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忙碌的上班族、家庭主妇时常弯腰驼背工作、做事,长期下来就会导致背部僵硬、背痛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引起偏头痛、脊椎侧弯,严重时可能还会有僵直性脊椎炎等问题。瑜伽龙式(Inside Dragon)能延展背部紧绷的肌肉,帮助沾黏的肌肉打开以及恢复肌肉弹性,除此之外对身体还有许多益处。
龙式──缓解僵硬紧绷的背肌 ©adelaidehill ikramau 1 缓解坐骨神经痛常久坐久站、搬重物的工作,都会让腰椎负担增加,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坐骨神经疼痛。在初期症状会腰痛,但如果不予理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久后,疼痛范围会渐渐扩大。透过龙式能伸展疲劳的脊椎,并且缓解脊椎附近僵硬的肌肉、增加弹性,进而改善坐骨神经疼痛。
2 伸展髋关节髋关节是人体中能保持稳定、控制旋转的重要关节之一,对于许多运动员、爱跑步的运动者都必须要有稳健的髋关节才能让表现更加出色,透过龙式能有效伸展到髋关节,并且增加稳定度、平衡感。
3 伸展下肢许多长期站着或是跑跑跳跳的运动员下肢都会充满紧张感,当肌肉长期处在紧绷感时,就会造成肌肉沾黏、发炎等情况,需要透过伸展、 来让肌肉恢复弹性与健康。龙式能有效伸展下肢,让运动者能有效舒缓腿部肌肉,也可以消除腿部多于水肿。
如何做龙式步骤1 :跪在瑜伽垫上,将右腿往前跨出,弯曲90度。 步骤2 :将左腿打直往后伸展,双手撑在瑜伽垫上,上半抬至45度。 步骤3 :停留3-5个呼吸后,换边执行。
如何做龙式 ©runnersworldcouk
背肌劳损什么症状我的心已经疲倦了,怎么办遇到这个问题没事不要老坐着,要多运动,走走路,跑跑步呀,可以的话做做仰卧起坐,给你介绍几种比较好的锻炼方法:1、腹肌锻炼:也就是仰卧起坐。每次做十个,每天三次。(可根据患者的体质来定,不可逞强)。2、交叉扭腰:两脚分开与肩宽,脚尖向内两臂伸直,一手在体侧,一手举过头顶。如果右手在上,先向左侧后方摆。左侧相反。于此同时腰部也随之扭动,左右各100次。3、抱膝触胸:处于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住膝部,使尽量靠近胸部,然后放下,一上一下为一个动作,可持续30个。4、腰背肌锻炼:处于平卧,双膝弯曲放在床上,然后用力将臀部抬起,离开床面10厘米。这时您会感觉到腰背部在用力,坚持5秒钟,反复10下,需要多做运动,比如说游泳啦、瑜伽啦!千万别怕累啊!呵呵配合推拿治疗,假如嫌这种方法有些慢,还有更好的那就是日本的滨槺这个,很多的朋友都用过,都说很管用。要不我也不给你推荐,不过一点半点的钱也别想买到的呢。。但愿对你有所帮助。
注意保暖,多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以及频繁的弯腰,可以热敷一下背部疼痛的点。平时做好护理,讲究饮食质量,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可选择鲜鱼、牛奶、动物肝肾、黑芝麻、鸡蛋、豆腐等。多喝热水jia上掏宝的古续筋膜平痛帖,yong着不好剩下的ke退。尽量不做大运动量的锻练,比如:跑步、跳高、跳远,可以适当做半小时的室处散步。
1、多吃富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甘蓝、粟子、蚌类、大多数绿叶蔬菜、海带、燕麦、鲑鱼、沙丁鱼、海菜、芝麻、小虾、黄豆、豆腐、萝卜叶和麦胚。2、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
3、多吃一些水果。如芒果、木瓜、甜瓜、葡萄、橘子、凤梨、香蕉、草莓、番茄、包心菜、马铃薯等含有丰富的维他命。
4应多食蔬菜、水果和含粗纤维的食物。常食坚果,注意营养的补充。
①恢复放松建议配备器材:泡沫轴、筋膜球、花生球。
②碰撞、扭伤、拉伤等应急伤病处理:及时冰敷(若无冰块,可以用冰镇矿泉水等代替)根据伤病严重情况,两三天后逐渐开始热敷、按摩等措施。
③长期劳损等损伤处理:比如大腿、小腿、臀部肌肉酸胀等,可采取拉筋、按摩等方式促进身体快速恢复。若是足底筋膜炎等足部的伤病,每一次训练结束时,可以适当对患处进行短时间冰敷或冷水冲,夜间再进行热敷或泡脚。(可以随时备好松节油、按摩膏或云南白药等,以便按摩时用)。平常跑完后也可以对疲劳的肌肉进行短暂冰敷和冷水冲,主要针对大小腿肌群。
④身体疲劳消除:夏天训练后可以用冷水热水交替淋浴,有浴缸则可以直接交替泡,效果更佳。也可以用凉水淋浴的方式,不过只针对下肢部分。冬天不建议用冷水,除非是非常大的强度可以短时间泡冰或冲凉,其余时间均建议热水洗澡,防止感冒。
⑤如何防止受伤:训练前充分热身,一般10-15分钟足够。训练后及时拉伸(拉筋),夜里回去后及时放松肌肉(专人按摩,或自己用泡沫轴滚)。加强核心力量、上下肢力量训练。
⑥力量:核心力量训练——腹肌(卷腹、仰卧起坐、两头起、车轮抬腿、平板撑等)、背肌(背起、对侧“游泳”、“超人”等)、腹斜肌(侧支撑—动态及静态均要练)、臀肌(臀桥—动态静态均要)。——以上训练动作可同时练习多个核心肌肉群。
下肢力量训练:大小腿(弓箭步走、靠墙静蹲、蛙跳、原地高抬腿、单腿硬拉、保加利亚蹲)、脚踝(提踵)。上肢力量:俯卧撑,引体向上。全身力量:波比跳。
⑦训练安排:训练量保持循序渐进,每周增减大概10-20%上下。若是目标为健康跑,则可根据自己心情慢跑即可,不过注意心率最好在130次/min以上,每周跑三次即可。若想参加马拉松,且有成绩目标,建议不可少的几样训练安排——间歇跑、节奏跑、长距离跑,其余安排慢跑即可(建立有氧基础),每周至少安排五天训练。
友情提示:每一次跑完后记得及时换衣物,无论春夏秋冬,都应注意身体保暖,才能避免感冒。
赖晓春教练是 台湾知名铁人队「T-MAN」的大掌柜 ,跨入铁人三项运动已经十八年,可以说是台湾铁人三项运动数一数二的资深前辈!赖晓春教练较为人所知的经历是 担任艺人贾永婕的三铁教练 ,并协助指导她缔造下佳绩,这也是「金牌教练」封号的由来!
~挑战者与教练的对话~
Q1:除了慢跑外,我有加入跳绳练习。跳绳时似乎都脚指头先着地,这会对脚有影响吗
赖晓春教练:用跳绳做跑步训练是不会对脚有太大影响的,因为它算是低冲击的训练, 可以培养跑者的节奏感,也可以强化小腿肌及脚踝的力量。
Q2:要怎么准备超马?连日马会伤膝盖或有助于跑超马呢?半马要怎么练才可以跑进100分钟?
赖晓春教练:首先,跑超马是一项极为辛苦的项目,可以 运用LSD的基本理念去执行。LSD是指「长距离、缓慢速度、长时间」,LSD有助于提升耐久能力。LSD训练可一个礼拜一次,安排在假日为宜。初期先于60分钟进行,尔后视个人状况再进行时间的增加,每次增加30分钟佳。
其次,其实以连马做为超马的训练是很伤的,膝盖的负担会增加,身体是否有办法完全恢复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长期的疲劳累积会产生不必要的运动伤害,所以,做好身体的疲劳排除,才能将每天的训练品质做到最好。相对地,成绩自然会跟着提升、进步 。
最后,半马要跑进100分不是难事,只要确实规划好以下几种主要训练,相信一定没有问题。
A 配速训练: 步频=距离/时间 例如:(5分钟/km)即表示5分钟能跑完1km的意思。以固定速度、长时间的进行训练,利用此方法确实地掌握力量的分配、步频节奏的调节,有效的达到设定的目标及控制体能的消耗。自然也会降低心肺功能、肌群乳酸的增加及负担。
B 间歇训练: 在一定的距离跑中加进适当的休息,反复进行。其优点为,能够培养选手的速度耐力、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选手快节奏感,并提高选手的无氧代谢能力。间歇训练的操作,需在操场或是有标示距离的场地。以耐久力为目的的训练距离,以1000公尺、3000公尺距离较好(单趟可设定的间歇最长距离)。
Q3:我跑步时间大概是1年,除了跑步外没有其他训练,或是饮食控制,月跑量约200km,每次跑步约10km。刚开始进步很快,最佳成绩到达平均步速 4'20"/1公里,但是进入春天、夏天后,不但无法进步,状况最好也只能在平均步速 4’34”/1公里,感觉体力续航力不够,每次练习大汗直冒我想请问,要如何提升跑步的速度?或是要以哪种训练、饮食、器材来辅助呢?
赖晓春 教练:问题在于续航力不足,这是个人的有氧能力出了问题,我们正常训练是一强一弱在进行,若依照你提供的数据来看,你可能连基本的轻松跑都没有(所谓的轻松跑是每公里的速度会低5分以外)。若有氧能力不好,身体的肌肉就容易疲劳及僵硬,体能的消耗便加大。 改善的方式可以先从轻松的慢跑来建立有氧的能力,再来一周搭配二次的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方法是在一定的距离跑中加进适当的休息,并反复进行。间歇训练需在操场或是有标示距离的场地进行,以耐久力为目的的训练距离,设定为1000公尺、3000公尺距离较好(单趟可设定的间歇最长距 离)。
此外,也可以依照训练总距离、想在竞赛中达成的时间、单趟距离(400公尺为基准往上加)、每趟时间(达成的时间 × 60秒/分钟 ÷ 总趟数)、每趟休息时间(可比照每趟进行时间)或趟数(根据距离、速度、时间来决定,一般以10~30为宜)来作设定。
饮食的部份应正常摄取 ,器材辅助可以一周进行一次重量训练,以提升全身的力量及持续力。重量训练操作方式为,重量轻、次数多。
Q4:请问在路跑中膝盖疼痛,要如何舒缓疼痛?可做那些动作?若要挑战半马,每次练跑就一定要跑约20公里吗?我每次练跑超过约10公里,就会流鼻涕,这是因为体质问题还是有什么警讯?跑的距离远近跟跑鞋的选择是否有相关?
赖晓春 教练:首先,在路跑过程发生膝盖疼痛的状况时,要先将速度放慢,减少膝盖不必要的冲击,做一些局部关节的拉伸动作,像是弓箭步、拉后腿等下肢的伸展。若无任何改善,请立即停止运动,以避免该部位伤害加重,也可立即冰敷降低伤害继续扩大。
第二,挑战半马并非每次都要跑到20公里才会有效,其实平时的练跑距离在12公里到15公里即可,但必须运用配速方法,才能做有效训练。一周可以在假日或选择一日进行超过20公里的训练,以锻练长时间肌群的耐久能力。
第三,针对流鼻涕这件事,大都是跟自身的体质有关系。有可能是易 过敏的体质,对空气或温度敏感者容易产生此情形,相信这是可以经由运动改善的。
最后,跑的距离也会影响训练内容,若依训练内容来区分,鞋子当然也会有所不同。若今天设定的距离较长,穿着鞋底稍微厚的鞋子比较适当,一来可以保护,一来可以得到更多的舒适及稳定。若距离设定较短或是以速度为主的训练,则可以选择底较薄的鞋子,一来可以提高跑时的灵活度,一来比较容易提高速度,鞋子薄也可以让力量的传达更加直接,节奏更加敏锐!
Q5:我要参加6/8的新北奥林匹克路跑半马,目标是sub 2。3月时参加国道马21K的成绩202;4月参加爱台客半马成绩为207,请问我有机会破2小时吗?近一个月的跑量为230K,此外,有何策略吗?
赖 晓春教练:我相信你是可以突破sub 2的,可以在从下列训练项目中再多做训练。 一、配速的稳定度,是否有办法在相同的配速上做长时间的持续并且稳定。
赖晓春教练是 台湾知名铁人队「T-MAN」的大掌柜 ,跨入铁人三项运动已经十八年,可以说是台湾铁人三项运动数一数二的资深前辈!赖晓春教练较为人所知的经历是 担任艺人贾永婕的三铁教练 ,并协助指导她缔造下佳绩,这也是「金牌教练」封号的由来!
~挑战者与教练的对话~
Q1:除了慢跑外,我有加入跳绳练习。跳绳时似乎都脚指头先着地,这会对脚有影响吗
赖晓春教练:用跳绳做跑步训练是不会对脚有太大影响的,因为它算是低冲击的训练, 可以培养跑者的节奏感,也可以强化小腿肌及脚踝的力量。
Q2:要怎么准备超马?连日马会伤膝盖或有助于跑超马呢?半马要怎么练才可以跑进100分钟?
赖晓春教练:首先,跑超马是一项极为辛苦的项目,可以 运用LSD的基本理念去执行。LSD是指「长距离、缓慢速度、长时间」,LSD有助于提升耐久能力。LSD训练可一个礼拜一次,安排在假日为宜。初期先于60分钟进行,尔后视个人状况再进行时间的增加,每次增加30分钟佳。
其次,其实以连马做为超马的训练是很伤的,膝盖的负担会增加,身体是否有办法完全恢复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长期的疲劳累积会产生不必要的运动伤害,所以,做好身体的疲劳排除,才能将每天的训练品质做到最好。相对地,成绩自然会跟着提升、进步 。
最后,半马要跑进100分不是难事,只要确实规划好以下几种主要训练,相信一定没有问题。
A 配速训练: 步频=距离/时间 例如:(5分钟/km)即表示5分钟能跑完1km的意思。以固定速度、长时间的进行训练,利用此方法确实地掌握力量的分配、步频节奏的调节,有效的达到设定的目标及控制体能的消耗。自然也会降低心肺功能、肌群乳酸的增加及负担。
B 间歇训练: 在一定的距离跑中加进适当的休息,反复进行。其优点为,能够培养选手的速度耐力、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选手快节奏感,并提高选手的无氧代谢能力。间歇训练的操作,需在操场或是有标示距离的场地。以耐久力为目的的训练距离,以1000公尺、3000公尺距离较好(单趟可设定的间歇最长距离)。
Q3:我跑步时间大概是1年,除了跑步外没有其他训练,或是饮食控制,月跑量约200km,每次跑步约10km。刚开始进步很快,最佳成绩到达平均步速 4'20"/1公里,但是进入春天、夏天后,不但无法进步,状况最好也只能在平均步速 4’34”/1公里,感觉体力续航力不够,每次练习大汗直冒我想请问,要如何提升跑步的速度?或是要以哪种训练、饮食、器材来辅助呢?
赖晓春 教练:问题在于续航力不足,这是个人的有氧能力出了问题,我们正常训练是一强一弱在进行,若依照你提供的数据来看,你可能连基本的轻松跑都没有(所谓的轻松跑是每公里的速度会低5分以外)。若有氧能力不好,身体的肌肉就容易疲劳及僵硬,体能的消耗便加大。 改善的方式可以先从轻松的慢跑来建立有氧的能力,再来一周搭配二次的间歇训练。间歇训练方法是在一定的距离跑中加进适当的休息,并反复进行。间歇训练需在操场或是有标示距离的场地进行,以耐久力为目的的训练距离,设定为1000公尺、3000公尺距离较好(单趟可设定的间歇最长距 离)。
此外,也可以依照训练总距离、想在竞赛中达成的时间、单趟距离(400公尺为基准往上加)、每趟时间(达成的时间 × 60秒/分钟 ÷ 总趟数)、每趟休息时间(可比照每趟进行时间)或趟数(根据距离、速度、时间来决定,一般以10~30为宜)来作设定。
饮食的部份应正常摄取 ,器材辅助可以一周进行一次重量训练,以提升全身的力量及持续力。重量训练操作方式为,重量轻、次数多。
Q4:请问在路跑中膝盖疼痛,要如何舒缓疼痛?可做那些动作?若要挑战半马,每次练跑就一定要跑约20公里吗?我每次练跑超过约10公里,就会流鼻涕,这是因为体质问题还是有什么警讯?跑的距离远近跟跑鞋的选择是否有相关?
赖晓春 教练:首先,在路跑过程发生膝盖疼痛的状况时,要先将速度放慢,减少膝盖不必要的冲击,做一些局部关节的拉伸动作,像是弓箭步、拉后腿等下肢的伸展。若无任何改善,请立即停止运动,以避免该部位伤害加重,也可立即冰敷降低伤害继续扩大。
第二,挑战半马并非每次都要跑到20公里才会有效,其实平时的练跑距离在12公里到15公里即可,但必须运用配速方法,才能做有效训练。一周可以在假日或选择一日进行超过20公里的训练,以锻练长时间肌群的耐久能力。
第三,针对流鼻涕这件事,大都是跟自身的体质有关系。有可能是易 过敏的体质,对空气或温度敏感者容易产生此情形,相信这是可以经由运动改善的。
最后,跑的距离也会影响训练内容,若依训练内容来区分,鞋子当然也会有所不同。若今天设定的距离较长,穿着鞋底稍微厚的鞋子比较适当,一来可以保护,一来可以得到更多的舒适及稳定。若距离设定较短或是以速度为主的训练,则可以选择底较薄的鞋子,一来可以提高跑时的灵活度,一来比较容易提高速度,鞋子薄也可以让力量的传达更加直接,节奏更加敏锐!
Q5:我要参加6/8的新北奥林匹克路跑半马,目标是sub 2。3月时参加国道马21K的成绩202;4月参加爱台客半马成绩为207,请问我有机会破2小时吗?近一个月的跑量为230K,此外,有何策略吗?
赖 晓春教练:我相信你是可以突破sub 2的,可以在从下列训练项目中再多做训练。 一、配速的稳定度,是否有办法在相同的配速上做长时间的持续并且稳定。
Q6:我48岁,去年5月因为想减肥开始接触慢跑,目前的实力只有5-6K(还没跑过超过6K)。平常因为要上班的关系,每周大约只慢跑两次,每次大约3-4K。我的问题是我是一个脚底很容易抽筋的人(半夜睡觉小腿肚常抽筋) ,这两年,上班期间如果穿高跟鞋太久脚底板也会抽筋,所以现在都改穿低跟/平底鞋。我跑4K还OK,可是跑到5K左右”脚底板”就会有快抽筋的感觉,很不舒服,必须赶紧放慢速度或是休息,所以我一直认为自己没有办法跑长程…(我很羡慕那些可以跑半马的妈妈们)想请问教练有没有改进或解决脚底、小腿抽筋的方法?
还有,如果我想挑战10K或21K,要如何增强自己的耐力?谢谢!(我年纪有点大,肌耐力又差,目前还没一口气跑超过6K…会不会有点痴人说梦?)
最后想请教,我老公(49岁) ,他在慢跑后膝盖会疼痛,每次疼痛大约持续3天,不知是否年纪大而膝盖退化?他年轻的时候田径(跑步,跳远)表现不错,参加校内比赛得过不少奖牌。他身材非常标准(偏瘦),平时喜欢爬山、骑单车、游泳,但去年开始因为跑步后膝盖疼痛的问题,让他无法尽情跑步(但爬山骑车膝盖都不会痛),想请问有没有改进或解决的方法 谢谢!
赖晓春教练: 会有抽筋的问题,我想穿着高跟鞋有关系,因为穿高跟鞋会让小腿肚极容易僵硬,脚筋也会跟着紧磞,若要改善此情形你可以多做垫脚尖的动作。 运动笔记
以上动作可以用来强化小腿肚肌群的力量及脚踝的力量,运动后都要做伸展的动作与 。 脚底会麻、酸,更需要用手指按压,好让脚底筋可以放松。若没有得到良好的伸展,严重将会造成足底筋炎的产生,所以要特别重视伸展的动作。
另外,只要做到以下基本训练,相信强化自已的耐力是可以看的出来的。 基本训练方法为,一周有4到5天能花30分钟做慢跑,慢跑的速度不需太快,每到新的一周都可以试着将时间增加5到10分钟来慢跑。每次慢跑完都必项做肌力训练或是核心肌群。
肌力训练包 括交叉跨步走与深蹲,可以每次进行20到30下,进行2到3组,次数的部份可以视个人状况做增加。运动笔记
核心肌群包括仰卧起坐与背肌,一组15到30下,每次2到3组,组与组之间休息约30秒到1分钟。 运动笔记
最后这个部份,应该要了解一 下,本身是否有膝盖部位的伤痛。肌力 的退化也是主要的原因,我想他可以先从肌肉力量的重建开始训练,做一些下肢力量的训练,如:深蹲、交叉跨步、登阶运动,这些都是可以强化膝盖周围肌肉的力量。肌肉有力量才能应付运动时所产生的压力,由于运动后都会有疼痛的问题发生,所以,在每次运动完后都必需要做膝盖冰敷的工作,好让运动所造成的压力可以得到舒缓。
Q7:想请教练提供一些建议,给7月要参加安平星光马挑战初马的我。因是下午4点开跑,可能有一段路程必须顶着大太阳前进,因此想问教练要如何做比较能减少酷热对体力的耗损?
希望能透过这次初马参赛的准备,就此准备自己全马的赛程,所以想问教练有关训练及补给的问题。我目前前10公里每公里大约可维持6分速,后10公里平均每公里会掉到6分半速左右。目前LSD只练到28公里后,就因为扭伤停了约2周,所以数据不多。不过就目前的经验,可以感受到过半马后自己因体力的关系,所以速度掉蛮多的,甚至可能超过8分速。因此想问教练要如何训练才可以提升自己的肌力、肌耐力,让自己的速度可以维持在比较平稳的速度?
半马,除了水,觉得自己应该可以不用能量的补给,可是全马好像就不能只补给饮水,所以我速度的下滑是否还跟补给没做好有关。那正确的补给方法是如何?
赖晓春教练:首先,我想在炎热的天气下进行运动,要让自已习惯热这个感觉是可以被接受的。我们要在训练当中加入 耐热训练,可以选择在大热天下进行1~2小时的慢跑,在跑时必须携带足够水来进行。也可以擦防晒油来减少光线直接照射皮肤,这样皮肤著热的感觉就不会太明显,相对水份及能量的消耗可以减少很多。
透过配速训练,即步频=距离/时间,步频若为5分钟/km,便表示5分钟能跑完1km的意思。以固定速度、长时间的进行训练,利用此方法确实地掌握力量的分配、步频节奏的调节,有效达到设定的目标及控制体能的消耗。自然也会降低心肺功能、肌群乳酸的增加及负担。加上间歇训练,即在一定的距离跑中加进适当的休息,反复进行。其优点在于,能够培养选手的速度耐力、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选手快节奏感、提高选手的无氧代谢能力。间歇训练的操作,需找寻操场或是有标示距离的场地。以耐久力为目的的训练距离,以1000公尺、3000公尺距离较好(单趟可设定的间歇最长 距离)。
要跑好一个 全马,补给真的不能马虎。若将42公里整个摊开来看的话,我们的补给时间可以每5公里来规划,当然还是要看大会 是怎么去设补给站,若以为身体的情况来看,5k补给水、10k补给运动饮料+水、15k补给果胶+水、20k补给水或是不补(看身体状况)、25k补给运动饮料+水、35k补给果胶+香蕉+水。以上,只是我的补给方式,是不是适合每个人,我想还是要自已去测试,才会找到补给的最佳方法!
Q8:跑步到底是脚跟还是脚尖着地?运动后脚底破皮原因?
赖晓春教练:应该是我们要减少脚跟着地,改成前脚掌着地 ,相对用前脚掌着地跑起来也会特别轻快。容易破皮处,在先前一定有起水泡,才会造成破皮。脚底会破皮可从每次着地方式看出问题,一般若是正确地前脚掌着地,较少可能发生。因为着地时不会发生有脚底滑动的可能性,若还是有破皮的状况,可以测试一下袜子止滑的功能。若有这样的状况发生,或许还可以使用额外的补助商品来减少问题产生,像是可以擦防起水泡的商品,或是防磨擦膏等商品。
Q9:想请教赖老师,我的初半马结束后脚指甲会痛痛的,隔天指甲下有水泡破掉!我怕指甲快脱落了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指甲的疼痛或是避免跑步后脚指甲的受伤?谢谢 。
赖晓春教 练:脚指甲会痛有可能鞋子太小了 ,由于长时间跑步,脚底会有肿涨的状况发生,所以可以检视一下鞋子尺寸是否有必要做稍微再挑选大个半号的鞋子,这样就可以减少指甲碰触到鞋头。跑后想要减少疼痛的问题,一样可以使用冰敷的方式来进行,将脚泡进水温约20-22度的水,约泡个10-15分钟。
Q10:关于带领新手初马上路的补给问题,我们跑多场的都知道跑步时食物不要吃太多,避免胃部消化影响运动能力,但初马18 km 以后怎么会这么饿?该补给固体食物还是液体食物?每站的补给应该多少?以上感谢赖教练热心解惑!
赖晓春教练:若以为身体的情况来看,5k补给水、10k补给运动饮料+水、15k补给果胶+水、20k补给水或是不补(看身体状况)、25k补给运动饮料+水、35k补给果胶+香蕉+水。基本上每一次的补给量都采1-2口的量来进行,如:15k来看,就是果2口或是香蕉2口+1-2杯的水,当然在补给时也要评估吃的量在当下会不会有撑或是还会饿的情形来做增 减,总而言之让身体保持在6-8分饱就可以了。以上,只 是我的补给方式,是不是适合每个人,我想还是要自已去测试,才会找到补给的最佳方法!
保持能每天规律运动,确时做好运动恢复及运动伸展,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样运动才能健健康康、长长久久!
※原文出处※更多精彩,详见《运动笔记网站》。※本文由运动笔记网站授权,未经同意禁止转载。
健康专栏作者:运动笔记
欢迎和我们一起来运动!这里有跑步赛事、照片、成绩、新闻、新知运动笔记 你的运动伙伴。
腰背疼痛反反复复老是不好,该怎样锻炼才能减轻疼痛呢?许多原因都可以导致腰痛如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脊柱侧凸、椎间盘退化等等脊柱原因都可以引起了腰痛。发生急性损伤后,一定要卧床休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每天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保持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再联合一些特殊的训练,可以增强腰背肌肉的力量,能缓解和减少腰疼的发生。增强腰背肌肉力量的方法,就是做一些弯腰相反的动作,如伸伸懒腰、后仰。也可以慢跑和快走(在慢跑和快走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选择软一点,、轻一点的和底子厚一点的鞋子,它能缓解脚着地时的冲击力),也可以选5点支撑法,麦肯基疗法,小飞燕疗法等等。
小燕飞动作要领:趴在床上,脸朝下,以肩关节为支撑点,双臂和头向上轻轻抬起,双肩向后向上收起;同时双脚轻轻抬起,腰底部肌肉收缩,尽量让肋骨和腹部支撑身体,持续3-5秒,然后放松肌肉,休息几秒再做下一个,每次10个,每天3次。五点支撑法动作要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头部、双肘、足跟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然后缓慢放下;连续20个。每晚睡前一次。
麦肯基疗法第四节:站立位,双手托住腰部,膝关节伸直,上身尽量往后仰,使腰部充分伸展,维持4-5分钟。做以上动作一点要轻柔,以个人身体最大耐受度为宜。不要强行做,如果活动和锻炼能引起腰痛,要立即停止,以免动作过大导致症状加重。我们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坐姿,不要久坐久站,睡硬板床,注意休息,注意保暖防止腰部着凉,弯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姿势,少做一些弯腰负重的事情,以免给腰部增加负担。
一、前言 根据统计,背痛的发生率每百人中就有三位,且有学者指出,每一个人一生中皆会有腰酸背痛的经验;病情轻微者,也许休息数日即可痊愈;但如较严重者,往往需要医师详加检查诊断,并与各医疗专业人员之配合治疗,方可奏效。腰酸背疼为何会与人类结下这不解之缘,物理治疗是否有何妙方可以破解呢?笔者在此提供一些背部保健之道,期盼网友都能免于腰酸背痛之苦,拥有健康强壮的宝「背」。 二、腰背痛的原因 造成腰酸背痛的原因有那些呢?一般说来,当脊椎之任何组织结构出现异常时,就可能出现症状。最常见的原因是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导致疼痛;其次软组织受损像肌肉扭伤、韧带拉伤等,通常以运动伤害所造成的居多;又如退化性关节炎、僵直性关节炎、脊髓管道狭窄、脊椎滑脱、脊柱侧弯、双腿长短不一、姿势不良等,都是造成腰酸背疼的原因。 依纽西兰物理治疗专家的统计分析,人类之腰酸背痛百分之八十是由机械性的原因所造成的。因此,一般的腰酸背痛病情的发展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姿势不良症候群期,亦即背部之疼痛皆源自姿势不良,此阶段之组织结构都仍完整正常,但姿势却有了偏差,所以,某些肌肉群像橡皮筋长时间处于拉长状态,最后终必导致疲乏,发生酸痛症状。解决之道在于矫正姿势,且随时保持良好之姿势,将可很快消除酸痛。 第二阶段——为功能失调症候群期,此乃因长期姿势不良、退化性关节炎,或者有受伤病史,引发软组织受损等情况,此时,脊柱结构并无大碍,但软组织已产生改变,必需花费较长时间矫正,方可恢复。 第三阶段——为结构失序症候群期,脊椎骨之排列或椎间盘之位置已发生改变,是最严重的时期。除姿势矫正、肌力训练外,应配合热疗或牵引治疗等物理治疗方法,才能减除症状,恢复正常。 三、如何防范腰酸背痛 预防胜于治疗。预防腰酸背痛之道首重姿势之维护,就物理治疗观点,提出以下几点预防之方法,提供大家参考。 第一、认识良好姿势并随时保持包括日常生活中之各种动作,都必需运用基本人体生物力学原理,务必使腰部保持正常的曲度,并可利用腰背垫协助支撑腰部,减轻腰部之负担。 第二、腰部保健运动 1放松运动: a全身放松运动→仰卧,从脚趾开始,向上至各部关节逐步进行放松。 b背肌放松运动→俯卧,再以肘部支撑。 2平背运动: 屈膝仰卧,将臀部夹紧,再收缩腹部,腰部曲度变平,紧贴地板;主要的目的乃在于使腰椎活动自如。 3强化肌力运动: a单侧抱膝运动→仰卧,夹紧臀部,收缩腹部,双手抱单膝靠近胸部 b单侧直膝抬高运动→屈膝仰卧,夹紧臀部,腹部收缩将伸直之腿抬高,仅量抬高,但不可有不舒服之感觉。如有坐骨神经痛之症状者,不宜做此运动。 c交互推抗运动→类似单侧抱膝运动,但为右手与左膝互相推抗,持续五秒钟 d侧举下肢运动→侧躺,下肢侧举至与髋关节同高 e坐下前弯运动→尽量放松,让背舒展 f 弯膝下蹲运动→背保持直立 第三、工作环境之评估与配合许多背痛之患者,经治愈后,很容易复发,细究其因,往往与不良之工作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检视我们周遭各行各业,及所处环境之设计,是否与每个人之体型及习惯做了合理的调配,实应做深入之评估与分析,再加以设计,方可健康愉快地进行工作。否则长期暴露在不良工学设计的环境中,首先遭殃的将是您的——背! 四、结语 自从人类能站立后,腰酸背痛就随之而至,而导致腰酸背痛的原因,可就包罗万象,因此,大家对于此病症,不可轻忽。背部有任何问题,仍需找医师详细检察,以免延误病情。而上述之基本背部保健观念及运动,于进行中若有任何不适,亦需与医师和治疗师加以讨论,再依个人需求,做适度的调整。 治疗:防治腰背痛的保健操 功能:松懈腰背部软组织的粘连及痉挛,提高腰腹肌力量,恢复腰腹肌活动功能,还能矫正脊柱畸形,具有调理脾胃,固肾养精以及消除胸腹胀满等作用。 第一节双手托天:预备姿势:分腿直立,稍宽于肩,手指交叉于上腹前,掌心向上。动作: 1、两臂上提至脸部翻掌上托,抬头挺胸,掌心向上。2、两臂带动上体,向左侧屈一次。3、再侧屈一次。4、还原,5~8同1~4,但方向相反。练习次数2×4个八拍。 第二节转体推掌:预备姿势:分腿直立,稍宽于肩,双于握拳于腰部。 动作:1、右手立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同时上体向左转90°目视左后方,左手伸向左方,拳头顶于腰部,两臂成直线。2、还原。3~4同1—2但方向相反,练习次数:2×4个八拍。 第三节叉腰旋转:预备姿势:分腿直立,两脚稍宽于肩,两手叉腰,大拇指向前。动作:1-4两手依次用力推动骨盆,作顺时针方向绕环一周。5~8同1—4,但方向相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