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刮痧从中医角度来说是一种养生排毒的方式。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刮痧的顺序应该从哪里开始,用上正确的方法才能让刮痧起到更好的效果。下面分享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1刮痧顺序:
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顺序,按身体的部位,依序为头颈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
刮痧力量:
刮拭时用力要均匀、适中,力道应由轻渐重。不可忽轻忽重,同时以能耐受的力道为限,而刮拭的面积尽量能拉到最长。
刮痧方向:
刮痧力量应为单方向用力,回程不刮。
刮痧角度:
刮痧器具与皮肤间的`角度以45度为宜,不可成推、削之势,刮拭方向应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并保持同一角度,每个部位刮20次左右。
刮痧频率:
刮痧频率与疗程,则依疾病性质及患者体质状况而有所不同。每次刮拭的时间,以20至30钟为宜。初次刮痧时间不宜过长,且手法不宜过重,第二次使用刮痧疗法的时间,应间隔1至2周。
怎样背部刮痧
1、先刮督脉: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板身与皮肤倾斜45度,由上至下(大椎~骶骨)刮拭督脉,每个动作重复5~8次,直至出痧。
2、用刮痧板的角面分别刮拭与督脉紧邻的华佗夹脊穴所在的经络。
3、用方形刮痧板的一角刮双侧肩胛缝,刮痧板紧贴皮肤,力度均衡渗透。
刮痧是一种很常见的行为,也有很多的店铺是专门在刮痧的,但是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我这边给大家提醒,第一次尝试一定要谨慎的哦!刮痧也不是随时能做的,我建议最好在用过餐之后的1至2小时后进行。这样也能让你有很好的体验。
背部刮痧顺序是怎样的2痧是体内疾病在体表的特殊表现。刮痧,是在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施以刮的手法,使皮肤出现片状或点片状瘀斑或出血,以达到调整机体、恢复生理状态、克服病痛的外治法。
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出痧的过程是一种血管扩张,渐至毛细管破裂、血液外溢、皮肤局部出现瘀血斑的现象。有经验的施术者,会区分痧的颜色及形状,而判断病邪之状况。
痧色鲜红,痧粒分散表示病程较短、病情较轻;若痧色暗红或青黑,痧粒密集甚至成团,则代表病情重、病程长。
在祖国传统医学里,人的脏 (肝、心、脾、肺、肾、心包)、 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共有十二个,脏腑各有其经脉,各司功能,并且左右平衡,一如西方医学的中枢神经,顺脊椎而下左右各一,异曲同工。刮痧基本上以经络为主,或刮痧后体表显示瘀痧情形,除其病邪,然后再施以温灸,顺畅其经脉,逐风、寒、湿,并补充正气之不足。
刮痧操作的顺序依身体状况而定,先刮后颈部,次刮背部,再刮胸部,末刮四肢,此为一般的原则。基本刮痧方向,依经络循行「阴升阳降」之原则,至于刮痧手法,分部位详述如下:
(一) 后颈与背部的刮痧:
1 刮背颈椎:自颈椎刮起,经胸椎第一椎至尾骨,分两段刮完。
2 刮左、右肩膀筋,先左后右。
3 刮膀胱经俞穴,自大杼至腰部,即距督脉左、右各一寸五分处。
4 以膀胱经为中心,由里向外斜刮,从肩膀筋以下至腰部约刮五至七条斜线,间距以肋骨为准。切勿做地毯式全面刮痧。
(二)前胸部刮痧:
1 先刮任脉:自天突穴(胸骨体最上端)刮至小腹,由上而下可分三段,第一段为胸骨体,第二段为心窝至肚脐,第三段为肚脐至曲骨,一段一段地刮,切勿一次刮到底,惟肚脐处可轻刮。
2 以任脉为中心,上自天突穴起,向左、向右两侧做斜线之刮痧,约三至五条,其中乳房不刮。
(三)四肢的刮痧:
上肢与下肢,内侧与外侧各有不同。
1 上肢外侧:由指尖向肘及肩膀方向进行。
2 上肢内侧:由肩向叉与指尖方向刮。
3 下肢外侧及后侧:由大腿向膝,向脚刮 。
4 下肢内侧:由内踝尖向膝,向上刮。
(四)刮痧板垂直于皮肤成九十度角,自上下左右刮拭永保同一角度。
(五)刮痧力道应做单方向用力,刮板回程不刮。
(六)刮拭力量要均匀,不可过速、过重、过快,以免患者畏惧不安与疼痛,影响刮痧之效果。
(七)刮痧、温灸整体的操作程序:
1 视病体刮痧相应经络、穴道与部位。
2 视出痧情况及病理,选择一至三处,于刮痧后,以艾条温灸每个患处五至十分钟。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用砭石刮痧板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即从颈部发际开始刮至大椎骨,然后向下刮至腰部。随后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即从肩井开始刮至腰部,使用平板刮至环跳,收力打圈。
刮痧的手法及操作的顺序,按身体的部位,依序为头颈部、背部、胸部、手部、腹腰部及腿部。头部刮痧是以头顶的百会穴为中心,向四周呈放射状刮拭,至头皮有热感。因头皮部分有毛发覆盖,为达到刺激效果,宜用刮板凸起面边缘合理刮拭。
背部刮痧通常由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后背正中线的督脉,再刮两侧的膀胱经和夹脊穴。肩部应从颈部分别向两侧肩峰处刮拭。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刮痧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刮痧者受力度为宜。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1、刮痧常用体位
刮痧前,应根据刮治部位,先调整好身体的体位,一般刮背部时宜采用俯卧位或伏坐位,刮胸腹部时宜取仰卧位,暴露出需刮治的部位,其余部位应注意保暖。
2、刮痧需遵循的顺序
操作者手持刮痧板,刮痧板与刮痧方向的皮肤表面成45°角,按照从上而下或从内而外的顺序进行刮拭。通常,头部、背部、四肢应由上而下刮拭;脸部、胸部应从内向外刮拭。操作者用手臂的力量对患者皮肤施以一定力量,向一个方向做匀速运动,刮痧板在皮肤表面的运动速度大概为每秒10厘米。这里要强调的是,刮痧要用臂力,不要用腕力,更不能做腕力的旋转运动,以免伤害皮肤。刮拭力度以病人感觉可以承受为宜。操作者应对刮拭的部位反复动作,直至刮拭出痧疹为止。只有这样,才能疏通病变部位的血脉,达到治疗效果。
3、刮拭时间
无论是否出痧及出痧的轻重程度,每个部位一般的刮拭时间为3〜5分钟,过短则无效,过长则无益。
4、刮拭部位
操作者需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灵活掌握刮拭部位的多少,一般一次选择3〜5个部位为宜。
5、时间间隔
第二次刮拭与前次刮拭的时间间隔,应在前次刮拭的皮肤无明显痛感或痧疹基本消退后再进行。
注意事项
(1)刮痧要了解病情,审病求因,以确定刮拭的部位。
(2)刮拭要根据病人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采取不同手法。
(3)女性怀孕者,腹部、腰部、舐部禁刮。
(4)皮肤有疮疖感染、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禁刮。
(5)下肢静脉曲张者,宜从下而上采取相应手法刮拭。
(6)血小板较少(容易出血)、病危患者要谨慎刮拭。
(7)刮拭时不要面向电风扇、空调,刮痧时应尽量避风。
(8)一定要在痧退后再进行下次刮痧,痧未退时可以补刮,以加强退痧作用。
(9)怕疼的人,可在刮痧前先泡个热水澡或热敷刮痧部位,之后 再刮拭,以减少疼痛。
(10)刮痧会使皮肤表面毛孔张开,因此刮拭后30分钟内不要洗 冷水澡,但可洗热水澡,边洗热水澡边刮也可以。
(11)刮痧后最好喝300〜500毫升温开水,以补充体内消耗的 津液,促进新陈代谢,加速代谢废物的排出,增强刮痧效果。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刮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怎样背部刮痧吧!
背部刮痧的要求 01
肩背部的刮痧要求患者坐着背对医生。如果趴下的话,肌肉就会放松下来,刮的效果就不好了,这个最好就是坐着刮。首先我们要找到病灶所在,通过按压找到痛点,往往就是原发病灶部位。治疗时,对疼痛点施以弹拨、点压、按揉的刮法,以达到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松解粘连、改善肩关节功能的效果。
02
通常刮痧方向都是由上而下、由内而外,单向顺刮,不可来回重复刮。通常刮背部夹脊穴(或称督脉,或中枢神经)时,宜由后脑勺最突出的枕骨、大椎穴一直往下。 主风寒的胆经、膀胱经,则由双耳背面的高骨刮到肩膀。而刮腰部经络主肾,刮上背部主心肺功能,下背部则主肝胆脾胃。
背部刮痧的做法 01
采用端坐位,或双脚分开,刮颈部正中部位,采用直线刮法,手法要轻,移动速度要慢,从发际向下刮颈背部正中督脉巡行区,刮10-20次即可。
02
如果病人偏瘦,颈部肌肉比较少,颈椎骨性凸出明显,可用刮痧板的棱角点压、按揉椎间隙,自上而下每个间隙按压10秒钟左右。
03
然后沿直线刮颈背部。每侧20-30次,由于这里的肌肉比较多,手法力量可以加重一点,由轻渐重,最后3-5次再减轻。
04
刮脊柱两侧的足太阳膀胱经巡行线区,用刮痧板的边角刮背部脊柱正中旁开2-4指的区域,从上往下刮拭,每侧刮拭20-30次即可。
刮痧的注意事项 01
1、刮痧过程中不可开空调、风扇、避免空气对流。
2、老年人体质弱者、大病初愈、患皮肤病者禁做刮痧
3、月经期、孕妇禁做刮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