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式飞鸟训练器的英文名称是什么?

坐式飞鸟训练器的英文名称是什么?,第1张

  AB machine 腹部前屈机

  Abdominal bench 腹部训练椅

  Abdominal 腹部前屈机

  Abdominal 腹部训练器

  Adductor 夹腿机

  Adjustable bench 可调式哑铃椅

  Allen wrench 通用扳手

  Arm curl 二头肌推举器

  Back machine 背部训练机

  Barbell 杠铃架

  Bi-axial chest press 双轴上斜推胸机

  Bicep curl machine 二头肌训练机

  Bicep 二头肌训练机

  Cable column 复合拉伸机

  Cable cross 复合飞鸟机

  Calf 小腿训练机

  Caplug 盖塞

  Chest mid-row 滑船机

  Chest press machine 坐姿推胸机

  Chest press 胸部推举机

  Chest 复合胸部训练器

  Cord bracket 夹线板

  Counter-balanced smith machine 史密斯机

  Countersunk socket set screw: 埋头螺丝

  Cover center section: 盖板中心部分

  Crank plate: 曲板(保留英文)

  Crutch tip:

  Cycling equipment健骑机/ 健身车

  Decline Olympic bench 奥林匹克下斜椅

  Dip chin ab 单杠提膝器

  Dip station 双杠练习器

  Display lower: 显示器下盖

  Display stem: 显示器支撑杆

  Double tier dumbbell 双层哑铃架

  Dual cable column 双臂训练机

  End cap 后盖

  End plaque cap 瓷花后盖

  endurance training 耐力训练

  Flat bench 扁平椅

  Flat bench 哑铃平椅

  Flat Olympic bench 奥林匹克平椅

  Flat/incline/decline bench 可调式哑铃椅

  Flush head press in stud: 埋头大头钉

  Freeweight dumbbell 负重哑铃

  Freeweight 负重

  Full dog point socket set: 专用螺丝

  Functional lift 复合抬举机

  Hamstring 低拉机

  Hip abductor 腿部外弯机

  Hip adductor 腿部内弯机

  Hyperextension 腹背训练凳

  IEC Free plug, shutter snap fit: 通用插头

  Incline Olympic bench 奥林匹克上斜椅

  Incline press machine 上斜推胸机

  Incline trainer 上斜跑步机

  Inner thigh adductor machine 腿部内弯机

  Lat high row 高位滑船机

  Lat machine with mid row 高拉训练机

  Lat pull down 高拉机训练机

  Lat 复合高拉机

  Lateral shoulder raise 肩部侧推机

  Leg curl machine/seated leg curl 屈腿训练机

  Leg extension machine 腿部伸展机

  Leg extension 腿部伸展机

  Leg press machine 腿部推蹬机

  Leg press 腿部推蹬机

  Leg press/hach squat machine 倒蹬/斜蹬机

  Logo wheel: 轮子(带标识)

  Military press 肩部推举机

  Multi-hip machine 臂部复合训练机

  Nutsert 螺母

  Olympic weight tree 铃片架

  Outer thigh abductor machine 腿部外弯机

  Overhead Tricep 三头肌高位训练机

  path of motion 动作路径

  PEC machine/butterfly 蝴蝶机

  Pedal leaver arm: 踏板臂

  Plate loaded squat 挂片式深蹲机

  Poly “V” drive pulley: V形驱动滑轮

  Pozi美国百老汇舞台的专业舞者,也是知名节目主持人更是健身专家

  Preacher curl bench 屈臂训练凳

  Pro-smith machine 安全杠铃练习机

  Quadricep 复合腿部训练机

  Recumbent cycle 卧式健身车

  Reps (repetition) 组

  Ribbed insert: 扶手连杆

  Roller member pivot: 辊构件枢轴

  Roman chair/back hyperextension 罗马凳

  Rotary torso machine 旋转训练机

  Row 复合划船机

  Rubber boot: 橡胶支座

  Rubber bump stop: 橡胶缓冲器

  Rubber earring moulding: 橡胶基座

  Runner assembly 转动组件

  Seat carriage 座位滑动架

  Seated calf machine 小腿训练机

  Seated calf machine 坐姿小腿练习机

  Seated chest press 坐工推胸机

  Seated row machine 坐姿划船机

  Sets 套

  Shoulder press machine 肩部推举机

  Shoulder 复合肩部训练机

  Single tier dumbbell 单层哑铃架

  sover machine 双臂交叉训练机(大飞鸟机)

  Squat rack 挂片式深蹲架

  Squat 蹲式复合训练机

  Standard weight tree 铃片架

  Standing bicep 站式肱二头肌训练器

  Standing hip/multi-hip machine 臂部复合训练机

  Standing tricep 站式肱三头肌训练器

  Step hole trim L/hand: 左踏板孔饰物

  Step hole trim retaining block: 踏板孔饰物固定块

  Step 负重踏步机

  Stepper 台阶器

  strength training 力量训练

  Stretch corner 伸拉角

  Stretch zone 伸拉中心

  Toothed belt idler plate: 皮带惰轮锯齿板 (保留英文)

  Treadmills 踏步机

  Tricep press down machine 三头肌训练机

  Tricep 复合三头肌训练机

  Upper back 背肌训练机

  Upright cycle 立式健身车

  Utility bench 三角椅

  Vertical knee raise 单杠提膝器

  Vertical leg press 垂直蹬腿练习器

  Wab board 腹肌板

  Weight stack 配重片

  weight training 负荷训练

  Wiring loom: 接线器

  2-tier horizontal dumbbell rack 哑铃架

  45 hyperextension 腹背训练凳

  63 Amp time Lag glass body: 63 Amp保险丝

  就这些了我也不知道还有什么

木马椅俯身划船

1 选择一个木马椅,然后俯身,卡住的高度在髋关节下放(大腿根部)

2 肩部下沉,微微后收,下巴内收,核心肌群收紧,维持脊椎处于正常的生理弧度,从侧面看:你的耳朵,肩,髋,膝,踝呈一条直线!

3 抓握哑铃或杠铃,然后驱动背肌把杠铃拉到腹部上方(上拉时不要顶腰),停留一秒,挤压肩胛骨,然后再慢慢还原!

木马抬腿

1将身体非常稳定的固定在悬垂举腿的器械上。要求双手握紧握把,上身紧贴在靠背上,眼睛平视前方,收腹挺胸,双腿并拢垂直向下,脚面绷直。

2 将双腿迅速抬起到与地面水平的位置,停留1-2秒钟的时间缓慢的放下到原来的位置上。

赛艇(rowing)是奥运会最传统的比赛项目之一。赛艇是由一名或多名桨手坐在舟艇上,背向舟艇前进的方向,运用其肌肉力量,通过桨和桨架简单杠杆作用进行划水,使舟艇前进的一项水上运动。舟艇上可以有舵手,也可以无舵手。

赛艇运动多在江河湖泊等大自然水域中进行,空气清新,阳光充足,受到大自然的沐浴,能有效地提高人体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增强全身肌肉力量,调节神经系统平衡,有利于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赛艇运动员的肺活量在各项体育项目中占第一位,可达7000毫升,有人把赛艇运动称为肺部体操。

赛艇比赛开始时,各艇在起航线后排齐。发令员发令后,各艇以最快的速度划向终点,以艇首到达终点的先后判定比赛胜负。在天然水域比赛,天气情况对比赛成绩会产生影响,甚至前后两组比赛时的天气也会发生变化,因此比赛成绩也不具有绝对的可比性。所以,赛艇比赛成绩没有世界纪录。

[编辑本段]赛艇历史

赛艇运动起源于英国。17世纪泰晤士河的船工们经常举行划船比赛。1715年为庆祝英王加冕,首次举行赛艇比赛。1775年英国制定赛艇竞赛规则,同年成立了赛艇俱乐部。

1811年伊顿公学首次举行八人赛艇比赛。1829年牛津大学、剑桥大学首次举行校际赛艇比赛。民众对这种比赛非常感兴趣,观众较多。以后又逐渐增设一系列的杯赛,参加比赛者已不限于两校,除英国外,还有几十个国家派队参加。1839年举办赛艇杯赛。

1846年英国人在艇舷上安装了桨架,增加桨的长度,提高划桨效果;1847年又将重叠板的外龙骨艇改装成平滑的内龙骨艇,提高了赛艇速度。

1857年美国的巴布科克(Babcock)发明滑座,运动员划桨时身体能前后移动,可以有效地利用腿部力量。 1882年俄国人将封闭式桨栓改为活动式桨环,增大划桨幅度。 1890年英国制定类似现代的赛艇竞赛规则。

1892年,在意大利都灵成立国际赛艇联合会,当时有6个会员。当年举行第1届欧洲赛艇锦标赛。此后,国际赛艇比赛一直在国际赛艇联合会的领导下组织进行。 国际赛艇联合会目前拥有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会员协会。1923年国际赛艇联合会的总部由都灵迁至瑞士,从1997年起设在瑞士的洛桑。

1962年在瑞士举行第1届世界赛艇锦标赛,至1974年共举办4届。从1975年起每年都举办一届世界锦标赛。 赛艇运动项目较多。目前,国际赛艇联合会设立的世界赛艇锦标赛有23个项目,分4个级别。即:男子公开级、轻量级;女子公开级、轻量级。每一个级别又按运动形式分单桨和双桨;按参加人数分单人、双人、四人、八人赛艇;有些项目还分有舵手、无舵手。 为了简化,各项目名称用字母、数字和符号的组合来表示:"M"为男子,"W"为女子,"L"为轻量级,数字为桨手人数,"×"为双桨,"+"为单桨有舵手,"-"为单桨无舵手。因此赛艇运动根据桨手人数、体重、操桨方式及有无舵手,可分成8种赛艇比赛项目。

国际赛艇联合会主办的比赛还有世界23岁以下赛艇锦标赛、世界残疾人赛艇锦标赛、世界杯系列赛和世界老将赛艇比赛等。

1896年第1届奥运会已将赛艇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但由于天气恶劣临时取消。1900年第2届奥运会上举行了赛艇比赛,设6个单项。但当时的比赛规则不完善,比赛的距离、航道和比赛细则都不明确。1934年,国际赛艇联合会规定比赛必须在2000米的直道上举行,宽度至少可容纳3条艇比赛。

由于奥运会设立赛艇项目,并设有较多单项,促使各国对赛艇运动高度重视,推动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历届奥运会赛艇比赛的项目已有多次变化,具体情况见表。

从1976年开始,允许女子运动员参加奥运会赛艇比赛。历届奥运会女子赛艇比赛项目变化见表。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轻量级赛艇比赛及新规则被引入奥运会,男子、女子同时设立了轻量级赛艇项目,比赛仍为14项。

[编辑本段]场地设施

比赛必须在静水水面上进行。从起点到终点,应是同样宽度的直航道。航道长2000米,宽度为135米。一般为6条航道,最多为8条航道。比赛的航道除有2000米的比赛距离外,还有适当的准备活动水域。终点线外至少留有100米的自由水域。航道两边,应各留有一条航道宽度的安全警戒水域。

航道由串联在一起的浮标区分。浮标的间隔为10米或125米,浮标表面应该是柔软的,直径不得超出15厘米。整条航道上的浮标颜色呈规律分布。浮标从起点至100米为红色,从100米后至1750米为橙色或白色,从1750米后至终点为红色。在整个赛道两侧每间隔250米应有明显的距离标志。

同时,为了表示起航区的结束,在100米处应有两面白旗置于航道两侧,以标明这个界限。从起航线算起,中间每隔250米,应用颜色不同的浮标表明这段距离。在起航线和终点线上不设置浮标。 在终点线的外航道两边至少5米处,设置两个白色的大浮标(水鼓),在它的上面各固定一面红旗,以标明航道的终点。

发令塔(Start Tower)是赛艇比赛的专用设施。赛艇比赛开始时,运动员的船艇排在起航线后面,由位于起航线一侧的起点裁判员和取齐裁判员负责使各艇的艇首在起航线上排齐,发令员则站在专门设置的发令塔上。发令塔设在起航线外30~50米处,航道水域中心线的延长线上。

为了让各艇的运动员均能清晰地看到和听到发令员的各种信号,塔上供发令员工作的发令台至少要高于水面3米,但不超过6米。当取齐员在起点线一侧用白旗示意各艇已排齐,可以发令时,发令员即开始逐道点名。点名结束,发令员用英语喊"Attention"(注意),然后举起红旗。在不定长的间歇后再叫"Go",同时挥下红旗。运动员看到和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即可起航,比赛开始。

如果在"Go"发出前有舟艇出发,即为抢航。出现抢航,应召回重新出发,并给予抢航艇警告处罚。由于发令员在发令塔上居高临下,可及时发现和处理运动员出发时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

阿格苏出发系统(Agsostart Starting System)又名"取齐控制器",简称起航器,是赛艇比赛的专用器材设备。这种控制器在每一条航道的起航线上有一个单臂挡板,挡板呈凹形。出发前运动员将船头顶在挡板凹陷处排齐,在音响出发令下达的同时,挡板向水中下坠。如果抢航,则船头顶向挡板弹回,避免过去抢航人工扶船现象。取齐控制器是电动液压装置,最先用于皮划艇比赛,1995年引进赛艇,并于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正式使用。此系统采用的是灯光发令方法,在每个出发台上都装有红、绿两盏灯,当发令员发出"Attention"时,红灯亮起,发出出发信号时,绿灯亮起,比赛开始。

[编辑本段]比赛器材

艇(canoe)

赛艇是一种专门用于比赛、训练的船艇。艇身狭长,两头尖瘦,状如织布的梭子。赛艇的制作材料,除优质木材外,有玻璃钢、铝合金及碳素纤维等。最长的八人艇长达17~18米,宽只有57厘米。最小的单人艇有8米长,最宽处仅29厘米。赛艇规格见表。

桨(oars)

桨(oars)是赛艇的附属器材,是供运动员划动赛艇前进的主要工具,分双桨(scull)和单桨(sweep)两种。用优质木材或碳素纤维或两种材料相结合制成。桨的一端为圆杆,用于运动员握住后拉推桨,称为桨柄;另一端为桨叶,呈长铲状。桨叶的大小和形状是非常重要的。

赛艇器材改革的成功之处就是使用斧形桨,斧形桨把桨叶面改变成斧形并加大,使用相同的力量于桨柄会产生更大的推进力。

稳 舵(fin-rudder)

稳舵是赛艇艇壳下部的固定装置。因状如鱼鳍,故又称鳍舵。稳舵一般用金属制成,安装在艇壳下面纵轴线上,靠近艇的尾部,对赛艇起着稳定的作用,不需要人力操纵。

安全球(bow-ball)

赛艇运动员背向前进方向,无法看见划行前方的情况。为了安全和尽可能地减轻伤害事故,规则规定赛艇的船头上必须装置一个直径为4厘米、用软橡胶或类似材料做成的白色圆球作为保护措施,称为安全球。

桨 架(rigger,oar-rack)

早期的赛艇运动没有桨架,只用两臂牵拉和上体摆动来划桨。桨架的结构和形式有多种,通常用4~5根铝合金细管组合成一个桨架。桨架的外端是一个类似桨叉的桨环,可以开启和闭合。桨放在桨环间,桨叶在水中,运动员划桨时,力量传递到桨栓轴,利用简单的杠杆作用推动赛艇前进。桨架在双桨艇上是左右对称的,在单桨艇上则左右交错排列。

脚蹬架(stretcher,footstretcher)

脚蹬架使运动员在艇上用力拉桨时有一个很好的"立足点"。脚蹬架上有供运动员穿着的专门运动鞋。这种鞋既要使运动员相对"牢固"地结合在艇上,又使运动员拉桨、推桨运行自如。在鞋跟处有一细绳与脚踏板相连,在出现意外或翻艇时,运动员两脚能很快地脱出,称为"快脱型"鞋。

脚蹬架的安置如果过于靠近船头,会造成入水角大而出水角小;如果过于靠近船尾,又会造成入水角小而出水角大。因此,脚蹬架的正确安置,可以保证运动员有一个正确的划桨结束姿势和合理的划水幅度。

滑 座(slide seat)

滑座又叫座板。座板下有四个可以灵活转动的轮子。赛艇运动员对滑座轮子要求很高,不能有松动或过度磨损,更不能因轮子有差异而造成滑行困难。滑座的使用,可使赛艇运动员腰背和腿部力量得到充分地发挥。

滑 轨(tracks)

滑座下有两条平行于赛艇纵轴的滑轨,滑座的四个轮子在滑轨上前后运动。不同艇别的赛艇,滑轨的间距不同,如宽18厘米、23厘米和28厘米等。滑轨的长度从65厘米到85厘米不等。为了保证划水的有效长度,滑轨的长度一般为70厘米到85厘米,而从靠近船头处的滑轨顶端到垂直于桨栓横联线的长度不少于65厘米。

[编辑本段]赛艇术语

正力(positive ror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各种类型船艇的动力来源,有的是发 动机有的是风帆。无论是发动机驱动的螺施桨或一帆满风吹 着风帆,其动力都是连续不断的。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却是断断 续续的,因为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有力的作用,这时产 生推进船艇前进的积极力量,这是正力。当桨叶出水后,船艇 只依靠惯性力作用,这里正力的作用消失。

负力(negative for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运动的推进力和其它船艇不一 样,当运动员拉桨时,桨叶在水里可以产生积极的推进力。而 桨叶出水后就没有推进力的作用,而且由于滑座的运动和身 体质量的方向转换,对船艇产生一个很大的负力,这个负力对 抗前进着的船艇,是一个消极力量。赛艇技术好与差的标志之 一,就是要限制消极力量的作用,充分利用积极力量。

划距(stroke distanc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比赛中每划一桨船艇移动的距离, 即比赛全程距离除以该艇所划的桨数。例如赛艇比赛全程为 2000米,某艇共划了250桨,说明其每桨的划距为8米。因此 划距反映了运动员划水的效果,它与运动员的划幅、桨频等因 素有关。初学者和青少年运动员应强调划距,从每桨的划分效 果来改进划桨技术。

划桨周期(stroke eycl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次划桨动作的全过程。赛艇运动 的划桨周期由桨叶入水、桨划分、某叶出水、回桨所组成。从运 动员的动作来说,是提桨、拉桨、按转桨、推桨。整个划桨周期 是连贯而不间断的。如果以每分钟划40桨计算,每一桨的周 期时间约为1.5秒。 划桨节奏(stoke rhythm)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一个划桨周期内部各阶段速度 和力量的比例。在一个划桨周期中,通常要求拉桨快而回桨慢,拉桨用力而回桨时放松。例如,假定每分钟划40桨,则每 一桨的周期为1.5秒。划桨节奏要求拉桨用0.5—0.6秒,而回桨要用0.9一1秒。划桨节奏是运动员技术是否合理的标志

平桨(feathering)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是指运动员将桨叶平放在水面上,平桨时运动员身体放松,桨叶背面着水,桨叶的前面向天。平桨 也是一种口令,当运动员在划进中,遇到障碍物或靠近码头需 要停止划桨时,舵手或教练员可以用“平桨”口令,要运动员停 止划桨。

回桨(recovery)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桨叶出水后,运动员两手轻快流畅地 把桨柄向前推出。当两臂完全伸直把桨柄推过膝盖后,滑座 才起动向前移,同时上体也随着自然前到下一桨的预备姿势。 整个回桨过程中,桨叶水平地在空间前移,离开水面约15—20厘米。回桨时要求身体平稳、自然、放松,动作比拉桨的速 度相对要慢,回桨与拉桨的时间比例约为2:1。如果一桨的 周期为1.5秒,则回桨约需0.9—l秒,而拉桨为0.5—0.6 秒。由于回桨时较为放松,使运动员每次拉桨都能得到短暂的 体力恢复。因此可以认为回桨与拉桨是放松与用力的交替。

拉桨(drive,dull)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桨叶入水后,运动员的体重通过腿部 用力传递到脚蹬架上,与此同时运动员动用各部分肌肉积极 地拉桨。从肌肉用力的顺序看,一般认为拉桨开始时主要依靠 腿部力量,然后是背部肌肉,最后是肩臂积极用力。蹬腿拉桨 开始时,滑座在滑轨上向艇首移动,这时要求运动员充分利用 自身体重,有如悬挂在桨柄上以便把力量全部传递到桨叶上 去。从另一方面看,桨叶在水中的移动越小,划水的效果就越 好。在整个划桨周期中,拉桨阶段是使赛艇推进的动力阶段, 这个阶段要使运动员充分发挥其体能。

按桨(press)

赛艇技术名词。拉桨后,两腿在转道上蹬直,躯干在滑座 垂直位置后仰35度左右。双臂曲拉至膈肌部位,双手用掌心轻 夺桨柄移至腹部,用手腕关节作弧形下按动作,使桨叶迅速垂 直出水。要求干净利落,动作快而轻巧。否则,桨叶掠水,会影 响速度。这是赛艇划桨动作进入第2周期的准备过程。

桨叶入水(entry)

赛艇运动技术名词之一。运动员在回桨以后,自然地使两 臂充分向前,桨叶的正面即划水面从向上已转向向前,桨叶与 水面垂直或稍微前倾,利用桨叶的首身重量下落,两臂和两手 则同时自然上抬.使桨叶切入水中,形成桨叶和桨颈没入水中 的最佳深度。这时运动员通过抬体和手臂牵拉,迅速使桨叶抓 住水,同时把自身体重和力量完全传递到脚蹬架上,使船艇受 到力的作用而推动向前进。桨叶入水是一个划桨周期的开始, 要求动作迅速而不是猛力,要求没有水花飞溅。

桨叶出水(release)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在两腿蹬直拉桨结束时,上体后仰大 约25度,同时屈臂拉桨至膈肌部位。这时用掌心和掌根轻轻 压桨柄,作弧形的按转动作,使桨叶从水中垂直地跳出水面, 并迅速转成水平状态。这一按转桨的动作要求轻柔而迅速,使 桨叶出水时干净利落,没有挑水或停顿的现象。因为拉桨结束 后,船艇获得了推进力,正以最快的速度在滑行。如果桨叶出 水的动作慢于艇速.就形成了桨叶挡水,从而影响艇的前进速度。

桨频(tempo)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指单位时间内的划桨次数。即比赛全 程所划的桨数除以比赛成绩。从生物力学观点看,船速是由划 桨频率和划距决定的。这两个变量又受到技术和器材等方面 的影响。因此提高船速主要从划距和桨频两个方面提高,但是 桨频不可能无限地增加,更不能为了增加桨频而降低划水的 效果。赛艇比赛的桨频从30—40桨/分不等。以男子八人赛 艇的桨频为最高,尤以起航时的桨频更为突出,甚至高达48 桨/分。在训练中不同的桨频往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训练强度。

倒桨(backwater,go astern)

赛艇运动技术术语。赛艇正常划行时,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拉桨,船艇则背着运动员方向前时。倒桨时,正好相反,运动员把桨叶放在水中,以桨叶正面推桨,船艇向着运动员前方即尾方向划进。倒桨通常在离、靠码头或其它应急情况时运用。

提桨(lift)

赛艇技术名词。将桨叶对水面转为垂直角度时立即提桨柄,桨叶自水面插入水中,深至桨颈为止。人体重心从蹬脚板上用力蹬腿迅速后移,手臂与背肌同时间后用力牵拉。要求动 作迅速有力,扎住水的支撑点,使舟艇受水支撑点的反作用力 而被推向前进,是周期性划桨时发力的第一阶段。

 为了保障活动顺利、圆满进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阐明活动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活动方法等的企划案。你知道什么样的活动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中学生课外活动方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课外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张淑美、吴凤丽、李晓明

 (二)活动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第三节课。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美术、、科技、等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结合学校“美劳一体”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和团队班会活动。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中学生课外活动方案2

 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开展兴趣小组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档次和品味、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智能,让更多的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享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具体安排:

  (一)成立机构。

 组长:邓国江

 副组长:陈其禄

 成员:吴朝先、郑太飞、梁中秀、徐毅、张异、陈正艳、吴义权、申琼

  (二)时间安排

 20XX年9月--12月每周星期一、五下午由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读经典国学每周星期二、三、四下午由各组指导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美术、体育、实验、合唱等兴趣活动。

  (三)责任落实到人

 根据学生要求和学校的统筹安排,本学期将在原有基础上对兴趣小组活动进行改革与调整,拟开设:美术、实验、体育、合唱、国学等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低年级学生开展了呼拉圈、跳皮筋、花样跳绳等活动。各兴趣小组都有专门的负责人和指导老师。

 1、美术兴趣小组在四到六年级开设,按照本组特点每班选取2-3名,总负责人为张异老师。

 2、实验兴趣小组在三到六年级开设,按照本组特点每班3名,总负责人为陈正艳老师。

 3、体育兴趣小组主要在四到六年级开设,在学校内选取爱好体育的学生参加,由陈其禄老师负责。

 4、合唱团在全校性开展,主要选取爱好唱歌的同学,由徐毅老师负责。

 5、国学在全校性开展,以班为单位开展《三字经》《弟子规》等,主要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

  (四)落实常规,健全制度。

 为加强常规督促管理,避免兴趣小组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对兴趣小组的活动坚持“六定”:一定活动课程,在全面了解教师和学生兴趣、特长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兴趣小组课程。二定活动目标,各个兴趣小组在期初必须确立好培训和活动的目标,并认真开展好活动,作好记录。三定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活动列入学校教学计划,每周都必须有固定的活动时间。四定活动内容,每个兴趣小组都紧紧围绕规定的任务开展活动,活动必须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避免随意更改。五定辅导老师,辅导与活动都由专职老师负责,特殊情况由指导教师提前通知教务处,教务处酌情调配;六定活动地点,学校将确保各兴趣小组有固定的活动地点。

  (五)科学管理、追求实效。

 1、本学期兴趣小组活动采取任务驱动的形式。美术组的活动内容:一是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正规的各类评选和竞赛活动并争取获得好的名次。二是必须高质量完成手工制作(包括剪纸、折纸、雕塑等)、彩笔画、书法等项目的基本功训练任务。三是每个学生按照参加项目类别必须在一学期内完成一件高质量的原创性作品。学校经过评选后进行奖励,并将获奖作品收集并存档。

  实验兴趣组活动内容:

 一是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正规实验操作比赛。二是对学生进行基本训练,各个实验让学生了解并能独立完成操作。

 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内容:

 一是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正规的各类评选和竞赛活动并争取获得好的名次。二是每个班学生一学期必须完成《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中的一段或几段,各班语文教师认真做好记录。三是积极参加学校课外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并有突出表现。

 腰鼓队主要活动内容一是让学生完成打腰鼓的基本环节,二是让学生在熟练完成的基础上能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

 体育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增强体质锻炼,并训练出一批特长技能生参加全乡的小学生运动会并希望能取得一定的好成绩。二是让学生有机会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体育运动比赛。

 1、音乐合唱团主要是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热爱音乐。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育业务主管部门组织开展的正规的各类评选和竞赛活动并争取获得好的名次。

 2、要求每次活动师生都要准时到岗,不早退,对于无故迟到、缺席的学生,扣除其所在班级的量化考核分。每次活动前二分钟,教师要带领学生准备好所有活动设施。活动时间未结束,学生不得提前脱离活动状态。

 3、兴趣小组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认真落实安全措施,教师自始至终要担任好指导组织工作。活动巡视和指导要面向全体。教师不坐堂批改作业或干其它有碍于指导的'事。辅导老师如有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并通知所有兴趣小组成员。

 4、教师要做好兴趣小组活动期间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建立点名制度,要加强与班主任的联系,不可随意将学生退出活动小组。专用活动室的负责老师要做好活动室内物品保管、门窗收关等工作。

 5、各活动小组必须在每次活动前做好扎实的安排,每次活动教师要提前备好课,期末要写好总结,学校将统一对备课总结以及常规活动进行检查。

 6、学校根据实际对兴趣小组在财力和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中学生课外活动方案3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小学篇)及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四、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班干部 诵或看书吟诵

 2、语文课前3分钟。 语文老师负责,为减轻学生背诵古诗的负担,教师要见缝插针,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吟唱或强化记忆。

 3、课后 班主任或家长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 “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五、活动方法

 1 、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朝会课、读报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1、语文阅读课。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学科整合。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研究课:音乐中的古诗词。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研究课:诗配画。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2 、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组织学校的各种文艺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3 、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 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广大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的重大演出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要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以班级为点,以年级为线,以学校为面;以个人为根,以集体学习为干,以校园活动为叶;以开创风气为主,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现经典内容,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激励人生,演绎时代精神。

 4 学校将制定经典诵读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此纳入对学生的个体思想品德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对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评比,鼓励创造性地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读中外经典,师生共成长 让阅读成为习惯是我们的不懈追求。为此我们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我们为各个年级精选了部分经典书目,供各班选用,经典书目分为名著类、科普类、历史类、现代文学类、中国古典名著类等。我们要求各班制定好自己的读书计划,为了保证读书的效果,要求师生同读一本书,教师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并定时开展读书交流展示活动,学校规定周五下午拿出一节课为读书交流时间。届时,各班交流读书的成果,读书的经验,并进行好书推荐、谈读书收获等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书籍成为学生的重要伙伴,中外名著走进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在形成。

 今后的打算 读书活动的成效正日益显现,但是,读书活动毕竟刚刚起步,还有待规范,措施还有待加强。今后将进一步总结读书活动的经验,虚心向兄弟学校学习。

中学生课外活动方案4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进行唱游活动。有表情的进行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表演。

 1、开学之后,对学生进行强化基本功训练,使学生腿的开度和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压腿、踢腿、下腰等内容顺利完成。

 2、当学生在地面完成软度开度的训练以后,可以进行把上训练,使孩子们的形体、姿态、腿线条、腰腿的软度、力度和控制进一步提高。

 3、下一个训练是中间训练,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这个训练主要解决形体、中心、控制和呼吸,因为只有掌握这些才能完成舞蹈的表演。

 4、通过组合的练习,使学生加深基本功训练的系统性,更好的服务于平日的舞蹈之中。

  二、活动内容以及措施:

 1、热身运动:

 在训练前的15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做一些轻松、简单的热身运动。

 2、地面训练:

 儿童的生理特点是人小稳定性差,但是软度和开度较好,要运用平整的地板来帮助孩子们进行软度和开度的训练。主要措施有:

 (1)脚背和膝盖的训练。

 (2)肩的开度和前腿的软度训练。

 (3)旁腰和旁腿的软开度训练。

 (4)胸腰和腹肌的训练。

 (5)脊椎和胯骨的训练。

 (6)胯部和臀部的训练。

 (7)胯部和腿部的综合训练。

 (8)节奏和方位的训练。

 (9)后腿和背肌的训练。

 (10)踢腿和力量的练习。

 3、把上训练:

 遵循先双手扶把,熟练以后单手扶把,孩子们的形体和姿态容易正确,为中间训练打下基础。具体措施有:

 (1)直立和半蹲训练。

 (2)擦地推脚背练习。

 (3)压腿练习,分为压正腿和压旁腿。

 (4)大踢腿。

 (5)下腰游戏。

 4、中间训练:

 这是使孩子们掌握、熟悉、提高舞蹈表演能力和技巧的重要部分,在中间训练中,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形体、重心、控制和呼吸。具体措施:

 (1)手的姿态的训练。

 (2)小跳训练。

 (3)点转。

 (4)平转。

 (5)控制。

 5、能够随着音乐做动作,节奏准确,充分表现音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6、排练一个小型的舞蹈,通过组合来锻炼学生。

  三、活动时间:

 星期二、四下午后两节课。

  四、活动地点:

 西楼顶。

  五、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周:形体基本训练。

 第二周:压腿、踢腿、下腰。

 第三周:压腿、踢腿、下腰。

 第四周:手位练习,脚位练习。

 第五周:手位练习、新舞蹈基本动作。

 第六周:学习舞蹈基本动作及简单队形;复习舞蹈《红星闪闪》。

 第七周:排练新舞蹈;复习舞蹈《红星闪闪》。

 第八周:排练新舞蹈;复习舞蹈《红星闪闪》

中学生课外活动方案5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体育俱乐部活动,激发参与运动的兴趣,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课外体育活动俱乐部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满足学生兴趣、要求、意向的活动形式,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时间和自由空间,有学生自己组织、管理,学生在俱乐部里活动,不仅能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了解体育俱乐部的运行模式,为更好的适应更高层次的俱乐部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得中学体育教育和大学体育俱乐部教育有了一个好得衔接。体育俱乐部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课外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省体育传统学校),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我校教师为主体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等组成的校级各个项目俱乐部。具体详见《课外体育活动安排表》

 2、以市体校教师为主体的竞走、摔跤、举重、皮划艇等组成的校级训练队。

 要求:课外体育活动,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及特长组队训练,做到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有计划及时做好活动记录,有活动,学期末有总结。

  四、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各个俱乐部的指导教师是第一责任人,班级阅读和写字指导教师为班级当堂课第一责任人.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和要求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

 2、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辅导教师做好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五、注意事项及其他

 1、课外活动期间,各小组指导教师要记录好学生缺勤情况。

 2、辅导教师提前到位,不准提前下课,否则出现意外,由各小组指导教师承担责任。

 3、课外活动期间,不得出现无故缺辅导教师情况,俱乐部部长切实配合好教师,并做好俱乐部活动与组织的保障工作,发挥成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活动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654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6
下一篇2023-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