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有时后背发凉有时发热.像针刺的.汗多.无力是怎么回事?

老年人有时后背发凉有时发热.像针刺的.汗多.无力是怎么回事?,第1张

一般的来说贫血和肠胃病患者,营养缺乏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全身或者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者,或者肢体末梢血液循环障碍,都会导致手脚冰凉。特别是女性经期孕期和产期,由于体虚,更容易引起手足冰凉。

在医学上,经常、长期的手脚冰凉,可以称为“冷寒症”。

如果不是非常严重的冷寒症(一般都不是非常严重,不会是受不了的刺骨寒冷),是可以预防和自我调节的。

一、加强体育锻炼

尤其是久坐或久立的人,必须重视工间操,多做手足和腰部的活动,以加强血液循环。

二、注意饮食

多吃一些性属温热的食品,以提高机体耐寒力。常见的温热食物有:牛、羊、狗、鸡肉,大蒜、辣椒、生姜、圆葱、山药、桂圆等。

三、菜谱三款

1姜丝爆羊肉

羊肉切薄片。生姜切细丝。

锅内加油少许,起旺火,待油冒清烟时,入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入姜丝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盐、味精,出锅时淋麻油即可。

2大枣枸杞羊肉汤

羊肉切八分大块,在开水锅中氽出血水备用。大枣和枸杞洗净备用。

锅内加水,放入羊肉,葱姜大料同煮。煮半熟时,加入大枣、枸杞和盐,再煮,煮熟即可。如果不喜欢羊肉的膻味,可以与大枣同时加入桔子皮一两片,即可减轻膻味。

3三香辣椒

红辣椒(根据自己吃辣的程度,选择辣椒品种),在炉火上烤干至接近焦;花生米,炒熟至酥脆(芝麻也可);大葱在炉火上烤至外层焦糊,剥去外层。

以上三种原料,各自在臼中捣烂,然后再和成一起,加盐和味精,即可。

此菜对于喜欢吃辣又喜欢粗粮的朋友,最是美食——三香辣椒卷入煎饼,大口吃来,最是过瘾,而吃“黄金塔”(窝头)时,把三香辣椒抹如窝头孔内,吃来也是痛快!

以上几款菜式,对于有冷寒症的朋友一定有用,不妨一试。

不管是男人或女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同,从中医来说,有的人血热。就是血气比较燥,这类人非常容易上火,很爱长痘痘,尤其是脸部和背部,就算不长痘痘,急火攻心,也很容易急躁的。还有的人血凉,和血热刚好相反。这类人脾气不温不火,皮肤也比较好。但是思想消极,容易抑郁。所以就有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急性子和慢性子。我和你一样,是属于血气很热的那种。所以也是经常背部发热,脾气急躁,长很多痘痘。我去看了中医,医生这样给我说的,这个血热是天生的,改变不了的,所以建议你平时注意饮食,尽量不要吃容易上火的东西,比如油炸食品,饼干,花生,辣椒,等等我不是医生,所以不能告诉你要吃什么药。但是时不时的喝一些凉茶,吃一些清淡食物。不要熬夜,不要喝酒。这些都是有帮助的。你自己要尽量调节自己的心情,凡事不要急躁。

老人身上发热但体温正常是引起阴虚火旺造成的,你可以通过服用滋阴降火的药物来治疗。

可以适当地去中医那里进行调理,同时也可以适当的服用知柏地黄丸,消遥丸来进行调理,也可以每天晚上临睡之前适当的嚼些枸杞子吃,可以起到滋阴的作用

  在门诊中经常遇到一些老年患者因为爱出汗来就诊,他们有的一动就出汗,吃饭时更是大汗淋漓;有的是夜间出汗明显;有些则出黏汗。追问病史,有些老人患心脏病,有的患有糖尿病或甲亢,有些则无慢性病史。

  中医将上述症状统称为汗证,分为自汗和盗汗。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且动则加重的称为自汗;睡时出汗,醒来汗止的称为盗汗。中医认为自汗、盗汗均为阴阳失调、膜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证,根据病因、病机不同,可将汗证分为四种类型:

  一、肺卫不固: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弱,苔薄白。治法:益气固表,方用玉屏风散加味或用中成药玉屏风散丸剂。

  二、营卫不和: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或表现半身、某局部出汗,脉缓,苔薄白。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桔枝汤加味。

  三、阴虚火旺:夜寐盗汗,或有自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苔,脉细弱。治宜滋阴降火,方用当归六黄汤。中成药有知柏地黄九、坤宝丸、大补阴丸及更年安胶囊等。需要说明的是:更年安胶囊顾明思义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但它具有滋阴潜阳,除烦安神之功效,故只要有潮热汗出、眩晕耳鸣、烦躁失眠、舌红少苔等阴虚阳亢之症,则不分年龄均可用之。

  四、邪热郁蒸:蒸蒸汗出,汗液黏或衣服黄染,面赤烦躁,口苦,小便色黄,舌苔薄黄,脉象弦数。治法:清肝泄热,化湿和营。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或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片)。

  简易方:

  1、黄芪15克、大枣5枚、浮小麦15克,水煎服,治气虚自汗。

  2、乌梅10枚、浮小麦15克、大枣5枚,水煎服,治阴虚盗汗。也可用瘪桃干15枚、红枣10枚,水煎服,治盗汗。

  需要提醒老年患者注意的是:汗出之时,股理空虚,易感外邪,故当避风寒,以防感冒,汗出之后应及时揩拭。出汗较多者,应经常更换内衣,以保持清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15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