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俞简介

藏俞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腧穴归类名·藏俞 4 经外奇穴名·藏俞 41 藏输穴的定位 42 主治病证 5 经穴别名·藏俞 51 神道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所属部位 55 神道穴的定位 56 神道穴的取法 57 神道穴穴位解剖 571 层次解剖 572 穴区神经、血管 58 神道穴的功效与作用 59 神道穴主治病证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5102 灸法 511 神道穴的配伍 512 文献摘要 513 神道穴研究进展 5131 对食管的作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藏俞 1 拼音

cáng shù

2 概述

藏俞:1腧穴归类名;2经外奇穴名;3经穴别名。

3 腧穴归类名·藏俞

藏俞为腧穴归类名。指五脏所属诸阴经的井、荥、输、经、合各穴。每经5穴,双侧共50穴。见《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1]

4 经外奇穴名·藏俞

藏俞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第五胸椎棘突高点。灸治卒病恶风、欲死不能语等[1]。

41 藏输穴的定位

经外奇穴藏俞位于第五胸椎棘突高点[1]。

42 主治病证

灸经外奇穴藏俞治卒病恶风、欲死不能语等[1]。

5 经穴别名·藏俞

藏俞为经穴别名,即神道[1]。出《针灸集成》。

穴位 神道 汉语拼音 Shendao 罗马拼音 Shentao 美国英译名 God's Path 各

号 中国 GV11 日本 11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0 富耶氏 IVG10 德国 LG10 英国 Gv11 美国 Go11

神道为经穴名(Shéndào GV11,DU11)[2][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脏俞(《备急千金要方》),藏俞(《针灸集成》),藏输(《针灸集成》),冲道。属督脉[2]。神即心神,道即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故名神道[2]。神道穴主要用于心神及外感疾患等:如心痛,惊悸,神经衰弱,癔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心悸,健忘,咳嗽,脊背强痛,怔忡,气喘,失眠,癫痫,目痛,视物不明,头痛,腰脊强痛,肩背痛,发热,中风不语,心惊,咳喘,小儿风痫,增生性脊椎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51 神道穴的别名

脏俞(《备急千金要方》),藏俞(《针灸集成》),藏输(《针灸集成》),冲道。

52 出处

《针灸甲乙经》:神道,在第五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俯而取之。

53 穴名解

神即心神,道即通道,心藏神,穴在心俞旁,如同心神之通道,故名神道[2]。

神,指精神;道为通道。意其为胸中之神气,又指道路。像其地位高显,如日如心也。神道者,胸中之神气,乃日与心之意也。谓其平齐心俞,下接灵台为心神出入之道路。心俞在椎之两侧,与心气相连,心神仗督阳之气而行,所经之道,名曰神道。气之伸者为神,行之通者为道。督脉之气,升而上通,行而直达。本穴旁平心俞,心藏神,喻此为心神通达之道路,主治恍惚、悲愁、心气不畅诸疾。《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曰:“恍惚悲愁、健忘惊悸”,因名神道。

54 所属部位

胸椎[4]

55 神道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神道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下凹陷中[5]。

神道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俯伏或伏卧取穴[2]。

神道穴位于背部第五、六胸椎棘突之间[6]。

神道穴在督脉的位置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肌肉)

神道穴在胸椎的位置(骨骼)

56 神道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神道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俯伏或伏卧取穴[2]。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先取约与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再向上摸1个胸椎棘突,于其上方凹陷中取穴[7]。

57 神道穴穴位解剖

神道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五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2]。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8]。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8]。

布有第五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五肋间动脉后支[6]。

58 神道穴的功效与作用

神道穴具有宁神安心、清热平喘的功效。

神道穴有宁心安神、清热散风作用[2]。

神道穴有宁心化痰、清热熄风之功,其治症,与灵台略同。顾名思义,知其功用专在神机,而非用于气化形质之为病者也。[9]

59 神道穴主治病证

神道穴主要用于心神及外感疾患等:如心痛,惊悸,神经衰弱,癔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心悸,健忘,咳嗽,脊背强痛,怔忡,气喘,失眠,癫痫,目痛,视物不明,头痛,腰脊强痛,肩背痛,发热,中风不语,心惊,咳喘,小儿风痫,增生性脊椎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

神道穴主要用于心神及外感疾患等:如心痛、惊悸、神经衰弱、癔病、小儿惊痫、瘈疭、心脏病、身热汗出、咳嗽气喘、风寒汗不出、疟疾及项强背痛、肋间神经痛等[2]。

神道穴主治心悸、健忘、咳嗽、脊背强痛[8]。

神道穴主治心痛,心悸,健忘,怔忡;咳嗽,气喘;失眠,健忘,癫痫;目痛,视物不明,头痛;腰脊强痛,肩背痛,瘛疭;发热,疟疾,中风不语[7]。

神道穴主治健忘,惊悸,咳嗽,疟疾,脊背强痛,癫痫;以及神经衰弱,肋间神经痛等[6]。

心惊,心悸,肩背痛,咳喘,健忘,小儿风痫,增生性脊椎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疟疾,肋间神经痛。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一般针尖微向上斜刺05~10寸[2][8][6]。

斜刺05~1寸,局部酸胀,有时可扩散至下背或前胸部[7]。

《针灸大成》:禁针。

注意:神道穴不宜深刺,以防损伤脊髓[7]。

刺椎间腧穴有麻电感时应立即拔针或停止深刺[10]。

5102 灸法

可灸[2][8][7]。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511 神道穴的配伍

神道穴配心俞治癫痫[2]。

神道穴配神门、三阴交治失眠、健忘[2]。

神道穴配关元治头痛、身热、寒热往来[2]。

神道配少海,有行气清热养心的作用,主治心悸,多梦。

神道配百会、三阴交,治失眠、头晕[7]。

神道配关元,治身热头痛[7]。

神道配幽门、列缺、膏肓俞,治健忘[7]。

神道配心俞,有宁心安神的作用。治风痫[7]、神昏。

512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热》:五椎下间主肝热。

《针灸甲乙经》:身热头痛,进退往来,神道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寒热头痛,进退往来,痃疟,恍惚悲愁,健忘惊悸,可灸七七壮至百壮止。小儿风痫,瘛疭,可灸七壮。

《针灸大成》:主伤寒发热,头痛,进退往来,痎疟,恍惚,悲愁健忘,惊悸,失欠,牙车蹉,张口不合。小儿风痫,瘛疭,可灸七壮。

513 神道穴研究进展 5131 对食管的作用

腰间盘(腰椎间盘)指的是两个腰椎之间的盘状物,位置是在两个腰椎之间,主要起到支持重量,缓冲压力的作用。腰椎是脊柱在腰部的那一段,正常成人有5个腰椎,即L1、L2、L3、L4、L5。第一个腰椎和第二个腰椎中间的盘状物便是L1/2椎间盘,同理就会有L2/3椎间盘、L3/4椎间盘、L4/5椎间盘、L5/S1椎间盘(是指第5个腰椎与骶椎之间的盘状物)。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部位是在L4/5及L5/S1(意思是说第4腰椎和第5腰椎之间盘状物里的东西容易突出来)。顺便解释一下,椎间盘主要由上下两面的软骨终板、中间的髓核、和包绕在髓核周围的纤维环构成!平时所说的1终板炎就是椎间盘的软骨终板炎症;2腰椎间盘膨出指的是椎间盘从两个腰椎之间突出来了,但纤维环没有破裂,髓核没有掉出来;3腰椎间盘突出(或脱出)指的是纤维环破裂,髓核掉了出来。其中第2、3种情况称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这样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病情分析:

腰疼是一个症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引起腰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比较复杂的,所以出现持续且不明原因的腰疼,不要掉以轻心,应尽快到医院确诊,避免某些严重疾病的发展。腰疼的时候首先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不适宜穿带跟的鞋,有条件的可以选择负跟鞋。日常生活中应多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腰部承受的压力,减轻疼痛。

指导意见:

预防方法

1.早晨起床首先活动腰部。每日早晨起床后,要首先活动腰部。平时多做收缩腹肌、伸展腰肌运动,以及散步、倒步行走和骑自行车等,都能防止和减轻腰疼。

2.学会放松,减少紧张。紧张可使血液中激素增多促使腰间盘肿大而导致腰疼,所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愉快心境对防止腰疼有很大帮助。3.保持正确姿势。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违背生理机能。久坐的人坐时要使背部紧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和休息,时而向后伸腰也是预防腰疼的好方法。

4.改进饮食生活、避免肥胖。若体型已发胖则要实行科学减肥。因为肥胖会给脊椎带来过大的负荷,同时由于腹肌松弛而不能起到对脊椎的支撑作用,会迫使脊椎发生变形。 可以贴膏药缓解疼痛,如果不能缓解,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问题一:人体的脊椎一共有几节 有二十六块,二十四块椎,一块骶骨和一块尾骨。畅上往下,第一块是寰椎,下来是第二颈椎,以此类似到第七颈椎。再到第一胸椎,再以此类推到十二胸椎,下来是第一到第五腰椎,最后是骶骨,后是尾骨!所谓颈七胸十二腰五!

问题二:人的脊椎骨有多少节 人的脊骨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五个部分,其中颈椎骨有7节,胸椎骨有12节,腰椎骨有5节,骶椎、定椎共有10节,人的脊骨从上到下共有34节。

问题三:人体的脊柱有多少节 自上而下有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由5块骶椎合成)和1块尾脊骨(由4块尾椎合成)。

问题四: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类脊柱分颈、胸、腰、骶及尾五段,它是身体的支柱,位于背部正中,上端接颅骨,下端达尾骨尖。脊柱由24块椎骨组成,其中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

问题五:人体一共有多少脊椎骨 人体成年后共206块骨其中脊椎骨中 颈椎7块; 胸椎12块; 腰椎5块伐骶骨5块愈合为1块(但是属于206块中的5块)尾椎4块愈合为1块(但是属于206块中的4块)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取穴时一般可以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

    穴位解剖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最长肌;有第五肋间动、静脉后支;布有第五或第六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五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菱形肌下缘——竖脊肌。浅层布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第五、六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

    穴名解说

    心俞穴 Xīn shù(BL15),经穴名。出《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心之背俞穴。

穴位含义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1)“心俞穴”,“心”,心室也。“俞”,输也。心俞穴名意指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2)“背俞”。“背”,指穴所在部位为背部。“俞”,输也。背俞名意指心室中的高温湿热之气由此外输背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温态湿热水气。

运行规律湿热水气一方面散发热量循膀胱经向上传输,另一方面水湿散热冷降后循膀胱经下行。

功能作用散发心室之热。

    心俞穴位的作用功效

    (1)缓解治疗心痛、心悸、失眠、健忘、心烦、癫痫、癫狂、等

(2)缓解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不齐、心绞痛等

作用功效心俞穴,宽胸理气、通络安神

穴位配伍心俞穴配巨阙穴、内关穴缓解治疗心痛、惊悸;心俞穴配内关穴、神门穴 ,缓解治疗失眠、健忘。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肋间神经痛、精神分裂症、癔病等。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疗法原则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按摩手法以一手掌置于心俞穴(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向两侧旁开15寸)进行揉法,以顺时针为主,反复3-5分钟后,再揉另一侧,力度要轻柔。

按摩疗法用大拇指按揉心俞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治疗心痛、心悸等。

刺灸疗法 斜刺05~08寸。

拔罐疗法用火罐留罐5~10分钟,隔天一次,可缓解肩背痛、失眠、健忘等。

刮痧疗法用面刮法从上而下刮拭心俞穴,力度稍重,隔天一次,治疗心痛、心悸等。

    艾灸疗法用艾条温和灸5~20分钟,每天一次,可改善心痛、咳嗽。

 

    心俞穴在第五大椎各两边一寸半的位置,心俞穴的位置取法和操作方法,请点击《治疗心绞痛的穴位》视频的后半段。

大白鼠的腰4腰5椎体在哪里大鼠第四腰椎从最后那对肋骨所连椎体(T13)往下数四个就是的。大鼠背部软组织较少,比较容易摸清的大鼠第四腰椎从最后那对肋骨所连椎体(T13)往下数四个就是的。大鼠背部软组织较少,比较容易摸清的大鼠第四腰椎从最后那对肋骨所连椎体(T13)往下数四个就是的。大鼠背部软组织较少,比较容易摸清的大鼠第四腰椎从最后那对肋骨所连椎体(T13)往下数四个就是的。大鼠背部软组织较少,比较容易摸清的大鼠第四腰椎从最后那对肋骨所连椎体(T13)往下数四个就是的。大鼠背部软组织较少,比较容易摸清的大白鼠的腰4腰5椎体在哪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55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