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叩背顺序如下:
1、叩背前听诊。
用听诊器听诊,了解病人肺部啰音的性质、部位,在啰间较强部位加长时间、加大力度,叩背前后听诊比较。
通过听诊了解痰鸣间或湿啰间的部位与性质,增加局部拍背时的力度和时间。有的病人耐受时间较短,这样可以在病人能耐受的时间段内达到较好的效果。
2、选择体位。
拍背时将小儿直立抱起。应着重拍下胸部及背部下方区域等更易沉积液体的部位。如果已患肺炎,还应着重拍有病区域,根据病情选择患者坐位或卧位。
拍背时,应一手托患儿胸部(或侧身躺在床上)头朝下趴在床上或抱起后置于操作者的双膝之间,根据体位引流原理,痰液栓子脱落后,比较容易进入大气道后顺利咳出。
3、具体方法。
两手手指并拢,手背隆起手指关节微屈,呈120度,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由两侧到中央,有节律地叩击患者背部持续5~10分钟,手掌根部离开胸壁3~5厘米,手指尖部离开胸壁10~15厘米为宜。
叩击时发出空而深的“啪、啪”声响,则表明手法正确。可单手拍背,也可双手交替叩击。频率要快100~200次/分钟。一天应拍3~5次左右。
本人是资深放射科医生,能够解答你的问题。X光照片的前与后,是指解剖学姿势的前和后,即面部为前,枕部为后。前后位和后前位,均指射线的射入和射出部位,比如后前位,就是射线从后方射入身体,从前方射出身体,再射入X光片盒或者IP板或者其他影像采集器。常用的如胸部后前位,就是从背部射入,从胸部射出,其他如手的前后位就是从掌心射入,从手背射出;而手的后前位则是从手背射入,从掌心射出。其他部位以此类推。
哦,是的,我打错了,改一下。
“胸部摄片常用后前位的话 那我们看到的片子是由前往后看的还是由后往前看的状态?”——胸部后前位,看片子的时候,需要把胶片左右翻转一下,也就是说,从解剖学姿势的前往后看。在照片的时候,都会贴上铅字,其中的“右”字,代表解剖学的右边,放于观片者身体的左手方。胸部前后位的片子,还是从前往后看。
“例如为什么胸部后前位看不到脊柱的影响?”——是可以看见脊柱的,尤其是上边几个胸椎可以显示,而下边的胸椎,由于有纵隔和心影重叠,显示不清或者完全不能显示,这与照片的因素有关,不是前后位或者后前位的体位造成的。
背部是健康的晴雨表,是人体坚实的保护屏障。养护后背,就是在养我们的五脏六腑,就是在调我们的心,肝,脾,肺,肾每个人都应该重视我们的后背。
1摇篮式滚背:
瑜伽垫放在平整的地板上,坐在瑜伽垫上后,双腿弯曲,双手抱住小腿前侧或者膝盖窝,让大腿靠近腹部。重心落在尾骨和坐骨之间,双脚抬起来,前后滚动背部。
每天早上起来滚动3-5分钟,每次滚完以后会感觉到背部热热,这表明气血疏通了,滚到背部发热的时候阳气自然而然生发。
2刺激打通膀胱经:
膝窝的委中穴是膀胱经上的一个重要大穴!中医有句口诀叫“腰背委中求”,凡是腰部、背部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个穴位来解决。经常按揉或者拍打委中穴能刺激膀胱经气血的运行,更好地排毒。
如果膝窝是向外鼓起的,有杂乱的青筋,这是腰背气血不通的信号,需要经常拍打后膝窝。
一个简单的方法:平坐在床上或地面上,地面不要太硬,双腿向前伸直,膝盖微湾,双腿交替拍打地面,让两个膝窝一次砸向地面,坚持五分钟以上,就会感觉到整个腿是温暖发热的,能有效疏通气血。
3打通后背枢纽
找一个门框,双手扶住门框两边,头直立,两眼平视;一脚在前,一脚在后,站弓箭步,后腿尽量伸直,后脚趾尽量指向正前方,让脚跟接触地面;用力伸展双臂,直至有紧绷感,保持1-3分钟。这个拉筋动作可以很好地刺激膀胱经,对打通后背经络效果非常好!
4打通大椎穴:双手搓颈部大椎穴至发热。
颈椎是督脉和膀胱经的上部枢纽,疏通大椎穴可以让阳气生发,还可以预防跟颈椎瘀阻造成的一系列症状!
5打通后背中部枢纽
每天随时随地的双手搓到后腰发热;这里是命门穴、肾俞穴的所在,是督脉、膀胱经中部的枢纽。督脉和膀胱经仅仅只是个通道,本身并无能量!需要肾气的推动才能完成阳气生发和排毒的功能。因此刺激命门穴、肾俞穴是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也是打通后背经络最重要的穴位!
勒脖子= =,这个和肌肉结构的关系应该不是很大,你看看是不是这两种情况:1、在走路或跑步时比较喜欢抬胸低头。2、抓住衣服肩部那两条缝合线,平放衣服后看看前后衣领的高度差有无超过你的脖颈长度的2/3,。如果不是以上两点的话就有可能是因为刚买上衣服没穿习惯的心理作用了,当然,如果楼主是女生的话可能是应为胸围比较大建议买件比较宽大非含版的(汗一个--!),纯手打非抄袭~
对楼主补充后的回答:应该是第一种情况,肩肌宽大本身就会拉的领口变平,而习惯抬胸低头或有不算轻微的驼背的人就会很容易因脖颈前倾而导致有束缚感。纯手打哦,给个采纳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