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买个康复书 里面都有的
总的说 1)保持瘫痪肢体位于功能位置,预防关节挛缩和变形,如仰卧时肘关节微弯曲,腕和手指轻度伸展,手呈握持状,可以用一软性物体如纱布卷置手内,下肢膝下放小枕,腿外侧放砂袋以防腿外展外旋,足底放垂直足板,以防足下垂,外翻。(2)定时作肢体被动活动,以防肌肉萎缩,关节强直,(3)定时给患侧肢体作按摩,动作轻柔而有节律,能减轻肌肉的痉挛,促进肢体血液循环。
功能位就是肩关节:外展45度,前屈30度,外旋15度
肘关节:屈出90度左右。
腕关节:背屈20-30度,
髋关节:前屈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5度
膝关节:屈曲5度左右,或伸直180度
踝关节:根据情况,可跖屈5-10度为什么要进行功能锻炼
肌力分级:0级 完全瘫痪,不能作任何自由运动。
Ⅰ级 可见肌肉轻微收缩。
Ⅱ级 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
Ⅲ级 肢体可以克服地心吸收力,能抬离床面。
Ⅳ级 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
Ⅴ级 肌力正常,运动自如。
要根据肌力的各个阶段进行被动按摩和主动锻炼哦!
对于中风患者注意其姿势反射训练 其做法是:俯卧以肘支撑、仰头、翻身与头颈及肢体协调动作的正常姿势练习等。躯干运动训练要从近端到远端。手臂常以伸屈开始而后做持物、移动物体等意向控制性运动,而腿则进行屈、蹬等运动,而后进行支持重量性锻炼,训练应按顺序进行,严防急于求成。当肌力达到3级时,要及时鼓励和协助患者进行各关节90°角的屈伸练习,对提高肌力和增加肌群协调及缓解肌张力有很大帮助。通过对中风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康复期训练,调动了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尽早开始肢体被动活动并针对性地开展运动训练,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92例中风患者中186例稳定期中风患者患肢出现自主运动,能够下地活动,生活基本自理,6例进展性中风患者,其患肢肌力由0级达到3级。同时对失语患者进行了语言训练,提高了交流能力,减轻了患者痛苦。
按摩方法:一般采用滚法、按法、揉法、捏法。待肌肉适应按摩刺激时,再逐步加重手法,可有效地活跃肢体血液循环,牵伸短缩的肌腱韧带,放松痉挛的肌肉,恢复关节活动度。按摩部位一般以患侧肢体为主,按摩时间和量应因人而异,每日1次,15天为1个疗程。手部方法为:将肩部外旋,手掌向上和撬拇指同时做握手运动,并反复手部的动作和腕部的充分伸展练习。上肢抗痉挛方法是:采取肩部外旋、上提, 前臂伸展旋后和手指伸展外旋的综合反复练习。下肢采取:上提骨盆、大腿内旋、髋、膝、踝屈曲综合动作和患侧躯体伸直练习。
饮食方面
我觉得吃什么不太重要(只要不吃那些加重病情的 酒啊 高脂肪 之类的) 因为现在还没有一种好的药 哪怕是治疗方式
多吃点水果吧 -- 西瓜推荐 含硒 治这个
蔬菜里推荐洋葱 多的不说
我真正想说的是多运动,家里人要多陪陪他们, 中风病人因为行动不便(多数) 大都心里很寂寞的, 有人陪 还能多运动的话 这才是最好的疗法
给分吧 花了我半小时 呵呵
一、瘫痪的一般护理方法了解
(1)做好心理护理:重视病人的思想工作。瘫痪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家属须鼓励病人乐观豁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与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配合,尽早进行瘫痪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畸形和肌肉萎缩的发生。
(2)保持肢体功能位置: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应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防止足下垂,应使踝关节稍背屈;为防止下肢外旋,要在外侧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撑物。
(3)加强瘫痪肢体的活动:包括肢体按摩、被动活动及坐起、站立、步行锻炼等,可防止肢体挛缩、畸形。
瘫痪的护理方法一般有哪些上述就是对瘫痪的护理知识讲解,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瘫痪康复护理的技巧考验的是患者家属的一个细心与耐心,家属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细心照顾有助于帮助瘫痪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治疗瘫痪。
二、护理瘫痪患者家属要注意什么
一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程度,向病人提供生活支持,病情稳定后,鼓励病人用健侧肢体取物、洗漱、移动身体等。是瘫痪的护理方法。
二对卧床病人要保持床褥清洁、干燥,患侧肢体应放置功能位置,对突出容易受压部位用气垫或气圈保护;截瘫患者应卧于有活动开孔(放置便器)的木板床,以免腰骶部皮肤被便器磨伤。
三瘫痪的护理要病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并注意保暖,鼓励患者多咳嗽,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时吸出气管内不易咳出的分泌物。进食应该缓慢、防止呛入气管,吞咽困难时用鼻饲。
四与家属及患者讨论制订功能锻炼计划,强调合理、适度、循序渐进、主动运动与被动运动相结合的原则。护士在指导偏瘫患者穿、脱衣服时应先穿患侧,并先脱健侧,应穿宽松开身衣服,必要时可用搭扣。
护理瘫痪患者家属要注意什么以上就是问题的介绍。对于瘫痪卧病在床的病人我们应该多多关心,好好护理。据护理床临床实践表明,瘫痪大多数是偏瘫、或单肢瘫、以及两次发作累计双侧肢体瘫痪,病人常伴语言障碍,因球麻痹常有呛咳,或某种程度的智力下降,好的护理才能帮助患者重新获得健康生活。
三、分享瘫痪的四种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瘫痪
应用于临床的有光量子氧透射液体疗法、高压氧治疗及经络导平治疗。药物治疗方面,临床上广泛采用脑活素、胞二磷胆碱及神经生长肽等脑神经细胞营养药,以利于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对痉挛型可用巴路芬、肉毒杆菌素(BTX)等降低肌张力,其有效时间为3~6个月,为CP的复康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时机;对手足徐动症可配合使用安坦、左旋多巴等多巴胺类药物;对髓鞘发育不良的瘫痪可给予糖皮质激素配合治疗。祖国医学根据瘫病因病机及相关临床表现可分为5型:肝肾不足型、血虚风乘型、肝强脾弱型、肝肾虚弱型、阴虚风动型。其治疗原则以补益先天肾气,填精益髓为主,培育脾胃后天之气,调理饮食,去邪。具体如下:
(1)肝肾不足型:治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方药选用六味地黄汤加减或补肾地黄丸加减。
(2)血虚风乘型:治以补益血气,舒筋活血通络,方药选用薏苡丸加减或当归散、海桐皮散加减。
(3)肝强脾弱型:治以平抑肝气,健运脾气以治本,少佐息风通络药以治标,方药选用加味六君子汤、小续命汤。
(4)脾肾两虚型:治以补脾益气,益肾壮骨,方药选用补中益气丸合六味地黄丸。
(5)阴虚风动型:治以滋阴息风,方药选用大定风珠加减。
2、物理康复治疗瘫痪
物理康复治疗包括推拿、理筋,具有整复、活血、去瘀及调整气血改善内脏功能的作用。方法有多种,如推、运、按、摩、掐、搓、理、擦、捏、摇抖及矫形等,必须根据CP儿童年龄、病情、症状等进行辨证施术,效果与手法熟练程度成正相关。认为手法按摩在运动功能康复中尤为重要。在点穴按摩的基础上对肌张力不正常处以揉捏法为主,对肌肉萎缩明显者予捏挤法。并配合并节牵引以矫正关节畸形,隔次1次。
3、手术治疗瘫痪
脑性瘫痪外科手术治疗包括矫形手术和神经手术2大类。神经手术主要为选择性脊神经根切断术。1978年,Fasano等首先尝试以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性CP,经过多年的发展,SPR手术已经被众多临床医生所接受,而且该手术联合术后康复治疗已经成为治疗CP的首选方案。SPR手术的目的在于通过电刺激选择性切断肌梭传入的Ⅰa类纤维,阻断脊髓反射中的γ-α反射环路从而降低肌张力,解除肢体痉挛,选择性保留肢体的感觉神经纤维。
在国内首先开展SPR手术,在其10年中总共825例病例中,有112例(1358%)为混合型,435例并发癫痫,73例有不同程度流口水,386例有单眼或双腿外斜视,456例有语言功能障碍。术后35例合并癫痫的患者中有31例癫痫发作频率较少或癫痫控制药物用量减少,73例流口水的病例中49例减轻、21例消失;386例单眼或双眼外斜视病例中132例斜视减轻;456例语言功能障碍者中72例发音改善;328例伴有上肢痉挛的病例有67例上肢痉挛程度减轻。
4、针灸治疗瘫痪
针灸的特色具有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从经络脏腑以及其经络腧穴入手,施行循径取穴,远道取穴,邻近取穴。针灸的方法很多,有毫针法、灸法、三棱针、皮肤针(梅花针)、穴位注射、耳针疗法、头针疗法及埋线疗法等。其中以体针、头针、穴位注射多用。体针中,主张对痉挛型运动障碍型给予捻转提插泻法,共济失调型用补法,混合型为平补平泻法。提插捻转3~5次后出针。采用了毫针速刺法,要点是进针快,起针快,强刺激,不留针。也有部分医师采取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左右。一般1日或隔日治疗1次。
头针是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主要针灸方式。汤氏头针,主张多针浅刺,为使孩子逐步适应,初诊留针05h,以后逐渐延长到2h,留针期不提插捻转,允许患儿自由活动。根据头部反射区取穴,快速进针,针尖到达帽状腱膜下,3岁以下的患儿平补平泻,不留针,3岁以上的患儿在头皮针上采用了电针,频率以患儿耐受为度,留针20min。 运用头针滞针法加体针速刺治疗小儿脑性瘫痪362例,对重症患儿在头皮针上加用G―6805多用治疗仪,选用中等连续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儿能承受为度,刺激20min。
穴位注射发挥了经穴刺激与药物双重作用。药物常选用乙酰谷酰胺、脑活素、脑多肽等改善脑功能的西药或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液。取穴与常规取穴相同。每次选2~4穴,每穴注03~2ml药液,每日或隔日1次。有人观察采用头穴注射脑活素、胞二磷胆碱或维生素B12,隔日注射1次,疗效比单纯静脉点滴疗效显著。
四、从各方面分析瘫痪的病因
1、脑梗死多在安静状态下发病,多无明显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正常,头颅CT帮助确诊。
2、脑栓塞:这种导致下肢瘫痪的原因,疾病的主要临床特点是突然起病,在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发展到高峰,是所有脑血管病中发病最快者,多属完全卒中,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比脑出血短。
3、脑出血:多发于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发展迅速,早期有意识障碍及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偏瘫,失语等定位体征,可合并有脑膜刺激征。
4、急性脊髓炎:主要为受累脊髓节段平面以下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尿便障碍,多见于青壮年,病前数天或1-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或疫苗接种史等。双下肢麻木、无力,多数患者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发展为脊髓完全的横贯性损害。
5、脊髓压迫症:为脊髓横贯损害和椎管阻塞的一大组病症。临床以慢性起病,缓慢的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压迫脊髓所致的病症。
一、建立舒适的居住环境
长期卧床老人的居住环境一定要清洁、整齐、安静。设置应尽量考虑老人的方便、舒适、安全等条件。房间要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阳光要充足。室温应保持在18-20℃之间,湿度以50%-60%为宜。
二、日常基础护理至关重要
1、保持床铺平整、床上用品要经常更换、清洗。清洁、舒适。老人衣着衣服干净舒适,最好宽大柔软,领扣、腰带要宽松易解、不影响呼吸。
2、做好老人的口腔、头发、以及身体的清洁和护理,保持干净。
3、做好床上喂饭和饮水护理。对卧床不能自理者做好床上喂饭工作,护理者喂饭前要洗净双手,老人最好取坐位或半坐位,对俯卧或平卧者应使其头部转向一侧,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喂饭宜慢,喂汤时忌从嘴正中直倒,宜从唇边缓倒入。
三、心理护理莫忽视
由于老人长期卧床,减少了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多数老人常有犹豫、沮丧、烦躁易怒、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再加上疾病的痛苦更加剧了这些不稳定情绪。用热情的态度,亲切的言语,多与他们交谈,同情、理解、安慰他们。听音乐、戏曲,看电视,读报纸,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分散老人对自身疾病的注意力,以调整老人的情绪。
四、长期卧床病人主要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长期卧床且又患大小便失禁,护理中对感染性疾病应及时抗感染治疗,做好心理护理必不可少,基础护理技巧也是很重要。做好清理与消毒工作。
五、饮食要合理搭配
长期卧床老人的身体抵抗力差,应在饮食方面加强营养,宜给予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高蛋白饮食,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类等,多食含钾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如香蕉、桔子、绿叶蔬菜等。
六、加强肢体功能锻炼
长期卧床老人要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护理人员应帮助其进行功能锻炼,每日对全身肢体进行按摩,手法要轻柔。老人不能进行主动运动时,每天进行床上被动操作的锻炼。
看轻重,运好遇高人(名医)农村也有仙!
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因病情而异,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 “很多脑血栓瘫痪患者确实可以得到恢复” ,但前提是治疗的技术必须绝对先进,临床的操作必须绝对精准!
医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因为其针对的客体是病人,而病人的病情却又千变万化,所以,治疗手段也会因人而异,因病情而变化,所以不同的病人,不同医生的操作,都会产生不同的变数。但是,无论如何变化,只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治疗,疾病总是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众所周知,脑血栓发生瘫痪是由于大脑神经细胞因为缺血坏死而丧失功能,如果这个坏死区域位于大脑的运动区或者传导路部位,则其所支配的肢体就会发生瘫痪!那么如果我们仅仅进行外周部位肢体的康复治疗,而不是改善大脑的功能,那么,就会面临现在的临床局面———脑血栓瘫痪无法恢复!
可是,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使用先进的技术,改变大脑病灶区的血液供应,就会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也就有可能改变其所支配的肢体的功能,如果这个时候再配合合理的肢体康复训练,那么瘫痪的恢复是不是就水到渠成了呢!
当然,有几个重要因素会直接影响病情治疗的结果:
1是否存在大面积脑梗死。
2是否存在完全的传导路损害。
3制订的治疗方案是否科学,责任病灶是否可以精准去除!
4脑供血问题可否及时改善。
5受损神经的信号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放大!
以上诸多因素,影响着脑梗塞瘫痪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所以,只有解决上述病情演变中的关键环节,脑梗塞瘫痪才能真正恢复。
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经过系统的检查,精准的评估病情,准确的找到颈部责任病灶,有效的打掉责任病灶,并消除其影响,同时放大受损神经的信号,改变其神经电生理问题,同时配合科学的康复训练手段,那么,脑梗塞瘫痪病人的肢体功能恢复,完全可以达到!
所以,科学正确的认识脑血栓的发病机制,采用先进的治疗技术,同时配合科学的康复手段,必将成为脑血栓瘫痪恢复的必经之路!
中风偏瘫后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是本人治疗脑梗和脑出血偏瘫患者所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其效果百分之百有效,能使绝大部分患者得到基本康复,可以说得病后患者只要能走路,就可以获得85%以上的康复甚至达到基本康复。也是本人治疗好患者后的总结。
这里我先说一下为什么将此方法公布于众。1:主要原因这种方法掌握的人很少,除本人之外还有没有人掌握这中方法就不得而知。2: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比较难练难学,身边至今没人想学,不想让这种方法再此失传。3:很多人不相信,包括患者。4:弘扬中医医术。
这里再讲一下治疗此病的基本要求。1:要熟练掌握人体经络腧穴,书本上有,可以慢慢学习掌握。2:指力练习,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为主,初练可以三指推墙,左右手交替练习,感觉手指酸困换手,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指力会不断增强,然后再改练俯卧撑,衡量手指力度和耐力,以人体的膀胱经为主,连做三遍指不软臂不困基本上可以达到要求。3:按压穴位的练习,要持续有力,柔和有度,力透皮下,按压每个穴位要保持三到六秒时间,连做两到三次。拒绝蛮力蒙按猛击。
治疗此病主要以阳经经脉为主,1:患者俯卧,按压膀胱经和督脉穴位。2:患者在仰卧,按压胆经,胃经,肝经,肾经,脾经,以患侧腿部为主。3:患者取座位,按压患侧大肠,小肠,三焦经,以及肩井穴,风池穴,风府穴,百会穴,四神聪穴,结束。
治疗此病患者一定要有耐心坚持,每天一次,患者一般要坚持四到五个月后,就能见到一定效果,患者轻者需要一年时间,重者两年甚至时间更长。治疗期间,患者早晚适当走路配合治疗。发病期及时到医院就诊,这种方法是针对患者出院后的后期的康复治疗。
脑血栓形成肢体瘫痪,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取决于脑梗塞的部位、范围、肢体功能丧失的程度,患病的时间长短等因素。
首先,如果梗塞部位在大脑的运动区,或者丘脑部位,且范围很大,那么,肢体功能恢复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其次,如果肢体发生软瘫,没有丝毫肌力,也就是说肌力为0那么说明中枢神经损害严重,恢复的可能性就会很小。
再者,如果肢体瘫痪已经十几年或者几十年,那么严重的肌肉萎缩和神经肌肉接头处异常改变,也会妨碍肢体功能恢复。
其实,真正的脑梗塞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甚至瘫痪,如果不是完全瘫痪或者说只要不是肌力为0那么就有可能通过有效的治疗,恢复肢体功能,或者改善肢体功能。
对于脑梗塞造成肢体瘫痪的治疗方法是:
1找到颈部责任病灶,消除责任病灶,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改善脑梗塞部位的脑功能。
2通过颈部神经调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3适当的肢体功能练习。
如果通过上述治疗,很多脑梗塞病人,不仅脑梗塞得到有效恢复,不再复发,更有可能肢体功能恢复,恢复正常生活。
脑血栓形成的肢体瘫痪,如果尽早积极治疗都有可能恢复正常,大多数都能治好,但是时间很长了恢复起来就慢,就需要用中药慢慢调理,中药调理还是比较安全可靠的,通过中医的辩证论治,用活血化瘀和补气养血的方法,增加血液循环,通过建立微循环减轻脑血栓后遗症的症状,使肢体瘫痪能够减轻或者康复,这就需要长时间的调理和康复锻炼,才能使肢体恢复正常功能。
脑血栓是西医的病名,中医有中风,自古医家对中风的理解不一,张仲景是以风论治,刘河间是以火论治,朱丹溪是以痰论治,李东垣以气虚论治,王清任以气虚血瘀论治,创立了著名的补阳还五汤,现在治疗脑血栓后遗症也大多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组方有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对于脑血栓后遗症有疗效,这里面的关键是黄芪的用量,王清任用30克到120克,他说:药味要紧、分量更要紧,所以中医的秘密就是在于量的使用,这就是大病必用大方,所以治病要按轻重缓急适当调整剂量,才可以获得好的效果,对于脑血栓后遗症就是从补气养血和活血化瘀上治疗,一般经过中医治疗,脑血栓后遗症都能得到缓解和康复,肢体瘫痪也能得到改善。
这种脑血栓形成的肢体瘫痪,通过中药的治疗,再结合针灸、按摩和康复锻炼,都能得到很大改变,甚至能够恢复正常,有脑血栓后遗症的人,要保持暖和防止受凉,多吃些热性和补气养血的食物,像生姜、大枣、枸杞、三七、鸡血藤、伸筋草等,特别是要多吃生姜,对于恢复 健康 有很大作用,有条件的可以吃人参、西洋参、三七粉等,也都有很好的效果,脑血栓形成的肢体瘫痪,如果不积极治疗还会进一步发展,身体没有能力自己康复,所以必须尽快治疗,防止再一次发生更严重的血栓,要配合治疗,尽可能多活动,自己调理心情,不要急躁、以免加重病情。
男左女右,男的要是左边就病情重,女的右边也是,如果相反,那就病情轻很多。
我父亲脑血栓11年,多亏老娘的精心照顾,第一次住了六个月的院,那是三十年前,六个月花了二万多元。
当时自己能从医院走回我家,一里路,住着院,又反了病,就不能走了。
也找人按摩过,也让他锻炼走,不过每天能穿上衣服,在椅子上坐着。
以后又住过五六次院,一般住半个多月院,一年输两次水,通血管。
去世那一年住了三次院,最后那次住院只住了三天就不行了,最后那一夜,是我和他在医院住的,早上还说,他没事了,晚上,母亲让我们回去,11点多就去世了。
最后一次住院前,还能下来,只是光咳嗦,填了这个病就不行了。
脑血栓病人必须细心照顾,让他多锻炼,内心平静病情就回稳定。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侧。
两侧的脑需要的血液,由三支血管供应。
这三支血管是: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左右两侧血管都一样。
大脑前,中,后动脉,又分出许多小支,供血给本侧大脑,不同的各个区域。
大脑各个区域,有不同的功能,管人的各种活动。
某区域缺血,功能伤失,人的活动也受损或者伤失。
比如,大脑前动脉皮层支栓塞,对侧足,小腿运动,感觉障碍。
大脑的供血和缺血,像农村的田地。
由河分出沟,沟又分出小沟进各家的地,小沟的水成细流,浸润着田地,禾苗茁壮成长。
一旦石头泥沙把河,沟,小沟的哪一段堵了,田里就缺水,田干涸了,禾苗干枯了。
早点挑水浇禾苗,禾苗可以返青。
晚了,干硬,再也救不活了。
脑血栓形成的脑梗塞,发生在三支动脉中的哪一主支,或哪主支的下属分支,该支动脉供血的脑组织,会和上面举例的禾苗一样后果。
问题的答案:晚了,治不好。
早点有无办法呢?有,现在有,但成功机率不高。1,取栓子。2,安支架,再通。成都是否有,不知道。
必须尽快,尽早,送到有条件的,有水平的医院,神经内科去。
一点不要耽误。超过1天对时,可能不行了。
但是,不一定你送去的这位患者,就有条件做以上二种治疗。
医生要评估,耍患者自身条件可以作以上手术,才能试作。
还不一定能成功。
必竞,医学科学发展到这一步,是奠定在其他学科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
不一定是成熟的。只应看成是医学的曙光。
希望不要因为这个介绍,导致医闹及打杀事件。那么,以后我们什么也不敢说了。如果真的瘫痪了,护理必须跟上。
争取不患褥疮,呼吸,沁尿系统等疾病。每日作按摩,防肌肉萎缩等等。
听康复科医生的话,他们最专业。
另外,在没出问题前,多看专科医生,听医生的话,防止出问题。
在这方面,技术是比较成熟的了,防病比患病再治好。
早期及时对症治疗,可以恢复的,尤其是中医的针灸,推拿辅助疗法,效果很好!
得这种病复杂,不是一天就吃出这种病,我大叔酸厂退休,七十得这种病,今年十一年了,现在还是和才得同样,起不来,夏天怎么过,年轻时吃烟喝洒,我爸常说他,际和少吃肉,不听,认为有钱,我三叔也是酸厂,比他大三岁,人家八十六岁身′体很好,我爸九十岁了,有一年我爸生日,在我屋喝酒,我妈有病怕乱,喝多了,一阵没看见他,我大女儿去厕所,哎我大老爷掉猪栏去了,那个胖一栏猪粪,好几个才托上他来,我妈先去世十五年了,他不到七十岁,人不能太胖了,容易得三高,也会长这种病,
偏瘫又叫半身不遂[2],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它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偏瘫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多见于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或明显动脉硬化者。偏瘫治疗方法与康复保健极其重要,在中风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大多留有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后遗症,此时加强防治中风后遗症有着较好的效果。脑中风病人在康复期如无吞咽困难,宜以清淡、少油腻、易消化的柔软平衡膳食为主,另外稳迈舒运动按摩轮有助于恢复下肢、关节和足部的运动功能。适合于中风后遗症偏瘫患者的主动肢体康复锻炼,对膝踝关节、下肢和足部的骨折和扭挫伤等长时间固定治疗后的肌肉萎缩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也有不错效果。使用时要注意交替选择运动按摩方式。可单脚运动按摩;或一只脚做运动按摩,另一只脚做静止穴位刺激按摩;或双腿脚同向运动;或双腿脚反向运动。
推拿治疗
一、适应症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
二、辨证施治包括三部分
﹙一﹚辨证分型:本证以单侧上下肢瘫痪无力,口眼歪斜,舌强语蹇等为主症。初期患者肢体软弱无力,知觉迟钝或稍有强硬,活动功能受限,以后逐渐出现强直挛急,患者姿势常常发生在改变和畸形等。
﹙二﹚治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
﹙三﹚基本治法:背及下肢部操作
﹙1﹚手法:滚、按、揉、搓、擦等法
﹙2﹚穴位及部位: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环跳、阳陵泉、委中、承山、风市、伏兔、膝眼、解溪。
﹙3﹚操作:
⒈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站在患者侧面,先施按法于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2-3次,重点在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再在脊柱两侧用滚法治疗,并向下至臀部,股后部、小腿后部。以腰椎两侧、环跳、委中、承山、及跟腱部为重点治疗部位。同时配合腰后伸和患侧后伸的被动活动。约5分钟。
⒉患者取健侧卧位﹙患侧在上﹚。自患侧臀部沿大腿外侧经膝部至小腿外侧用滚法治疗,以髋关节和膝关节作为重点治疗部位。约3分钟。
⒊患者取仰卧位。医者站在侧面,用滚发在患侧下肢,自髂前上棘向下沿大腿前面,向下至髋关节及足背部治疗,重点在伏兔、膝眼、解溪、。同时配合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被动伸屈活动和整个下肢内旋动作。再用拿法施与患侧下肢,拿委中、承山、以大腿内侧中部及膝部周围为重点治疗。按、揉风市、膝眼、阳陵泉、解溪。最后用搓法施于下肢。约3分钟。
上肢部操作
﹙1﹚手法:滚法、按、揉、拿、捻、搓摇等法。
﹙2﹚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
﹙3﹚操作:
⒈用滚法自患者上臂内侧至前臂进行治疗,肘关节及其周围为重点治疗部位。在进行手法的同时配合患肢外展和肘关节伸屈的被动活动。按、揉尺泽、曲池、手三里、合谷。继之在患肢腕部、手掌和手指用滚法治疗,同时配合腕关节及指间关节伸屈的被动活动,手指关节可配合捻法。约5分钟。
⒉患者取坐位。用按法于患侧肩部周围及颈项两侧,在进行手法时,配合患肢向背后回旋上举及肩关节外展内收的被动活动。然后用拿法自肩部拿至腕部,往返3-4次,配合活动肩、肘、腕部摇法,最后用搓法自肩部搓至腕部往返2-3次。约3分钟。
头面颈项操作
﹙1﹚手法:按、抹、扫散、拿等法。
﹙2﹚穴位及部位:印堂、睛明、太阳、角孙、风池、风府、肩井。
﹙3﹚操作:
偏瘫①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前面,用抹法自印堂至太阳往返4~5次,同时配合按、揉睛明、太阳。再用扫散法在头侧胆经循行部位自前上方向后下方操作,毎侧20~30次,配合按、揉角孙。约二分钟。
②患者坐位。医者站于患者后侧面,按揉颈项两侧,再按风府、拿风池、肩井。
③面瘫治疗如下:医者在患者一侧,用一指禅推法自印堂、阳白、睛明、四白、迎香、下关、颊车、地仓往返治疗,并可用揉法或按法先患侧后健侧,再配合应用擦法治疗。接上式,用一指禅推法施与、风池及项部,随后拿风池、合谷结束治疗。
针刺治疗偏瘫
针刺疗法对偏瘫治疗有较好疗效,不但在脑血管病的恢复期可以普遍应用,对部分病例还可早期治疗。现将较常用的体针和头针疗法介绍如下。
⑴体针的常用穴位
头面部:百会、上星、印堂、迎香、太阳、下关、地仓、人中、翳风、风池等穴。
上肢:曲池、手三里、外关、内关、合谷、少泽、后溪等穴。
下肢:环跳、秩边、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承山、三阴交、昆仑、涌泉等穴。
每次取穴不宜过多,可轮流使用。一般选用1~2个主穴,再选若干配穴。每日1次,7~10天为1疗程,休息5~7天,可再行第2疗程,并可用电针。
⑵头针:是治疗脑血管病偏瘫的一种特殊针刺疗法。主要是根据神经解剖大脑皮层功能的理论,运用针刺疗法,在头皮上划出皮层功能相应的刺激区,在这些刺激区进行针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主要用于治疗脑血管病引起的瘫痪、麻木、失语等症。脑梗塞病人以早期治疗为佳;脑出血病人一般待病情稳定后开始。
取穴:对侧运动区为主;感觉障碍取对侧感觉区;运动性失语取对侧面运区;感觉性失语取对侧语言三区;命名性失语取对侧语言二区。
方法:根据上述原则选好刺激区位置,用快速进针,达到头皮下或肌层,斜向捻转至要求的区域长度,进行快速持续捻针,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以上,一般2~3分钟即达到适应刺激量和刺激强度,患者相应的肢体有热、麻、胀、抽、出汗等感觉,休息5分钟,再捻转2~3分钟,再休息5~10分钟起针。每日1次,一般10~15天为1疗程,中间可休息一周左右,再作第2 疗程。
注意事项:针刺部位要选择准确,针刺前应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针刺入后局部剧痛可捻转2分钟,若仍剧痛难忍,可将针退至皮下,适当地调整一下进针方向,可避免疼痛。起针时用干棉球压迫针孔1~2分钟,以防出血。如病人晕针,立即起针,应给予适当处理。
8偏瘫康复领域的新发现
瑞士苏黎世大学进行的一项新研究显示:偏瘫患者如果在康复计划中参加电动脚踏车练习,能够提高大脑功能和身体健康水平。来自苏黎世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森大学、马里兰大学和巴尔的摩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研究者对参加脚踏车练习的37名幸存者的大脑和身体功能进行了检测比较。这37名病人每周参加三次脚踏车练习,另外有34名病人只做传统的伸展练习,作为控制对照组。经过六个月的练习后,参加脚踏车练习的这组病人的最高行走速度提高了51%,而对照组只有11%。前一组病人的心血管健康水平提高了18%,而后一组病人反而下降了3%。
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显示:参加脚踏车练习的病人的身体中有更多携带氧气的血液运送到了脑干和小脑中。约翰·霍普金森大学的神经科学教授丹尼尔·汉利博士说:“这项研究的临床意义在于,即使在患病后很长时间,或是其他常规治疗方法都不起效果之后,再进行电动脚踏车练习,也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参加试验的病人的平均年龄为63岁,参加电动脚踏车练习的时间大约是在患病后50个月。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8月29日的美国《中风》期刊上。
强烈建议每个脑梗塞、脑出血、中风后遗症所致的偏瘫患者把电动脚踏车练习作为标准的康复治疗手段。
望采纳
瘫痪病人护理床主要适用于人群就是瘫痪病人,其功能使用的目的就是满足瘫痪病人的日常需求,其护理床主要功能有起背功能,帮助患者一定角度的背部抬起,帮助缓解背部压力的同时,可以让患者躺坐,调整舒适姿势,护栏两侧按上餐板,方便给患者喂食、输液。曲腿功能帮助患者腿部抬起落下促进腿部血液循环,避免腿部形成血栓,起背曲腿功能相互配合,再取出助便口位置的床垫,可实现人体坐立式大小便,方便看护人员对患者大小便问题的护理工作,以上功能迈德斯特护理床全都包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