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升高如何改善?

肌张力升高如何改善?,第1张

有来医生

肌张力高怎么治疗

2019-04-15 18:36:52

李洪莲主任医师神经内科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三甲

点击播放医生语音回答

01:19

语音内容

肌张力升高的治疗首先要明确导致肌张力升高的病因。在临床上,最常见的肌张力升高是由于脑卒中之后所出现的废用性改变。针对这类疾病,先要进行病因学的治疗,建议使用改善脑循环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药物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同时给予规范的功能康复锻炼指导。对于脑卒中所诱发的肌张力升高,最佳恢复期从发病开始计算到三个月截止,在这个阶段功能恢复比较理想,一旦病程超过三个月,则效果就会逐渐下降,但持续性的功能康复锻炼,也会起到有效的收益。另外一些变性疾病也会导致肌张力升高,例如帕金森病,以及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都会引起肌张力升高,治疗上要用改善线粒体的药物,例如丁苯肽静脉注射。

1、内收肌角

婴儿取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婴儿膝部使下肢伸直,将婴儿下肢缓缓拉向两侧,尽可能达到最大角度,观察两大腿之间的角度。

2、腘窝角

婴儿仰卧位,屈曲大腿使其紧贴到胸腹部,然后伸直小腿,观察大腿与小腿之间的角度。

3、足跟碰耳试验

婴儿仰卧位,牵拉足部,向同侧耳部尽量牵拉,骨盆不离开桌面,观察足跟与髋关节的连线与桌面的角度。

4、足背屈角

婴儿仰卧位,检查者用拇指抵婴儿足底,其他手指握住小腿及足跟将足向小腿方向背屈,观察足背与小腿之间的角度。

5、围巾征

检查者托住婴儿背颈部使呈半卧位,将婴儿手通过前胸拉向对侧肩部,使上臂围绕颈部,尽可能地向后拉,观察肘关节是否过中线,新生儿不能过中线,4~6个月婴儿可过中线。

6、牵拉试验

婴儿呈仰卧位,检查者握住婴儿双手,沿婴儿前上方的方向牵拉婴儿,新生儿时期当牵拉婴儿向前时,头向后垂,当躯干呈直立位时,头向前倾。5个月时婴儿肘部能屈曲,主动用力。注意左右两侧力量是否对称。

宝宝肌张力高可以通过康复训练以及服用药物的方法降下来。

1、康复训练:如果宝宝的肌张力不是特别高,可以通过康复训练的方式改善,比如让宝宝练习蹬自行车动作、游泳等,可以提高身体运动功能,使肌张力慢慢的降低,在康复训练的同时还需要每3个月到医院做检查,随时观察病情的恢复情况。同时还可以通过配合按摩的方式,能够缓解症状,否则对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2、服用药物:如果宝宝的病情比较严重,比如出现了交叉腿等症状,而且年龄偏大一些,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肌张力的药物。

肌张力高对患儿的危害很大,容易会出现持续哭闹,入睡困难等症状,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病因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引起不良后果。

作为一名康复医师,从康复治疗理念上说: 一、 物理疗法 1 去除促使痉挛恶化的因素(如寒冷、疼痛、泌尿系统感染、便秘、关节挛缩、被动活动时用力过度等)。采用适当的体位,避免肌紧张发生。早期采取床上或轮椅上适当体位,是控制痉挛的重要措施。 2 关节活动范围训练 这是处理痉挛最基本的方法。每日最少应进行2次,每次20 min左右。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关节活动范围训练,都可防止发生关节挛缩及活动受限。活动过程应轻柔、缓慢、稳定,并达关节全范围。 3 站立负重训练 站立可对髋关节屈肌、膝关节屈肌及踝关节跖屈肌产生良好的静态牵张,可使早期的挛缩逆转并降低牵张反射的兴奋性,从而缓解肌痉挛。站立训练每日最少进行2次,每次30~45 min。 4 水疗法 包括全身电动浴缸、Hubbard槽浴、步行浴、水中运动池训练、水中步行训练等。 5 冷疗法 根据治疗的部位不同,可以选择应用冷水、冰袋等方法,作用时间需持续10~30 min,一旦肌肉被冷却到足够解除痉挛状态,这种效果可持续1~15 h。 6 热疗 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有:蜡疗法、热蒸汽疗法、湿热疗法等。对于感觉迟钝或感觉缺失的病人,治疗时需特殊防护,防止烫伤。 7 功能性电刺激(FES) FES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力。常用的FES有治疗性电刺激、脊髓电刺激、低周波、间动电及各种低频脉冲电流[3]。常用的刺激强度通常为20~50 Hz,每次20 min,2次/d。 二、 药物治疗 临床上可用于抗痉挛的药物很多,可分为如下几类:(1)神经递质抑制剂,如巴氯芬、吡拉西坦、甘氨酸等;(2)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安定、氯硝安定等;(3)影响离子流的药物,如丹曲林钠、大仑丁等;(4)作用于单胺的药物,如替扎尼定、可乐定等;⑤其他,如环苯扎林、妙纳等。临床上常用的有骨骼肌松弛药妙纳及神经递质抑制剂巴氯芬。 三、 传统中医中药治疗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痉挛是由于筋脉失于濡养而形成的病变。督脉受损,瘀血内停,阳气不得输布肢体以柔以养筋。故目前大多认为,脊髓损伤后的痉挛主要由督脉受损所致。传统的经验方有:解痉合剂、止痉汤等,使用时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加减,从而起到较好的解痉作用。另根据经络原理,采用督脉取穴法,行针灸治疗,适用于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传统的推拿、按摩术可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放松肌肉,因而亦可有效地缓解痉挛。

婴儿肌张力大不仅会影响婴儿的生活习惯,严重时还会影响婴儿的健康。所以,一旦家长发现宝宝肌肉紧张度高,要及时治疗。

原因分析:肌张力大的婴儿可以通过表现来判断,症状如下:1婴儿经常在父母按摩后握紧拳头,拒绝松开。2四肢僵硬,做拉伸活动阻力大。3脚趾屈曲,踮着脚走路。4腿部肌肉的发育不一致。倡议提案:婴儿肌张力大的治疗方法如下:1理疗适合年龄较小的宝宝,但理疗安全系数不高,复发率高。主要分为按摩和康复训练。2临床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效率可高达968%。能明显改善不适症状。

肌张力大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儿童出现这种疾病的症状,大多是由于大脑代谢或结构异常,导致儿童下肢伸直,屈肌张力不平衡,直接阻碍儿童的正常发育。可见肌张力高的危害性是严重的,发病后要立即就医。以下方法治疗高肌张力疗效显著。1、药物治疗。巴氯芬片可用于症状较轻、肌张力较高的儿童,是一种中枢性肌肉松弛药物。服用本品后,可缓解骨骼肌痉挛和下肢伸直症状,促进儿童生长发育。一般情况下,每天使用4次,并根据儿童情况调整剂量,以发挥药效,减少肌张力过高的危害。2理疗。理疗适用于较年轻的肌张力较高的儿童,如理疗、水疗等,能起到较好的疗效,稳定儿童病情,改善屈肌张力失衡的表现。

3中医疗法。中医对高肌张力有不同的理解。中医应该根据儿童的情况选择针灸、按摩和中药汤剂。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治疗,儿童的状况才能得到改善。4外科疗法。如果儿童高肌张力情况严重,发病时间延长,应进行手术治疗。但考虑到儿童病情的不同程度,影响手术方式的选择,针对性的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掌握以上四种方法可以轻松应对肌张力大,从而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恢复。但对于重症患儿,发病时间较长,需慎重选择手术方式。术后不能频繁活动,必要时可以配合相应的功能训练,以达到辅助治疗的效果。

人体肌肉和肌群一直存在着持续的肌张力活动。正常情况下,肌张力的变化是有限度的,否则人体就丧失了运动的可能性。小宝宝容易出现肌张力过高,但一般自己会好的。如果六个月检查的时候还是肌张力过高,就需要检查治疗了。观察下宝宝各方面的情况,看有没有异常(不仅仅是动作上的异常)。根据检查结果,医生指导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2695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5
下一篇2023-12-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