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量训练的新手来说,一定有很多小细节是会「很困惑」的,像是肌肉用力的时候,到底应该吐气、还是憋气,许多健身达人都有不同的教法,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对的。运动营养师谢朝杰说,其实「憋气」跟「吐气」的使用时机是不同的,如果没有注意这些差别,可能会造成自己受伤。
肌肉用力的时候,最需要「稳」
谢朝杰说,其实做重量训练的时候,因为身体负担额外的重量、同时肌肉要出力,所以最重要的是躯干要稳,也就是胸口跟肚子这块核心肌肉的部分,不能随便晃动,不然很容易受伤。
「那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最稳?其实就是憋气,因为没有气流的干扰,所以躯干是最稳的,才会很多人都说要憋气训练。像是举重选手,看他们硬举的时候,从头到尾都是憋气的,因为他们要举到自己可以负荷的最大值,那『一下』一定要稳,但是也因为只有一下,才可以憋气。」
谢朝杰说,虽然憋气可以帮助身体举起更大的重量,但并不建议「非选手」,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使用, 「因为憋气、肌肉又出力,就像是你憋气的时候用力吞口水,身体会缺氧、血压会上升,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出力的时候脸会涨红,有些比赛选手甚至会在举上去那瞬间喷鼻血,这就是我们说的『爆血管』。」
而憋气之后,胸腔内的压力会上升,反而让心脏没办法输送血液、血压就会下降,脸又会快速变白、头晕,甚至有些人可能会做到一半昏倒,这就是所谓的「努责现象(Valsava)」谢朝杰说,「如果这时候你举著杠铃,像是卧推的时候,杠铃掉下来,可能就砸死自己了。」
如果不能憋气,那该怎么呼吸?
一般的呼吸分成2种,一种是胸式呼吸,一种是腹式呼吸,谢朝杰说,把气吸到胸腔里,胸腔的压力会变得很大、压迫到心脏,而心脏是身体的马达,被压迫是很危险的; 而腹式呼吸是把气吸到肚子,也就是核心所在的位置,所以相较之下更能保持身体的稳定度。
「不过出力的时候要吐气还是吸气,其实没有一定,一般会说向心运动,也就是肌肉收缩的时候要吐气,离心运动、肌肉伸展的时候要吸气,以深蹲来讲,往下蹲是吐气、往上是吸气,是因为我们在做运动前,会先吸饱一口气,所以往下蹲会是吐气比较顺。」
谢朝杰也说,如果真的觉得「起来」那一瞬间很难,可以在那瞬间「憋一下气」,增加核心肌肉的力量,所以顺序就会变成「吸饱、蹲下时吐气、憋住、起来时吸气」, 但其实没有硬性规定,只要能保持顺畅的呼吸,就是安全的。
「因为重量会让人不自觉的憋气,就像是上厕所的时候会停止呼吸、用力,这叫做物理学上的『伐氏操作』,所以如果刚开始不知道怎么一边顺畅呼吸一边练习重量,可以先从比较轻的重量开始,比如我们原本一轮练习是做8~12下,可以调整到做15下的重量,慢慢去修正,就会越来越顺了。」
力量健身呼吸方法
在健身房或者家里做器械力量训练时,要达到很好的效果,不仅仅要有标准的姿势,还要有正确的呼吸方法。接下来我搜集了力量健身呼吸方法,欢迎查看。
力量健身呼吸方法
经常进行力量练习的人,尤其是有一定训练水平且训练量比较大的人,有时会体验到在力量训练过程中或刚刚结束动作时有头晕甚至头疼的感觉。头疼是神经性的,好像带着紧箍咒似的。这种头晕很短暂,几秒钟就会消失,但是头疼情况往往比较严重,只要做力量训练都会出现。很多训练者非常担忧,怀疑自己是否会因锻炼而引起血压不正常或更严重的问题。
实际上,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头晕或头疼的现象是由于大脑暂时缺氧引起的',而大脑暂时缺氧则归咎于力量训练时不正确的呼吸方式。大脑是人体中最不耐缺氧的部位之一,人可以不吃不喝生存几天至几十天,但是窒息缺氧却能在几分钟内至人于死地。大脑所需要的氧气由血液通过。动脉运输,而动脉是由胸、颈达到脑部。正常的动脉血管很有弹性,而且还有心脏“泵给流动血液的压力(血压),所以能够保证血液直到大脑。
当进行力量训练时,情况就会发生变化,特别是在进行大重量的复合自由重量训练时,例如:下蹲、硬拉、卧推时,肌肉高度紧张,脊椎需要有一定的胸腔压力来保持稳定。这时运动者会自然而然地先吸气,再屏住呼吸,使得胸腔充气把脊椎固定,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力量。但憋气引起的胸压增高可能与肌肉收缩共同挤压动脉血管,使管径变细,血流量减少。这样流向大脑的血液携带的氧气可能比其需要量少,从而引起了头晕。头疼主要是因为训练时呼吸不充分,氧气摄取不足,造成大脑缺氧状态出现。头疼比头晕更加危险,长期缺氧会造成神经性的头疼症状。
至于大脑暂时缺氧会不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高血压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人应该绝对避免用力时憋气。而对于健康的锻炼者,一般都会在建议保持呼吸,不要憋气。但是在训练中,当负重量在90%以上重量极限或进行每组最后一两次动作时,身体及大脑都需要足够的氧气,而且需要将身体固定住,不可避免地要短暂屏气。因此:正确的方式是用力时屏住呼吸或呼气,吸气不要太足,在用力过了“极点之后,要立即开始有控制地呼气减压。还原时吸气。只要掌握得当,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几种正确的呼吸方式
1、同步式呼吸
同步式呼吸法就是每做一次动作进行一次呼吸,呼吸是在动作过程中完成的。
具体方法:
1肌肉收缩时瞬间闭气并快呼气,肌肉伸展时慢吸气。一般在负荷较重、仰卧位做动作或须固定肩带和胸腹部时采用这种呼吸方式。比如,做“颈后宽推”、“仰卧推举”、“腿举”等动作时采用。胸部练习时,为达到尽可能挺胸沉肩的要求,允许深吸气,如“仰卧飞鸟”,但闭气时间一定要短暂,呼气为喷吐式。
2肌肉收缩时快吸气,肌肉伸展时慢呼气。此呼吸方式与上式相反,吸气时快速有力,呼气时缓慢深长。一般在负荷较轻及退让性练习时采用。比如,做“哑铃弯举”、“立姿飞鸟”等动作时采用。这一方式强调的是意念集中。
2、非同步式呼吸
非同步式呼吸法是呼吸频率与动作次数不相等,呼吸是在动作间歇时进行的。
具体方法:
1几次动作一次呼吸。连续做几次动作后暂停,做一次呼吸,再连续做几次动作后再做一次呼吸。此方式在一次训练的开始阶段,重量轻、速度快、精力充沛时,或做准备活动时常采用。比如,做“俯卧撑”、“双杠臂屈伸”等动作时采用。
2一次动作几次呼吸。在大重量负荷(所能承受重量的90%以上)或身体接近疲劳时,调整一下呼吸,以便再努力完成一次动作练习。比如,做“杠铃深蹲”、“腿举”等动作时采用。这种呼吸方式强调的是超负荷训练。
3、自由调节式呼吸
自由调节式呼吸法是指在进行小强度训练时,呼吸常采用自由调节式。“提踵”、“慢跑”、“骑功率自车”时一般都采用此法呼吸。
动作举例
1、躺卧推杆铃练习
杠铃放下过程(臂外展、扩胸)应采用吸气,但不要吸太多。因为随着放下时胸部肌群的拉长,胸腔会扩张,此时是吸气的最佳时期。到底处时,屏住呼吸,开始推起杠铃。杠铃推起过程(臂内收、收胸)应采用呼气,要逐渐用牙缝间呼气,速度不能太快,控制时间在动作的最顶端刚好将气呼完。
2、俯卧撑
俯卧过程(两臂外展、胸扩展)采用吸气,撑起过程(两臂内收、胸内收)采用呼气。许多人在俯卧撑之时呼吸比较混乱的原因在于:它是幅度相对较小的运动,需要短而快的呼吸节奏。
3、蹲起
下蹲阶段深吸的同时,胸腔挺直,以缓解下背部的压力。呼气过程应该伴随整个起立阶段。(如果起立速度过快,呼气要短而急促;如果刻意控制速度缓慢起立的话,呼气要绵长缓慢)。
小贴士
1在进行大负荷力量训练时,憋气可提高练习时的力量,但会引起胸廓内压力的增高,使血液循环受阻而导致脑贫血,应在教练的监护下合理使用。
2青少年在力量练习时,切忌屏住呼吸。在用力阶段匀速呼气,在放松阶段匀速吸气,保持动作与呼吸的协调。
;锻炼肌肉本来就是无氧运动,
何为无氧?无氧有哪些?
无氧运动
无氧运动是指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大部分是负荷强度高、瞬间性强的运动,所以很难持续长时间,而且疲劳消除的时间也慢。无氧运动的最大特征是:运动时氧气的摄取量非常低。由于速度过快及爆发力过猛,人体内的糖分来不及经过氧气分解,而不得不依靠“无氧供能”。这种运动会在体内产生过多的乳酸,导致肌肉疲劳不能持久,运动后感到肌肉酸痛,呼吸急促。要是想让自己的身体更强壮一些,可以到健身房去参加无氧运动。不过,在锻炼的时候,最好听从教练的指导,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
常见的无氧运动项目有:如赛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肌力训练等。
锻炼也要科学健身:
如:http://wwwyelgcom/spe_tuiASP
点击上面的:[胸部] [肩部] [臂部] [腿部] [颈部] [呼吸] [腹部] [腰部] [背部] [臀部] [器械] [综合]
可具体查看每一部位锻炼
一定不要忽视健身前的热身运动与健身后的拉伸运动,其作用不亚于一次完美的健身,会让你的健身事半功倍。切忌不要一健身,就开始大重量的器械的训练,这样做很容易导致肌肉拉伤,对关节伤害也是非常大的。
一、健身前一定要进行热身运动,先预热身体为之后能举起更大的重量做准备,无论是什么水平的健身爱好者热身运动都是必须要做的,一般1个小时的力量训练8-10分钟的热身运动是足够的,动作可以选择跑步,单车,高抬腿,或者是小重量、多次数的哑铃动作。
热身运动的作用主要3个:
1、预热身体加快血液循环,使身体逐渐适应高强度健身训练。
2、通过热身运动,充分活动和预热身体关节,防止受伤。
3、热身运动提升身体状态,使你能够完成更大的重量和高强度的训练。
二、健身后的拉伸动作对肌肉的恢复意义重大,同时防止肌肉练“僵”、练“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健身效果。肌肉经过大强度的训练刺激后处于紧张状态,这时做拉伸运动有助于放松肌肉,使血液回流到目标肌肉,为其补充营养,缓解肌肉酸痛,加快其恢复过程。1个小时的力量训练可以做8-10分钟的拉伸运动
祝你早日成功,如对您有用请选为满意回答,给个赞同表示鼓励。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