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术语-三焦经穴位

健康术语-三焦经穴位,第1张

手少阳三焦经的共有23个穴位,分别为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牖、翳风、瘈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

三焦经穴位定位及主治:

1、关冲:位于手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处。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等病候。井穴。

2、液门: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分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直刺03-05寸。主治手背红肿,五指拘挛,腕部无力,前臂疼痛,头痛,眩晕,暴聋,耳鸣,目红肿涩痛,牙痛,咽肿,疟疾,精神病等。配合谷、大陵、后溪、间使治精神病。荥穴。

3、中渚:位于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的凹陷中。直刺03-05寸。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等病候。输穴。

4、阳池:位于腕背侧面,腕背侧横纹的中点凹陷处。直刺03-05寸。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等病候。原穴。

5、外关:位于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和桡骨之间。直刺05-1寸。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等病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阳维脉)。

6、支沟: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3寸,尺骨和桡骨之间。直刺05-1寸。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酸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等病候。经穴。

7、会宗:支沟穴尺侧一寸处是穴。直刺05-1寸。当尺侧伸腕肌和伸小指固有肌之间,深层有伸食指固有肌;下有前臂侧骨间动静脉;前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神经和骨间掌侧神经。主治耳聋、痫证、臂痛、喘满、心痛。郄穴。

8、三阳络:位于前臂背侧,腕横纹上4寸,尺骨和桡骨之间凹陷中。直刺08-12寸。主治暴喑、耳聋、手臂痛、龋齿痛、挫闪腰痛等病候。

9、四渎: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肘尖下5寸,尺骨与桡骨之间。直刺1-15寸。主治:暴喑,耳聋,齿痛,咽肿,痄腮,前臂痛;扁桃体炎等。

10、天井:尺骨鹰嘴上一寸凹陷中是穴。当肱骨下面的鹰嘴窝中,尺骨鹰嘴突起上缘,肱三头肌腱中;有肘关节动、静脉网,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的肌支。直刺05-1寸。主治偏头痛、耳聋、颈项肩臂痛、瘰疠、癫痫。合穴。

11、清冷渊:尺骨鹰嘴上二寸处是穴。在肱骨后侧,鹰嘴突起的尖端上方,肱三头肌下部当中;有中侧副动、静脉末支;臂背侧皮神经及桡神经肌支。直刺05-1寸。主治头痛、目黄、肩臂不举、胁痛。

12、消泺:清冷渊穴上三寸处是穴。在肱骨后面、肱三头肌肌腹的中间;有中侧副动、静脉,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肌支。直刺1-15寸主治头痛、项强、齿痛、肩背痛、癫痫。

13、臑会:位于上臂内侧三角肌后缘,又为手少阳、手阳明络脉之会,故名。肩髎穴下三寸,三角肌后缘是穴。在肱骨上端背面,大粗隆后下方,肱三头肌中部,长头与外侧头之间,有中侧副动、静脉;臂背侧皮神经,桡神经肌支,深层为桡精经。直刺1-15寸主治瘿气、瘰疬,肩臀酸痛。

14、肩髎:肩峰外下方,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是穴。在肩胛骨肩峰的后下缘,肩关节后方三角肌中。有旋肱后动脉肌支,腋神经肌支。直刺1-15寸主治肩重不举、肩痛。

15、天髎:位于肩胛岗上窝内,居胸腔极上,人之天部,故名。肩井穴下一寸处是穴。当肩胛骨上部,岗上窝中,浅层为斜方肌,再下为岗上肌;颈横动脉降支,深层为肩胛上动脉肌支;有副神经,肩胛上神经分支。直刺05-08寸主治肩肘痛、缺盆中痛、颈项强急、偏瘫。

16、天牖:乳突后下方,胸锁乳突肌后缘,约平下颌角处是穴。有耳后动脉,枕小神经。直刺05-1寸。主治头痛、面肿、目昏、暴聋、瘰疬、项强、喉痹。

17、翳风:位于耳垂根后方的凹陷中。直刺08-12寸。主治耳鸣、耳聋、口眼 斜、牙关紧闭、颊肿、瘰疬等病候。

18、瘈脉:当乳突中央,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轮连线的下1/3与上2/3交界处是穴。有耳后肌,耳后动、静脉,耳大神经、耳后支。平刺03-05寸。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癫、呕吐、泄痢、瞳孔异常、视物不清。

19、颅息:耳后,当翳凤穴与角孙穴沿耳廓连线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是穴。平刺03-05寸。有耳后肌,耳后动、静脉;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会合支。主治头痛、耳鸣、小儿惊痛。

20、角孙:当耳尖的发际处是穴。有耳上肌,颞浅动、静脉的耳前支,耳颞神经的分支。平刺03-05寸。主治耳鸣、目翳、龈肿、唇燥、项强、偏头痛。

21、耳门: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呈凹陷处。局部解剖:布有耳颞神经,面神经分支、有颞浅动、群脉耳前支通过。张口直刺05-1寸。主治:耳聋,耳鸣,聤耳,眩晕,齿痛、颈颔痛;中耳炎,下颌关节炎等。

22、耳和髎:在头侧部,当鬓发后缘,平耳郭根之前方,颞浅动脉的后缘。局部解剖:有颞肌,后方有颞浅动,静脉,耳颞神经分支,当面神经颞额支处。避开动脉,斜刺或平刺03-05寸。主治:头重痛,耳鸣,牙关拘急,颈颌肿,口 等。

23、丝竹空:在面部,当眉梢凹陷处。局部解剖:布有面神经颧眶支及耳颞神经分支;有眼轮匝肌;并有颞浅动、静脉额支通过。平刺05-1寸。主治:头痛,眼睑瞤动,目眩,目赤痛,齿痛;癫痫,结膜炎,角膜炎,面神经麻痹等。

1袁钟、图娅、彭泽邦、艾景录.《中医辞海》: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社,1999年

2程宝书.《简明针灸辞典》: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

3高希言.《中国针灸辞典》: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

4梁繁荣.《针灸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

臂臑,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头冲、颈冲 ,本穴为手阳明络之会 。属手阳明大肠经。 上肢为臂,膊下对腋为臑。 臂就是指穴位所在的部位。臑就如动物的前肢,为灵巧、好动之意,此指穴内气血物质为阳气。该穴名意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阳气。本穴位处臂部,穴内气血由大肠经各穴中上行的阳气聚集而成,阳气充盛而使臂能活动自如 本穴系据所在部位而命名,故名 臂臑穴, 因此可以将此穴理解为肩臂的动力之源。

《针灸甲乙经》:“肘上七寸肉端。”即在曲池与肩穴的连线上,曲池上7寸处取之。 臂臑穴就是位于人体的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七寸处。

《针灸甲乙经》有言:“寒热,颈疬,适肩臂(痛)不可举,臂臑主之。”因本穴位于肩部,故常规可以治疗肩臂部疾病,常见的有上肢瘫痪或疼痛、肩周炎、颅顶肌肉痉挛等。可以说是老年人的常用保健穴位之一。《类经图翼》也有言:“臂痛无力,寒热瘰疬,颈项拘急。”

其次,本穴还是治疗眼疾的要穴。本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腧穴,大肠经是一个多气多血的经脉,它又与肺互为表里,而肺是“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它管布气血的,所以,大肠经上的穴也多与气血的疏布有关。手阳明大肠经止于眼内眦,其运行的气血可从经络到达眼部,而臂臑穴汇聚了大肠经诸穴的阳气,我们点按刺激它,可以使气血重新分配,从肢体的位置,加速回流到头面部,改善眼球及其周围组织的气血运行,疏通眼底脉络,从而起到明目的作用当然,它不只是有明目的保健作用,它几乎对所有与眼睛相关的病症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所以现代研究表明, 臂臑穴的针刺或按摩,对 白内障、青光眼等相关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对老年性白内障具有预防的作用,老年性群体可选用本穴为眼疾的保健常用穴。除此之外,本穴还可以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项强等。

本穴保健方法:

第一、针刺法:1直刺05 1寸,局部酸胀;2或向上斜刺1 2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胀,可向整个肩部放散。

第二、灸法:艾柱灸或温针灸3 7壮,艾条温和灸10 20分钟,一般选用雀啄灸。

第三、推拿按摩法,将手臂向前自然伸直,手掌向下。另一只手的拇指放在对侧臂臑穴上,其他手指环扣住手臂,呼气时用拇指指腹轻轻揉动5秒,重复按摩30次。

第四、拔罐法,可以在臂臑穴处施以拔火罐,每次拔罐时间以10分钟为宜。

云门:胸前壁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胸大肌与三角肌之间)凹陷处。距前正中线(璇玑)6寸,当锁骨外1/3折点下方一横指,中府上1寸。

风门: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或以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风门穴

。此两处就是“风门穴”。

石门:位于腹正中线,脐下2寸。

耳门: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冲门: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

关门: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盲门:第一腰椎下旁开三寸处。

金门: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

命门: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

还有京门、神门、幽门、殷门、梁门、液门、章门、期门、滑肉门、魂门、箕门、、、、、、。

本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后部)、小圆肌、大圆肌、背间肌。皮肤由腋神经发出的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三角肌深面的血管神经束有旋肱前、后血管和腋神经。腋神经为臂丛后束的分支,与旋肱后动脉一起通过四边孔,在三角肌后缘中点,紧靠肱骨外科颈后面走行。所以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肩关节脱位时,都可以影响腋神经而导致三角肌麻痹和三角肌区域感觉消失。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三角肌筋膜,入腋神经支配的三角肌后部和小圆肌。经旋肱后动、静脉及腋神经等形成的血管神经和肱骨外科颈之间。深抵肩胛下神经支配的大圆肌和胸背神经支配的背阔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4389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1-30
下一篇2023-11-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