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患者进行背部叩击?

如何为患者进行背部叩击?,第1张

如何为患者进行背部叩击,注意事项有那些如何为患者进行背部叩击,注意事项有那些?

背部叩击的方法:

1体位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选择病人坐位姿势比较理想如果病人的身体不能耐受或是因某些治疗的限制(如进行机械通气时),也可以选择侧卧位来进行

2时间的选择 进食饮水前三十分钟完成或是在进食后2小时,饮水后30分钟之后进行一般进行一次胸部叩击的治疗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以15--20分钟最佳

3正确的手势 一般选择用右手(依病人体位而定,站在右侧用左手,反之用右手)拇指紧贴食指的第一个指关节,四指并拢似手中握有鸡蛋样判断手势是否正确的方法是进行胸部叩击时听到空空的扣击声而不是啪啪的拍打声

4扣击方向与范围 从背部下部向上部叩击,从外部向内部叩击,使得粘贴在气管壁上的痰液容易脱落叩击的部位与范围要依据病人的病情而定如果整个肺野都要叩击,应从影响最大的肺叶或肺野开始,通常是从肺下叶开始

5叩击的力度 力度适中,以不引起病人疼痛为宜

6治疗顺序 建议先进行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后再进行叩背治疗,这样痰液更容易被咳出,效果比较好一般来说,尽量采取雾化吸入--叩背--咳痰--进食,饮水,睡觉这样的顺序以取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同时不影响病人的休息和生活

7机械通气病人 对于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该先向气道内缓慢滴注5-10毫升生理盐水,而后翻身成侧卧位时针对一侧肺野进行叩击;对于进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可按照常规的操作程序来进行并鼓励其多饮水,多咳嗽咳痰

注意事项:

1在不导致病人受凉的情况下,尽量让其不要在操作时穿着厚的衣物,一般来说,穿着病号服或是棉质单薄衣物为好

2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便稀释痰液,利于咳出

3多变换体位,定期翻身目前认为,体位的变换不仅可以预防褥疮的发生,同时还可以达到一定的引流作用如果病情不加限制,可以多选择侧卧位,半卧位,坐位等体位

4对于其他的一些胸部物理治疗措施也要向病人进行健康宣教例如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体位引流等

5有咯血,心血管重症疾病,肺水肿,未经引流的气胸,肋骨骨折及有病理性骨折病史等病人禁止做胸部叩击治疗

6叩击时应该避免叩击有创伤,纽扣,拉链处的皮肤同时还要避开心脏,乳房,骨突如肩胛部,脊柱等处

经常拍背有好处。

背部主要分布有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皮肤肌表为阳,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是阳经之首;督脉总统一身阳气,是阳脉之海。

拍打背部穴位和经络,可以疏通全身经络,促进周身阳气的运行。阳气循环冲和,自然身强力壮。拍背部对于感冒、荨麻诊、肩背疼、神经衰弱、胃疼、腰痛、便秘等症状都有一定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拍打手法:站立,全身自然放松;双手张开,一手拍打颈部及上背部,另一手拍打下背部,拍打50次,然后交换上下手,再拍打50次,每日1~2次。 

扩展资料:

除了拍打背部和双腿,夏季养阳还需要从精神、饮食、起居和运动等各个方面入手:避免动怒烦躁,保持神清气爽,以护心阳;饮食不可过度贪食寒凉,以免损伤脾胃,导致呕吐、腹泻等胃肠问题;每天清晨应早起,可适当晚睡,但要避免熬夜;夏季的运动以活动筋骨、调节气息、增强体质为目的,推荐太极拳、八段锦、游泳、散步等,不宜剧烈运动。

人民网-拍打背和腿,夏季养阳气

咳嗽时敲后背是对的,因为咳嗽时往往气管、支气管中都有痰或异物,所有拍拍后背可以促进其排出,是有好处的。

肚子疼有很多原因,拍后背好不好没有什么明确的说法。但从我的生活经验来看,是没什么作用的。

很多宝宝感冒咳嗽了都会有痰堆积,但由于宝宝年龄小,即使有痰堆着也难以咳出,那么作为家长,这时我们要怎样帮助宝宝拍背排痰呢?

第1步:明确拍背时间

1、雾化后最佳;

2、不做雾化,清晨起牀后最佳;

3、拍背频率:每日拍背3—4次,每次持续5—10分钟。

注意:宝宝吃奶和吃饭后不要拍背,以免呕吐。

第2步:找准痰的位置

宝宝咳嗽有痰需要拍背,家长首先要用耳朵靠近宝宝胸部,仔细听他的呼吸声,待听到有杂声时,那就是痰的位置。

备注:有时痰声不如想象中那样容易判断,建议父母最好先带宝宝看儿科医师,在确定痰液的位置之后,再为宝宝拍痰。

第3步:根据位置拍痰 (1)痰液在肺部两侧

让宝宝趴在牀上,用小枕头顶住腹部或躺在父母大腿上,宝宝呈头低脚高的姿势,家长手握空拳拍击宝宝左右肺部即可。

(2)痰液在上肺部

将宝宝抱直,趴在父母胸前,手握空拳轻轻拍击宝宝肩胛骨上方即可。

第4步:正确手法拍背 1、拍背位置

为宝宝拍痰时应在宝宝的后背,分左右两边,分别由下到上,由两侧向中间有次序地拍打,注意不能拍脊椎及腰部。

2、拍背力度

拍背时要有一定的力度,利用腕力快速而有节奏叩击背部,拍背时应发出“啪、啪”的响声,这样拍背才能有效。如果力量太小了发挥不了物理震动的作用。

注意

在拍痰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宝宝的脸色和呼吸,用力不要太猛,若宝宝脸色不对或是不大配合的情况下可以休息一会再拍,等宝宝呼吸平稳后再继续拍。

很多宝宝感冒咳嗽了都会有痰堆积,但由于宝宝年龄小,即使有痰堆着也难以咳出,那么作为家长,这时我们要怎样帮助宝宝拍背排痰呢?

宝宝咳嗽有痰先做好这些拍背效果更好 1、食疗止咳化痰

宝宝咳嗽有痰,家长可配合食疗的方法,帮助宝宝止咳化痰,再搭配拍背治疗效果事半功倍,不过食疗治宝宝咳嗽有痰,一定要注意对症治疗才行,分清宝宝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哦。推荐以下食疗方子给爸爸妈妈们:

风寒咳嗽——应吃温热、化痰止咳的食品

(1)蒸大蒜水

做法:大蒜2—3瓣,拍碎放入碗中,加入一粒冰糖,半碗水,加盖隔水蒸,大火烧开后改用小火蒸15分钟。

食用:晾温热后让宝宝喝水,一天2—3次,一次小半碗。

功效:大蒜性温,入脾胃、肺经,治疗寒性咳嗽、肾虚咳嗽效果非常好,而且方便简单,孩子也愿意喝。

(2)烤橘子

做法:将橘子在小火上烤至橘皮发黑,晾温热后让宝宝吃桔肉。

食用:一次2—3瓣,一天2—3次。

功效:橘子性温,有化痰止咳的作用。吃了烤橘子后痰液的量会明显减少,镇咳作用非常明显。

(3)麻油姜末炒鸡蛋

做法:将一小勺麻油放入锅内,油热后入姜末,再打一个鸡蛋炒匀。

食用:晚上睡前趁热吃。

功效:止咳化痰,坚持吃上几天,效果明显。

(4)香菜黄豆汤

做法:黄豆10克加水煮15分钟,再加入香菜30克煮15分钟,去渣加少许盐。

食用:每天给宝宝分几次服用。

功效:止咳化痰。

风热咳嗽——应吃一些清肺、化痰止咳的食物

(1)川贝冰糖蒸梨

做法:把梨横断切开,去核放入2—3粒冰糖 ,5—6粒碾碎的川贝,把梨对拼好放入碗里,上锅蒸30分钟。

食用:一日分两次食用。

功效:有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2)白萝卜水

做法:白萝卜洗净,切4—5薄片,放入锅内,加大半碗水,烧开后改小火煮5分钟。

食用:等稍凉后饮用。

功效:此方治疗风热咳嗽、鼻干咽燥、干咳少痰的效果是不错的,两岁以内宝宝效果更好。

(3)马蹄水

做法:3—4颗马蹄去皮切成薄片,加一碗水煮5分钟左右。

食用:给宝宝喝水,马蹄也可以吃。

功效:可清肺热,有生津润肺化痰作用。

内伤咳嗽——应吃滋补食品,调理宝宝的脾胃,提高宝宝的身体素质

(1)山药粥

做法:山药去皮搅成粉,加半碗水加工成稀糊状,倒入锅中烧,烧开即可。

食用:一碗山药粥分2—3次空腹食用。

功效:山药健脾胃、补肺气,不但能止咳治哮喘,还对小儿厌食、虚汗多、流口水、气虚胆小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注意:山药不能煮久,否则成分会流失。

(2)红枣白果水

做法:红枣3粒、白果3粒,加大半碗水,中火烧10分钟,临睡前给宝宝饮用。

食用:此方适合2岁以上的宝宝食用。

功效:红枣性温、益气补气,健脾胃;白果性平敛肺气,定咳喘,固肾,对久咳不愈、反复感冒、咳嗽、发烧的患儿很有效果,同时它还可以治疗遗尿症。

(3)核桃芝麻养生膏

做法:核桃仁半斤,黑芝麻2两,红枣半斤,碾碎成粉放入大碗中。加蜂蜜1勺、水3勺搅拌均匀。碗加盖,在大锅中蒸,水烧开后转小火蒸40分钟。

食用:每天早晚给宝宝吃一勺,一岁以内宝宝可用白糖代替蜂蜜。

功效:核桃、芝麻、大枣都是增强体质的食物,蜂蜜清润,对宝宝久咳、支气管炎、哮喘都有一定作用。

2、推拿化痰

正确的推拿手法能够帮助宝宝健胃脾、止咳化痰,下面就为各位家长介绍宝宝咳嗽有痰的时候要采用哪些推拿手法来止咳化痰:

(1)清肺经: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无名指面指根到指尖。

手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作用:泻热解表,止咳化痰。

(2)内运八卦:5分钟500次

位置:宝宝手掌面,以掌心(劳宫穴)为圆心,以圆心至中指根横纹,内2/3和外1/3交界点为半径,画一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

手法:家长的左手握住宝宝除大拇指以外的四指,右手在宝宝的八卦穴上做环形推动。

作用:行滞销食,宽胸利膈,理气化痰。

3、多喝水

宝宝咳嗽有痰时,爸妈要多给宝宝喝温热的白开水,充足的水分能有效地帮助宝宝稀释痰液,有利于痰液的咳出,饮食上也要尽量清淡。

4、雾化治疗

雾化治疗是目前治疗宝宝咳嗽有痰最为有效的方式,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可快速治疗呼吸道感染,消除炎症和水肿,稀化痰液,帮助宝宝拍背轻松祛痰。

5、蒸汽稀痰

这时很多爸妈都用过的方法,即将沸水倒入一大口罐或茶杯中,抱起宝宝,使其口鼻对着升起的水蒸气并吸放,可使痰液变稀利于拍背咳出,同时这种方法还可减轻气管与支气管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减少咳嗽。但千万要小心烫伤,避免发生意外。

6、适当服用止咳化痰药

如果宝宝先经过一些止咳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那么宝宝体内的痰液便会开始松动,这时家长们再给宝宝拍背排痰就容易多了,注意用药要遵医嘱,不要随意购买药物。

7、调节室内的环境

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控制在25℃—26℃,溼度在60%—65%之间。这样有利于宝宝呼吸道保持溼润状态,帮助痰液排出。

8、放置空气加溼器

有条件的家庭,可购买一台空气加溼器,增加整个房间的溼度,让空气中的水分增加,那么宝宝通过呼吸,便能稀释痰液,再适当拍背,排痰就更轻松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meirong/117091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2-07
下一篇2023-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