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可以艾灸背部吗,月经不走如何艾灸

月经期可以艾灸背部吗,月经不走如何艾灸,第1张

 月经不调的女性其实可以适当的使用艾灸的方法,但是艾灸有一个问题就是艾灸什么位置,如果女性在来月经的时候要艾灸背部的话,其实背部是有很多的穴位需要注意的,所以首先要搞清楚,月经期可以艾灸背部的吗

月经期可以艾灸背部吗

 中医以为,月经周期稳定在28天一次,是女性健康不可或缺的条件(注意,西医定义的月经正常标准与此不同)。即使月经周期稳定,但周期过短(譬如稳定在21天),或者周期过长(譬如稳定在35天),都不符合月经周期正常的中医标准。月经周期不稳定,忽长忽短,也视为不正常。

 月经期间,如果月经少,月经颜色深,痛经比较明显的话,可以艾灸,穴位如八寥穴,腰阳关,三阴交,关元都可以,如果月经多的话,就不能做艾灸了。如果你经量比较大,那么你经期就停一停,免得你自己因经期艾灸了,使经量更多或经期延长,心存疑虑。如果你经量不是很多,我感觉经期可以艾灸,这样在经期艾灸有艾的作用会提高活血化瘀的功效,也许会增加你的经量。

 背部腧穴有很多,有些是可以,有些不行。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建议经期不施灸,经后可以根据病情选择施灸的穴位。可以艾灸气海穴:该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另外也可按揉此穴,操作者可取仰卧位,将双手的手掌叠在一起(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 )放在小腹上,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在腹部进行环形按摩,可每次按摩100圈 ,以小腹有温热感为度。此方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

艾灸背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背部艾炙,如果用手拿,是够不着的;用竹制的,又要看着、调节艾条的位置,也是不行。但人是很聪明的,因此发明了随身炙,不用别人帮助,就可以自己艾炙了;随身炙有纯铜的,也有铝制、钢的,建议纯铜为佳。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艾灸这种中医疗法来为自己及家人进行治疗与保健,而艾灸时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灸呢?

    对于日常艾灸与急症艾灸,施灸时的顺序会有所不同,日常艾灸时我们一定要遵从:

    这是我们的祖先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孙思邈 《千金要方》说:“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中医将背部、上身归之于阳,腹部、下身归之于阴。在阴阳学说中,头为阳、足为阴;左为阳、右为阴。

    对于急症的施灸,应辩证对待,先急后缓,先灸急症,痛症之阿是穴,次灸其他穴位。

    上午大自然和人体的阳气都开始升发,借助这个时间艾灸可以事半功倍,特别是针对阳虚、气虚体质的人,如怕冷,手足不温,免疫力低、大便不成形等,上午时段艾灸效果会更好。

    根据不同脏腑的艾灸调理,艾灸时间也不一样,如调理脾胃功能,可以在早上9-11点灸,养肾在下午5-7点灸,失眠症在临睡前施灸比较好。

    对于一些急症,比如感冒,胃痛,肠炎,痢疾等突发急症则随时可灸;现代人工作繁忙,白天没有时间艾灸晚上也是可以灸的,但施灸时间不可太长,尽可能不要超过晚上9点。

 1、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不宜艾灸。

 2、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3、艾灸前后喝一杯温水;艾灸后不可吃生冷食物(包括凉水,凉菜,水果);不可洗冷水,3小时后方可洗澡。

  4、艾灸后注意防风保暖,不可将灸后的穴位体表裸露在外,避免受到风寒等外

      5、注意灸量不要太大,穴位也不可一次选太多,不要想一次治疗所有问题,要循序渐进。

  6、特别提醒:艾灸时有的人会出现晕灸,这种情况不多见,但是一旦晕灸则会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甚至发生晕倒。出现晕灸后,要立即停灸,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

艾灸时起的水泡称为灸花。

灸花的成因

艾灸的时候,有的人发现过段时间有的地方会出水泡,不过我这里说的水泡可不是烫伤。让大 家疑惑的是这种水泡不是当时出的,通常是是过一段时间之后才发现,发现的时候让人惊奇不 已,明明没有烫伤啊,怎么会有水泡啊?

其实,这就是古人说的“灸花”,也就是灸疮,即艾灸引起的局部损伤,灸疮的化脓状态叫( 疮)“发”。在古代,古人是特别重视灸疮发与否的。如清《针灸易学》夸张他说:“灸疮必 发,去病如把抓”。因此古代甚至用各种方法以促使灸疮发起。

他们会用很多的食物发灸疮,或者用艾绒做成米粒大小的锭上尖下圆,直接在皮肤上烧,快烧 没时熄灭,为一炷,反复灸多炷,病痛全无。现在我们大可不必刻意这样做,但是我们起码要 了解灸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邪气排除体外需要一个通道,灸疮就是这个通道。如果认真做了 ,大家就会发现同样的火力艾灸的时候,有病灶的地方就会比其他的地方敏感,会感觉更痛, 更有刺激性。比如艾灸后背的时候,如果你有胃病,那么在胃腧穴的位置会比其他地方更痛。那么,这就是在提示你这个地方有毛病,这个地方极有可能出 灸疮。

灸花的处理

如果是很小的泡可以自行吸收,大的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干,再涂抹烫伤膏即可。

艾灸时皮肤起泡是正常的情况,艾灸起泡了是属于无菌的,可以用消过毒的针把它挑破,这样很 快就好了,洗澡什么的都没有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1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