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鸽的饲养与放飞的方法

信鸽的饲养与放飞的方法,第1张

 信鸽主要用途是用于比赛竟翔。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信鸽的饲养与放飞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信鸽的饲养的方法

 幼鸽眼睛的选择。因为是幼鸽,各人鉴鸽方法不同,有的还不能看出其所以然。但实践告诉我们,面砂、瞳孔、眼志、内线扣好的血统鸽,于育种竞翔都有利。

 一个鸽舍的兴衰,从育种的角度来看,很大程度取决于幼鸽的选择。对于所出的幼鸽,应加以选择。如不管优劣一概留养,既浪费了精力、物力,也会导致整棚翔绩下降。反之,精心选择优质幼鸽,于育种竞翔都十分有利。所以,鸽主必须重视幼鸽的选择。

 下面说说这些高分速,血统高贵的冠军后代,它们往往都具有健壮的肌肉,漂亮的身材,清澈的大眼睛还有高高的鼻子。就像人类运动员一样,它们的身体素质很好,运动神经和感知神经都十分发达,因为只有对地磁的变化情况判断准确,敏感的鸽子,才能选择最接近直线的线路飞出高分速,第一个“冲破突围”当先归巢。当发生空间天气事件——地磁暴时,这些运动天赋很高、对地磁敏感的冠军鸽往往受到的影响更大。

 血统是基础。根据竞翔实践选留棚中血统好表现杰出的幼鸽做续代种鸽。杂交鸽可以在选留遗传上最杰出的血统的幼鸽准备参赛,这样必须认准自己的鸽子,那一路血统应做主血,那几个作为配组的血统,主血留种,杂血参赛。

 选择幼鸽要看体型。一羽赛鸽在激烈比赛中,在干万羽强鸽如林的面前要赢得胜利,那怕在零点几种的争夺中,除了本身血统、貌相、眼睛均为上乘之外,剩下的条件就是体健。体健包括体型,应选择流线体型的鸽子。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来理解,流线体型信鸽飞行阻力小、平衡好,续飞时间长,体力消耗少。所以在选择任何品种的流线型体型鸽是首要选择。从整体形态来讲,长宽厚,即身长、背宽和胸厚。从比赛优胜鸽的数据来看,中短程比赛的优胜鸽大部分是属于短粗,或短小精干,这种赛鸽往往是爆发力强,续飞时间短,这是由于它们的体型特征决定的,也就是说,中短程鸽种与远程和超远程的鸽种,其体型特征是不相同的。因此在选择幼鸽时,要结合参赛项目选择幼鸽的体型。

 幼鸽的骨骼也是十分重要。“放飞论骨”这是张万钟在300年前的高论,可惜至今还未被所有鸽友所重视。骨骼是构成赛鸽的基础,骨骼是赛鸽所有运动的部分,以及产生运动肌肉的依托,只有一副强壮、柔和、坚固的骨骼结构,方能对不同部分的肌肉提供一个合适的支柱。一羽幼鸽握在手中,应有硬托、结实的感觉。龙骨要长、粗、有弧度。耻骨一端稍上翘,耻骨要短粗结实,闭合得紧,上膊骨,长得粗壮坚硬扇扑有力,可增加扇扑的频率。

 肌肉。大胸肌显得丰满和强壮,有一种坚定自若的感觉。经过训练和比赛后的赛鸽,它的脂肪全部消失,大胸肌从软性变成具有弹性的感觉,当鸽握在手中展开时,双翼产生一种柔和且富有弹性的感觉。

 当出现空间天气和地面天气影响时,往往是那些对路线最熟悉的鸽子率先归巢,名种与否就成了次要条件。应该这样说,当“磨练”邂逅“名种”,再加上一点儿“运气”,冠军很可能就是你的了,缺一不可。玩鸽子也要在尊重客观,提升认知的基础上才能玩得好,蒙头愣战赌运气长久下来肯定是不行的。

 羽毛。要求羽毛绵绒度好,羽毛光滑,色泽光亮,羽支细如丝,紧密排列成扁而薄的弹性羽毛,紧贴全身,握在手中有一种滑脱手的感觉。

 综合外观。幼鸽有强壮的体态及聪慧、冷静、自信的神态。要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两只脚不宜太长、太直,也不要显得太短。雄鸽要有一种落落大方的雄相外表;雌鸽有一种端庄秀气的雌相外表。要有“静若处子,动若蛟龙”。对主人有亲和感,对陌生人抱有高度警惕性。

信鸽放飞的方法

 (1)基本飞翔训练及归巢训练基本功训练应从幼鸽抓起,从自由飞翔到强制飞翔(强制飞翔一般用于群鸽集体飞翔训练)。幼鸽熟悉鸽舍周围环境后,不久即能在鸽舍附近作短距离飞翔,这时每天上下午将信鸽放出任意飞翔。至三月龄时即可开始强制飞翔训练,飞翔训练由短到长。一般从30分钟到一小时,逐渐延长到2�4小时连续飞翔。由于基本飞翔训练非常重要,因此每天早、午必须迫使它们坚持1�2小时的基本功训练(每次绝不能少于1小时),而且,要让它们起顶,即高空不着陆飞行,不能擦屋面飞行,也不能时飞时停,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训练目的。飞行距离一般由近到远,从1公里、2公里、4公里逐渐增加至少2公里,之后巩固一段时间即可(一个月)。飞翔训练的方向也要由单一到多方向,天气由晴天到雨天,由弱风到强风,由单一气候到复杂气象条件。通过一段基本功飞翔训练后,信鸽的体质已逐渐健壮,飞翔时间能够持久了,适应性也增强了,素质也就随之提高了。

 归巢训练的目的也就是让鸽养成放翔归巢入舍的习惯,千万不能让它在舍外乱落和游荡。方法是:在鸽子飞翔或放翔之后将出口门关闭,打开入口活辨门,飞翔回来就能抢先入舍吃食,久而久之,就能养成放翔归巢入舍的习惯。

 (2)诱导训练主要应用于新配偶的鸽及老幼鸽之间。因新配偶的鸽,不论雌雄都是新引进的,对地形、环境都不熟悉,就可以用原来的一只带新引进的一只作诱导训练,如用原来饲养的一只雌鸽同新引进的一只雄鸽配偶,配偶后,便可用雌鸽诱导雄鸽熟悉环境、飞翔和顺利归巢,另外,饲主还可利用喂食的机会,以食物作诱饵,作“食物诱导训练”。这种诱导是按信鸽的“群居性”的自然规律,人为地结合实施,以达到训练的目的。

 (3)四方放飞训练通过此项训练可以提高信鸽记忆力,识别方向和归巢能力,四方放飞一般是在基本飞翔训练完成之后进行的。即将信鸽用运输笼送往距离鸽舍若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放,让它们寻找飞返,并逐渐变换方向和延长距离,从而达到训练目的。

 在训练之前,应选定当年打算达到的目的地,订好计划,并按计划实施。每次都应有训练记录,如信鸽在上空盘旋的圈数和返舍时间,均应写明,以便备查。

 训练时,东南西北各方向,不论先到哪一个方向放飞,都要在一方熟悉后再到另一方向放飞,待四方都熟悉后,再作交替放飞,放飞的距离由近到远,一站一站进行;气象从单一到复杂。这样才能使信鸽逐渐加深对地形地貌、标记等外界环境的记忆。

 训练方法以鸽舍为中心,60公里为半径,开始时应选择较好的天气让幼鸽觅途归舍。此时的幼鸽还不能进行长距离训练,只能在60公里范围内熟悉山川地理形势,为以后长距离训练和竞翔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训练过程中,从第一次到第12次放飞,均以4只为一组同时放飞。这些没有经验的幼鸽,有伴同飞,就能互相帮助,觅途归舍。这种训练不能表现每只信鸽的能力,也不能锻炼它们独立辩认方向的本领。因此,这一段的记录不必太详细。经过12次训练后,幼鸽有了从25公里远返舍的经验,熟悉了25公里范围内的山川地形,此后即可开始单羽放飞训练。另外,此段时间训练中,一组鸽放飞之后要等它们飞往视力所不能及的距离后,才能放飞下一组幼鸽。

 从第13次放飞训练起,以训练幼鸽独立觅途归舍能力为主要任务。所以对每只幼鸽起飞后的情况均应作详细记载。如放飞后,观察鸽在上空盘旋的圈数,可初步判断其识别的能力。有的只需盘旋一圈或不到一圈,即能判断出鸽舍的所在位置而向鸽舍飞去;有的要盘旋2��3圈或多至10圈尚未能判断鸽舍方位。当然,能迅速判定方向者较为优秀,判断方向能力较慢者要差一些。但也不能因某只信鸽在上空盘旋的圈数较多而断定是劣等鸽而加以淘汰。如有的鸽在鸽舍东边放飞时,能迅速判断方向并作出决定;如换了一个方向放飞却迟疑不决,判断方向的能力差一些。注意这些情况并详细记录,则在挑选信鸽参加比赛时,就应选择能从这个方向迅速判断鸽舍方位者参加比赛,从而取得较好成绩。

 (4)定向放飞训练四方放飞训练完成之后,幼鸽已到五六个月龄,新羽已基本换齐,身体发育已趋成熟,幼鸽已能从60公里远单独飞返鸽舍,对其性能已基本上有所了解,此时的训练要求应更高一些,但只需从将来要使用的方向延长距离就行。例如延长至80公里、100公里、200公里、400公里等。这个阶段训练时间可根据鸽子体质决定,训练时间不宜超过三个月。当年的幼鸽放飞距离限于体重、饲养、训练条件,不宜超过600公里。0;2岁可增加至800�1000公里。2�3岁信鸽可进1000公里以上的放飞训练和竞翔且成绩最佳。

 此项训练当距离延长至150公里时,劣等鸽早已淘汰;至300公里时,对未满1周岁的信鸽已达到标准。此后如能在100公里以内多次定向飞翔以代替早晨出舍飞翔,但不增加距离,这样可以为第二年作更远距离的放飞训练创造有利条件。60�150公里训练每次均以2�4只为一组放飞,200�300公里以上放鸽时均以集团放飞。另外,训练幼鸽应注意以后如何使用。如准备训练成单程通讯信鸽,则应在鸽舍四周经常放飞训练。如准备参加竞翔比赛,则应多做短距离定向放飞训练。

 (5)调教训练为了保持信鸽通过上述训练养成的归巢能力,持久的飞翔力,必须经常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形、不同气象条件下作调教训练。以便随时都能按主人的意图准确行事。训练方法要因鸽施教,既注意原有素质的巩固、提高,又针对薄弱环节进行调教。例如对于辨别方向较慢的信鸽,就要多变换方向放飞。

  练习信鸽应包罗开家练习、入笼练习、家飞练习、四方放飞练习、打野食练习、复放练习等。

  

  小鸽长到30天左右时,就会练翅想飞,这时应让它们尽早自在收支鸽棚,切莫惊吓。只需小鸽在鸽棚上站立几天,就会振翅起飞,纵然有时膂力不支,不能追随大鸽子远飞久飞,它们也能寻觅回来。若是鸽棚建在阳台上,在小鸽有25日龄时,把它们放入“望笼”中,让它们在望笼中熟习鸽舍周围的环境。等小鸽有30日龄时,就让它们自在收支鸽棚。所谓“望笼”,就是一个用铁丝编制的笼子,鸽子放入笼内,可以望得见外边的全部景象,但出不去。只需小鸽起飞又能回来,“开家练习”就算完结,小鸽就养家了。

  

  小鸽出棚一周左右,即能随大鸽子翱翔蓝天,信鸽是一批“空中运动员”,养殖的意图是要它们去参与几百公里乃至几千公里的角逐并且攫取冠军。因而,信鸽若是没有耐久的翱翔才干,是不能在角逐中攫取优胜的。可见对信鸽实施耐飞练习是非常重要的。耐飞(家飞)练习往往需求强迫实施。信鸽每起飞一次不得少于1小时以上的工夫,有时人站在房顶上轰鸽子翱翔时,飞累了的鸽子就会落到另外建筑物上去,让主人无法再轰飞它们。因而,轰鸽子翱翔也要考究办法。鸽子飞累了落下来时,此刻主人不能再轰它们,让它们落下来,一两分钟后再轰它们起飞,鸽子就不会落到别处去了。耐飞练习要按部就班,不能一会儿就让鸽子飞上两个小时。普通状况下,鸽子本人起飞往往在十几分钟到几非常钟,主人可以3天加一点翱翔的工夫,这样不必多久就可以让鸽子翱翔得耐久了。养鸽人用“飞透”这一名词来描述耐飞练习的好坏。“飞透”了的鸽子,体型不小,体重不重,即所谓的“身轻如燕”。

  

  放养的信鸽一旦抓入笼中,有的打架斗殴,有的拼命想往笼子外边钻,若是让这样景象的鸽子去参赛,等运送到放翔地时,鸽子无疑曾经很累了。因而,为了让信鸽习气装于笼内,就需求对信鸽做“入笼练习”。所谓“入笼练习”,就是在往常把信鸽装入笼内关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把它们放掉。信鸽颠末重复的笼关之后,就能习惯正式角逐被装入笼内,不再打打闹闹,而会闭日养神,休养生息。

  

  在正式角逐前,应对信鸽做四方放飞的练习,这种练习的间隔,山区在30公里,平原在50公里,单只放飞,看不见榜首只再放第二只。这样练习的优点是让信鸽本人寻觅方向归巢。鸽子有它辨认方向的机能,往常只在鸽棚上空绕过来绕过去地翱翔,不会启用它的导航机能,这种在短间隔上的单只放飞,逼使它们依托本人的导航机能引导归巢。这对将来正式角逐中即便随大群鸽子飞错了方向,也能跳出这个群飞的圈子,依托本人的导航机能引导归巢。主人正可以在这种训放的过程中来辨认哪只是优异的鸽子,哪只是差一些的。

  

  在放飞千公里以上的间隔时,鸽子是不能当天归巢的,在外边的鸽子就存在本人去打野寻食喝水的实际。若是你的信鸽有打野食的身手,无疑就会占极大的优势。

  

  怎样练习信鸽去打野食呢?其实,打野食是鸽子的天性,只需主人中止喂养水,凶猛的鸽子当即就会本人去打野食。当然,让鸽子去打野食,又存在鸽子被人网扣的风险。因而,对这项练习,要根据本人周围的环境条件而定。

  

  在某个间隔上,重复训放信鸽,让它们在这个间隔上飞油飞熟。这样重复的训放,对抢到优胜的名次是很有协助的,稀奇是参与大奖赛的鸽子,更有它的实际意义。

[转] 必须知道鸽子的75条

1 如是只有一方年轻,必须是“老雄配小雌”,“小雄配老雌”宜种不宜赛。

2 父母双方必须绝对健康,标准是配上后7-8天就产蛋,越早越好。

3 用不同品系鸽杂交配对,取杂交优势,子代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 配对时间恰当,掌握在幼鸽出赛时大羽长齐,指自然长齐。这较光照调控为好。

育雏因素

5 取头窠蛋孵化,不用第二、三窠蛋。

6 蛋壳光滑、呈肉色;摒弃麻壳、厚壳和薄壳蛋。(——麻壳、厚壳是缺钙的表现)

7 3天见血丝,6天黑壳,在灯光下照看,气室(即“空头”)大比小好,为胎鸽提供充足的氧气。

8 胎鸽啄蛋齿时听起来强劲有力,节奏频繁,而不是有气无力。

9 、从见蛋齿到破壳脱颖而出的时间要短,这是胎鸽强健的表现。

10 胎鸽出壳后的蛋膛比较干净,没有血丝、脏物残留。

11 第二蛋产出后的第十七天雏鸽出壳,18天以后出壳的说明胎鸽的体质欠佳。

12 雏鸽要亲鸽本呕,“吃奶象三分”,科学家认为鸽乳中有遗传基因,用保姆鸽代呕有可能把劣质基因带给幼鸽。

13 雏鸽肚脐眼收缩要好,基本上平盖于腹部,没有大块突出。

14 雏鸽胎毛浓厚、绵蜜、粗黄,复盖全身。

15 雏鸽出壳3天能身体坐正,小脑袋能竖直,时间越长越好。

16 出壳7天套足环时,脚趾粗壮,如轻松套进,可能发育欠佳。

17 7天后亲鸽反呕原粮时,雏鸽食欲好,消化快,饱食后的素囊大于身躯,到翌日早晨基本上消化完。

18 7天开始要对雏鸽塞食营养添加剂,直至断奶为止,确保雏鸽发育良好,这将影响到鸽子一生健康。

19 10天龄左右接种各类疫苗。因鸽乳中含有免疫物质,断奶前接种疫苗能确保雏、幼鸽有效免疫。

20 疫苗包括鸽痘疫苗、新城疫苗和沙门氏菌疫苗,确保雏、幼鸽期间无病痛,即使发生最小的病痛如生鸽痘等,都会使雏鸽停止生长发育,它在成长中就慢了它鸽一拍。

21 出壳15天时,雏鸽就有自我保卫意识,当你将于掌伸向它时,它会用翅打你,伸颈啄你,这是聪明、机智、勇敢的表现。

出壳18天时,为找食充饥而爬出孵盘,甚至跌落在地板上,或获得公呕,或遭到欺凌,被啄得头破血流,成为“光头族”,这是自强的反映。

22 出壳30天时,能自然地出棚上房,并入群参加家飞行列,有利于韧带锻练。

23 自然断奶是在出壳一个月左右,人为断奶掌握上要早一些,使幼鸽早一些自立,有利于智力开发。

个体因素

24 换羽正常,如估计到出赛时大羽未齐,影响飞行,就要用光照调节,敞光加速换大羽,避光加速换体羽,确保决赛时大羽、体羽全部换齐。(尽量不要用这些非自然的方法,伤鸽)

25 流线型体态,外型前宽后窄,在飞行中让风阻降低到最低。

26 平衡感好,中央重心既不前倾也不后倾,在直线飞行中可减少阻力。

27 骨骼粗壮硬实,有力支撑驱体。

28 胸肌肉要柔糯而富有弹性,在激烈飞行中不易疲劳,但不肥胖。

29 羽质绵绒度好,贴皮贴肉,但不过于单薄,羽毛之间有空隙,增加浮力,飞行中可减少阻力。

30 翼展有弧度,呈锅盖形,而不是一个泻的平面。

31 拉翅收回时从容而有力度、快收急燥,慢收从容,但不要软弱无力。

32 最后3根“将军条”基本上等长,飞行时平均受力。

33 最后3根“将军条”间隔有较大空隙,飞行中翅膀上扬时利于破风。

34 大羽的羽茎(亦称“羽翮”)粗硬、呈黑色,有韧性,既有强度又不易折断。

35 羽茎两边的羽片要内狭外阔,比差要大。

36 桡骨要有一定厚度,扑翅时有足够的强度。

37 肱骨宜短不宜长,扑翅中起杠杆作用。

38 胸骨要有厚度、强度,有利于胸肌肉着生和支撑胸肌牵引翅膀扇动。

39 胸骨不要太高,略呈弧度,有前突后收的感觉。

40 背部微躬,脊梁骨坚硬。

41 臀部(即“后把”)有肉。

42 前胸开阔成球形。

43 尾羽不宜过长,呈“I”字形即一字尾。抓鸽在手尾羽不散开,不上扬,不弯钩,平伏而略有下垂。鸽子的尾羽:鸽子正羽的一种。尾羽有12根,组成鸽子的尾部。其功能为在飞翔时转换方向,在升降时平衡鸽体。尾羽要长的丰满,否则会使鸽子在飞行中失去重心,而不能保持平衡。但过长、过短或过宽,都会在飞行中增加阻力,以及在起飞和降落时容易发生意外。理想的尾羽应长于大羽轴2—25厘米。尾羽的羽茎必须是强壮的,以利突然起飞。优良赛鸽的12根尾羽就像一把折扇,散开时形如半月,合起来要成一扇柄,俗称一字尾。

44 脚骨要粗壮有力。飞翔时紧收腹部,减少阻力。

45 手指夹住脚趾时双脚弹跳很好。

46 “舌平喉深”,掰开鸽嘴时舌尖平顺地贴着下颚,气管口深埋在咽喉里,上颚只见小孔,不见裂缝。

47 眼睛明亮有神,有一副凶相或聪明相。

48 有活力的幼鸽抓在手里会争扎、反抗,不肯就范。

49 握在手掌有颤抖的感觉,比较神经质,或是烈性、急燥,飞归快速,但也易迷飞。

训练因素

50 幼鸽出鸽早,出壳25-30天必须上房,锻炼它的胆识。

1、体型:在选择任何品种的流线体型鸽是首要选择。从整体形态来讲,长宽厚,即身长、背宽和胸厚。

2、眼睛:面砂、瞳孔、眼志、内线扣好的血统鸽,于育种竞翔都有利。

3、肌肉:大胸肌显得丰满和强壮,有一种坚定自若的感觉。经过训练和比赛后的赛鸽,它的脂肪全部消失,大胸肌从软性变成具有弹性的感觉,当鸽握在手中展开时,双翼产生一种柔和且富有弹性的感觉。

4、羽毛:羽毛绵绒度好,羽毛光滑,色泽光亮,羽支细如丝,紧密排列成扁而薄的弹性羽毛,紧贴全身,握在手中有一种滑脱手的感觉。

5、综合外观:有强壮的体态及聪慧、冷静、自信的神态。要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两只脚不宜太长、太直,也不要显得太短。雄鸽要有一种落落大方的雄相外表;雌鸽有一种端庄秀气的雌相外表。对主人有亲和感,对陌生人抱有高度警惕性。

信鸽是鸽子家族中的一种,善于飞翔,有强烈的归巢性能。驯养鸽子源于古代。两千年前,中外均有把信鸽作为通讯工具的记载。而现代,信鸽的概念已经改变,现在的信鸽主要用途是用于比赛竟翔。

中国近代信鸽活动是20年代在上海等大城市发展起来。1929年上海竞鸽会成立,举办过信鸽竞翔比赛。现代信鸽比赛项目有竞翔比赛和品评赛两种。前者是按不同距离以赛鸽归巢时间最快者为优胜的比赛。后者是对优胜赛鸽按其体型、手感和头部等综合评分决定优劣。1948年国际信鸽联盟成立后,每年举行世界信鸽锦标赛,两年举行一次国际奥林匹克信鸽品评比赛。1984年中国信鸽协会成立后,每年举行一次全国信鸽竞翔赛和品评赛。迄今已举办过四届中国国际公棚赛。中国信鸽协会在1990年迎接第十一届亚运会期间举行全国信鸽大赛和全国优胜赛鸽评品赛,1992年在上海首届东亚运动会举行全国幼鸽大赛。

一个鸽舍的兴衰,从育种的角度来看,很大程度取决于幼鸽的选择。对于所出的幼鸽,应加以选择。如不管优劣一概留养,既浪费了精力、物力,也会导致整棚翔绩下降。反之,精心选择优质幼鸽,于育种竞翔都十分有利。所以,鸽主必须重视幼鸽的选择。

一、血统是基础。根据竞翔实践选留棚中血统好表现杰出的幼鸽做续代种鸽。杂交鸽可以在选留遗传上最杰出的血统的幼鸽准备参赛,这样必须认准自己的鸽子,那一路血统应做主血,那几个作为配组的血统,主血留种,杂血参赛。

二、选择幼鸽要看体型。一羽赛鸽在激烈比赛中,在干万羽强鸽如林的面前要赢得胜利,那怕在零点几种的争夺中,除了本身血统、貌相、眼睛均为上乘之外,剩下的条件就是体健。体健包括体型,应选择流线体型的鸽子。从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来理解,流线体型信鸽飞行阻力小、平衡好,续飞时间长,体力消耗少。所以在选择任何品种的流线型体型鸽是首要选择。从整体形态来讲,长宽厚,即身长、背宽和胸厚。从比赛优胜鸽的数据来看,中短程比赛的优胜鸽大部分是属于短粗,或短小精干,这种赛鸽往往是爆发力强,续飞时间短,这是由于它们的体型特征决定的,也就是说,中短程鸽种与远程和超远程的鸽种,其体型特征是不相同的。因此在选择幼鸽时,要结合参赛项目选择幼鸽的体型。

三、幼鸽眼睛的选择。因为是幼鸽,各人鉴鸽方法不同,有的还不能看出其所以然。但实践告诉我们,面砂、瞳孔、眼志、内线扣好的血统鸽,于育种竞翔都有利。

四、幼鸽的骨骼也是十分重要。“放飞论骨”这是张万钟在300年前的高论,可惜至今还未被所有鸽友所重视。骨骼是构成赛鸽的基础,骨骼是赛鸽所有运动的部分,以及产生运动肌肉的依托,只有一副强壮、柔和、坚固的骨骼结构,方能对不同部分的肌肉提供一个合适的支柱。一羽幼鸽握在手中,应有硬托、结实的感觉。龙骨要长、粗、有弧度。耻骨一端稍上翘,耻骨要短粗结实,闭合得紧,上膊骨,长得粗壮坚硬扇扑有力,可增加扇扑的频率。

五、肌肉。大胸肌显得丰满和强壮,有一种坚定自若的感觉。经过训练和比赛后的赛鸽,它的脂肪全部消失,大胸肌从软性变成具有弹性的感觉,当鸽握在手中展开时,双翼产生一种柔和且富有弹性的感觉。

六、羽毛。要求羽毛绵绒度好,羽毛光滑,色泽光亮,羽支细如丝,紧密排列成扁而薄的弹性羽毛,紧贴全身,握在手中有一种滑脱手的感觉。

七、综合外观。幼鸽有强壮的体态及聪慧、冷静、自信的神态。要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两只脚不宜太长、太直,也不要显得太短。雄鸽要有一种落落大方的雄相外表;雌鸽有一种端庄秀气的雌相外表。要有“静若处子,动若蛟龙”。对主人有亲和感,对陌生人抱有高度警惕性。

关于幼鸽的选择与看法,只是本人拙见,因目前养鸽这行,没有专业的学校,没有固定的老师,没有固定的模式。要靠自己学习、摸索,多与鸽友们交流。所以,不畏失败挫折,也不能有了成绩便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应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了解别系鸽子的优点,适时引进良好的血统鸽,将会给自己的鸽舍增添新的活力,也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很多人健身没有一套适合自己的一个计划,几乎都是别人练什么,自己就跟着后面训练。在训练的方面完全就没有主见,不遵循自己的一个实际出发。不是说不可以这样训练,而是说到了一定的水准,这样对自身的发展就不是很适合了。

所有的训练计划,训练动作都是基于自身的一个情况而定的。个体的差异导致训练的动作都会有着差别。在我们训练计划的设定中,仅仅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就好——将最薄弱点留在最有精力的时候训练,下面我们将以胸部的训练举例说明。

胸肌是所有健身这最喜欢训练的一个部位,但是对于胸肌道理怎么去训练,很多人都一头雾水。胸肌还能有什么训练方式,直接做平板卧推,然后再夹胸不就好了?然而实际并非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着薄弱项,所以加强弱点才是必须的。

针对普通人而言,上胸才是训练的薄弱点。所以我们需要将上胸的训练放在首位,一般上胸的训练开始就做一个就好,我们更多的采用的是上斜杠铃卧推,这个动作对于我们上胸的构建是非常的重要的。

在上胸训练结束之后我们再进行整个胸部肌肉的一个构建当中去,这时才是我们最喜欢训练的平板杠铃卧推,那么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需要的是注重肌肉的收缩,也就是在训练的时候用全程,而不是做半程的卧推。

在杠铃动作结束之后我们可以用哑铃继续的来刺激我们的胸部肌肉,哑铃动作我们选择以一个,无论是平板哑铃卧推还是上斜哑铃卧推都是不错的训练动作。注意哑铃的轨迹,全程对哑铃保持控制才是我们最重要的。

在做完推类的动作之后,我们胸部需要做的就是夹类的动作,器械夹胸,器械的轨迹是固定的,我们只需要将精神集中在胸部上,控制器械即可,这时除去胸部其他位置并不参与主动的发力,仅仅保持固定即可。

在做完器械之后,我们做胸部训练的最后一项,由于绳索的不同角度,能够刺激不同的胸部位置,最后一个动作取决于我们今天想要训练的主要部位,本次主要说的是侧重上胸位的一个训练计划,所以我们可以做刺激上胸的绳索夹胸。

每个人的训练计划都不是固定的,需要我们进行一些适合自己的调整,一般在设计训练计划是四至五组,每组八到十二次。过少刺激不充分,过多训练跟不上。合理的训练顺序、训练组数都是相当重要的,从现在开始找到合适自身的训练计划吧。

训练四点:一飞行能力(耐力) 二回巢能力 三夜视能力 四听令能力一,练习方法为,天刚亮赶鸽出笼练习飞行能力,刚开始飞行时间为半小时后续慢慢增加到两小时。中途不能让鸽子停下休息!二,练习方法为用笼将鸽子带到离家几十公里放飞,并计时,查看归巢时间及能力!(放飞前喂食饱食物及水)此项练习一般在一项练习三个月后。公里数慢慢增加。五十,一百,两百慢慢递增! 三是天快黑时拿到一定距离下放飞,而后慢慢改到天刚黑的时候,然后到天黑! 四喂食的时候发出固定声音或加上手势让鸽子形成条件反射!从而达到听命于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039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2
下一篇2023-12-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