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老年人太极拳锻炼是一个最佳的选择,至于选哪一派都各有特色,根据多年经验认为没有什么区别,最主要的是你现在能和身边听派的老师结缘了。这很重要,这因为这样你平时可以很方便学习锻炼,这样有助于提高及纠正问题。
那么,选择拳没什么问题了,练拳就是最主要的。怎么练更重要。一定要好好看看下面几点。不然,以后出现问题你会得不偿失!比如第一点等:
<一>、拳架宜高不宜低
随着人年龄的增长,骨骼和关节韧带都逐渐老化,初学拳时一定要把拳架放高点,因为在初学时,还不会放松,还未掌握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如果拳架过低,就会造成膝关节损伤或者疼痛。那么如何掌握身法和拳架的高度呢?
身法要中正。做到不可前俯后仰,左歪右斜。无论马步或弓步,只要裆部会阴穴与头顶百会穴上下垂直在一条线上,就为立身中正。无论马步或弓步必须使膝关节与小腿保持90度垂直,大腿根部与膝关节保持45度的角度,裆部开圆。如果膝关节向前弓,气就不能达到涌泉穴,膝关节就不能够放松,就会引起膝关节疼痛。所以初学太极拳时,拳架要高些,动作一定要规范,宜高不宜低。
<二>、宜慢不宜快
太极拳运动的养生核心,就是通过太极拳运动达到练意、练气、培气、养气、调气地目的。核心是以拳为母,以功为主,以养为本。无论是初学的老年人,还是练拳多年的老年人,均需通过练习腹式呼吸处于自然,使一呼一吸形成丹田穴、涌泉穴、命门穴、心脏及周身肌肉和诸血管的一松一紧,一张一弛,从内到外形成完整练意、练气、培气、养气,平衡阴阳的运动规律。所以练拳要坚持慢中求意、慢中求气、慢中求正、慢中求稳、慢中求准、慢中求整、慢中求松、慢中求活、慢中求快、慢中求劲。做到慢而不滞、快而不乱、松而不丢、棚而不顶,以一念代一念,以意领气,上下相随,掌握好虚实转换的节奏和规律,周身一家。节节贯串,一气呵成。将思维与动作,动作与呼吸达到完美的结合,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达到养心、养血、养气,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和健身养生地目的。
<三>、宜柔不宜刚
人过四十岁后,血管开始慢慢硬化,由于生活习惯的不同,运动多少不同,硬化快慢不一,身体健康的不良反映也不大相同,严重的出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有的出现肥胖性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有的出现心脑血管供血障碍和不足,有的出现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等等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反映。如在太极拳运动中发劲用力过猛,很容易产生突发性血压增高,重则出现脑出血和脑梗及心梗,其二,如果在运动中震脚用力过重,久而久之会伤及膝关节,造成半月板和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因为现在练太极拳,大都在水泥地和地板砖等硬地面上练习,如震脚用力过猛,会产生力度与硬度的抗衡,二阳相争必然伤及关节。其三,人到中老年后大都有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障碍、血瘀等,任督二脉和十二经脉多少会出现些问题。如果在太极运动中发劲过猛,还会导致横气填胸,和伤及筋骨。出现心脑血管意外。所以说:太极拳运动通常是少年学拳,青年练拳,中年悟拳,老年养拳。因此中老年练太极拳应以悟拳、养拳为主,宜柔不宜刚。以养气、养心、养血、调气、培气、练气、练内功为主,不需要发力。把练精、气、神放在首位,久而久之筋骨皮也同样达到锻炼的效果。
<四>、宜勤不宜多
中老年练太极拳,每天早上练五趟拳或者是六趟拳,加上练拳前的热身时间,每早不要超过两个小时为益。因为人步入中老年后,血液的浓度均偏高,血液流动比年轻人缓慢,如果练的时间过长,不能适时的进食和补充水分,也同样会造成身体疲劳和不适。所以早上不宜练得时间过长,如想多活动,可以在下午午休后三至五点间练两趟拳为益。总之中老年人学练太极拳,对身体健康、改善动脉硬化、增强骨质的密度,调节体内阴阳的平衡、增强体质、防病祛病和辅助治疗三高症均是有益的。所以说: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宜勤不宜多。
三、练前要热身,动作要规范
练太极拳之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通常正确的热身活动,有压腿拉筋运动、扩胸运动、左右摆臂运动、转腰活胯运动、手腕旋转运动、肩关节旋转运动、足部踝关节运动、膝关节的运动等。总之,各部位运动,要符合人体生理骨关节结构的运动功能去活动,绝对不能违背,否则会造成对骨关节和韧带组织及肌肉组织的损伤,重者会对膝关节和半月板造成损伤。也会造成膝关节髌骨及髌骨上囊和下囊的损伤,造成关节无菌炎症,形成关节积液,使膝关节肿大,严重影响太极拳运动。那么练拳前应如何进行正确的膝关节保护活动呢?正确的活动方式,除了压腿伸筋外,要先用手按揉膝关节和上下肌肉及两侧韧带,然后再做些屈伸运动,也可慢慢的下蹲一分钟后再起来,反复做三至五次,使膝关节活动三至五分钟,再加上其它活动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绝对禁止把双膝并拢,做膝关节左右旋转活动及内外掏花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方式,违背了膝关节生理结构的活动规律。此种方式对中老年人伤害最大,容易造成半月板损伤和骨关节无菌炎症,引起关节肿大疼痛,有的会使膝关节韧带和肌肉拉伤。因此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热身运动,才能保护好身体各个关节,为练好太极拳创造条件。
除此以外,练拳和练功要顺应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四时令。从中医学角度讲:春天是生发之际,大地回春,阳气上升,万物生长,所以春季是练拳和练功的最佳之季,得气快、练拳进步快,大补阳气。夏季是万物生长的旺盛之时,在这个时节练拳,能使拳艺大长,并且可以出排汗、排毒、养阴补阳,调节阴阳平衡,但要适时、适度补充水分。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季节练拳、练功要以养心、养血、养气为主,不宜大汗淋淋。注意避寒不要着凉,养好肺经。冬季是收藏的季节,是养肾的时节,在这个季节里练拳、练功,切记避免出大汗,冬季的汗与血一样珍贵,冬季又是藏精时节,中老年要禁房事。以免伤及肾阴经。冬季练拳练功,以培肾养气为主。其次就是长夏时节,也就是夏天往秋天的过渡时节,这个时节是养胃时节,在这个时期天气雨多湿重,饮食中适当食用些姜以除湿气。在这个时节不宜在练拳后,洗凉水澡,不宜多食生冷食物,以避免伤及胃气和肺气。
只有这样严格顺应四季练拳和练功,才能达到最佳的强身养生效果。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是在意念的支配下,思维与动作,动作与呼吸,在三者紧密配合下,完成太极拳套路的练习。因此,需要习练者,精力集中排除杂念,按照太极拳运动规律去练的同时,要遵循禁忌,方能练好太极拳。
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姿势要求
要练好太极拳,正确的动作是必不可少的。对初学者,应该先重形、后重意,先力求姿势正确,并在连贯复杂的动作中处处保持正确的姿势。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一、头部
头
头要端正,平直,不低头,千万不能左右倾斜,转动时要自然真理,防止摇头晃脑。面部肌肉要自然放松,不要故意做一些怪样。头应当随着主要的手或足转动,定式时,目光应视前方。眼光应有定向而又不呆视,眼神应兼顾上下左右。口唇要轻闭,齿轻合,舌尖轻抵上颚。要始终用鼻呼吸,呼吸要自然,应做到呼吸与动作配合,以呼吸绵绵、顺其自然为合适。下颚要向内收敛,不向前仰起,不能内收过多。耳朵要静听身后,兼顾左右,心平气静,听觉自然灵敏。
顶
虚领顶劲在太极拳中特别强调。顶劲的要求是头顶百会穴轻轻上提,好像头顶上有绳索悬着,又好像头顶上顶着一碗满水那样不能摇摆。百会穴与会阴穴要保持上下垂直的姿势。顶劲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要虚虚领起,若有若无,不可硬往上顶。
项
颈项要端正竖起,而且要松竖,不犯强硬,这样左右转动方能自然、灵活。颈项能否松竖同虚领顶劲能否适当领起极有关系。顶劲领太过,颈项会连带地强硬起来;顶劲领不起来,颈项也会连带地软塌下去。练习时,眼神向何处转动,颈项也随着向何处转动。
二、上肢部
肩
肩关节是上肢极为重要的关节,因为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大。首先要求松开肩关节,练习时不论以身领手或以手领身,都是顺势转圈的。
松开关节是在意识弓导下,经过比较长期的锻炼才能逐渐做到的,动作熟练后,肩关节自然会逐渐松开而下沉沉肩垂肘列为太极拳重要法则之一。
初练时应从全身放松上着想,对肩关节也从放松上着想,练拳日久后,懂得虚实的变换就要从沉着上着想,使内劲由松柔趋于沉着,手臂就将极为轻灵圆活,也就极为柔软沉重。
肘
练习时,肘关节始终要微屈具有下垂劲,若肘尖面上抬起,那是上抬劲,与要求相反。肘部若远离身躯向外凸出,是舍近就远的做法,既妨碍沉肩,也影响沉气。
同时,因为两肋暴露太大,在技击性上也是不利的,肘是自然保护肋部的,肘与肋的关系,太极拳术语有“肘不贴肋,肘不离肋”。
腕
腕关节在全身关节中最为灵活,旋转度很大,对腕部,最应注意的是“坐腕”。在手臂伸缩、升降、缠转过程中,腕部既不要强硬,也不要软弱,而是柔活有韧性地运转。
但是,腕部在运转中逢下塌或前推的动作时,仍要坐腕。到定式时,腕部应该随着身法而沉着下塌,并有定向。
手手最为灵巧,手法的变化最多,太极拳的手型有分掌、拳、勾三种,套路内以掌为主。太极拳掌法的特点为手指松舒。掌按出时,不可太过于膝,太过于膝易失重心,手臂应处处屈而不立,保持蓄势。
太极拳的握拳形式,同其他拳种的一般握拳形式是一致的,但它是从松柔人手的,所以握拳也不宜太紧。
但是不论松握或紧握,都应该有团聚其气势的意念,使有分之不能开、击之不能散的作用。太极拳的击拳前伸时,小指根节二节中间平面领劲,以劲能贯注于拳为标准。
勾
勾手是五指撮在一起,手指下垂的一种式子,正常是由掌变勾。太极拳中的勾手经常为乘势转圈中做勾手,五指尖撮拢下垂的形式,勾手是练习腕肋和指力的方法之一。
你知道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姿势有什么要求吗
三、躯干部
胸
太极拳采用的是腹式深呼吸,因此胸部应采用含胸的方式,在不增加呼吸频率的情况下来加强呼吸的深度,借以减除运动中气喘的现象。
含胸是胸部要有宽舒的感觉,它有利于做好腹式深呼吸运动。练习到一定程度时,以身领手,以手领身,顺势转圈,这时胸肌不但起着伸缩的作用,还起到上下左右弧形旋动的作用,这样对健身和技击都有很大的作用。
胸的虚实管两手,胸微内含,两锁骨松沉,动作时左右胸肌交替地变换虚实,弧形旋转,就能够正确有效地发挥“上于两膊相系”的攻防作用和虚实变换。动作越练得细微精确,增强体质的效果就越好。下肢虚腿要与含胸“相吸相系",使上下对称。
背脊
“含胸”和“拔背”是联在一起的。拔背是当胸略内含时,背部肌肉往下松沉,而两肩中间脊骨(颈下脊椎第三根脊骨)有鼓起上提并略带往后上方拉起,不能单纯地往后拉。
这样,背部肌肉就有一定的张力和弹性。由于背脊同肩臂相连,太极拳所论的“力由脊发”,实际上是肩和背的肌肉一齐配合用力,而不是一部分肌肉孤立地用力。含胸拔背的姿势要自然,胸背部肌肉的松沉不能故意用力做作。
腹
太极拳的腹式深呼吸运动和含胸拔背的细致练法,对预防和治疗内脏器官、机能的各种慢性疾病极有成效。气沉丹田是通过腹式深呼吸来实现的,腹式深呼吸有助于润滑内肠和增强腹壁肌的韧性和弹性,使横膈运动。
腹部时松时紧运动着,练习时间长,腹部逐渐充实圆满,富于韧性和弹性,可以增强抵抗力。初学时注意放松腹部肌肉,到动作熟练些,再做腹式呼吸,使小腹充实。
腰
腰是上下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整重心的稳定以及使劲力到达肢体各部位,都起着主要作用。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是松、沉、直。
要松而沉,又是为了使气沉丹田能够沉得充分,使上体气不上浮,下肢稳当有力,而又转动灵活。
为了防止把腰误练成为内凹或外凸的形状,又要求腰部能直。直腰还能够使得腹肌松弛,从而在练拳时对呼吸深长有利。
太极拳注重身法,因此总的虚实在腰部,次在胸,腰部在动作时左右腰隙交替抽换来分虚实。
腰隙管两腿,腰隙实的一面,下边的`腿也实:腰隙虚的一面,下边的腿也虚。但仍需贯彻“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原则,使实不沾煞而偏沉,虚非无意而偏浮
臀
臀部的生理构造是微向外凸,但在练习时如果过于外凸,必有弯腰、低头之病,故太极拳家提出“敛臀”的要求。练拳者应注意不要蹶起屁股,应注意向里收进。
“敛臀”的主要作用是在气沉丹田和裆部会阴虚虚上提的配合,能使腹部充实加强横膈呼吸运动的作用,能使腹肌、大小肠、泌尿系统和肾脏获得更好的、有规律的锻炼,也有助于提高腹肌的韧性和弹性。
其次,“敛臀”后臀部易于保持中正,不像凸臀那样容易扭臀而常常使“尾闾中正”受到影响。敛臀也必须在做到其他各项要求的基础上,特别要在做到正确松胯和屈膝的情况下,才能做好。
四、下肢部
裆
裆即会阴部位,头顶百会穴的虚领顶劲要与会阴穴上下相呼应,这是保持身法端正、上下一条线的锻炼方法。裆要圆,又要虚,不可夹住像人字形的尖裆。两膝有微向里扣的意思,裆自然能圆。
胯
下肢三大关节为胯、膝、踝。首先要求松开胯关节,胯关节松开后,腰腿的动作就更为灵活协调。在圆裆之下松胯。
可使耻骨联合和坐骨结节上的关节隙缝扩大,运动度从而得到扩大,这样就灵活了腿部的弧形运动,使内劲上升到腰脊,起到了开胯的作用。
膝
腿部支撑全身活动的重量,而以膝关节的负担最大因此膝关节必须有力而又灵活。太极拳经常屈膝做缓慢均匀的动作,动步时,始终轮流以一足支持重心,胯根撑开旋动时,膝关节随着另一足提起,缓缓地迈出去而旋动着。
因此,膝关节的负担要比练快速动作的拳种要大得多。胯关节和膝关节的旋动频繁,也加强了动作的灵活性。
腿与臂是上下配合一致划弧线圈的,不是直线弓出和直线后坐的,这是做到由脚而腿而腰脊而形于手指的完整一体的关键,也是胯关节和膝关节灵活而富有弹性才能做到的。
足
足为步型、步法的根基,足部动作要正确、灵活、稳当。根基不稳,稍有偏差,步型、步法必乱。迈步时,先须坐稳于一腿,屈膝松胯,稳定重心,然后另一腿缓缓地弧形迈出。
骨和关节
人体206块骨头,都靠关节的连续来负担重量和进行活动。太极拳要求在动作中用意识来放松关节、拉长韧带,增强其弹性和灵活性,使动作能够达到节节贯串。
同时还要注意骨节要对准,不准则是无力的体现,即要用骨节对准的方法使脊柱关节锻炼得更为灵活而稳固,并使骨与骨之间能够更好地分担重量,从而增强力量和耐力。
太极拳对关节的训练是时松时紧的。此外,要在全身放松的要求下来逐步松开各个关节。太极拳练习时是一动无有不动,应在腰脊的运动下,带动四肢进行螺旋形地上下、左右缠绕伸缩动作,从节节贯串起到引长身肢的作用。
在定式时,还特别要注意脊柱骨节对准,使负荷能力加强,全身骨节既求松开,又要虚虚对准,使内含腾挪之意。在整个套路的一开一合、一虚一实的运转中,关节在肌肉和韧带的牵动下,得到时松时紧和有规律。
太极拳对身体部位的位置要求,是历代太极拳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以及集中群众们的智慧,从而提出对外形和内动上一系列的要求。相信大家在了解了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姿势要求之后能够对太极拳动作的正确有一定的帮助。
简述太极拳的姿势要求
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
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
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
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
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
;太极拳基本动作要求
导语:太极拳是很受中老年人喜欢的养生运动,也是普及度最好的武术之一,那么练太极拳基本动作要求和步骤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我介绍的太极拳练习技巧,欢迎参考!
太极拳练习基本动作要求
1、头正:虚领顶颈、两目内视、鼻尖对肚脐、两耳下垂、闭口卷舌。
2、身直:直腰扩带、虚胸实腹、尾闾下垂、背拔胸舒。
3、脚平:脚平屈膝、松胯圆裆(四平:脚平、胯平、肩平、两耳平)
4、手长:沉肩坠肘、两臂松展、两弘弧圆、提腕沉指根空手心,中指与曲池成一线。
5、运动(行拳)技术要求:头身一体腰先动,脚板平吸三鼎重,肩胯肘膝两四分两两两两合,梢中根身节节通。
6、练功四步走:收心定意。舒展筋骨。协调平衡。修身养性。
7、练成四层劲:第一绷劲。第二整体劲。第三缠丝劲。第四化劲。
8、阴阳要平衡、虚实要分清: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刚柔相济,动静相兼。
练太极拳的基本步骤1、静坐
上身要求如静立,下身要求坐在与小腿等高的椅子、屁股只坐三寸、两脚板与肩同宽平置地面。要天天练,要有内向思维和良性思维及立体思维(形象思维),使自己坐后浑身惬意。口诀是:一球充满二极(百会与尾闾)抻。
2、晃海
尾闾固定,上身直立不变地摇晃,内脏放松、过饥过饱不练。
3、站桩(静立)
面阴背阳,类似立正姿势,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分开(距离以大趾高骨处为本人一拳宽)、脚板四周均匀着地脚心空吸、重心在两脚心连线中点上。膝盖微曲对大趾根。尾闾垂对足跟。掖胯敛臀、松腰竖脊、虚领顶颈(要使脊椎骨节节松开)。松肩垂肘、舒胸开掖。两臂自然下垂、小指对裤缝、指根松、手心开、两中指尖通过重心意对。头正项直鼻对脐,双眼皮下松内视、脸部肌肉全部放松、牙齿微着、舌尖轻抵上颚舌根松。气沉小腹、呼吸自然。一般站15-30分钟,如惬意可延长。济生称此“为基本健康的路线”。要天天练,要练1-3个月,使己有了一种内抻劲即内劲方可练拳。口诀是:圆锥抻满天地通。
4、行步(猫步或叫趟泥步)
口诀是:三足鼎立下盘重。要天天练。
5、学六大架势
大捋。揽雀尾。搂膝拗步。倒撵猴。云劈手。野马分鬃
6、学九式太极
先定步学上身动作。再学下肢动作(上肢不动)。最后合成。
;
太极练拳的基本步骤
太极拳的养生功效是非常神奇的,生活中我们可以适当练习。但是我们一定要掌握太极养生练拳步骤,这样我们练习的才更快。太极养生桩也是非常好的养生方式,也可以时常练习。接下来就让我们随着太极拳教学来了解一下吧!以下仅供参考!
一、掌握拳理
太极拳拳理细微,法则严密。从皮、毛、骨、肉、筋、络、气、血、五脏六腑处处有法则,有规矩。例如"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拳理是什么意思要在明白的基础上来把握要领。
各部位的拳理弄通后拳自然好练。自己就知道应怎么做,应怎么让身体的各部守法。各部位应做到什么标准或要求,都要问为什么做到真正的明白。如果你管不住自己的部位,那你不可能管住(打击)别人,那对方必然管住(打击)你。
学习太极拳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人为了急于求成,最终是一事无成,在生活中也会很失败。
二、学会站桩
站无极桩,调整自己的身体,把练太极的要求先练进体内。如神要守住,心要静,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到丹田。裹裆敛臀含胸实腹。舌顶上颚等要求,确实进体,把这些法则及要求都守住了,再进行下一步。
三、走太极步
走太极步,也叫行桩。在练习太极步时,法则要求可能你又守不住了,但必须守住。它和站桩的要求是一样的,只是腿在走步在行。走时身体决对要平稳,不能忽高忽低,平视10米左右。当然,走行桩有走行桩的标准和尺寸,这些都要把握好。
四、盘架
太极步练成后开始盘架。太极步练成给盘架和推手技击打下了深厚的基础。盘架时,式子不要贪多,应练好一个式子,没病式之后再进行下一个式子。按顶、扁、丢、抗,四病去查找自己。然后再找放松、舒展、大方、自然。
初学太极拳要从盘架练起,这样有利于快速学习,长期坚持练习太极拳能提高身体的柔韧度。
五、懂劲
太极功夫深的人都知道,懂劲才有神明。盘架练成后要找紧凑。练紧凑时更要讲尺寸分毫。如果尺寸差了,气不能入骨,功不会上身。
检查每一式是否进体;每一手或每一个动作是否合乎要求;开合是否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每一手有没有罗旋力、缠丝劲。
更要知道,劲是否来自腰,取劲是否取自脚。通过脚根送到腿,又送到腰。通过腰送到臂上。形于手指等要求要严格的检查自己。然后再检查自己有没有病式、病手,处处到位,事事得体。
如果都做到了就会脱胎换骨、浑元一气、气敛入骨、三关起动、周身一家、内外合一、阴阳平合、开合自然得体。这就是就懂劲了,你要接近神明了。
六、推手
懂劲后,再练习推手。推手过早会出现很多病手、病劲、病式,时间一长不好改正。通过推手硼、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来找劲。
检查是否做到"四两拨千斤",是否劲由内换,舍己从人,是否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是否单重发力然后进入乱环。推手练习成熟后给技击打下了基础。
七、技击
无论任何太极拳式,技击和养生都是最高的`目标。两种缺一都是不理想的。在历史上,高手如云,现在为何练习者多,技击者少。这是因为我们的心没达到。要知道推手不是目的,技击和养生才是最高的目标。
应从每一式,每一手找变化找劲。硼、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太极无虚式,式式可打人,式式变化无穷刚柔相济。只要你找一个功夫好的的老师做指导,按拳理要求认真练,自然会成为太极技击和养生高手。
八、太极养生
只要按上述七项要求来练,人就会平合了阴阳,补先天。五行相生,心静神舒气贴己。气敛如骨,气血一旺,身体会一天一天健壮,病自然没了。
太极养生桩的两大特点
桩功是太极拳的入门功,有许多人觉得太极桩功非常枯燥乏味,其实不然,太极桩功是灵活多变的,而且还有健身养生作用。
太极养生桩
全意太极养生桩,是由陈氏太极拳名家陈全意老师根据中医的经络学说,结合太极拳的导引吐纳之术,独创的一种养生桩法。
首先,该桩法具有简单易学的特点
全意老师长年在外授拳,看到现代都市人生活压力大,时间紧张,没有太多的时间投入锻炼,于是删繁就简,创造出这套只需3-5分钟就能完成的桩法。
练习太极养生桩可以加快汗液排出,提高淋巴系统的代谢功能,同时静心练太极养生桩能缓解压力,释放疲劳。
其次,该桩法还有功效神奇的特点
该桩法通过刺激腿部足少阳、足少阴两条经络及任、督、带、冲四脉,改善肝、胆、膀胱、肾、脾、胃六脏器的血液循环,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效果,对腰颈椎、心脑血管问题效果尤其显著。
;练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什么
练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什么,生活中相信你会看到不少中老年人在广场上打太极拳。而且太极拳是一种修身养心的运动,还是极富中国传统民族特色元素的文化形态。以下分享练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什么。
练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什么1太极拳练习的基本功有哪些基本功一:前后摆拳基本功是将劲力从前臂出,经腹部(剑状穴处),到手掌,然后由指传拳,拳入掌,然后手掌出击,同时,气沉丹田,以剑气作力。
不管是手摆拳,还是从头顶发出的摆拳,都要以剑状穴来施展,通过内部的气血和发劲时手发出的拳来配合使用。这就是太极拳的第一种前摆拳基本功。太极拳的第二种前摆拳,也可以简单的把它想象成将前掌作用于拳头打出,同时,可将手形象想象成一个一对一的对打。
在这种前摆拳练习中,应该注意,手的前指不能完全伸直,同时不能有前臂弯曲。手心不能内扣,而是以拳心作用于拳头,来发力。前臂保持伸直状态。
基本功练习二:身体平衡如果在摆拳动作已经做好基本功训练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如身体平衡,前后摆拳训练,这一套组合拳是练习拳击最基础的一套动作,目的是锻炼前臂肌肉力量,不能以手心用力。
练习一步时要使手腕伸直,手指蜷紧不能屈曲,指甲在手掌正中心位置,手掌向前挥出。只要掌握了太极拳的这套技术,就可以练习下面这一步了。身体平衡做好以后,做好这一步,就能够打太极拳了。
要求不仅会用前摆拳练习身体平衡,还要会用后摆拳来练习,前摆拳练习身体平衡和后摆拳练习身体稳定。太极拳是一项身心协调性的体育运动,能够充分地刺激人体内部的气色,激发人体内在的潜能,锻炼人体的反应能力,使人体健康,是一项有利于人们健康和增强体质的体育运动。
而且练习太极拳不仅仅是在发挥出武术功能,并且还可以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心境平和,身体健康是一项非常全面的体育运动。我最不忍心回答这样的问题。我学太极拳没有几年。也就能看懂三步崩拳四步崩拳三十六劲。就像那些练气功和养生那些都是真东西,可是很多人都没看懂。太极拳讲的是平衡。打发子力要分阴阳配合。手上阴一分正打发你的身体一分正。
练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什么2想要练好太极拳必须先掌握气息呼吸,气是力之源,力是气之华,练太极拳不能急于求成,要知道太极拳发力须沉肩坠肘,松腰拔背,要把自己练得松沉、舒展、空灵、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心正不生乱念,然后再打拳、作动作,一定要练到“灵活”,以“松、沉、空、静”的道理,正确的要领来练,不断练就可以练到境界了。
太极拳是一种内涵与外练相结合的体育锻炼,要想练好太极拳,首先要在学习正确的传统文化之外,能接受正确的`太极拳训练,我们可以通过太极拳的“开肩、降肘、外摆肘、内收胯、束马”六个动作来练太极拳,这六个动作要领是我们掌握太极拳需要掌握的六个基本动作,是我们每一个人必须会练的
因为它们对身体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将六个动作的要领呈现给大家,给大家介绍一下“沉肩坠肘、松腰拔背、气沉丹田、专心致志、心正不生乱念”这六个动作对练习太极拳的重要性。
沉肩坠肘,大家可以把肘关节往前伸,肘关节一伸有种手臂是直的感觉,就是沉肩,这种感觉是沉肩沉肘的基础。当我们身体不好使劲的时候我们的手臂经常是弯曲的,没有平时的伸直劲,这是因为没有沉肩,如果身体自身觉得紧张了就要把肩部向前伸一下,将两肩一交叉就是沉肩坠肘了。
我们头前冲出去,身体要灵活,这种冲劲是沉肩坠肘带出来的,我们要像吸铁木一样吸住自己的肩胛骨,使其沉,这样才有冲劲,不然就只是身体前冲出去,身体灵活也不行,冲劲的感觉叫沉肩坠肘了。
练拳不练力,练拳要练沉肩坠肘,打拳不用力,这个人你就不用练了,基本练都练不好的,在你身体自己感觉不灵活的时候身体一硬就很容易打出劲,这也是吃力不讨好。整个身体一僵硬就不灵活,一打拳就打不起劲,就会摔跤,身体肌肉力量不足打不过来,这也是目前学拳人都欠缺的
所以要练好太极拳一定要从练胳膊开始练起,为什么?胳膊变成直臂时,可以代替腿,能够练出胯的力量,整个身体都变成一个直臂型了,打拳都练沉肩坠肘了,所以要练好太极拳,身体必须先沉肩坠肘。
练太极拳的基本功是什么3怎么减缓和避免太极拳时出现的气喘
太极拳采用腹式深呼吸,从而使胸部应采用含胸的方式,在不增加呼吸频率的情况下便可加强呼吸的深度,借以减除运动中气喘的现象。
太极拳的腹式深呼吸运动和含胸拔背的细致练法,对预防和治疗内脏器官、机能的各种慢性疾病极有成效。气沉丹田是通过腹式深呼吸来实现的,腹式深呼吸有助于润滑内肠和增强腹壁肌的韧性和弹性,使横膈运动。腹部时松时紧运动着,练习时间长,腹部逐渐充实圆满,富于韧性和弹性,可以增强抵抗力。
太极拳练习时是一动无有不动,应在腰脊的运动下,带动四肢进行螺旋形地上下、左右缠绕伸缩动作,从节节贯串起到引长身肢的作用。在定式时,还特别要注意脊柱骨节对准,使负荷能力加强,全身骨节既求松开,又要虚虚对准,使内含腾挪之意。
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是历代太极拳家根据实践经验和集中群众的智慧而提出的外形和内动的要求。
太极拳掌法的特点为手指松舒掌按出时,不可太过于膝,太过于膝易失重心,手臂应处处屈而不立,保持蓄势。
太极拳的锻炼要领如下:
1、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虚灵者,乃有意无意,若有若无之意念。顶劲者,乃头正项竖,头顶领起。虚灵顶劲,即通过意念以内劲轻轻上拔,以头顶虚虚领起全身。它是在保持头颈松活自然前提下,颈项肌肉微微向上拔伸。
顶劲上领不可太过,亦不能不及,其意念亦要若有若无,否则,若用力向上硬顶,则颈项僵硬,影响气血流通;若意念过重则,则气涌于头,血压升高,足下亦不稳定;若顶劲不及,则提不起精神,容易产生杂念。
气沉丹田即气沉于下丹田。其气者,乃为内气,而非呼吸之气。丹田或下丹田,乃脐下小腹之区域,其前有肚脐、后有命门、下有会阴,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
2、沉肩坠肘,含胸拔背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即两肩锁关节分别向外侧松开,两肩下沉,手臂有增长之意。否则,若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坠矣。坠肘往往影响沉肩,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故欲垂肩则先坠肘。
总之,垂肩、坠肘与含胸有助于气沉丹田,拔背则可虚灵顶劲,使清阳之气上升。
3、尾闾中正,虚实分明
尾闾中正,是在腰、胯、尾闾放松的基础上,随着屈膝沉胯、卷腰敛臀,命门后撑,尾椎稍稍前收。尾椎前收不能太过,亦不能不及,过于前收则为“挺胯”,收之不及则为“突臀”。武禹襄曾有“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之说。
太极拳虚实分明,才能张弛有度,攻防有道,变化灵活,久练不疲。
4、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上下相随,是行拳时上肢、下肢和躯干等各部之间相系相随,协调配合,完整一气。正如杨澄甫先生所言:“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
上下相随的太极拳,两臂之间、两腿之间、两臂与两腿之间,似有一条无形的线相系相连,在意念引导下,以肩背、胯骨、腰脊等为纽带,左领右动,右领左随,上领下动,下动上随,互相配合,协调一致。
太极拳的习练要求如下:在运动规律上的要做到:松、稳、慢、匀;动作要连绵不断、舒展大方。松、稳、慢、匀四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要体现在太极拳整个套路中也是不容易做到的。打拳时静心是第一步,要静心就要沉气。要做到这两点,在起势之前站三、五分钟的无极桩是最好不过的了。
练习技巧:
1、舒展大方的拳架:
所谓的松,要身体内外都要放松。首先收敛大脑思维,练拳伊始就要收收心境,排除杂念。做到“平心静气”。心,就是意念,在开始练拳时摒除一切杂念,专心致志于调整身体的关节架构,尽力做好无极桩的状态。太极拳论里说的太极者无极而生,这时就要专注于”动静之机“的产生。意念一沉,练拳开始。
2、端庄的太极拳稳的前提:
稳在练拳中要注意的是中正的保持。每招每式要做到稳,就要守住“中”。太极拳是“圆”的运动,圆又是中转动中体现的。
转动身体这个圆柱体,不能有偏斜,不能拧着。这就要求髋关节的提、踏要稳, 要正。尾闾要时刻保持中正,把脊椎和颈椎竖直,以脊柱为中心来匹配重心的支撑力。避免偏重,使周身得到均衡的运动。
3、慢不能懈,快不能丢:
所谓慢,就是动作要慢。在以意气的支配下而表现到身体四肢上,在极静的状态下产生出极动的动,在慢慢运动中产生出来的极快。在运动时要不急不躁,在这似动而不急动、似静而不纯静的活动中,完成这一整套拳的练习,使周身的关节得到日常生活得不到的活动;身体外形上的动由内部骨骼的运动而催动。
这样的运动方式,不但不会伤身,而且还可以养气。能使全身的筋骨、关节、肌肉,在没有激烈运动的情况下得到最深层次的锻炼。以达到强身健体的养生目的。所以年老体弱的人群,最适合进行这种缓慢而深层次的健身运动。
太极拳的基本功主要是腰腿功。首先是各种步型的正确定型。每天在走架时,必须走一趟来专门注意脚下各种步型的正确性及领略一下要领,不断加深体会,加以提高。其次是桩功的练习。桩功包括弓步桩、虚步桩、浑圆桩及三体式桩等,以及独立抱膝等练习。在走架时间以外,经常练习这些桩步,使下肢力量日渐加强,内气和内劲日渐充足。每天不论早晚,抽一点时间站桩,每天站30分钟以上。每次桩式可以不同,但必须坚持一种。不应在同一次练习中频频更换桩式或双腿轮换太快,要使每侧下肢有足够的静力负荷量。
下面简单地介绍4项与太极拳锻炼有关的武术基本功,提供给读者作参考。
(1)肩臂功。
1)耸肩沉肩:
①垂手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上耸提;③双肩同时向下松坠,如此上耸下沉多次轮换交替(也可按拍子去做);④恢复原状。
要求:身体自然直立,肩关节放松,上耸下沉轻松自然,节奏明快、均匀。
2)开肩合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裹合;③恢复原状;④双肩同时向后展开;⑤恢复原状。以上5个动作连贯反复进行(也可按拍子做)。
要求:头容正直,双肩只在同一水平面上前后活动,不可上耸
3)前后转肩:
前转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前回环转动。 要求:双肩放松,转动快而均匀。
后转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同时向后回环转动。
要求:同前转肩。
左右交叉前后转肩:
①叉腰开立步站立;②双肩一先一后向前转动;③向前转动二个八拍之后,双肩再一先一后地向后转动。
要求:同前、后转肩。
4)掤臂挤圆:
①弓步站立,双手在体前相交(如右弓步,则右手在外,掌心对里;左腕附于右腕里侧,左手心向外。如左弓步,则左手在外,掌心向里,右腕附于左腕上,右手心向外)。②以意识引带双手向前作挤势,后腿微用力蹬,腰略发劲,双臂以掤圆之势向前挤迫。③放松,重心略向后移,但仍为弓步;双臂放松稍向后收回,但双腕仍相贴近。如此按②③反复运动。
要求:不要用拙力,双臂前挤与弓步蹬腿、塌腰协调,挤迫与放松收回要柔韧而富有弹性,双肩松沉,不可抬肘。
(2)腰功。
1)俯腰(高血压、眩晕等患者不宜做):
前俯:
①并步站立,双手1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
②上身俯腰前屈,双手贴地;③直体挺腰双手上举。按以上①②③,反复运动;④还原。
要求:双腿挺膝伸直站稳;上体尽量挺胸塌腰;前俯时要抬头,头顶不可下垂。
侧俯:
①并步直体站立,双手5指交叉(1 0指交组)、直臂上举,手心朝上;②上身左(右)转腰约450,双脚
不动;③上身向左(右)侧俯腰前屈,双手贴向地面;④上身回至动作①再向另一侧俯腰弯曲。以上4个动作反复做。⑤立正还原。
要求:同前俯。
2)转腰:
①双脚开立,双手叉腰;②以腰为轴,从左向前向右再向后或反向环绕,即做“腰部回旋”式动作。
要求:动作幅度尽可能大,双脚不能移动。
3)扭腰:
①双手叉腰,开步站立;②向左(右)扭腰,同时重心略向左(右)移,左(右)膝略曲,另一腿稍蹬
直;③向右(左)扭腰,同时重心移回右(左)侧,右(左)膝略屈曲坐实,另一腿稍蹬直。以上动作②③反复轮换做。④还原。
要求:双脚基本不动。
(3)腿功。
1)压腿:
正压:
①面对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并步站立;②一腿独立,另一腿提起向前平伸,用脚跟搁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脚尖向上跷,双手10指交组,按在膝盖上;③上身前俯下压,然后恢复上体直立,前俯下压与直体反复运动;④还原休息。双腿轮换锻炼(图3-31)。
侧压:
①侧对肋木(或平腰高的支承物),丁字步站立;②一腿独立,另一腿提起伸直,将脚跟搁在肋木(或支承物上),脚尖上跷,近肋木内侧之臂垂于裆前,外侧之臂屈肘上举,手心朝上;③上体侧屈下压,用上举之手去碰或握住被压腿的脚尖,然后还原。双腿轮换练习。
压腿的要求:①双腿挺膝伸直;②挺胸、直背、塌腰、收胯,被压腿的脚尖向上跷;③压腿的高度要逐步增高。
仆步压:
①左(或右)仆步下蹲,双手按于大腿近膝端。②重心下落,平铺腿压直,然后重心略上提,再下压;如果反复数次以后,换成另一侧的仆步,同样反复做动作②③后起立。
要求:①仆步步型要正确,上体正直;②臀部不要外翻突出,上体不要前俯;③平铺腿要伸直,脚掌缘不可外翻,下蹲腿脚跟应着地站实。
2)耗腿:
一腿直立,将另一腿抬高搁在体前肋木(或桌子、椅背等高物体上),静置数分钟,双腿轮换。
要求:双腿不可屈膝、上体自然正直。
3)扳腿:
前俯扳脚:
①左(右)腿屈膝下蹲,右(左)腿前伸,脚尖上跷,脚跟着地,双手扳住右(左)脚前掌;②双臂屈肘,上体前俯,尽量贴靠向右膝盖,然后还原。
要求:①挺胸、直背、塌腰、坐胯,上体尽量前探;②初练时前俯幅度可以小些。
独立抱腿:
①左(右)腿自然直膝站立,右(左)腿屈膝上提;②左(右)手抱住小腿的下端,右(左)腿向上抽提,大腿紧贴胸部,然后立正还原,双腿轮换练习(图3-32)。
要求:挺胸、直背,支撑腿挺膝伸直,上提腿应尽量提高。
4)前控腿:
①右(左)手扶持肋木(或桌、靠背椅等),侧身站立,左(右)手叉腰,左(右)腿屈膝提起,大腿提平;②左(右)膝前伸使小腿伸平,脚尖绷直或上跷。控制左(右)腿在平伸的状态,直立一段时间
(数分钟),轮换另一侧(图3-33)。
要求:①挺胸、直背,双腿伸直。②前控腿前伸时要缓缓伸出。
5)踢腿:
前踢:
①双手侧平举或叉腰;②一腿支撑,另一腿脚尖勾紧从下向前、向上、向眉间踢起;③前踢腿下地
后, (前进一步)即支撑体重,另一腿如前法踢起。双腿交替前踢,一直向前进步,走一段以后可以向
后转身继续练习(图3-34)。
要求:①挺胸、直背、平肩、收胯,双腿挺膝伸直;②前踢腿用力在脚,支撑腿脚趾抓地。
斜踢:
①双手侧平举或叉腰;②一腿支撑,一腿脚尖勾紧,从下向前、向上,向异侧的耳际踢起。下地后,即成支撑腿,另一腿又如前法斜踢。
要求:同前踢。
弹踢:
①双手握拳于腰或叉腰;②一腿支撑,一腿先屈膝大腿提平,然后放松膝关节,小腿向前、向上弹踢,脚面绷平,脚尖朝前。
要求:①挺胸直背;②弹踢有力、迅速。
外摆腿:
①双手侧平举;②一腿支撑,一腿脚尖勾紧从下向异侧踢起,经面部向同侧外摆落下。双腿轮换。
答案来源网络,供参考~
山人运动祝拳友身体康健,运动畅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