居中,不要使颈部弯曲。
挺胸。
力量相反的一组肌群,像斜方肌上部和下部,在斜方肌下部不发达的情况下继续锻炼斜方肌上部,会使两块肌肉的力量悬殊更大。
上提哑铃时吸气。
肩胛骨: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
8
哑铃俯卧撑
保持身体的姿势,屈肘,使身体靠近地面,向上推举身体至两臂伸直,还原。重复上述动作。
缓慢地进行可控制运动。
保持脊柱平直。
避免强力运动带来的姿势补偿。
固定躯干:腹肌、臀肌和股四头肌、腰方肌、背阔肌。
弯腰驼背溜肩脊柱变形,是腰椎后突所造成的特征更改。关键因为肌肉过焦虑不安及其中下部三角肌和背阔肌较弱没办法均衡肌肉往前牵引带的力。其实就是后背的肌肉力量不够,无法均衡前侧的肌肉组织把姿势拉上来。盆骨前倾主要是因为久坐不动促使髂腰肌太紧,腹部肌肉和腰方肌较松驰,不可以将盆骨维持在中立位。其实也便是屁股和腰部肌肉能量不够造成。告诉你们一招能够一下改进这三个问题!
这招便是拉力带系腰夹臀肩外旋。长期性这种姿势会致使肌肉组织不均衡,产生交叉式位置肌肉组织柔弱转变:由于长期性处于盆骨前倾的部位,那样盆骨前倾肌肉组织(髂腰肌、股直肌、竖脊肌等)便会越来越焦虑和挛缩,使骨盆后倾的肌肉组织(腹部肌肉、腰方肌)便会越来越乏力。发生盆骨前倾时,坐落于骨间焦虑不安的胸腰伸肌和坐落于腹内斜肌焦虑不安的髂腰肌、股直肌前后左右交叉式。腹内斜肌欠缺的深层肌肉和薄弱的腰方肌前后左右交叉式。最先,两脚正常的站起,将拉力带转圈系于腰部,
抬头挺胸吸腹,手心朝上手交叉握紧拉力带两边,手肘成90度,呼吸肩关节脱位外旋,到夹持锁骨才行稍加滞留,随后呼吸回到原点。怎样解决盆骨前倾?依据盆骨前倾的缘故反向操作提升被变长乏力的肌肉组织—腹部肌肉、股后肌群,臀部肌肉。久坐不动少动群体,人体后主链长期被变长,大部分患下后背疼痛。平常需有目的性,多练核心、多做屁股和大腿后侧练习。
释放压力过度焦虑不安的肌肉组织—竖脊肌、髂腰肌。能通过筋膜放松,拉申等方式释放压力这一部分肌肉组织。另外依然要锻练提升他们的能量,来保持盆骨中立位。根据锻练来处理盆骨前倾,这只是协助。一天24钟头,你根据一个小时锻练来改进难题,剩余的23个钟头又被打到原形,这一钟头白练。因此一定要改正平常一些不太好生活习惯和不恰当姿势,再加上锻练,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够帮你彻底消除难题。
有时候生病就是这样,未必就是一个疾病可以概括全身的症状表现,同样的一个人可能颈椎不好,腰椎也不好,甚至多个部位出现问题,那出现这么多不适,应该怎么办呢?应该一一的去分析解决问题。
肩膀痛
对于肩膀疼痛来讲,还是要看位置,不同位置的诱因有很大区别,例如,肩胛骨内缘上方,要考虑肩胛提肌劳损,肩膀疼痛,要考虑是不是冈上肌、三角肌劳损,当然也不排除肩胛骨上的冈下肌区域劳损(概率高)!
手酸痛
对于手部酸痛来讲,如果是肩膀连带一起,那应该考虑我上面讲的冈下肌区域劳损,这是由于这个部位存在痛点,可以导致腋神经异常传导引起的,也要考虑是不是有前臂伸肌群损伤(网球肘),会导致手酸痛感。
腰痛
腰部疼痛的愿意也非常多,例如,竖脊肌和腰方肌劳损,腰椎小关节紊乱,如果牵涉到屁股疼痛一起,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这个在下腰部按压看是否会出现腰痛及屁股一起痛就可以进一步确诊,可拍CT或者核磁来看一下。
屁股痛
屁股疼痛,一般先考虑臀部本身是否有问题,例如,臀大肌、臀中肌、梨状肌存在痛点,就会导致臀部疼痛,当然加重特点有很大区别,例如,臀中肌可能走路加重,梨状肌不好会难以久坐硬凳子。
拍片与触诊
有很多人身体出现不适之后,喜欢拍个片做检查去看报告结果诊断,这是不对的,先应该做的是触诊,在局部区域按压,在神经走向的路线上找最可能的点去按压,按压痛感和平时症状表现一致,可确诊!
解术临床技术

艾草先生
2020-04-02 13:53
关注
经典病例
果断收藏


骨骼肌是人体最大的单一器官,几乎占总体重的50%,任何一块肌肉都有可能生成激痛点,这些激痛点会传导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而且大部分的肌肉都很狡滑,每块肌肉的损伤都不是在本部位岀现疼痛而是向身体其他部位传导,所以我们讲痛处(痛点)绝对不是根源所在。当代医学院教学,医院的治疗在讨论疼痛和功能障碍的根源时对肌肉特别是对激痛点的关注微乎其微,他们通常关注的是骨骼,关节,滑囊和神经。所以患者一但去医院,拍片或CT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骨骼关节没有问题,那大夫会告诉你没病,既使有痛苦也只能借助止痛药来解决。疼痛随然不会危及生命,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不说大家也会明白,只要有人类,那就会有疼痛。而肌筋膜松解术被奉为治疗疼痛的圣经,是一种基层适宜技术,这种技术含金量高,履盖全身疼痛都会涉及,易学易懂,一般人经过一次培训既可掌握大部分内容,为你在临床解决疼痛新的技术。

疗法介绍
20200328
疼痛处方,如何划分各部位,什么是肌筋膜,肌筋膜松解的特点,软组织损伤的三大临床特点,正常结构与异常结构的区别,治病各论。肌筋膜松解术全程纯针灸疗法,不烤电、贴敷药物等附加治疗,见效极快,课程还包含一些正骨手法,长短腿,罗圈腿,骨盆矫正等!

疗法特色
20200328
肌筋膜松解术特点:损伤小、见效快、治疗次数少、安全可靠。对冷、麻、凉、痛等全身各关节屈伸不利等其他治疗方法难以奏效的,往往可以达到瞬间解除的效果,易学易懂。



主讲内容
20200328
(一)头部疾病:
颈源性综合征,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第一颈椎,颈部松解体位,头颈部标志点,耳鸣治疗,头后大、小直肌损伤,头上斜肌与头下斜肌,胸锁乳突肌损伤,咬肌和颞肌,头夹肌和颈夹肌损伤,头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二腹肌,项韧带损伤,上项线、下项线、项平面的定义,斜方肌的解剖,斜方肌损伤,斜方肌综合征,斜角肌综合征,斜角肌治疗,落枕,肩胛提肌损伤,肩胛提肌,颈椎病引起的相关病症。
(二)肩、背、臂部上肢疾病:
肩胛骨的重要性,冈上肌损伤,冈上肌,冈下肌,冈下肌损伤,小圆肌,背阔肌,肱二头肌,大圆肌损伤,大圆肌,肩胛下肌,大、小菱形肌损伤,小菱形肌,三角肌,喙肱肌,肱肌,上后锯肌损伤,上后锯肌,下后锯肌,肩峰下滑囊炎又称三角肌下滑囊炎,四边孔综合征,四边孔综合征治疗点,胸廊出口综合症,肱三头肌损伤,肱三头肌P1,肱三头肌P2点、外侧头,肱三头肌,肩部疼痛汇总,肩周炎,肩关节前屈(上举),肩关节水平内收(搭肩),肩关节伸(摸背),肩关节水平外展,肩关节外展,肩关节内收,肩关节内旋,肩关节外旋,肩周炎,肩部运动疼痛分析,网球肘,旋前圆肌综合症,腕管综合症,肘部关节屈伸不利,手伸肌,肱桡肌,旋后肌,指伸肌,掌长肌,前臂屈肌,扳机指,前臂相关肌肉总结,手部疾病等。
(三)胸胁类疾病:
锁骨下肌及损伤,胸大肌及损伤,胸小肌,肋间肌,胸骨肌,前锯肌,浅层胸腰椎旁肌,深层胸腰椎旁肌牵拉,躯干背伸,躯干前屈,躯干侧曲,躯干旋转。
(四)腰腹部疾病:
腹肌,腹直肌,腹内外斜肌,腹横肌,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竖脊肌损伤,腰部僵硬的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髂腰韧带损伤,髂腰肌损伤,髂腰肌,腰大肌,腰方肌及损伤,腰椎管狭窄,腰痛症状分析,髋关节屈及伸,髋关节内收,髋内旋、外旋、展。
(五)臀股部疾病
臀上皮神经损伤,臀大肌及损伤,臀中肌及损伤,莫顿足,臀小肌及损伤,梨状肌、损伤、综合症,梨状肌治疗点,梨状肌,骶结节韧带损伤,股神经卡压综合症,骶髂关节紊乱综合症。
(六)下肢疾病:
股四头肌损伤股直肌、股中肌,股四头肌之股外侧肌,股内收肌及损伤,股内收肌症状总结,耻骨肌,缝匠肌及损伤,阔筋膜张肌,腘绳肌及损伤,股后肌群,腘肌,髋关节部位的疼痛汇总,臀部疼痛汇总,腓肠肌,比目鱼肌,跖肌,屈膝,伸膝,膝内旋、外旋,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膝关节性关节炎,膝部滑囊,膝关节积液,髌下脂肪垫损伤,髌骨软化症,膝关节屈伸不利,膝关节疼痛分析、动作分析,腓骨肌,胫骨后肌、前肌,足趾背伸肌、长屈肌,趾短伸肌和拇短伸肌,拇外展肌、内收肌,小指短屈肌,小指外展肌,趾方肌,骨间肌。
(七)杂症总论:
腰部疼痛动作分析,疼痛动作分析,下肢麻木,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慢性损伤,带状疱疹,男女夜尿频,脑中风后遗症,华佗夹脊穴,肌筋膜松解术汇总,腰部疾病,哮喘,痛经、性功能障碍,慢性胃部疾病,男性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症,功能性心脏病,乳腺增生,肌筋膜治疗点,头颈部疼痛,上背部、肩部和上肩疼痛,前臂和手部疼痛,髋部、大腿和膝部的疼痛,小腿、脚踝和足部疼痛。
(八)治疗范围:
全身各部位疼痛均可治疗。比如常见的头痛、偏头痛,颞颌关节炎,颈椎病、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内上髁炎,指掌关节疼痛麻木等 心脏病除外的胸闷、气短,胸疼、背痛 腰部疼痛,及下肢各种原因引起的疼、凉、麻、胀等症状,以及各部位屈伸不利,活动受限等。





专家介绍
20200328

叶颖华:中推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推专题授课专家。主任医师,运动医学专家,扳机穴疼痛疗法创始人,国内著名肌筋膜松解术疼痛技术专家,拥有35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国内外资料都有研习,后以特拉维尔医生研究成果为主导,潜心深入研究,最终取得卓越成就在临床实践中,用肌筋膜松解术治疗疼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每年受益的疼痛患者数万人,对于全身各种疼痛的治疗效果突出,有“叶神医“叶一针”的称号,很多疼痛能做到针到痛消,曾应邀多次在国内各省市授课,并培养了3000多位疼痛专科医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