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体位:施术者面向受术者足部方向并侧立于其肩部附近
(2) 操作:一只手扶住受术者肩部,另一只手全掌,分别从背部的肩胛部着力,推抚至腰骶处止。
(3) 要领:双手操作时,应从脊椎两侧“大抒”处开始膀胱经向下直至两腰眼处止,然后两手由体侧轻
抚收回原处。
2、按揉背腰部法
(1) 体位:施术者侧立于受术者
(2) 操作:以手掌全掌着手,沿其背椎两侧膀胱经自上向下地施以环形揉动,反复若干次。
(3) 要领:用力要垂直向下,要渗透,并与掐、压手法相结合。
3、弹拨足太阳膀胱经,按揉肩胛内缘法
(2) 操作:施术者用拇指指侧用力作用在膀胱经肌腱处,由上至下,来回拨动,以复数次,再以拇指端置于肩胛内上缘肩中俞处,沿内缘逐步下移,经魄户膏肓穴,按揉至肩胛下角,反复数次。
手法:主要用推、擦、点按、拿揉。
1、用分推手法把按摩油均匀地涂在顾客的背部。
2、叠掌推督脉100次(振奋阳气,阳脉之首)。
要求:大椎穴→长强穴
3、双掌推膀胱经(共4条经脉)50次。
大杼穴→白环俞穴
4、侧掌推华佗夹脊30次。
5、推肩胛缘左右各15次。
6、推两胁,两边上下各10次。
7、横擦腰骶、肩背部,发热为止。
8、点按风池、肩井、天宗、肾俞、腰眼、秩边。
9、先热敷督脉,再热敷肩背、腰骶。
10、擦洗背部。
推背按摩的功效
1、振奋阳气,对胃寒、宫寒、肾阳虚有很好的疗效
2、提高免疫力
3、调节内分泌
4、缓解压力和疲劳
5、平衡阴阳、调整脏腑
以上内容参考 -推拿
以上内容参考 -按摩
用手或掌等部分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为推法。轻推法具有镇静止痛,缓和不适感等作用,用于按摩的开始和结束时,以及插用其他手法之间。重推法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活血散瘀,缓解痉挛,加速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等作用,可用于按摩的不同阶段。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指或掌等部位着力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2根据推法用力的大小,可分为轻推法和重推法。选定力度后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一般推3~5次。
(二)动作要领
1轻推法时用的压力较轻;重推法时用的压力较重。作全掌重推法时,四指并拢,拇指分开,要求掌根着力,虎口稍抬起,必要时可用另一手掌重叠按压于手背上,双手同时向下加压,沿着淋巴流动的方向向前推动。
2指、掌等着力部分要紧贴皮肤,用力要稳,推进的速度要缓慢而均匀,但不要硬用压力,以免损伤皮肤。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紧贴在皮肤上,作来回直线的摩动为擦法。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镇静止痛,能提高皮肤温度,增强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等作用。轻擦法多用于按摩开始和结束时,以减轻疼痛或不适感。重擦法多插用于其他手法之间。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手掌、大鱼际、小鱼际或掌根部位着力于皮肤上。
2根据力量大小选择轻重手法作来回直线的摩动。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腕关节要伸直,使前臂与手接近相平,以肩关节为支点,带动手掌作前后或左右直线往返擦动,不可歪斜。
2按摩者手掌向下的压力要均匀适中,在擦动时以不使皮肤褶叠为宜。
3擦法的速度一般较快,往返擦动的距离要长,动作要均匀而连贯,但不宜久擦,以局部皮肤充血潮红为度,防止擦损皮肤。 用手的不同部位,着力于一定的部位上,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的手法为揉;。具有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活血散瘀缓解痉挛、软化瘢痕、缓和强手法刺激和减轻疼痛的作用。全掌或掌根揉,多用于腰背部和肌肉肥厚部位。拇指揉法多用于关节、肌腱部。拇、中指端揉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手掌、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拇指或四指指腹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2作圆形或螺旋形的揉动,以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或掌的揉动而滑动。
(二)动作要领
揉动时手指或掌要紧贴在皮肤上,不要在皮肤上摩动,手腕要放松,以腕关节连同前臂或整个手臂作小幅度的回旋活动,不要过分牵扯周围皮肤。 用双手挟住被按摩的部位,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的手法为搓法。具有疏经通络,调和气血,松弛组织,缓解痉挛,加速疲劳消除,提高肌肉工作能力等作用。适用于腰背、胁肋及四肢部,以上肢部和肩、膝关节处最为常用,常在每次按摩的后阶段使用。
(一)方法与步骤
1双手呈抱物形着力于肢体部位,挟住被按摩的部位。
2相对用力、方向相反,作来回快速地搓动,同时作上下往返移动。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两手用力要对称,动作柔和而均匀,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2运动前,若采用压力大、频率快而持续时间短的搓动,能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运动后,若采用压力小、频率缓慢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搓动,能加速消除肌肉的疲劳。 用指、掌、肘或肢体的其他部分着力,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约30s),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的手法为按法。具有疏筋活络,放松肌肉,消除疲劳,活血止痛,整形复位等作用。拇指按法适用于经络穴位,临床上常与拇指揉法相结合,组成“按揉”复合手法,以提高按摩效应及缓解用力按压后的不适感,掌按法多用于腰背部、肩部及四肢肌肉僵硬或发紧、也用于关节处,如腕关节、踝关节等。用指端、肘尖、足跟等点按穴位,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2由轻到重地逐渐用力按压在被按摩的部位或穴位上,停留一段时间,再由重到轻地缓缓放松。
3按法中以指按法和掌按法两种最为常用。拇指或示、中、环指面着力,按压体表某一部位或穴位,称指按法。用单掌或双掌掌面或掌根或双掌重叠按压体表某一部位,称掌按法。
(二)动作要领
1按压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操作时用力方向要与体表垂直,由轻逐重,稳而持续,使力达组织深部。
2拇指按穴位要准确,用力以病人有酸、胀、热、麻等感觉为度。 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着力,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上。以腕部连同前臂,作缓和而有节奏的环形抚摩活动的手法为摩法。具有和中理气,消积导滞,调节肠胃蠕动,活血散瘀和镇静、解痉、止痛等作用。刺激轻柔缓和舒适,常用于按摩的开始,以减轻疼痛或不适;常配合揉法、推法、按法等手法,治疗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痛经等病症。
(一) 方法与步骤
1.用示指、中、环指指面或手掌面省力,附着于被按摩的部位。
2.肘关节要微屈,腕关节要放松,指掌关节自然伸直,轻轻放在体表上;腕部要连同前臂在皮肤上作缓和协调的环旋移动。
(二)动作要领
1.可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均匀往返的连贯操作。
2.每分钟频率约为120次。
3.用力不可太重 。 用手掌或手的尺侧面等拍击体表的手法为拍击法。常用的有拍打法、叩击法和切击法3种手法。均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展肌筋,消除疲劳和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作用。多用于肩背、腰臀及四肢等肌肉肥厚处。缓缓的拍打和叩击,常用于运动后加速消除疲劳;用力较大,频率较快,持续时间短的切击。,常用于运动前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单指或多指的叩击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拍打时,两手半握拳或五指并拢,拇指伸直,其余四指的掌指关节屈曲成空心掌,掌心向下。叩击时,两手握空拳,尺侧面向下。也可用5个手指或3个手指或一个手指指端叩打在一定的部位上。切击时,两手的手指伸直,五指并拢,尺侧面向下。
2. 两手有节奏地进行上下交替拍打。
(二) 动作要领
1.拍打时,肩、肘、腕要放松,以手腕发力,着力轻巧而有弹性,动作要协调灵活,频率要均匀。
2.叩击和切击时,以肘为支点进行发力。叩击时肩、肘、腕要放松;切击时肩、肘、腕较为紧张,力达组织深部。动作要协调、连续、灵活。 分肢体抖动法和肌肉抖动法两种。肢体抖动法时,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上下快速抖动。肌肉抖动法时,用手轻轻抓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左右快速抖动。具有疏筋通络、放松肌肉、滑润关节的作用。多用于肌肉肥厚的部位和四肢关节,常用于消除运动后肌肉疲劳,是一种按摩结束阶段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分肢体抖动法和肌肉抖动法两种。
1用肢体抖动法时,用双手或单手握住肢体远端,微用力作连续小幅度的快速抖动(上肢可做上下左右的抖动,下肢一般可做上下抖动)。
2用肌肉抖动法时,用手轻轻抓住肌肉,进行短时间的左右快速抖动。
(二)动作要领
动作要连续、均匀,频率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抖动的幅度要小,频率一般较快,用力不要过大。 用一手握住被按摩者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住关节近端肢体,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作被动性运动的手法为运拉法。具有滑润关节,舒筋活血,防止或松解关节粘连,改善关节运动功能和纠正小关节处的微细解剖位置改变等作用。适用于四肢关节及颈腰部。常在按摩的后阶段使用,能增进关节的活动幅度和消除关节屈伸不利等疲劳性酸痛。
(一)方法与步骤
1按摩者一手握住关节远端肢体,另一手握关节近端肢体。
2在关节的生理活动范围内作被动性的运动。
3常用的有肩、肘、腕、髋、膝、踝等关节的运拉法。
(1) 肩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腕部或托住肘部,另一手按在肩部上方,然后使肩关节作外展、内收、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2)肘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前臂远端,另一手轻轻托住肘后,然后使肘关节屈伸及旋转运动。
(3)腕关节运拉法:按摩者一手握住腕关节上方,另一手握住手掌中部,然后使腕关节作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4)髋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髋、膝屈曲。按摩者一手握住小腿下部,另一手扶住膝部上方,然后作髋关节的屈、伸、外展、内收和环转运动。
(5) 膝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仰卧位。按摩者—手握住踝部,另一手按于膝关节上,然后使膝关节作屈伸与旋内旋外等运动。
(6) 踝关节运拉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按摩者—手握住小腿下部或托住跟部,另—手握住前足掌,然后作踝关节的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运动。
(二)动作要领
1运拉时动作要缓和,用力要稳;动作幅度要在生理活动范围内做到由小到大。
2作环转运动时,可沿着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 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节律的提拿揉捏为拿法。具有疏通经络,解表发汗,镇静止痛,开窍提神,缓解痉挛等作用。主要用于颈项、肩背及四肢部。临床上常拿风池等穴位及颈项两侧部位,治疗外感头痛;也用于运动过程中振奋精神,是穴位按摩的常用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示、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面着力。
2作相对用力,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进行有节律的提拿。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肩臂要放松,腕要灵活,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用指面相对用力提拿。
2用力要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
3拿法刺激强度较大,拿捏持续时间宜短,次数宜少,拿后应配合使用轻揉法,以缓解强刺激引起的不适。 用手背近小指侧部分或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附着于一定部位上。通过腕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被按摩的部位上,此为滚法。具有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缓解肌肉痉挛,增强肌肉的活动能力和韧带的柔韧性,促进血液循环及消除肌肉疲劳等作用。本法压力较大、接触面积较广,适用于肩背部、腰骶部及四肢部等肌肉较肥厚的部位,常用于治疗运动损伤及消除肌肉疲劳。
(一) 方法与步骤
1用手指背侧小指、无名指、中指的掌指关节突起部分着力于皮肤上。
2通过腕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的复合运动,持续不断地作用于被按摩的部位上。
(二)动作要领
1肩臂和手腕要放松,肘关节微屈约120°,即腕关节屈曲、前臂旋后时向外滚动约80°,腕关节伸展,前臂旋前时向内滚动约40°。
2着力要均匀,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一般滚动的频率每分钟约140次。 拇指屈曲,用指甲(也可用硬币、匙等代替)在病变部位作单方向的匀速刮动的手法为刮法。松解粘连,消散瘀结,改善病变部位的营养代谢和促进受伤组织的修复,常用于治疗髌骨张腱末端病。
(一)方法与步骤
1拇指屈曲,用指甲(可用硬币、匙等代替)着力于病变部位上。
2拇指端屈曲作单方向的匀速刮动。
(二)动作要领
1刮动时用力要均匀。
2刮时可蘸些水,切勿损伤皮肤。 用拇指指端或指甲缘着力,选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的手法为掐法。具有消肿,防止粘连及开窍醒脑,提神解痉,行气通络的作用,适用于消除局部肿胀。常用于急救,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拇指指端着力,选取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
2用持续或间断的力垂直向下按压。
(二)动作要领
1用于局部消肿时,必须从肿胀部位的远心端开始,以轻巧而密集地手法向下切压皮肤,依次向近心端移动,移动的速度宜缓慢,用力不可过大。
2用于点掐穴位时,要手握空拳,拇指伸直,紧贴示指桡侧缘,用拇指指端或指甲(以指代针)着力于穴位上,用力逐渐加重,以引起“得气”为度,掐后轻揉局部以缓解不适感。
3用于急救时,手法宜重、快,但要防止指甲刺破皮肤。 用拇指与示、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他四指指腹将肌肉或肌腱速提速放的手法为弹筋法。具有舒筋活络,畅通气血,解痉止痛,对局部神经有强刺激作用。一般用于治疗肌肉酸痛和肌肉痉挛等。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拇指与示、中两指或拇指与其余四指指腹将肌肉或肌腱拿住。
2像木工弹墨线一样的形式,拿住肌肉速提速放。
(二)动作要领
1 用指腹着力,切勿用指端用力内掐。
2用力要由轻到重,刚中有柔,每处每次可提1~3下,然后使用轻揉法,以缓解因提弹而引起的不适感。 用双手的拇指指端陷压于一定部位上,适当用力作与韧带或肌纤维垂直方向来回拨动的手法为拨法。具有分离粘连,消肿散结,解痉止痛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肌肉肌腱和韧带的慢性损伤。拨与揉结合,即拨揉是穴位按摩常用的手法。
(一)方法与步骤
1用双手拇指或单拇指的指端陷压于一定部位上。
2适当用力作与韧带或肌纤维垂直方向的来回拨动。
(二)动作要领
操作时拇指端要深按于韧带或肌肉、肌腱的一侧,然后做与韧带和肌纤维成垂直方向的拨动,好象弹拨琴弦一样。也可沿筋内的一端依次向另一端移动弹拨,使局部有酸胀感,并能耐受为度。 用拇指指腹压迫伤部,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缓慢移动,以顺理其筋的手法为理筋法。具有调和气血,顺筋归位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一)方法与步骤
1用拇指指腹压迫伤部。
2顺着肌纤维、韧带或神经行走的方向缓慢移动,以顺理其筋。
(二)动作要领
1操作时伤部应尽量放松,用一手拇指指腹固定伤部的健侧端,另一手拇指指腹沿着韧带、肌纤维和神经行走的方向向患端顺理,也可以从伤部的上端向下端顺理,反复数遍;
2用力必须均匀持续,指腹移动必须缓慢。 1用拇、食两指或拇、食、中三指提捏某一部位称为捏法。
2用力较轻,适用于浅表的肌肤组织。
3捏法应用于脊部称为“捏脊”。较常用于幼儿,可治疗消化不良。 1用双手向同一方向或相反方向用力,使关节伸展或旋转,称为扳法。
2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四肢关节功能障碍及脊椎关节小关节错缝等症。
3常有:颈椎扳法、腰椎扳法、肩关节扳法(内收、上举)。 1拉法属于牵拉、拔伸的方法,故也称为牵引法或拔伸法。
2本法较多应用于中医伤科的正骨方面。
3应用时动作要稳而持续,不可用一突发性的猛力;要根据不同的部位和病情,适当控制牵引拔伸的力量和方向。
4常有:颈椎拔伸法、肩关节拔伸法、腕关节拔伸法、指间关节拔伸法。
手法1
缓解颈部紧张感并涂抹按摩霜。微微向一侧歪头,手掌并拢,从耳朵下方开始,沿着颈部向锁骨进行滑动。力度不用很大,主要以放松为主。如此反复进行三次,同理进行另一侧。
手法2
按摩颈后穴位、淋巴。双手轻轻地分开,沿着脊柱的背部和颈部,轻轻地按穴位。
手法3
空心拳按摩。双手握成空心拳,用指关节的小接触面从上至下进行按摩。按摩的速度要柔和、慢一点儿,稍微施力,以不抻拉皮肤为宜。
手法4
手掌摊开,尽量覆盖住后颈部,分别从上到下,从后向前对后颈部轻抚按摩。最好手部温度能高一些,可以搓热双手再进行。
推拿其实不难学,一般全日制学习周期在15-45天左右,主要还是看你想学到什么程度!
中医推拿按摩历史悠久,在远古时期中国就有推拿理疗治病的活动记载,是一种传统高效的理疗方法。医者通过运用手部力量和技巧直接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疼痛之处、特定的腧穴等,运用推、拿、按、摩、提、揉、捏、点、拍等多种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调节机体生理、病理变化、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医推拿师需掌握中医推拿理疗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熟练运用推拿手段处理常见病症,并能解答相关问题。
中医推拿是以阴阳学说、中医脏腑、中医诊断、经络学说,并结合解剖学为理论基础,通过手法对人体体表的穴位或特定部位予以刺激,以达到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进而实现治疗目的。随着其应用和发展,其作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包括保健按摩、运动按摩和医疗按摩等。虽然推拿的目的不同,但其基础手法类似。我们就对中医治疗推拿的手法进行学习,其他操作自可触类旁通。练习基础手法,既能保证患者的安全,也能保护操作者自身安全,以免长期操作导致关节劳损。
广州华手教育中医理疗培训学校是一家专门针对于中医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中心。华手中医理疗学院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星火相传,发展传统中医文化要求开始从事祖国中医文化推广经验。拥有了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骨干来班授课,是国内保健养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广州华手教育中医理疗培训学校,目前开设中医艾灸班、推拿班,针灸班,正骨班,康复理疗班,小儿推拿班等等多种班型,除了在课程量上尽量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之外,学校还增设了许多教材教学大纲之外的课程内容,既弥补了单一职业种类课程的片面性,也照顾了一些中医基础薄弱或者是有更高课程需求的学员。确保每位学员听得懂,学得会,学会就能用,能用就见效,见效就产生经济效益。稳定的就业保障,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广州华手教育中医理疗培训学校课程内容:
1、三项理论通脉:
中医基础理论、人体解剖、中医经络腧穴、推拿理论、推拿手法、全身保健套路
2、中医传统辩证方法
望、闻、问、切,分清体质、辨明病因、明确病位,及现代全息气机诊断达到精准诊断治疗
3、经典六类推拿手法
摆动类、摩擦类、振动类、挤压类、叩击类、运动关节类的推拿按摩手法(推、拿、按、摩、提、揉、捏、点、拍)
4、临床复合治疗手法
头部推拿、颈肩推拿、背部推拿、腰部推拿、四肢推拿。针对临床颈肩腰腿痛症的推拿治疗方案
华手中医教育 目前拥有广州、深圳、衡阳、东莞等等多家校区。
什么是推背按摩疗法
推背按摩疗法也叫通督按摩疗法,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流行于欧美的欧式油压手法和中医按摩的传统手法在背部通过肌肤涂抹油质减少摩擦力,加强对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的刺激保健按摩。
推背按摩的手法要求
主要用推、擦、点按、拿揉
补泻原则:
轻为补,重为泻
慢为补,快为泻
顺为补,逆为泻(大椎穴→长强穴是泻,长强穴→大椎穴是补)
轻为补,重为泻
慢为补,快为泻
顺为补,逆为泻(大椎穴→长强穴是泻,长强穴→大椎穴是补)
推背按摩的功效
振奋阳气,对胃寒、宫寒、肾阳虚有很好的疗效
提高免疫力
调节内分泌
缓解压力和疲劳
平衡阴阳、调整脏腑
振奋阳气,对胃寒、宫寒、肾阳虚有很好的疗效
提高免疫力
调节内分泌
缓解压力和疲劳
平衡阴阳、调整脏腑
推背按摩的理论依据
中医理论和实践证明:人体病邪的产生与督脉气血的强弱变化有关,督脉气血运行受阻,病邪就会随之而生。人身之阳气,对于人的生、老、病、死过程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督脉即为阳脉之海,又为一身阳气的统帅。那么,人身各部位阳气的变化均应与督脉阳气的变化相关,亦即督脉阳气的通达充盈,是人类生命延缓的根本保证故此,可以这样认识:人身脏腑、经脉等阳气的变化,实质上标志着督脉阳气的盛衰,督脉作为阳气的统帅,决定着人类生命的全过程。
推背通督按摩法是通过手法和借质(按摩油、精油、特制中药按摩油等)作用,以此达到同期经络、调其气血、振奋阳气的目的,进而能够协调脏腑、经脉的功能,使周身之阳气充盈,这样就可以使蒸气内守,外邪不宜入内,内邪得以祛除,即达到正本清源的功效。
推背按摩是运用中医传统的手法在背部通过肌肤介质作用来进行背部推拿,加强对皮肤、肌肉、血管、神经的刺激,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刺激穴位、舒筋活血、强身排毒。推背推拿缓解压力和疲劳、提高免疫力、尤以改善睡眠的疗效较显著。同时,在推背时配合一些植物精油效果会更加显著。
常用推背精油:
薰衣草精油:有效舒缓肌肤过敏晒伤后等现象,并能帮助愈合疤痕,放松精神带来宁静的感觉。
玫瑰精油:有滋润保湿效果,能镇静舒缓神经,适用于干燥肌肤。
檀香木:能保湿滋润肌肤安定放松心情,适于中干性肌肤 。
茶树精油:具有收敛抑菌效果清新的香味能提振精神,舒缓疲劳和解除肌肉压力,适用于油性肌肤。
薄荷精油:有清凉镇定肌肤,提神醒脑的作用,也能有效改善头皮屑出油等情况,适用于油性肌肤,不适用于敏感肌肤。
迷迭香∶能清洁皮肤、消炎杀菌,及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帮助集中精神,适用于油性肌肤。
佛手柑∶有助于提振精神,复苏身体活力,适用于瑕疵和油性肌肤。
薰衣草精油:有效舒缓肌肤过敏晒伤后等现象,并能帮助愈合疤痕,放松精神带来宁静的感觉。
玫瑰精油:有滋润保湿效果,能镇静舒缓神经,适用于干燥肌肤。
檀香木:能保湿滋润肌肤安定放松心情,适于中干性肌肤 。
茶树精油:具有收敛抑菌效果清新的香味能提振精神,舒缓疲劳和解除肌肉压力,适用于油性肌肤。
薄荷精油:有清凉镇定肌肤,提神醒脑的作用,也能有效改善头皮屑出油等情况,适用于油性肌肤,不适用于敏感肌肤。
迷迭香∶能清洁皮肤、消炎杀菌,及促进血液循环,也能帮助集中精神,适用于油性肌肤。
佛手柑∶有助于提振精神,复苏身体活力,适用于瑕疵和油性肌肤。
精油推背是通过经络按摩,配合使用美体芳香精油,从而舒经活络,畅通血脉,安抚调节情绪,舒缓压力,消除疲劳,帮助睡
首先介绍几种常见的按摩手法:
1,拿法:用一手或两手拿住皮肤、肌肉或筋膜,向上捏起,随后又放下。
2,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有节奏地按压。
3,点法:用单指使劲点按穴位。
4,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或穴位上进行按压结合旋转活动。
5,叩法:用掌或拳叩打肢体。
6,捏法:在适当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肤和肌肉从骨面上捏起来。
7,弹拨法:用拇指深按于治疗部位,做如弹拨琴弦样的往返拨动。
肩颈部位按摩:
操作步骤:
被操作患者端坐,操作者站立于后侧方。
1,拿风池
(风池: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用右手拇食指分开,对准风池穴,捏住颈后肌肤,往上往外提起,做有节律的轻重交替又连续的提捏,沿着颈部肌肉慢慢往下移动,再换左手捏拿风池。风池穴也可以用压法,即以拇、食指按压。
拿捏风池,可以使人头目清明。
2,拿肩井
(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以大拇指和食、中指相对用力,提拿肩井穴处的筋腱,向上提捏,渐渐放松,快速重复操作。双手可同时或交替提捏,持续1分钟。也可以在肩井做叩击法,在穴位处适当叩击。
力度要均匀,以被操作者酸胀为度。
3,按天宗
(天宗穴:位于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
两手同时放在外侧,用拇指指面压天宗穴,从外往内往上推按。天宗穴可以适当使用拨法,用拇指在天宗穴处来回弹拨。
拿肩井,推天宗穴可舒筋活络,使肩颈部放松。
4,点拨曲池、手三里
(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对于手麻手酸的患者,可以用拇指指面点按曲池穴及手三里穴。或者使用弹拨法,从内往外拨动数次。使穴位局部有酸、胀、痛感为宜。
5,点揉大陵
(大陵穴:位于人体的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办公室白领经常会出现鼠标手症状,可用拇指指面按腕关节内侧腕横纹中点大陵穴,其余四指指面按腕关节外侧,与拇指对称性用力,做点揉1-2分钟。
完成这样一套肩颈部按摩耗时基本上在5分钟左右。
腰背部按摩:
目前,腰背部疼痛也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因过度劳累和姿势不当常常导致腰酸背痛等情况的发生。在此,中医也特别向您介绍腰背部几个特别的按摩穴位,可以帮助您放松背部紧张的肌肉,缓解腰背部疼痛。
对于一些久坐的人,腰的问题一般都集中在腰骶部,对于那些个子较高、体型较瘦、体质较弱的患者,在第三腰椎横突处或腰骶部经常会有酸痛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