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赛艇的购买和学习

关于运动赛艇的购买和学习,第1张

赛艇(rowing)是奥运会最传统的比赛项目之一。赛艇是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坐在舟艇上,背向舟艇前进的方向,运用其肌肉力量,通过桨和桨架简单杠杆作用进行划水,使舟艇前进的一项水上运动。舟艇上可以有舵手,也可以无舵手。

赛艇运动多在江河湖泊等大自然水域中进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受到大自然的沐浴,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全身肌肉力量,调节神经系统平衡,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赛艇运动员的肺活量在各项体育项目中占第一位,可达7000毫升,有人把赛艇运动称为肺部体操。

赛艇比赛开始时,各艇在起航线后排齐。发令员发令后,各艇以最快的速度划向终点,以艇首到达终点的先后判定比赛胜负。在天然水域比赛,天气情况对比赛成绩会产生影响,甚至前后两组比赛时的天气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比赛成绩也不具有绝对的可比性。所以,赛艇比赛成绩没有世界纪录。

[编辑本段]赛艇历史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15年为庆祝英王加冕,首次举行赛艇比赛。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

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1829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举行校际赛艇比赛。民众对这种比赛非常感兴趣,观众较多。以后又逐渐增设一系列的杯赛,参加比赛者已不限于两校,除英国外,还有几十个国家派队参加。1839年举办赛艇杯赛。

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增加桨的长度,提高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速度。

1857年美国的巴布科克(Babcock)发明滑座,运动员划桨时身体能前后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腿部力量。 1882年俄国人将封闭式桨栓改为活动式桨环,增大划桨幅度。 1890年英国制定类似现代的赛艇竞赛规则。

1892年,在意大利都灵成立国际赛艇联合会,当时有6个会员。当年举行第1届欧洲赛艇锦标赛。此后,国际赛艇比赛一直在国际赛艇联合会的领导下组织进行。 国际赛艇联合会目前拥有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协会。1923年国际赛艇联合会的总部由都灵迁至瑞士,从1997年起设在瑞士的洛桑。

1962年在瑞士举行第1届世界赛艇锦标赛,至1974年共举办4届。从1975年起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锦标赛。 赛艇运动项目较多。目前,国际赛艇联合会设立的世界赛艇锦标赛有23个项目,分4个级别。即:男子公开级、轻量级;女子公开级、轻量级。每一个级别又按运动形式分单桨和双桨;按参加人数分单人、双人、四人、八人赛艇;有些项目还分有舵手、无舵手。 为了简化,各项目名称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来表示:"M"为男子,"W"为女子,"L"为轻量级,数字为桨手人数,"×"为双桨,"+"为单桨有舵手,"-"为单桨无舵手。因此赛艇运动根据桨手人数、体重、操桨方式及有无舵手,可分成8种赛艇比赛项目。

国际赛艇联合会主办的比赛还有世界23岁以下赛艇锦标赛、世界残疾人赛艇锦标赛、世界杯系列赛和世界老将赛艇比赛等。

1896年第1届奥运会已将赛艇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由于天气恶劣临时取消。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举行了赛艇比赛,设6个单项。但当时的比赛规则不完善,比赛的距离、航道和比赛细则都不明确。1934年,国际赛艇联合会规定比赛必须在2000米的直道上举行,宽度至少可容纳3条艇比赛。

由于奥运会设立赛艇项目,并设有较多单项,促使各国对赛艇运动高度重视,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历届奥运会赛艇比赛的项目已有多次变化,具体情况见表。

从1976年开始,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赛艇比赛。历届奥运会女子赛艇比赛项目变化见表。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轻量级赛艇比赛及新规则被引入奥运会,男子、女子同时设立了轻量级赛艇项目,比赛仍为14项。

[编辑本段]场地设施

比赛必须在静水水面上进行。从起点到终点,应是同样宽度的直航道。航道长2000米,宽度为135米。一般为6条航道,最多为8条航道。比赛的航道除有2000米的比赛距离外,还有适当的准备活动水域。终点线外至少留有100米的自由水域。航道两边,应各留有一条航道宽度的安全警戒水域。

航道由串联在一起的浮标区分。浮标的间隔为10米或125米,浮标表面应该是柔软的,直径不得超出15厘米。整条航道上的浮标颜色呈规律分布。浮标从起点至100米为红色,从100米后至1750米为橙色或白色,从1750米后至终点为红色。在整个赛道两侧每间隔250米应有明显的距离标志。

同时,为了表示起航区的结束,在100米处应有两面白旗置于航道两侧,以标明这个界限。从起航线算起,中间每隔250米,应用颜色不同的浮标表明这段距离。在起航线和终点线上不设置浮标。 在终点线的外航道两边至少5米处,设置两个白色的大浮标(水鼓),在它的上面各固定一面红旗,以标明航道的终点。

发令塔(Start Tower)是赛艇比赛的专用设施。赛艇比赛开始时,运动员的船艇排在起航线后面,由位于起航线一侧的起点裁判员和取齐裁判员负责使各艇的艇首在起航线上排齐,发令员则站在专门设置的发令塔上。发令塔设在起航线外30~50米处,航道水域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为了让各艇的运动员均能清晰地看到和听到发令员的各种信号,塔上供发令员工作的发令台至少要高于水面3米,但不超过6米。当取齐员在起点线一侧用白旗示意各艇已排齐,可以发令时,发令员即开始逐道点名。点名结束,发令员用英语喊"Attention"(注意),然后举起红旗。在不定长的间歇后再叫"Go",同时挥下红旗。运动员看到和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即可起航,比赛开始。

如果在"Go"发出前有舟艇出发,即为抢航。出现抢航,应召回重新出发,并给予抢航艇警告处罚。由于发令员在发令塔上居高临下,可及时发现和处理运动员出发时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阿格苏出发系统(Agsostart Starting System)又名"取齐控制器",简称起航器,是赛艇比赛的专用器材设备。这种控制器在每一条航道的起航线上有一个单臂挡板,挡板呈凹形。出发前运动员将船头顶在挡板凹陷处排齐,在音响出发令下达的同时,挡板向水中下坠。如果抢航,则船头顶向挡板弹回,避免过去抢航人工扶船现象。取齐控制器是电动液压装置,最先用于皮划艇比赛,1995年引进赛艇,并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正式使用。此系统采用的是灯光发令方法,在每个出发台上都装有红、绿两盏灯,当发令员发出"Attention"时,红灯亮起,发出出发信号时,绿灯亮起,比赛开始。

[编辑本段]比赛器材

艇(canoe)

赛艇是一种专门用于比赛、训练的船艇。艇身狭长,两头尖瘦,状如织布的梭子。赛艇的制作材料,除优质木材外,有玻璃钢、铝合金及碳素纤维等。最长的八人艇长达17~18米,宽只有57厘米。最小的单人艇有8米长,最宽处仅29厘米。赛艇规格见表。

桨(oars)

桨(oars)是赛艇的附属器材,是供运动员划动赛艇前进的主要工具,分双桨(scull)和单桨(sweep)两种。用优质木材或碳素纤维或两种材料相结合制成。桨的一端为圆杆,用于运动员握住后拉推桨,称为桨柄;另一端为桨叶,呈长铲状。桨叶的大小和形状是非常重要的。

赛艇器材改革的成功之处就是使用斧形桨,斧形桨把桨叶面改变成斧形并加大,使用相同的力量于桨柄会产生更大的推进力。

稳 舵(fin-rudder)

稳舵是赛艇艇壳下部的固定装置。因状如鱼鳍,故又称鳍舵。稳舵一般用金属制成,安装在艇壳下面纵轴线上,靠近艇的尾部,对赛艇起着稳定的作用,不需要人力操纵。

安全球(bow-ball)

赛艇运动员背向前进方向,无法看见划行前方的情况。为了安全和尽可能地减轻伤害事故,规则规定赛艇的船头上必须装置一个直径为4厘米、用软橡胶或类似材料做成的白色圆球作为保护措施,称为安全球。

桨 架(rigger,oar-rack)

早期的赛艇运动没有桨架,只用两臂牵拉和上体摆动来划桨。桨架的结构和形式有多种,通常用4~5根铝合金细管组合成一个桨架。桨架的外端是一个类似桨叉的桨环,可以开启和闭合。桨放在桨环间,桨叶在水中,运动员划桨时,力量传递到桨栓轴,利用简单的杠杆作用推动赛艇前进。桨架在双桨艇上是左右对称的,在单桨艇上则左右交错排列。

脚蹬架(stretcher,footstretcher)

脚蹬架使运动员在艇上用力拉桨时有一个很好的"立足点"。脚蹬架上有供运动员穿着的专门运动鞋。这种鞋既要使运动员相对"牢固"地结合在艇上,又使运动员拉桨、推桨运行自如。在鞋跟处有一细绳与脚踏板相连,在出现意外或翻艇时,运动员两脚能很快地脱出,称为"快脱型"鞋。

脚蹬架的安置如果过于靠近船头,会造成入水角大而出水角小;如果过于靠近船尾,又会造成入水角小而出水角大。因此,脚蹬架的正确安置,可以保证运动员有一个正确的划桨结束姿势和合理的划水幅度。

滑 座(slide seat)

滑座又叫座板。座板下有四个可以灵活转动的轮子。赛艇运动员对滑座轮子要求很高,不能有松动或过度磨损,更不能因轮子有差异而造成滑行困难。滑座的使用,可使赛艇运动员腰背和腿部力量得到充分地发挥。

滑 轨(tracks)

滑座下有两条平行于赛艇纵轴的滑轨,滑座的四个轮子在滑轨上前后运动。不同艇别的赛艇,滑轨的间距不同,如宽18厘米、23厘米和28厘米等。滑轨的长度从65厘米到85厘米不等。为了保证划水的有效长度,滑轨的长度一般为70厘米到85厘米,而从靠近船头处的滑轨顶端到垂直于桨栓横联线的长度不少于65厘米。

[编辑本段]赛艇术语

正力(positive ror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各种类型船艇的动力来源,有的是发 动机有的是风帆。无论是发动机驱动的螺施桨或一帆满风吹 着风帆,其动力都是连续不断的。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却是断断 续续的,因为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有力的作用,这时产 生推进船艇前进的积极力量,这是正力。当桨叶出水后,船艇 只依靠惯性力作用,这里正力的作用消失。

负力(negative for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和其它船艇不一 样,当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可以产生积极的推进力。而 桨叶出水后就没有推进力的作用,而且由于滑座的运动和身 体质量的方向转换,对船艇产生一个很大的负力,这个负力对 抗前进着的船艇,是一个消极力量。赛艇技术好与差的标志之 一,就是要限制消极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积极力量。

划距(stroke distan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比赛中每划一桨船艇移动的距离, 即比赛全程距离除以该艇所划的桨数。例如赛艇比赛全程为 2000米,某艇共划了250桨,说明其每桨的划距为8米。因此 划距反映了运动员划水的效果,它与运动员的划幅、桨频等因 素有关。初学者和青少年运动员应强调划距,从每桨的划分效 果来改进划桨技术。

划桨周期(stroke eycl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次划桨动作的全过程。赛艇运动 的划桨周期由桨叶入水、桨划分、某叶出水、回桨所组成。从运 动员的动作来说,是提桨、拉桨、按转桨、推桨。整个划桨周期 是连贯而不间断的。如果以每分钟划40桨计算,每一桨的周 期时间约为1.5秒。 划桨节奏(stoke rhythm)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一个划桨周期内部各阶段速度 和力量的比例。在一个划桨周期中,通常要求拉桨快而回桨慢,拉桨用力而回桨时放松。例如,假定每分钟划40桨,则每 一桨的周期为1.5秒。划桨节奏要求拉桨用0.5—0.6秒,而回桨要用0.9一1秒。划桨节奏是运动员技术是否合理的标志

平桨(feathering)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运动员将桨叶平放在水面上,平桨时运动员身体放松,桨叶背面着水,桨叶的前面向天。平桨 也是一种口令,当运动员在划进中,遇到障碍物或靠近码头需 要停止划桨时,舵手或教练员可以用“平桨”口令,要运动员停 止划桨。

回桨(recovery)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桨叶出水后,运动员两手轻快流畅地 把桨柄向前推出。当两臂完全伸直把桨柄推过膝盖后,滑座 才起动向前移,同时上体也随着自然前到下一桨的预备姿势。 整个回桨过程中,桨叶水平地在空间前移,离开水面约15—20厘米。回桨时要求身体平稳、自然、放松,动作比拉桨的速 度相对要慢,回桨与拉桨的时间比例约为2:1。如果一桨的 周期为1.5秒,则回桨约需0.9—l秒,而拉桨为0.5—0.6 秒。由于回桨时较为放松,使运动员每次拉桨都能得到短暂的 体力恢复。因此可以认为回桨与拉桨是放松与用力的交替。

拉桨(drive,dull)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桨叶入水后,运动员的体重通过腿部 用力传递到脚蹬架上,与此同时运动员动用各部分肌肉积极 地拉桨。从肌肉用力的顺序看,一般认为拉桨开始时主要依靠 腿部力量,然后是背部肌肉,最后是肩臂积极用力。蹬腿拉桨 开始时,滑座在滑轨上向艇首移动,这时要求运动员充分利用 自身体重,有如悬挂在桨柄上以便把力量全部传递到桨叶上 去。从另一方面看,桨叶在水中的移动越小,划水的效果就越 好。在整个划桨周期中,拉桨阶段是使赛艇推进的动力阶段, 这个阶段要使运动员充分发挥其体能。

按桨(press)

赛艇技术名词。拉桨后,两腿在转道上蹬直,躯干在滑座 垂直位置后仰35度左右。双臂曲拉至膈肌部位,双手用掌心轻 夺桨柄移至腹部,用手腕关节作弧形下按动作,使桨叶迅速垂 直出水。要求干净利落,动作快而轻巧。否则,桨叶掠水,会影 响速度。这是赛艇划桨动作进入第2周期的准备过程。

桨叶入水(entry)

赛艇运动技术名词之一。运动员在回桨以后,自然地使两 臂充分向前,桨叶的正面即划水面从向上已转向向前,桨叶与 水面垂直或稍微前倾,利用桨叶的首身重量下落,两臂和两手 则同时自然上抬.使桨叶切入水中,形成桨叶和桨颈没入水中 的最佳深度。这时运动员通过抬体和手臂牵拉,迅速使桨叶抓 住水,同时把自身体重和力量完全传递到脚蹬架上,使船艇受 到力的作用而推动向前进。桨叶入水是一个划桨周期的开始, 要求动作迅速而不是猛力,要求没有水花飞溅。

桨叶出水(releas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在两腿蹬直拉桨结束时,上体后仰大 约25度,同时屈臂拉桨至膈肌部位。这时用掌心和掌根轻轻 压桨柄,作弧形的按转动作,使桨叶从水中垂直地跳出水面, 并迅速转成水平状态。这一按转桨的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使 桨叶出水时干净利落,没有挑水或停顿的现象。因为拉桨结束 后,船艇获得了推进力,正以最快的速度在滑行。如果桨叶出 水的动作慢于艇速.就形成了桨叶挡水,从而影响艇的前进速度。

桨频(tempo)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单位时间内的划桨次数。即比赛全 程所划的桨数除以比赛成绩。从生物力学观点看,船速是由划 桨频率和划距决定的。这两个变量又受到技术和器材等方面 的影响。因此提高船速主要从划距和桨频两个方面提高,但是 桨频不可能无限地增加,更不能为了增加桨频而降低划水的 效果。赛艇比赛的桨频从30—40桨/分不等。以男子八人赛 艇的桨频为最高,尤以起航时的桨频更为突出,甚至高达48 桨/分。在训练中不同的桨频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训练强度。

倒桨(backwater,go astern)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正常划行时,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拉桨,船艇则背着运动员方向前时。倒桨时,正好相反,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推桨,船艇向着运动员前方即尾方向划进。倒桨通常在离、靠码头或其它应急情况时运用。

提桨(lift)

赛艇技术名词。将桨叶对水面转为垂直角度时立即提桨柄,桨叶自水面插入水中,深至桨颈为止。人体重心从蹬脚板上用力蹬腿迅速后移,手臂与背肌同时间后用力牵拉。要求动 作迅速有力,扎住水的支撑点,使舟艇受水支撑点的反作用力 而被推向前进,是周期性划桨时发力的第一阶段。

普通俯卧撑主要锻炼的是胸肌、上臂的肱三头肌以及腹部肌肉。铁牛耕地式俯卧撑练习主要针对颈部,并增强背肌、手腕、脚踝力量。

铁牛耕地式俯卧撑的做法:用拳或用手掌作为支撑点。双手撑地,双臂张开,与肩同宽。双脚趾着地,双手双脚平行。头向斜前方顶,前脚掌、双手、颈、腰一齐用力,同时腰下塌,贴着地皮。然后臀部上翘,腰再下塌,身体后拉,整个动作完成。斜前斜后的动作反复做即可。

扩展资料:

做俯卧撑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一、方法:

1、快慢结合法:练习中先快做几次,再慢做几次或变换练习。

2、定时计数法: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计算练习的次数,可分为不停顿和可停顿两种。

3、定数计时法:在完成一定数量的练习后,计算所用的时间。

4、计数练习法:练习者以发挥最大能量所做的次数,但要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定。可分为连续法和间断法。 5、综合练习法:采用多种姿势和方法进行变换练习,也称为游戏法。

二、注意事项:

1、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轻到重进行锻炼;

2、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控制运动负荷;

3、要做好准备和放松活动,防止受伤和肌肉僵硬。

4、老人禁用指式、击掌、负重练习法。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禁用此法。

人民网-男人学会5式俯卧撑 练就完美胸肌

(positive for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各种类型船艇的动力来源,有的是发动机有的是风帆。无论是发动机驱动的螺施桨或一帆满风吹着风帆,其动力都是连续不断的。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却是断断续续的,因为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有力的作用,这时产生推进船艇前进的积极力量,这是正力。当桨叶出水后,船艇只依靠惯性力作用,这里正力的作用消失。 (negative for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和其它船艇不一样,当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可以产生积极的推进力。而桨叶出水后就没有推进力的作用,而且由于滑座的运动和身体质量的方向转换,对船艇产生一个很大的负力,这个负力对抗前进着的船艇,是一个消极力量。赛艇技术好与差的标志之一,就是要限制消极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积极力量。 (stroke distan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比赛中每划一桨船艇移动的距离,即比赛全程距离除以该艇所划的桨数。例如赛艇比赛全程为 2000米,某艇共划了250桨,说明其每桨的划距为8米。因此划距反映了运动员划水的效果,它与运动员的划幅、桨频等因素有关。初学者和青少年运动员应强调划距,从每桨的划分效果来改进划桨技术。 (stroke cycl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次划桨动作的全过程。赛艇运动的划桨周期由桨叶入水、桨划分、某叶出水、回桨所组成。从运动员的动作来说,是提桨、拉桨、按转桨、推桨。整个划桨周期是连贯而不间断的。如果以每分钟划40桨计算,每一桨的周期时间约为1.5秒。划桨节奏(stoke rhythm)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一个划桨周期内部各阶段速度和力量的比例。在一个划桨周期中,通常要求拉桨快而回桨慢,拉桨用力而回桨时放松。例如,假定每分钟划40桨,则每一桨的周期为1.5秒。划桨节奏要求拉桨用0.5—0.6秒,而回桨要用0.9一1秒。划桨节奏是运动员技术是否合理的标志。 (recovery)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桨叶出水后,运动员两手轻快流畅地把桨柄向前推出。当两臂完全伸直把桨柄推过膝盖后,滑座才起动向前移,同时上体也随着自然前到下一桨的预备姿势。整个回桨过程中,桨叶水平地在空间前移,离开水面约15—20厘米。回桨时要求身体平稳、自然、放松,动作比拉桨的速度相对要慢,回桨与拉桨的时间比例约为2:1。如果一桨的 周期为1.5秒,则回桨约需0.9—l秒,而拉桨为0.5—0.6 秒。由于回桨时较为放松,使运动员每次拉桨都能得到短暂的体力恢复。因此可以认为回桨与拉桨是放松与用力的交替。 (drive,dull)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桨叶入水后,运动员的体重通过腿部用力传递到脚蹬架上,与此同时运动员动用各部分肌肉积极地拉桨。从肌肉用力的顺序看,一般认为拉桨开始时主要依靠腿部力量,然后是背部肌肉,最后是肩臂积极用力。蹬腿拉桨开始时,滑座在滑轨上向艇首移动,这时要求运动员充分利用自身体重,有如悬挂在桨柄上以便把力量全部传递到桨叶上去。从另一方面看,桨叶在水中的移动越小,划水的效果就越好。在整个划桨周期中,拉桨阶段是使赛艇推进的动力阶段,这个阶段要使运动员充分发挥其体能。 (feathering)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运动员将桨叶平放在水面上,平桨时运动员身体放松,桨叶背面着水,桨叶的前面向天。平桨也是一种口令,当运动员在划进中,遇到障碍物或靠近码头需要停止划桨时,舵手或教练员可以用“平桨”口令,要运动员停止划桨。 (press)

赛艇技术名词。拉桨后,两腿在转道上蹬直,躯干在滑座垂直位置后仰35度左右。双臂曲拉至膈肌部位,双手用掌心轻夺桨柄移至腹部,用手腕关节作弧形下按动作,使桨叶迅速垂直出水。要求干净利落,动作快而轻巧。否则,桨叶掠水,会影响速度。这是赛艇划桨动作进入第2周期的准备过程。 (entry)

赛艇运动技术名词之一。运动员在回桨以后,自然地使两臂充分向前,桨叶的正面即划水面从向上已转向向前,桨叶与水面垂直或稍微前倾,利用桨叶的首身重量下落,两臂和两手 则同时自然上抬.使桨叶切入水中,形成桨叶和桨颈没入水中的最佳深度。这时运动员通过抬体和手臂牵拉,迅速使桨叶抓住水,同时把自身体重和力量完全传递到脚蹬架上,使船艇受到力的作用而推动向前进。桨叶入水是一个划桨周期的开始,要求动作迅速而不是猛力,要求没有水花飞溅。 (releas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在两腿蹬直拉桨结束时,上体后仰大约25度,同时屈臂拉桨至膈肌部位。这时用掌心和掌根轻轻压桨柄,作弧形的按转动作,使桨叶从水中垂直地跳出水面,并迅速转成水平状态。这一按转桨的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使 桨叶出水时干净利落,没有挑水或停顿的现象。因为拉桨结束后,船艇获得了推进力,正以最快的速度在滑行。如果桨叶出水的动作慢于艇速.就形成了桨叶挡水,从而影响艇的前进速度。 (tempo)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单位时间内的划桨次数。即比赛全 程所划的桨数除以比赛成绩。从生物力学观点看,船速是由划 桨频率和划距决定的。这两个变量又受到技术和器材等方面 的影响。因此提高船速主要从划距和桨频两个方面提高,但是桨频不可能无限地增加,更不能为了增加桨频而降低划水的 效果。赛艇比赛的桨频从30—40桨/分不等。以男子八人赛 艇的桨频为最高,尤以起航时的桨频更为突出,甚至高达48 桨/分。在训练中不同的桨频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训练强度。 (backwater,go astern)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正常划行时,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拉桨,船艇则背着运动员方向前时。倒桨时,正好相反,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推桨,船艇向着运动员前方即尾方向划进。倒桨通常在离、靠码头或其它应急情况时运用。 (lift)

赛艇技术名词。将桨叶对水面转为垂直角度时立即提桨柄,桨叶自水面插入水中,深至桨颈为止。人体重心从蹬脚板上用力蹬腿迅速后移,手臂与背肌同时间后用力牵拉。要求动 作迅速有力,扎住水的支撑点,使舟艇受水支撑点的反作用力 而被推向前进,是周期性划桨时发力的第一阶段。

正力(positive ror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各种类型船艇的动力来源,有的是发 动机有的是风帆。无论是发动机驱动的螺施桨或一帆满风吹 着风帆,其动力都是连续不断的。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却是断断 续续的,因为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有力的作用,这时产 生推进船艇前进的积极力量,这是正力。当桨叶出水后,船艇 只依靠惯性力作用,这里正力的作用消失。

  负力(negative for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和其它船艇不一 样,当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可以产生积极的推进力。而 桨叶出水后就没有推进力的作用,而且由于滑座的运动和身 体质量的方向转换,对船艇产生一个很大的负力,这个负力对 抗前进着的船艇,是一个消极力量。赛艇技术好与差的标志之 一,就是要限制消极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积极力量。

  划距(stroke distan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比赛中每划一桨船艇移动的距离, 即比赛全程距离除以该艇所划的桨数。例如赛艇比赛全程为 2000米,某艇共划了250桨,说明其每桨的划距为8米。因此 划距反映了运动员划水的效果,它与运动员的划幅、桨频等因 素有关。初学者和青少年运动员应强调划距,从每桨的划分效 果来改进划桨技术。

  划桨周期(stroke eycl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次划桨动作的全过程。赛艇运动 的划桨周期由桨叶入水、桨划分、某叶出水、回桨所组成。从运 动员的动作来说,是提桨、拉桨、按转桨、推桨。整个划桨周期 是连贯而不间断的。如果以每分钟划40桨计算,每一桨的周 期时间约为1.5秒。 划桨节奏(stoke rhythm)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一个划桨周期内部各阶段速度 和力量的比例。在一个划桨周期中,通常要求拉桨快而回桨慢,拉桨用力而回桨时放松。例如,假定每分钟划40桨,则每 一桨的周期为1.5秒。划桨节奏要求拉桨用0.5—0.6秒,而回桨要用0.9一1秒。划桨节奏是运动员技术是否合理的标志

  平桨(feathering)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运动员将桨叶平放在水面上,平桨时运动员身体放松,桨叶背面着水,桨叶的前面向天。平桨 也是一种口令,当运动员在划进中,遇到障碍物或靠近码头需 要停止划桨时,舵手或教练员可以用“平桨”口令,要运动员停 止划桨。

  回桨(recovery)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桨叶出水后,运动员两手轻快流畅地 把桨柄向前推出。当两臂完全伸直把桨柄推过膝盖后,滑座 才起动向前移,同时上体也随着自然前到下一桨的预备姿势。 整个回桨过程中,桨叶水平地在空间前移,离开水面约15—20厘米。回桨时要求身体平稳、自然、放松,动作比拉桨的速 度相对要慢,回桨与拉桨的时间比例约为2:1。如果一桨的 周期为1.5秒,则回桨约需0.9—l秒,而拉桨为0.5—0.6 秒。由于回桨时较为放松,使运动员每次拉桨都能得到短暂的 体力恢复。因此可以认为回桨与拉桨是放松与用力的交替。

  拉桨(drive,dull)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桨叶入水后,运动员的体重通过腿部 用力传递到脚蹬架上,与此同时运动员动用各部分肌肉积极 地拉桨。从肌肉用力的顺序看,一般认为拉桨开始时主要依靠 腿部力量,然后是背部肌肉,最后是肩臂积极用力。蹬腿拉桨 开始时,滑座在滑轨上向艇首移动,这时要求运动员充分利用 自身体重,有如悬挂在桨柄上以便把力量全部传递到桨叶上 去。从另一方面看,桨叶在水中的移动越小,划水的效果就越 好。在整个划桨周期中,拉桨阶段是使赛艇推进的动力阶段, 这个阶段要使运动员充分发挥其体能。

  按桨(press)

  赛艇技术名词。拉桨后,两腿在转道上蹬直,躯干在滑座 垂直位置后仰35度左右。双臂曲拉至膈肌部位,双手用掌心轻 夺桨柄移至腹部,用手腕关节作弧形下按动作,使桨叶迅速垂 直出水。要求干净利落,动作快而轻巧。否则,桨叶掠水,会影 响速度。这是赛艇划桨动作进入第2周期的准备过程。

  桨叶入水(entry)

  赛艇运动技术名词之一。运动员在回桨以后,自然地使两 臂充分向前,桨叶的正面即划水面从向上已转向向前,桨叶与 水面垂直或稍微前倾,利用桨叶的首身重量下落,两臂和两手 则同时自然上抬.使桨叶切入水中,形成桨叶和桨颈没入水中 的最佳深度。这时运动员通过抬体和手臂牵拉,迅速使桨叶抓 住水,同时把自身体重和力量完全传递到脚蹬架上,使船艇受 到力的作用而推动向前进。桨叶入水是一个划桨周期的开始, 要求动作迅速而不是猛力,要求没有水花飞溅。

  桨叶出水(releas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在两腿蹬直拉桨结束时,上体后仰大 约25度,同时屈臂拉桨至膈肌部位。这时用掌心和掌根轻轻 压桨柄,作弧形的按转动作,使桨叶从水中垂直地跳出水面, 并迅速转成水平状态。这一按转桨的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使 桨叶出水时干净利落,没有挑水或停顿的现象。因为拉桨结束 后,船艇获得了推进力,正以最快的速度在滑行。如果桨叶出 水的动作慢于艇速.就形成了桨叶挡水,从而影响艇的前进速度。

  桨频(tempo)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单位时间内的划桨次数。即比赛全 程所划的桨数除以比赛成绩。从生物力学观点看,船速是由划 桨频率和划距决定的。这两个变量又受到技术和器材等方面 的影响。因此提高船速主要从划距和桨频两个方面提高,但是 桨频不可能无限地增加,更不能为了增加桨频而降低划水的 效果。赛艇比赛的桨频从30—40桨/分不等。以男子八人赛 艇的桨频为最高,尤以起航时的桨频更为突出,甚至高达48 桨/分。在训练中不同的桨频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训练强度。

  倒桨(backwater,go astern)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正常划行时,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拉桨,船艇则背着运动员方向前时。倒桨时,正好相反,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推桨,船艇向着运动员前方即尾方向划进。倒桨通常在离、靠码头或其它应急情况时运用。

  提桨(lift)

  赛艇技术名词。将桨叶对水面转为垂直角度时立即提桨柄,桨叶自水面插入水中,深至桨颈为止。人体重心从蹬脚板上用力蹬腿迅速后移,手臂与背肌同时间后用力牵拉。要求动 作迅速有力,扎住水的支撑点,使舟艇受水支撑点的反作用力 而被推向前进,是周期性划桨时发力的第一阶段。

1正力(positive ror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各种类型船艇的动力来源,有的是发动机,有的是风帆。无论是发动机驱动的螺旋桨或一帆满风吹着风帆,其动力都是连续不断的。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却是断断续续的,因为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有力的作用,这时产生推进船艇前进的积极力量,这是正力。当桨叶出水后,船艇只依靠惯性力作用,这里正力的作用消失。

2负力(negative for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和其他船艇不一样,当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可以产生积极的推进力。而桨叶出水后就没有推进力的作用,而且由于滑座的运动和身体质量的方向转换,对船艇产生一个很大的负力,这个负力对抗前进着的船艇,是一个消极力量。赛艇技术好与差的标志之一,就是要限制消极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积极力量。

3划距(stroke distan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比赛中每划一桨,船艇移动的距离,即比赛全程距离除以该艇所划的桨数。例如赛艇比赛全程为2000米,某艇共划了250桨,说明其每桨的划距为8米。因此划距反映了运动员划水的效果,它与运动员的划幅、桨频等因素有关。初学者和青少年运动员应强调划距,从每桨的划分效果来改进划桨技术。

4划桨周期(stroke eycl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次划桨动作的全过程。赛艇运动的划桨周期由桨叶入水、桨划分、桨叶出水、回桨所组成。从运动员的动作来说,是提桨、拉桨、按转桨、推桨。整个划桨周期是连贯而不间断的。如果以每分钟划40桨计算,每一桨的周期时间约为15秒。

5划桨节奏(stoke rhythm)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一个划桨周期内部各阶段速度和力量的比例。在一个划桨周期中,通常要求拉桨快而回桨慢,拉桨用力而回桨时放松。例如,假定每分钟划40桨,则每一桨的周期为15秒。划桨节奏要求拉桨用05~06秒,而回桨要用09~1秒。划桨节奏是运动员技术是否合理的标志之一。

6平桨(feathering)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运动员将桨叶平放在水面上,平桨时运动员身体放松,桨叶背面着水,桨叶的前面向天。平桨也是一种口令,当运动员在划进中,遇到障碍物或靠近码头需要停止划桨时,舵手或教练员可以用“平桨”口令,要运动员停止划桨。

7回桨(recovery)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桨叶出水后,运动员两手轻快流畅地把桨柄向前推出。当两臂完全伸直把桨柄推过膝盖后,滑座才启动向前移,同时上体也随着自然前到下一桨的预备姿势。整个回桨过程中,桨叶水平地在空间前移,离开水面约15~20厘米。回桨时要求身体平稳、自然、放松,动作比拉桨的速度相对要慢,回桨与拉桨的时间比例约为2∶1。如果一桨的周期为15秒,则回桨约需09~1秒,而拉桨为05~06秒。由于回桨时较为放松,使运动员每次拉桨都能得到短暂的体力恢复。因此可以认为回桨与拉桨是放松与用力的交替。

8拉桨(drive,dull)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桨叶入水后,运动员的体重通过腿部用力传递到脚蹬架上,与此同时运动员动用各部分肌肉积极地拉桨。从肌肉用力的顺序看,一般认为拉桨开始时主要依靠腿部力量,然后是背部肌肉,最后是肩臂积极用力。蹬腿拉桨开始时,滑座在滑轨上向艇首移动,这时要求运动员充分利用自身体重,有如悬挂在桨柄上以便把力量全部传递到桨叶上去。从另一方面看,桨叶在水中的移动越小,划水的效果就越好。在整个划桨周期中,拉桨阶段是使赛艇推进的动力阶段,这个阶段要使运动员充分发挥其体能。

9按桨(press)

赛艇运动技术名词。拉桨后,两腿在转道上蹬直,躯干在滑座垂直位置后仰35°左右。双臂屈拉至膈肌部位,双手用掌心轻按桨柄移至腹部,用手腕关节作弧形下按动作,使桨叶迅速垂直出水。要求干净利落,动作快而轻巧。否则,桨叶掠水,会影响速度。这是赛艇划桨动作进入第2周期的准备过程。

10桨叶入水(entry)

赛艇运动技术名词。运动员在回桨以后,自然地使两臂充分向前,桨叶的正面即划水面从向上已转向向前,桨叶与水面垂直或稍微前倾,利用桨叶的首身重量下落,两臂和两手则同时自然上抬。使桨叶切入水中,形成桨叶和桨颈没入水中的最佳深度。这时运动员通过抬体和手臂牵拉,迅速使桨叶抓住水,同时把自身体重和力量完全传递到脚蹬架上,使船艇受到力的作用而推动向前进。桨叶入水是一个划桨周期的开始,要求动作迅速而不是猛力,要求没有水花飞溅。

11桨叶出水(releas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在两腿蹬直拉桨结束时,上体后仰大约25°,同时屈臂拉桨至膈肌部位。这时用掌心和掌根轻轻压桨柄,作弧形的按转动作,使桨叶从水中垂直地跳出水面,并迅速转成水平状态。这一按转桨的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使桨叶出水时干净利落,没有挑水或停顿的现象。因为拉桨结束后,船艇获得了推进力,正以最快的速度在滑行。如果桨叶出水的动作慢于艇速,就形成了桨叶挡水,从而影响艇的前进速度。

12桨频(tempo)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单位时间内的划桨次数。即比赛全程所划的桨数除以比赛成绩。从生物力学观点看,船速是由划桨频率和划距决定的。这两个变量又受到技术和器材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提高船速主要从划距和桨频两个方面提高,但是桨频不可能无限地增加,更不能为了增加桨频而降低划水的效果。赛艇比赛的桨频为30~40桨/分。以男子八人赛艇的桨频为最高,尤以起航时的桨频更为突出,甚至高达48桨/分。在训练中不同的桨频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训练强度。

13倒桨(backwater,go astern)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正常划行时,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拉桨,船艇则背着运动员方向前时。倒桨时,正好相反,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推桨,船艇向着运动员前方即尾方向划进。倒桨通常在离、靠码头或其他应急情况时运用。

14提桨(lift)

赛艇运动技术名词。将桨叶对水面转为垂直角度时立即提桨柄,桨叶自水面插入水中,深至桨颈为止。人体重心从蹬脚板上用力蹬腿迅速后移,手臂与背肌同时间后用力牵拉。要求动作迅速有力,扎住水的支撑点,使舟艇受水支撑点的反作用力而被推向前进,是周期性划桨时发力的第一阶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5891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4
下一篇2023-12-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