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臂三角肌的定位法只需要确定三角肌的起点和止点即可。三角肌的起点与止点具体位置如下:
起点:前部肌束起自锁骨外侧半,中部肌束起自肩峰,后部肌束起自肩冈。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上臂三角肌的中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外展。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和旋外。整体收缩,可使上臂外展。
扩展资料:
上臂三角肌周围组织:
三角肌筋膜深层与肱骨大结节之间,有一恒定的较大的黏液囊,叫三角肌下囊。由此囊膨出许多突起,尤其是突入肩峰下面的最明显,称之为肩峰下滑囊。
该囊易产生变性、损伤、粘连,因而引起肱骨头向上移位固定,产生肱骨上举困难。从三角肌深面观察,可发现该肌纤维束为多羽状,因此,该肌比较肥厚而有力。
臀中肌、臀小肌定位
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三角肌
为什么打麻药进针很疼
为什么打麻药进针很疼?在日常生活中,医生为他人打针是非常常见的,有不少人打麻药进针的时候会感觉到疼痛。那么下面为大家分享为什么打麻药进针很疼的相关内容。
为什么打麻药进针很疼1我们人体在打麻药时出现疼痛的现象是非常正常的。一般情况下,在麻药注射到我们人体之内是直到麻药完全产生作用,患者都是可以感觉到疼痛的。在麻药逐渐起到药效时,我们人体会逐渐麻木,失去一些感觉功能。
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麻药疼痛通常都在我们人体的耐受范围之内,麻药打过之后,患者就可以完全安心的做手术了,一般并不表示患者身体出现疾病。
为什么肌肉注射很疼
肌肉注射很疼痛的原因是因为肌肉里面有一些神经末梢,所以在受到刺激的时候容易出现疼痛的情况,这是非常常见的一个问题。像肌肉注射一般的话就是一些针剂需要进行肌肉注射,这种情况的话都会有轻度的疼痛的情况,一般的话慢慢的缓解就可以,这种缓解恢复还是比较快的。
像这个注射的药物,对症肌肉软组织有可能有一定刺激性的作用,所以也有可能会比较疼痛的情况,现在症状不太严重都可以保守治疗就可以。
当然有的个别的情况可能在注射的过程中引起了轻微的感染的情况,会引起这个疼痛比较严重的问题,像这种治疗的话就要控制炎症,促进他这个恢复才能够慢慢的缓解,恢复成正常。
为什么打麻药进针很疼2打免疫力针疼吗
1、免疫针是在三角肌皮下注射,金针深度为三角肌外缘皮下,如果感觉到疼痛那么可能是进针太深,一般情况下是不疼的。所以不用太过于担心。
2、如果免疫力低下需要提高免疫力。这个注射预防针以后需要产生抗体。一般情况下需要一个月产生。
如何提高免疫力
1、注意口腔关:认真刷牙、经常漱口水,能够提高免疫力。口腔卫生差会引发牙周炎,从而导致糖尿病或心脏病,因此把好口腔关是保证健康的第一步。
2、常洗手:洗手的道理不言自明,但多数人却不以为然。在感冒流行的季节,每天要多用肥皂洗手。采用正确的洗手方法,能让全球10 亿人远离感冒,还能预防其他传染性疾病。
3、多吃苹果: “每天一苹果,疾病远离我。”苹果、甘蓝以及绿茶中含有一种叫槲皮素的天然抗氧化剂,它能让人们在压力下增强免疫力。
我们在生活中要多去运动,保持健康好的生活规律,我们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
为什么打麻药进针很疼3打无痛分娩针疼吗
打无痛分娩针还是会有一些痛的,但并不明显,孕妈们分娩时应注意配合医生的指导。
1、采用无痛分娩后还需要用力生产
现在所用的镇痛药是一种“感觉与运动分离”的神经阻滞药,它选择性地阻断产妇痛觉的传导,而运动神经不受影响。分娩期间,产妇完全活动自如,腹肌收缩和子宫收缩均保持正常。相反,产妇疼痛缓解后,精神完全放松,全身不再翻滚扭动,有利于产妇在医师的指导下用力,宫口开放也就更加容易,因而加速了产程的进展。
2、进行椎管穿刺置管时会有轻微不适
穿刺置管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产妇仅感觉轻微不适而已,与子宫收缩时的产痛根本没有可比性。
3、无痛分娩中分娩方式有可能改成剖宫产
自然分娩是否改成剖宫产,与是否进行无痛分娩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取决于胎儿头盆是否相称、是否存在异常胎位、脐带绕颈和胎儿宫内窘迫等产科因素,有些因素只能在分娩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如需进行剖宫产,产妇可及时进入手术室实施手术,如果分娩镇痛效果确切,通过置管处给药可以免去了再次椎管穿刺的过程,节省了手术前的准备时间。
一、皮内注射法
(1)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2)目的:皮肤试验;预防接种;局麻先驱步骤。
(3)部位:皮肤试验在前臂掌侧下段;预防接种在三角肌下缘。
(4)持针姿势:右手食指固定针栓。
(5)进针角度:针尖与皮肤呈5°角。
(6)进针深度:针尖斜面,达表皮与真皮之间。
(7)注意事项:皮肤消毒忌用碘酒,注射部位不可用手按揉,以防影响结果的观察。
二、皮下注射法
(1)定义:将小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2)目的:迅速达到药效和不宜或不能经口服给药时;局部供药;预防接种菌苗、疫苗。
(3)部位:三角肌下缘、上臂外侧、腹部、后背、大腿外侧方。
(4)持针姿势:右手食指固定针栓。
(5)进针角度:针尖与皮肤呈30°~40°角。
(6)进针深度:针头的2/3(15~2cm)。
(7)注意事项:进针角度不宜超过45°角,以免刺入肌层;药液少于1ml时用1ml注射器吸药并注射;经常注射者应更换注射部位。
三、肌内注射法
(1)定义: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2)部位及定位①臀大肌注射()“十”字法()连线法②臀中、小肌注射③股外侧肌注射④三角肌注射(3)体位①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②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③仰卧位:用于危重者;坐位:便于操作。
(4)持针姿势:中指固定针栓(握毛笔式)。
(5)进针角度:针尖与皮肤呈90°角。
(6)进针深度:针头的2/3(25~3cm)。
(7)注意事项:2岁以下婴幼儿因臀大肌发育不完善,所以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应选臀中、小肌注射,以防损伤坐骨神经。
四、静脉注射法
(1)定义:自静脉注入药液的方法。
(2)部位: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头静脉,手背、足背和踝部等处浅静脉(如手背静脉、大隐静脉、小隐静脉、足背静脉)。
(3)持针姿势:同皮内注射。
(4)进针角度:针尖与皮肤呈20°角。
(5)系止血带的要求:部位在穿刺点上方6cm以上,时间在碘酒与乙醇消毒皮肤之间。
(6)注意事项:推药中若局部疼痛、肿胀,试抽无回血,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出针头,更换部位,重新注射。需长期静脉给药者,应由远端小静脉开始,以保护静脉。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随时听取病人的主诉,观察注射局部及病情变化。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在血管内,再换有药液的注射器注射,以防药液外溢而发生组织坏死。
一、方法不同
1、皮下注射:将药液注入皮下组织。
2、皮内注射:把药物注射到皮肤的表皮以下。
二、位置不同
1、皮下注射:常用注射部位为上臂及股外侧。
2、皮内注射:一般是真皮层以上,不到皮下组织。
三、用途不同
1、皮下注射:如胰岛素口服在胃肠道内易被消化酶破坏,失去作用,而皮下注射迅速被吸收。
2、皮内注射:皮内注射是将药液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主要用于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部位如果选择在上臂三角肌,进针时的操作为:一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另一手持针以中指固定针栓,将针头迅速垂直刺入肌内2.5~3cm(针梗的2/3,消瘦者及小儿酌减)。抽动活塞,无回血,缓慢注入药物。
注意事项如下:
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不能在有炎症、硬节、瘢痕等部位注射。
2、需要2种以上药液同时注射时,须注意配伍禁忌。
3、同时注射多种药液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液,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4、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进针、拔针快,推药慢)。
5、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6、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臀大肌注射,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7、长期注射的病人,轮流交替注射部位。
扩展资料: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取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此部位注射方便,但只能用于小量药液注射。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取大腿中段外侧,成人位于膝关节上10cm、髋关节下10cm,约7.5cm宽处为注射部位。此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兰州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P95
肌肉和皮下注射的区别主要是注射部位、注射方法和注射深度不同,而且药物的吸收速度也不同。肌肉注射是将药物打到肌肉组织里面,一般是在臀部进行注射,也可以在上壁的三角肌注射,药物吸收速度比较慢。皮下注射是直接将药液打入皮下组织内,注射部位主要是在上臂的三角肌,平时接种疫苗一般就属于皮下注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