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D
评价外科病人营养状况的指标有:
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的半衰期分别为20天、8天和2天,因此血浆前白蛋白测定可反映机体 短期内营养状态的变化。
首先,饮食成分要改一改,要想出肌肉,需要大量蛋白质。
(注:蛋白质会导致大便粘稠、漆黑,而且很臭……但是为了你健壮的身体,你就忍受吧!或者再加上些青菜一起吃)
其次,运动锻炼的时候,注意肌肉的离心运动,离心运动比向心运动的效果好很多倍,所以向心运动要快速,离心运动要慢速做。
(注:向心运动是指肌肉的收缩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离心运动是指肌肉收缩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比如说哑铃屈肘锻炼肱二头肌时,屈肘时就是向心运动,伸肘时是离心运动,所以屈肘要快速,伸肘要慢慢慢慢做,效果倍儿好)
再次,先练大肌肉,再练小肌肉,顺序不要搞反了
(注:大肌肉就是胸大肌,斜方肌,菱形肌、前锯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腘绳肌、小腿三头肌、胫前肌等等这些大块肌肉。小肌肉是只多裂肌等等。因为小肌肉容易疲劳,先练小肌肉的话身体就会疲劳,没法继续练好大肌肉,所以!先练大肌肉,再练小肌肉)
So!我们得出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每天早上吃5个左右的煮鸡蛋的蛋白!(注:只吃蛋白,蛋黄不要吃,蛋黄的固醇太高,多身体不好)
如果有条件可以加吃点蛋白粉,肌肉起的快,而且容易保持
2吃鱼和豆腐(前提是身体健康,没什么痛风等疾病的话才能吃)
3打篮球倒是也行,但是效果不是很大。因为那是全身锻炼。你现在应该针对每一块肌肉强化训练,单独锻炼。可以去健身房用专门的训练器材针对各块肌肉训练,也可以自己在家练,但是动作要做对,练习以上所说的肌肉,百度里面有每块肌肉的练习方法。
4每天晨跑是对的,因为肌肉要在运动至少10分钟以后才开始活跃起来!所以保持晨跑,跑十分钟左右回来练肌肉效果好!
5俯卧撑是对的,这个动作主要是锻炼胸大肌,撑起的时候是向心运动,卧下的时候是离心运动,所以要快起慢卧!很慢很慢的那种卧下去~
6臂力器有很多,不知道你用的是哪种,但是你需要清楚手臂上的每块肌肉训练动作都不同。前臂有些旋前旋后的肌群可以先不练,练大肌肉,主要是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每个肌肉动作都不同,针对性训练。用哑铃即可
7针对训练完以后,需要做一些核心区的训练,现在运动科学里主张核心区是最重要的,通俗一点就是腰腹部,做腹桥、仰桥、侧桥。腹桥有八级。这些核心区训练有助于肌肉的保持。一个人的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核心区!很重要!这个好好练
8一定要坚持的做下去,当成一种习惯,蛋白粉和核心区的锻炼能很好的保持肌肉。肌肉练起来后是会慢慢又消失的,所以一定要不停练习,才能保持住已经练起来的肌肉!
哎哟~不行了,手都打酸了……看在我这么认真的份上……财富值就给我吧~哈哈~有什么我没说明白的可以追问~谢谢哈!
我们说了很多次的 生长曲线
最近发现有些家长还不太认识这个线
工具是好工具,不会用就可惜啦
来来来
生长曲线小课堂
开讲啦
第一点:生长曲线的由来及作用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弃用旧曲线,提出绘制新的生长曲线。1997 ~2003 年期间进行了多中心生长参考标准研究,以制定新的曲线,用以评估全世界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采集数据来自各种民族背景和文化环境(巴西、加纳、印度、挪威、阿曼和美国)的8440 名健康的母乳喂养婴幼儿。
——特意挑选生活在可能有利于充分实现其遗传生长潜力的条件下的健康儿童。
——为制定标准而挑选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并且不吸烟。
——生长曲线对五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发育作了最佳描述。
——标准描绘了最优环境条件下幼儿期的正常生长情况。
——可用于对各地的儿童进行评估,不论其种族、社会经济状况和喂养形式。
其实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生长曲线的背景和出发点我们就可以知道,生长曲线是孩子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参考标准。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孩子的生长曲线,来发现哺育中可能需要关注和调整的情况。
而因为生长曲线制作采集的数据样本来自全球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下的健康母乳喂养婴儿及其母亲,所以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普适性,可以作为全球各地儿童的评估标准,中国当然也包含在内。
第二点,如何来制作生长曲线呢?
两个版本 :男宝宝和女宝宝。
N多参数 :年龄/身高/体重/BMI(体重指数)/头围/臀围/肩胛下皮褶厚度/肱三头肌皮褶厚度/运动发展里程碑/体重速度/头围速度/身高速度……等非常详细的标准。
一般我们用到的比较多的就是 年龄/身高/体重 的曲线表格。
(举例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年龄/身高和体重的女宝0-2岁版,还有0-6个月,0-5岁的表格,爸爸妈妈根据月龄选择更便利制作曲线的图表即可。)
1、体重生长曲线
这张是 年龄/体重 的生长曲线。
在横轴(年龄轴)上找到对应月龄:0、1、2、3月;
在纵轴(体重轴)上找到体重数值:32、43、58、65kg;
在每个月龄和体重数值交汇点划上一个点。以此类推,将对应的点连成线就是这个女宝宝的体重曲线。
2、身高生长曲线
这张是 年龄/身高 的生长曲线。
在横轴(年龄轴)上找到对应月龄:0、1、2、3月;
在纵轴(身高轴)上找到身高数值:50、55、58、63cm,
在每个月龄和身高数值的交汇点划上一个点。以此类推,将对应的点再连成线就是这个女宝宝的身高曲线。
如果是男宝宝的,只需要在世界卫生组织的男宝版生长曲线图上制作即可,方法一致。
第三点,制作好了生长曲线,怎么解读呢?
1、看生长曲线所在的总体区间
看最右侧,有3-97这一串数字。这一串数字的意义是:在生长曲线图的最右侧有3-97这一串数字。这一串数字的意义就是把同样大的100个男孩的身高由低到高排序,如果排名第3的宝宝则落在3rd那曲线上。
我们通常认为曲线在 3-97之间的都是正常的数值 ,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落在50这条线才是正常。
2、看生长曲线总体趋势
比起看每个数值是否落在正常范围内,更重要的是整条曲线的总体趋势。
总体趋势是平稳增长的我们就说孩子的发育是OK的。当然,也会有孩子前期猛涨,后期平缓或是相反的现象,这些都是有可能的。
例如:
21 总体平缓上升的曲线:
22 前期较平缓后期有追赶的曲线
3、看生长曲线的波动幅度
当出现上面所说的非平稳匀速增长,出现曲线波动时,要怎么去解读呢?
31 正常曲线:
在3-97的 任一曲线上 小幅波动
32 正常曲线:
在 两条曲线之间 的区间内波动
33 需要关注:
曲线 突破两个区间 持续向上 ,需要考察孩子的进食是否按需、活动量是否足够等因素。
34 需要关注:
曲线 突破两个区间持续向下 ,甚至掉下3%这条曲线,可能存在发育迟缓问题,需要考察孩子的摄入量、身体生理病痛等原因。
爸爸妈妈们了解了生长曲线的制作和解读,是不是对宝贝的发育更有把握了呢?
当然,孩子的发展并不是一串数字一根曲线就能完全表达和诠释的,孩子是立体的,也是多维的,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坚持母乳喂养,增加亲子互动,给孩子更多的接纳和爱,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足够的成长探索空间。
正确的测量方法非常重要,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会增大测量误差,进而影响测量结果,导致不正确的评价。
要想了解全面评估儿童生长发育情况的方法,请参考:
教您如何正确评价儿童的身高体重是否标准
WHO儿童生长标准包含的指标有:年龄别身长/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长别体重、身高别体重、年龄别体重指数、年龄别头围、年龄别上臂围、年龄别三头肌皮摺厚度、年龄别肩胛下皮摺厚度。
下面将介绍这些指标的具体内容和建议的测量方法。
WHO在计算年龄时采用一个标准的计算方法,具体参考下面的介绍。
WHO儿童生长标准的指标和相应的时间范围
生长指标
范围
年龄别身长/身高
0 - 60 个月
年龄别体重
0 - 60 个月
身长别体重
45 - 110 cm
身高别体重
65 - 120 cm
年龄别体重指数(BMI)
0 - 60 个月
年龄别头围
0 - 60 个月
年龄别上臂围
3 - 60 个月
年龄别三头肌皮摺厚度
3 - 60 个月
年龄别肩胛下皮摺厚度
3 - 60 个月
WHO儿童生长标准为这些指标分别生成了Z评分和百分位数的图表。
WHO的年龄计算方法
WHO的一个月是 304375 天。
所以:
2 个月 = 60875 天
10 个月= 304375 天
24 个月= 7305 天
年龄别身长/身高
年龄别身长/身高指标包含 0 - 24 个月(出生到2周岁)的身长指标和 24 - 60 个月(2周岁到5周岁)的身高指标。0 - 24 个月时,儿童测量时采用躺着的姿势,所以叫身长指标,24 - 60 个月时,儿童测量时采用站立的姿势,所以叫身高指标。
根据对 18 - 30 个月的儿童的身长和身高的分析,发现儿童在躺着和站立测量时指标的值会差 07cm 左右,也就是躺着的姿势比站立的姿势测量结果会多 07 cm左右。所以,如果在 24 个月以内采用站立姿势测量,测量结果要加上 07 cm,如果在 24 个月以后采用躺着姿势测量,测量结果要减去 07 cm,之后,再与WHO的年龄别身长/身高指标比较。
提示:在使用本软件时添加身长/身高指标时,您只需选择测量时的姿势,软件会自动完成上述计算。
这个指标可以辅助判断儿童身材矮小是否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或者多病,但是儿童身材高却很少发现问题,除非过高或内分泌紊乱。
建议测量方法
1 0 - 24 个月儿童建议采用躺着测量的方式。可以自制一个测量工具,如下:
头部的位置是固定的,脚部的位置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移动。稍微改造一下,也可成为站立测量的工具,即脚部的位置固定,头部的位置可以调节。
测量时:
要让儿童尽量清楚你的意图,要让他保持放松,不要强迫去测量。
速度是关键,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测量,免得引起儿童不适或儿童开始变换姿势。
测量要至少二个人来完成,一个人扶者儿童的头部,贴在头部的立板上,
另一个人让儿童的腿尽量伸直,脚掌贴在立板上,完成测量。
2 24 - 60 个月的儿童建议采用站立姿势测量。
年龄别体重
年龄别体重包含的是 0 - 60 个月(出生到5周岁)的体重指标。
测量体重时,要注意儿童是否有双脚水肿,并进行记录。
这个指标通常用来评估儿童体重是否不足或严重不足,但通常不用它来判断儿童体重超重或肥胖。体重比较容易测量,是常用的评估生长发育的指标,但有些情况下,不能单纯依赖体重指标,要同时注意儿童是否身材矮小(生长缓慢)或身体纤细等情况。
建议测量方法
1 推荐使用带有如下功能的体重计。
· 结实、稳固和持久耐用的
· 电子秤(带有数字显示屏)
· 测量上限是 150 Kg
· 测量精度是 01 Kg(100g)
· 去除包装重量
去除包装重量是指可以将包装放置在体重计的情况下,重量可以被重置为 0。例如:一个母亲可以站在体重计,测量出重量,然后重置为 0,然后,将儿童递给她,只是体重计显示出的重量是儿童的重量。
2 测量儿童重量时,可以分两种情况:
如果儿童自己可以单独站立,可以让儿童自己站在体重计上,测量体重。
如果儿童自己无法单独站立,需要母亲抱着儿童一起测量体重,然后再减去母亲的体重。
身长别体重
身长别体重是指不同身长的儿童体重的标准值。身长的范围是 45 - 110 cm。如果在测量身高时,采用躺着的姿势,则测量出的就是身长的值。
这一指标在无法知道儿童确切年龄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判断儿童低的指标值可能是消瘦或过度消瘦,消瘦通常由于近期的疾病或食物短缺导致体重严重下降,当然,也可能是长期的营养不良或疾病。儿童高的指标值预示着可能有变成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身高别体重
身高别体重是指不同身高的儿童体重的标准值。身高的范围是 65 - 120 cm。如果在测量身高时,采用站立的姿势,则测量出的就是身高的值。
这一指标在无法知道儿童确切年龄的情况下特别有用。
这个指标可以帮助判断儿童低的指标值可能是消瘦或过度消瘦,消瘦通常由于近期的疾病或食物短缺导致体重严重下降,当然,也可能是长期的营养不良或疾病。儿童高的指标值预示着可能有变成超重或肥胖的风险。
年龄别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是体重(Kg)与横卧身长或直立身高(m)的平方之比。为处理身长与身高之间的差别,用于计算年龄别体重指数的方法与上述针对年龄别身长/身高的方法不同。体重指数在 0 - 24 个月(出生到2周岁)是采用体重与身长的平方之比,在 24 - 60 个月(2周岁到5周岁)是采用体重与身高的平方之比。因此,您在计算时,0 - 24 个月的儿童如果采用站立姿势测量,需要加上 07 cm再进行计算,24 - 60 个月的儿童如果采用躺着姿势测量的话,需要减去 07 cm再进行计算。
体重指数在判断儿童是否超重或肥胖时特别有用。
体重指数曲线图与身长别体重、身高别体重的曲线图的结果往往非常相似。
年龄别头围
年龄别头围是指儿童在 0 - 60 个月(出生到5周岁)的头围的标准值。
头围是反映孩子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头围在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脑发育主要在生后头3年。正常小儿后囟门3个月闭合,前囟门1岁~1岁半闭合。过迟闭合要考虑有无佝偻病的可能。有的孩子出生时囟门就较小,闭合也会早些。这与母亲孕期营养状况较好有关。需要注意的是,并非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孩子头越大越聪明,聪明与否和头围大小并不成正比。孩子的头围在正常范围内就可以了。头围过大则要考虑有无脑肿瘤、脑积水的可能。
建议测量方法
1 准备软尺一根。
2 寻找儿童两条眉毛的眉弓;(备注:眉弓就是眉毛的最高点)
3 想象左右两眉中有一条线,并找到这条线的中心点;
4 将软尺的零点( 0 cm 部份) 放在眉弓连线的中点上,以此为起点,准备开始测量头围;
5 将软尺沿眉毛水平绕向儿童的头后;
6 寻找儿童脑后枕骨结节,并找到结节的中点,这是儿童头围测量中,脑后的最高点;
7 将软尺绕过儿童后脑结节中点,并准备将软呎绕回前脑;
8 将软尺重叠交叉,交叉处的数字即为儿童头围;
年龄别上臂围
年龄别上臂围是指儿童在 3 - 60 个月(3个月到5周岁)的上臂围的标准值。上臂围是骨骼、肌肉和皮肤、皮下组织的综合指标,可用以反映皮下脂肪厚度及营养状况。
建议测量方法
1 准备软尺一根。一般测量左上臂。
2 将软尺0点固定于上臂外侧肩峰至鹰嘴连线的中点,将软尺在同一水平绕上臂一周至0点,读数至小数点后一位数。
3 测量时上肢放松下垂,软尺只需紧挨皮肤即可,勿压迫皮下组织。
年龄别三头肌皮褶厚度
年龄别三头肌皮褶厚度是指儿童在 3 - 60 个月(3个月到5周岁)的三头肌皮褶厚度的标准值。皮下脂肪含量约占全身脂肪总量的50%,通过皮下脂肪含量的测定可推算全身脂肪总量。
建议测量方法
1 建议采用专用的皮褶厚度测量仪器。
2 儿童左上臂自然下垂,取左上臂背侧肩胛骨肩峰至尺骨鹰嘴连线的中点为被侧点。
3 与该点上方 1cm 处,以左手拇指与食指将皮肤连同皮下脂肪捏起成皱褶,捏起处两边的皮肤须对称。
4 用压力为 10g/mm2 的皮褶厚度计夹住皮褶。
5 应在夹住后保持2 - 3 秒钟,测定时间延长可使被侧点皮下脂肪被压缩,引起认为误差。
6 为减少误差,可连续测定 3 次取平均值。
年龄别肩胛下皮褶厚度
年龄别肩胛下皮褶厚度是指儿童在 3 - 60 个月(3个月到5周岁)的肩胛下皮褶厚度的标准值。
建议测量方法
1 建议采用专用的皮褶厚度测量仪器。
2 儿童左上臂自然下垂,取左肩胛骨下角,测定方法同三头肌皮褶厚度。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举止得体、健康漂亮的保险经纪人通常都能比其他同事签下更多客户,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美丽贴水」。根据国外相关调查,在能力相同情况下,漂亮的人要多赚5%。 不过有人可能要说,容貌是天生的,我自己也无能为力。「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这句通常用来数落女人的话其实同样适用于男性。其实,做个阳光美男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困难,您只要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就一定能达到令人赏心悦目的效果。 脸部:没有痤疮 满脸痤疮就像月球的环形山那样坑坑洼洼,这样的形象绝对无法与美男挂钩。所以,痤疮绝对是成为美男的大敌,不可坐视不管。 分析:虽然我们常听到类似「女人皮厚,连胡子都钻不出来」的打趣,可实际上,男性的皮肤要大大厚于女性的皮肤,尤其是真皮层部分,男人是货真价实的「厚脸皮」。其好处在于,油脂分泌往往比较旺盛,有助于增加皮肤的抵抗能力和防止水分的流失。但与此同时,油脂过多也容易造成皮脂腺堵塞,从而形成痤疮。 对策:很多年轻男士都曾为痤疮而苦恼。有的人增加洗脸次数,有的人用手挤出白脓,有的则涂抹各种标称具有去痘功能的化妆品,但是效果并不理想,痤疮还是经常此起彼伏。其实,去医院,寻求有经验的皮肤科医生的帮助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此外,避免辣椒等 性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 提示:牢记,痤疮是一种皮肤疾病,是病就要看医生。护肤品最多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胸部:稍有胸肌 排骨仔一样的单薄身板很难获得女性的青睐。俗话说,男人厚实的胸膛是女人的避风港,因此要想给女人安全感,没有真材实料是不行的。 成因:中国的男人、尤其是南方人,普遍缺少强健的胸肌,很多人认为这跟遗传、人种有很大关系。似乎欧美人天生就人高马大,胸肌发达,二者没法相比。其实,这也跟中国男人普遍很少上健身房,或是缺乏维持运动保持体态的观念有关。 分析:先天不足更要靠后天努力,要想令胸膛厚实起来,必须对胸肌进行锻炼。肌肉训练属于器械无氧健身范畴,一般需在健身房里进行。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易行的胸肌锻炼方法就是俯卧撑,它不仅可以锻炼胸肌,还是锻炼肱三头肌、肩前三角肌的法宝。 提示:千万不要单练某一块肌肉,否则容易造成畸形。锻炼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员,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均衡的锻炼计画。 臂膀:结实有力 一双强健的臂膀会让男士大为增色。在女人看来,有着结实臂膀的男人可以战胜任何艰辛险阻,它们是男人力量之美的集中体现。然而,如今可以让女人信赖、偎依的结实臂膀越来越少见了。 分析:今天的都市白领男性每天只用手指即可完成工作,他们不再像祖辈们那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而紧张的工作又令他们普遍疏于体育锻炼。拜荷尔蒙所赐,他们的手臂可能并不纤细,但是缺乏肌肉的臂膀显然无法展示男性应有的阳刚之气。 对策:哑铃是锻炼臂部肌肉的好帮手。例如做哑铃侧平举,可以锻炼肩部三角肌;做单臂划船动作,可以锻炼整个上背部肌群。 提示:注意循序渐进,运动前先热身,以免拉伤肌肉。 腹部:没有赘肉 啤酒肚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了。如今,走在街上经常会看到,很多男性年纪轻轻肚子也腆了起来。无论脸蛋长得多么英俊,一旦腹部前凸,你就再也与美男一词无缘了。你能想像哪个帅哥大腹便便吗? 分析:啤酒肚的形成原因有好几种说法。有说是营养过剩导致,有说是营养不均衡造成,也有研究认为,与男性的遗传基因有关,就像女性肥胖从臀部开始一样,男性的脂肪大部分储存于腹部。此外,白领男性长时间坐着办公,缺乏运动,也容易造成腹部脂肪囤积。有句话讲:「腰带越长,寿命越短」,目前已证明有15种以上导致死亡的疾病与腹部肥胖有直接关系,其中包括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栓塞、乳腺癌、肝肾衰竭等。 对策:适当节制饮食,如少吃糖、淀粉、动物脂肪等,最好吃七分饱,这样可促进体内脂肪的消耗。多做腹部健美操以及参加跑步、爬山、骑车、游泳、打球等体育运动,都有助于减少腹部脂肪。此外,日常生活中少乘电梯,步行上楼;尽量采取站姿完成诸如等人、打电话、看报、穿鞋袜等活动;站立时稍踮脚尖,使身体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等,也对消除「啤酒肚」效果很好。
中国肿瘤患者为什么活不过美国?——营养筛查和营养治疗
2016-12-20 为什么重病患者不能乱吃
肿瘤营养
在世界范围内,肿瘤患者营养不良的总发生率高达65%,治疗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100%,约有23%的肿瘤患者死于营养不良,这是一个多么让人痛心的结果。
在欧美和世界发达国家,当肿瘤患者被确诊以后,并不是像我们一样马上进入治疗,而是要先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这是住院后的第一步。
在美国的肿瘤治疗规范中规定:当肿瘤患者确诊后,入院进行治疗时,医疗机构必须对每个肿瘤患者做一项住院的常规检查,叫营养风险筛查。
营养风险筛查是什么呢?
是由病区的护士或主管医师来实施的简便的筛查方法,根据筛查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否有营养不良,在治疗期是否需要制定或实施营养支持计划。
目前,采用较为广泛的营养筛查工具主要有以下3种:
1营养风险筛查2002
NRS2002
(1)原发疾病影响营养状态的程度,
(2)近3个月体重变化,
(3)近一周饮食摄入量变化,
(4)BMI,通过问诊和简单人体测量即可评定。
同时将70岁以上年龄作为营养风险因素之一。有效性强,欧洲推荐为首选工具。
2预后营养指数
PNI
整合血清白蛋白,三头肌皮摺厚度、血清转铁蛋白、迟发性超敏皮肤反应四项评定指标,用于测定手术危险增加与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病死率升高相关。
3营养风险指数
NRI
整合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锌水平,年龄4项评定标准,用于腹部大手术和胸外科手术患者的营养评定。
当营养筛查过程筛查出患者的问题时,开始着手营养支持治疗。一般情况下,美国肿瘤治疗团队会重点关注以下指标来评价是否需要为患者进行营养治疗:
需要营养治疗的情况:
1患者3个月体重下降超过5%(或6个月体重下降超过10%);
2手术后发生消化道瘘等并发症的患者;
3放化疗等治疗引起严重反应、放射性肠炎的患者;
4头颈部恶性肿瘤、食管癌、胃癌、胰腺癌等导致吞咽困难及肠梗阻患者;
5严重营养不良却需要放化疗或手术治疗的患者;
6恶病质或临终关怀病人。
营养支持治疗的目的主要是:
1预防和治疗营养低下或恶病质,增强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某些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
2维持患者瘦体重(lean body mass)、保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美国肿瘤患者营养支持的制剂及使用原则:
美国治疗团队中营养支持的原则强调如果口服进食量少于正常需要量的60%时,就应该尽早启用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因此,这就要求临床上医护人员不但要关心病人吃了没有,而且还要评估吃了多少,质量如何。
肿瘤病人营养支持的途径,目前主要遵循的是:胃肠有功能首选肠内营养,胃肠道功能不全或障碍时使用肠外营养。
营养剂中含有的低聚果糖、谷氨酰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稳定甚至增加患者瘦体重,增强患者免疫力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由此可见,在欧美国家,营养不良的问题在入院检查的阶段,就得到了合理有效的诊断和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临床治疗的效果。反观我国,恰恰忽略了这一点,重治疗轻营养在医疗体制内普遍存在。
因此,肿瘤患者和家属更要学习肿瘤营养知识,科学为患者补充营养,积极配合医生为患者增加生存机会,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更多请关注 aizhengchishenmo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